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大多服务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课堂仍然以被动的讲授为主,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关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整合要由单一的教师教转化为为“教与学”服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摘 要: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意义、整合的基础、整合的原则及整合中存在的误区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教学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增强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其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点。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教师也从容走出“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困境,激情引趣,变讲为导,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意义。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已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多媒体的优势,不但将教材中的某些情景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而且借助网络开展有关课题研究,使学生由单纯的知识受众者变为未知领域的探究者,由此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再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由此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有利的。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要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打好基础。

1.从“硬件”方面投入。

我校为教师和学生配备计算机相关基础设备,每个教室都有一台电脑,且都有独立的投影仪,学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教室。而且组织师生在多个互联网站上(如“中学学科网”“高考学习网”)注册用户名,供教师从中摘选资料,接触最新鲜的教育资讯,这样从“硬件”上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打好基础,提供开展这项研究的可能性。

2.把计算机教育引进课堂,为信息教育打好“软件”基础。

从学生角度来看,本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很多人在上高中之前甚至都没有系统地接触过计算机教育,所以,我校为学生开展了基础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每周两节计算机课,并配有机房供学生实习。实践证明,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3.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教育,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甘肃省的教师都要通过信息技术考试的测试,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甚至“懒得”使用计算机来教学,这就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产生了很多障碍。因此,本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从根源上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做好了铺垫,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教育中起到引导作用。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颇丰,做到由简到难,将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整合起来。

三、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有效”整合。

“整合”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构建原则: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开放性构建原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生物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

3.实用性构建原则: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模式应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生物课程和生物教学之间的桥梁。

4.探究性构建原则:生物教学中通过情境—探究—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规律,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生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多样性构建原则: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应是唯一的、固定的,可根据生物课的课型、内容和特点进行多元化。

四、走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误区。

1.课件设计避免太花哨,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是赶时髦,不是粗制滥造,重数量不重质量,由于对新的教学媒体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个别学生精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观察。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形成“展示知识结构—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知识巩固与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彻底打破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2.不考虑内容难易滥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设备在各个学校中的普及,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利用网上资源辅助教学,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对网络资源不加筛选,“拿来主义”,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等不利于教学的现象。信息技术被不加筛选地应用在每一堂生物课上。有些课件并不完全适用于本节教学内容,或并不适用于本班学生的理解水平,但是教师却强行使用。有些教师甚至用多媒体完全取代必要的板书和讲解。省去板书虽然可以节省时间,增大课容量,却会使学生失去思维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曾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

高中生物学有很多内容学生在其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中都已经接触过,对这些内容教师只需要简单讲授学生就能明白,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而且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因此简单内容的教学也使用多媒体是一种设备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浪费。

3.合理选择使用课堂演示型课件与个别交互型课件。

演示型课件适用于学科知识难度偏小,学生活动较少的内容,同时其又具有制作简单,形象直观、制作花费的时间短等优点,因而成为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课件。例如:《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生物的进化》《生态系统的功能》等内容均可用演示型课件。它虽然适合在课堂上演示教学,但由于它是一种“固化”的东西,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间的自由交流,压抑了教师的突发灵感和创造性。

交互型课件往往设计出多层次的分支结构,对同一课题设计出不同的分支教学流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能综合体现各种媒体的优势,通过对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对象的处理,能直观、多样、灵活地展示各种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适应当前国际潮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交互型课件制作的耗时长、对教师的信息化技能要求高,制作一个成品往往要花几天乃至数周的时间,因而不可能每一节课都用也没必要每节课都用。例如:高二《绪论》是全书的开始,也是能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生物课的关键一节,在该课教学中使用大量的图片、数据、音像制成网页格式很受学生欢迎。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课件类型。

总之,信息技术给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设备,在传统教学结构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更高层次的融合。整合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软件等手段将整合的研究工作细化,切实拿出一套有科学性、可操作的方案,使每位教师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势的同时,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自觉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丰富和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雅莲.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变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46-47.

[2]唐涌波.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特性[J].教育信息技术,2010(01):22-23.

[3]李建兴.高中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J].考试周刊,2009(28):197.

[4]郭亦文.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学教育,2012(1):31.

[5]傅锦国.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课件制作和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48.

