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2024-04-24

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精选10篇)

篇1: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随着大学的扩招,本科学历在现在的社会中已经很普遍了,正是因为普遍,所以本科毕业生也没有了十几年前的绝对竞争优势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是“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在在一些大学里面已经开设了自主创业的课程,在大学期间就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以便于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业,减轻社会的负担。

有些大学生在校的过程中通过尝试性质的创业实践已经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现在很多公司都抓住了在校大学生这个有梦想有思想但是苦于没有实干资金的特殊群体,愿意发放小额贷款给大学生,鼓励他们利用贷款来开创自己的事业。针对大学生发放的贷款是需要满足一些具体的条件的,首先,大学生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其次,有一定的偿还能力。提供给大学生的贷款相对来说利率会比较低一些,年利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之间浮动,不会给大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

当然了,还是希望大学生在贷款创业之前对想要做的行业有详细深入的了解,不要盲目地进入市场,那样的话可能会因为缺乏市场经验和实践经验而出现创业失败的情况。经济上的损失可以通过日后的努力弥补,但是对信心的挫败则是很难弥补的。

篇2: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日前,山东省菏泽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切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分别享受最高额度10万元、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意见》指出,为深入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大学生毕业创办的小微企业,对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0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电商平台开办网店符合条件的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篇3: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措施

1. 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层次, 健全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这一发展战略的需要, 制定相应的创业政策法规, 对大学创业教育、大学创业实践、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扶持 (企业准入、融资、税收、培训等) 、政府组织和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为创业企业提供支持等方面以政策法规做出规范。有些现有创业政策要提高层次, 如大学生创业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文件都需要由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而一些创业政策要逐步转化为法规。创业政策要由明确的导向, 要反映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趋势, 积极鼓励大学生创办以科技型为主的企业, 创办产生较大社会价值的企业。创业政策的制定要加强部门间的综合协调, 使不同部门的创业政策相互衔接、一致, 共同组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有机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体系。

2. 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内容, 提高政策法规的操作性。

政策法规的针对性、操作性直接影响政策法规的实施效力, 要针对大学生创业中的不同问题, 制定不同的政策法规, 使大学生创业政策内容规定更细致具体, 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国家出台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 有必要附上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 让各地基层政府或部门在执行时, 明确如何具体地操作这些政策。对一些重要的大学生创业问题, 不能只是在其他的政策法规中简单地、原则地提一提, 而是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 进行具体系统的规定。要明确对违反大学生创业政策行为的惩处规定, 增强政策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以保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贯彻落实。

3. 加大创业基金投入, 增强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把大学生创业基金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 一方面, 加大政府出资的额度, 形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大学生创业基金随之调整, 相互匹配的良性机制。另一方面, 在扩大社会各界捐资的基础上, 拓宽大学生创业基金融资渠道, 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加盟, 从而有效扩大基金规模和产出效益。此外, 要加强对所发放资助基金的监管和跟踪服务, 确保在履约的时限内基金按期收回, 有效发挥基金的使用效率。

4. 加强创业教育, 完善创业教育政策。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创业教育, 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战略规划之中。把培养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作为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相关政策, 使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得到制度保障。首先, 建立全国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规范和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 制定相应明晰的奖励政策。高校对在创业教育方面作出贡献和成就的教师、包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援助的教师和相关人员, 给予奖励和学术发展的机会。与政府和其他私人组织合作, 设立创业奖项, 促进和鼓励大学师生的创业活动。第三, 建立跨学科的创业研究和教学中心, 组织学术人员、创业者和其他具有创业教学经验的培训者共同开发完整的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资源。中心与各大学建立联系和网络关系, 达到资源共享, 推广好的创业教育实践, 形成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第四, 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创业教育团队,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第五, 开门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性非常强, 邀请具备实践经验的政府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创业者充实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大学生创业教学实践基地, 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

二、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现状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的时间范围, 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初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服务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方面, 而毕业初期的创业服务主要体现在创业扶持上。目前, 大学生创业服务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 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的认识不足

毋庸讳言,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但是, 就世界范围来看, 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创业教育在欧美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尤其是美国的创业教育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甚至在大学期间, 就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 微软、雅虎、惠普等众所周知的企业都是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有资料显示, 如今美国95%的财富是由1980年以后受到良好创业教育的“创业一代”创造的, 美国的新一代创业者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为此, 笔者认为, 大学生创业不是单纯为了就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后备力量, 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 拥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他们是劳动力市场的优势群体, 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的社会责任。因此, 大学生创业也是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创新的需要。

