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受助困难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以致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符合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受助困难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研和产生原因的分析,从人文关怀、优化环境、感恩意识培养、感恩实践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感恩教育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 篇1:

“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行为建设的思考

[摘           要]  大学生行为建设是大学生受益终身的大事,大学生行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打造。高校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行为建设,应全面统筹学校各领域、协调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综合调动人才培养各方面育人资源与优势,一体化构建内容完美、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大学生行为建设机制。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大学生;建设机制

一、什么是行为建设

人的行为是需要建設的,这里说的行为建设是培养优秀的品质,人的行为建设亦可称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国行为建设学的创始人赵菊春先生曾提出:人的行为是可以建设的。通过建设某一种行为,去替代某一种习惯,就是建设一个好的行为,去替代你不好的习惯。当你把这种行为不断重复,不断演练,这种行为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然后用好的习惯取代不好的习惯。人的行为建设从时间上来讲是一个终身践行的过程,没有终点。在一定的成长阶段内,大体上可分为相互渗透的三个步骤:(1)思想的引领。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的行为表现为极强的目的性和价值性。那些跟着感觉走、随波逐流、误打误撞的行为,是很难达成预期目标的。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大学生行为状态,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切。“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时,应以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起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德育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的有效行为,才是形成优良品行的前提条件。(2)对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在监督、约束与规范。思想引领固然重要,但思想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当美好的理想遇到残酷的现实时,行为主体的犹豫、彷徨甚至意志发生动摇都是常见的。此时外在的监督、提醒、约束,包括激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3)行为的塑造,品格的磨炼。对人的品质的评价,从根本上是取决于人的行为表现,优秀的品质都是在一次次良好行为的自觉重复的基础上练就的,模范人物都是在日积月累的、不显山不露水的点滴牺牲与奉献的修炼中铸就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关键时刻才能因卓尔不群的举动定格在荣誉榜上。列宁曾指出,共产主义新人品德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已经从必须遵守变为习惯于遵守”“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经达到的成就”。

二、关于大学生行为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大学生行为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的言谈举止是社会文明的代表与风向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风范能够有效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面貌,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体现了大学生的教养和道德修养。大学生的行为状况直接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学习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接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熏陶,接受新思想的启迪、接受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徜徉着、追求着;在个人与集体之间苦恼着、选择着;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历练着、成熟着。大学是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最近一站,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里程碑。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行为方式的建构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行为建设在大学阶段就显得弥足珍贵,很多错误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不良行为习惯,在该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二)大学生行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大学生行为建设的好坏,在大学阶段的培养和教育固然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文明程度,却不仅仅是在大学阶段完成的。它与前期的家庭以及中小学教育密切相关,它与整个社会环境的状况密不可分。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在大学生行为建设工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大学生行为建设这个系统工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深远,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打上家庭影响的烙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原生态环境,家长思想观念、处事方式,对大学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人的一生都很难摆脱来自父母的观念的桎梏。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会对学生的人生观持续产生影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行为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教育的启蒙性,其影响也是十分长远的,而且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有许多都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隐患,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家庭经济状况方面,有家庭氛围、有家庭结构、也有父母的养育方式等,这些因素是影响学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教育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是巨大的。《礼记·学记》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它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荀子在他的《劝学》中也有论述: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他们的啼哭声音都是一样的,等他们长大后,其风俗习惯却各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教使之然也。”就是说后天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人的某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严重影响其后天的发展。因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即行为的建设一定要从小抓起,一张“白纸”可以写最好的字,画最好的画,家庭和学校教育都不可错过时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统一,坚持教育理念与价值观引领的一致性,才能取得行为建设效果的实效性。

事实是最好的教育,社会环境同样严重影响着人的成长与习惯养成。人就其本质属性来讲是社会的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当然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在经历着一场快速而深远的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势必对大学生在心理适应和行为规范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使大学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合力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学生行为建设工程。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學生行为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的行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的行为状况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检验。就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行为建设的举措来讲,“三全育人”是目前国家从宏观层面对大学生进行行为建设的最权威纲领性提法。“三全育人”是指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即“三全”。为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目前很多高校进行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即行为建设提到议事日程。

(一)全员育人

教育乃百年大计。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每个人都是育人主体,每个人都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明确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员工服务育人”,发挥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人员的育人作用。避免说的说、做的做,说的和做的两层皮,形成合力育人的格局,只有这样,大学生行为建设才能实现贯通式打造。

