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法律论文

2022-04-18

大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梳理大学生在校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首先是科学界定大学生在校权益的问题。而科学界定的前提是理清大学生与高校间的法律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校大学生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校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1:

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之我见

[摘要]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处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是严格执法,或是“网开一面”,对此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对在校大学生犯罪应该从宽处理,并从各个方面阐述其理由。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在校大学生从宽处理的方式以及校方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应有的态度、措施等。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网开一面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转变,挽救失足的在校大学生,实现对其公平、公正的处理成为刑事司法的目标之一。为此,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牵头成立了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并制定了在校大学生犯罪后处理实施意见。例如,对一些具有可塑性的在校大学生做出暂缓起诉决定,通过帮教等措施来达到矫治的效果。同时,加强与高校的协调、联系,共同做好在校大学生犯罪前预防、犯罪后的处置工作,降低在校大学生犯罪率。

然而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学界对此做法都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赞成方认为:面对当前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严重形势,采取成年人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其教育、改造;也不能减少在校大学生犯罪。从个案上来看,一些在校大学生犯罪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确没有逮捕的必要。从情理上说,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多数在校大学生犯罪完全是一念之差,按照校规、校纪,可能面临开除的窘境。

与此观点相反:从法律角度讲,在校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人人犯罪都说自己是一时失足,那法律应该怎么做?这种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人性化的处置措施其实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亵渎和规避!对在校大学生的挽救等工作应当是属于社会、政府的职责,但是这绝对不是法律应当负担的。对在校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具有很多负面影响

一、在校大学生犯罪是否应该“网开一面”

“网开一面”是指对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处理上借鉴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在刑事司法的处理上从宽处置;以教育、感化和挽救在校大学生为目的,一方面在定罪的标准上从宽,另一方面在量刑上从宽,大量适用非监禁型,挽救失足的在校大学生。而对于在校大学生犯罪是否应该从宽处理是解决对在校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最为重要的问题。

1.对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是否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意指凡是法律上视为相同的人,都应当以法律所确定的方式来对待,而不能因为法律以外的因素,例如民族、地位等来加以区别。当然,平等原则要求立法对于群体的划分应当是合理的,即相同的人和相同的情形必须得到相同的或者至少是相似的待遇,只要这些人和这些情形按照普遍的正义标准在事实上是相同的或相似的。那么,对将大学生犯罪与其他成年人犯罪区别对待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符合正义的标准,便成为了这一问题的核心。

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在本质上与其他成年人犯罪有着一定的区别。犯罪的本质在于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而由:厂在校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得其犯罪行为与其他成年人犯罪行为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的犯罪行为与其他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一样,具有社会危害性,这也决定了其犯罪的应受惩罚性。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危险性低决定了其犯罪行为与其他成年人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人身危险性是指犯罪的存在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即其再犯罪的可能性。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生理发育趋向成熟,这些特征决定了在校大学生犯罪大部分是其一时的失足行为,是由于自身的是非分辨力差、易受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犯罪人经过悉心的教育、疏导,即便可以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从刑法学角度来看,我国将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14周岁以下即为无刑事责任能力、14周岁至16周岁具有相对刑事责任能力和16周岁以上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而在校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但是在实质上,却存在着一定缺陷:由于在校大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仍属于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在校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人生经历主要局限于校园,局限于学习知识的生活,而一个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生活中逐渐获得的,尤其体现在丰富的社会经历上。宽松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使得在校大学生在刑事责任能力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方面都难以同经过社会生活洗礼的其他成年人相比,显得“学生气”,阅历不足,考虑问题不周。因而,其刑事责任能力(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存在一定的瑕疵的。

据此,将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刑事处理上与其他成年人相区别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体现出刑事司法实质上的平等。

2.刑事政策的要求

随着社会治理和犯罪控制机制的现代转型以及人道主义价值观念的普世传播,现代对付犯罪的手段也从以刑法报复性的惩罚为主到主要根据有效的社会政策控制犯罪转变,从“国家本位犯罪控制模式”向“国家—社会双本位犯罪控制模式”转变。在坚决反对传统的报复性惩罚制度的同时,以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为基础,承认犯罪人有复归社会的权利,社会有使犯罪人回归社会的义务。对于在校大学生犯罪人更应如此。一方面,在校大学生本身具有易改造的特征,对于大学生犯罪人处理上“网开一面”,着重教育、感化和挽救,能够达到最优的矫治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刑事司法力量过度干预对在校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在校大学生犯罪人顺利的回归社会。