2. 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滞后

创业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引入创业课程。1983年,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成功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计划竞赛。世界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以迅速发展。1989年12月, 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1998年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当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 涵盖了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到2005年初, 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德国在1999年提出要使大学毕业生创业率达到20%~30%;英国政府1998年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 要求所有12—18岁的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商业培训课程;日本在1998年提出从小学开设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是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 中国创业教育理念确立于教育部1998年12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共青团中央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国家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这标志着我国的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003年10月, 教育部举办首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创业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2月, 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在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试点推行KAB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

从以上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看出, 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突出表现在创业教育普及的明显滞后上。截至2008年, 中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有2239所, 而真正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主要集中于一些本科院校。其中占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1169所高职院校, 在创业教育上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大多局限于就业教育中相关知识的有限涉及。

3.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够

最近几年, 为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 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笔者认为, 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 从政府方面来看, 大学生创业表现为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 但是促进创业的目的, 主要是出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考虑。因此, 出台的政策应急的多、短期效应的多, 中长期政策规划不足, 体现在政策导向层次低、含金量小、设限条件多、操作难度大;政出多门, 措施零散, 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其次, 从社会方面来看, 制约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社会风险投资参与程度不高;国有商业银行, 对大学生的创业贷款, 由于信用担保问题, 也是顾虑重重, 谨慎操作;大学生创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管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更是服务缺失。

三、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议

1. 改革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 要明确使命, 改革教学内容。创业教育的使命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 同时, 让学生获得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政策。大学生创业必然要与其它同类企业参与竞争,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 竞争者不会因为是学生创业公司就手下留情。所以, 创业教育课程必须立足市场、以实践为导向、让学生懂得市场竞争的各类规章和潜规则。其次, 要培养充足、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要在专业化的基础上,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 学校要重视创业教育, 配备专业的创业课程教师, 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 制定激励措施, 鼓励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 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授课, 或担任兼职教师, 从事创业方面辅导与研究工作, 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2. 打通要素之间的鸿沟, 突破校内和校外的壁垒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中的各要素实际上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 但各要素之间存在沟通不畅、配合不好的问题, 校内、校外资源也存在着无形的壁垒。所以,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中, 必须把零散分布的支持和服务要素联系起来, 打通要素之间的鸿沟, 突破校内和校外的壁垒, 尤其是要把校内的创业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创业服务体系嫁接起来。

具体来说, 可以考虑通过以下几种: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大赛、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园区的交流与融合;创业大赛与技术成果转化、风险投资的交流与融合;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开业指导中心的交流与融合;大学的创业服务机构与市场化服务组织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 各高校应该在研究现有问题和实际需求基础上, 整合内外资源, 疏通服务要素, 建设有针对性的、结构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3. 以大学为主体, 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服务、创意策划、填补某些细分市场的空白等方面。但是, 由于各大学的专业特长和生源背景不同, 具体创业领域并不相同, 对服务体系的需求也不相同, 所以, 要以大学为主体, 根据本校学生创业的特点, 建设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体系。这也就是说,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校内的特色资源, 进行目的明确的创业教育, 争取建立以某种特色为基础的创业园区, 弥补市场细分中的空白点, 找到创业领域中, 适合自己大学的定位。

4. 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开展服务

大学生创业者认为风险投资是目前整个创业服务体系中最不容易接近的一个环节。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起步晚, 同时, 大学生创业也不成熟, 让一个不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支持不成熟的大学生创业, 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是, 风险投资体系对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普遍的支持作用, 所以政府更应该积极促进风险投资的培育与成长。

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 需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风险投资的培训, 让大学生创业者了解争取风险投资的技巧, 也让大学生创业者都知道争取风险投资的渠道。二是提高项目本身的市场适应性, 让项目更具成长潜力和盈利潜力。三是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与风险投资接触的机会, 协助大学生创业者向风险投资推荐项目。

5. 落实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 发挥媒体的作用, 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 营造创业氛围, 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 在就业中创业。同时, 加快速度构建创业平台, 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 增加对创业企业的政府服务型组织, 改善研究开发转移的条件, 将是政府创业政策考虑的重点, 也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有力支持。政府要大力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规范市场游戏规则, 降低公司注册资金准入标准, 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6. 注重实效, 避免形象工程

注重实效, 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一有三无”的实际特征, 即有知识、无资金、无经验、无关系。创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这种实际特征, 不要仅仅做表面工作, 更要落实到实际。

另一方面,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 不能不计成本地投入, 更不能以“争面子、树形象”为目标, 而要讲究实际效益和效率, 建立相应的效益和效率评价机制。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进行, 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以更高的效率获取更满意的效益, 而实现“双效”的关键就是通过创业服务体系对相关创业主体进行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激励。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不能好高骛远, 应结合实际, 从微观层面入手, 通过活动课程和创业实践,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的论述, 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对支持大学生的成功创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政策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2)

