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2022-04-19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1:

知识交易成本视角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的定位与对策

摘 要 发展应用性科研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知识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应用型大学发展科研的逻辑定位应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凸显应用型大学内涵。应用型大学未来的科研发展应做好顶层机制设计,激发科研协作意愿;加強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科研协作能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遴选科研协作模式。

关键词 知识交易成本;应用型大学;应用性科研;科研协作

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产业经济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对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研转型则是与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和师资专业化发展等比肩的重要内容。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序幕。自此,学界与业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探讨和实践此起彼伏。从已有研究可知,学科专业转型、师资队伍转型、科研转型[1][2]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应用型大学语境中,科研转型直接朝向应用性科研,指科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展开,科研方向与特色行业方向紧密相关,致力于为行业、地方、企业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科研模式[3];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科研相比,更为关注技术研发和应用,以第一线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研究指向[4]。然而,现实中,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仍旧沿袭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科研发展路径,成为影响其成功转型的重要羁绊。正如有学者提到“科研是地方本科院校能够顺利实现转型的一个关键点”[5],科研转型意味着发展应用性科研已成为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应用型大学科研活动中知识交易成本的理论内涵

从组织形式看,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相应地有各自利益诉求,学校遵循的是“学术性逻辑”,企业遵循的是“商业化逻辑”[6],这也成为长期以来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应用性科研更多直接朝向企业和行业,表征为大学和企业或行业之间开展的校企合作,其实质是通过知识交易实现彼此的利益诉求。

(一)知识交易成本理论内涵

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是指“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的融合。交易成本理论是组织经济学的概念,自1937该理论被提出以来,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交易成本理论关注如何在交易过程中避免冲突和处理冲突[7],威廉姆森提出的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分别为“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专用性投资、信息不对称和气氛”,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唯有解决基于这些因素的交易风险,交易方能顺利进行。知识转移又称知识流动,不仅指单向度的知识流动,同时也关注转移的知识被接受和获取的程度。知识按照获取或转移的难易程度可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可以用书面语言、图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知识,通常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手册、数据库、共识、培训工具等形式;隐性知识指高度个人化的、与实践相关的、不能被清晰表达的知识,是高度情境化的,很难形式化和交流[8],通常以直觉、个人经验、技术诀窍、团队默契、主观洞察力和预感等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做中学”的亲身实践才能获得[9]。

将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相结合凸显的是组织双方把知识作为一种交易载体而产生的成本,这其中,知识交易同时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易,不同的是不同类型知识交易过程中所关注的风险有差异。

(二)应用型大学科研活动中的知识交易成本

科研的形式由于依附的学校类型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关注技术的转移或转化,应用型大学科研更多关注的是知识转移或转化的程度。透析国外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发展,通过输送应用型人才为行业、地方、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科研发展的终极目标直接指向人才培养。

纵观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用性科研活动,和这一目的相关的模式直接体现为校企合作。此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实际上体现为一种知识交易关系。在这一模式中,不论是订单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训、企业人力资本培训还是校企双方之间的技术合作,企业和学校之间签订合作时,知识转移均在双方之间产生。如企业作为学生实验实训的基地,是作为知识转移方存在,学生则是知识获取方,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质上体现为获取技术技能型知识的过程;同样,在人力资本培训过程中,学校是作为知识传授方存在,企业的受训人员作为知识获取方存在,其学习过程本质上也体现为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不论校企双方作为哪一方存在,双方之间就知识而产生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交易关系,所以,交易成本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知识转移的各种风险同时存在,需要同时顾及双方利益差异,以求在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情况下最大程度获取知识收益,并考虑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二、知识交易成本视角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的逻辑定位

(一)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满足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重要前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体现为技术进步,即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改进与创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撑。纵观历次工业革命,均催生了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力资本的需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对手工业的取代诞生了一批会机器操作的人力,发展到当代,不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不再仅仅注重单一、娴熟、重复性的操作性技能,更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创新原理,又掌握先进技术应用的人才来服务区域内产业发展。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成为时代要求。如涂尔干所言,“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10]。具体至当前实践,社会的知识经济属性对人才要求不只是“有知识”,更表征为“会用知识”;相应地,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也面临新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短期的、应用型的致力于社会专业实践的发展,促进知识转化与知识循环,为地区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致力于发展创新能力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11]因此,应用型大学科研工作的转型必须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主线,以“服务区域内的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宗旨。

(二)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大学科研发展的终极目标。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办学定位同质化、招生难、就业难、师资短缺、科研实力薄弱等,其中,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众矢之的。相关研究表明,“整体科研水平相对有限,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能力不强,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但是科研落后已成为毋庸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12]。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技术”,其中,“技术”具有“科学、知识、工程、技术、技能、规则、经验以及思维”等多重意蕴,包括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有适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也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即所谓的从能力分析到专业知识再到支撑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知识[13][14]。具体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用性科研可以称为“校企合作”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即以“科研”为纽带而开展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一过程对知识应用的要求异于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注重通过“研”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纳入到项目的研发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内涵的丰富。

