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共通教育,也是当前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教育体系。在国内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中,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在德育创新过程中需要从通识教育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努力将这种联系实际化,更多地通过现实德育引导展开,认真塑造学生的德育认知,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基础。本文研究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对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女性高等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在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女大学生德育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关怀教育的缺失。诺丁斯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提出了教育目标应该注重通过关怀实践,教育应围绕关怀主题进行。本文结合当代女大学生德育现状,提出把諾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渗透到女大学生的德育当中,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对高等教育下女大学生德育的培养模式做出合理选择。

关键词:女大学生;德育;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

一、反思女大学生德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持续增长。据统计,2004年女大学生在校总数已经达到609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5.7%。m2005年在校女研究生42.46万人,占在校研究生的43.39%,比199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作为女性中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佼佼者,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女大学生生理等特殊性原因,现在相当多的女大学生也出现了许多诸如生理、恋爱以及性迷茫等心理问题,“没有人关心我”成了不少女大学生常见的抱怨,她们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唠叨、教师批评背后的关心,不会处理同伴之间的沟通问题,对他人缺乏信任和尊重。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些女大学生会对周围的人如此缺乏信任?为什么她们会感到生活无意义?原因有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即德育教育忽视了让女大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这个维系着我们生命的世界,这为我们目前女大学生德育缺失了关心主题敲响了警钟。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她认为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完成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但是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关怀教育的范围大多侧重于儿童阶段的道德教育以及教师应该怎样进行关怀,而对于女大学生却很少关注,本文试图探讨女大学生中关怀的缺失,并结合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探讨女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模式。

二、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概述

(一)从关怀伦理学到关怀道德教育

二战以来,西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社会技术变革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发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道德的失落以及关怀的缺失。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关怀伦理问世了。作为关怀伦理学的第一位著名代表,卡罗尔·吉利根认为一种成熟的道德应当包括公正和关怀的对话,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奠定了西方社会新的伦理理论——关怀伦理学的基础。

而关怀伦理学要得到实施,最终还要依靠道德教育,关怀伦理学的这一呼唤已经得到社会的响应。诺丁斯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出“关怀”的呼声,她的理论不仅意味着让学生学会关怀,要求人们对下一代要给予更多的关环,而且意味着要推而广之,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怀。关怀伦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众多学者和著作的流派。影响世界许多国家,在我国,关怀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新领域。

(二)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以关怀伦理学视角看待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诺丁斯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对策具体化,使其在现实中具有可操作性。她认为学校教育必须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对自我的关怀,对他人的关怀,对动植物、环境的关怀都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把这种关怀教育视为全社会的事。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二是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人有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在她的理解中,“关心是一种关系”,是道德人生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几乎所有的美德条目都是从这种关系中自然地发展起来。而这种关系是由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双方共同构成的,被关心者与关心者对这一关系的贡献是同样的,只有当被关心者承认了受到关心时,这一关系才算成立。

(三)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特点

首先,专注性

诺丁斯认为,无论关心者还是被关心者,二者处于关心的关系中时,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而关心者的心理是以专注为特征的,这种关注是形成关心关系的关键。它需要关心者全身心的投入和接受,是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需求做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无条件的心理反应。

其次,共生性

关怀是一种接触,一种需求与被需求之间的交流,成熟的关怀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而不是单方面的接受关怀。也就是说,被关心者在关心关系中不是被动地享受关心而没有作为的,在接收到关心者关心的言行之后,需要及时向关心者表示其接受了关怀,并把这种心理反映的信息传递给关怀者感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关怀关系。同时,诺丁斯还提醒人们关怀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祈求,在成熟的关怀关系中二者都是行为主体,都负有重任。

第三,实践性

诺丁斯认为,完整的关心关系并不是抽象或虚拟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关心情境。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教师若果想要帮助学生培养关怀质量,就不能空泛地复述关怀的大道理,而是要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关怀。

第四,具体性

在一个关怀情境中,关心者和被关心者的行为具有特定性和具体的指向性。否则将会给被关怀者造成不应有的麻烦。同时还要考虑到被关怀者之间的差异性,即关怀者要与被关怀者进行具体对话,走进被关心者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当前关怀德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反映了时代的教育精神,更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认识,使道德和道德教育从概念化的、知识化的科学世界中重新返回到人的真实的生命世界”。特别是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群体。诚然,我们的教育并不缺少关心,但我们关心的更多的只是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人内在的精神,这种关怀是片面的,而这种关心模式下的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而关心的本质是精神关心,只有从精神上关心女大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女大学生的发展。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因性施教”的理念