[2]孙继伟窦鹃鹃.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篇4:天津四大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可到具有创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参加免费的创业培训。在校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到所在院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申请创业培训;毕业生凭身份证和就业创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到各区县人力社保局申请创业培训。

大学生创业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均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可给予最高30万元贷款;对已经成功创业且带动就业5人以上、经营稳定的创业者可给予贷款再扶持,贷款总额度最高5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对符合国家和本市贴息规定的,给予贴息。

大学生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租赁房屋生产经营的,可享受房租补贴。根据实际发生的房租费用给予补贴,最多每月1800元,最长24个月。

创业大学生及其所招用的本市普通高校或本市户籍毕业2年内的毕业生,可享受1年岗位补贴和3年社会保险补贴。

在天津市有固定的孵化场所,有依法建立的管理服务团队,创业孵化基地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吸纳大学生初次创业者30户以上,带动就业100人以上的,均可申请补贴。对吸纳初次创业大学生30户以上,带动就业100人以上的,给予5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吸纳45户以上,带动就业150人以上的,给予75万元的资金扶持;对吸纳50户以上,带动就业200人以上的,给予100万元的资金扶持。享受扶持政策1年以上,新吸纳初次创业大学生户数、新增带动就业人数达到上述条件的,仍可再次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篇5: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进入贵阳国家高新区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贷款,享受最优惠的利率,还能得到科技部门的项目资助和专家的`创业指导。14日,贵阳国家高新区与贵州大学、贵阳市科技局、贵阳市商业银行兴筑支行分别签署相关协议,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与就业。

贵阳高新区管工委书记兰义彤介绍,高新区对区内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创业项目,将给予额度为2万元、3万元、5万元和10万元的无偿资助。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在高新区创办企业,可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对于区内大学生创业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在银行取得的贷款,本金在5万元以内的,高新区给予贷款利息100%的贴息,本金超过5万元的,将视贷款项目的科技含量、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给予不低于60%的贷款利息贴息。

篇6: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

近年来,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使得国内本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统计, 2015年, 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高达749万,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万, 创历史新高。为缓解就业压力, 政府各部门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今年, 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种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项税率优惠及税收优惠, 但是, 麦可斯《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仍仅为2.9%, 比2013届 (2.3%) 高0.6个百分点, 比2012届 (2.0%) 高0.9个百分点。大学生创业的规模不断壮大, 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二、大学生创业贷款现状及问题分析

大学生创业问题重重, 除了有个好的项目外, 资金的支持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国家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断优化, 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来源仍是亲情融资, 即通过自己的家庭或者向亲戚朋友借钱获得创业的初始资金。

1、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虽然中央政府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 但是各地方政府对创业贷款, 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执行力不同, 相对应的结果也就不同。究其原因, 国家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政策不完善, 缺乏专门的监督监管机构。同时, 政府缺乏一套完善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只针对可行性大、成功率高的创业计划进行投资, 致使很多大学生想创业但是不敢创业。

2、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创业贷款政策落实不到位。

对于大学生来说, 创业贷款涉及多个部门, 审批周期较长, 并且程序较为复杂。大学生在办理创业贷款时, 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查和长时间的等待, 并非所有人都能贷到自己想贷的数额。长时间的等待也可能致使资金流断裂, 企业无法正常运营。同时银行对于面广量大, 分散性强的大学生小额创业贷款必须进行的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用款监督、催促还款的成本较高。

3、企业的中期发展受到限制。

对银行而言, 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 需要贷款的企业要提供财产抵押和保持良好的信用, 以预防贷款风险。而大学生创办的小企业一般处于成长阶段, 资金匮乏, 也没有大额可抵押的物件, 很难满足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核要求。因此大学生创业中期企业的发展可能无法获得银行的大力支持。

三、P2P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P2P (peertopeer) 即点对点借贷, 通俗来说就是拥有一定资金的出借方通过P2P借贷平台寻找借款人进行投资, P2P借贷机构作为中间组织制定与审核借款资质及还款条件、监管借款人资金使用去向及提醒还款, 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后将收益作为资金出借方的投资所得。P2P公司由线上起家, 如拍拍贷、你我贷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迅猛, 同时线下的P2P公司发展迅猛, 以融宜宝为例, 融宜宝自2010年成立至今, 在全国30多个城市成立线下营业部, 使得更多人相信P2P, 愿意将P2P借贷模式作为理财方式的选择。

1、外在因素

(1) 国家的政策导向。

06年国家放宽了对网络金融的管制, P2P公司初步得到发展。10年之后P2P公司发展迅猛。继央行等十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 互联网保险监管细则率先落地。今年年底, 银监会针对P2P行业的监管细则草案有望出台。监管细则的出台会鼓励更多的P2P企业规范化运作, 对众多大学生创业融资起到加速作用。