(三)凸显应用型大学的类属特征内涵

开展科学研究是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的使命。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内涵建设体现在办学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上。在办学定位上强调“以应用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层次定位上“以本科层次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技术型的专(职)业硕士教育与专业博士教育层次”;学科专业定位上“以应用、特色、品牌为导向”;服务定位上“以面向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主”;人才培养上“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15]。内涵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均与应用性科研紧密相关:应用性技术研发是对应用性科研模式的表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对应用性科研活动的内在要求;不同的层次定位是对不同类型应用性科研活动的深化,是对应用型大学发展应用性科研的一种价值体现;服务定位规定了应用性科研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应用性科研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遵循应用型大学的内涵,方能体现其价值。

三、知識交易成本视角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的实施对策

(一)做好顶层设计,激发科研协作意愿

合作意愿的提升旨在减少或避免“交易失败的风险”,使合作双方“乐于合作”。

其一,建立分类科研管理制度,提升应用性科研地位。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体在转型之前多是沿袭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路径,由此导致其科研工作更多的停留在基础研究上。即使一些院校强调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也多表现为人才培养层面上,较少开展针对企业实际技术难题的应用研究。而在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势必要改变以往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横向科研管理制度”,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将教师服务企业的行为作为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与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转化活动。要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如可以从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与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科研激励运行机制,实现科研评价从“以纵向科研评价为主”向“横向科研评价为主”的转型。

其二,设置专项科研资金,提升科研积极性。已有研究表明,校企之间“研”层面上合作失败的原因多是企业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在研究型大学中同样存在,究其原因是企业作为短期利益追求者,强调经济收益,而一项研究技术的成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应用性技术的研发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之快更加增大了失败的风险。基于此问题的解决,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建立相应的制度提供资金以支持一些应用性研究项目,促进应用型大学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知识转化[16];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风险资金保护企业利益,减少因科研失败使企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从而提升应用型大学和企业彼此的“合作意愿”,保持双方科研合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科研协作能力

合作能力的提升旨在增强校企在科研合作上知识转移的功效,让知识能够被高效利用。

其一,从“口头重视应用性科研”向“行动重视应用性科研”转型[17]。由于当前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体多是“二次转型”,院校自身的科研基础相当薄弱。且在转型之前,教学基本是其唯一职责,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低下,而教师作为开展应用性科研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合作的成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首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机制来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操作层面上可以从招聘和培养两个环节“双管齐下”。我国应用型大学在招聘之初应着重选拔那些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使得其日后在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时,既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懂得“问题是什么”,又能够快速了解企业在科研朝向上所需,明白“如何做”。其次,加大对已有教师应用性科研能力的培训,可以通过校内科研讲座的形式提升教师对科研活动的认识,也可以仿照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做法,让教师定期申请一定的学术假,深入企业了解其运营状态,既可以为其日后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伙伴基础,又能够及时把握前沿技术动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败风险。

其二,建设应用性科研机构,增加信息流通渠道。应用型大学可以仿照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组织架构上设立专门的应用性科研机构,评聘一批具有校企合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实行“经纪人”负责制,定期发布学校在某一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息堵塞,便于应用型大学和企业双方寻找合作伙伴。同时,应用型大学还可以通过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形式提供一定的场所,吸引企业在学校内建立技术创新基地、孵化中心或科技服务中心。还可以通过委派一线教师人员和企业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就企业所需的技术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提升其科研能力。

(三)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遴选科研协作模式

1.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指具有特定目标朝向的正式合作项目[18]。根据组织经济学观点,合作关系通常是以联盟的形式呈现,联盟中成员以共同的利益关系连结在一起,合作主体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动机朝向,合作是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需求。应用型大学与企业之间采用“合作研究”形式开展的应用性科研实为双方达成的一个合作联盟,在这种联盟关系中,双方有各自的利益追求,并且为了实现各自利益会提供人、财、物等不同类型的资源。

根据知识交易成本理论,联盟组织中双方会因利益诉求的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做出伤害另一方的行为,导致合作失败。应用型大学和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也是以联盟的形式呈现,采用契约式交易,双方通过交易的形式来实现自己既定的动机目标。此种形式合作之中,校企双方同时参与,彼此可以及时掌握对方的信息,能够及时就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利益归属)进行信息沟通,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失败几率。同时,也减少了任何一方产生机会主义风险的概率,使得合作双方能够在透明的环境中开展研究。

