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2024-04-12

试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共6篇)

篇1:试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论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但在根本上还缺乏内生的法律信仰。本文从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理论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本文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法律信息辨析引导,关注并支持大学生的社会法律生活实践,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法律心理;通过校纪校规层面、法律社团层面、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生申诉处理环节,来实现法律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课外多渠道传播;建议学校有关部门利用新媒体有选择的做好法律理论营销工作。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法律意识 课外培养 法律心理 法律观念 法律理论

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豍因此,一国法律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普法教育的深入,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根本上还缺乏内生的法律信仰。

张文显教授在他主编的《法的一般理论》一书中把法律意识定位为“是与群体或个体心理特征相联系的、人们关于法现象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它在内容上包括人们对法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对法规范和法行为的情感、评价和态度;对法现象的意愿、要求和期待。在形式上表现为人们关于法现象的心态、观念、理论。”?豎本文将从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理论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一、加强媒介法律信息辨析的引导,关注并支持大学生的社会法律生活实践,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法律心理

法律心理是法律意识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传统文化氛围下,根据自己的社会法律生活的实践和感受而形成的对法律的直观的、表面的、片面的、零散的认识、感情、情绪、体验等主观心理活动和反映。法律心理是法律观念的精神源头,是法律理论传播的的潜在动力。而当今存在的法律无用心理、惧讼心理、法治民心理等,严重阻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积极引导符合法治精神的法律心理,这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首要任务。

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豏大众传媒的传播信息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对媒介本质知之甚少,对于媒介法律信息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表层意义上,往往无法解读出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容易受控于媒介法律信息。因此,高校法律意识培养,要重视对大学生媒介法律信息辨析能力的培养,即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介法律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促使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媒介法律信息,形成正确的法律心理。

高校可以通过思政教师联系二级学院的方式,通过事件传播法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法律信息辨析的引导。这些事件传播的信息传播载体应该是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大学生受众对于新闻的信任程度远高于灌输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他们的心理排斥度,帮助学生发现法律发挥作用的实效。大学生在主动关注事件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收了相关的法律信息,还不会因此产生反感。但是,大学生平时看到听到的媒介法律信息中,不少可能是反面信息。因此在采集事件信息的过程中,引导者要深刻地挖掘隐藏在那些反面信息背后的相关内容,适当做好媒介法律信息的辨析引导,让大学生通过实例自己去判断法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法律到底是控制公权力的工具还是制约私权利的手段,法律究竟是否无用,法律到底有无缺陷等。这个辨析判断的过程,对大学生正确法律心理的塑造应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此外,高校内部应考虑设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校外勤工俭学、生活消费、校外实习、自主创业等社会法律生活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法律问题解惑,让他们时常意识到法律的价值存在。

二、法律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课外多渠道传播

“法律工具主义是一种全局上制约我国法律价值和法治目标实现的理论”。?豐大学生普遍重视法律的实用工具价值,却缺乏对理性、正义、秩序、平等等法律核心价值的认同。当代大学生缺乏法律信仰,根本上就是由于缺乏法律价值观念的认同。因此,在法律信息传播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法律观念的传播,尤其是课外传播。毕竟,个体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过低和过高的刺激水平都不能够使个体满意,而中等水平的刺激能够使个体得到令其满意的唤醒水平,从而使个体能够有足够的行为驱力,课堂上的重复刺激将使唤醒水平降低,而多种形式的法律观念课外传播,能达到对大学生的最佳唤醒水平。

法律观念是人们对法律现象反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比较自觉、比较稳定,并含有一定理性成分的意识层面。它处于法律意识的中间层次,是联系法律心理和法律理论的中介和过渡。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法律观念的课外传播,尤其是法律至上、平等适用、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观念的课外传播。缺乏正确法律观念的支撑,大学生对法律条文、法律解释的宣传更多的将是被动的接受,很难被固定的思维方式内化获得认同。因此,法律观念的传播应该是法律信息传播的重点。

那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法律观念的课外传播呢?