(2) 市场的导向。

学生群体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 具有身份容易确认、有家庭经济支持、综合素质高、消费欲望强、收入来源多、重视个人信誉、违约成本高等特点, 同等收益率下, 降低了贷款的违约风险。此外, 我国在校人数不断增加, 学生市场为P2P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内在因素

(1) 信用贷款模式使资金获得更加快捷。

P2P提供的是信用贷款模式, 即只要信用无不良记录, 符合公司基本借款条件的借款人都可以获得贷款。以学贷网为例, 其所提供的创业贷款采用“重筹模式”, 在校大学生有好的项目都可以申请, 申请资料只需要创业项目、身份证、学生证、银行流水、手机通话纪录。简单的操作, 快速的资金获得, 可以使更多想要创业的大学生获得资金支持。

(2) 小额贷款模式使更多的创业项目获得肯定。

P2P平台的贷款一般为小额贷款, 以融宜宝为例, 最高30万元封底, 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同时也使得企业愿意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贷款支持, 促使更多的小微型创业项目发展壮大。

四、建议

1、政府要继续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小额信贷投资

政府需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调整或出台符合实际的融资政策, 开拓大学生创业政策新渠道。仅依赖国家财政和商业银行贷款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远远满足不了初创公司发展的需求, 因此政府要支持p2p公司发展, 营造更好的金融投资环境, 拓宽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的来源。一方面, 可以缓解政府公共财政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民间资本, 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再次, 政府要牵头建立一套符合大学生创业实际情况的、科学完整的信用评估机制, 从各利益相关者 (政府部门、投资者和p2p公司等) 中选取代表组成评估小组, 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参与大学生创业贷款评估, 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的效益与可行性进行严格甄选, 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2、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加大创业贷款的宣传力度

创业教育被誉为“第三教育护照”, 大学生不应再是岗位的求职者, 更应当是岗位的提供者。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创业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理念,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加大创业贷款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3、大学生要树立创业观念, 增强贷款创业意识, 重视自身借贷信用和名誉

转变传统择业观念, 充分认识到“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树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观念。当然, 除创业观念, 大学生自身知识素养之外。创业资金的缺乏也是限制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如何推广优秀项目多方面吸引投资者, 全方位获得贷款来源就成了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p2p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人来说, 每年接触的成千上万的创业项目中, 最终成功获得投资可能只是千分之一。所以, 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在公司业务综述、商业计划的发展目标等做好充足的思考和准备, 打造一个执行力强的创业团队, 培养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于一身的骨干成员;铸造一个有产品竞争力的品牌, 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 提升企业利润, 用项目的较高价值性、延展性、融合性、动态性来吸引投资者。

4、P2P公司可以适当的给予大学生创业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以及利息上的优惠

P2P公司较高的管理费用和借款利息, 致使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不愿轻易使用P2P的接借贷模式。大学生创业市场对了P2P行业来说是尚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市场领域。在国家鼓励发展小额借贷的同时, 希望P2P公司能够适当的给予大学生创业在手续费、管理费、借款利息上的优惠, 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冷冰冰.大学生创业贷款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 2013 (4) .

[2]温金环;卢子铭.大学毕业生小额创业贷款制度:问题与对策[J].商业文化, 2011 (9) .

篇7: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增长

一、大学生成为就业问题人群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从2010年至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保持在1000万以上,累计将近5200万。近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1%左右,低于“十二五”规划5%的控制目标。然而,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就业局势虽然总体稳定,但也面临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的新挑战。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大学生就业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结构性过剩、扩招、毕业季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一种常态现象,但大学生群体失业基数过大,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是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更好地发挥这些政策措施的效用,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关键在于积极开发培育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并提供配套支持。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学历,在学校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大学生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创造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具备年龄上的优势……大学生的这些特点,使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来考虑的,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创业的风气,才能建立“价值回报”的社会新秩序。

三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实践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就业心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也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财务,善于拓展人脉关系,并能够主动调适工作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其就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有关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之所以呈现“双低”态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不多,可供大学生选择的空间狭小,而且创业项目相似度较高,特别是缺乏掌握核心技术优势、“含金量”较高的项目。比如,有关统计表明,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的项目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项目。由于市场上类似项目已趋饱和,加之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优势,要在这些项目上取得成功的确很难。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健全创业政策法律体系。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创业宣传,培育和增强大学生创业光荣的意识,并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完善创业配套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政策和法治环境。强化大学生依法创业观念,引导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降低创业风险。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一是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培育项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高科技、创意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可以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和一定基础的项目进行储备,提供给具有一定专长的大学生,助推其创业。二是根据大学生特点开发项目。小微项目具有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技术门槛低的优势,适应大学生创业。可以根据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一批小微项目并匹配一定启动资金,提供给大学生进行创业。三是立足学校及社会资源优势开发项目。可以借助学校品牌,开发教育培训、技术转让、专业咨询等项目;利用智力优势,开发家教服务中心、成人考试补习、会议礼仪服务、速记训练等项目。

