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文章分析了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现状,探索了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路径与可行方案,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在校大学生创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

浙江省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探析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我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和条件,提出政府和高校不应片面地鼓励在校生进行所谓的“创业”,而应从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出发,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不再盲目创业,理性认识创业。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创业现状 创业条件 创业教育

自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起来的。为缓解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大学生自主创业得到了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这股创业风也刮到了大学校园里,而且创业现象愈演愈烈、不容忽视。

在校大学生创业,即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于学习期间创办事业的行为。为了解我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以便提出引导大学生有意义地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建议,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浙江省四所高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浙江林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97份,有效回收率99.6%,其中男性占比例53.1%,女性占比例46.9%。为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中对部分被调查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1 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1 在校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付诸行动少

在我们调查的在校生中,有65.2%表示会考虑创业, 32.4%的同学明确表明没有创业的打算。想创业的人虽多,但是真正将想法落实于实践、投资自己梦想的人却很少,在调查的同学中已经创业或者曾经创业的人占2.4%。

根据了解,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业设计大赛的热情很高,在我们调研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中,每年申请学校资助科技创新项目的团队和同学都呈递增趋势,而在本校获得资助的项目每年约60项,但真正投入实际,迈入市场的项目却没有一项。同样浙江省自2006年开始的为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也是吸引了省内众多高校的竞相角逐,但是很多项目还是理论强,而实际操作进入市场的少。

1.2 在校大学生创业需引导

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出发点主要是获取财富、实现自我价值,解决就业也是部分同学考虑创业的出发点,近2/3的同学创业想法是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另外受到朋友影响、家庭影响、传媒的影响分别为17.7%,8.7%,8.5%。而在校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创业门槛较低的生活类行业和商贸服务类包括电子商务的形式等行业。主要考虑到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和个人兴趣以及市场需要来进行创业,采用合伙创业和个人自主创业的形式。

在校大学生除了热情充沛之外,创业所需的其他种种要素如资金、经验、社会关系等都相对薄弱,使得一旦创业成功便足为“佳话”甚或“传奇”,对在校生创业大肆激赏和鼓吹。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高等教育、完成学业、打好知识技能的基础,但是多数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首要目的却是为了赚钱。而且在校大学生多数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创业如果成功自然好,如果失败肯定会增加家长的负担。而依目前的商业环境制度,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失败者肯定很多,甚至会是相对多数。因此,对待在校大学生创业态度需谨慎,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而不是大肆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

1.3 培养在校生创业能力和素质是关键

多数同学创业是考虑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也是为了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群体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相对于其他阶层有更多的创业优势,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创业成功,甚至以创业的形式就业还是少数,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鼓动他们去创业,而是应该培养创业的素质,超过半数在校生认为创业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专业知识背景,较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坚强的意志等素质。因此创业教育应注重在专业上加强专业教育,在能力上培养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在意志上注重锻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

2 在校大学生创业外部条件分析

2.1在校大学创业条件现状

大学生创业是在主观能动性和外部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前进的,在上一部分我们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影响因素,这一部分将创业外部条件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分别从大学生对政策環境的认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两方面方面具体分析。

2.1.1 在校生对创业政策的认识现状

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那大学生对此有多少了解呢?通过调查发现在对国家相关政策上绝大多数同学不是十分了解,只有4.3%的同学经常关注。通过进一步比对,我们发现已经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对国家的相关政策稍微了解,而考虑过创业的大学生中有仅有3.5%经常关注国家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的政策。当在创业过程中发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大学生往往选择向亲朋借钱,而向政府申请创业贷款的最低。

2.1.2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在“学校是否应该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的问题上,大学生全部回答“是”。由此可见大学生非常认可创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希望学校开设相关创业指导课程。

为了解大学常见的各种途径对大学生创业信息的搜集,创新能力的锻炼作用如何,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这些途经作用的评价:

表8相关途径对创业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创业大赛在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有很大作用,其次是通过实习或勤工助学和创业社团的途径。另外,专家的论坛、讲座的方式也被部分同学认可。

2.2在校大学生创业外部条件分析

2.2.1大学生缺乏对创业政策的了解

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以至于在创业过程中不懂得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导致最终创业遇到困难时就不了了之。例如我省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杭州市西湖区设立‘西湖区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给予大学生创业企业20万元以下一次性创业资助资金;宁波市……创新资助金额每项最高可达60万元,个别重大项目可达100万元,创业扶持金额每项一般为20万~40万元。”[1]但是大学生在遇到创业资金短缺等问题时,通过向政府申请贷款则是选择最低的,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对政策的不了解。