(一)校纪校规层面上的法律观念传播

1.引入科学民主的校纪校规制定程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纪校规的制定过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显然,该意见要求高校科学制定校纪校规,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高校校规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的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规则,或者是在法律法规尚未涉及的方面,根据习惯做法或创新生成的规则。于是在合法前提下,高校校规可以看作是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补充。“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校规虽然不等于狭义的法律,但是二者在实体价值、形式价值乃至规范的特征上都无本质的不同,它们的特性都在于旨在通过一整套完整的实体与程序的规则来指引和调节人们的行为和解决纷争”?豑。因此,校纪校规的制定也应具有民主性、公开性、交涉性等几大立法程序属性。

但据了解,很多高校广泛实施的与大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些校纪校规,都是由学生主管部门酝酿拟定的,在提交审议前,基本上既不征求学生意见,也不组织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然而,现代程序中的信息应该是多样的,也就是说信息来源应是多元化的。因此,基于依法治校的需要,引入科学民主的校纪校规制定程序,就必须以组织学生参与校纪校规制定过程为必要条件。

2.组织师生对现有校纪校规的内容进行合法性和正当性审查

校园法律观念传播要重视审查校纪校规内容的合法性正当性,尤其是要审查学位学历的授予、违纪处分、荣誉评定等方面,是否限制了学生的基本权利。毕竟有权限制学生基本权利的,只能是国家的狭义法律,即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外,其他都不得对学生的基本权利加以限制。

高校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因此,任何校纪校规在内容上都要从全面发展的学生整体利益出发,代表学生整体利益行使校纪校规的制定权,从而来平衡学生个体利益和学校利益之间的矛盾。基于学生整体利益的校纪校规制定权的立场中立化,于是校纪校规的目标及内容就越合理越正当。如今很多学校的校纪校规中存在典型的将学生整体利益等同于学校利益的做法,这是极其错误的。

高校可以通过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等各个层面,组织师生对现有校纪校规的内容进行合法性和正当性审查,并勇于对不合法不正当的内容承认并纠正,以便让依法治校真正成为可能。并以此为契机,在各二级学院、主管部门中开展学习《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手册》等,不断增强师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法律社团层面上的法律观念传播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团体。他们认为,大学生教育的效果是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以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质量成正比。我们国内的高校也应积极抓住学生社团活动这个环节。美国传播学者宣韦伯在他的《传媒-信息与人》一书中,早就提醒人们:“参加传、受关系的人,都带着一个装满一生经验的头脑来,用以解释收到的信息,决定怎样反应。两个人若要有效地互通,必须双方存储的经验有若干共同的地方。”?豒因此,对大学生法律观念传播的任务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的传播活动来完成,而这些意见领袖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法律社团的学生干部。尽管这些意见领袖是少数,但积极发挥他们的“扩散”作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他指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继续扩散下去,首先必须有10%-20%的人采纳这种创新物,当创新扩散的比例达到了“临界大多数”的点上时,扩散就会进入快速扩散阶段。高校可以通过给予法律社团特殊的社团地位,来充分发挥法律社团能起到的“扩散”作用。例如,高校可以要求各班设立法律宣传委员,法律宣传委员受法律社团的统一管理。通过法律社团努力发展起一批具有正确法律观念的法律宣传委员,再通过他们不断扩散开去,直至到达“临界大多数”。

高校可以通过团委、学生处、社科部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社团运作的有效管理和支持,法律社团应重点突出对大学生法律观念的传播与普及。为什么呢?并非所有的高校都设有法律系,法律社团成员未必具有良好法律素养,而且成员自身在接受法律信息中可能会有信息的遗漏和缺失,这些传播者往往会把记忆的法律信息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重新加工,于是“大道消息”就容易变成“小道消息”,小道消息”的偏差对大学生法治主体性建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思维结构介入了需要解决的众多具体问题,因而其思维带有更多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思维结构是感知模式。因此,高校要引导法律社团积极组织法律体验活动。比如组织大学生参观监狱、旁听审判、参与社区矫正的志愿者工作,或者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就社会治安问题、物业纠纷、家庭纠纷、新法在当地实施情况等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进行社会调研。让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外法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树立起法律至上等法律观念。

(三)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的法律观念传播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走上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在课外完成的综合性独立作业。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必须在收集、比较、借鉴相关问题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正文等。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要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以上内容,尤其是撰写出富有创新性的论文,没有以前的铺垫,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所有高校都有必要引入学年论文制度,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学年撰写学年论文,如果三年制的,那就只限大二撰写学年论文。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利用指导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借助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运用,对学生作品创作的独立性、创新性严格要求。这样把著作权法意识植入学生的学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形中起到了双重效果,不仅保证了论文质量,而且加强了学生的权利本位观念,切实地从保障权利出发带动义务的履行。

