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2022-04-15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发展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学校教育不能被动等待或无所作为,而应不断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的代理监护功能,强化农村学校教育的家长咨询责任,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的社区干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篇1: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与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关系

摘 要:我国各地区经济存在着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农民收入低,为了提高家庭生活水平,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离开家乡到城市务工,少则半年,多则几年回家探望一次,这些被留在农村的孩子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探讨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与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学条件

留守儿童多为从小脱离父母照顾,缺乏父母关心和爱护,在生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都存着严重的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获得教育的唯一途径,但是农村的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条件差,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学设备和教学书本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只有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才能促进留守儿童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与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在行为养成方面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和偏差,留守儿童独立性强,性格孤僻、偏激,具有极强的自卑感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些在生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在生活方面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亲人照顾,不注重饮食,很多留守儿童都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不能处理好个人卫生,同时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也极差。在学习方面,无法培养起自己的学习兴趣,不能把学习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不能給自己确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加上没有家长的督促,学习的主动性很差,作业潦草、考试作弊、逃课等现象都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在行为习惯方面,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心理压力大,对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没有准确的判断,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悔恨终身。

面对这些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必须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职责。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学校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担负起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色,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理,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让其对自己产生自信心,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农村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

1.农村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较差

在我国农村,多数还存在着学校数量不足、教学条件差、教育设备落后、教材单一陈旧等问题。只有少数教师愿意回到农村发展,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师多数专业性差,甚至从未受到过任何培训,这都成为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学校的数量不足导致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无法上学,教学条件差导致了很多农村学校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而设备和教材方面的问题则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开阔视野,一些农村学校仅仅只开设几门干巴巴的文化课,没有美术课、体育课、思品课等,课程单一,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2.教育观念传统,忽视行为养成教育

多数留守儿童上学的目的都是学习知识,通过中考、高考最终改变命运,学校在开设课程中也是抱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只开设传统的课程而忽视对留守儿童行为养成的教育。学校在授课时多数以成绩区分学生的好坏,不能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好学生虽然是一种鼓励,但是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留守儿童本身已经缺失父母的爱,在学校又受到教师的差别对待,对他们的心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和打击,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3.教师综合素质差,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师多数专业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教师必须担负起教师与父母的双重角色,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而现如今,有一些教师不但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反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留守儿童,直接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旷课、逃课、厌学现象的发生,这对其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三、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行为的培养对策

首先,农村的学校应该全面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其次,教师要担负起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与父母的双重角色,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找到父母的影子,感受到亲情,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父母随时能够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课下能够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吸纳社会的爱心资金,为留守儿童建立宿舍等,方便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虽然国家一直有相关政策对留守儿童进行补贴,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思想教育,但是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增长。面对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为留守儿童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和未来负责任。

参考文献:

王秋香,王旖萱.论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问题[J].文史博览:理论,2012(9):56-60.

作者:徐德勇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篇2: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与扩张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发展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学校教育不能被动等待或无所作为,而应不断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的代理监护功能,强化农村学校教育的家长咨询责任,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的社区干预能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学校教育职能监护职能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发展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多专家学者开始介入留守儿童社会和教育问题的研究。许多专家指出,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放到“三农”问题的视野中来考察。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与希望工程一样重要、一样艰巨、一样规模巨大的教育工程。它期待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和扩大,是农村学校行政化体系的改造和完善,使农村学校能够承担家长监护及家庭教育的有效代理,而不仅仅是指教师个人教育技能的改变和提高。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学校教育不能被动等待或无所作为。事实上,学校教育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策略之一,离开学校教育的参与,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的。目前,社会学的研究已经提出诸多有效的治理策略,诸如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改革户籍制度以及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的壁垒,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等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等。但就教育学的研究而言,还显得不够深入,甚至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的代理监护功能

我国迅速进行的城市化过程,事实上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不会停止,而且还要继续扩张。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由此必须重新认识农村学校教育的功能。通过农村学校教育功能的改变,以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不能被动等待社会改革的成果,必须主动参与并积极响应社会的综合治理,从而为解决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提供策略。

