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法律意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法律意识在法治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以法律意识作为依托。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滞后表现为绝大多数农民轻视法律、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没有清晰的认识、抗拒诉讼、封建伦理意识严重。落后的农民法律意识阻碍我国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应当加强普法教育、完备立法、完善农村执法、确保法律的超然地位。

第一篇:法律意识论文范文

强化法律意识 坚持依法治校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也成为当今学校校长坚定和必然的选择。

在国家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应该切实实行依法治校,依照国家宪法、法律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形式,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以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一、建立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实行依法治校的前提

不少学校管理者习惯于个人说了算,以言代法,这既违背法治精神,又破坏法治秩序。依法治校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在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中,我们要注重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一是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出发,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要消除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重形式、轻监督等弊端。二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此可以避免办学中的随意性、情绪化等现象,从而保障学校办学理念的连续性。三是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涵养学校的文化底蕴。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讲求实效,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二、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确保实效,是依法治校的关键

养成依规办事的行为习惯,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和关键。法治思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合法合规,这就要求师生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遵循主体合法性、职权合法性、程序合法性原则,要养成依法依规办事的习惯。依法治校,核心问题是要依法行政,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以收到“法治”实效。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干部要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时俱进。要坚决摒弃“人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决摒弃“权大于法”的思想,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坚决摒弃特权思想,牢固树立在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三、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依法治校,应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加强学习,营造氛围,增强全员法律意识。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会有守法、守规的自我内在要求,才会真正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才能保证学校的政令畅通。

四、营造公开透明的监督氛围,是依法治校的必要条件

必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师生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信息网络时代,学校管理者要习惯于在舆论监督下工作,习惯于在点赞与批评声中办事。广大师生是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教代会和学代会则是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师生参与、专家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确保事关师生权益的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相关决策应在执行中接受师生监督。

首先,在学校领导、各处室和各年级组间要建立、推行和完善“依法执教”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和过错追究制。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和“依法执教”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做到主体明确、权责清晰、行为规范、奖罚分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肃。

其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要切实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利的制约机制。学校管理体制是由校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学校必须首先创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强化各级组织监督、民主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职能,从制度上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政等问题。切实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证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

最后,切实提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学校领导一要依照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办事,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要坚持严明的校规校纪,切实落实奖惩措施。三要清正廉洁、办事公正、带头遵纪守法。四要大力倡导和培养管理人员恪尽职守、令行禁止的职业道德。

总之,学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把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作为重要的育人内容,将法治精神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学校管理中,要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建立完善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的道德体系,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自觉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校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长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积极分子,从而引领全社会法治精神的提升,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作者:张松晨

第二篇:法律意识与法治

摘 要:法律意识在法治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以法律意识作为依托。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滞后表现为绝大多数农民轻视法律、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没有清晰的认识、抗拒诉讼、封建伦理意识严重。落后的农民法律意识阻碍我国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应当加强普法教育、完备立法、完善农村执法、确保法律的超然地位。

关键词:法律意识 法治 农民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对于国家法治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念,法律意识集合中,农民法律意识的问题尤为重要并突出。通过了解农民法律意识落后现状及原因并通过研究农民法律意识对法治的相关影响,最终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农民法律意识在法治中的作用

1.法律意识的含义

关于法律意识的定义,各自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无疑的是他们都极为肯定了法律意识的功能及其作用的重要,并且历来年都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

1955年我国翻译的苏联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写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权理论教程》给法律意识下了这样的定义:“人们的法权观点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某些行为是否合法、对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对某种法律是否公正等等观念的总和;卡列娃、费其金的的观点是“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一定阶级的法律观点的总和,而在人民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的条件下则是全体人民法律观点的总和”;我们国家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定义的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我国沈宗灵的《法理学》中“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实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总称。

