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房地产企业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一、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对社会和谐的负面效应(一)高房价影响了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近几年来,我国住房价格持续攀升,逐渐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生产房地产企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安全生产房地产企业管理论文 篇1:

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

摘要:如何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也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重点思考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当前纳税筹划中的不足,如收入核算、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再结合当前税务政策,不断优化纳税筹划方案,依法纳税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纳税负担。本文对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纳税筹划方法实施纳税,以此提升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税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房地产开发公司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重要企业,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政府调控等问题,导致我国房地产企业生存环境不宜乐观。另外,房地产企业建造周期长,投资数额较高,市场行情不确定等情况,使其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兼容的特点。当前我国对房地产企业设置的税收项目较多,导致企业所得税的比重极大。为此,房地产企业要提升自身生存能力,就要采用行之有效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以促进房地产行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经营的安全,实现其长远发展。

一、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核算不完整

许多房地产企业领导人员违背收入确认原则,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使用客户房屋预交款对企业进行建设。然而,这种预交款项目不能当作企业收入,且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另外,有些房地产企业还在收入方面存在遗漏特殊形式的问题。一些房地产企业会将房地产建筑中的空闲之地当作停车位等进行租赁,并将这些收入当成其他人付款,所得资金款项则被当作小金库,企图减少地产企业所需要上交的企业所得税。另外,在收入核算中,经常存在会计准则执行力度不到位,甚至在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而影响到税收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出现违法违规纳税的情况。

(二)成本核算不合规格

有些房地产企业在民房拆迁过程中,对拆迁补偿款不能予以真实上报。在拆迁时有的房地产企业会实施自行拆迁,由于拆迁戶属于自然人,不能提供拆迁补偿发票,导致拆迁费用不能精准核对,这时就会有房地产企业擅自调整补偿拆迁费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工程前期投入比较大,常常会在项目还没有完工时,就会分给拆迁户补偿款,并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费用,而不是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从而无形中增加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税前抵扣费用。

(三)纳税筹划人员不专业

在房地产企业财务运行过程中,税收筹划属于策划活动,需要较为专业的筹划人员,并对国家制定税收政策了如指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纳税岗位与人员,通常都是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纳税筹划工作,而财务人员根本不懂得把握企业所得税相关筹划细节,无法充分发挥纳税筹划作用。一些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对现行税务政策的分析,再加上企业所得税对扣除项目的规定、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使用和利用等方面不到位,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纳税金额,增加企业的税务负担。

二、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

(一)收入纳税筹划

房地产企业在通常都是通过工程分期开发与推迟完工时间等形式实现收入纳税筹划。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放前期通常都属于亏损状态。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不要缴纳所得税。项目工程中期房地产企业会有大量的资金利润,这时房地产企业就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所得税。倘若房地产开发项目收入过于集中在某一月份,那么房地产企业应缴纳大量的企业所得税,从而为房地产企业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以及无法弥补的精神损失。而推迟完工筹划则是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中所提到的:房地产企业倘若没有完工,就会计税利率的方收取企业所得税。但是房地产企业一旦竣工之后,国家就会依照预售或者是实售对房地产企业征收相关税收。为此,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延迟完工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二)准予扣除项目纳税筹划

在房地产企业中固定资产占有极大的比例份额,企业需要缩减折旧年限,减少企业所得税压力。通常企业在实施相关的折旧年限时应依照企业以往经验进行折旧。为此,房地产企业应依照国家税法规定通过折旧年限纳税筹划来实现缩短折旧年限。当前我国税法并没有明确提出预计残值的数额,为此,房地产企业在纳税筹划中添加实施预计净残值。

房地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进行纳税筹划,房地产企业首先要与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有效降低贷款信息。倘若企业真的资金周转困难向非金融机构进行借款,可以依照分散费用项目在税前予以扣除,而利息支出筹划是通过当前计税时扣除法。

