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章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通过对贵州某地及杭州、长兴、丽水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进行走访调查,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同理心、主动性、自信心等人格特征及其生活的微观和中观环境,并对其成长生态进行探讨,为正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村儿童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篇1: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意义与对策

摘要:贵州推行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意义在于为贵州农村发展特色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人力资源,为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为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文化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规划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路径;强化文化艺术扶贫的人才机制和教育机制;逐步实现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的集约化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艺术教育   扶贫

贵州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自21世纪以来,在贵州贫困地区掀起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潮,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劳务输出改变了贵州农村的人口结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到2018年底贵州留守儿童为56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8.1%,在全国各省级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中排名第七位。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双亲的陪伴与关爱,许多留守在贵州贫困农村的儿童面临较为严峻的教育、成长问题,他们是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扶贫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一、国内外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经验的借鉴

日本是开展文化艺术扶贫活动时间较早且成效显著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京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当地政府开始实施文化艺术振兴计划,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把文化艺术教育同当地特有的手工艺与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地方手工艺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资源,同时还有力地保护了当地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印度政府在2006年实施的包容性旅游扶贫战略,强调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通过大力推行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训,让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增长。韩国在文化扶贫中特别注重开展文化建设和教育活动,在2009年实施的农村新文化空间建设扶贫项目中,通过新办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艺术素养,推动了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福建是我国最早推行文化艺术扶贫的一个省份,从2005年到现在,历经14年时间,福建已经走出了一条资源集约型艺术扶贫的成功之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福建经验”对于贵州等落后地区艺术教育扶贫的启示主要有:大力整合社会文化艺术资源,通过政府、高校、艺术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全面推进农村文化艺术扶贫教育,努力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贵州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意义

(一)为贵州农村发展特色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人力资源

贵州山地众多,没有平原支持,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一个发展传统农业条件相对薄弱的省份。贵州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人民在相对原始和封闭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保留了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因此贵州应当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展演、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要将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艺术转化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资源,需要一大批能够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基层人才,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扶贫能够为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的要求。

(二)为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更是精神上的贫困。许多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思想上的缺陷,这些缺陷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埋下了巨大隐患。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优秀的精神粮食,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在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中推行艺术扶贫教育能够该感染孩子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消除他们的封闭、自卑与冷漠,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扶贫。

(三)为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

如前所述,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民族音乐方面,民族村寨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浪哨”情歌、黔东南山歌等民族歌舞早已蜚声海内外,侗族大歌更是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民居方面,贵州各地的民居建筑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黔东南苗族依山而建,气象万千的吊脚楼,黔东南侗族极具艺术魅力的风雨楼、鼓楼,黔西布依族朴素简洁,装饰考究的石板房等。在民族手工艺品方面,苗族刺绣、蜡染、布依族簸箕画、安顺傩戏和地戏面具等手工艺品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然而应当指出的是,贵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加之随着城镇化率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人口离开乡村,导致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后继乏人,面临严重的危机。笔者认为,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最大希望可以寄托在留守儿童身上,寄托在文化艺术教育扶贫事业上。通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扶贫教育与培训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通过人力资源形成和文化艺术市场的开发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三、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文化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现阶段,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接受了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但在教育质量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教育方面与城市的同龄儿童相比具有很大差距。例如:贵州长顺县茅山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由于土地贫瘠,石漠化程度高,农业基础设施滞后,茅山村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2018年笔者参与了贵州省民盟组织的茅山村小学文化艺术扶贫活动,该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为234人,其中70%以上是留守儿童。在文化艺术扶贫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学校缺乏教授艺术类课程的老师,缺少乐器、画具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几乎是一片空白。贵州罗甸县打改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大概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笔者在扶贫走访该村期间,发现该小学过去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是由一位来支教的语文老师兼职教学,这位老师离开后音乐课、美术课就一直处于停课状态。