(四)学生申诉处理环节中的法律观念传播

法治涵义中的“理想社会秩序或状态”,即是指行政权力在合法且合理的范围内行使,个体权益得到保障的状态。法律观念的校园有效传播,必然要求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救济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救济制度主要是校内申诉制度,即被学校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的学生,因不服学校的处分(或处理)决定,在法定申诉期限内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简称“学申委”)提出申诉,请求学申委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制度。

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设立的校内申诉制度,过于简化,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许多学校都自行制定了申诉的实施细则,但显示的不当程序规定较多。如果我们根据法律程序与实体规则的善恶情况的变化来排列,可以出现四级模式:一级模式是“有正当程序的善法”,二级模式是“有正当程序的恶法”,三级模式是“有不正当程序的善法”,四级模式是“无程序的善法”。其中,二级模式的效果是“当事人可容忍”,三级模式的效果是“当事人埋怨执法不公”。?豓可见,设立公正合理的校内申诉程序,要比制定良好的校纪校规实体性规定更重要。公正合理的适用程序,对于当事人及其他参与申诉程序的大学生以后的行为态度会起到信念上的暗示作用,他们会相信在这种正当程序下作出的适用结论是公正的,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的平等适用、正当程序等法律观念。

为更好地传播法律观念,现有校内申诉制度尚需完善以下几方面:

1.建立具有中立性和代表性的学申委。该机构应独立于学校的管理机关,组成人员应具有较好的法律思维水平,尤其是善于通过程序进行思考,遵循“向过去看”的习惯,注重推理的逻辑性,能谨慎对待情感情理等。因此,学申委的组成人员中不能有学校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而是应由法律专门人士,以及具备较好法律思维水平的校外知名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按一定比例组成。

2.完善校内申诉程序。学申委审查申诉案件的程序应该公开,不得暗箱操作,并且在处理申诉案件时应引入回避制度、听证制度等,以保证结果的公开公正。

3.明确校内申诉机构的权力。《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按此规定,学申委没有决定权,只有建议权,学申委形同虚设。因此,赋予学申委一定的变更学校原处分决定的权力,是依法治校的需要。事实上,此种情形下也只有学申委基于其独立的地位,通过理性思维,作出超然行动,才能使其复查决定更具权威性。

三、学校有关部门积极利用新媒体有选择的做好法律理论营销工作

法律理论是人们对法律现象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化、理性化、自觉化的思维形式,它包括人们认识法的一系列概念、范畴、观点、原理、原则等。它处于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具有明显的概括性、指导性和体系化的特征。法律观念固然重要,但法律信仰的形成绝对离不开法律理论的修养。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更说明了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分享与互动。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大学生对信息拥有强大的选择权,高校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法律理论的传播,而应积极利用大学生热衷的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将最新法律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大学生。其实这并不意味着传播的难度加大,相反,互联网使大学生开始“重新分众化”,在分众内部可以进行多点的交流,传播变得更容易。学校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学生会创建“学生法律信息网站”。由现在大学生感知模式的思维结构,决定了法律信息传播的精准化、碎片化正在成为大学生法律信息传播的一种倾向。正如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所说:“只有在面对更小范围的受众时,广告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同理,“学生法律信息网站”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篇、求学篇、就业篇、情感篇等,由意见领袖型的学生分块负责更新具体内容和互动,学校指派专业老师具体指导并把关即可。该网站办的不必过分专业化,若网站进行法律理论传播的动机过强,访问该网站的大学生将会处于机体的高度紧张状态,他们的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的网站法律信息学习活动,这样也就会使得网站的法律理论传播效果大大降低。

篇2:试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违法犯罪的比例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过去的网络媒体,不仅没有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制的宣传教育,而是侧重于经济效益,热衷于网络游戏、广告、排富榜、新闻等效率高的媒体咨询。这从侧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不能不引起网络媒体的警觉。

论文关键词 网络行为 法律意识 违法犯罪

人是社会和文化的存在物,又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其中网络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即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必须有什么样的网络媒体。因此我们的网络媒体应该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法制观,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宗旨,教育大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不良的网络媒体传播会使大学生染上不好的习惯,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笔者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法律意识和网络媒体如何开展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传播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法律意识现状

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法律意识的解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界定和论述,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观点,们都必须承认它是个人主观层面的东西。网络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真正走人们的生活也只是近三十年的事,而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意识的形成更是最近的。网络上有些人提出了“网络法律意识”的概念,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人对此概作出十分准确的定义;有些学者浅谈了一下网络环境下提高法律意识的对策,是却没有就此实地调查过现阶段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网络的迅猛发展衍生出了被称为“第四空间”的虚拟社会。在这个从小到大,弱到强的虚拟社会中,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一样无法避。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随着互网在高校的迅速普及,有关大学生上网遭遇侵权或者大学生利用网络犯罪等事频繁发生:网络交友被骗、受网络色情暴力影响对身边人实施暴力触犯法律、用网络传播他人著作权产品牟利等。