应用性科研强调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实际运用,暗含着对知识和技术运用的程度。应用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实为双方人员间知识转移和彼此对对方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人员的技术知识在转移过程中都会面临对方隐性知识转移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技术性操作问题,如人员的經验、技巧、技能。但是,合作研究强调的是双方在“同一”环境下开展工作,合作双方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具有较强的联系和较高的互动频率,便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获取,特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些娴熟的技巧性知识。印证相关研究结论,如此直接面对面的互动,不论是应用型大学还是企业,双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度、接受度和共享度均会显著提升,更有利于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指相关部门直接委托项目实施单位,朝向商业化目标的研究[19]。应用性科研中,企业(委托方)将特定的研究项目以委托的方式交付给应用型大学(被委托方),应用型大学运用自身的科研条件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技术创新。此种形式的应用性科研实质上体现为应用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外部契约交易关系,但不同的是,一般情况下企业作为委托主体不参与研究过程,通常扮演的是服务性的角色,比如提供技术资料、研究场所、科研经费等,而付出的这些资源也可视为促进项目成功而进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投资。依据知识交易成本理论,交易一旦涉及专用性资产,就必然会将合作双方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合作遇到困难,合作双方也会尽力解决,有效降低了合作失败的风险。

应用型大学作为研究的主体,其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多体现为团队形式,主要以师资团队和师生团队两种形式为主,如,德国埃斯林根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有专业大学生均有机会参与项目研究,通过研究参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依据知识的存量,团队成员之间会有一个知识差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隐性知识。而在此科研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对于提升学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知识存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教师在常年累月中形成的一些隐性技术知识,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吸收,为今后独立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映射到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有利于人才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科学态度、科研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20][21]。此外,不同于合作研究,此种应用性科研模式中,虽然企业参与的几率较小,但是企业会在合作过程中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参与研究的老师提供获得企业技术前沿知识的机会,方便其及时捕捉前沿技术信息,开展课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3.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指学术研究人员个体直接向产业伙伴提供研究或咨询服务[22]。大学层面的技术咨询多以教师为咨询主体,咨询形式多为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与服务企业之间构建长期伙伴关系。从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来看,应用型大学教师与其所服务的企业之间也体现为一种外部的交易契约关系。通常情况下,教师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被视为企业一员,以“双重”(也归属于应用技术大学)的身份存在,可以有效避免因个体有限理性行为而产生的投机主义。同时,企业需要支付教师一定报酬或奖励,这种给付的报酬或奖励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专用性资产投资行为,相应地,合作失败的风险大大降低,提升了成功几率。

首先,虽然应用型大学教师自身拥有的知识存量成为衡量知识转移的一个关键特质,但是技术咨询人员作为“企业签约员工”,需要同时兼顾双方的工作,便于技术、知识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此更有利于教师个体知识存量的增加和丰富。其次,教师在开展技术咨询过程中,与企业人员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增加,根据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互动频率的增加可以提升知识转移的功效,并且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把技术咨询人员的经验性知识传递给企业人员,提升其对特定技术的掌握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刘彦军.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外延、路径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20-25.

[2]陈畅子.应用型科研对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的探究[J].才智,2016(11):25.

[3]阎东彬,范玉凤,杨伟坤.“应用型科研”:对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的再探索——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1):205-208.

[4][15]董立平.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5][12][17]刘海峰,白玉,刘彦军.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科研工作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5(7):69-74.

[6]D`Este, P., Perkmann, M. Why do Academics Engage with Industry?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1(36):316-339.

[7]费方域.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之比较——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述评之四[J].现代企业理论,1996(8):38-41.

[8]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1):14-37.

[9]于鹏.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0]爱弥儿·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31.

[11]杜云英.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J].大学,2013(9):39-46.

[12]陳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逻辑与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4-87.

[13]魏朱宝,刘红.“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9-81.

[14]连晓庆,郑晶.关于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7(1):4-8.

[16]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EB/OL].[2013-07-25].http://www.utwente.nl/mb/cheps/research/higher_education_monitor/2007countryreportnl.pdf.

[18]Hall, B.H., Link, A.N., Scott, J.T. Barriers Inhibiting Industry from Partnering with Universities: Evidence from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1(26):87-98.

[19]Van Looy, B., Ranga, M., Callaert, J. et al. Combining Entrepreneurial and Scientific Performance in Academia: Towards a Compounded and Reciprocal Matthew-effect?[J] .Research Policy, 2004,33(3):425-441.

[0]郝玉柱.大学教师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63-65.

[21]李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4-8.

[22]Perkmann, M., Walsh, K. Engaging the Scholar: Three Forms of Academic Consulting and Their Impact o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 2008(37):1884-1891.