留守儿童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就教育问题来说,其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管系统以及针对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网络。留守儿童常常处于无人监管的教育真空当中,客观上造成了“准孤儿”或“准单亲家庭”的出现。留守子女与一般家庭子女的根本区别之一,是缺失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教育和情感缺失的环境中。在一些农村中,校园的周边环境差,经常有辍学的学生或无业青年在学校周围游荡,制造打架、斗殴等不良事件,甚至威胁、引诱在校学生。另外,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的文化市场,有的游戏室、网吧特地设在学校的周围,对失去家庭监督、涉世不深、意志薄弱的留守儿童来说,很难抵挡这些不良的诱惑。有些孩子为了填补与父母分离后寂寞空虚的心灵,把放学后的闲暇时间大都消耗在这些场所,于是引发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现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的各种道德和行为问题是一种成长性问题,在本质上是由监护缺失造成的后果。美国学者Donald等认为:“大多数家庭对他们的后代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十几岁的儿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注、理解和关爱越多,他们发生过早性行为、吸烟和接触酒精、毒品的几率就越少。父母在关键时刻的出现——上学前、放学后、晚餐时,与较少发生各种消极青春期行为具有相关性。不论家庭收入、家庭类型和种族背景怎样,父母要求十几岁儿童取得好成绩和抵御性行为的期望对于孩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1]儿童的成长不能离开父母的必要监护,因而父母的存在就成为儿童成长的基本条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缺少这一基本的、正常的监护环境。

尽管近来有研究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归结为监护制度不完善是不妥当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本质上不在于亲子离异,“而在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失调”,亲子离异并不是导致留守儿童成长障碍的根本因素,而只是造成不良成长环境的促进因素。在他们看来,“留守性”并不“直接对其学业产生较大冲击”,关键在于“影响源”的偏差。[2]我们说,这种观点的确有其独到的见解,对我们更为乐观地去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但另一方面,这种看法可能令人产生误解,以为留守儿童问题与留守无关。如果这样理解,那就不仅十分错误,而且对解决问题也不利。事实上,正是因为留守性才造成学校教育的应对滞后和资源不足。在正常情况下,学校教育本可以满足一般儿童的教育需要,但正是由于留守儿童的亲子离异,才引发对教育的特殊需要,使学校教育显示出结构性的缺陷。但笔者同时也承认学校教育未能及时渗透并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监护不足或家教缺失问题,应该是最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必须重新认识农村学校的教育功能。据英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与违法紧密联系的家庭变量是父母对子女监督的软弱。由此看来,监管的确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看,学校主要承担的是教育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学校教育的重心是教育和教学,作为家庭教育的监护,主要是由父母来承担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监护也是一种教育,但这种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辅助性的,学校只是代理承担孩子在学校期间的部分监护责任。从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群体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学校必须扩大教育的监护职能,做到教育与监护一体化,把监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实施监护与教育并重的办学模式。比如,有地方推行学校与家长的管教责任书,实行教育监管预警系统,以及儿童失范追究责任制,同时还组织社会教育力量,建立“社会保姆”制度等,这些都是强化学校监护职能的有效措施。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来说,虽然由于父母外出而导致完整教育链的中断,但他们还有家乡的亲人与伙伴,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他们的社区和学校的老师。然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缺少将这些可能性的教育影响统一起来的力量。因此,重新认识农村学校教育的职能,扩大学校教育的监护管理体系,是农村学校教育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策略。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让学校承担更多的家长代理责任是完全必要而可行的。国内研究者张春玲指出,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已失去“原生性”的意义,留守儿童“可能对教师的亲密程度更高”,因此完全有可能“实现从家庭到学校的越界”,从而提出在农村学校尝试“学校教育家庭化”的设想。[3]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增加对他们的情感投入等监护性的教养活动,这不仅可以视为一种补偿性的教育,而且应当看作实施常规教育活动的前提。如果学校不能进行这种补偿,那后续的常规教育也不可能起到实际效果。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孩子在家庭中造成的错误是持续下去还是被纠正过来,这种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注重解决儿童的困难是学校教师的重要任务。站在这一立场上看农村学校教育,就会发现农村学校教育的功能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比如,积极而广泛的心理教育应当成为农村学校更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可以改善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抵制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应当提供更多的监护性教育,并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在这一点上,农村学校可能比城市学校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完成比城市学校更多的管理内容。比如,设立专项档案管理,详细记载留守子女的思想品行和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与工作情况,包括定期的查访和联络等。