2.法律意识影响法律行为

人的意识支配行为,而法律意识支配的是人们的法律行为,这种联系看似简单,但是影响的却是整个社会。法治发展是建立在人们积极有效的法律行为和较好的法律意识基础之上的。我们需要的是当公民法律意识达到一个平均的较高的水平,从而在公民的法律行为发生时能够正当、规范,进而好的法律行为的实现促成法律意识的优化,并在这种循环下得以继续优化。

法律行为的质量影响了法治进程,本源还是在于意识——法律意识在整个法律行为实现的过程始终体现的好与坏,只有把握法律意识才是把握了法治发展的核心环节。法律意识的理想结构是公民普遍地达到较高水平,这就要求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实现整体的提高,这里面既包括现在已有发展的城市居民,也包括人口基数庞大的农村人口。

3.农民法律意识在法治中的作用

法治作为奠定于现代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之上的理想治国方略,其要义不只在于完善法律制度及其严格的执行和遵守,更在于法律及其运作过程中所内含的法治理念——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价值的要素和取向,“立法所表现出的具体的法律条文不过是其外表,支撑法律的精神、理念、原则与价值才是法治化的筋骨和精髓。”这是人治下的法治与民主下的法治根本分水岭。真正的法治乃是以法治理念为灵魂和统帅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统一体。

4.法治离不开农民法律意识的推动

法律意识的是我国法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灵魂要素,只有优秀的法律意识深入每一个公民的心,我国的法治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最全面的夯实与发展。

通过法律意识在法治灵魂的功用,我们可以领会到法律意识是法治得以实现的保证和重要依托。我们所追求的法治所蕴含的内在需求是那种优化的法律意识,这种法律意识必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得以体现,我国是一个新兴大国,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同时,法制和法治正慢慢深入人心,但是这一过程和期间面对的问题是不容小觑的。在我国的经济繁荣、精神文明相对发达的大型城市中,法律意识之于绝大部分市民是非常不错的;反之,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农村,体现出的是相对不够和谐的法律意识落后。

二、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原因

1.农民法律意识现状

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做出重大提升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步化,在法治发展方面,法律意识就必须做到全方面的与时俱进。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这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所面对的法律意识提升上需要做的很多,但是究其中心环节在于我国的公民法律意识滞后,而尤为突出的便是农民法律意识出现脱节即为我国法律意识局部严重滞后。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正处于高速的经济发展期间,但是我们13亿多的人口中就有7.45亿的农村人口,暂不说城市人口的法律意识我们先关注一下这7亿多的国民的法律意识情况。我们认为解决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是法律意识发展的重中之重,法律意识的健康发展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前提,也就是说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的解决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的法治进程,才能做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而我们所提及的法律的实现效益的提高,核心还是在农民法律意识上,因为占着我国人口总数六层左右的农民在法律效益实现的问题上尤为突出。

一份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实证分析了当代我国农民法律意识、守法观念和心态的近况。它显示:我国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在某些大的方面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尽适应,形成了“超前性虚置”状况;我国普通农民了解法律的途径形成了“生活中的法,非生活中了解”的错位现象;在人情与国法孰轻孰重的问题上,认为“人情高于国法”“对”的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0.63%,“不完全对”的占34.7%,“不对”的占44.28%;关于现代“经济舞台上法律的角色地位”问题,调查对象对“您村经济能够发展起来,主要靠的是什么因素”问题时,在给定的“能人、干部、政策、法律、科技、增加投资”六项选择中,“政策、科技、干部”居前三位,分別占28.77%、24.15%、14.70%,“相形之下,选择法律的人少得多,只有91人占4.5%,在六项中最少”。

2.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滞后其原因在于:

(1)绝大多数农民轻视法律,法律意识淡薄。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人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法律,依然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解决问题.有些地方出现农民不相信法律,一旦生活中出现自身不可调节的矛盾造成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想到的是依靠身边的亲友或者地方有名人士从中斡旋以求解决,而不是采取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的“有名气的人”往往比司法人员更加“管用”、更加亲切。

