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仅对知识进行传授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为国家、社会培养知识型人才,更要为提高国民素质尽一份责。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和法制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课前导入、教学过程、课后活动三个方面来谈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法律意识法制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意识法制教育论文 篇1: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做过一次专项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当你的人身安全、健康及财产安全受到侵害后,你是怎样处理的”。统计结果显示,有35.26%的青少年消费者选择“忍了,自认倒霉”。当问及原因时,有58.77%的被调查者说是因为“想解决,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侵害。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上述调查统计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4)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党和国家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哪些专门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设置了哪四道防线?

(5)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说明题,该题取材于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做过的一次专项调查,集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为一体,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了人文精神,综合性较强,跨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该题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审题,逐问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法律。

(2)上述调查统计结果说明了当前还有相当多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3)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由于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的趋势,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有利于遏制青少年犯罪不断上升的势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朱子健

法律意识法制教育论文 篇2: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仅对知识进行传授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为国家、社会培养知识型人才,更要为提高国民素质尽一份责。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和法制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课前导入、教学过程、课后活动三个方面来谈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情景导入;实践活动

不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法律意识、做人的道理都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发展前进的坚实力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学。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

小学中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小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学习接受能力慢慢增强。因此,此时是教师渗透法制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住课后实践活动这一时间,积极为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创造机会。例如,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组织相应的法制演讲比赛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现场分析法律故事;组织辩论赛分析生活中的法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后,组织小学生进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比赛活动,学习到我国国旗法从1990就开始实施了,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尊重和爱护国旗,明白了学校为什么会每天升国旗等。这不仅使小学生了解到国旗对于我们国家、公民的意义,而且更加深化了小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

总之,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法制教育,而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为提高公民素质尽一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研修法律常识与语文教学,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何朝敏.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贵州教育,2015(21).

[2]李定林.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3(5).

作者:周守政

法律意识法制教育论文 篇3: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前不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普法规划,整体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

一是深刻认识整体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法律素质是现代社会公民健康成长、参与社会、幸福生活的核心素质之一。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六五”普法规划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大关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司法行政、综治、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放在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水平。

二是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法律意识需要从小启蒙,法律素质需要系统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根本目标;要自觉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法制教育规律,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统筹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作用。

三是落实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普通中小学要落实好《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要落实好《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会同实习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实习学生的法制教育;高等学校要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设法律选修课和法治讲座。支持中小学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制教育,在安全、环境保护、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中突出法制教育内容。学校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校要保证法制教育时间,不得挤占、减少法制教育课时和法制教育活动时间。

四是加强法制教育资源建设。鼓励和支持地方编写出版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法制教育课件、音像资料等法制教育教学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免费提供给中小学校。加快建设好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利用学校结构布局调整闲置的校舍场地,规划建设专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五是增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鼓励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法制征文、法制绘画等活动。把情感、时尚、艺术元素引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当中,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创造条件,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国家机关、观摩执法、司法活动提供便利。让学生参与学校建章立制过程和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鼓励各地开发网络教育课程,征集法制教育精品课件、视频,推进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生都能够接受到法制教育。

六是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力量。积极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法制教育专职岗位。中小学要聘用1至2名法制教育专任或兼任教师,鼓励高校法律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鼓励其他教师参与法制教育。暂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多校共同聘用法制课教师的方式。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法制培训,将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国培计划”。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法律志愿者、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本地高等学校法律院系教师和大学生、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的专长,为学校法制教育服务。

七是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相关经费,支持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支持法制教育基地、教育普法网站建设和教师法制培训、法制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学校要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少年学生免费提供法制教育资源。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支持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八是健全法制教育考核与督导制度。将法律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情况纳入依法治校工作指标体系,将学生法制教育作为对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法制教育纳入教育督导范围。

九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司法、综治、共青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法制教育落实到相应的岗位职责,纳入工作计划,纳入日常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责任编辑 韩瑞新)

作者: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