企业在当年出现亏损以后,能够向未来5年进行结转,但是结转期限不能超过5年。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在未来5年时内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对5年之内的税前利润予以合理预测。将当年亏损金额扩大到最大限度。只有这样房地产企业才能拥有税收收益。通常降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主要方式:一是增加扣除;二是提高免税收入;三是推迟收入确认。

(三)利用税收优惠纳税筹划

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明确在研发费用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化以及费用化,懂得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倘若房地产企业构成无形资产,就无法实施全额扣除,这就需要纳税筹划人员依照无形资产摊销进行予以处理。通常房地产在初期都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要尽量将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当房地产企业处于盈利状态时需要将开发费用转变成费用化,这样就可以增加企业税前扣除金额。此外,企业应积极做好最新税务政策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充分利用税务优惠政策,进而保证纳税筹划的有效性、合理性,降低企业税务负担。

企业对环保、安全生产以及节能节水等设备购买以后,企业可以免除当年纳税额的10%,倘若当年不足抵免的,应在以后的5年内进行结转抵免。一旦企业所购买的环保专用设备在5年予以转卖出租,该企业就要停止各项税收优惠。如果企业同时购买三种类型以上的环保设备就可以享受本年税收最低值。

由于房地产企业在建筑初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这时企业会处于亏损状态,应得税的数额就会比较少,倘若房地产企业想要享受国家某项税收政策时,其实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在优惠税收中得到实惠。倘若企业下半年开始动工,那么房地产企业就要延迟到下一年进行确认收入,这样房地产企业就能在第二年享受完全税收优惠。

三、结语

房地产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税务支出.加大企业资产流动性.其主要前提就是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予以有效实施。由于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也大不相同,房地产企业必须依照自身发展形势,根据当前国家相关政策,选择合法的税务处理方式,并根据市场当前现状予以修正,以此达到最佳纳税筹划结果。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税务法律依法筹划,同时应发挥出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势.切实降低税务负担。

参考文献:

[1]徐如亮.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分析[J].纳税,2019,13(24):25,27.

[2]赵欣.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5):122.

[3]汪太玲.房地产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J].科技视界,2015(32):304-305.

[4]陈佳音.基于税收优惠政策视角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财会学习,2019(28):165-166.

[5]李达硕.运用预算管理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纳税,2019,13(27)33-34.

[6]张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视角[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3);59-60.

[7]张利琼.基于税收优惠政策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16):181-182.

作者简介:

李光忠,河南仁和置业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作者:李光忠

安全生产房地产企业管理论文 篇2:

和谐社会语境下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摘要:本文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

一、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对社会和谐的负面效应

(一)高房价影响了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近几年来,我国住房价格持续攀升,逐渐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力。按国际标准,房价和居民家庭年收入比值一般在4~6之间,而我国2004年以户均75平方米计算的比值就达8.2,按户均100平方米计算为10.9。而在北京、上海等几个房价高的城市中,这一比例更是在12以上,远超过了国际标准。2005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的增长率为7.6%,2006年全国的增长率为5.5%,使房价收入比值继续扩大。房价上涨幅度已远远超出社会平均劳动力价值的提升幅度,住房购买者的支付压力十分沉重,酝酿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而且高房价使很多购房和准备购房的家庭无力进行其它方面的消费。但我国很多行业、产业产能过剩,亟须扩大内需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的房地产企业缺乏诚信。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房地产业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近年来,商品房投诉率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商品房投诉20 530件,但房地产纠纷解决率最低,只有10%左右。房地产企业不守诚信的行为主要有:质量问题;一房多卖、一房多次抵押、人为哄抬住房价格;利用夸大、虚假的广告误导消费者;合同违约,承诺不兑现,延期交房、擅自改变设计、后期建设跟不上等等;面积任意“缩水”、“涨水”,多算公摊面积、减少实建面积、重复计算甚至编造虚假面积;产权证难办理;物业管理问题严重。房地产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引发了许多纠纷,在损害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彻底摧毁了企业形象,进而危害到我国房地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某些房地产企业编制假会计报表,隐瞒真实利润,偷税漏税严重。财政部2005年11月3日发布的一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通报39家房地产企业存在会计失真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账面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8%。有的房地产企业刻意隐瞒的利润率最高达57%。过高的房地产利润会形成对消费者剩余的剥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公共财政的调节,再加上偷税漏税较为严重,势必会加大贫富悬殊,对固有的收入分配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三)房地产企业的粗放型生产和“破坏性”开发,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房地产业还未摆脱粗放型生产方式,“二高二低(物质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生产率低、科技进步对住宅业发展的贡献率低)”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据测算,我国房地产业的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的3~4倍,而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6,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1.4%,与发达国家的60%~7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我国主要建筑原材料使用占世界使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铁矿石30%,钢材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耗国。在建筑过程中,我国建筑用砖多为粘土实心砖而不是空心砖,烧制建筑用粘土实心砖每年破坏耕地10万亩。我国建筑行业年产建筑垃圾1.5亿吨,由于科技落后,大多采取掩埋焚烧等方式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真正做到回收利用的微乎其微,在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