当前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教育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首先,缺少艺术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扶贫不够重视,没有整体规划,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各方力量的帮扶缺乏长效性。其次,师资力量奇缺。由于条件艰苦,教师待遇缺少保证,贫困农村的中小学严重缺少艺术类专业老师,许多学校根本无力开设艺术类课程。再次,针对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扶贫教育处于空白状态,不能为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四、贵州推行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规划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路径

首先,要立足贵州省情,制定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长期规划,将扶贫教育同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艺术教育、职业培训、文化艺术就业并举的长期扶贫机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文化艺术素质、经济状况、精神品质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二)强化文化艺术扶贫的人才机制和教育机制

政府对于艺术教育扶贫应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將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艺术教育扶贫事业中。鼓励和充分利用艺术院校、文艺事业单位、民间艺术团体三方的力量,全面推进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素质,为贵州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培养人力资源。

(三)逐步实现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的集约化发展

实施贵州文化艺术教育扶贫集约化战略,跨地区整合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依托贵州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业,打造独具贵州特色的文化艺术教育扶贫品牌。通过文化艺术教育与文化艺术产业的科学协作,把艺术教育扶贫与民族文化艺术展演、特色旅游、特色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扩展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的社会经济效应,引导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更多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在文化艺术产业中的就业率,最大化实现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吉,钟婷,朱荪远.国外文化精准扶贫案例研究与借鉴[J].图书馆杂志,2016,(09).

[2]郑漫雅.借助文化馆平台优势,实现志愿服务集约化——以福建艺术扶贫工程为例[J].福建歌声,2016,(05).

[3]李劲松,李文生.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里与教育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5).

作者:杨春

农村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篇2:

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差异化研究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章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通过对贵州某地及杭州、长兴、丽水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进行走访调查,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同理心、主动性、自信心等人格特征及其生活的微观和中观环境,并对其成长生态进行探讨,为正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城镇儿童;人格特征;社会生态;健康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视角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大量农村成年人前往城市谋生,其子女被遗留在家,缺少父母呵护和照顾,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21世纪初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2016年民政部、公安部及教育部的联合摸底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庞大的人口数量,极具时代烙印的特殊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成为关系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生态理论强调人作为发展的个体,是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的,个体存在的社会生态系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个人,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类型,如同輩、家庭、邻里等。中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小规模群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学校、社区等。宏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领域,微观系统起着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

目前学界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多,但大多强调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较少对比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的异同。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进行差异化对照,对比发现二者的异同之处,为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样本及问卷介绍

通过随机抽样,在贵州某地及杭州、长兴、丽水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99.2%。其中,城镇儿童占58%,农村留守儿童占42%。

问卷借鉴CPI量表的部分选项,分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独立性、同理心、自信心等人格特征及其生活的微观(家庭、邻里)和中观(学校、社区)系统等进行现场调查,并实时收回问卷。然后我们通过SPSS 20.0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为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还运用访谈和个别走访等方式展开调研,总计访谈五十多人次。通过调查和走访,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刻。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人格特征差异

(1)同理心。Eisenberg认为,同理心是指因他人的情绪状态、处境理解和预期而在情感上有所共鸣。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统计结果的折线图来看,如果让他人伤心,农村留守儿童“有时会难过”的占比高于城镇儿童,而频次更高的“经常会感到难过”的占比低于城镇儿童,两者的总体趋势和走向不尽相同。在学龄儿童的个性发展中,父母给予的关爱和鼓励会使儿童在日常相处中逐渐习得与人交往的信任感、安全感和善于感知他人情绪的同理心,进而形成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人。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异地而居,日常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及时沟通难以实现,取而代之的是电话联络。这种交流形式是远距离的、间断的、较为表面的,并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并加以引导。其他监护人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不够全面,在细腻程度上也有欠缺,还有代沟问题,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缺少可以倾诉和模仿的对象,这使农村留守儿童同理心不够稳定,易随情绪变化转移。

