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优秀的道德思想,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充分融入儒家思想,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儒家思想内涵,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借鉴意义,儒家思想和大学德育教育的充分融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1:

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大学的德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工作,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大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要求,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具体执行策略进行了完整的制定。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大学;德育教育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重视程度的提高,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分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是当前很多大学德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的德育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开展,并且能够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当中形成较高水平的经验积累[1]。但是,很多大学虽然不比根据单一的业绩考核模式进行常规教学活动的推进,却依然受到很多经验不足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的大学教育机构无法在各项经验的有效累积过程中形成同新时期德育教育活动要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模式的建设要求。除此之外,要结合当前的德育工作执行要求,对后续的环境特点实施分析,并保证相关德育工作能够在功能的影响下进行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使得很多大学教育机构迫切需要通过高效教学细节的转变适应高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使后续的教育机制能够在德育工作的有效促进下实现运行水平的完善。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新生活的适应

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必须对大学生活拥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中,这就需要大学生将新生活的适应作为这一阶段学习生活的主要任务[2]。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人员,要根据社会工作方法的要求,为学生设计更多的适应新生活的方案,并保证全部的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以便大学生可以充分结合德育教育推进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新时期的德育工作的推进,保证全部的德育工作能够完整的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要求。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学生接受德育工作过程中实际特点的关注,并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在可操作性因素的有效影响之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德育教育活动在新时期的执行质量,以便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在新生活的不断适应过程中形成对生活的适应[3]。社会工作方法的教学活动还必须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通过多种渠道共同进行交流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可以在不同教学模式的共同影响之下尽快适应新生活,提升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提升未来规划的科学性

大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是影响大学生前途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大学德育工作质量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在设计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对未来规划活动实施研究分析,确保所有的规划活动能够在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广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行[4]。另外,高校的德育教育人员要加强对大学生身份转变情况的关注,并且为大学生安排较为有利的接受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指导性因素的构建,并保证所有的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在相关教育活动得到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实现同社会活动的有效对接。在应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方法多样性的关注,保证全部的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小报告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处置,以便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参观机制和实习机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同学习环境的对接,增强各类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的德育工作执行科学性。

(三)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大学生提前具备应对社会考验的能力。一些高校目前存在一定的德育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造成很多的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单纯的凭借内部机制的改革实现同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无法在运行机制的层面实现同社会各项要求的适应。还有一些高校在应对德育教育要求的过程中,仅仅可以保证相关要求能够在内部得到贯彻,并不能在社会机制改变较快的情况下迅速的适应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变化特点,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难以在相关理论的有效影响之下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部价值。因此,对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执行策略,能够有效保证大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行。社会工作方法的设计和执行必须保证在德育教育的有效推进过程中得到优化处理,使后续的德育工作能够在已经完成基础性策略设计之后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进。

四、结论

大学德育工作的推进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工作,深入的分析大学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对相关德育教育的方案加以分析,能够有效保证所有的德育工作得到完整的推行。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玉美.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渗透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65-66.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冉红芳.社会工作方法在中学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罗小霞.社会工作介入初中德育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马永玲

大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2:

儒家思想对大学德育教育发挥的借鉴意义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优秀的道德思想,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充分融入儒家思想,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儒家思想内涵,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借鉴意义,儒家思想和大学德育教育的充分融合。

【关键词】儒家思想;德育教育;借鉴融合

一、儒家思想内涵

(1)儒家思想的礼本含义是异,具体是指在贵贱、尊卑和长幼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行为规范。儒家的礼也是法的表现形式。其中心是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有效维护。

(2)儒家思想的德治强调通过道德对人进行感化教育。儒家思想认为,不管人性是善还是恶,都可以利用道德对人实施教育和感化。这一教育方式,是对心灵的改造,使人性更加善良,这一方式非常根本与彻底。

(3)儒家思想的人治是对人的特殊性积极重视,尊重人道德的可能发展,对人的同情心加强重视,将人视为可以变化的并具有复杂主动选择性及伦理性的个体对其进行统治管理。从这个角度分析,德治与人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二、大学生道德观现状

1.大学生人生立场不够坚定

大学生大部分的价值观与理想非常健康,但是随着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大学生思想与价值理念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人生立场不够坚定。由于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大的物质差异,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出现歪曲。学生过渡追求物质享受,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方式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把人生信仰构建在物质享受之上。

2.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

随着我国逐渐加深了改革开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负面问题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了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巨大差异,他们信奉的人生价值便是追求最大化的物质利益,这一扭曲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形成了仅索取不奉献的思想。

3.大学生缺少诚信意识

诚信是人的重要道德基础,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大学生中却出现了很多与诚信相悖的现象,例如,考试舞弊,作业抄袭,修改学习成绩等,还有学生申请了助学金毕业之后却故意拖欠不还,甚至还为了避免还贷而擅自改变姓名。

三、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可知,其思想精髓便是儒家文化,也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内容,只要对其科学应用,就可以在学生之中形成良好的影响,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在发展大学德育教育方面儒家思想的借鉴意义包括:

1.积极灌输儒家思想,有效加强了德育教育的吸引力

传统意义的德育教育,由于单调的教育方式和枯燥的内容,造成教育成绩不理想,加之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使学生逐渐厌倦了德育教育,这便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积极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被德育教育借鉴的内容非常多,很多体现儒家思想的人物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些全部体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都能够对学生发挥教育作用,帮助学生进步,儒家传统文化还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容易被学生理解,这也帮助德育教育体现出真正的实用价值。