作者:连晓庆?闫智勇?徐纯

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大思路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国适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分析模型的基础:生产力结构及要素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量,又如何分配的一种理论学说。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不仅最先论述资本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劳动的总生产物对该国人数的比例,并且论述了可以用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每个国民。李嘉图更是直接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移到分配领域,认为社会总产品是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而国民收入可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并且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扣除地租和工资后的余额。

马克思扬弃斯密与李嘉图,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和本质构成,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阻碍或促进经济增长。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矛盾加深,经济周期极不稳定,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克服再生产中的矛盾,探讨资本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凯恩斯总结罗斯福新政编制宏观经济增长理论,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理论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米德和美国的索洛,他们批评哈罗德、多马理论提出自己的模型;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期间罗宾逊夫人的理论较有价值,认为工资相应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才能消除商品销售的困难刺激发展。新古典学派理论代表人物认为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而现代新古典学派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是技术进步不快,主张扩大投资加速技术进步。

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再研究,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基本没有脱离社会经济实际并且触及到基础和核心问题及内涵,局限是就经济而经济;二是发展脉络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热点,如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其理论的反映便是科技因素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三是每一时期的理论都有一定可参考的价值,但是都不全面完整且存在片面性;四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哲学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学派范畴,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超越马克思的视野。

2.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而从具体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建立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而不是全要素,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炼丰富;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关系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变化,因此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也就随变化调整。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劳动对象、教育和科学技术。劳动力是人从事劳动的能力,资本为过去劳动的积累,劳动对象即土地等资源,教育是劳动力生存的必要成本和社会需要,科技是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传播和应用。公式可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由公式也可以深刻理解为什么邓小平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效率、增加劳动对象产出、为教育提供先导。因此公式可另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科技K(劳动力L1•科技K+资本Z1/资本Z2•科技K+劳动对象D•科技K)

公式中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资本Z1为产业资本或称实体资本,资本Z2为金融资本或称货币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既是产业结构问题,更直接原因是金融资本泛滥的问题。

国际经济相互交融的当代社会经济中,作为生产力及基本五要素都受到国际经济的整体或单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

金融危机仅仅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美国又是全球经济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贸易依存度越高受到的影响越大,美元储备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

3.劳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至今争论不止,马克思学派理论深刻揭示出劳动力作为核心要素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揭示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作用和方式,证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无非是科学技术即劳动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且明确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型显示劳动力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直接因素,劳动力与资本、劳动对象结合直接形成生产力,而随着科技对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对象的渗透,劳动力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资本(生产工具)效率提升、劳动对象更趋于深加工而富含劳动量。

劳动力L1的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是三要素的基础和现实动力,劳动力L2与教育结合是为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培植后备劳动力。而资本不过是过去劳动未被消费的积累转化,现实劳动对象也无不包含劳动。因此说劳动力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核心要素,离开劳动力及其劳动一切所谓生产和价值创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存在。

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实际就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劳动力L1素质的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中,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力L2与教育结合培植后备劳动力中的家庭起着决定作用,但后备劳动力的培养不仅是家庭问题更社会义务。

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使用质量。劳动力使用质量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表现是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说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函数,不如说是现实劳动力、过去劳动积累(资本和资源)、劳动创新(科技)、劳动技能转化(教育)的投入函数。

4.资本及其积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依据不同理解学术上建立起众多研究模型,但又基本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只有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克服表面化和片面性,深刻揭示出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资本的实质和作用,证明人类社会无非是物质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劳动经验的积累,且明确指出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的实质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未被消费而用于再生产的劳动成果的积累,资本直接表现为能够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载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即人类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资本的“表现”为以货币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即资本Z1和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实物资本即资本Z2;金融资本进一步衍生出虚拟资本,而实物资本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行业实体资本。实物资本即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人类劳动转化,如厂房建筑、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设施或工具。

资本由现实形态演绎出虚拟形态后,虚拟资本时而膨胀时而萎缩,而实体资本则相对稳定。从质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表现为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又表现为恶性互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危机。从量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相互作用中存在停滞、扩张和泡沫等相互影响关系。把握虚、实资本的本质和相互影响关系规律,以实体资本为核心利用虚拟资本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经济在封闭的情况下法币只要相对体现过去已经完成的产品和劳务成果的量,就能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如果加入债务成分就有产生膨胀的可能性。膨胀会掩盖实体资本问题,借新债还旧债似乎不成问题,但是,当泡沫破灭被抵押的股票、房地产等抵押品出现大幅缩水,银行则连本带息都无法收回。

5.劳动对象D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的位置,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分析理论,并用以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生产对象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先开发什么后开发什么、以什么资源及能源为常轨以什么为替代都必须有章程,都必须上升到法律政策的高度;利用中,循环经济是一种良性的利用理念和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原则是减量、再利用,重点是清洁生产、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的支撑,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

6.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大力提高教育J的水平程度,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使科技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具有坚实的人才和大众基础。

7.科技K在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如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学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也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使传统经济萎缩,使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科技密集型发展,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累进产生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转型,而这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模型表述及制度作用

1.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经济关系及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强制性影响经常摧毁原有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体系,使其陷入矛盾并为新的经济关系及制度开辟途径。进而经济的再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没有相对稳定的秩序,在混乱的社会中经济不可能发展。

发达国家理论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新财富的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发达国家理论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财富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高。却避而不谈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表现为社会需求的有效性,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社会经济过程就产生波动及危机,甚至产生社会动荡。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上述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