二、强化农村学校教育的家长咨询责任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是家庭教育问题。然而,尽管学校教育可以不断扩大监护职能,但完全代替父母所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与扩大农村学校监护职能同样重要的策略,是强化学校在家长教育咨询方面的责任和渠道。根据张春玲的观点,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家庭“原生性”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咨询系统的建立实际是对这种原生性的一种修复和还原。中央教科所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留守儿童常常是由他们的亲人承担临时监护人,因而所谓监护缺失,正是这些临时监护人的介入过少所致。[4]换句话说就是,留守儿童的监护缺失并不具有不可弥补性,学校教育完全有可能发挥积极的枢纽作用,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有效的教育咨询服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建立一套特别的咨询服务体系,以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时能够继续承担管教子女的义务。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即在建立农村学校有关留守儿童家长的咨询服务系统,包括前面所讨论的监护职能方面,所谓“扩大职能”及“强化责任”,都不应当仅仅指教师个人的教育技能,而是指学校行政化体系的改造和转变,必须从技能性的改革变成办学模式的改造。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强化教师个人的监护意识以及提高教师进行家长咨询服务的技能,有可能大大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率,但这一切都不能代替学校办学模式和工作体系的转变。比如,目前有许多地方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成功经验,他们利用每年学校近3个月的假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共处。在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和县市,还将孩子带到务工的城市去,与父母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母的辛劳。这既对其闲暇时间给予了很好的管理,还可以使农村孩子感受城市现代化的生活,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一方面这些成功经验有效地说明了学校在家长教育咨询方面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它还同时告诉我们,仅仅靠教师个人行为的转变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个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扩大学校的监护职能并强化学校的咨询责任才能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在一些地方建立的寄宿学校制度,就是非常典型的体制化的应对策略。

事实上,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他们缺少的倒不是自己的管教责任,而是缺少管教孩子的信心和策略。即使是亲子分离所带来的教育障碍,也不能说父母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就毫无补救的可能。实际的问题是,他们缺少对子女进行有效教育指导的信心和经验,以及能够真心诚意帮助他们传达教育信息的代理人。因为在传统上,人们已经习惯于监护责任应当由父母来承担,因此一旦他们的父母离开,其他人便不大可能代替他们的父母来教育他们的孩子。然而,面对留守儿童这个巨大的教育群体,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化学校教育的枢纽功能,主动联络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咨询。学校与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将精力用于直接教育留守儿童,而且要将留守儿童的父母纳入自己的教育对象之中。一方面,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式和方法方面给予指导,使他们在外出打工时对孩子“离家不离心”。

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真正放弃对孩子的管教与监护,但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教育信心和有效的教育策略,认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因而无能为力,只好放任自流。事实上,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他们仍有许多教育子女的途径和方法,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没有很好地履行应尽的管教义务。究其原因,一是缺乏信心。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不懂教育,跟孩子说了也没用,认为有学校的老师管着就够了。持这种心态的家长在留守儿童的父母中还相当普遍。二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问候、沟通、联络、看望等家庭教育指导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都很少在平时主动用电话或书信与子女或学校沟通,多数与留守子女在一起的临时监护人根本不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学校主动与他们联系时,也极不配合,或推诿或护短,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监护的脱节,使学校教育得不到家长指导的有效支持,陷于孤军奋战的境地。有资料显示,60%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10%的父母平时很少联系,只在过年过节回家看看。三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实际有效的教育指导策略。当他们外出务工时,只能运用最简单的电话问候的方式应付自己的教育义务,不能在心理上与子女进行深度沟通。