(2)对法律没有清晰的认识,心理排斥法律。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法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法律的刑罚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鲜明特色。这种传统法律文化反映到人们的意识观念上,导致了对法律的狭隘认识。时至今日,仍有老百姓把“被告”视为“罪犯”的同意语,而国家倡导法治,老百姓想到的并不是通过法治实现权利,而是想到“严打”,想到“从重、从快、从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苛刑的畏惧心理。

(3)抗拒诉讼,封建残余浓重。“在他们看来,遭遇不幸是怨不得别人的,而是自己的命苦。”他们认为诉讼是道德败坏的表现,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且为好人所不耻。他们所认知的诉讼双方不管是原告或者被告都是不能见人的是丢人的事,这样的认识使他们心理抗拒诉讼,根本原因在于浓厚的封建思想残余,封建社会法治统治阶级是压榨人民的,封建社会下的人们无法从那种“诉讼”下得到权利的维护,而现今的农民往往都或多或少的残留着一定的对“官府”的恐惧、厌恶心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诉讼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把打官司看作不光彩的事,遇到纠纷逐渐倾向于诉诸法庭。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人缺乏诉求意识,缺乏寻求法律救济的主动性。即使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他们也会采用“和为贵、忍为上”的方式来处理,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愿走向法庭,更不会主动自觉地寻求法律的保护。

三、我国农民法律意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1.我国农民法律意识对法治的影响

(1)法律意识的构建。无论从立法根据、立法目标、立法评价、对立法“补白”上看,农民法律意识滞后就造成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实施具有不可避免的不协调,因为我们所知道的只有较之法律、法制发展同步的较完备法律意识才能对我们所认知的“法律意识是社会需要与法律之间的中间环节和纽带”这一理念有着作用,显然落后的农民法律意识不具备这一前提,或者说滞后的农民法律意识的结构与质量不会对法律意识构建功能有所帮助。

(2)法律意识的法治实现上

法治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法律的实施过程以及对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按照法律的精神和具体规范来行为、必须使人们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及具备朴素无华的遵法思想的等等要求,农民法律意识的滞后是对法治实现的一种阻碍,缘由在于其不具备完整的健康的法律意识,也就是说相对没有形成法律意识的互动性,那么在执法者与他们之间就会存在不协调的认识,这样既不方便他们权益的维护,同时也是我们在开展执法等方面的一个非常难以克服的困难。

(3)法律意识的社会文化意义

从法治社会发展角度上看,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首先决定了其自生的发展出现滞后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农民是我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体,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我国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法治观念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从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看,农民法律意识的滞后,从根本上造成我国一半多的人口在以法律为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和法律规定义务履行上出现了滞后,而这一状况直接体现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由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滞后所带来了不稳定与损失。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一旦农民法律意识滞后往往会出现自身不明法的吃亏的同时造成经济市场的不稳定,例如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不懂基本的劳动法,工作不签订劳务合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自身得不到保障,同时也助长了劳务明知而不为的不良风气等。

从国家政治角度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即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国家的基础,同样我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了我国人口比重的六层,一旦农民的法律意识滞后,所造成的问题引起贫富差距过大、城乡经济文化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那么社会将不会稳固,这也就是说农民的法律意识问题是我国首要的政治问题之一。

从精神文明方面看,强调的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和精神态度,是社会主体在法律领域科学认识和情感体验的结晶,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有机的构成要素。然而农民法律意识滞后淡薄,那么社会精神文明就是不全面的、不能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就不能反映人类在社会法制领域的精神成就。

四、提高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滞后的办法

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首要的还是在于注重法律意识的基础形成以及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体系以确保法律意识能够在农民中广泛的形成以及提高。

1.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知识水平。这是作为农民法律意识滞后性解决的一个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农民实实在在的法律知识水平上去了,他们才能够系统地清晰地认识到法律的价值与作用,从而进一步地发现法律的作用,才能做到改变原来的轻视法律等一系列落后的观念。