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反映,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经济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关系及制度至少是基本经济经济制度就相对稳定。存在经济利益差别的商品经济社会决定的阶级、阶层社会中,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统治阶级、阶层意识的表现。然而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一旦确立,伴随发生的是人类的制度化的过程,否则将引发或激烈或温和的反抗或消极对待。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关系用制度准则规范的经济,没有一系列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制度规范则市场经济无法运转。经济活动的主体家庭、企业和政府,都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选择经济活动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利益。制度约束和保障下,家庭可以自由选择经济手段来实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选择一切经营方式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最大化和长期发展;政府也必须依据制度行使其经济职权。

2.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主体是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统一体,需要制度规范。基本经济关系需要制度确认调整;经济主体关系需要制度明确保护;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制度规范。经济制度调整的是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即人和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在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学派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脱离经济关系的生产力及发展,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初期是斯密所描述的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是市场机制调节信号准确,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客观归属明确。但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健全,有许多漏洞滋生欺诈贿赂等非法行为,因此必须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使经济主体的作为规范化。

经济关系及制度表现层次为:社会习惯、政治(党派)政策→政府规范→法律规范,经济关系及制度变迁直接是为适应社会习俗、党派政策的需要。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及体制改革中则更多的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主张。

经济关系及制度累积演进随着历史社会的时空条件变化而调整并发挥作用。经济关系及制度间还存在彼此依存的关系,某单项经济关系及制度能够发挥作用依赖制度体系的配合支持,同时这个制度本身也成为配合支持体系的力量。因此,经济关系及制度的范围愈广、层级愈厚,表示人类所能成就的社会愈进步。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必然拥有系统的经济关系及制度结构。

三、上层建筑构成、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及模型中结构地位

经典的方法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部类,社会科学又划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部类,而经济又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础。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分析理论只有在马克思创立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后才成为可能。生产力及构成与生产关系及构成,以及由此构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论,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建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个上层建筑层次。上层建筑的主要要素包括: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和思想文化。这里的制度法律指的是社会制度,而思想文化又被称为意识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间接、整体、宏观的作用。于是,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

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都受到国际社会及各方面的广泛而深刻影响。因此,公式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处理好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关系,以有效的调整管理方式,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充分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

目前,社会阶层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各个阶层对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依此社会可划分为:社会管理者阶层、资本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主阶层、专业技术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阶层、工商劳动者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阶层等。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是贫富矛盾,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而结构中的最大矛盾仍然是二元结构问题,即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商业的矛盾。社会阶层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社会相对比较稳定,而目前中国能够纳入中间阶层的人口所占比例还很低。因为经济政策不能替代社会政策,必须充分改革社会政策才能反作用于经济,才能更好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上层建筑中的党派政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执政党及政府是廉政还是腐败、是有才能还是无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政党的民主宪政程度又直接决定政党及其控制的政府的廉政与勤政程度。

思想文化在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具有特殊作用及功能,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广泛渗透并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各领域,并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思想文化产品又直接成为生产力作用下的可交换的劳动成果。思想文化与政治组织相融合表现出先进性,与社会结构相融合表现出民族性,与制度法律相融合表现出规范性;与大众相融合表现为出广泛性,与资本相融合表现出产业性,与自然资源相融合表现出生态性,与教育融合表现出基础性,与科技融合表现出形式性;与各国文化融合表现出扬弃性,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还具有历史性。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此有效地凝聚党员、动员人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因此,就要不失时机地制定思想文化发展策略,解放和发展思想文化生产力,繁荣思想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经济意识、与社会经济存在互动关系及其模型反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辨证理念曾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曾被简单僵化地理解为社会政党政治的存在,阶级分歧的存在;而社会意识仅仅被理解为对社会政党政治存在的反映,被理解为对阶级分歧存在的反映。这就不能完整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存在及其基本内涵,也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解决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社会存在不仅包含社会政治存在,还包括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文化存在等,并且现代社会起基础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意识也不仅是包含社会政治意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并且现代社会中起基础作用的意识是社会经济意识。社会经济意识能动地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并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而社会政治和文化意识也间接的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

发达国家理论家提出的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心理”要素占据重要位置,其论述往往给人唯心主义的感受。当然,意识的简单加总并不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意识只有形成社会性的、起主导性作用的社会意识才会有效的作用于社会经济存在,才会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社会经济意识概念引入社会经济“存在”分析模型,将“完整”的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社会经济意识Y

实际上,影响社会经济的任何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数学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社会经济分析模型只是个相对规范表述,无法精确到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的程度。如自然环境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水、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而能源又是生产或劳动对象中的基础原材料,那么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影响究竟多大,无法计算。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分析模型的价值在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具体化,在于运用科学的即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2.任何社会经济意识因素状态的变化都会对经济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市场交易及其价格的波动。因为任何部类的社会经济存在都由买卖双方构成市场,对市场行情的不同看法必然反映到市场上,市场意识及参与者的心理就在两个方向上相生相克。发达国家理论家发明了许多所谓意识指数、意愿指数或人气指数衡量反映市场买卖情况,并依此为参数判断经济的发展走势。这些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经济情况,研究的是某段时期内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与事实。当然,心理理论也有严重弱点,常使分析市场动态的人感到困惑。但无论心理理论有多严重的缺陷,毕竟启发了马克思学派将社会心理上升到社会经济意识,进而完善了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