高校应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理念,立足于女大学生的性别和实际需要。注重教育关怀因素的影响力、注重情感沟通和个性化、注重激励的作用。在面临人际交往、情感等情况下,由于性别的影响,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及各种心理困扰和冲突,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更应关注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女大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男女两性的智力特点、生活习惯等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发两

性潜力。“因性施教”的实质就是承认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专门教育。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学校是学生成長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女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缺乏性别视角,德育性别意识淡薄,女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常被忽视。这种生硬的制度注重“管住”,而缺乏应有的柔性,较少关注到女大学生特有的认知和情感特征。在诺丁斯看来,对话是关心的基础,也是维持关心的重要手段,没有对话也就没有了关心关系存在的可能。但这种对话要避免表面空谈和单方面的说教,否则就无法实现双方的悦纳与理解,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这就需要高校制定一套有效的心理辅导机制,加强辅导员责任职能,注重和女大学生的沟通、对话,及时预防、跟踪和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注重教师关怀德性的培养

在高校里,师生关系对于女大学生的成长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关怀者去关怀。当教师想去关怀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在感情上接受对方,“去理解他人的现实,尽量体会他的感受,是关怀者关怀的基础。很多教师自以为给了女大学生很多的关怀,而这些“受关怀”的女大学生仍然说“根本没人关心我”,这也正是高校中教师与女大学生关系陷入误区的原因。—方面教师以“我都是为你好”的说教,苦口婆心而收益甚微,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却因教师的不理解而疏远甚至公然对抗教师。可见,将关怀看作是教师单方面的美德无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另外,教师的关怀表现在态度上,能够从始至终,一以贯之地接受学生。刚开始时是全神贯注的接纳,而继之以设身处地的态度去了解女大学生真正内心的声音,放下自己的身段,抱着开放的胸怀,倾听其声音、响应其情感,而不是急着去下判断、做结论。

(四)注重实践的教学

真正的德育应该是生活德育,而不是德育课的德育。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在现时的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诸如心理、生理、性观念的问题。因此要走进女大学生的生活,了解她们的困惑,真正把对女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关心的初衷下,进行各种活动和学习,首先让她们感受到学校是关心她们的。真正的道德教育并不是把心灵异质的道德知识条目灌输到心灵里去,而是要让女大学生体悟道德,爱护、化育自己的道德自我,促进女大学生德性的真正成长。

(五)定期开展关爱女大学生身心健康讲座

生理问题往往成为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根源。据国内外调查资料统计,女性月经生活伴随的躯体和心理紊乱的发生率估计在25-100%。由于对月经知识的缺失,女大学生对自身月经前后的身心变化、对智力活动的干扰、情绪的变化等知识及调整方法极其缺乏。尽管许多高校也给女大学生设立相关的知识讲座,但主要偏重于青春期保健知识的教育。其实女大学生更缺乏的是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诸如聘请心理学专家及心理医生坐诊,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此作为与女大学生谈心的窗口。对不愿面谈的女大学生,可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帮助女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六)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关爱女大学生

学生社团作为一种集体组织,是学生自发形成的社会活动空间。高校应该支持女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得女大学生找到情感沟通和抒发的管道,这不仅有利于她们个性的塑造和身心健康,培养她们公平竞争的合作精神,更能使女大学生在合作中培养相互关怀的道德质量。

责任编辑 王洁

作者:张 营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共通教育,也是当前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教育体系。在国内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中,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在德育创新过程中需要从通识教育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努力将这种联系实际化,更多地通过现实德育引导展开,认真塑造学生的德育认知,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基础。本文研究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大学生德育教育 教育创新

当今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开始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整个社会都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很关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体原因是德育素质已经成为评价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事实上,大学生德育教育一直处于待完善状态,不同的教师和学者纷纷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德育教育,但是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出现这一状况不仅仅是由于德育教育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有关系,即德育教育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特征及通识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学生德育教育要努力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通过创新提高相应的德育教育效率。考虑到当前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矛盾,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创新整合,努力引导大学生以辩证的态度认识社会,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德育思想,为他们树立全新的德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

一、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

对于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间联系的认知,需要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在时代变化当中,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主线,加大分析通识教育的力度,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影响。从本质上而言,通识教育应当是一种社会教育,它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社会性的联系上。高等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最后一节阶梯,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做出引导,也能够为学生进入社会搭建联系的桥梁。因此,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化过程中,要朝着通识教育的角度考虑,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德育教育体系,一方面具备良好的时效性特征,另一方面形成独特的德育引导思想。在探索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改革之路时,要努力引导大学生德育教育朝着时代化、未来化、世界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培育德育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以迎合时代的根本诉求,体现不一样的高等教育理念,进而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共同认知。