(2)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个体源于自身的需要和动机并驱动自己去完成某项活动的动力强度。具有该品质的儿童往往积极探索外在环境,这会促进其自信心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当面对陌生小朋友时,农村留守儿童“有时会主动打招呼”的占比为60.9%,高于城镇儿童的37.2%,而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会主动打招呼”和“总是会主动打招呼”的占比又都略低于城镇儿童。此外,两个群体在集体面前主动表现自己的能力差别并不显著。面对陌生小朋友时,主动性较强的儿童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反应更快,也较容易适应环境。由于心理反应的不同,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在该情景下的态度与行为有所差异,而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方面,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可见,儿童主动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想要详细论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在主动性上的差异,还需要更加科学、广泛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3)自信心。从自信心比较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有时觉得自己很不错”的占比为65.2%,高于城镇儿童(城镇儿童占比为41.5%);“从不觉得自己很不错”和“经常觉得自己很不错”的占比要略低于城镇儿童。虽然总体趋势趋于一致,但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的自信心仍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自信心更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整体认可度较高,表现在诸多方面。儿童自信心的培养,离不开其所处微观和中观系统里家长、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与赞扬。

2.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所处微观系统的差异

(1)家庭干预。分析数据显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时,城镇儿童“不会受到家长干预”的占比为12%、“很少受到干预”的占比为15%、“经常受到干预”的占比为47.9%,农村留守儿童“不会受到家长干预”的占比为4.3%、“很少受到干预”的占比为26%、“经常受到干预”的占比为17.4%。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的一些娱乐行为与城镇儿童相比较少,看电视或玩游戏时受到家人的干预也较少。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有些家庭没有买电视机,很难满足孩子看电视的需求,二是父母进城务工,代理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留守在农村的儿童主要有四种被监护方式,分别为隔代监护、寄养监护、自我监护和学校监护。这四种监护方式各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所疏漏,这导致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父母榜样示范作用缺位,家庭调节与监控能力弱化,农村留守儿童也缺乏父母的引导和约束。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关键期较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负面情绪或不良想法,代理监护人无法及时察觉并给予纠正,长久放任便会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最终会表现为一些外在行为问题(如使用暴力、沉迷网络等)。

(2)家庭培养。笔者所调查的城镇儿童中“没有参加过兴趣班”的占比为11.7%、“参加过1个兴趣班”的占比为18%、“参加过2个兴趣班”的占比为22.4%、“参加过3个及以上兴趣班”的占比为47.9%,主要集中在“3个及以上兴趣班”,农村留守儿童中“没有参加过兴趣班”的占比为26.1%、“参加过1个兴趣班”的占比为43.5%、“参加过2个兴趣班”的占比为21.7%、“参加过3个及以上兴趣班”的占比为8.7%,主要集中在“1个兴趣班”上。可见,相对于城镇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兴趣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与培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渐渐丰富,文学艺术的熏陶可以使儿童获益匪浅。当前,城镇对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尤其重视。以杭州为例,每逢周末和假期,市民活动中心总是人山人海。孩子们在各个教室里上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则在休息室里一边等待孩子下课,一边处理工作或其他个人事务。而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等祖辈,疏于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和行为方式以外的兴趣特长与精神需求。此外,农村能够满足村民需要的文化设施或场所远不如城镇完备,硬件条件跟不上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对孩子兴趣和技能培养缺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所处中观系统的差异

(1)人际交往。当被问及在学校里和自己玩得好的同学数量时,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儿童在答案的分布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见,在同伴关系方面,两种儿童群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无显著差异。