同时,对在校大学生犯罪从宽处理,也符合刑罚个别化的要求。刑罚个别化的基本涵义是:根据犯罪人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定和适用相应的刑罚,以期有效地教育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根据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本身特征,例如其主要表现为盗窃、故意伤害等轻微刑事案件,并且恶性不大的,对在校大学生犯罪从宽处理,充分利用在校大学生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各种有利因素,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挽救,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3.国际公约的要求

对于在校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的处理也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联合国少年司法准则》第3.3条对于公约适用范围的规定,要求应致力于将适用于少年的特别保护规则扩大适用于小年龄的成人的要求。对于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处理上网开一面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具有其合理性。

二、刑事司法中“网开一面”的方式

对于大学生犯罪人“网开一面”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式。例如,南京仙林大学城大学生犯罪的“特殊性”,大学城所在地的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提高了“大学生偷盗案件犯罪标准”:普通市民犯罪“底线”是2000元,而大学生犯罪的“底线”是4000元,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甚至盗窃1万元才予以批捕。对于在校大学生犯罪确立较高入罪标准,例如在数额上、行为的次数上等,这布利于对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作出罪处理,挽救一些失足的在校大学生。

对人学生犯罪的处理,应该首先让在校入学生犯罪人了解其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危害后果;在此基础上对在校大学生犯罪进行从宽处理才是合理的,也才能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可以说,所谓“网开一面”是指在对大学生的处理上侧重于以教育、挽救方式为主,而不是单纯的惩罚,以纠正当前建立在“犯罪——惩罚”报应理念基础之上的刑法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犯罪人处理上“网开一面”还可以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对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重新科学合理的认定

对于大学生犯罪根据其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认定,尤其是危害性较轻的违法犯罪行为。正如暂缓判决一样,对于犯罪行为较轻、悔过态度较好的大学生的犯罪行为不作犯罪处理;也可以通过与被害人进行协商,在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情况下进行出罪处理。这样减少了刑事司法力量的干预,有利于人学生的回归社会;同时,也对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进行重新整合,维护社会的整体稳定。

2.对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处理上进行一些恢复性的措施

除了对大学生犯罪人的行为认定上更加科学合理,考虑大学生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行为的认定外,对于其犯罪行为的处理上也可以科以更为人性化的措施,发挥社区矫正的作用。这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大学生犯罪人进行矫治,达到刑罚的目的。例如,对于部分犯罪的在校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形下可以判处非监禁刑,由教师等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帮教,从而一方面对其进行矫正另一方面让其留校完成学业。这些恢复性刑罚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矫治,有利于其回归社会。

3.放宽对在校入学生的缓刑、假释的适用条件

借鉴当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放宽在校大学生缓刑、假释的条件。这能够有效的防止因监禁刑所带给在校大学生的“标签效应”,有利于其矫治;也能够防止其因监禁刑而遭到交叉感染,再次犯罪。

三、关于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其他思考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增多所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刑事司法中如何处理大学生犯罪人,更为重要的是校方如何对待在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以及如何预防这类犯罪的产生。

1.校方对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处理

首先,校方对于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不能认为违法犯罪的在校大学生是害群之马,简单的将其予以开除;而要正确、客观的看待在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并以教育、感化和挽救为目标。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合格的、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人。因此,对于违法犯罪的在校大学生不能推向社会,草草了事,增加社会的负担;而应该对其进行教育、挽救。

其次,在违法犯罪的在校大学生的处理上,对因违法犯罪经过刑事司法处理的在校大学生仍可以让其留在学校,进行教育改造。一方面,保证了对其违法犯罪行为的矫治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权利,使其接受教育的进程不致停顿,与社会正常的教育、就业衔接起来,从而保证违法犯罪的在校大学生顺利回到主流社会。这也是防止违法犯罪再次发生的关键所在。

2.强化在校人学生的犯罪预防工作

鉴于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学校应当强化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作。

第一,强化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法制教育

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当前教育只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忽视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体制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自我约束力;同时,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缺乏充分、正确的认识,法制观念淡薄。因此,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法制教育成为预防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首要任务。

第二,对校园环境进行治理

由于大学校园管理的相对宽松,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加上后勤社会化等,各种因素使得部分在校大学生脱离学校的日常管理。此外,校园的周边环境也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混乱的校园以及周边环境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控,从而使得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因此,加强对于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有助于防范在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对在校大学生的违纪行为应该及时处理