2.完备立法,特别是关于农民等方面的立法。只有在制定了完备的法律的情况下,农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义务才能得到规范的约束,这是解决农民法律意识解决滞后性的前提。我们国家近年提出三农问题,并且同时也加强了针对农民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其法律意识完备的基础准备。

3.完善农村执法,树立法律权威。在拥有了完备的立法后,如果不能够很好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那么法律将会如同虚设,这样解决农民法律意思滞后将会成为空话。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才能确保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才能真正的做到法律效益广泛的实现。

4.确保法律的超然地位,确定信仰基础。广大农民能够在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让他们在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的同时享受自己合法的权利,那么法律自然就会在潜移默化下形成一种超然的威严,进而成为他们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这样才能解决农民法律意识滞后性的问题。

综上,法律意识之于法治如同人行万里所需之足,重要而且不可取代,而在我国农民法律意识在法律意识这一课题上扮演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意识才有可能得到最优化的加强,而只有这种最好的法律意识形态才能在当代推动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汪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3]唐永春,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J].求是学 刊,1999

[4] 刘旺洪.当代法学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5]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沈宗灵.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7]孙光妍,毕晓棠.法律意识与法治建设学术动态[N].人民日报,2002 .08.13

[8]郑永流等.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变迁——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J].中国法学,1992(06)

[9]张学亮.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DB/OL].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02)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SWDS200402017

[10]付子堂.法理學初阶[M].法律出版社,2005

作者:毛璞

第三篇:浅析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摘 要: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在依法治国方针的大势下,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的法制社会建设是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虽然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民众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讲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原因,提出一些改善办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定分止争,以此来推动法治社会进程。

关键词:法律意识;农民;原因;改善途径

作者简介:王晴晴(1997-),女,河南周口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在读;孔张涵(1998-),女,辽宁朝阳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在读。

Key words: Legal consciousness;Farmers' reasons;Ways of improvement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农民就是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的主力军,农民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中国的发展,显然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只有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农民的法治观念才是推进中国法制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我国政府对此提出而且正在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目标及任务,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以及取得了成果,但是受一些历史、风俗习惯等原因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建设法制农村的路途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为解决这块‘顽石’而努力。

一、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表现

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基于我国的国情,要想全面的推行依法治国方针、推进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发展,也必须要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人民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法制中国的建设,普通民众的法律观念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水平上来看,在全社会中仍处在较低的层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法律”的认知不明确,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了解“法律”这一概念,缺少法律常识。在他们眼中“法律”就跟“粮食”一样只是一个名词,很多农民不了解他们的做法会不会触犯法律,不了解法律的界限,甚至有人认为“法律”与“犯罪”挂钩。即使一些农民对中国的法律能列举一二,例如对于计划生育法以及土地法等这些大的方向略知一二,但是对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或者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法律的认识少之又少。

(二)不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这是大多数农民法律常识缺乏的表现。根据《宪法》规定可知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农民作为公民的一员也自然享受权利同时承担义务。但是就目前一些农村地区来说他们的权利意识与承担义务的意识比较薄弱,通常无法保护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同时也缺乏对不承担义务的法律后果的认知。

(三)不会适用法律,以及不重视法律,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就是说农民缺乏对法律的认同和应用。最常见的如在农村的婚姻关系中,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一大部分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办婚礼却未领取结婚证的现象,其中有一部分“夫妻”双方是明知未达到结婚年龄是无法领取结婚证而结婚,因为他们认为达到结婚年龄可以补办结婚证,但是并不了解在未领取结婚证期间两人的婚姻关系在法律上是不存在,是不被法律所保护的。而这种意识的缺失正是为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他们利用补办领取结婚证为由实施诈骗,导致“骗婚”事件在一些农村地区层出不穷。同时部分人在遇到这种骗局或在“夫妻”关系破裂后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民众缺少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識。是因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及一些客观原因所导致的。