二、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思路

1.明确通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通识教育的兴起,是一种社会需求,也是一种社会教育的凸显,它的出现满足了当代人的终身学习理念,也为人们形成了共通的学习认知,提高了整体的教育成效。相比大学生德育教育,通识教育更加全面,而且它本身来源于社会,最终服务的也是社会。大学生德育思想教育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考虑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性,努力引导学生提高德育思想,以迎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改变学生的社会认知。如今,大学生德育教育很多时候采用的仍旧是直接的理论教育。大学生德育教育,要朝着通识教育的方向对自身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创新,了解大学生在近些年的发展变化,审视大学生在德育成长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树立全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内容,更多地从通识教育中彰显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社会性质,让大学生感受到他们德育教育的最终归属。

2.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

在了解通识教育当中的德育教育思想以后,需要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持续的拓展,努力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大学生发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隐藏的通识教育内容,明确指出通识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系。现阶段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明显对于通识教育缺乏一定的认可度,所采取的措施往往违背通识教育的开展需求。对于这样的状况,必然需要在新时期进行科学的改善,更多地探索两者之间的教育逻辑和教育互补功能,努力通过融合处理两者之间的教育优化关系。同时,现阶段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仅仅包含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限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创新需要打破这样的局限性,明确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和德育教育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德育思想。

三、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办法

1.全面强化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服务意识

在新时期的通识教育中,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作为主要出发点,最终的归属需要确定为两种教育的联系点——社会。在新时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要以学生成长需求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现如今的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因此在德育素质方面会涌现出一定的问题。同时,部分大学生面临着恋爱、就业、学习等压力,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压力加以正确的应对,不能处理各种学习问题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德育素质的错误发展。在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实际,将学生的德育素质健康成长作为重要的培育内容,切实尊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多方面地关心学生。

2.从法律的角度坚持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法制化属于必然的发展结果,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将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学生德育工作法制化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法律手段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强化法律观念,了解相关的社会法律认知,努力从社会和学校的角度对学生展开通识法律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德育认知。学校可以在这一基础上配合德育法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定相应的学籍管理机制和奖惩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处,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状况。

3.倡导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德育自我教育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引导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成长必然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不会停止在高等教育这一阶段,还会体现在大学生以后的生活中。现如今的通识教育认知已经有相当大的拓展,不仅包括基础的外在社会教育,还包括大学生的内在德育教育。这一教育指的是大学生应当注重对自身展开合理的教育管理,一方面约束自身的行为实践,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带领学生形成健全的自我管理机制。具体的实践可以从德育实践活动中完成,通过一定的社会事例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认知,改善学生的德育认知,以学生会作为主要管理组织,形成一个类似于社会单位或者企业的管理结构。同时,对于德育素质成长较为明显的学生,可以将他们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标兵,带领大学生形成共同的德育认知,满足以后社会的成长需求。

4.全面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素养

当前时代的改变给整个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全新的发展要求,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迅速加大。为了满足通识教育基础上德育教育的主体需求,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对自身的教育素养进行持续的强化,明确奋斗目标,确定相应的发展空间,并以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为基础进行优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拓展中,可以将大学生德育教育转变为一种复合教育,转变自身的教育引导角色,使得不同的学生具备完善的德育教育素质,满足通识教育的成长需求,带动整体大学生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体而言,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需要考虑大学生的成长变化,了解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成长理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养,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箔.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4.

[2]马鼎鑫.高校“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

[3]叶明娟.大学生德育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作者:岳新岳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实施和谐德育,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高校德育在为社会增添和谐成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实施和谐德育。本文从转变德育理念、充实德育内容体系、更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实施和谐德育。

关键词:德育 和谐德育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学专家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她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之反哺于社会,不仅仅是人才与技术,更包括风气的养成、道德的教诲、文化的创造等[1]。现代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的任务[2],还担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高校德育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实施和谐德育,以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一、和谐德育概述

1. 和谐德育的内涵

和谐是人世间最美的状态,和谐是人的发展观中的最高层次和最高体现[3]。

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4]。

2. 和谐德育的特征

(1)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形式上,突出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2)遵循科学规律。

德育只有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和谐有效。和谐德育,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