(2)家校配合。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儿童所在的学校“老师从不召开家长会”的占比为7.4%、“偶尔召开”的占比为21.3%、“经常召开”的占比为71.3%,主要集中于“经常召开”这一项,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老师从不召开家长会”的占比为52.3%、“偶尔召开”的占比为13%、“经常召开”的占比为34.7%,“从不召开”一项占大多数。家长会能为学校与家长提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契机,借此,家长可以了解学生的上课环境与学习状况,寻求家校之间更默契的配合。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相对来说较少召开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个别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引导和特殊的照顾,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出门在外,回家的次数少,时间短,且多在学生放假期间,学校召开家长会也少有重视教育的家长出席,所以家长会召开的规模小、次数少,教师难以直接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達不到良好的配合效果,很难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指导。此外,个别农村地区教育观念淡薄,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代理监护人对早期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且过分依赖学校教育。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设施投入不足,加之师资力量缺乏,校际间教育交流和培训的次数少,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四、结论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微观和中观环境会影响他们的人格特征,整体表现与城镇儿童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以往的较多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产生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此次的调查走访发现,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虽然大部分时间没有跟父母一起生活,但仍觉得父母很关心自己,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不普遍。此外,本调查没有涉及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地区贫富程度、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同的监护类型等。限于资金和调查广度等原因,无法一一说明以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社会层面上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人格特征-行为问题是呈链式反应的,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某些行为问题,可采取倒推式方法,通过逻辑缜密的调查研究,追溯影响此行为问题的心理特征及有关的环境特征,共同助力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潘跃.全国范围内摸底排查 农村留守儿童902万[N].人民日报,2016- 11-10.

[2]李铿,吴志贤,乔昆.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10).

[3]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4]向银慧.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实践与反思[D].西北大学,2013.

作者:陈继旭 常莉莉

农村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篇3:

艺术教育对贫困地区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从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出发点展开讨论,并分析贫困地区儿童非智力因素下性格形成的特点,还有贫困地区开展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现状,最后从寻找心理突破口倡导鼓励教学、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重视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启发式教育、构建更广泛的统觉团环境分段教学、开展艺术活动几个方面进行贫困地区开展儿童绘画的教育策略及儿童性格的形成影响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艺术教育 儿童绘画 性格形成

一、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一)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两会的热议,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经过笔者调查,艺术教育的现状给很多支教老师两个“意外”:第一个“意外”,是贫困地区的教师对儿童艺术教育认知程度非常的低;第二个“意外”就是山区的孩子并不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性格问题,他们其实具备非凡的艺术创造的能力。所以说美术教育是小学到大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国外美术教育不仅保证一周一定量的课时,而且还保证博物馆等的开放,让学生从思想道德和情感,再到毅力意志最后到个性化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个人潜质的培养更适合现代化教育的创新人才。

(二)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儿童绘画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眼睛和脑的协调能力,也是创造性在新时代体现的必须能力之一。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抓起,才能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审美的态度。在某种层面上看,美术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在精神上,可以减少压力,通过美术活动抒发情感,与自然进行抒情交流和欣赏。美术活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美术的积累也可以发展最佳的生活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文化,是对传统的优秀文化一个传承,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创新的过程。

二、贫困地区儿童非智力因素的性格特点

笔者对贫困地区的儿童性格进行了调查,非智力因素的性格特点一般指的是智力以外的影响个体活动的心理特征。非智力的因素包括六个方面:理想抱负、独立性、好胜心、坚持性、求知欲、自我意识,无论是在认知度上还是在想象力上贫困地区儿童的认知能力还有性格的理智特征上都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当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他们都是受到家长、教师以及环境的影响,家长环境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很多学生的性格偏激,不善于和同学交流,自卑的性格。所以美术教育对贫困地区的影响是更加巨大的,美术不仅可以在精神上陶冶情操,也可以减少压力,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风情进行相关的艺术传承。

三、贫困地区开展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贫困地区开展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现状

贫困地区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的认可、教师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这第三个部分组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就是这三个条件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学生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绘画可以进入培训班进行培训,美术教育也早已经普及,可是贫困地区的儿童却不一样,他们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也没有专业设备,更没有社会提供的硬件设施。所以他们的观念仅限于美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且很多人认为儿童在四岁以前拥有绘画的本能,四岁以后就不再进行进一步的绘画教育,这种情况还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比比皆是。在附近的山区中,绘画的教育也并不乐观,很多学校至今也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和设备。