目前,中国房地产在多数城市的居民收入与房价比不仅超过8倍一般警戒线,甚至部分城市已达到10倍、15倍,有一定经济头脑的人的第一反映是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已快到尽头,至少预感到房地产市场的高涨阶段已到尽头。经济甚至社会矛盾突出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而政府经济政策影响时间为经济周期的半径即3-5年。当普通百姓认识到房地产市场价格必然下跌3年便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经济意识。这一社会经济意识支配的结果就是3年内租房而不买房,这将对社会经济存在形成巨大的能动作用,房价下跌将成必然。

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价格会上涨,因为有利可图随之吸引开发商进一步投资;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降,无利可图开发商望而却步。当那些处于迅速扩张把现金押在销售回款上的企业,资金链条越来越紧超过承受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遭到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时,市场才会转为另一个上升周期。这时,新的心理反应、经济预期和社会经济意识将重新产生,并发挥相反的作用。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现社会经济意识对社会经济存在所形成的巨大能动作用,并且可以清楚心理、预期与社会经济意识的差别。心理无论是社会心理、阶层心理还是个人心理,都是一种感性的、表面的、一般的对社会经济的反映;预期上升到一定的理性,是对社会经济存在的一种推理、判断;而无论是社会性心理还是社会性预期,一旦形成社会经济意识就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经济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R•M•索洛.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卡尔顿•配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崔巍.商品经济学第七卷(理论扬弃与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浩 宇

作者:崔 巍

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3:

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与中国适用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模型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分析模型的基础:生产力结构及要素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量又如何分配的一种理论,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不仅最先论述资本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劳动的总生产物对该国人数的比例,并且论述了可以用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每个国民。李嘉图更是直接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移到分配领域,认为社会总产品是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而国民收入可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并且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扣除地租和工资后的余额。

马克思扬弃斯密与李嘉图,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和本质构成,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阻碍或促进经济增长。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矛盾加深,经济周期极不稳定,加之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些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克服再生产中的矛盾不断地探讨资本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凯恩斯总结罗斯福新政,编制出宏观经济增长理论;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米德和美国的索洛批评哈罗德—多马理论,提出自己的模型;80年代的增长模型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期间罗宾逊夫人的理论较有价值,认为工资应相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这样才能消除商品销售的困难,刺激发展。新古典学派理论代表人物认为,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而现代新古典学派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是技术进步不快,主张扩大投资加速技术进步。

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再研究,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基本没有脱离社会经济实际,但也没有触及到基础和核心问题及内涵,其局限是就经济而论经济;二是发展脉络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热点,如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其理论的反映便是科技因素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三是每一时期的理论都有一定可参考的价值,但是都不全面完整,且存在片面性;四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哲学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

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学派范畴,而是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不可能超越马克思的视野。

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并从具体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建立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而不是全要素,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炼丰富。生产关系在不断变化发展,关系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关系要素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也就随变化而调整。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劳动对象、教育和科学技术。劳动力是人从事劳动的能力,资本为过去劳动的积累,劳动对象即指土地等资源,教育是劳动力生存的必要成本和社会需要,科技是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传播和应用。公式可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由公式也可以深刻理解为什么邓小平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效率,增加劳动对象产出,为教育提供先导。因此,公式可另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科技K(劳动力L1•科技K+资本Z1/资本Z2•科技K+劳动对象D•科技K)。公式中的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资本Z1为产业资本或称实体资本,资本Z2为金融资本或是称货币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既是产业结构问题,更直接原因是金融资本的泛滥。在国际经济相互交融的当代社会经济中,生产力及其基本五要素都受到国际经济整体或单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金融危机仅仅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美国又是全球经济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贸易依存度越高,受到的影响越大;美元储备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

对于劳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学派理论深刻揭示出劳动力作为核心要素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揭示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作用和方式,证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无非是科学技术即劳动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并且明确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型显示劳动力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直接因素,劳动力与资本、劳动对象结合直接形成生产力,而随着科技对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对象的渗透,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生产工具)效率提升,劳动对象更趋于深加工而富含劳动量。劳动力L1的素质提高,即所谓的边干边学是三要素的基础和现实动力,而劳动力L2与教育相结合则为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培植后备劳动力。资本不过是过去劳动未被消费的积累转化,而现实劳动对象也无不包含劳动,因此说,劳动力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核心要素。离开劳动力及其劳动,一切所谓的生产和价值创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实际就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在劳动力L1素质的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中,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L2与教育相结合培植后备劳动力中,家庭起着决定作用,但后备劳动力的培养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社会义务。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实际就是人力和物质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中以人类智力即科学技术为资本的积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使用质量。劳动力使用质量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其表现是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说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函数,不如说是现实劳动力、过去劳动积累(资本和资源)、劳动创新(科技)、劳动技能转化(教育)的投入函数。