从其主观上说:我国是一个封建时代较长的一个国家,而儒家思想又在整个封建时代占据主导地位。广大农民仍然接受儒家思想所强调的等级制度等伦理道德思想和风俗习惯。在这种道德体制之下人们分不清政、法的界限。认定政府管理一切,权利主宰法律。在遇到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而不是通过诉讼的方式,大部分农民更愿意相信村干部的话语,而不愿意相信法律条款,这也导致村干部和政府的行政权力在农村盛行,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此外农村地区的绝大部分民众常常以一种封建观念来判断是非,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坚持“饿死不住贼,屈死不告状”以及不多生事端的观念。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了侵害。数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使绝大多数农民对法律形成了天然的排斥,畏法、惧权的思想十分浓重。

从客观上来说:

(一)在经济上:农村仍然采用自然然经济,在这种自我循环下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不接触,自然不懂,自然不用。没有他人的模范作用作引导,缺乏自信的农民很难踏上法律的快车。而且农民收入水平低,诉讼所需要的费用是绝大部分农民都不愿意承担的部分。连用法律维权的成本都不具有,他们自然不会选择运用法律的途径来解决争议,最终还是回归到“人治”,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从而也受到了碍。

(二)在诉讼效率上: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也是远不及城市的教育水平,导致农村地区法律人才缺乏,部分基层法院的司法工作人员法律素养较低,这会使得诉讼效率低下,农民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漫长的诉讼过程中,这也是农民排斥法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在公共设施上:农村地区了解法律的途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法律援助机构极其缺乏。越偏远封闭的地方,法制观念越低,“天高皇帝远”部分执法人员素养尚且不足,自然不会带给当地民众正确的法律观念,这些都会导致农民缺乏对于法律的价值、内涵的正确认知,忽视了法律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能够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四)在法律上: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立法并不全面,而且有些法律的立法理念原则和农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相背离,没有贴合农民的实际生活,法律所寻求的正义结果有时反而并不是他们在所谓的“人情社会”中所期盼的,因此抑制了他们对法制农村的参与度。

三、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措施

(一)增强对农村的教育支持。提高农村地区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和学习法律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对法律的认知明确法律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能走进法律,能正确适用法律,同时积极参与农村的法制建设。

(二)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通过普法活动逐渐摒弃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及自身的法律素养,注重通过法律观念的传输塑造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例如积极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一些“送法下乡”活动,有针对性的宣传与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农民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信仰。此外还可以运用村委会这个平台,既可以运用一些板报,或者粘贴板报以及利用广播的形式定期宣传一些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使得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

(三)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同时也要改善农村司法与执法环境。建设一支高素养的行政执法队伍提高法律运行的成效,提高诉讼效力,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注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法制教育,通过农村基层干部来影响农民对法律功能和价值的评价,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的法律观念和素质。

(四)完善农村获取司法资源的途径,健全农村的司法体系,在农村设立公益法律咨询机构,解答农民对适用法律上的困惑,代理一些简单的民事案件,此外可以定期请一些法律专家深入讲授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农民养成自觉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五)国家完善对农民所关心的问题的立法,从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了解农民的迫切诉求与实际问题,使法律更贴近农民生活,能够为农民所用,尽量满足农民的法律需求。减少三农问题的法律空白,使得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法律制度的健全,从而使得农民能够积极的适用法律,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

[ 参 考 文 献 ]

[1]孙昌乾.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学,2009.

[2]贾丽.刍议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改善途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02-0114-03.

[3]苏琪.浅析农民法律意识成因及解决途径[J].法制博览,2015.12中.

[4]曹慧玲.浅析农民法律意识的缺失[J].法制与社会,2010.5.

[5]苏力.送法下乡[M].北京:中國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王晴晴 孔张涵

上一篇:护师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商专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