二、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传播各种社会新闻、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人文地理和宗教民俗等,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极大的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网络媒体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有先进和落后、精华和糟粕之分。它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两种作用。不良的网络媒体传播对大学生起着极坏的影响,严重地腐蚀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人格和犯罪心理。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开放性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不良的外来思想、文化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过去我们的网络媒体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而是重视网络的经济效益,没有严格审核传播内容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世界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些网络媒体过分渲染暴力,色情。暴力色情是指网络上常见的斗殴、谋杀、武力,以及使用各类武器攻击他人的行为,有些看似伸张正义、以暴力对付邪恶,假维护正义之名、行暴力血腥之实的内容,大学生看多了暴力凶杀网络内容,常常会误导暴力情况反应社会现实,以为武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个人手段的最有效方法,给大学生起着暗示作用,长期耳濡目染后,容易使大学生处理矛盾时极易用武力攻击他人。

第二,网络媒体中时常出现关于某某登上了财富榜之类的宣传,这种传播过于简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我们的大学生热衷于经商、热衷于做老板、热衷于赚钱等,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作为网络媒体应该完整地介绍某些企业家是怎样从无到有的艰苦奋斗的经历,他们的背后不知流了多少辛酸的汗水,甚至在绝望中、逆境中他们又是怎样磨砺意志,积极应对,大胆正视,努力创造条件等,使之成为人生旅程的一个闪光点。

第三,一些网络上传播的走秀节目、宣扬了一夜走红的名人、影星、歌星。使我们的大学生热衷于走成功的捷径,甚至以他们(她们)为心中的偶像。而却极少宣传“踏踏实实做一名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财富主要依靠他们的艰辛创造”。

第四,部分网络广告鼓动高消费,甚至做虚假、伪劣产品广告。把高档奢侈品成为影视广告的核心,播放一幅一幅“穿名牌服装,带名表,有大腕的风度”,“喝了名酒,显示高贵的豪气”。这样刺激着我们的大学生高消费、高享受,而使我们的大学生逐步丧失了中国传统的美德,即艰苦朴素、勤劳节约。特别是虚假、伪劣产品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赚钱可以不择手段,这也严重妨碍了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

三、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网络媒体既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就应该为它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网络媒体就应该体现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律意志。可是我们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没有重视,甚至忽视了这问题的重要性。一是过去没有严格把握、审核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法律意志。没有完善严格的审查制度。二是没有意识到有些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健康成长。三是中央、省、市网络只重视经济效益,如广告的真假不鉴别,广告品位极低不剪除,只要效益给钱就播出。四是有些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严谨的职业作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素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人文素养)。五是各地网络片面地追求知名度,没有完善行业制度自律机制。

四、提高大学生网络表达行为中法律意识对策研究

我们不仅了解到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是不够的,还应对于可能或者正在出现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对策,使这种负面影响降到尽可能最低的限度,使广大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就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首先应该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道德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其次道德作为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必要补充,它对法的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道德意识还可以提高大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提高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它还能够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安定的政治局面。再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升华。因此网络媒体应是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强大有力的舆论载体,网络媒体就应该大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征精神等。笔者建议我们的各地方网络更应该加强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宣传,侧重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让我们的大学生映入眼帘的、冲击耳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伦理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容。从而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观念、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消除社会以及过去网络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必将感染着、促进着我们的大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社会的稳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所以网络媒体对思想道德报道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唤起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还要大力传播社会主义的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强调舆论导向,重在调整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大学生的外部行为。过去我们的网络媒体侧重讲解刑事案例,但是叙述过于简单化,虽然方便着叙述者,也方便传播,方便形成热点。笔者认为我们的网络媒体更应该着重法学基础理论的传播,即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律责任特别是法律后果,同时传播主体的网络媒体更应该有系统性、连续性、时间性。还要加强提高传播者自身综合素质,加强他们的法律知识学习。而且从现实生活中总结、提炼经典案例,将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通过案例和事实形象直观从网络中播放出来。使大学生对法制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学习到法律知识,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这样对大学生违法犯罪有着特别重要的预防作用,这也是大学生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他们生存、发展的起码知识和技能。网络媒体通过网络传播法学基础理论应该重点讲解以下主要内容:一是通过法的含义,使大学生理解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强调法的功能有: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二是《宪法》理论知识,使大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即母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宪法正是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来实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的,同时要求公民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三是《行政法》理论知识,使大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目的就是维护行政管理次序、限制行政权、保障公民人权。四《民法》基本理论知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于人身、财产等权力义务的法律规范、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公民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权利(财产权、物权、债权、人身权)、要抓住民法的精髓,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通过网络将民法条文的内容一一的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使之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五是《刑法》基本理论知识,使广大大学生对刑法的内容与外延有一个基本了解,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刑法的基本蕴含,即保护国家安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以及社会秩序。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法定犯罪的条件以及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特征、犯罪构成的要件、正当防卫、大学生容易触犯刑法分则的犯罪罪名逐条分析讲解,用大量典型案件结合刑法条文内容一一的讲解: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尤其要强调法律责任,即犯罪的后果,通俗的解释,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都应当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警戒大学生不能做违法犯罪之事。