2.2.2大学生希望受到创业教育

在校生创业与社会其他群体创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校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创业的方方面面,还有完成学业的任务。虽然有“可以为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的政策,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没有一名同学表示愿意为了创业暂时保留学籍,创业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历练,一种间接提前接触社会竞争的方式。因此,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就显而易见了。

3 合理引导在校大学生创业对策探析

3.1正视大学生创业现状,不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

创业热潮的盛行,许多大学生盲目创业,不仅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耽误了学业,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高校应正视大学生创业现状,不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另外,通过网络、报纸和学校的宣传,充分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和形势,结合个人特点,做出理性选择。

3.1.1举办创业大赛

举办各种创业大赛,参赛团队必须在基于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完整地阐释项目的技术来源、市场前景、经营策略、资金需求,并展示团队的成员组成和未来规划。同时,有能力的大赛主办方可邀请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全程参与,提供资本和项目交流与对接的平台。通过创业大赛使有市场潜力的创业团队可以找到创业基金来启动参赛创业项目,也可以使创业基金找到合适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实现资本和项目的战略整合。

3.1.2开展创业讲座

讲座的内容可以分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经验交流等,通过各种的创业讲座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和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从而促使大学生理性看待创业,做出理性选择。

3.1.3创新创业模式

把学生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结合起来,重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环节将大学生创业予以支助和实现,调动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们的主动性,通过项目的选择培养其良好的创新能力,通过团队的运作锻炼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能力,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的品格。这将是大学生从创业实践中汲取的第一桶金,也是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一桶金。

3.2开展创业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养

高校应该是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但是不少高校将创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为大学生“实际创业”提供指导,并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创业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因此没有把创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更有甚者,有人理解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就业难的毕业生去创业”。其实,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素质,并非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马上都去创办自己的公司或经营自己的店铺。创业教育的对象本身应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大众化的,即面向所有在校生,培养每个人的创业意识和素质;另一个层次是个性化的,对部分确有创业愿望并具备相应条件的,给予个别的指导和服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创业教育形式,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创业教育:

3.2.1建立高素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辅助以成功的创业案例交流,邀请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同学们参加讲座,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探讨,面对创业中的各种疑惑,实际案例将是很好的说明。

3.2.2实行创业导师制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那在就业指导中心特设一个下属部门分管大学生创业,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行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发挥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2.3设置创业课程

为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量身定做创业课程,将他们急需而又通过其他途径不能得到充分教育的内容编制课程,这不仅包括实践基地和环节的精细安排,还要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真正地将创业课程融入到大学课程中来。

4 结语

大学生创业的滚滚浪潮吸引着众多在校生,无论是媒体的大肆报道,还是学校的鼓励宣传,大学生的创业心的确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初衷是为了緩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本文认为作为学校一方,不应片面地鼓励在校生进行所谓的“创业”,而应从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出发,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让大学生不再盲目创业,在学校的教育体制里锻炼创业能力,体验创业过程,这才是大学创业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蒋胜祥在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12-12.

[2]中国青年报.浙近八成大学生想自主创业一些人不了解政策[N].2009-2-11.

[3]吕孝华、胡晓君等.桂林市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其思考[J].http://wenku.baidu.com/view/f389535f312b3169a451a45a.html

[4]李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6).

作者:黄核成 周兰兰 林宇

在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2:

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现状,探索了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路径与可行方案,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大学生创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传统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受到冲击。大学生创业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而创业的成功与否又与创业者个人的创业能力紧密相关。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创业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对创新创业管理不可或缺。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信息,它能有效帮助创业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要做好创新创业管理,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能力,尤其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培育创业者的财务管理技能有利于创业获得发展和成功。本文以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研究对象,企图通过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的财务管理技能。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出提升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路径与可行方案。

一、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现状分析

为充分了解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现状,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大学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调查访问。我们一共随机派发了问卷100份,有效收回80份,有效问卷比率达到80%,准确度可以有效保证。所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问卷在各年级平均分布,基本上涵盖所有专业大类。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创业意向,对创业的理解和自我评价,二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创业能力和素质,主要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已经达到较高的层次,但自主创业的意识还有待培养。第二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对创业能力有一定了解,但对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普遍认识不足,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有很大欠缺。