“破坏性”开发指那种既耗费资金又在客观上对环境造成破坏后果的开发建设。一些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开山推土和填湖造地的开发潮,虽然给房地产的发展增加了一些新的用地,但留下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至今仍没有消除。同样,过量开发,大规模抽取地下水,也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据水文地质部门对我国58座城市的调查,对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城市达到38座,占65%。全国有40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下沉,甚至地处江南水网的苏、锡、常城市密集区,地面沉降区已连成一片,超过1000平方公里,最大沉降量达2.2米。

二、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由于房地产业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作用,房地产企业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在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驱动和服务型政府定位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实质上是利益共同体。因而,政府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忽视对企业行为的监督。而且政府官员的任期有限,造成许多地方政府大多数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就会以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为借口,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监督不严。

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对违背社会责任的行为“不监不管”,使房地产企业的不法行为无法受到有效的惩戒,或者说受到的惩罚不足以对企业产生警戒和约束作用。这样的执法不严,一方面,使民众对房地产企业产生了普遍的不信任情绪,对那些诚信的企业也造成伤害,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助长了房地产企业逃避、对抗法律的侥幸心理,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加难以培育和强化。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许多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我国仍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作出系统规定,这使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系统的法律约束和保障。目前,我国相关的立法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还没能有效地作出具体的规范,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只是散见于个别法律法规和行政性文件中。房地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执行,这就使企业既增加了遵守法律的成本,又不能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舆论导向不足。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国主流经济学出于对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因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而效益低下的纠正,强调企业的经济责任,认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忽视企业作为社会行为主体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论上的偏颇使得经济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各个方面应有的关注。整个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没有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约束和监督作用。在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下,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失去了社会压力和动力,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就难以形成。

三、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机制的建设

1.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中,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又要严格企业管理,控制开发成本,为普通百姓多盖房、盖好房,从而使普通百姓和企业都得到真正的实惠。应正确处理与消费者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消费者、社会发展负责任。如,国家在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公共建筑方面,既提出了节能的标准,又明确了套建筑面积等具体指标。房地产企业就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总体要求,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出贡献。

2.依法经营,塑造企业诚信精神。依法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房地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保证与购房者签订的合同条款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为业主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等。企业诚信精神的塑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房地产企业要在思想上意识到诚信经营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坚持恪守信誉和诚实经营。将企业诚信放在企业利润之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二)政府推进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1.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列为政府部门工作考核内容,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做出成绩的地方领导和部门给予表彰,增强地方政府引导房地产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动力。同时,国家行业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以年度单位向社会公布排行榜,让企业接受社会的赞誉与监督。政府在评价企业时,不能单纯看利润、规模,应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提供各种财产利益与非财产利益,设立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奖”,定期开展“优秀企业公民”评选活动,表彰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激励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诚信经营、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廉租房建设的企业予以政策优惠,逐步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和保障制度。

