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16

摘要:中亚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能源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石油高校开展与中亚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篇1:

填补新兴市场的金融空白

中国的商业银行作为全球现金流最为充沛的银行,完全可以考虑以直接贷款或股权的形式进入哈萨克斯坦这样的资源型国家。这种做法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中屡见不鲜。

2月4日,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行长马尔琴科表示,哈货币坚戈贬值25%,美元兑换坚戈的汇率将由1:120变为1:150。哈货币贬值的扩散效应立即波及邻国。2月5日当天,吉尔吉斯斯坦本国货币索姆也开始大幅贬值,美元兑换索姆的汇率一度达到1:42以上。吉国家银行立即对此进行强力干预,投入了400万美元用于稳定本国货币的币值。塔吉克斯坦货币索莫尼也呈现贬值趋势。资料显示,相较半年前,索莫尼目前已经贬值了10%以上。

这些中亚国家目前所遭遇的困境,与其近些年来过度依赖国外融资摆脱不了干系。以近些年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哈萨克斯坦为例,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以及其他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带来的“资源红利”提高了哈经济发展水平和信贷评级,哈商业银行纷纷从国际金融市场大舉借债。国家商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哈外债总规模以每年10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至2006年达到了一个高潮。年初时外债总额尚控制在434亿美元,全年猛增300亿美元,至年底突破了740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哈GDP(804亿美元)的91.4%。到2007年上半年,哈外债再增181亿,总量达到920亿美元。

据哈“国家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监控调节署”的统计资料,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哈外债总额中,政府担保的外债额为20.99亿美元,占2.2%;非国家担保的债务额为942.7亿美元,占97.8%;其中,企业间的债务额为299亿美元,占31.0%。

也就是说,哈外债绝大部分是本国银行或企业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来的。按全国人口1567.7万计算,哈国民人均外债6400美元,占去年全年职工人均收入(5452美元)的117%!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哈国内居民储蓄率低,个人存款仅占银行业负债的14%。银行业要想快速扩张,只能依靠外来资金。

这种融资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哈银行业的脆弱性。自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资本纷纷从哈市场撤出。尤其是近段时间“金融重商主义(FINANCIALMERCANTILISM)”的盛行,西方大型金融机构在被国有化的同时,鉴于政府压力,被迫收缩战线,专注国内业务。例如,英国就曾坚持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必须向本国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华尔街日报》的资料显示:今年流向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投资,预计比2007年锐减82%。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际资本撤出已经对哈银行业及整体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一是存款减少导致银行贷款难;二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迅速暴露;三是黄金外汇储备不断减少,结果哈央行被迫以货币一次性大幅贬值来应对资本的过度流出。

值得重视的是,中亚这个一直被国际资本喂养的“幼稚市场”正在面临“断奶”的冲击。可以预见,在遭遇信贷降级、国际资本撤出、货币贬值的接连冲击和金融市场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中亚经济还要经受怎样的煎熬。

不过,这对于国内的银行业和企业界来讲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像哈萨克斯坦这样货币已大幅贬值、国际资本大量撤出的“真空”市场,而这个市场又在提供中国长期发展所需的资源商品,还有什么能够比这样的市场更值得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界进入?

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作为全球现金流最为充沛的银行,完全可以考虑买人央行的美元,联合国内资源型企业,以直接贷款或者股权的形式进入哈萨克斯坦这样的资源型国家。这样做,既可以保证中国所需的战略性资产供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以为中国长远发展做准备,又可以扩大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优化地缘政治。

这种做法最早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中,就屡见不鲜。中国的几家政策性银行也在资本输出上级有过不少经验,为何国内的商业银行反而在外储的利用上没什么建树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公开称,外汇储备将主要用于国外资源和技术等投资和贸易之上,国内银行业如果能够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紧抓这样的战略契机,完全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场瓜分一部分西方银行业撤退的空白市场,从而真正走向国际化的竞争道路。

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应该在国外资源和技术领域的投资上行动起来,这不仅符合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益,也符合国家的战略利益,在合理的政经风险控制前提下,当前是一个进军新兴国家信贷市场的良机。

作者:程 默

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篇2:

我国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中亚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能源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石油高校开展与中亚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文章基于中亚的教育发展情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从教育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出发,梳理中国石油高校与中亚地区在交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高校、企业、国家教育部门三个主体提出了六点建议,包括加强文化熏陶、发挥国际组织作用、鼓励企业参与、完善高校培养体系等。

关键词:中亚;教育交流;能源战略;人才培养
一、前言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东进西出、南上北下的必经之地,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各种思想、文化、宗教在此交汇。中亚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中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6年,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其中指出,沿线各国“合作空间巨大”,中国“对接沿线各国意愿,互鉴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动各国教育提速发展”[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离不开能源合作。中亚各国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可观,仅哈萨克斯坦一国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40多亿吨,位居世界第七;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远景储量为22.8万亿立方米,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4[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4月,中国就已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每日740万桶)。我国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给离不开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近邻。

国之所需,校之所重;解决能源问题,人才是支点。国家能源战略亟需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为给我国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迫切需要相关石油高校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石油高校与中亚地区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不仅是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而且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选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长期以来,为中国石油“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文化理解。[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1997年开始招收中亚留学生,截至目前已经为中亚地区培养了700多名石油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学历教育),为中亚地区各大油气公司培训2200余名在职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现有306名中亚地区来华留学生,为国家石油战略提供了强有的力支撑。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校留学生共计547人(不含短期学生),中亚地区留学生占留学生总人数约55%。其中,哈萨克斯坦学生数量为127人,占总人数的23%;土库曼斯坦为162人,占总人数的29%;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学生数量较少,共有17人。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经与中亚地区10所高校建立了联系并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仅与其中两所高校有具体学生选派项目。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就石油高校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为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建议。
二、中亚地区教育发展概况

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均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十月革命以前,中亚地区处于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农业社会,大多数民众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现代意义的教育事业基本空白。苏联时期,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均衡发展、人力资源分配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完备的教育体系。

20世纪20年代起,苏维埃政府划拨大量资金,迁移工厂设备,派送众多技术人员、专家、教师赴中亚参与建设。同时,大批中亚优秀青年被选送到发达地区进行培养。二战前夕,中亚地区的高等院校达67所,在校生3.8万人[4]。卫国战争期间,苏联西部地区的大批科研教育机构撤离到中亚地区,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的大开发运动促成了中亚地区教育事业的第二次高潮。政府动员全国大批青年奔赴哈萨克斯坦开垦荒地。1959-1970年间,苏联向中亚移民达200万人。[5]

1920年,列寧签署法令建立了中亚的第一所大学(即现在的塔什干大学),20世纪30年代中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随后,其他几个加盟共和国的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亚大地上。1990年,乌兹别克斯坦每万名居民中有163名在校大学生;吉尔吉斯斯坦有10所高校,每万名居民中在校大学生达153人;塔吉克斯坦有10所高校,土库曼斯坦有10所高校,每万名居民中在校大学生达125人。上述每万名居民中在校大学生数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如当时的英国为90人,奥地利为85人,意大利为131人[6]。苏联政府在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为中亚五国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变动给中亚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批教师撤离,教学科研水平大幅下滑,教育体系受损,总体教育水平明显下降。此外,由于经济不景气,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加之学校亏损,此前免费的学校开始收费,导致学生人数急剧减少。

独立后的各国在逐步恢复经济的同时,也在努力扭转教育衰退的局面,进行教育改革,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金投入多元化等措施,但是赶超独立前的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给中亚的教育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三、我国石油高校

在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时遇到的问题

由于中亚教育体系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复杂性,我国石油高校在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此处的教育交流主要包含“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部分,即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和走出国门与中亚地区的高校合作。

(一)语言障碍

中亚国家师生英语水平较低,对外交流沟通困难,教育国际化发展受阻。中亚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俄语被广泛应用,相对来说,英语的应用较少,还未完全得到普及,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师生较少。独立以后,各国的民族语言成为了官方语言,俄语为日常交流用语。因此,部分教师反映,一些中亚学生到中国留学以后,英语和俄语水平均不佳,不易于沟通。