篇3:试析当代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迎接国际挑战, 需要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

2001年12月11日,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WTO) , 既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也意味着我国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 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组织的规范, 我国不论在体制管理方面还是在人才意识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当前, 我国在法律体制、市场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 尤其缺乏具有国际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 这就对大学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新要求, 大学只有向企业组织提供熟悉国际贸易、法律和技术标准等内容的人才, 才能受到欢迎。”[2]在国际市场上, 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 在更深层次上是具有国际意识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这样的人才, 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因此,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成为各大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也是适应新的国际市场规则的基本要求。

2. 人才缺失的现状, 使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刻不容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缺乏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当前我国这类人才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总量比较少。为了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以上海为例, 2001年人力资源报告表明:上海市高级人才与人口的比例只有0.51%, 远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2%, 并且上海市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较低, 缺少具有国际意识的通用人才。”[3]上海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的地方, 如果这里都存在这种人才缺失的现象, 其它地区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2) 分布不均匀。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各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这就造成仅有的一些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中的分布极不平衡。这类人才往往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薪行业, 而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则很少, 甚至没有。

鉴于以上的情况, 我们的各大高等院校有义务、有责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

3.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客观上要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大学生

进入21世纪, 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国内情况来看, 我国的改革开放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 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要求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市场模式。这些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 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国际意识, 能够从全球的视角去审视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去分析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发展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国际意识。

二、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 设置国际教育课程, 拓宽学生视野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趋明显, 各个国家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化, 融入到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中。在大学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 为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 “高校要设置部分国际课程,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地理、民族等, 引导学生关心世界热点、难点, 这应成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通过教学, 对学生进行包括人文、科技、数学、外语、地理和社会研究在内的跨国界、跨民族、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性的国际教育, 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 能从大局着眼, 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问题, 并将关注的重点从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 拓展到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上来。同时, 我们还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 要增开一些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关的课程, 如《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金融与贸易》《国际关系》等等, 通过这些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2. 扩大对外交流,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随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国际间的教育互动和合作也日益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孤立封闭地发展教育, 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会利用他国的教育资源来弥补本国的不足。要利用机制优势, 加强国际交流, 包括学术交流、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会, 参加跨国合作研究, 以课题为中心召开国际研讨会, 开展校际的合作交流;要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 选派教师到国外去进修、访问、讲学、搞合作研究, 也可以与外国大学合作办学, 把外国教材、教师引进来;要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校学习, 也要选拔本校的学生到国外留学。“出国留学被认为是加强对外交流、培养国际意识的最佳途径。从1978年到1997年, 中国共有30万人出国留学, 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 留学回国人员约9.6万人。”[5]他们吸取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也在留学的过程中树立了国际意识。除此之外, 对于国内比较薄弱的专业学科, 政府应该从经济上积极地支持学生到其他国家选修。这样既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同时学生的国际意识也能得到很好地培养。

3. 加强WTO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因此要加强对世贸组织相关知识的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国际法主体的处理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世贸组织协议共包括29个法律文件, 其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措施等, 内容十分广泛, 这些法律文件确立了世贸组织一系列规则和机制, 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开放、公平、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 也就是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所体现的非歧视、国民待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透明度等原则, 以及有关例外条款, 如绿箱、黄箱、蓝箱等措施, 对于我们都是一些全新的概念。”[6]对于这些陌生的规则和条款, 我们要加强学习, 以便运用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一个培养国际意识的过程。

4. 要汲取世界教育精华,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国际教育发展到今天,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方法, 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因此我们要汲取世界教育精华,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以及引进人才与资金, 从而使我们的大学生也体验到国外的教育教学理念, 接受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国际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 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各级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应集思广益,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 努力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 从而使他们能够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为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韦鸿鹏.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国际意识问题[J].学术论坛, 2003 (2) :159.