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将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实现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法制化,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意识,促使房地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纪守法。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和违法处罚力度,对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房地产企业依法严惩,迫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逐渐杜绝房地产企业种种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

(三)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应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发挥新闻媒体及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社会群众团体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企业承担责任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违反《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价格欺诈、坑害消费者利益、拒不承担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的曝光力度。消费者协会鼓励和倡导消费者购买优秀“企业公民”开发的住宅商品,抵制缺乏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产品。同时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典型的报道,通过舆论对正确信息的传递和理性取向的弘扬,减少企业及其员工道德活动的盲目性,促成房地产企业行为朝着社会理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

(责任编辑:晓轩)

作者:曾荣平

安全生产房地产企业管理论文 篇3:

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浅析

【摘要】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和销售达到空前的规模,但是目前国内的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普遍较为落后,成本浪费情况严重,对企业而言会降低经济效益,对国家而言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论文从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着手,研究了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房地产建设项目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体制

1 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总的来说比较落后,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成本管理工作留于表面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成本管理的动力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目前许多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工作只是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理解到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项实事来抓。其次,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它影响着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但低成本未必就是高效益。目前许多的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并没有和市场相结合,往往只重视建筑产品的成本控制,而不考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各种建筑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第三,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2 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房地产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在整个建设项目实施工程中,为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所进行的一切管理。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有些房地产企业的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有些经理简单地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也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成本管理。

2.2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轻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有的房地产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谋求高利润来实现成本盈利,忽视了房地产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基本特征。

2.3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目前,有些房地产企业因为各部门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对本该受处罚的人员,碍于情面批评一下了事。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职工所关心的,就是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权利相结合原则是否有力度。

2.4 成本核算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传统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根据财务部门的决算报告,这种核算体制经常因业务人员提出报告的时效性滞后而无法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动地“卡”。一旦反映在财务帐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无可挽回。这种管理模式,与现代房地产企业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上述问题在我国房地产房地产企业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制约这些房地产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在现代社会下,一旦合同价款确定,工程造价就基本确定了,房地产企业只有在

项目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把成本控制在清单范围内。

3 房地产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3.1 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实行全员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的全员控制,是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照成本管理责任制进行职责分工,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及个人,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而人人不管。成本全员控制主要应建立项目经理、技术主管、施工员、预算员、财务及成本人员、材料员、机械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等。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和管理者应尽快树立起成本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成本控制的观念。

3.2 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坚持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制定和完善本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在下达承包任务时,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而且将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给予合同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反之,对于未完成任务的项目部,应查明原因,总结教训,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不仅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而且有利于房地产企业搜集、积累成本管理的资料,为房地产企业定额的编制及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风险预估意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清单模式下承包人要承担价格风险,所以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措施,尽快形成自己的房地产企业定额。清单报价体现的是房地产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其中分部分项反映出生产者(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消耗成本,而不再是定额模式下的预算成本;措施项目反映出生产者(房地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应对清单环境,最根本的是要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这也是房地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

3.4 必须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房地产企业从工程信息跟踪、投标中标开始,经过组织施工生产到全部工程完工、项目解体为止,整个运行过程都将影响成本的变化。而现代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正是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成本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事后分析考核兑现转变。成本管理范围的变化,决定着成本管理质的变化,而这种范围和质的变化则是成本管理创新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成本管理由生产经营决定成本,逐渐向成本干预生产经营的开拓型成本管理方向发展;向房地产企业的预测决策领域渗透;向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扩展。成本管理对象除生产成本外,已逐步扩展到预测决策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生产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体制机制成本、人才培养成本等。这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必将从生产成本扩展到房地产企业的各个领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因此,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总之,房地产企业处在计价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顺应当前计价体制改革的大潮,苦练“内功”,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努力提高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脱颖而出。

作者:陈 阳

上一篇:施工过程中建筑电气工程论文下一篇:网络时代的酒店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