(二)全过程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从在校学习到寒暑假社会实践、从课堂到寝室到校园文化环境,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根据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在学生大学期间分阶段设置目标和开展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教育、认真组织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国防军事训练、学习竞赛、学习帮扶、宿舍文化节、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入学教育、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心理关注、顶岗实习、职业规划等各个环节的教育和服务,规范和建设学生的行为,形成大学生行为建设的一体化打造。

(三)全方位育人

育人全方位、无死角。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形成强大育人合力的重要抓手。第一,高校应积极探索将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贯穿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实现教书育人。第二,开设“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参观考察活动,观看影视资料、关注新闻媒体、参与社会调查、专题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等活动,在切身参与的基础上增进情感体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思想和行为互动优化,实现大学生行为建设的全方位打造。

参考文献:

[1]李小林.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五个注重[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24.

[2]宣银.对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创建法治文明校园的思考[J].法制博览,2020(6):202.

[3]张彭清.浅谈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4):45.

编辑 武生智

①本文系2018年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2020)“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jg1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立菊(1967—),女,黑龙江龙江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靳晴(1984—),男,黑龙江黑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李立菊 靳晴

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 篇2:

高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浅析

摘要:受助困难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以致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符合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受助困难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研和产生原因的分析,从人文关怀、优化环境、感恩意识培养、感恩实践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感恩教育方案。

关键词:受助;困难学生;感恩教育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尤其是高等学校学生人数的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随之而增大。据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控制在30%左右,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比例接近10%。近年来,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日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但在资助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困难生不懂知恩图报、感恩意识淡漠的不和谐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高校定向贫困、定向农村学生的成长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关心的社会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及原因分析

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感恩意识,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且在毕业之后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与此同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困难生认为获得国家、社会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意识淡薄,更有甚者还因受助名额有限伪造困难生各种证明;有的毕业后不主动偿还助学贷款;还有的获得资助后存在挥霍浪费的现象等。分析目前困难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困难生自身心理和个性上的原因。高校困难生感恩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层次上不报恩。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心态与自卑感。困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冲突,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意识和回报社会的想法。同时,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与个性追求,缺乏责任感,难以正确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内在因素。

2.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各种新旧体制和观念混合交错,导致人们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影响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行为方式、手段及结果的选择,使得很多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再者,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占用着青少年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大学生沉迷于网游、玩手机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感恩意识的培养无形中被压缩了空间。同时,市场经济导致的两极分化,再加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型高端消费品的出现,也加剧了困难生对金钱利益的渴望,感恩意识也随着对金钱利益欲望的追求而逐渐削弱,同时,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冷漠和势力,进一步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荒漠化转变。

3.家庭原因。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使得父母们不管经济有多拮据,也要维持孩子在物质上的“高消费”,对他们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这往往会养成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目前,许多家长总会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智力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主要抓手,而忽视了孩子做人、做事等方面的教育。大多数家长只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等情况漠不关心。不少家长往往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子女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更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家长自身就缺乏感恩意识,没有身体力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模范和榜样,如最基本的赡养老人、尊师重道问题。这些家庭因素都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4.学校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但在高考入学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从小学入学之初,就成为考试的奴隶。部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仍以论文发表、科研成果的数量、学习成绩的高低等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忽略德育的教育和引导;同时,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德育课,但内容陈旧枯燥,形式单一呆板,且忽视了身体力行的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有一些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相关活动缺乏实践性,不能建立长效机制因而起不到活动育人的作用;另外,很多高校在开展困难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感恩教育的环节,使得困难生只知受恩,不知感恩。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加剧了学生的发展畸形化。

二、感恩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通过“以情动情”的教育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待任何一种事物都以感恩的眼光去面对,从而形成一种无时无刻不感恩社会的情怀,进而外化为感恩的实际行动。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进一步唤醒民族传统美德,在受助学生身上得到践行,使他们摒弃自私、冷漠等不良思想,有助于其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感恩教育是培育大学生高度责任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前提,实现德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感恩教育能够让更多完成学业的困难生投入到社会资助事业中来,有利于促进困难生资助体系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受助困难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1.加强学生教育,提高人文关怀。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其有效实施就要切实做到以情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侧重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把感恩教育渗透其中。大学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一线工作者,他们年轻活跃,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与学生密切接触,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同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接受其好的观点,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余,辅导员经常聆听困难学生的心声、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互动,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自身情感发展的需要,并通过自身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感化困难生,使得学生自觉树立感恩回报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强自立意识。

2.营造氛围,优化感恩环境。高校把大学生感恩教育列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感恩讲座、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演讲比赛、感恩征文比赛等,营造感恩氛围。要通过创设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创造环境方面,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体系中,开展广泛性的感恩的内涵和意义教育主题活动,树立典型,以一种浓厚的感恩氛围感染、启发和教育学生。