[2]戴晓霞, 黄家豪, 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8.

[3]储成流.迎接“入世”挑战培养高素质人才[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44.

[4]方勇, 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际创新体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

[5]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试析当代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在今天开放的世界体系中,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开放”是形容当前世界特征的最恰当的词语,它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反映,也是时代进步的主题。现在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不循旧,不保守;他们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激情,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做事讲效率,有竞争意识;他们注重平等,热衷参与,有法律意识;他们热心社会活动,有公益意识,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这些行为和心理特点都显示出全球化时代的深刻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举办奥运会,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和进取的精神来面对开放的世界,应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如何培养出新一代具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的大学生,就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世纪应当面对的新课题。[1]

一、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迎接国际挑战,需要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既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意味着我国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组织的规范,我国不论在体制管理方面还是在人才意识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当前,我国在法律体制、市场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尤其缺乏具有国际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这就对大学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新要求,大学只有向企业组织提供熟悉国际贸易、法律和技术标准等内容的人才,才能受到欢迎。”[2]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在更深层次上是具有国际意识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这样的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成为各大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适应新的国际市场规则的基本要求。

2.人才缺失的现状,使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刻不容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缺乏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当前我国这类人才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总量比较少。为了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以上海为例,2001年人力资源报告表明:上海市高级人才与人口的比例只有0.51%,远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2%,并且上海市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较低,缺少具有国际意识的通用人才。”[3]上海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的地方,如果这里都存在这种人才缺失的现象,其它地区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2)分布不均匀。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各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这就造成仅有的一些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中的分布极不平衡。这类人才往往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薪行业,而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则很少,甚至没有。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的各大高等院校有义务、有责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

3.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客观上要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大学生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要求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市场模式。这些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形势,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国际意识,能够从全球的视角去审视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去分析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发展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国际意识。

二、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设置国际教育课程,拓宽学生视野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趋明显,各个国家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化,融入到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中。在大学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高校要设置部分国际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地理、民族等,引导学生关心世界热点、难点,这应成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包括人文、科技、数学、外语、地理和社会研究在内的跨国界、跨民族、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性的国际教育,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能从大局着眼,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问题,并将关注的重点从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拓展到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上来。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要增开一些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关的课程,如《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金融与贸易》《国际关系》等等,通过这些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2.扩大对外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随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国际间的教育互动和合作也日益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孤立封闭地发展教育,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会利用他国的教育资源来弥补本国的不足。要利用机制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包括学术交流、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参加跨国合作研究,以课题为中心召开国际研讨会,开展校际的合作交流;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选派教师到国外去进修、访问、讲学、搞合作研究,也可以与外国大学合作办学,把外国教材、教师引进来;要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校学习,也要选拔本校的学生到国外留学。“出国留学被认为是加强对外交流、培养国际意识的最佳途径。从1978年到1997年,中国共有30万人出国留学,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回国人员约9.6万人。”[5]他们吸取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也在留学的过程中树立了国际意识。除此之外,对于国内比较薄弱的专业学科,政府应该从经济上积极地支持学生到其他国家选修。这样既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学生的国际意识也能得到很好地培养。

3.加强WTO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世贸组织相关知识的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国际法主体的处理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世贸组织协议共包括29个法律文件,其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措施等,内容十分广泛,这些法律文件确立了世贸组织一系列规则和机制,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开放、公平、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也就是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所体现的非歧视、国民待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透明度等原则,以及有关例外条款,如绿箱、黄箱、蓝箱等措施,对于我们都是一些全新的概念。”[6]对于这些陌生的规则和条款,我们要加强学习,以便运用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一个培养国际意识的过程。

4.要汲取世界教育精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国际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因此我们要汲取世界教育精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以及引进人才与资金,从而使我们的大学生也体验到国外的教育教学理念,接受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国际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各级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应集思广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努力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为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韦鸿鹏.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国际意识问题[J].学术论坛,2003(2):159.

[2]戴晓霞,黄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3]储成流.迎接“入世”挑战培养高素质人才[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4.