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违纪行为,对其应该及时进行教育、矫正,让不良行为消失在萌芽阶段,从而防止演化为违法犯罪行为。

总之,对于大学生犯罪的刑事处理以及严格校园管理都是预防、矫治在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宗旨都是关注在校大学生的长远利益,关注社会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双 塘]

作者:徐兴俊

在校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2:

大学生在校权益法律保障之探究

大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梳理

大学生在校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首先是科学界定大学生在校权益的问题。而科学界定的前提是理清大学生与高校间的法律关系。

关于大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在我国的研究还不够普及和深入,而国外经过长期的研究形成如下几种学说:

关于大学生和高校之间法律关系的界定最早的学说是“特别权力关系说”。这种学说曾被认为是大陆法系公法学说中关于界定大学生与高校之间法律关系的主导学说。该学说认为,学校对学生是一种命令性的权力,在校学生只有绝对服从的义务。由于这种学说排斥了法治行政原理的适用而遭到众多的批判。

在“特别权力关系说”遭到批判和否定而日益瓦解的情况下,日本学者室井力在批判“特别关系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学契约说”。认为在现代教育法制下,教育应摆脱/权力作用,学生与学校各依教育目的缔结在学契约,如有纠纷由普通法院审理。这种理论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1]

由此看来,要想通过一种整体上界定大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是非常困难的。我国学者马怀德教授指出“高校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多重法律关系”。[2]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从性质上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行政法律关系。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指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形成的法律关系。

第二种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在大学生与高校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合同关系,主要存在于满足大学生生活需要的领域里。

第三种可以统称为内部管理关系。除了上述两种性质的法律关系之外,学生与高校之间还存在着的法律关系。本文将上述关系称为内部管理关系。

大学生在校权益的内涵界定

权益是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和相应可获性现存利益和将来利益的形而上的概括。权利和利益处于深刻的统一之中。[3]由此来看,在上述大学生与高校法律关系的框架内探讨大学生的权利是界定大学生在校权益的科学路径。

在校大学生主要享有以下权益:大学生享有受教育权;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监督、建议学校日常管理活动的权利;民事权利;陈述权、申诉权和诉讼权。

大学生在校权益的特点分析

从前文的一系列研究,我们认为大学生在校权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大学生的权益是由其特殊的主体地位及特殊的行为引起的,根源于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之间的行为关系中。在这些关系中蕴含并体现着大学生的在校权益。其次,大学生在校权益以受教育权为核心,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对大学生的在校权益的保护体系要以受教育权为根基来建立。再次,大学生在校权益的内涵具有复杂性。大学生在校权益包括多种性质的权益,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在校权益的法律保护必须是多重性的法律保护。最后,大学生的在校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对大学生与高校的法律关系本身认识尚未统一,即便是在本文梳理的三种关系中有两种关系并非平权模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仍处在不断探索前行的阶段,大学生的在校权益更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一般都是刚步入成人阶段,权利意识淡薄,也使得他们的在校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大学生在校权益的法律保护

对大学生在校权益的法律保护应当立足大学生权益的特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我国《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在校大学生的权益的某些方面有了立法的规定,但并不系统也不完善。因此,我国立法有必要明确大学生与高校的关系、大学生享有的权益以及明确法律对高校授予行政权的界限。

从司法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应当拓宽救济途径。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大学生在校权益的侵害中许多行为不属于诉讼范围。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程序的保证使得大学生在校权益的法律保护落到实处。

从高校自身的角度看,主要是规范高校的管理行为。使高校各种管理制度明晰合理,逐渐纳入法制化轨道,许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工作应当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的民主渠道。

从在校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法律素养。了解自己的权益所在。对权益的认识既不淡薄也不狂热。同时,了解自身权益保护的各种途径避免极端。

[1]吴庚著.《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台湾法学业研究精要丛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马怀德.《学校、公务法人与行政诉讼法》,载于《行政法学论丛》第3卷。

[3]邵国平.《论大学生权益与法律保障》,载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河北大学学生处

作者:张 龙 宋少俊

在校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3:

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现状、问题、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校大学生作为信息消费的主要群体,具有年龄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高等信息消费特征,了解与掌握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状况,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消费理念,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为相关部门制订信息消费政策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特征