3.在资助过程中加入感恩教育环节。在接受资助的困难生中,增加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环节,开展感恩专题讲座、主题教育、爱心志愿者服务、劳作教育以及捐赠仪式等活动,使他们在得到资助和奖励的同时,能够自愿参加美化环境、服务社区等爱心活动,还可以在资助环节中加入先进典型表彰会,并举行优秀榜样宣讲会。感恩教育要做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尤其是要在受助困难生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先进典型塑造出来,并作为感恩教育的不错形式来开展。因为他们是相同的学生群体,彼此间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心理,教育意义更加明显。此外,高校可以倡议困难生在接受资助前需有勤工助学经历,并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发布与选聘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困难生在自强自力、自力更生中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要得到先要付出。

4.建立长效机制,将感恩意识自觉化。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中来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升华提供保障平台,就需要将感恩教育要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同时内化为其自身的品质,持续并深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样将感恩意识长效化,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他们的内在品质。

首先,高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纳入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其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体系,并在“两课”教学中增加感恩教育内容。再次,把感恩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从而量化为若干可以量化考核指标,通过评价体系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最后,建立有效平台,为困难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高校可以建立困难生专项基金,倡议每个受资助的困难生从收到资助开始一直到毕业工作以后,每年为该基金捐献50~1000元不等,为受助困难生提供平台,让他们从受助者变成资助者,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工资、困难生临时补助、困难生奖助学金等等。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长期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困难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良性循环。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受助困难生感恩教育是推进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同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切实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把困难生经济资助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大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勤春.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方法探析[J].黑河学刊,2010,(5).

作者:王海波 王亮亮 崔璐

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探析

【摘 要】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为论点,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三个层面解析造成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并依托高校、社会及家庭教育实际,为感恩品质的培育与践行提出理论建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感恩教育    家庭    高校     社会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其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未来走向。作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时代,应成为我国依托感恩教育开展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时期。现阶段,及时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动态,切实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深入归纳和总结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契机与自然选择。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西方文明中的精髓”,它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之一,已然成为“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感恩教育蕴含着识恩、知恩、报恩、感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哲学,其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醒人性的思想认知。2008年以来,以“90后”为主体的青年群体步入大学校园。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有情有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肯定与赞扬。然而,伴随着家庭、高校、社会及个人对感恩教育的漠视,不知恩义、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等现实表现在当代大学生中亦是时常有之。当下,“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是通过感恩教育来实现的”,因而,认清感恩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感恩品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家庭教育环境乏力,传统教育思想作祟

家庭教育作为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因而长久以来,中国家庭始终认为,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是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大多数中国父母更多地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与文化学习,而忽视性格、品质、道德的培养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家庭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工具”,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思想素质、积极心理、高尚人格、优秀品质方面的缺失,则直接影响到了家庭感恩教育的现实有效性,最终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弱化。

(二)高校德育目标功利化,感恩教育工作不到位

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依托高等教育培养所需人才的愿望愈加急切,这使得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实践型人才,而忽视高等教育在树立正确观念、传承传统文化、培育积极心理、促进个性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高校作为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的重要传播基地,在经济利益至上的背景下,深受影响,一味追求高等人才的培养数量,致使当下的高校德育工作面临重速度、求结果、功利化的窘境。放眼观之,高校的感恩教育长期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一度将感恩教育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以至于当下的感恩教育因缺乏实践学习、情感交流、生活感知而流于形式。

(三)社会环境深刻变革,舆论传媒导向偏执

当前,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我国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由此而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利益分配纷繁复杂,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多元文化冲击严重,这无形中给人们,尤其是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信仰追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习惯于运用新媒体探索未知世界,而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与舆论却始终难以权衡“吸睛率”与正能量的关系,一味纵容不良社会风气的传播,导致“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削弱了大学生对亲情、友情与爱情的重视程度。我国现正处于新旧思想交锋最为严重的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拓展了人们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价值途径,造成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困境,最终制约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选择

“感恩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建立知恩、感恩、报恩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其重要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感恩教育过程,引导个体充分认识到感恩的内在人文价值,培养立足于文化传统、人文理想和理性精神之上的感恩意识,使人性之善得以彰显,使人们普遍地认同和做到知恩、感恩。”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并对于增强经济实力、维护政治稳定、进行社会建设、开创多元文化、构建生态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线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的培养与教育,是关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集中体现与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举措。