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更多地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更加注重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有关方面应积极拓展渠道,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创业互助基金等,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惠、便捷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开展财务知识技能培训、提供财务顾问等,帮助大学生搞好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搭建相应的平台,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形成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合力。

篇8: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

新的形势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促进大学生就业, 要分两条腿走路, 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二是促进大学创业, 通过创业促就业。通过加强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工作,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带动一批大学生创业, 不仅能解决大量大学生当下的就业问题, 而且能为将来涌现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奠定基础。这样也能有效拓宽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的大学生就业途径。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的原因

(一) 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保守, 创新意识不强

广东团省委在2008年12月对广东省46所高校总共4600名应届毕业生进了大学生创业情况抽样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 , 结果只有19.5%的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一个企业 (公司) ”, 而高达59.1%的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份事业”, 还有14.8%的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创性地去工作”。调查还显示只有14.6%的大学生会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可见,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保守, 创业的意识淡薄, 参与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 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基本条件

创业是一项高难度的事业, 对创业者有一定的人格 (性格) 要求和特定的技能、素质要求。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创业很难成功。但是, 调查显示, 只有3.9%的人很熟悉创业性人格的知识, 45.5%的人了解一些, 34.2%的人知道有但没了解过, 16.2%的人从没听说过;只有5.2%的人很熟悉创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57.7%的人了解一些, 29.6%的人知道有但没了解过, 7.5%的人没听说过;只有4.9%的人对创业的政策很熟悉, 37.0%了解一些, 41.2%知道有但没了解过, 16.7%没听说过。说明, 我省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基本条件。

(三) 缺乏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政策, 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环境不尽如人意

总的来看, 国内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乏善可陈, 在制度环境上不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2003年, 广州市工商部门规定应届大学生办个体1年内免交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五种费用。而该项政策的优惠效应非常有限。相比之下, 上海市在2005年已由政府出资成立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天使基金”, 为开办企业大学生提供5~30万元资金支持。该政策是目前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最有力的一个政策。

(四) 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缺乏

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要相应的教育或培训;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应该有相应的机构进行收集和宣传;创业项目需要专家进行评估;创业初期也迫切需要租金低廉的经营场地。如果政府能够提供这些服务, 就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各地都缺乏统筹负责各种大学生创业服务提供的机构, 这也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及经验

(一) 国外大学生创业优秀经验

1、举办商业计划大赛。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了首届商业计划大赛, 此后该办法成为美国重要的创业促进机制。

2、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英国, 至少45%的大学都开设有一门或多门创业教育课程, 学校也给学生们一些实质性的创业指导。

(二) 国内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做法

2003年6月, 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2+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后, 上海、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了类似优惠政策, 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注册登记优惠, 简化申请人提交登记材料程序, 并且在适当条件下免收各项工商管理费用。二是金融贷款优惠, 主要包括优先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 简化贷款手续以及利率优惠。三是税费减免优惠。四是员工待遇优惠, 规定在一定时间内, 创业者可在有关网站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 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创业者及其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免一定年限费用。

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一些省市也有一些好的做法。如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优惠并简化相关审批程序、给予不同程度的免税政策。

四、政策建议

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各地政府应当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举措, 力争早做。

(一)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打造创业文化

创业氛围是指鼓励和支持创业的舆论环境;创业文化是指乐于创业的意识、心态和心理。鼓励和支持创业的舆论环境可以让全社会关注和认同大学生创业, 进而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增强大学生创业的意识, 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政府应主导创建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 促进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建立。宣传部门要倡导在各类媒体上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创业成功者的典型事迹。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可采取开设创业政策和信息专栏等措施, 广泛宣传相关政策, 优化创业环境, 弘扬创业精神, 建设创业文化, 营造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 引导和促进自主创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评选、树立创业青年的典型、经验, 在大学生中树立“创业光荣、创业有为、创业发展”的时代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 落实和出台相关政策

1、各级财政部门对大学生创业相关工作给予经费保障, 具体是对营造创业氛围、打造企业文化、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等工作给予经费保障。