(二)欠缺艺术教育对后续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本身美术教育不是培养一个儿童成龙成凤,成为画家、艺术家的基础。美术教育和绘画,从根本上就是培养孩子一种坚韧性格的形成,还有情操的体现。欠缺艺术教育的贫困山区首先就是造成了学生的审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样贫困山区的儿童就容易缺少美与丑的判断能力,也影响了儿童正确的价值观还有世界观。其次,对于一些想走艺术道路或者有美术有天分的学生来说,小学的阶段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美术教育训练,高考的时候只能参加集训,这样就不能从小养成美术教育的素养,基础性的知识不够,也没有一定的审美观,这样从小就扼杀了一个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贫困地区开展儿童绘画的教育策略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一)寻找心理突破口,倡导鼓励教学,让孩子养成自信的性格

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更重要是需要教师的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孩子奇思妙想的学科,孩子的童年是纯洁的,在成人的世界里,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不可思议的。这些我们并不能对其进行扼杀或者忽视,要对其进行表扬,让这些贫困山区的儿童在快乐中产生灵感,并超越现实。也许这些奇思妙想也正是开始艺术大门的钥匙。很多时候,绘画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欣赏,不是“像”和“不像”的问题,而需要用孩子的审美标准去看学生的心理特征,可能孩子表达的也正是自己内心所渴望的东西,教师根据这些也可以对儿童的心理进行辅导和引导,让他们大胆的进行一个创作,构图新颖、观察角度等,一些恰到好处的引导和表扬。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纯真朴实的山区孩子在赞美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有的时候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可以给贫困山区的儿童一个最温暖的记忆。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加强课堂外教育,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孩子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经过调查显示,人的视觉组织和情感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旦他们在结构上发生了一致,就会产生审美的经验,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异质同构”心理反应。虽然偏远的山区的设备不健全,但是他们一般都具有别的地方没有的风土人情还有民族資源。美术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性格。进行情感的教育,更能够打动儿童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并倡导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大胆的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同时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把美术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三)重视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

无论是杰出的艺术家还是文学家,他们都是把理论性的知识作为先导。理论的学习也是对盲目实践的一个克服,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缺乏的并不是创作的资源,缺乏的是艺术语言表达的形式,用别具匠心的艺术语言展示艺术世界的魅力,这个也可以让儿童养成自我完善的习惯,在艺术的创作中不断升艺术的修养,这样在不断的提升中,潜移默化的就影响了一个孩子的性格。

(四)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美术教育注重启发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也由于个性的凸显,美术凝聚着中国博大精深的几千年的精神文明。俗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就是一个引导性的作用,并不是对儿童的思想进行干预。山区儿童美术的课程应该更具有人文性的特质,在山区儿童美术教师的教学中,应该顺应新课堂、新模式,培养儿童的现代化的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和鼓励儿童进行个性自主的探究和团体合作,从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懂得珍惜友情亲情,和自身的人文素质,塑造一个好的人格。

(五)构建更广泛的统觉团环境分段教学、开展艺术活动

这需要教师吸收旧观念,提倡创新,并不断的制定小目标,帮助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并主动的参与教学,还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艺术下乡的模式,经常对孩子一对一的指导。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些山区的孩子需要社会的关注,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把艺术教育衔接起来。同时也有利于贫困山区的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无论哪个角度去看,美术教育都是一个循回渐进的过程,在长期的教育中影响儿童的良好性格的养成。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针对贫困山区的美术发展还不是很乐观的现象,就需要社会的关注、师资力量的配备、硬件设置的配备等。对于山区美术的两个“意外”,也要提倡“三下乡”原则,对贫困山区的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让学生在长期的美术熏陶中,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在精神上,可以减少压力,通过美术活动抒发情感,与自然进行抒情交流和欣赏,也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思想道德和情感上,在到毅力意志、个性化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个人潜质的培养,由此改变儿童的性格。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只有自己行为的端正,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最后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瑞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困境、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2]张荻金.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石峣.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年.

[4]李建霞.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资本建设的行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年.

[5]曾小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年.

[6]王焕霞.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年.

[7]黄亚莉.社會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年.

[8]任茂贤.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5年.

作者:陈磊新

上一篇:语文教文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本科院校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