2.融汇贯通的儒家思想有效提高了学生素质

大学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加强,对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培养进行了有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就是儒家思想,不但突出了人情味还体现出了务实精神,它所提倡的文化内涵,对子孙后代造成了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认为,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对开展德育教育及提高大学生素质发挥了借鉴意义,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传统文化有效宣传,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美化心灵、完善人格。

3.扬弃儒家思想,可以有效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儒家文化中的确存在着不少文化精髓需要我们努力继承与发扬,特别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自强、自信精神,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了重要意义。但是不能否认,在儒家文化中也包含了很多迂腐的思想需要我们科学摒弃,这是教育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坚持批判、继承与发扬的基本原则,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友善,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儒家思想和大学德育教育的充分融合

1.儒家思想和大学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应注重层次性

第一对大学生基本行为习惯有效培养,加强自我控制,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目前在大学生中很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无法正确理解亲情和友情,对他们实施儒家思想的德育教育就十分关键。

第二在更加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加强探索意识,积极发展健康人格。作为社会较高学历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素质情况直接对社会风貌造成了影响。在社会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三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大学生对待生活工作的理念。根据传统儒家思想要求,学校设计严格的规定,对大学生文明行为积极优化。

2.儒家思想和大学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应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儒家思想已经拥有近千年的历史,现代大学生对这些传统思想进行了挑战,试图挣脱传统道德思想的约束,独立发展个性,德育教育如不打破这个僵局,就很难被大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所以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很好融合儒家思想与德育教育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五、结束语

作为中华民族精髓的儒家文化,对提高学校管理、优化教学效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发挥了借鉴意义,学校只有利用科学和人文并举的方式,在儒家思想与大学德育教育融合过程中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积极振兴中华民族。

参考文献:

[1]张之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徐向农.儒家伦理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德育的价值[J].理论月刊,2010,(4)

作者简介:

曾洁鸿(1980~),女,籍贯:广东汕头人,职称:助教,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作者:曾洁鸿

大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大学德育教育途径探微

摘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民族精神对于德育工作的引领、发展德育内容与创新德育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德育教育 民族精神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能够影响国家未来的命运,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一方面,现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慢慢的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从国际上看,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国际化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会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产生剧烈而深刻的影响。

关于大学德育的途径有如下几点思考。

1 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是民族精神。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韩国之所以能够冲破美国的统治和日本的奴化教育,让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在韩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无论何时都以民族精神为契合点,团结全部的韩国民众,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及为国献身的精神,这也是韩国德育教育的一个成功之处。

新加坡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多元化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使得新加坡政府更加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以儒家文化为依托,结合西方民主思想,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环境,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美国也十分重视本国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掘其中的历史资源,树立典型形象,培养美国民众作为美国人的自豪感。这一点确实值得中华民族学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国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建设中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之间的碰撞,一定要把培养民族精神当成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才能一直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培养民族精神,要通过历史教育来激发国民的民族精神。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古代史,特别是近现代史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程。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使得历史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历史教学中也存在层次性、针对性不明显,没有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问题,强于灌输,这些都是造成历史教学低效性的原因。

2 借鉴东西方文化精华,发展新时期的德育内容

什么样的德育内容才会为当今的大学生喜爱并接受呢?

时代在前进,生活在这一时代的青年人,无论从知识量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和以往有了巨大的差别。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奋斗和前途,更加注重自身权利的维护和竞争,更加崇拜实力,更加喜欢去享受生活,而不仅仅是奉献和牺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建立与大学生德育需求相衔接,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此外,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仍有多种宗教存在,但长久以来,受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批孔的影响,儒家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导致旧的道德观念慢慢被人们抛弃,但是新的道德观念并没有形成。西方思想随着改革开放介入进来,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局面。国民的价值观开始陷入了混乱的状态,这时,德育工作者要给两种文化一个正确的定位,一定要认真做好引领民众道德观念的工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借鉴西方法制民主思想的同时,不要忘记继承儒家文化的精髓,不断发展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3 运用“以器传道”,创新新时期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德育实效性地提高。我国古代就创造出一种“道在器中,以器传道”的德育教育方法。即以日常礼仪规范为载体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培养人的行为习惯,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的心理,直到固化为一种道德观念,并在平常的生活中以此作为道德行为判断的标准,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宋代思想家程颐为了让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养正,创作了“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并伴以舞蹈。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改革。德育教育与青年“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时间长了,潜移默化的就完成了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过程。

另外,德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德育工作者应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大学时期,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具有很强的自我判断能力,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析能力。让他们去分析一个行为为什么是道德的,或者为什么是非道德的,锻炼大学生自我的道德判断能力。然而,在目前道德教育的现状中往往是颠倒教育的阶段,这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问题所在。所以,我们以后德育工作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就是不断的开创新的德育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金泳三.开创二十一世纪的新韩国[M].东方出版社,1993.

[2]张鸿燕.韩国学校德育特色研究之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3.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蒋燕玲,陈奕信.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探悉[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作者简介:侯越(1979-),女,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教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作者:侯越

上一篇:民生工程建设论文下一篇:化工工业废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