2、工商部门提供注册便利。大学生创业受到资金约束, 在注册资本、经营场所等方面会遇到困难。工商部门可以根据申请者提供的由劳动部门颁发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证”, 在工商注册时放松注册资金、场地等相关条件要求, 并尽快予以注册。

3、税务部门给予税费减免。对大学生创业的前三年, 实行递减式的税费减免政策, 第一年可以全免, 第二年免50%, 第三年免30%。

4、经贸、科技、中小企业等部门在相应经费中切块专项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

5、金融机构可推出政府贴息助学贷款的衍生产品——大学生创业小额信用贷款, 为毕业大学生延续提供一定年限的政府贴息创业贷款。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可以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对创业项目的评审等级予以差别对待。

6、知识产权局加强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 成立创业基金

各省市可参照上海的做法, 由省财政出资和企业赞助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可同时作为“大学生创业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申报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审。可以将大学生创业项目分为专利产品生产经营、非专利产品生产经营、产品代理或销售、服务类、其他等五种类型。专家委员会可以从项目的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创业团队基础等方面对报审的各类项目评级, 评出可以给予资金支持和不予资金支持的项目;对给予资金支持的项目, 可以进一步评为若干个等级, 最后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分别给予资金支持。

各市可参照省里的做法相应建立市级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和专家委员会, 并按省“基金”的做法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级和给予支持。

(四) 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

1、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负责以下职能:

(1) 受理大学生创业的项目申报。成立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 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分类和分级评审, 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证件发放等提供依据。

(2) 主导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由创业服务中心统一开发创业课程和培训项目, 培训师资;指导各高校应开设创业课程, 供学生选修;定期在各高校巡回举办创业培训班, 为学生提供培训。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的师资应包括一定比例的企业家。

(3) 成立创业导师志愿服务团。创业服务中心可联系劳动保障、教育、工商联等部门, 成立创业导师志愿服务团, 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4) 建立人才推荐、注册咨询、财税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的网络平台和人工平台, 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

(5) 编撰、印发创业服务指南或创业服务手册。创业服务中心可会同人事厅、教育厅等部门将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政策等汇编于服务指南或服务手册, 定期向高校发放。

2、在发达城市试点建立学生创业园区, 将有创业能力、创业志气、创业项目的大学生集中于此。园区可适度提供租金低廉的经营场所。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地点可设于创业园区内, 方便服务创业人员。

3、劳动部门根据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发放“大学生自主创业证”。

参考文献

[1]、张蕾.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22

[2]、祝虹.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以东南大学创业教育实践为例.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6

篇9:鼓励大学生创业 培育创新型人才

主持人:方明松

设创业教育课助学生成就事业

黄伯云

今年“两会”,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鼓舞人心,其中刚好谈到了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温家宝总理提出,对于这些投资少、收益很快的大学生创业工作要给予支持。我们非常希望政府加强对毕业生创业扶持的力度。

金融海啸的到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要利用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创业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为其他毕业生找到出路。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而且提出要求,要让各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园区和孵化地。要把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大学应该要起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创业课程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我们要把创业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大学课程。我们要设创业课程,并且要计入学分,以鼓励学生学习。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课题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逐渐掌握创业的本领。

我们在大学里要搞创业教育,而且还要让这种教育占据一定的学分。创业实践与知识学习并不是矛盾的,我们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我们大学的教育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会读书、考出一个好成绩,还要提高其他能力,创业的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要搞创业教育的本质。

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正是我们正在追求的创新教育,也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把它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促进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

传授知识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就是要传道解惑,要学习书本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只知道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教会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与能力。老子曾说过:“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书本教育是给学生一条鱼,如果我们只给学生一条鱼,那么吃完就没有了。创业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捕鱼的能力,这个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以,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要接受更多的创业教育,学会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我们要把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来抓,要让学生们尽早地接触到科学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才知道该如何创新、创业。

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就更加重要了。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经得起考验,必须要有创新的硬实力。我们自己有了創新的东西,有了核心技术,我们也能够经受得住考验。

鼓励学生创业培育创新人才

秦绍德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大学生创业问题,但是,我发现,大家关心眼前的比较多,认认真真地思考背后事情的却很少。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成本很高,这是事实。那么,支持大学生创业究竟是为了什么?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鼓励,还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让我们的大学生有创业精神。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大学生创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掌握象牙塔里难以汲取的社会技能和经营常识,必须要经历困难的磨炼。

我觉得,让大学生去创业,与其说是办几个高科技的工厂、企业,还不如说主要是着眼于培养一代新人。无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不论大学生为社会增加的企业数量与创造的价值多少,我们看中的是,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培养了一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可能由大学生创业的1DO家企业中,有99家是失败的,仅有1家是成功的,即便这样,我觉得,创业还是要鼓励!