资本及积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依据不同理解,学术上建立起众多研究模型,但又基本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克服表面化和片面性,深刻揭示出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资本的实质和作用,证明人类社会无非是物质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劳动经验的积累,且明确指出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的实质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未被消费而用于再生产的劳动成果的积累,在资本经济条件下直接表现为能够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载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即人类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资本“表现”为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实物资本即资本Z1和以货币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即资本Z2。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人类劳动转化,如厂房建筑、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设施或工具。金融资本进一步衍生出虚拟资本,而实物资本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行业实体资本。资本由现实形态演义出虚拟形态后,虚拟资本时而膨胀时而萎缩,而实体资本则相对稳定。从质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表现为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又表现为恶性互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危机。从量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相互作用中存在停滞、扩张和泡沫等相互影响关系。只有把握虚、实资本的本质和相互影响关系规律,以实体资本为核心利用虚拟资本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经济在封闭的情况下法定货币只要相对体现过去已经完成的产品和劳务成果的量,就能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如果加入债务成分就有产生膨胀的可能性,而人民币现在正滑向债务深渊。膨胀会掩盖实体资本问题,借新债还旧债似乎不成问题,当泡沫破灭,被抵押的股票、房地产等抵押品出现大幅缩水,银行连本带息都将无法收回。

劳动对象D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的位置,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分析理论,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生产对象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先开发什么后开放什么,以什么资源及能源为常规,以什么为替代都必须有章程,必须上升到法律政策的高度。在利用中,循环经济是一种良性的利用理念和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原则是减量、再利用,重点是清洁生产、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的支撑,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型转变。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力提高和普及教育J的水平程度,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使科技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具有坚实的人才和大众基础。

科技K在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深度、广度还是速度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也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使传统经济萎缩,使以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累进造成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转向,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而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主要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中。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进步,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变,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模型表述及制度作用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经济关系及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强制性影响经常摧毁原有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体系,使其陷入矛盾并为新的经济关系及制度开辟途径。经济的再发展又需要持续稳定的秩序,没有相对稳定的秩序,在混乱的社会中经济不可能发展。

发达国家理论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新财富的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反之,资本与土地收益低,劳动力获取就高。发达国家理论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增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高,但他们却避而不谈引发的社会问题。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表现为社会需求的有效性,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社会经济过程就产生波动及危机,甚至产生社会动荡。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公式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

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反映,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经济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关系及制度至少基本经济制度就会相对稳定,但经济运行方式制度相对比较容易变化。每一项制度都有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并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在存在经济利益差别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统治阶级、阶层意识的表现。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一旦确立,伴随发生的将是人类的制度化过程,否则,将引发或激烈或温和的反抗或消极对待。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将经济关系用制度准则规范的经济,没有一系列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制度规范则市场经济无法运转。经济活动的主体——家庭、企业和政府都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选择某种经济活动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利益。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家庭可以自由选择某种经济手段实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选择一切经营方式实现企业利润目标最大化和长期发展;政府也必须依据制度行使其经济职权。

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主体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统一体,需要制度规范。基本经济关系需要制度确认调整,经济主体关系需要制度明确保护,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制度规范。经济制度调整的是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即人和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在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学派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脱离经济关系的生产力及发展,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初期是斯密所描述的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市场经济已是市场机制调节信号准确、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客观归属明确的经济。但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健全,有许多漏洞滋生欺诈贿赂等非法行为。因此,必须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使经济主体的作为规范化。

经济关系及制度表现层次为:社会习惯、政治(党派)政策→政府规范→法律规范。经济关系及制度变迁直接是为适应社会习俗、党派政策的需要的。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及体制改革则更多地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主张。经济关系及制度累积演进随着社会历史的时空条件变化而调整并发挥作用,经济关系及制度间还存在彼此依存的关系,某单项经济关系及制度能够发挥作用依赖制度体系的配合支持,同时,这个制度本身也成为配合支持体系的力量。因此,经济关系及制度的范围愈广、层级愈厚,表示人类所能成就的社会愈进步。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必然拥有系统的经济关系及制度结构。

