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就其原因可以从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和师德现状来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可以从德育指导思想、德育过程、师德建设等方面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调查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现状,分析了造成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的原因,结合德育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以期提升体育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对策1.前言: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需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具有特殊性,切实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促进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者将目光关注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为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对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剖析,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2.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

2.1反应较快,适应能力强: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期从事运动训练,具备较快的反应能力和迅速调整的能力,且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比赛等社会活动,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因此,对新环境、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

2.2性格豪爽,朋友较多:体育院校大学生大都为人直率,处世真诚,诚信度较高,容易与他人成为朋友。

2.3文化素质偏低:很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系统的运动训练,部分学生甚至未接受过高中教育,文化知识基础较薄弱,因此,在文化科学习上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2.4喜欢竞争,好胜心强:由于在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序尊卑,不承认除个人身体、技能和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造就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处处呈现出竞争型特点,在很多事情上总要一争高下。

3.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是整个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体育院校德育工作,有助于使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1培养良好的校风:培养良好的校风作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必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与冲击,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团结、求实和进取的良好校风。

3.2实现体育院校的安定团结: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安定团结的认同感,可以增强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消除不安定因素。

4.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4.1从实际出发:对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失去该基础就失去德育的前提条件。

4.2集体带动个别:体育院校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普遍较强,为集体荣誉乐意做出个人牺牲,因此,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影响个别学生。

4.3理、情、时三点结合:理即以理服人,情即以情感人,时即抓住时机,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其心弦,引起他们情感共鸣,被他们所接受。

5.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现状及问题

5.1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不合理,缺少社会实践:目前,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材而不是从体育专业大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需要去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因此难以被大学生接受,与之相应的社会实践则少之更少,没能发挥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5.2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相对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特有的专业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喜欢挑战,但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多数体育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忽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照搬其他专业大学生德育方式方法,效果不理想。

5.3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度不够:部分体育院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度偏低,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严重不足,甚至出现部分辅导员交钱办事的情况,這极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6.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6.1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个性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正视个体差异,突出教育内容的个性化,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进行细致的德育工作。

6.2发挥政治理论课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精选教学内容,按照适应大学生的文化和社会知识水平来进行,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切实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

6.3积极创造良好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运用演讲、辩论和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将教育工作做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及育人功能,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来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4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体育院校可以定期聘请心理专业方面的专家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帮助体育专业大学生认清哪些是心理问题,哪些又是思想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认真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课题: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院管课题(2011QN002)西安体育学院大学生道德观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鲁金秋.体育院校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现状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

[2]刘义飞.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

[3]王青.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考[J].价值工程,2011.

[4]宋涛.论加强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5]梁捍东,王怀文.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作者:王红霞

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

摘要: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就其原因可以从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和师德现状来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可以从德育指导思想、德育过程、师德建设等方面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问题;大学生;德育;对策

科学地看待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就是看是否能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是否能够成功地采取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最终使得大学生获得稳定而持续的发展,这不仅对大学生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一、社会问题

对于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的界定,国内外很多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在20世纪初欧美国家用社会病态、社会反常或社会失调这些名词来指称社会问题。之后有学者认为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热点、社会焦点,还有把犯罪、侵害他人的权益、社会矛盾等等归结为社会问题。这些对社会问题的认识都涉及了社会问题某方面的特征,却都没有深入对社会问题的本质认识,这些看法都集中认为社会问题,即某种社会现象影响或者妨碍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并且需要社会的整体力量和群体行动的方式改进和解决问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对社会问题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广义社会问题,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系的问题;狭义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和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

社会问题在当代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的变化中表现是多样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看来,当前社会出现了众多不利于高校德育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腐败现象蔓延54.9%、社会诚信缺乏40.5%、就业压力增大32.6%、社会公德缺乏23.7%、网络色情泛滥22.5%、贫富悬殊22.4%和上学费用过高13.1%[2]。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的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结果表明,“医疗问题”的占15.3%;选择“社会风气问题”的占14.3%;选择“社会治安问题”的占13.2%;选择“教育问题”的占12.6%;选择“就业失业问题”的占10.3%[3]。除此之外,学术界达成共识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贫困问题、腐败问题、失业问题、环境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毒品问题、色情问题、赌博问题、犯罪问题等。由于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也进入深度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转型引起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将是深刻的,这就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这也是抓住机遇展开德育教育的大好机会。

二、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原因分析

第一,德育环境不协调。从社会环境来看,作为德育的大环境,是大学生思想反映的直接来源。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思想品德进行价值选择的重要来源,也是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绝对性因素。从家庭环境来看,作为德育教育的长效基地,是大学生最易受影响的因素。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从学校环境来看,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掌握好方向。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三方面因素应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地发挥作用,然而目前的德育环境却不尽然。片面强调或忽视某一因素的作用,都会造成整个德育工作的失衡。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要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德育过程把握不准确不完整。德育观念陈旧,应该改变把德育功能单纯地政治化、单一化、边缘化的观念;德育模式化,目标单一,使用一个标准,忽视个性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理想化,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识水平,使得高校德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当前高校德育重理论教育轻实践磨炼,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教育内容很难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另外,德育实效性不强,评价机制不完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主义严重。事实上,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后面所掩盖的实质性问题是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和德育工作者急功近利、浮躁、虚假的作风。另外,高校德育尚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督察、评估德育质量的有效机制,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使德育的效果和功能受到影响。

第三,师德现状令人担忧。教师职业的神圣,引发人们对教师人格的完美期盼,然而部分教师道德素质不高,影响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市场经济的现实社会中,生活充满利益矛盾、生存竞争、交换原则,教师个体难以实现对社会的自身道德和人格塑造的超越,而使相当部分的教师在人格塑造上流于平庸而失去了师德的尊严,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并且对学生品德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学改革,出现了教师聘任制,学生学习的学分制,选课制等等,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一些院校专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队伍和行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的教职工队伍,存在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