我们要呼吁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予以充分的理解,并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我认为,新近推出的上海创业基金会大学生进企业创业实习项目就很好,不过究竟能对大学生创业起多大作用,关键还是要看企业把他们安放在什么岗位上。

我建议,组织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进入刚创业不久的企业实习,最好是安排他们做总经理助理,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创业者的身边,了解整个创业过程,及时发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更有效地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

构建创业支持体系铺平学生创业路

顾晓松

大学生创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出:21世纪将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而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比例在我国还相当低。从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超过90%的财富都是由大变革中的中小企业创造的,新兴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成为工作岗位的提供者、财富的创造者和创新的发起者。我国每年毕业600万大学生,其中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大学生创业成功,其创造的就业岗位、社会财富都将是十分可观的。

大学生创业体现的是对国家建设的一种责任感,并非单纯为了规避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社会和千万个家庭,而成功创业则需要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储备和支撑。我认为,国家应该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为大学生铺平创业路。

第一,国家应当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由中央财政拨专款,地方政府、高校要给予有力匹配,企业与个人自愿出资,设立银行商业贷款和小额信贷,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

第二,国家与地方政府要共同建设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孵化器创业园等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已建成的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研发中心等;高校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教师和技术支持,高校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学科要为大学生创业与研发服务,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培养与训练,加强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结构。

第三,政府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系列配套政策,在人事劳动、工商管理、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篇10: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的环境问题

我国创业活动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远没有激发出来,致使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还不是特别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创业活动受到制度性障碍的约束。这些制度性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不配套

虽然中央出台了诸多创业支持政策,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因缺乏具体操作细则而难以落实,或者因市场不完善而得不到有效执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小企业或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化。而这些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解决就业问题至关重要。

2009年2月-4月,笔者对重庆市12所高校就大学生创业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随机抽样等方法,对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大学等高校和奉节县、万盛区等区县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80份,回收率为98%。其中男青年577人,占58.88%,女青年403人,占41.12%,20-22岁的520人,占53.06%;23-35岁的408人,占41.63%;35岁以上的52人,占5.31%。下文部分数据即来源于此次调查。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于“您最希望当地的政府在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方面做出哪些努力(多选)”一题中,大学生选择“放宽贷款政策”的占64.7%,选择“拓宽融资渠道”的占42.8%,“税收优惠”的占59.5%。

(二)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平等地位,难以得到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在回答“您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多选)”时,认为是“专业知识”的占30.1%,认为是“实际能力”的占68.8%,“政策环境”的占35.3%,其他选项“市场环境”、“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资金条件”、“创业项目”分别占69.9%、46.8%、45.7%、66.5%、43.9%。

(三)创业教育和培训不足,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从1997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就逐渐开始从就业教育、择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虽然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开展了10年之久,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学校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体系之中。

根据我们对200名毕业生的调查,在“创业教育(专门的课程)是否有必要”这一选项中,有79.6%的同学认为“非常必要”。在“你愿意参加创业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吗”这一选项中,认为“尚需培训”的达54.0%。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障碍有什么(多选)”中,认为“经验不够”的占76.6%,“缺乏社会关系经验”的占74.3%,“资金不足”的占74.3%,“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开拓市场困难”的占50.9%,“要考虑继续深造”的占16.4%,“亲人反对”的占17.0%,“缺乏人才和核心技术”的占38.0%,“创业团队缺乏合作精神”的占33.3%。

(四)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创业的氛围和勇气

上海团市委发布的《就业创业与当代青年——2007年上海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上海仅有3%的青年准备创业,40%的人不愿意创业。2

笔者调查发现,全市10多万大学生,有创业愿望的不到1%,有的大学办学数十年,至今还没有自主创业的案例。

(五)大学生有创业激情,但缺创业资金

调查显示,大学生成功创业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资金充足”(71.2%)、“有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64.5%)、“拥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或赢利模型”(58.4%)、“具备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57.5%)、“有一定的社会关系”(49.8%),而“有专门创业指导机构”(17.9%)的提及率是最低的。

交互分析显示,大学生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校学生最看重创业团队,而社区待业大学生最看重资金。从不同教育程度来看,学历越高,越重视“有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拥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或赢利模型”;学历越低,越看重“社会、家庭的支持”、“资金充足”和“有专门创业指导机构”。

此外,当询问大学生在上述创业条件中已经具备的条件,“个人的创业激情”是最多的选项,占42.7%,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其次是“社会、家庭的支持”,占29.8%。资金不足是阻碍成功创业的最大因素。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阻碍成功创业的因素包括“资金不足”(74.9%)、“没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或赢利模型”(42.4%)、“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42%)、“没有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38.5%)、“自己不具备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34.6%),等,其中“资金充足”的提及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各项。由此可见,尽管资金充裕并不是保证创业成果的充分条件,但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之路。