[4]方勇,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际创新体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5]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篇5: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对策

法律意识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唤起大学生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我们知道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身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一)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第一要注重理论学习,增强自身法律意识。

正确的极强的法律意识绝不是空中楼阁,而要以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底蕴,因而大学生首要的是学习法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学习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我们国家基本部门法的理论,如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婚姻法、诉讼法等等,这是确立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不学法、不懂法便不会有正确的法律观,更谈不上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大学生的法律心理要在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与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导引下而形成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需找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我们大学生在对面对法及法律现象时,要能够克服传统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去全面、客观、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乐于接受新的法及法律现象,对新的法事物、法现象不能持漠然态度,而是积极主动学习、遵守、运用和维护新法律、新法规,再面对具体的案件时,要有主动积极的诉讼心理,摒弃避讼、厌讼、惧讼的心理,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诉讼,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当代大学生应当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理性思维体系,法律理论要具有系统化形态、指导性地位等特点,使其为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并且我们大学生对现代法制要有充分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即相信现代法律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与完善,司法机关能够秉公执法,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包括自身利益);以此法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合乎人性的,能够实现秩序、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从而确信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依靠司法机关解决是可信赖的。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学法、懂法并用法,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们自己主观方面的接受,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所以只有大学生自己积极的学法、懂法并用法,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时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保障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是解决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注重家庭支持,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坚强的后盾。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特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如果家庭教育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知法、守法的楷模。家长应保持与子女的联系,积极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并及时掌握子女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动态,给予子女相应的指导和关爱,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症结,矫正他们不端的行为,抑制他们过分的物质欲求,使子女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树立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重点要把握两大意识。

1、平等意识。家庭里,作为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小人看,认为他们不懂事,只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孩子的行为甚至思想。要用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遇事跟他们商量,共同解决。凭着《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一举成名的漫画家朱德庸,小时候一直是班里的差等生。他非常希望能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看齐,也一度非常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从小学到中学,因为成绩实在太糟糕,他被不同的学校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经过父母的多次恳求,一家很差的学校才勉强同意接受了他。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有一天他问父亲,自己是不是很笨,为什么总是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摸摸他的头。父亲心里清楚,儿子一点不笨,只是天生对文字类的东西很迟钝,导致学习有了障碍。父亲继续观察着儿子。有一天,父亲发现他的床头铺满一张张图画,很是好奇,翻开看看,原来是儿子把在学校所受的委屈和打击全都发泄在画纸上,画里有他的老师被西瓜皮滑到,同学被马蜂狂追„„看着看着,父亲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把散乱在床头的画一张张叠好,用夹子夹整齐。这时,做父亲的并没有轻易就告诉儿子应该怎样怎样,虽然心中有底,但还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跟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孩子能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父亲带儿子去动物园玩,看到许多人围着笼子看关在里面的一只老虎,他引导儿子说,人和动物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老虎强壮、善于奔跑,猫则温顺、灵敏,猫虽然不能像老虎那样威风和霸气,但也具备老虎不具备的天赋与本能,它能上树、能抓老鼠。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很多只具备猫的秉性呀。看到儿子高兴地笑了,父亲鼓励他,说他天生对文字迟钝,但对图形却非常敏感。既然如此,就不要希望自己成为一只老虎,能成为一只好猫也是成功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一旦孩子从家庭平等的氛围中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他也便自觉养成平等意识,并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发挥作用。

2、约束意识。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还必须让孩子明白适度的约束是需要的。如果一味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则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爱。有一位母亲,面对女儿一直吵着要上网,她始终没同意。毕竟女儿现在功课忙,她担心电脑上网后会沉溺其中,影响学习。再则网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做母亲的也怕女儿受到不良网站的影响。但后来母亲又想到,即使不让女儿在家上网,她也可以在网吧或同学家上网,那样反而不利于我们监督,与其堵还不如疏。如果是合适的上网也是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的呀。于是母亲用商量的口气对女儿说,电脑上网可以,但要签一份协议书,上网要按协议来执行,否则随时可以断网。女儿听了这话也来了兴趣。上网协议用书面约定的形式,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权利,各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协议规定,女儿每周一到周五上网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双休日不得超过4小时;上网前必须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没有家长的允许,不得在网上购物、约见网友、下载视频;家长不得无故干涉与减少女儿正常上网娱乐时间;如果女儿上网超时,取消一星期的上网资格。女儿仔仔细细地把这份上网协议看了一遍,欣然表示同意,双方在协议书的后面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自从这份上网协议签定后,母亲和女儿都能够自觉履行协议,通过对女儿上网的正确引导,女儿在网上逛论坛、查资