(二)基础教育薄弱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亚来华留学生为例,中亚学生在其本国高中毕业后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进入专业学习,但其数理化水平仅相当于(甚至低于)我国的初中教育水平。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不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每年在土库曼斯坦组织的数理化招生考试中,难度仅为中国的初中水平,在来自土库曼斯坦全国各地几百名学生中,仅有屈指可数的学生可以获得及格分数。

(三)教师科研和学术水平偏低,合作积极性不高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离不开教师互派,联合科研。一方面,中亚国家科研水平有待提升,中亚各国独立后,苏联的大批专家学者撤离,人才流失严重,使得学校学术科研水平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副博士、博士学位数量不断增加,学位贬值现象明显。加之国家经费投入有限,虽比例不断增加,但整体数额较小。教师工资普遍偏低,甚至经常需要靠从事兼职来贴补家用,无心从事科研工作。

另一方面,中亚国家高校在国际合作方面更重视与欧美高校的合作,与中国高校合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具体来说,美国通过广播、电视开办大学,提供奖学金等方式培养亲美人士;欧盟对中亚教育的援助超越能源等项目,目标是从形式到内容对中亚教育体系进行改造;哈萨克斯坦已于2010年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相较而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四)部分高校自主权少,开放程度低

中亚地区部分国家的部分高校自主权少,开放程度低。例如,土库曼斯坦的所有高校均为国有,无本校的对外网站,且有着严格的控制人才流动的措施,禁止在校大学生自费出国留学、限制未婚女生公费出国留学等。严苛的高校管理制度要求学生需无条件服从学校、教师、校长的安排。每年选派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留学的土库曼斯坦学生要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政治审查才能顺利入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对外交流,阻碍了国际化进程。
四、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下针对高校、企业、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六点建议,以促进中国高校与中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第一,一方面要加大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培训力度,为能源领域培养语言过硬的国际化石油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结束进入专业学习之后,依然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汉语提高课程,尤其是科技汉语方面。针对英文授课的学生,也把汉语列为必修课,夯实学生的汉语基础,这些学生必将为与中国的交流作出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引进俄语人才,为与中亚地区的交流扫除语言障碍,有利于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第二,制定专门针对中亚学生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强化数理化教学,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培养基础过硬的国际化人才。石油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考虑到中亚留学生基础知识较弱的特点,在低年级教学大纲中加入数理化相关课程,为学生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加强中国文化熏陶,构建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加奖学金名额,使更多的中亚学生能有机会来华留学,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亲华的人才。当前,中亚共有13所孔子学院。通过孔子学院,9名中亚地区学生得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但奖学金覆盖面太窄,个别国家(如土库曼斯坦)尚未设立孔子学院。此外,应简化孔子学院奖学金的申请流程,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让高校有自主推荐学生的机会。

第四,鼓励中亚地区的中资企业与中国高校和当地高校开展三方合作,让当地高校在竞争的基础上参与到企业可对外开放的科研项目中来,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当地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当地高校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目前,我国的中资企业,尤其是石油企业在中亚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可借助企业的力量推动两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五,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及大学联盟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更是成为了中亚地区与中国高校沟通的重要桥梁[7]。可吸引更多的中亚地区高校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以促进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此外,中國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9月牵头成立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涵盖16个国家的28所能源领域高校,其中包括来自中亚地区的两所高校,未来将借助世界能源大学联盟,促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亚地区高校的深度合作。

第六,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教育合作离不开各国教育部的支持。针对个别中亚国家教育开放程度较低的问题,中国教育部与其教育部应达成协定,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着实有效地促进两地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及人才流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 274679.html,2016-07-15.

[2]张辛雨. 中国与中亚能源开发合作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张来斌.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能源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 2018(11): 36-38.

[4]冯燕.独立后中亚高等教育与国际合作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3.

[5][6]王振权, 刘闽, 薛山红. 跨越与挑战:中亚五国教育发展及改革走向[J].外国教育研究, 2006,33(198):31-35.

