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突破了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教学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被用于教学。语文课堂可以说是中学阶段最丰富、最容易接受更多課外知识、丰富学生日常生活、陶冶情操的课堂。语文课与数学、物理、化学相比,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课堂内容,扩展知识面,对于教学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优势;弊端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中的优势

1.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语文课涉及面广,并且包罗万象,情景教学对于丰富语文课堂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可以讲得刻板枯燥,也可以讲得生动活泼。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一般都是按照阅读课文、理解段落、理解中心思想进行。长期如此,虽然可以形成固定的教学方式,但是不利于学生思维活跃。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视频、声音、图像等与教材结合,将一些原本静态的知识变得更加灵动,也可以使那些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和形象,打破教师讲解的时空局限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愉悦的、欢快的学习氛围。

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教学效果。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当下流行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传统的教学想要完整地理解一篇课文,可能需要两节课,甚至三节课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1)老师在课下做好课件,课上根据课程进度随机播放多媒体课件,这样大大减少了课堂板书时间。(2)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随机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图片以及有关资料,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理解课堂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师课上引导学生理解的时间。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即使有的地方教师没有用太多的语言去讲解,学生也可以掌握在胸。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多媒体教学有优势也会有劣势。计算机长时间应用于教学领域就会产生一定的教学误区,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较好地掌握多媒体应用的尺度,那么就会让学生陷入观赏画面、欣赏音乐等表面的现象之中。教师也会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接下来我们就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1.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多媒体教学由于能够营造出生动的氛围,并且能够利用多边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眼球。但同时也使得学生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多媒体上,把兴趣点放在了图片或者视频上,而忘记了课堂目标。多媒体教学不能体现语文的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学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共鸣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作者表达的丰富情感,并且利用自己的激情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同时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和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师生在思考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上述所说的这些是多媒体教学无法比拟的。

2.多媒体教学转移教师注意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半是为了资源得重新利用,也是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完成课程进度。但是,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会把自己大部分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这样不仅影响教师课堂上注意力的转移,也会禁锢教师的思维。跟着课件走,虽然能顺利完成教学进度,但是不利于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擦出新的思想火花。這样就会失去语文教学的情感交流部分,也就无法完成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三、趋利避害

首先,我们想要真正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走出多媒体教学困惑,看清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做出真实有效的选择。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坚持学生听课效果为主,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但是,切不要把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单纯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要坚持尊重语文学科本身拥有的特点和规律,切记滥用或是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从而适得其反。

总之,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是我们当下应该逐渐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同时趋利避害,促进语文课堂改革,为新课改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愧文锦.语文考试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1999:166-167.

[2]大学理事会.SAT官方指南[M].纽约:麦克米兰出版社,2009.

[3]陆宝初.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J].新高考(高三语文),2013(9):7-9.

[4]孙欢欢.我国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编辑 赵 红

作者:张华

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突破了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教学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然而,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不够,出现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讲究语文教学实效的不良负面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做更深刻的、理性的思考。

一、辅导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多媒体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的是其辅助性。然而,在当前教学中一味强调运用多媒体技术,甚至不顾教学实际地滥用,其结果会适得其反。我们觉得,在教学中至少应考虑“三适”,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到好处。

1、适时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时机,运用适时、适度。传统的教法较少顾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被看成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交互性强,操作界面丰富活泼、图文并茂,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例如教学说明文,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事物特点,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必将激情难抑,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那么,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2、适当配合。计算机多媒体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我们可以适当选择软件。例如,当教学内容呈静态的时候,可要做成幻灯片即可;当教学内容需要复杂、抽象、变化及相互联系的过程时,可选用计算机多媒体。例如,教《听潮》一文,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等三个多媒体演示片段,同时请同学们给每个片段写一二百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有关同学朗诵解说词,再对照课文内容作出评议。这样,既调动了朗诵基础好的同学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所有同学的文字概括能力,使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适可而止。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声音、色彩、光线、形状的和谐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但应用时要把握好度,防止供大于求,产生负作用。运用计算机的声、形、色虽然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但如果刺激时间过长,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从开始到结束,连新课的导入、练习题的出示、作业的布置等,都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刺激状态,造成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果,失去了多媒体技术应有的价值。

二、实效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本质目标

由于多媒体有着其他教学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常规媒体手段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时,我们就毫无疑问地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创设情景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情景导入最为常用。如,我在教《月光曲》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课件情景引入的方法,随着贝多芬的《月光曲》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我赶紧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2、激发情感,突破难点。教材中有些篇目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对其中的重点、难点一下子难以理解透彻,难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再现英雄形象,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得到依托,增强感染力,从而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收到了课堂教学预期的效果。

3、调动思维,感悟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到底理解得如何,思维是否有条理性,口述表达是检验的方法,也是训练、感悟语言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重新展现形象,并创设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的气氛。如教师在教课文《凡卡》时,课件设计了“凡卡挨打”、“莫斯科见闻”和“爷爷守夜”三个片断,并分别配上不同气氛的音乐,要求学生结合画面,把自己当作凡卡,进行依托(课文)型语言训练。学生发言踊跃,把三个故事描述得有声有色。由于课件逐一有序展现,帮助学生整理了思路,使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明显加强。接着,教师又安排第二次想象型语言训练,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口语表达具体化。这时,课件出现了一幅凡卡夜里蜷缩在老板家的冰冷过道里的画面,同时播出伴有风声雨声的表示寒冷的音乐,让学生增补细节,具体描述凡卡在老板家的非人生活。接着,又出现一幅凡卡读完信后,怀着甜美的希望进入梦乡的画面,同时播出表示幸福、喜悦感的音乐,让学生进行续结尾的说话训练。先让学生各自轻声说,再指名向全体学生说。这样,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个个十分投入,且思路各不雷同。这里多媒体的运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课文理解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作者:田吉文

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篇3:

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

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养眼•生趣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们也分别去网上寻找课文中提到的各种云层的图片,一边细致观察揣摩天象,一边了解它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学习古文《山市》,我们寻来了海市蜃楼在城市、在沙漠、在海上形成的照片,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它的形成,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生动描述;学习《化石吟》我们找到十分珍贵的恐龙化石,远古时期的鱼化石等图片,这些生动、逼真的东西,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许多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二、体验•感悟

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斑羚飛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做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三、情感•激荡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设施教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习《黄河颂》。课前,孩子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学生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

四、个性•活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问题。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五、会用•用好

在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课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如一些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就不一定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排斥、厌烦,甚至领悟力下降。学生一旦对课件产生了依赖性,只对图片发生兴趣,便降低了对文字的敏感性,想象枯竭,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为此,我们必须会用它,用好它,让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作者:张国林

上一篇:快乐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企业信息数据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