作者:高海霞 仲作军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篇2: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摘 要]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大多服务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课堂仍然以被动的讲授为主,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关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整合要由单一的教师教转化为为“教与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师生观和学生的学习观等。新模式下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新知识,查找相关资料,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将世界各地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学生借助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能够迅速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同时,网络互动平台弥补了课堂有限时间内师生互动的不足,加强了师生互动,打破了空间上以班级互动为主的模式,实现了高中生的跨学校、跨区域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为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展示教学过程的重要工具,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但是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学习中。新课程提倡学生主体课堂的建立,主张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更需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提供知识经验的支持,为课堂活动中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提供多元化工具的服务,为学生课后的扩展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

1.微课引导,课前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建构,而学习的起点便是课前的预习,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在新知识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知识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主要是通过导学案与微课视频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教师的导学案是学生借助网络和教材资料明确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各成分的比例关系是什么,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学习教材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形成课前的学习问题,然后借助网络查找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逐渐丰富自己的认识。例如,一个小组的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到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动物和植物的细胞膜有所不同,在详细的图示中看到细胞膜的成分,每一个成分是什么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模拟制作细胞膜的构成制作成微视频,上传至共享平台,学生借助感官的实验,完成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要选择动物细胞?为什么要用动物的红细胞做实验?然后继续展开学习。

2.多形式教学,展开课堂互动

课堂不是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以新内容为交流话题的师生、生生互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简单的导入和引导下,应将课堂还给学生。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问题,如什么是糖类?糖类都是甜的吗?糖类由哪些元素组成?糖类的种类有哪些?糖类有哪些功能?并给予每一个小组10分钟的讨论和展示设计时间。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展示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图画、视频、动画等,使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展示后小组学生需要询问“大家都听懂了吗”,如果还有没有听懂的,就邀请一个学生用简短的话进行总结,以检测该问题是否掌握,如果没有就邀请展示小组学生再次进行展示。遇到大多数学生都难以解决的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新借助网络进行探讨,展示糖类的立体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解决知识难点。

3.多层次总结,巩固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内化和吸收需要课后的强化和巩固。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自画结构图完成对本节课和一周内容的总结,通过书面作业完成对内容的内化,效率较低,并且容易丢失。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将知识总结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设置,突破了以前的结构图,采用漫画形式、板报形式等使核心内容突出,知识点明确,在小组设计的基础上,公选一个进行保存。同时,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的内容及时进行保存,以满足学生对不明确知识点的及时回顾,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同时,网络上包含着丰富的巩固性作业,远远比传统的纸质作业更加丰富,也更加灵活,这些都是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相关的练习,然后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展开讨论,促进知识巩固的灵活性。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形式以及互动式的沟通平台,满足学生搜寻资料、小组探讨、课后回顾的需要,真正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新形式。

[ 参 考 文 献 ]

[1]于丽红.妙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

[2]黄静.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

[3]孙永红.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优势[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陈绍飞.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作者:胡继祯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篇3:

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及方法,对于提高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效整合,并不仅仅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多功能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运用,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交流互

动、共享资源等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实践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应有的锻炼,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努力的目标。

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改革传统教学结构,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重要意义

1. 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我国经济社会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会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特别是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微观世界,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融入到生物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掌握生物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2. 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生物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的成功提供了重要前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师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生物微观世界有更精确的认知。

3. 提供丰富的资源优势

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方说,它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视频、图像等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优势,另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有利于生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就包括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具体策略

1. 通过信息网络优势,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的优势,查找与生物教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宽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动物细胞工程”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讲解相关的细胞原理,使学生了解细胞工程意义的基础内容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搜索,来拓宽更多的知识内容,如我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研究的相关成果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理论,使学生对于当前世界上动物细胞工程有更多的掌握和研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除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 通过动态知识演示,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反映动态变化的知识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能靠教师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需要靠动态演示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植物的根对无机盐吸收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相关的课件,来模拟植物种植生长的情景。学生通过鼠标操作就能给植物施肥,而不同的肥料会给植物带来不同的反应。为了使植物能够有效生长,学生可以进行多种尝试操作,从而选择最佳的种植方案,培育出茁壮的植物,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无机盐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可见,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增强学生理解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 通过投影技术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复习,在高中生物复习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投影技术,将生物课程系统的知识网络放到大屏幕上,供学生参考学习,这样既可以节省复习的时间,又利于学生深刻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的质量,从而有利于教师更深入的讲解。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生物知识的体系,还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勾起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忆,既省时又高效,又能使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提高复习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其实每个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教师能够把完整的知识网络交给学生,学生在复习中会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有所侧重地复习,从而达到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温故知新,提高复习的效率。因此,在生物复习课中,好的信息教学课件对于学生的学习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对基础好的学生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又可以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起到重新学习,复习巩固的作用,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不会在复习课堂上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师生良好沟通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 除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以外,还为师生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比方说,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化的人机对话系统,来充分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增强教学的目的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通过信息化的系统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智能判断,以取代传统评价方式中繁琐重复的工作。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即时测试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通过网络测试教师随时可以对学生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物教学,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新课标的要求,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生物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为高中生物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娄伟.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4):40.

[2] 李雪花.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J].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4(2):78-79.

[3] 石永谦.高中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85-186.

[4] 王晓雨.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8):113-114.

(编辑:杨 迪)

作者:朱东

上一篇:3H护理模式精神科护理论文下一篇:农村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