事实上,留守儿童比普通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沟通,但他们的这种需要往往被其父母所忽视。调查发现,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子女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总是闷在心里,缺少正当有效的指导和疏通渠道。他们不想让父母外出务工,希望能与父母进行交流,但这种愿望却常常得不到关注。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特殊需要,学校教育应当主动架起留守孩子与他们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够重视与子女沟通的意义和责任,使他们在外出务工期间保持与子女的联系和交流。如果学校能够将教育咨询作为学校教育的责任,并建立起相应的咨询服务系统,提高教师实施家长咨询的素质和技能,就可以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在教育链上的脱节和缺陷,大大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大多有强烈的孤独感,他们都渴望与父母的相聚,但由于父母在外很少主动询问他们的情况,因而当父母回家团聚时,常常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在父母面前沉默寡言。这种与父母在情感上的分离常常扭曲他们的心灵,有些孩子因此而产生叛逆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或结交不良朋友等,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相当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及教育指导,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做家访工作。但这项工作在今天实际已经处于萎缩状态,教师很少主动进行家访,也不主动向家长通报情况,每学期例行的家长会成为唯一与家长沟通的形式,而当家长一旦得知孩子的问题时,为时已晚。针对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强化家长工作的力度应当成为学校教育职能变化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许多地区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比如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咨询中心,在寒暑假为教师举办留守儿童教育技能培训班,学校专门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建立联系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议等。然而,要使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家长咨询技能的培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除了应当学会与孩子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外,还应当学会与他们不在家的父母进行交流。诸如,如何与留守孩子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对话,如何抓住孩子父母回乡探亲的短暂时间向孩子父母通报情况,并举行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家长指导、家长咨询工作,以及指导他们如何及时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何保持与孩子的心理联系等,教会他们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三、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的社区干预能力

国内研究者齐学红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际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5]另一研究者周宗奎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是低社会阶层的典型与代表。[6]从这个角度看,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我国城市化及“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就已有的研究来看,作为社会工程的一部分,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许多行之有效而又十分中肯的意见。这些研究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以及改革城市劳动用工及医疗保障制度出发,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问题。就农村社会体系的改革而言,他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在农村社区生活方面,首先是政府部门的有效治理和监督,诸如对学校周围的网吧、书摊、游戏室、小商店、录像室等娱乐场所进行治理,净化学校的周边环境,努力消除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污染源”。与此同时,应建立起农村图书馆、少年宫等文化实体。农村文化书店应努力提供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以保障这些学生包括所有的农村青少年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与发展的文化环境。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农村社区生活的建设上,学校被排除在这个社会工程之外,没有看到学校在这一社会工程中的核心位置。在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学校教育的主导性被理解为一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教育功能,所谓主导性是指学校教育对社会自发影响可能发挥的一种抵消作用,而不是指学校教育对学生社区生活的直接干预能力。在传统观念中,学校不具有外向影响的义务和能力,其工作重点是搞好内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观念之下,学校似乎成为被围墙所隔离的世外桃园,优雅美丽、高尚纯洁,每一个孩子都是精心培植的花卉和果实,校园外发生的一切都不属于学校干预的范围,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学校便鞭长莫及,无能为力。然而,面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学校再也不能守持这种传统观念,必须主动进入社区,参与使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校的教育影响向农村社区渗透。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提高学校的社区干预能力,其愿望是好的,但实际上学校根本没有这种干预能力。事实真的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在影响社区生活方面,学校教育有很多工作可做,也有很多教育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学校可以主动与政府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反映留守儿童的活动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需要。而事实上,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学校是被动等待政府的指示而不是主动去开展工作。在组织社区活动方面,学校同样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学校可以以社区生活为中心开展课外生活,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尽管这项工作非常艰难,但只要真正想做起来,还是有可能的。

干预社区生活,不等于就一定是走出校园,而是指学校对学生校外生活的有效控制。比如,在一些地方对留守儿童实行的寄宿教育制度,虽然没有走出校门,但实际反映了学校对学生校外生活的一种控制能力。只要我们充分开动脑筋,就可以找到更多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在干预社区生活方面,尽管政府可能有更大的行政权力,但就实际运作来说,学校有更大的专业优势,更了解学生的情况,更懂得教育的规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应当承担更多的行动责任。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服务及教育预警系统的建立,政府与学校各有各的优势。政府应当充分运用其行政职能和公共资源,在实施社区教育工程方面发挥牵头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尊重和听取学校的意见,发挥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建立干预组织和预警系统,由学校具体组织和操作。