料、欣赏动画片、听音乐、玩游戏,其乐融融,在不经意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通过一纸协议,解决上网的棘手问题,是母亲的智慧。关键是,女儿从中懂得了约束的重要。

(三)对学校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

第一,进行普法教育。在实际大学教育中则要坚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现今高校课程中也几乎都设有法律基础课,但在开展普法教育及开设法基课程时,应注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今虽多数高校均已开设法律课程,但由于是公共课,课时少,学生多不加以重视,许多学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绩合格,这与当初教育部关于设置此课程的初衷相违背。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笔者从“教“这方面谈谈在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几点建议。第一,教学内容选择:如前所述,法基课属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因此在教学中,法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第二点即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第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只是通过开设法基课程,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有几个这方面的建议。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如前所述,我们的法学课程由于课时少,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采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门法选择上,磨刀能控与崇全有密切共连的几门部门法,但中国法学精深,我们要全方位了解我国法律,从而更全面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则可通过开展以“某法”为主题展开知识智力竞赛,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主动去学习法的内容,提高学法兴趣,何乐而不为。

3、可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很多是课一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大学生涯极为枯燥,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分听法庭审理,能开拓视野,也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现今社会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诸如“李某某案”、“***案”等一些重大案例,可组织学生看录像,或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大于权”的论点,从另一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至关重要。第一,从宏观上,我国必须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使法律和制度不依领导人的看法而改变,克服无法可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现象,真正作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部门各领域严格依法依规章办事,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法制教育,惩办腐败,完善社会监督,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微观上,要预防和惩治一切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有害书刊、音像制品及非法网站毒害大学生,净化环境,强化治安,在全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舆论和风气。第二,.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只有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大学生思想开放,其观念具有激进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就必须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第三,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6:浅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是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各所大学也顺应着社会的需求开设了各式各样的法律知识课。但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不降反升,杀人、强奸、偷窃等犯罪方式层出不穷,以下几则是较为突出的案件。

云南大学西南学院的马加爵由于与同宿舍的男生玩纸牌发生争执。为报复泄愤,他在当晚用钝器杀害了第一位同学,第二晚又用同样的手法杀害第二名同学,第三天晚上,他又继续杀害了另外两位同学,并将尸体藏于储物柜中。

东莞理工学院一女生在上课的时候在教学楼4楼的洗手间内,遭到一名同校的大四男子袭击,企图强奸。但由于该女生的顽强反抗,男子惊慌之下,用力地掐着脖女生的脖子,抓住女生的头发将女生地头往墙上撞。最终致使女生死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一对情侣带着两台电脑在学校一僻静的荔枝园谈恋爱时,遭到三名歹徒抢劫。男生顽强反抗后遭到歹徒用刀刺杀。破案后发现三名歹徒为学校的学生。

根据这些案例,不难看出现在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状况。

缺乏做人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有些学生崇尚权利,迷恋金钱和财富,没有深刻明白法律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甚至认为法律是为获得权利和金钱的手段和工具。有些学生或者动辄恶言相向,或者漠视对方的权益,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些问题明显体现出大学生没有正确地对待法律。

法律知识不足,对法律一知半解,法律意识肤浅。当代大学生学习了解法律的途径绝大部分是来自课堂,致使他们法律素质不高,在主观上认为“法律只有在违法时才有用”,而且并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

强调自身的权利却忽视了应有的义务。部分学生随着对法律认识不断加深,对自身拥有的权利就格外地想加以保护,但他们却忘记了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没有义务的相伴,何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影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许多原因,自身观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正处于幼稚与成熟的过渡期间,心理正在成长,却又要面临进入社会、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致使他们无所适从。外界环境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亦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就被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主刑辅”观念和“人治”思想影响,要接受现在新的法律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学生现在拥有更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而社会中的负面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冲击。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将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政府和社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拥有正确的观念,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法律,将法律融入自身的生活中去。如果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那么学习再多的法律知识,也是于事无补。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制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创建利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和道德环境。社会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和观念,当大学生拥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的时候,他们便会在从中学习和了解到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注重理论学习,增加课堂教学。要拥有法律意识,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底蕴。现在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能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课堂中学校法律,这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联同学校增加学习法律的课堂。

上一篇:等待一段童话随笔散文下一篇:皮蛋中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