(3)体系完整,协调发展,产生最优效益。

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一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而不是踯躅难行;应该是构成德育系统诸要素相互匹配,协调发展,而不是互相掣肘,影响发展。

二、 对大学生实施和谐德育的意义

1. 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思想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的哲学,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理想、人生意义等本质性、终极性的问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应当使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充实;使人在做出自主性选择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激起高尚的情操;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够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这也正是和谐德育所要求的。

2.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

和谐社会需要培养造就和谐的人,和谐德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善于处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德育的主要内容与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主题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构建和谐德育,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因此,和谐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大学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实施和谐德育,确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 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和谐,不仅是一种内外协调、上下有序的状态,而且体现着一种团结、协调、不散、不弃的精神,体现着一种事物存在的结构模式与发展的自然规律,更是一种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西方哲学中,从审美角度出发,和谐是事物之间最佳的结合,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均衡与协调,是一种极致的美。可见,“和谐德育”,作为一种方法、一种目标,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让和谐意蕴充盈德育工作全过程,为塑造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生力军,成为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和谐德育的实施能促进人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理性与审美的和谐发展。其价值在于发挥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促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4.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需要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都很重视,但成效上还不容乐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一是教育理念的偏差。比如: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教育实践中却力图使个体的思想、个性纳入统一的规范秩序,忽略了个体的人格训练与自由理性思想的培养,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片面强调教师主体的作用;存在较明显的“外在价值论”倾向,淡化了内在精神的培养,受教育者不能真正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二是德育内容的泛化、窄化,且教育内容相对滞后,缺少针对性与时代性。三是德育方式简单化,缺少多样性。往往灌输说教多,实践体验少;抽象化的规范多,个性化的指导少;强制性的管教多,人性化的教育少;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体验、身心的交融。四是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欠客观;评价内容重认知领域,轻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因素;评价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等。

为此,实施和谐德育,优化和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内容、形式、手段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任务。

三、实施和谐德育,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对策

笔者认为,应从理念、内容、形式、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优化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实施和谐德育。

1. 转变德育理念

(1)构建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双主体”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德育是人对人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德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主体[5]。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在德育活动中起着教育、管理和协调的作用。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若能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另一方面,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同时,在德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达成德育目标的核心和关键,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积极地参与和配合,德育活动不仅难以深入开展,而且也难以取得实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才是德育活动真正的主角。德育过程就本质来说是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这两个主体互动中的和谐、协同程度。坚持高校德育的“双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特别是强调和尊重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充分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落实和谐德育的关键。

(2)树立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做到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引导道德行为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知情意行”诸环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6]。

高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取决于这四个环节和谐统一的程度。实施和谐德育,应将“知、情、意、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标,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2. 充实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1)开展以历史、时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

(2)开展公民教育,培养自由、法权、责任等公民意识,形成独立人格。

(3)开展生命道德教育和生存伦理、科技伦理教育,培育和谐发展观,遵循文明社会的操行规范。

(4)开展合作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建立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5)开展健康教育,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双和谐。

比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预测和心理诊断,建立心理档案,进行跟踪分析等,做到及早有效的心理预防和保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排解困惑和痛苦,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身心健康。

(6)加强道德实践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将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深入生活,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素质。

比如: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以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激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通过科技创新、策划大赛等,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普法宣传、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服务社会、自我教育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3. 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1)与时俱进,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2)将理性化教育和情感化教育有机结合。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在主体性与规范性、德性与契约、理性与情感、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等关系之间,形成合理的张力结构。

(3)“外授”与“内修”和谐,重视德育体验功能。

道德体验关系到德育内化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和谐德育必须设置德育体验环节。和谐德育体现在德育方式上,应充分发挥“授”和“受”两个积极性,在搞好外部“灌输”的同时,尊重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调动他们的道德理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积极寻求与外部“灌输”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共鸣来达到德育目的。

4. 创新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方法要克服说教和形式主义,把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上来,实现知识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的和谐。以受教育者道德实践的改善和提高作为衡量主体德育发展的评价标准,是评估德育行为、德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尤其要渗透动态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理念,而不能局限于以往的静态评价、终结性评价。

总之,和谐德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其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相吻合的。实施和谐德育,其目的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所强调的:“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该不仅仅只是作为一名专家,而是应该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7]。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09.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张文鸯.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德育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6,(9):102-104.

[4]詹万生.和谐德育论[N].光明日报,2006-03-22.

[5]钱焕琦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詹万生.中国德育全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171.

[7]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68.

作者:陈 雯

上一篇:科学经济发展观统领论文下一篇: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