(一)注重家庭感恩教育对子女的启蒙与引导

1.狠抓家庭感恩教育契机

家庭是形成“三位一体”感恩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而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初始性、持久性的特点,也使得父母对于大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培育感恩品质具有“示范、导向、濡染、催化和校正作用”。可以说,感恩教育蕴藏在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而,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悉心观察子女心理品质、思想素质、道德情操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感恩教育方式,有意识地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与暗示,督促孩子将感恩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同时,家长应不遗余力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感恩道德修养,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子女,注意从思想根源与生活细节中培养子女的感恩意识,为家庭感恩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

2.转变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理念

中国家庭教育思想误区,对于造成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转变家庭教育的重心,意味着不再把错误的养育观、片面的成才观与传统的判别理念作为考核子女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当下,家庭教育的重心应该是要杜绝一味地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杜绝偏重成绩而忽略道德培养,杜绝借口子女满足父母虚荣心理的传统理念。由此,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与丰富情感则是家庭教育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因而,重视对子女的情感疏导与道德教育,增进亲子间相互理解与信任,提升感恩教育的现实效应,尤其是提高子女对感恩父母的认识与重视,帮助其形成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的连锁效应,从而将感恩品质内化为子女的现实需求,才是家庭教育在现阶段推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不二选择。

(二)注重高校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约束与熏陶

1.多维度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

作为社会感恩教育与家庭感恩教育的过渡点,高校感恩教育应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因而,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不能仅停留在亲情层面,而要深化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不断增强感恩意识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理论与情感认同。近年来,我国的德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而课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形式,首先应摆脱传统的理论灌输,深入挖掘感恩资源,积极渗透感恩思想,疏通感恩教育平台,为学生培养感恩意识奠定认知基础。然而,感恩教育要想真正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并付诸行动,就必须重视高校在感恩教育中的辅助作用,逐步依托新媒体与社会资源,竭力创新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营造有利于学生感知、培育、践行感恩品质的文化环境,为全方位疏通高校感恩教育渠道,培养和升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情感提供多维空间。

2.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道德榜样“对传统优秀道德的传承功能、对现实主导道德价值的弘扬功能、对未来理想道德的创新功能和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整合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尤其是感恩榜样对于当代大学生培育感恩美德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校感恩教育的实践环节,不仅是道德榜样的感恩风范融入高校,引起学生道德共鸣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当代大学生培养感恩品质的现实参照。长远观之,高校应依托父亲节、母亲节及西方感恩节等契机,积极借鉴“感动中国”等优质电视节目资源,组织召开感恩楷模专题讲座、举办演出感恩主题话剧表演,以此来实现将感恩“内化成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外化成大学生实际行动与指南”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社会感恩教育对合格公民的辐射与影响

1.将感恩品质上升到社会价值观的层次

如前所述,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大学生培育积极心理品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对于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做出了详尽勾勒,且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热潮。当前,大学生感恩品质缺乏,而频频引发社会思考与讨论的根源,就在于国家及社会对感恩教育的认可度不足,故感恩品质的塑造不仅需要实现社会的广泛认同,更需要国家加大对于感恩品质的重视力度。社会价值观是人们为人处世的风向标,更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有力缰绳,当代大学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到感恩品质的重要性,才会使得其成为感恩社会的推动者与支持者。

2.建立感恩的社会风尚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感恩思想和感恩意识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目前,社会环境纷繁复杂、个人功利倾向严重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生难以单独依靠自身素养去提升个人品行,而这也使得我国的感恩教育举步维艰,但无疑,建立感恩的社会风尚必将成为营造优质的感恩环境之有力举措。因而,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去制造舆论讨论热潮,刺激大学生对感恩品质的重视程度;增强法律在培育和维护感恩品质在国民素养中的现实效力,加大对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等不良社会现象的惩处力度;同时建立对知恩感恩、以恩报德等高尚情操的奖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知恩、感恩、报恩的社会主流环境,推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感恩品质。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高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形成,更离不开大学生自身对于感恩品质的重视与感恩意识的提升。因而,面对家庭理念、高校文化、社会环境的辐射与影响,当代大学生仍是感恩教育的主导因素。唯有在感恩的家庭文化、高校文化、社会文化中感知到感恩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感恩意识,树立感恩理念,践行感恩品质,也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国民素质的逐步提高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刘振中.论当代太学生的感恩教育[D].长沙:中南大学,2009.

[2]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3]陈丽,曲洪志.论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

[4]刘婷婷.“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5]张文恺,沈伟峰.浅议大学生感恩教育[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6).

[6]廖小平.论道德榜样——对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作者:强登峰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路论文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