本项目通过建立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评价与分析模型,并通过查阅现有文献找出了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关键要素。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是指协调、控制创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整合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能力。大学生创业中需要具备的财务管理技能包括学习和基本业务能力、数据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财务计划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决策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预警能力。其中,财务管理技能的关键要素包括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决策等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学习和基本业务能力、数据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其中,75%的被调查者可以通过借助相关的财务软件,收集整理和处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然而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决策等财务管理关键技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培育和提升。

总体上看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有较高层次的认识,对创业所需的能力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但创业意愿不强,对创业财务管理技能认识不足,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有所欠缺。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渴望提升自己的以财务管理技能为代表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业主体自身因素

1.创业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

高等教育体制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设置无疑会造成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单一,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非财经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系统的财务会计、经济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创业过程中需要开展的以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活动缺乏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要自主创业,必须具备广博丰厚的知识,包括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所创新。

2.创业大学生财务管理经验不足,创新创业素质欠缺

大学生往往仅凭一腔热血草率创业,缺乏对创业战略的科学规划和对创业风险的清晰认识,不能准确把握创业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在开展创业财务管理工作时经验不足,缺乏基本分析能力、系统构思能力、组织机构整合能力和策划能力,缺乏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观念。由于经验缺乏,大学生不清楚如何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都导致了创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不强。此外,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缺乏规范的基本程序,缺乏详细的财务工作标准、制度,财务信息难以有效反映创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因而创业大学生往往难以有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二)学校创业教育因素

1.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财务管理技能不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对创业教育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很多高校只重视就业率,将招生计划同就业率挂钩,造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乏,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重视,尤其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此外,高校的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有所欠缺,对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不够重视,没有做到对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和正在创业大学生普及财务会计和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2.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落后,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传统灌输式教育是目前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高校只是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与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抑制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提升。此外,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缺乏创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匮乏,阻碍了对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

(三)宏观创业环境因素

1.创业项目缺乏支持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与创业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创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效率低下,真正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创业扶持政策缺乏。政府在创业的某些方面扶持力度比较低,很多政策都是与高科技产业挂钩,市场准入门槛高,并且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所需资金、场地、技术等关键环节支持乏力。

2.社会支持度低

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的引力仍然不足,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缺乏。社会上很多人对大学生创业不支持、不认可,大学生创业缺乏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舆论环境。此外,社会也缺乏指导创业大学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创业服务机构。

三、提升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首先大学生创业不能盲目凭着自己的理想而进行,要重视培养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大学生对待财务管理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并知道如何进行财务管理。为此,创业大学生必须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创业大学生只有了解创业企业运作过程中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等内容,才能高效开展创业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2.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增加财务管理经验

大学生创业必须要树立财务管理意识,认真对待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学习借鉴其他成功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来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风险意识,重视自身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加强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视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基础。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同时要按照规定建立财务管理监督审核制度,从而规范并有效开展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配置,不断增强创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创业指导,创建创业服务平台

高校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创业教育,在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尤其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同时高校应该完善专业培养计划,重视创业类课程的教学,对非财经类专业增加财务会计基础类课程,普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财务管理意识。此外,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各种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培养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供服务平台。

2.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加快师资队伍改革,引进创业型人才

高校应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把自主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贯穿教育全过程,进一步丰富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重视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提升。此外,高校应加快师资队伍改革,加强对师资队伍创业教育能力的培训,培养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同时高校应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创业财务管理经验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提升创业财务管理技能。

(三)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1.国家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领域的相关制度,出台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来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利。为此,政府要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软环境。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为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提升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2.社会要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创业社会服务机构

舆论媒体要发挥好舆论宣传作用,多报道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和力量。舆论媒体要在社会上积极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公众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此外,社会要建立指导创业大学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创业社会服务机构,对提高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尤其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要建立一种投资风险社会监督机制,帮助创业大学生降低投资风险,以避免盲目投资,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财务管理技能。

四、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也可以将新的创意或者新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创业之路是艰辛、曲折的,因此需要创业大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本文针对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的欠缺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广大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予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许凯成 陈永清 许良虎

在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3: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切入点选择