[7]彭雯隽.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D]. 广州:暨南大学,2012.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作者:李玲云 孙旭东

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篇3:

冷战后日本的中亚外交:能源与地缘

2006年8月28日,小泉首相开始对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其目的:一是着眼于中亚地区占世界4—5%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小泉出访前表示:“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希望同能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支持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反恐行动。三是援助中亚国家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以扩大日本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与中、俄展开地缘战略意义上的争夺。因此,日本政府这一“为地区稳定与发展积极参与中亚事务”的外交政策将包括两大重点:获得更多的中亚能源;扩大对中亚的地缘政治影响。

日本外交:转向中亚

冷战结束带来的一个机遇就是,日本获得了与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现在的独联体各国进行直接交往,发展双边关系的自由空间。日本外交一度想利用苏联解体之机迫使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让步,以对日本最为有利的方式一举解决领土争端和远东资源两大课题。但由于日本把对远东资源项目的投资与北方四岛归属挂钩,致使日俄之间至今未能就解决北方四岛的领土主权问题达成协议,同时抢夺远东地区输油管道的计划也因中俄关系的进展而受挫。于是,日本政府在拓展全方位大国外交的同时,把目光转向中亚,以中亚作为对欧亚大陆外交的重点,积极开展对中亚地区的外交。到2004年为止,日本已向中亚国家提供政府开发援助20多亿美元,用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使日本在中亚地区获得了合作伙伴的好名声。2004年8月,日本提出组建“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日本”的构想,意图通过这一计划,在中亚地区进而在整个欧亚大陆发挥越来越大的政治经济作用。

中亚吸引日本的原因主要是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苏联解体后,日本出于在中俄之间寻找立足点的地缘战略考虑,以及实行能源供应多元化的能源安全结构设想,开始积极与中亚各国接触。1992—1997年,日本成功地与中亚各国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双边关系,但在经贸领域双方并未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机会和值得夸耀的成果。其原因一是由于日本过高地估计了中亚在能源方面替代俄罗斯和中东的作用,二是中亚各国为了吸引日本投资而有意夸大了本地区对于日本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但日本外交仍然将中亚地区视为具有极为重要地缘战略意义的地区,并投入越来越多的外交资源。日本政府认为:中亚各国人口不多,都是内陆国家,距离国际市场较远,既需要加强彼此经济合作,建立区域性市场经济体系,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更有效地进入国际市场。1997年,桥本首相在向经济同友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了日本的“欧亚外交方针”,主张开展“丝绸之路外交”,通过援助中亚地区的通信、交通和能源建设,帮助该地区实现一体化。日本经团联执行顾问、日本前驻俄罗斯大使渡边幸治表示:日本应该帮助中亚各国发展经济,以帮助这些国家为维护欧亚大陆的和平与稳定发挥缓冲区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中亚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性日趋重要的地区,对于日本的中亚外交所具有的地缘战略上的目标意义。日本政府确定了对中亚外交的明确目标后,就开始制订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标志着日本对中亚外交新阶段的开始。

中亚国家对日本的建议做出了积极反应。1998—1999年,各国均派出高级官员访问日本。日本政府和企业的代表团也访问了中亚各国。双方讨论的重点是为建设基础设施而提供长期投资和发展援助等问题。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当时高度赞扬日本的中亚政策,称之为先帮助当地实现经济一体化再关注资源开发的楷模。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也指出,恢复“丝绸之路”的火力首先需要中亚各国加强合作,然后扩大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称赞日本的欧亚现代化战略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表示支持日本出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意与日本在能源开发方面开展合作。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为了使大国之间保持“均势”与制衡,中亚国家对日本参与中亚地区事务基本上持欢迎的态度。

中亚各国的良好反应增强了日本的信心和外交主动性,因而迅速推出“中亚+日本计划”。其政策目标是把日本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发展为日本作为主要援助国对中亚地区整体的广泛而深入的渗透。该计划的吸引力使未参加该计划的土库曼斯坦也积极出席了计划框架内的有关会议。2004年8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日本与中亚各国讨论了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保持地区稳定以及在国际社会与日本扩大合作等问题,与会各国接受了日本提出的通过协商与合作推动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方针。但中亚地区的不稳定给日本的计划带来意外的困扰。2005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发生暴力事件,美乌关系恶化,乌转向上海合作组织寻求保护。原订定当年夏天举行的“日本+中亚”五国外长会议因而推迟。日本政府原准备增加发展援助促进中亚地区的政治民主化,解决政治稳定和社会动荡问题,以便扩大对中亚各国的影响力。安集延事件无疑干扰和推迟了日本中亚外交的进程。