三、上层建筑的构成、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模型中的结构地位

经典的划分科学的方法是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部类,而社会科学又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部类,经济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础。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分析理论只有在马克思创立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后才成为可能。生产力及其构成与生产关系及其构成,以及由此构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影响关系理论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建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个上层建筑层次,上层建筑的主要要素包括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和思想文化。这里的制度法律指的是社会制度,而思想文化又被称为意识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间接、整体、宏观的作用。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都受到国际社会及各方面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公式又可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只有处理好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关系,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方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充分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才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社会阶层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各个阶层对经济、组织和文化等资源的占有情况,经济资源是基础,组织资源占主导,文化资源趋于物质化。依此社会可划分为:社会管理者阶层、资本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主阶层、专业技术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阶层、工商劳动者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阶层,等等。社会结构阶层中的主要矛盾是贫富矛盾,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而结构阶层中的最大矛盾仍然是二元结构问题,即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商业的矛盾。社会阶层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相对比较稳定,而目前中国能够纳入中间阶层的人口所占比例还很低。经济政策不能替代社会政策,因而必须充分改革社会政策,使之反作用于经济。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上层建筑中的党派政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它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影响系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执政党及政府是廉政还是腐败、是有才能还是无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政党的民主宪政程度又直接决定政党及其控制的政府的廉政与勤政程度。思想文化在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具有特殊作用及功能。它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广泛地渗透并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各领域,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产品也直接成为生产力作用下的可交换的劳动成果。思想文化与政治组织相融合表现出先进性,与社会结构相融合表现出民族性,与制度法律相融合表现出规范性,与大众相融合表现出广泛性,与资本相融合表现出产业性,与自然资源相融合表现出生态性,与教育融合表现出基础性,与科技融合表现出形式性,与各国文化融合表现出扬弃性。同时,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还具有历史性。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此有效地凝聚党员,动员人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制定思想文化发展策略,解放和发展思想文化生产力,繁荣思想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经济意识与社会经济存在的互动关系及模型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理念曾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曾被简单僵化地理解。社会存在仅仅被理解为社会政党政治的存在、阶级分歧的存在,而社会意识仅仅被理解为对社会政党政治存在的反映、对阶级分歧存在的反映。因此,不能完整科学地认识什么是社会存在及其基本内涵、什么是社会意识及其基本内涵,也就更不可能完整科学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解决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社会存在不仅包含社会政治存在,还包括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文化存在等,并且现代社会起基础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意识也不仅包含社会政治意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并且现代社会中起基础作用的意识是社会经济意识。社会经济意识能动地、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并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而社会政治和文化意识也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

发达国家理论家提出的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心理”要素占据重要位置,但论述基础因过分强调心理作用而往往给人以唯心主义的感受。如果把心理理解为社会心理,进而升华为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社会经济意识,便更容易理解社会经济意识及心理的能动作用。

当然,意识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形成社会性的、主导性的社会经济意识才能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存在,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存在。将社会经济意识概念引入社会经济“存在”分析模型,可“完整”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社会经济意识Y。

实际上,影响社会经济的任何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数学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社会经济分析模型只是相对规范地加以表述,无法精确到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的程度。如自然环境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以及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而能源又是生产或劳动对象中的基础原材料,但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影响究竟多大,却无法计算。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分析模型的价值在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具体化,在于运用科学的即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任何社会经济意识因素状态的变化都会对经济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市场交易及其价格的波动。因为任何部类的社会经济存在都由买卖双方构成市场,对市场行情的不同看法必然反映到市场上,市场意识及参与者的心理就在两个方向上相生相克。发达国家理论家发明了许多所谓意识指数、意愿指数或人气指数衡量反映市场买卖情况,并依此为参数判断经济的发展走势。这些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经济情况,研究的是某段时期内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与事实。当然,心理理论也有严重弱点,常使分析市场动态的人感到困惑。但无论心理理论有多少严重缺陷,毕竟启发了马克思学派将社会心理上升到社会经济意识,进而完善了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

目前,中国房地产在多数城市的居民收入与房价比不仅超过8倍的一般警戒线,甚至部分城市已达到10倍、15倍,有一定经济头脑的人的第一反应是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已快到尽头,至少预感到房地产市场的高涨阶段已到尽头。经济甚至社会矛盾突出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而政府经济政策影响时间为经济周期,其半径是3~5年。当普通百姓认识到房地产市场价格必然下跌3年时,便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经济意识。这一社会经济意识支配的结果就是人们在3年内租房而不买房,这将对社会经济存在形成巨大的能动作用,房价下跌将成必然。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时价格会上涨,因为有利可图,开发商会进一步投资;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降,因为无利可图,开发商会望而却步。而那些处于迅速扩张把现金押在销售回款上的企业资金链条会越来越紧,若超过承受能力,相当一部分开发商会遭到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此时,市场才会转到另一个上升周期,新的心理反应、经济预期和社会经济意识将重新产生,并发挥相反的作用。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意识对社会经济存在所形成的巨大能动作用,并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心理、预期与社会经济意识的差别。心理无论是社会心理、阶层心理还是个人心理,都是一种感性的、表面的、一般的对社会经济的反映;预期上升到一定的理性,是对社会经济存在的一种推理、判断;而无论是社会性心理还是社会性预期,一旦形成社会经济意识就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经济力量。□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崔 巍

上一篇:课堂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下一篇:高等教育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