摘要: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与实践项目选择密切相关,能否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创业实践项目,直接决定着创业实践活动的成败。创业实践项目的主题要与大学生专业相关联,内容应与大学生生活相关联,资金门槛应与大学生身份相适应,风险应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相适应,时间性要求应与大学生生学习任务相适应。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学校、企业或其它社会组织为平台,以创业者的身份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是指大学生学习与创业实践项目的最佳结合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不同于已毕业大学生,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赢利和发展事业,而是了解创业过程和企业运作流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并通过创业实践,增强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在校大学生因自身实践动手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资金、专业等方面的局限性,创业实践项目的选择比较苛刻,太复杂的项目因能力限制而无法完成,太简单的项目又因缺乏挑战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锻炼,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因此,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切入点选择十分关键。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已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也形势多样,但实际效果都不太理想,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实践活动目标不清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较晚,与国外高校相比,创业教育实践的观念明显滞后,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表现为创业教育实践成绩设定为竞赛获奖,看重短期效果,不重视创业教育的长期效果,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资金困难,社会资源缺乏

创业并不是仅凭热情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作为一个在读大学生,学费、生活费还要求助于父母,更不要说创业的启动资金了。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缺乏,其次便是社会资源缺乏。不同于经验丰富的职场人,有着多年积累的深厚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在校大学生生活圈较小,人际关系简单,可用社会资源匮乏,往往使创业难上加难。

3.创业方向选择盲目,切入口难找

尝试过自主创业的人可能都遇到过这个难题,即自己擅长的领域似乎并不好赚钱,好赚钱的领域又很不在行,不知从何下手。另外,因资金实力有限,觉得可以上的项目,资金又不够;资金够的小项目又看不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交圈一般仅限于亲朋、老师、同学,对社会了解不够,在创业方向上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所学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很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觉得别人做某个项目能盈利,自己也应该可以。

4.实践动手能力弱

在校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激情,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由于能力有限,在实战中往往眼高手低,不仅缺乏具体的市场开拓经验与相关的知识,而且在处理社会事务或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等方面,经验不足,往往会遭遇重重困难,甚至走弯路、歪路,其结果很可能因只会“纸上谈兵”而败北。

5.风险承受能力有限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影响创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谁都无法保证会一直朝着正确、光明的方向前进,获得应当的成功。然而,在校大学生还只是温室里的花朵,实力弱,无论是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资本的抗风险能力都十分有限,不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面对现实社会容易误入歧途,上当受骗,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当遇到亏损或挫折就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容易深陷失败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6.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故事谁都听过,但在实际操作中团队协作并非易事。初期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都是铆足了劲想要大干一场,很多人宁愿死撑也不愿意与人合股经营或接受来自各方向的资助。即使已经组建了创业团队的,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与人生经验都不足,个性化、自信力较强,在团队合作的工作中,也容易出现“没水吃”的情境。

7.感情用事,缺乏商人应有的理性

大学生创业者的首批客户多半就是他们的同学或老师,为了留住这些客户,打折、降价、请客吃饭是经常的。有的创业者讲义气,好面子,感情用事,缺乏商人应有的理性,遇到同学、老师甚至直接免费,往往会出现生意好却不赚钱的局面。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与实践项目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能否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创业实践项目,直接决定着创业实践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最终实施效果。一般来说,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主题应与大学生专业相关联

首先,每一个实践领域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在校大学生一般除了自己所学的相应专业外,对其他专业知识了解非常少。同时因缺乏社会经验,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整合能力比较低,对其专业之外的实践项目完成的困难更大。其次,大学生的专业一般来说都是其喜欢的领域,每个人都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事。创业实践项目如果与专业相关联,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力。第三,创业实践项目与专业相关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安排一定的学分。这样,有了学分要求,能对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第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应有利于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校大学生选择的创业实践项目应尽可能与专业相关联,这样学生通过创业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也能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还能加深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2.项目内容要与大学生生活相关联

一般来说,从事自己所熟悉事的成功可能性更大。大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最熟悉的是与自己生活学习相关的行业。而且,现代大学生对事缺乏足够的耐心,兴趣不能长久,如果一件事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就会失去继续的信心与动力。所以,创业实践项目应尽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联。这样,他们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入手,能更快地进入“角色”,深入行业,更容易找到市场,挖掘出创业的立足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到创业成功的喜悦,坚定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才能保证创业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更好的发展。