“中亚+日本计划”与上海合作组织

在中亚各国看来,日本的中亚外交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应该、也能够是互补的。中亚各国与日本和上海合作组织同时发展合作关系,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中亚各国的利益:日本提供政府开发援助和经济合作以帮助中亚各国发展经济,上海合作组织则在防范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分离主义等有组织暴力犯罪方面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在中亚地区一体化方面,日本、中国、俄罗斯为了维持中亚地区的稳定,都把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作为地缘政策目标之一。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与阿富汗建立了接触与联系机制。日本主导下的亚洲开发银行所创建的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接纳阿富汗为成员国。这说明,三个大国在中亚地区不仅具有共同利益,而且可以实现利益的互补与共赢。毋庸讳言,“中亚+日本计划”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并非毫无利益冲突,但这种利益冲突至少现在并不明显,而且各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看到利益冲突扩散并危及本国的核心利益,因此都有足够的能力和意志控制这种利益冲突。对中亚各国而言,“中亚+日本计划”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还具有互相平衡的作用。但是前者不具备后者那样的组织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中、俄在地理上与中亚国家同属欧亚大陆国家,与中亚国家有着共同边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中、俄与中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分离主义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诉求,因而都支持该地区各国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日本除了经济技术援助方面的优势之外,可向中亚地区投入的其它资源并不充足。因此,“中亚+日本计划”更多地是补充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区合作功能。反过来,由于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或联系国接触并施加影响,日本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重要性与日俱增,无论如何这都是日本的中亚外交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

2004—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大非常引人注目: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先后被接纳为观察员,与阿富汗建立接触与联系机制。其地缘战略意义在地图上可以一目了然:中亚国家位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或联系国所构成区域的中心位置,从而至少在地理上将中亚国家有效地纳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之内。这使得上海合作组织无疑已经取得了中亚地区国际政治的主导权。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态势表明,上海合作组织正在逐步向更为广阔的欧亚大陆扩展,这一地缘优势将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影响。仅在其自身框架之内,就足以进行能源的战略性合作,将伊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能源消费国家。更不用说未来将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整个欧亚大陆的地区组织。然而,日本外交显然不甘心在中亚地区永远担任政治经济的配角。实际上,日本政府之所以积极推进“中亚+日本计划”,对中亚各国及印度、蒙古等中、俄周边的国家增强外交攻势,也有在中亚各国与中、俄之间插上一杠子,通过与中亚各国的对话,阻止中亚地区进一步靠拢中、俄,以削弱上海合作组织的勃勃雄心和战略意图。从权力消长和力量对比的角度看,日本与中亚各国关系的发展,至少在理论上将缩小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日本外相麻生已明确表示,不考虑将“中亚+日本计划”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关系。日本媒体评论说,麻生以此表明了与中俄竞争对抗的立场。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西方大国,日本插手中亚地区还将试图阻止上海合作组织掌控中亚能源和资源。英国媒体认为:日本对中亚各国与中国的关系极为关注,早就制定计划试图消除中国对中亚的影响。东京会议是日、美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回应。中亚地区正在爆发一场竞争,其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新世纪的发展前景。”如果说日本政府已决心与上合组织竞争对抗的判断是否准确还有待于事实的验证,那么“日美两国政府对上合组织的疑虑、担忧和警惕,是毫不掩饰的”,因为“资源丰富而政治不稳的中亚日益变成美中俄开展实力博弈的主战场”,所以“日本在与中亚各上合组织成员国分别加强联系的同时,还将以日美同盟为轴心未雨绸缪,谨防地区势力均衡被打破。”地缘政治学者曾经预言:“得欧亚大陆者得天下”。日本积极开展中亚外交与中俄竞争,不仅符合日本的外交战略目标,也符合美国、西欧的地缘战略利益,还印证了上述“预言”。