信息消费作为在校大学生精神消费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解决在校大学生在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本文对兰州市安宁区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呈现可支配收入偏低,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信息消费素质偏低等特征。

1调查设计及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从信息产品、信息内容、信息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对在校大学生的信息产品消费、交通消费、网络通信消费、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体育健身消费、医疗保健消费、网络购物等信息消费支出情况,以及在校大学生的基本信息、生活费用开支、宿舍用电、信息消费素养、消费类APP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调查。

1.2问卷发放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主要选取了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四所高校在校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当场填写与回收的办法,以提高回收率、独立性、真实性。本次调查结果的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调查结果分析

2.1基本问题分析

2.1.1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在校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时也是形成信息消费支付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大部分来自家庭,少部分来自兼职、勤工助学、助奖学金等,经济收入数额相对稳定且普遍偏低,有62.4%的在校大学生经济收入数额在800-1200元。从性别上来看,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大多集中在800-1200元,男性大学生占25.5%,女性大学生占37.0%。从年级上来看,经济收入在1200元以上的研究生比重达到46.9%。如图1所示。

分析发现,该区域在校大学生经济收入数额均值为959.9元,1-4年级在校本科大学生以及研究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在校大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每月的经济收入均值为1012.04元,女性大学生为921.27元,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平均每月经济收入多90.77元。如表5所示。表4性别*年级*APP是在校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重要渠道。在校大学生手机或者电脑上安装的大部分消费类APP中,最多的是淘宝、美团、支付宝等网络购物类APP,所占比重分别为22.4%,10.6%,20.8%,其它消费类APP基本都在10%以下。对于淘宝、唯品会,看重衣物和化妆品消费,对于美团,则看重其外卖服务。就性别而言,女性大学生安装淘宝APP和唯品会APP的比重比男性大学生大,消费类APP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大部分都集中在1-4个,但安装10个以上消费类APP的男性大学生稍微比女性大学生多一些。如图3所示。

调查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信息消费了解程度不高,女性大学生信息消费素质稍微比男性大学生信息消费素质高一些。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认为信息消费主要包括购买信息产品、购买书籍、报刊、杂志等文化教育消费,看电影、K歌等娱乐性消费,网络通信费用,认为信息消费包括医疗保健和体育健身仅仅占到了3.5%和4.6%。如图4所示。

2.2.1信息产品消费

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信息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购买的信息产品中,购买手机和电脑的比重达到了80.7%,这只是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购买的信息产品,一部分同学是在大学前就已经购买。当然,无论在校大学生什么时候购买手机和电脑,在校大学生会利用它们衍生出更多的信息消费内容,比如在校大学生使用这些信息产品需要产生的网络通信消费,安装APP进行的购物、浏览网页、下载视频、查询资料等信息服务和信息内容的消费。与此同时,这类信息产品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快,更新速度非常快,服务功能增加快,大学生由于具有相对高的文化素质,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也喜欢跟随时代潮流,因此在校大学生的信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相当迅速,加之对自己的信息产品爱护和保护不当,损坏率和丢失率也相对比较高。

2.2.2信息内容消费

(1)文化教育用品支出。

该区域本科1-4年级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平均每月对购买书籍、报刊、杂志、学习资料等文化教育用品支出费用均值分别为69.65元,78.61元,83.65元,84.01元,134.13元,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的区间,均值为85.98元。男女在校大学生在文化教育用品方面的支出没有显著差异,本科1-4年级在校大学生之间在文化教育用品方面的支出上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生与本科1-4年级在校大学生之间在文化教育用品方面的支出上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每月文化教育用品支出在200元以上的研究生占比达到33.9%。如图5所示。

该区域本科1-4年级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平均每月用于看电影、游戏、K歌等娱乐用品支出均值分别为60.47元,62.92元,65.89元,71.32元,101.00元,主要集中在80元以下的区间,均值为69.15元。其中男性大学生支出在140元的比重较女性大学生大,男性大学生娱乐用品支出140元以上在性别内占145%,而女性大学生仅仅占到5.5%。研究生娱乐支出在140元以上的比重较其它年级在校大学生也相对较高。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月娱乐用品支出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支出比女性大学生平均支出多一些,均值分别为75.67元和64.33元,四年级在校大学生与一年级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与本科1-4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是研究生可以支配的收入比其它年级多一些,二是本科1-4年级各年级的课程多少不同,研究生的课程相比一年级在校大学生、二年级在校大学生的课程少一些,有更多时间来进行这些娱乐用品的消费,三是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贪玩,在看电影、游戏、K歌等方面的娱乐用品支出费用比女性大学生多一些。

