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培养法律意识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培养浓厚的法律意识使其成长为知法懂法的公民,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依法治国的社会目标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我国藏族青少年因地理、文化、宗教和习惯法的影响,他们的法律意识特点主要表现在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缺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青少年培养法律意识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少年培养法律意识分析论文 篇1:

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意识培养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当前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近十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已经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16岁少年犯罪案件数量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左右,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迫在眉睫。

2.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

(1)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多,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意识淡薄,对罪和非罪分辨不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打击犯罪,实现自我保护。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底蕴、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随着青少年犯罪的增加,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促使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从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当前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失当

首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出门有学校,入门有家长,一直受的是正统教育,孩子不会出问题、入歧途,因此不重视对其的法律意识培养。其次,有些家长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文化市场充斥着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等,网吧、游戏厅、等普遍存在,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都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尤其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

3.学校教育的滞后

学校是青少年法律思维培养的基地,但是很多学校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育系统对法制教育没有提出强性的质化和量化要求,同时迫于对升学率一味追求而没有引起重视。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穿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

1.家庭方面

(1)提高父母的法律意识

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教材、读物、杂志,收看法制节目,参加法律讲座等等来培养法律观念,提高法律认识,并在生活中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使孩子对法律知识形成一定的了解,并用自己正确的行为举止使青少年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2)在家庭思想教育中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向他们灌输一些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道德观念外,还要教导他们学好法律知识,让他们知道法律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只是阅读书本,或者通过暴力,而要采取一些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观看影片等等。

(3)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

父母应该与学校经常保持联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家长会等,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配合学校的智育教育的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地关心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2.社会方面

(1)加大进化文化环境力度

首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其次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再次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任何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最后大力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2)建立青少年法律咨询机构

由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青少年法律咨询机构,定期为青少年、家长、教师等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法律讲座和咨询座谈会,并让一些表现良好的少年犯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可以派遣专门人员走访青少年的家庭,进行调查和访问等,并分析总结调查、访问的结果制定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3.学校方面

(1)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学质量

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课堂,因此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十分必要。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并适当地参加一些司法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进一些典型的、正面的案例进行分析,使青少年得到感悟和情感升华,促进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稳定。

(2)强化和优化法律知识的课堂教学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对于中学生来讲甚至复杂难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其中案例要求具有典型性,与日常生活要联系紧密,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既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同时还要把他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找对它们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整体作用,使它们的整体作用大于部分的作用,使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文通中学)

作者:刘仁波

青少年培养法律意识分析论文 篇2:

浅析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

摘 要: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培养浓厚的法律意识使其成长为知法懂法的公民,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依法治国的社会目标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我国藏族青少年因地理、文化、宗教和习惯法的影响,他们的法律意识特点主要表现在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缺失。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极具特殊性,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培养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对西藏地区的稳定和法治建设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藏族 青少年 法律意识 权利保护

一、培养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1]

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淡薄,对法律漠视,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不了解,行为、价值观缺乏指导性。一方面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容易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因此,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犯罪人格分析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对预防犯罪的意义

犯罪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由生活环境和遗传所决定的、稳定的反社会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习惯性漠视、轻视或抵触社会规范的约束。[2]在具体犯罪中,对于个体而言,犯罪人格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可能会起主要作用 ,但整个社会层面而言,后天的法律意识培养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后天的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约束自我的能力、预防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注重后天教化而成的社会性成分,积极引导,主动干预,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树立坚定向上的意志,避免青少年形成犯罪人格。

(二)培养维权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青少年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身心条件均不成熟,其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而且,青少年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藏族青少年受传统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影响,再加上教育相对落后,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权益的更容易受到侵害。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乃至分裂分子利用,很可能导致青少年价值观扭曲,走向迷信、反国家、反社会的深渊。所以,培养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让其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学会用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长期深远的积极影响。

二、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

(一)习惯法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

正如萨维尼所言:"一切法律均缘起于行为方式,法律首先产生于习俗和人民的信仰,其次乃假手于法学。"[3]习惯法从远古社会产生,它不仅一度盛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早期法律中,在世界诸多民族法律发展的过程中也大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习惯法至今仍对我国藏族的现实社会生活和法律实践有很大影响。

综观藏族传统法律文化,最具有法律文化代表性的就是藏族赔命价习惯法。当杀人和伤害案件发生后,为防止被害人及其亲属复仇,避免或减免加害人所可能遭受的人身惩罚,以金钱或物品给付被害人及其亲属以赔偿杀人和伤人损失,进而达成双方实现和解为目的的行为惯例。[4]上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传统开始回潮。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制现代化、多元化背景下,藏族社会部落习惯法还将长期存在,短期内很难与国家法完全融合。

(二)传统宗教观念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曾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规范,与法律同属意识范畴,正如伯尔曼所说:"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宗教也不只是一套信条和仪式,它是人们表明对终极意义和生活目的一种集体关切,它是一种对于超验价值的共同直觉与献身。"[5]在旧社会,统治集团为了有利于统治,将自己的意志与佛教戒律相结合,使之成为奴役人民群众的精神工具。藏传佛教的某些律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在藏区宗教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这是极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必须指出的是,达赖分裂集团凭借宗教的传统影响,利用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伤害藏族人民,制造国家分裂,对僧俗群众进行渗透,拉拢腐蚀青少年,与祖国和人民争夺下一代,妄图藉此制造分裂国家的罪恶活动,制造社会动乱,成为西藏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最危险因素。