3.项目风险应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

任何创业项目都存在风险,一般项目风险与经济收益成正比。但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经济收益,而是通过创业实践,了解整个创业流程,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于风险太大的项目,一方面,由于社会现实复杂多变,大学生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风险把控能力;另一面,绝大部分大学生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经不起大风大浪,往往容易深陷失败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从而直接影响到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选择,不同于社会创业,不应以经济收益作为主要考评指标,追求高回报率,而应根据不同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对稳定的实践项目,让大学生在相对稳定的过渡环境中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幻莫测,学会应对的技巧与策略,慢慢调整心态,逐步成长。

4.项目资金门槛应与大学生身份相适应

在校大学生还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没有资金的自主能力,主要依赖于父母。如果创业实践项目的资金投入太大,不管是父母,还是各种创业基金,都无力承担。即使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也会因资金大而增加学生创业实践的心理压力,给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实践项目的正常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5.项目时间性要求应与大学生学习任务相适应

在校大学生因为还要进行专业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所以创业实践更多地只能是兼职,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因此,大学生创业实践更适合于那些对时间性要求比较低、较灵活的项目,不需要按严格的时间点上下班。这样,大学生才可以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余时间情况,灵活安排创业实践项目进行的时间,在保证完成学业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开展创业实践,做到“两不误”。

三、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的注意事项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找准了切入点,也仅仅意味着创业实践成功了一半,另一半的成功还在于创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大学生自身。为此,在完成切入点的选择,开始从正常的专业学习切入创业实践活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脚踏实地,避免空谈

大学生往往是热情与冲动、激情与滔滔不绝并存的,好高骛远往往是大学生的通病。准备创业时,大学毕业生必须脚踏实地,问问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是否怕吃苦、能否从小事开始做起、失败了怎样面对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2.注重团队合作

在强调团队合作的当下社会,初次创业者想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几率很小。如今大学生一般都有个性,自信心、自尊心较强,在创业中常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些都直接影响创业实践的成功。因此,对准备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要加强团队合作,互助互补,取长补短,这要比单打独斗更容易获得成功。另外,当今社会,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一个成功者最基本的素质,当然也应是在校大学生必修功课之一。

3.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心里怀揣着“第一桶金”的梦想,对自己期望很高,单方面认为创业项目很好,绝对只赢不亏。大部分成功者都是靠不断打拼积累,再打拼再积累的过程换来的现有成就。其中很多也经历过亏损、濒临破产的局面。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时,只有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才能以更务实的态度去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才能直面有可能来到的亏损与失败;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才能以较低的期望获得更多的成功喜悦。

4.做好实施前的市场调研

成功的市场调研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与项目相关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在面对问题时才能更从容地解决。在校大学生因缺乏经验,对周围环境了解有限,信息掌握不充分。因此,在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前,更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用数据说话,科学决策,不要盲目行事,率性而为。

四、我校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创业实践切入点的选择与实施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是我院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一个高职新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甘愿服务“三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由于农产品经纪人这一职业特性和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现有的就业岗位较少,更多地要求自主创业。因此,本专业在开办时就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体实践中,通过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整合,构建了以创业实践为导向,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线,带动、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实践为主体,贯穿整个在校学习全程,推行以“虚拟公司”为载体与专业导师制为指导的创业实战体验模式。学生入校后,按地区将学生分为不同创业小组,实行“创业导师负责制”,为每个小组安排专门教师长期但任指导,学院和系部为每个创业团队提供1000-2000元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以经营各家乡土特农产品进校园为切入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实践。并随着各专业课程的逐步开设,不断深化、拓展创业领域,提升职业能力。创业团队在指导老师的领导下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但创业计划和重要的决策必须上报指导老师审批。要求创业团队内部分工协作,财务账目必须清楚,每个月须有财务报表和工作总结交指导老师。创业产生的利润部分20%上交系部作为创业基金,其余部分由团队成员自主分配。

由于创业实践项目切入点的选择合适,既能“接地气”,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性格,与大学生专业及日常学习生活相关联,也能与大学生的身份、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一直以来,本专业创业实践开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卉.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切入和实施的困难和败因研究

[J].中文信息,2013,(12).

[2] 孙志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导

刊,2011,(2).

[3] 刘畅.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及其培养[J].南京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1,(9).

[4] 陈学忠.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化研究

——以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3,

(3).

收稿日期:2015-03-23

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就业创业专项课题“基于职业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农产品经纪与

代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证研究”(XJK012BJC032)

作者简介:陈学忠(1975-),男,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作者:陈学忠

上一篇:多元化农业推广论文下一篇:经济法理论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