(1)网络通信支出。

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月网络通讯支出主要集中在40-80元。从性别角度上来讲男性大学生的高消费比女性大学生多一些,男女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月在网络通讯方面的支出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多一些,在校大学生的均值分别为79.31元和7272元。从年级的角度来看,研究生的高支出比其它年级所占比重大,在160元以上的研究生占合计、年级、选中160元的人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6%,22.6%,578%,其它年级的这三类所占比重分别不到1%,3%,16%,研究生与其它年级在这方面的支出存在明显差异,均值分别为70.13元,70.48元,7215元,7507元,10557元。

网络购物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购物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月网络购物费用主要分布在200元以下的区域,这部分同学的网络购物费用与在校大学生的每月收入相比也不算太低,较高消费的比例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研究生人群中,研究生中平均每月网络购物费用在400元以上的占到总数的30%,其它年级均在1%以下,在年级中的占比为266%,其余都在4%以下,在选择400元以上的同学中,研究生所占比重达到52.6%,其余年级均在20.0%以下。研究生与其它本科学生存在明显差异,本科生1-4年级学生与研究生网络购物支出均值分别为154.17元,154.69元,155.35元,167.04元,248.26元。如图10所示。

调查显示,该区域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月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较少,主要集中在0-30元,均值为38.07元。针对性别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90-120元及120元以上分析发现,男性大学生在这两个区域的比重比女性大学生大,同时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大学生的平均支出为40.66元,女性大学生为36.14元。从年级角度分析发现,研究生比其它年级在这两个区域的比重一年级在校大学生些,同时研究生与其它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每个年级的平均支出分别为33.13元,34.03元,35.36元,36.26元,64.57元。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交通通讯支出均值主要集中在30.92元,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均值分别为33.87元和28.74元,男性大学生在60-80元及80元以上区域比女性大学生稍多一些。1-4年级在校本科大学生与研究生交通通讯支出均值分别为25.48元,25.49元,26.35元,34.13元,54.87元。表明在校大学生每月交通通讯支出不多,在校大学生主要在学校周边活动,这与在校大学生每周外出时间少有关,并且以消费费用较低的公共交通通讯工具为主。如图12所示。

3.1收入相对稳定,收入水平偏低

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收入相对稳定、相对固定、较为单一。在校大学生的月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给予的生活费用以及勤工助学收入、兼职收入、奖助学金等项内容,相应的,生活费用也不高。男性大学生总体收入比女性大学生较多,研究生由于在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优势,收入水平比本科生更高,收入来源更广一些。

3.2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理财意识淡薄

该区域在校大学生对医疗保健、交通方面的消费相对较少,主要偏向于信息产品消费、信息内容消费。从信息内容消费来说,主要偏向于文化教育用品、娱乐用品支出。从信息服务消费方面来说,大部分支出偏向于网络通讯方面的支出,对其他方面的信息服务消费支出相对少,表明该区域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

将在校大学生在文化教育用品、娱乐用品、网络通讯、网络购物、医疗保健、交通方面的平均支出相加后发现,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支出高达467.61元,占到平均可支配收入的48.7%,接近1/2。表明该区域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信息消费支出比重过大,储蓄观念和节约消费意识不够。

3.3信息消费追求时尚,消费内容与互联网联系紧密

在校大学生年纪轻,总体文化水平相比较而言高一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主要追求时尚、个性化的信息消费,同时在校大学生所认为的信息消费大部分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比如网络购物、网络通讯、网络游戏等,很少涉及交通、医疗保健方面,这些方面同样也属于信息消费的范畴。

3.4信息消费素质相对偏低,攀比心理强

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信息消费并不是很了解,在平时生活中也很少看信息消费相关的书籍。但是,作为青年消费群体,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消费具有明显的攀比心理,在丰富多彩、消费更新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极易导致大部分学生超额消费或过度消费,增加自身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后期的信息消费水平。

4影响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4.1收入水平总体偏低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校大学生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校大学生收入水平直接受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同时也为信息消费需求提供重要的支付能力。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甘肃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为20804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5736元人民币,排名中甘肃省垫底。城乡差距大,相比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偏低,导致甘肃省整体的信息消费水平偏低,增长速度缓慢。