三、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应对策略

第一,德育指导思想科学化。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主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构符合时代精神、适合中国特色的中国现代德育理论。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道德建设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从新的视角构建中国现代德育理论体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乃是从理论上解决道德建设滞后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构建中国现代德育理论体系,首先要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勇气,敢于否定和破除那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过时的、陈旧的伦理观念,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伦理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新的时代精神,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上,从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观点,从现代化对人的道德素质要求,从多学科的视角确立新的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这是新时期学校德育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德育过程精确化。一方面要坚守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课堂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渗透课和人文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特征之一。专业课渗透是指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专业课中去,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有机地贯彻德育的内容。它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传授,从中挖掘出具有思想性的成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另外,人文选修课是人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待生活和人生的社会态度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探索德育新途径,寻求多重渠道共同提高德育实效。转变传统的德育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形式能够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除在课堂上实施道德教育外,还有多种德育途径和方式,譬如开展“三下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活动,开展助学、助残、扶困、济贫、义诊、义演活动德育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或者实际难题。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飞速发展,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成为必要和可能。为此,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群策群力,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法制建设、党风建设、环境建设,由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小德育”模式,向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转变。另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拓网络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4]使校园文化为德育服务,并与网络结合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最后就是建立科学的德育实效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才会使德育过程更加的完整。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重视师表的示范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熏陶和教育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作好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关键是有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首先,要把那些有知识、有能力、有社会经验、有活动能力并能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和为受教育者所欢迎的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补充到道德工作中来。其次,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要为他们的再学习和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认识到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能为学生所信服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最后,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能经常组织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或国外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和教育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已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58.

[2]邓希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06):23-26.

[3]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7年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

080108_402456900.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

/website18/19/info26219.htm

作者:鲁 甜

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德育改革之我见

摘要: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德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德育现状,依据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提出引导和建构我国大学生德育改革的新主张。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德育;改革观

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又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重视德育工作正反映了这一要求。

一、社会转型对高等学校德育的双重效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导致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以利益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又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及复杂化。

1.市场经济激发人主体意识生成的同时诱发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意识的形成,这些有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并有助于推进他们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针对大学生而言,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表现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惟我独尊,甚至我行我素。

2.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导致了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促进了多种经济充分发展,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也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从另一方面看,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己和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髓和糟粕同在。这些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种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来,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临多种选择,而其中消极因素必然会对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增强了效益观念的同时诱发了大学生重利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这些原则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拼搏精神。而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这些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意识中,必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4.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趋势同步进行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使大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与时俱进、开放进取的学习与创业精神也成为目前的时代潮流。而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没落的道德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贪欲不断膨胀,同时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构建当前我国大学德育改革方法论体系的思考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护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色彩过重。在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思想保证。但由于近年来人们重智育、轻德育,以致放松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锐意创新,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1.高等教育德育改革的导入口——回归生活世界。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所以学校德育应揭示人的生活意义,并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与理解。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才能获得真实、动态和可靠的理解,实现道德的内化。现实的积极的需要,是人积极性的源泉。人类具有道德需要,这种需要在有效的道德教育的促进下伴随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断丰富。在我国,20世纪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误就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致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的教育。西方思想家早已指出:“适合于人的道德应该建立在人性上”,“道德一旦变成一种强制约束力量,那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所以,当今的道德教育必须由无“人”之域向“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世界、促进人格完满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型。

2.高教德育改革的衔接点——道德价值辨析。价值观辨析理论于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拉斯(L·Raths)提出,并经西蒙(S·Simon)和哈明(M·Hamin)等人加以发展而成的。由于价值辨析的方法基本上是诱导性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只是作为一个范例,而不是作为正确的答案。为此,在价值辨析过程中,教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必须无判断地、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信念和观念,必须向学生提问或组织集体讨论以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一切抉择都得由学生自己做出。价值观辨析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主体地位,认为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在自身的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驗中,在不断的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在具体方法上,采用诱导性的教育方式,反对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他们所提出来的具体策略和技术,不仅教师易于掌握,而且学生乐于接受。事实上,大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讨论和辨析的方法,来提高其道德意识水平。

3.高教德育改革的落脚点——德育目标回归。学校的德育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及创造美。当前德育的问題是吸收的问题,要设法使课堂的德育内容与周围社会文化价值相互贯通,才能产生效果。因此,高校德育改革应着眼于目标的调整和过程的变革,使目标有形、过程有效。云南财贸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董云川教授就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殊途同归的、形象的德育目标回归理论,即把现行德育目标从无形变为有形、从高处降至低处,然后分三个阶段实现回归,最终仍复位至原定目标,即共产主义德育目标:第一阶段,舆论(伦理)回归,达成一级目标——克服人性弱点,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完备人格的人。这是追求“善”的阶段。比如乘公共汽车应给老幼让座,否则会被看不起、遭到良心谴责。第二阶段,法制回归,达成二级目标——实行公民教育,根据社会性质和发展趋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这是追求“真”的阶段。比如乘公共汽车给老幼让座是缘于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第三阶段,自觉回归,达成三级目标——实行美育和思想教育,培养以自律为特征,服务于全人类,具有高尚道德的世界人。这是追求“美”的阶段。

总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校德育改革工作引入正常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防止空洞说教;通过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入情入脑的方式,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并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平面化、单一化向立体化、多样化转变,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进步所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海燕.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J].教育研究.2002,(5).

[4]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作者简介:陈春莲(1970—),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教授、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陈春莲

上一篇: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论文下一篇:乡村酒店的形象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