农村留守儿童的培养与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农民家庭幸福、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入与发展,必将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必须构筑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配合,形成一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据调查,留守儿童出现的越轨问题,不仅与校外生活有关,更与学校对学生闲暇时间缺乏有效监管,以及无力开展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有关。因此,提高农村学校对社区生活的教育干预能力,首先是改善学校内部的教育生活,提高学校生活内容的吸引力,这是有效干预学生社区生活的重要前提。相对来说,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学生的校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或跟随成人走亲戚、串门,或与几个同学一起玩电子游戏、去镇上看录像、上网等,对于缺乏监管的留守儿童来说,就更是如此。为了预防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学校应为留守儿童的社区生活负起责任,让留守儿童的社区生活变得积极健康起来。

一些学者把留守儿童问题归结为“三农”问题的一部分,认为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才能最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个观点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是消极的。农村学校不能坐等“三农”问题的解决而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应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枢纽及核心力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可能随着中国户籍制度、劳动和用工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彻底改革而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彻底的改变。相应地,留守儿童的规模不仅不会减少,甚至还可能增加。即便户籍制度改革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子女也不一定就能顺利进入城市。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可能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着眼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制度的改革以及农村学校的职能转变才是解决留守儿童的治本之策。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农村外出人口家庭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研究”(D/2001/01/024)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由蔡澄主持,成员有马兰芳、吴承红、邰启扬、黄国平等]

参考文献:

[1][美]Donald R等.教学行为指导[M].译者:时绮等.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2.

[2]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张春玲.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J].教育评论,2005(2).

[4]中央教科所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4).

[5]爸爸妈妈出远门了……[N].解放日报,2004-08-30.

[6]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蔡 澄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篇3: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调查对比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监护,出现诸多问题。本研究分别从教育、生活、心理三个方面调查对比分析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长期帮扶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对比分析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1]。吉林省作为欠发达省份情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加,问题也更加突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虽然他们对读书有比较强烈的热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的成绩却大多数都不太理想,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业认知不清,对未来感到茫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中下游。学校环境、家庭背景、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无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吉林省农村的社会活动比较少,生活圈较窄,人际交往大部分是以亲情关系为纽带,农村留守儿童只能与其留在农村的监护人交流沟通,监护人的年龄通常较大,加之孩子们与父母接触很少,他们的心理健康很容易被忽视,内心的烦恼、无助、恐惧等问题无人倾诉,久而久之,他们变得越来越敏感、孤僻、抑郁,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闭现象。由于缺乏管束,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他们与他人沟通不畅,行为偏激,任性叛逆等问题。这些反常的行为恰恰反映了他们内心强烈渴望受到关心与呵护。

为了解吉林省留守儿童现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分析,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10月27日—31日,调研访谈了榆树市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8个班,为进行对比分析,将问卷发放给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发放问卷316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其中留守儿童161名,非留守儿童136名,留守儿童占54.2%,非留守儿童占45.8%。共设25个问题,分别包括教育、心理和生活等方面。

一、吉林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对比分析

(一)日常沟通内容对比分析

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加偏向于了解子女的生活方面而非学习,了解学习的情况占有37.9%;而非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这方面高达55.9%,见表1所示。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子女身边,所以他们更加倾向了解子女的日常生活情况,这里面也不排除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家长仍然停留在过去“读书无用”的思想意识层面,片面认为只要子女能健康成长,长大后能打工赚钱就行,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极为不利的。非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日常的沟通一点点地向孩子渗透学习的重要性,给他们的日常生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平时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平均成绩进行了估算,并讲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父母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通过与在校老师、学生的进一步交流访谈,这一推断得到了更有力的证实。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优秀率为7.5%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的18.4%,而成绩较差的却要高出非留守儿童7.6%。

留守儿童对于自己学习的目的也比非留守儿童感到迷茫,留守儿童中有5%的儿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而非留守儿童中只有1.4%表示不清楚学习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到,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自身存在着不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但为了上大学、找好工作占比几乎相同。见表2所示。