(六)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对政府在支持创业的风险投入方面评价最低。对创业辅导、风险投入、低息贷款、税收优惠、项目指导、政策宣传、观念引导等进行权重赋值(其中,“很好”=5,“比较好”=4,“一般”=3,“不太好”=2,“不好”=1),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政府在“创业辅导”和“税收优惠的评价是各项工作中最高的,均为3.23分,以下依次是“观念引导”(3.21)、“政策宣传”(3.18)、“低息贷款”(3.12),而对“项目指导”(3.06)和“风险投入”(2.92)的评价则相对较低。

此外,遴选出参加过创业的大学生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创业大学生对政府在“观念引导”、“税收优惠”和“创业辅导”方面的工作评价较高,而对政府在“低息贷款”、“项目指导”、“政策宣传”和“风险投入”上的评价则比较低。3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积极创业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不断壮大,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加强创业教育

一个国家经济要有大的发展,必须重视对学生乃至全体公民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认为,创业教育是未来社会的人应该拥有的“第三本护照”。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当前创造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状况,必须把创业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把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创业人才提高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来认识。4

当前,最重要也最紧迫的是要在高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行教学管理和考核。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对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统一组织培训,以推动本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在讲授创业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是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年轻,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本科毕业生,有朝气,但是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准备都不足。因此,要加强培育创业课程专职教师队伍,同时,鼓励企业家担任创业课程的兼职教授。

(二)实行有利于创业的财政保障政策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金融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关键。要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使金融支持常规化、普惠化,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吸纳就业的机会,有利于发挥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问卷中“您最希望当地的政府在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方面做出哪些努力(多选)”一题中,选择“放宽贷款政策”的占64.7%,“拓宽融资渠道”的占42.8%,“税收优惠”的占59.5%,“放宽新企业的审批及简化审批的程序”的占55.5%,“舆论支持”的占20.2%,“敦促各大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占79.6%。

(三)解除户籍限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创业

建议把开展创业的大学生户口集中管理,允许在全国至少在全市范围自由流动,可以跨区县、跨城乡进行自由流动,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四)办理“五险”,消除大学生后顾之忧

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功能,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以后可能面临失业的预防、调节和控制。要对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以保障其劳动就业权,这是维护和改善其生存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基本要求。建议政府在大学生毕业创业的前3-5年予以资金支持,补贴这五险费用。

(五)推广成功典型,激活创业主体

要通过典型引路的做法,使更多劳动者通过建立自强自立、自主创业、敢于创新、不怕风险等理念,奠定创业的思想基础,并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可以在政务网、商务网、校园网上开辟“创业论坛”,在报刊杂志、电视台上开设创业专题节目,组织专家解读最新的就业促进政策。还可以组建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对好的创业计划立即与市场对接,寻找风险投资公司予以资金注入,政府则予以相应的政策扶持。

(六)大力实施大学生出国创业工程

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的两个劳动力市场,当前,最急迫的是需要利用好国际劳动力市场。

鼓励大学生到人口相对较少、资源丰富的南美州如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去。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在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大使馆、领事馆、驻外商会等的作用,多渠道推动大学生出国创业与就业。

这方面,我们需要抓紧进行如下工作:

第一,要修改《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放宽中国人出国的限制,对利用各种关系组织人口输出的公司、企业应当予以大力表彰。

第二,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统一的《移民法》。目前,我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条例》这一部行政法规来管理和规范。显然,十多年前制定的行政法规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的现实需要。及时制定《移民法》,宗旨是统一出入境管理、规范移民相关事务、实施移民指导、维护国际安全和公共秩序,尊重和保障公民出入境权利。尤其是要全方位地提供移民资助服务,鼓励设立出境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出境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代理人的培训制度建设,强化对中国法律和目的地国家移民法等相关法律的培训。

第三,利用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加大采购全球中小型资源型企业,尤其是石油、铁矿石、铜等稀有战略矿产资源,采取投资入股、竞价收购等方式购买、控股外国中小型资源企业,把国内大学生充实到这些企业去工作。

地方政府应当解放思想,想方设法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困难,例如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综合试验区,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由外经委、外事办等负责,专门负责输出引导;或者拓宽重庆市教委大中专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职能,把大学生出国创业纳入其中,帮助大学生走出国门,大胆创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杜文景.611万高校毕业生明年加入就业大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2-11.

[2].王荣华.2008年上海社会报告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

[3].陈亚东.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回应[J].甘肃社会科学,2008,(5):56.

上一篇:邱学华的《尝试教学》下一篇:地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