4.2上网时间相对分散

信息消费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信息消费绝大部分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才能得以实现。在校大学生以学业为主,课后其它事物繁多,上网时间相对分散,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基本都在3小时。加之大部分同学每天的上网时间主要花费在游戏、朋友圈等娱乐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上,次生信息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不利于在校大学生整体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4.3消费类APP数量较少

消费APP软件是在校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主要平台,其数量、功能直接影响到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目前,市场上各类消费类APP参差不齐,功能相对单一,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相对弱,宣传力度不够,主要集中于诸如淘宝、美团等购物型消费类APP。同时,在校大学生平均拥有的消费类APP数量偏少,仅为3-4个左右。这不利于在校大学生整体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4.4信息消费素质整体偏低

信息消费是一种知识型和智力型的消费,它对信息消费者的知识与文化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具有多层次性、倍增性、持续性等特点。信息消费素养要求消费者具有利用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料等来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能,从而才能获得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信息。相同的信息商品,不同的消费者,由于信息消费素质不同,可能产生的信息效应也会有很大差别。该区域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水平相比较高,但是对于信息消费素质而言,总体偏低,对信息消费了解程度不高,信息化思维以及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技术和技能不够,极大的制约了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4.5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信息消费设施是信息消费的支撑,信息消费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也将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活动,比如网络通讯、交通通讯设施等。交通存在大量问题,主要呈现为交通拥堵、公交线路重叠、车辆乱停乱放、立体交通规划滞后、智能交通效果不明显、交通信号控制混乱、人不避车等现象。为缓解交通拥堵,开通了BRT快速公交和水上巴士等,也正在修改、规划和完善交通通讯建设,但由于资金、地形、技术等原因,进展相对缓慢,这些都将会影响在校大学的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4.6信息消费渠道不完善

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宽带测速器高校网速PK数据,全国高校平均网速为2.6M。其中,甘肃政法学院上网带宽仅0.24Mbps,下载速度0.03MB/秒,是网民提交的高校中网速最慢的;而网友提交网速最快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带宽达7.8Mbps,相当于甘肃政法学院的32.5倍。同时兰州市的WIFI覆盖点仅268个,大部分学校也只是部分楼层或者宿舍里有。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校园宽带对在校大学生而言价格相对偏高,诸如西北师范大学兰天学生公寓的宽带价格为0.45元/小时。

5提高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5.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对居民的政策扶持是提高该地区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家庭,父母有钱孩子才会有钱,父母每月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相应给孩子的钱才会相应的增加。同时政府、学校也应加在校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比如增加奖助学金金额或者奖项,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等,这样在校大学生的收入将会增加,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5.2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加快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消费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学校、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因该加快信息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对基础设计进行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尤其是网络通讯、医疗保健、交通等方面的建设,使得成本降低,可选择性更强。

同时要拓宽网络覆盖面积,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通讯费用,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速度同样也是信息消费的保障。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网络运营商应该增加学校及周边的网络覆盖面积,提升网络运行速度,良好的网络速度是信息消费高效的保障,同时对在校大学生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或者套餐,降低网络通讯消费费用,从而也为提高在校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信息消费支出的增加提供可能行。

5.3加强大学生信息消费指导,引导科学信息消费观念和意识的快速形成

在校大学生是信息消费的主力军,提高信息消费水平的必备工具就是信息素养,信息消费主体文化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信息消费素养的高低。在校大学生虽然综合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但是对信息消费的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需要加强在校大学生在信息消费领域的教育投入力度,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信息消费观和信息消费意识,从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消费素质和文化水平,特别是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们医疗保健和体育健身信息消费方面的知识普及,让在校大学生更加了解信息消费,提高自身的信息消费素质。

5.4完善信息消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息消费环境

信息消费的过程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政府相关部分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信息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交易机制,引导在校大学生甚至居民树立合理、科学的信息消费观,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提供保障,促进该区域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红梅,王克强,陈立俊.在校大学生行为及其引致消费市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8:145.

[2]冯秋明.信息的海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

[3]刘诗白,邹广严.新世纪企业家百科全书(第四卷)[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2522.

[4]王恒玉,刘单玉.西北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甘肃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3,(8):142143.

[5]王华.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及其误区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5):184.

[6]王燕.云南省在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调研报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3):

作者:张燕刚 李长志 刘玉丽 王恒玉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影响论文下一篇: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