(三)成绩不理想父母行为对比分析

调查发现,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留守儿童的父母明显会采取粗暴的方式,“打你一顿”占比相对非留守儿童高出5.9个百分点,见表3所示。农村孩子的父母一般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再加上常年在外从事劳累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好好上学,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孩子学习成绩却不理想,所以就会认为殴打之后孩子才会努力,或者直接托付给老师管而自己却不插手,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留守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内心产生错误认知,在教育与学业上更有可能产生厌学的现象。

二、吉林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对比分析

(一)家庭结构对比分析

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父母单独一方一起生活的占41.1%。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是只有一方选择出去打工,一般情况都是父亲出去的多,因为相对而言母亲更便于照顾孩子、照顾家庭;但是父母两个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的,孩子不能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大约为58.9%。

非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到,非留守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占大约87.5%,另外大约12.5%的非留守儿童平时有选择住校的或者家里除了父母外有其他亲属在家里居住,虽然存在这些情况,但是这些非留守儿童还是可以经常跟父母在一起,还是可以很容易得到父母的关心。

祖父母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的主要照料者。分析显示,大部分祖父母在照料孙子女的同时,还肩负生活的重担。在这种情况下,祖父母的劳动强度和生活负担较重,留守儿童的生活、健康和学习也不能照顾周全[2]。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借助回家探亲的机会及时纠正孩子的言行[3]。

(二)放假时生活安排对比分析

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留守儿童有59%在学习,25.4%的在做家务与农活,15.5%的利用看电视等娱乐方式消磨时间;而非留守儿童却有71.3%在放假时间进行学习,19.8%进行家务活动,8.8%的在玩耍,如表6所示。通过比较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因为生活条件,需要承担一些家务甚至是农活,在放假期间明显比留守儿童更加辛苦,要从事农活,这影响到了留守儿童身体的发展。而且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教育与监督,不学习与玩耍的比重要高于非留守儿童。

三、吉林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对比分析

(一)处理烦心事方式对比分析

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时,也有一部分选择放在心里不说,这样的儿童有39人,占总体24.2%;选择和老师同学倾诉的有56人,占总体34.7%;和父母倾诉的有34人,占总体21.1%;选择写日记等其他方式的有32人,占总体19.9%,如表7所示。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人格特征: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郁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4]。

(二)跟同学关系对比分析

在处理同学关系方面,留守儿童认为和同学关系非常好的有32.3%,要低于非留守儿童的41.2%,如表8所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由自己的父母变成了隔代亲人或者是亲戚监护人,对于这些临时监护人来说,他们认为这些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只注重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只要是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行,至于心理健康方面、全凭孩子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孤僻、自私、不愿沟通等现象。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的思路

(一)教育方面

首先,全力发展农村地方经济。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其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仅占37.9%;而非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这方面高达55.9%。地方政府应该全力发展地方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鼓励在当地开办工厂,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不用外出务工,在当地也能凭借劳动挣到工资。其次,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留守儿童对于自己学习的目的也比非留守儿童感到迷茫,留守儿童中有5%的儿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另外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留守儿童的父母明显会采取粗暴的方式,“打你一顿”占比相对非留守儿童高出5.9个百分点。基于现状,第一,应该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粗暴式”的教育观念。第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其清楚学习的目的。第三,帮助孩子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家长引导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无奈的背井离乡,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二)生活方面

完善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放假时间留守儿童有59%在学习,25.4%的在做家务与农活,;而非留守儿童却有71.3%在放假时间进行学习,19.8%进行家务活动。基于现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出发,充分利用三者的长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首先,集中发展地方经济,吸引其父母回乡工作,减少留守儿童做家务与农活的时间。其次,各级卫生部门加大医疗卫生的建设保护工程。最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场所、娱乐设施的投入建设,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地方学习和玩耍。

(三)心理方面

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时,选择放在心里不说占24.2%;和父母倾诉的占21.1%;选择写日记等其他方式的占19.9%。基于现状,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档案。关于建立档案的具体过程要确保不能给留守儿童增添新的自卑心理。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档案建设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尽量做到每周定时或者不定时调查,调查问题应每次更换,同一问题应无规律的重复出现两到三次,可以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R].2011-04-28.

[2]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37-49.

[3]杨晓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前沿,2014(Z8):161-162.

[4]马多秀.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1):76-79.

作者:张程 杨子刚

上一篇:乡土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酒店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