(三)部分青少年未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西藏基础教育薄弱,青少年辍学的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外,虽然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诱使、强迫未成年人进寺庙为僧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西藏青少年被家庭送进寺庙成为僧尼,成长环境严重了脱离现代教育体系。

三、如何培养藏族青少年法律意识

(一) 加强对青少年各项权益的保障

依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利的犯罪行为,是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首要任务。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但是,鉴于西藏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政府必须增加教育投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依法保障西藏地区青少年受教育权,提高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基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流浪儿童和家庭监护缺失的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接受现代教育,减少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做好社会转型时期普及法制观念工作

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各种观念相互交流冲击,这既是对传统的挑战,也是重塑西藏人民现代社会观念的一个大好机遇。因此,必须在西藏自治区全面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减少宗教的负面影响,形成习惯法转型的积极条件,也为培养青少年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品德、纪律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共同配合,建立长期沟通协调的培养机制。政府还应加强对寺庙的管理,严格限制青少年进入寺庙为僧尼,鼓励和引导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成为适应新时代的有用人才。

总之,培养公民意识,遵纪守法,创造稳定的社会公民意识越强烈,其权益越能得到维护,其遵紀守法的社会效果才能体现,稳定的社会秩序才能得到保证。[6]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成员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法治现代化实现程度。尤其是对藏族青少年,培养其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其判断力和认识能力,树立积极正面的价值观,直接关系着藏族青少年权益的保障,祖国和西藏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赵震江,付子堂.现代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7.

[2]赵秉志,张远煌主编.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74.

[3]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许章润译,[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1.

[4]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

[5]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

[6]何剑锋.藏族习惯法与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11:78.

作者简介:沈秀丽(1988-),女,汉族,河南省许昌人,西藏民族学院法学院2012级民族地区法制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法制。

作者:沈秀丽

青少年培养法律意识分析论文 篇3:

浅析网络负面新闻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青少年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接触和网络信息等多种方式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但当前,网络负面新闻泛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从良好的法律意识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着手,分析了网络负面新闻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负面新闻 青少年 法律意识

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是指青少年对于现行的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认知、观念以及行为态度等的总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法律意识对人的一生的法制观念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当前,网络新闻以其实时性、广泛性、丰富性等特点成为青少年关注法律知识、掌握法治动态的重要途径。然而,网络信息来源复杂,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影响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

一、良好的法律意识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青少年对法律的正确认识和信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法律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是有助于青少年明确“该做”与“不该做”。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帮助青少年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此,良好的法律意识能有效地防范青少年参与违法犯罪,促使青少年自觉远离不良社会环境。

二是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能够帮助青少年提高现代法制观念,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目前,社会形势复杂,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和伤害越来越多。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意识,青少年才能提高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是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代表着我们的行为偏好,是推动并指引我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能够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保我们的行为在法律的准绳之内。同时,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将促进青少年用法律来保护他人、帮助他人,以自己的价值实现来回报社会。

二、网络负面新闻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出于牟利等原因,报道大量的法律负面新闻,影响了青少年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可、对法律公正性的信仰、对少数不平等现象的认知,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1.网络负面新闻影响青少年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可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不容许任何人轻易破坏和践踏,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是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形成的法律认知。新闻事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后,青少年们也能很好地学习到法律知识,认识到法律惩恶扬善的权威地位。但网络上过度地报导负面新闻,会使得还不具备社会经验的青少年认为滥用权力、社会关系甚者恶势力会影响法律的运用,影响了青少年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可,进而会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薄弱。

2.网络负面新闻影响青少年对法律公正性的信仰

众所周知,网络负面新闻会产生负面效果,其中笔者认为危害最为严重的就是会影响青少年对法律公正性的信仰。青少年对法律的信仰是青少年坚持遵纪守法、形成良好法律意识的关键。网络负面新闻不全面、不客观甚至是不真实的报道,对青少年尚不成熟的社会认知和法律意识是极大的打击,很可能导致青少年对法律、对国家、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3.网络负面新闻影响青少年对少数不平等现象的认知

在网络上对于少数不平等现象的大肆渲染下,青少年往往会认为权利和义务并不能对等,法律并不能发挥惩恶扬善、扶助弱势群体的作用,进而认为法律不如权利“管用”,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更不会倾向于寻求法律帮助,而是采取暴力、社会关系交涉等不合理方式表达诉求。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负面新闻对青少年形成良好法律意识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且有待重视的,非常有必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青少年对网络负面新闻的应对辨别能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

1.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的监管

在当前我国政府规范整顿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的监管。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大对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负面新闻的惩戒力度,提高新闻媒体对网络负面新闻的认识和警惕性,避免对负面新闻的过度、不实报道。

2.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共同努力的重任。笔者认为政府的相关执法部门可以与学校和家庭的法制教育相结合,将法律知识以小型讲座、模拟法庭等方式生动地为青少年展现出来,提高青少年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

3.强化网络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甄别能力

只有通过强化网络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认识和甄别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负面新闻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实例分析来引导和锻炼青少年“去伪存真”,并积极宣传网络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兆卫,刘成新.信息时代变迁的悖论图景——网络社会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分析[J].青年探索,2007,(03).

[2]周小林.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5,(12).

[3]赵刚,杨胜勇.媒介文化对青少年价值意识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20).

作者:王晋

上一篇:多维数据分析下电力营销论文下一篇:学生学习兴趣下大学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