中亚:日本外交的扩展与补充

冷战后的日本外交有三大重点:维持和加强日美同盟;处理与中国、俄罗斯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为依托建立地区格局主导权,并走向政治大国。对中亚各国的外交是上述三大外交重点的补充和全方位外交的扩展。

日本政府认为,中亚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地处内陆,能源对外运输必须经过中俄。如果将石油输送管道分散,就可以降低中亚各国对中俄的依赖程度,扩大日本外交的回旋余地。特别是在日本的中东能源外交因为伊朗核问题而遇到危机的情况下,能源供应多元化的战略更具有紧迫性。日本13.8%的原油从伊朗进口。伊朗是日本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日本是伊朗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国。2004年2月,日本获得伊朗阿甘扎德油田75%的开采权,该油田蕴藏量为50亿—260亿桶。但由于日本石油公司未进行积极开发,伊朗在2年半以后的2006年9月宣布与日本签署的油田开发“如果到9月15日还未达成开发协议,合同自动失效。”日方的理由是伊朗方面未能满足事先约定的排除地雷的条件。伊朗认为这只是日方的借口,实际上是日本政府迫于美国要求制裁伊朗的压力。小泉前首相曾表示:“不能只依赖重点的石油供应。”表明了日本政府能源外交的政策倾向。2006年3月,日本石油公司已明确表示,将在2006年减少进口伊朗石油15%。

2006年6月,中亚四国外长在东京与日本外相举行会谈,日方表示将重点援助中亚各国的经济市场化、以及铁路、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会议批准了“行动计划”,包括政治对话、地域合作、商贸振兴、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各方面,研究了在“中亚+日本计划”的框架内举行高峰会议的问题,规定将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方面进行合作,日本保证积极协助中亚各国解决经济和贫困问题。目前,日本已协助阿富汗修建环形公路,帮助建设巴基斯坦高速公路,计划最终建设从中亚向南经过阿富汗直到印度洋的交通和能源运输线,日本媒体认为,日本的目的是与地缘政治方面地位重要的中亚国家强化关系,抗衡在中亚地区扩大影响的中、俄。《读卖新闻》的社论称,中亚已成为中、俄、美等大国力量博弈的重点地区之一。鉴于中俄在中亚地区影响很大,日本必须跟美国步调一致,互相配合,并充分发挥开发援助贷款的作用。美国近来提出了“TAPI天然气输送管线构想”,即把土库曼斯坦(T)的天然气经阿富汗(A)巴基斯坦(P)输送到印度(I)。“日本+中亚外长会议”特意邀请阿富汗外长参加,就是要构筑一条从中亚到印度洋的“TAPI能源大动脉”。麻生外相称:“如果能通过南线公路实现资源运输,将有助于中亚国家实现经济和政治的自立。”其背后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戒心。因此,俄罗斯非常关注日本的中亚外交。俄媒体认为日本已加入中亚争夺战。如果日本与中、俄对抗,首先受到威胁的将是日本的经济利益。虽然日本目前并没有在中亚地区大规模行动的能力,但日本一直提高合作调门,积极要求与中亚各国合作,不难看出牵制上海合作组织的明显意图。

令人饶有兴趣的是,中亚媒体认为,“中亚+日本计划”可以成为双方加强合作的有效机制。日本的中亚外交如果取得成功,将成为一种东西方文明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有益尝试。因为在中亚各国看来,日本市场经济成熟,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是良好的经济合作伙伴。日本的中亚外交推介着一种把亚洲文明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结合起来的发展模式;而在西方国家眼里,日本作为西方一员代表了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两者都承认日本对中亚地区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上述发展模式和价值观也都将在战略与政治的文化层面上起到抗衡中、俄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有所减弱,而上海合作组织却在不断扩大和巩固,西方国家更对日本的地缘政治作用抱以希望,期待日本作为西方代表与中、俄在中亚地区分庭抗礼,并最终影响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走向。日本的中亚外交将如何发展?还有何种后续动作?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对中亚乃至欧亚的地缘战略格局将有何种影响,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作者:林晓光

上一篇: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下一篇:述而不作方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