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以桂西北旅游产业产教融合发展为例分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针对民族地区产教融合发展中融合政策缺乏吸引力、融合程度不深、融合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紧密联系国家政策、制定和落实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依托民族特色旅游产业进行产教融合等对策,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论文 篇1:

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做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民族地区必须深入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快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下面,就以青海省为例,就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民族地区及文化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山区和牧区,多居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里人烟稀疏、地理条件恶劣、经济落后、文化产业滞后。主要包括青海、新疆、内蒙、宁夏、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独特的地域特色、丰厚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也是民族地区在全国文化产业版图中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基础。青海省发展文化产业正式起步于2003年,起步虽晚,但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花儿”演唱、藏戏、昆仑玉、热贡艺术、藏族织毯、民族服饰、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近十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发展青海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新方法、新模式,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狠抓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旅游精品剧目的生产、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培训和文化“走出去”工程,初步形成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重点推进,艺术品业、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青海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示范户9个,青海省三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4人,二级以上民间工艺师87人。2007年省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先后投入扶持资金近5000万元,对青海文化产业大厦改造、《秘境青海》、《雪白的鸽子》文化旅游剧目创作演出以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对全省热贡艺术、堆绣、石雕、剪纸、石艺等示范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从源头上有力地支持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加快了该省文化产业多业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

二、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现阶段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殊性:一是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整体规模偏小,GDP贡献率整体偏低。青海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1.1%。二是市场机制初步形成,但总体上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三是文化资源有所开发,但深度开发仍然不够,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四是文化市场有所发展,但整体上仍然发育不足,表现在书报刊、电子音像、演出娱乐、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方面,不仅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随着改革的推进和越来越多的文化市场主体的涌现,文化市场建设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起步、培育和探索的初级阶段。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正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才能科学把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合理地找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路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民族地区相对滞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束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特别是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文化人才大量流失,文化原创能力降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受到削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制约着文化发展的障碍随处可见。概括说来,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弊端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缓慢 受经济总量偏小的影响,民族地区目前的人均收入刚超过1000美元,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广大的群众还未实现小康的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主要用在了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上,因此很少有钱来进行文化产品的消费。物质条件的落后决定了精神消费的水平,这是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和阻力。

(二)文化管理体制滞后 政府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实行国家统包统管为主的文化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抑制了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活力。在管理上,政府没有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做区分,文化事业单位没有转为企业,而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模式和机制办事,政企不分,缺乏效率,只讲投入,不讲效益,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政府对文化事业实行统包统筹,集政、事、企为一体,造成政事、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使得一些文化主管部门成为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这些文化单位的领导者既是政府的公务员,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又具有国有事业性质,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还是企业的主管,享受着企业的工资、奖金、福利,这些既得利益使得他们缺乏改革的动力。

(三)文化市场发育滞后 在观念上,人们还没有把文化生产力看作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认识模糊,特别是对文化市场存在顾虑。群众对盈利性的文化产品不愿去消费,造成文化市场不能充分发展。加上文化商品的内容老化,流通渠道不畅,限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政府领导在机制上缺乏市场意识,没有建立起包括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方面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在实践中没有充分开发把经济效益当作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结果造成了文化市场发育的不健全,文化产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四)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法规 目前我们还未从立法上落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造成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十分突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文化工作,文化管理部门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法制意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些重大的产业及活动可能因为领导一时的失误而造成重大的浪费和损失。政府换届或新的领导上来很可能会改变文化政策而影响了文化建设的连贯性。

(五)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比较困难,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欠佳,加上政府缺乏前瞻性的文化体制改革,未形成健全的文化企业。加上投融资渠道单一,主要由政府投资,民间和社会资本被排斥在外,限制了文化企业的繁荣发展。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偏小,特别是对于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不足,结果使得公益性的文化设施长年陈旧,在全省范围内缺少一些标志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

(六)文化人才流失严重 民族地区过去在文化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大奖,但有不少是聘用了省外的文艺人才和专家。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的影响,文化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偏低,加上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实行,文化事业单位的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当,使一些优秀的文艺人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步被内陆、沿海先进省市所吸引和挖掘,结果造成了民族地区文艺人才不同程度的流失,给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循环性的困难。

四、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

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培育市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完善市场体系。

(一)在培育市场主体上求突破 培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城区,要积极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形成更多有活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成为推动各门类产业发展、活跃文化市场的生力军。同时要通过降低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灵活的形式进入文化产业,形成各类文化企业多方投入、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在农村牧区,扶持和引导各民族的民间文化传人创立文化产业示范户,以他们独有的技艺绝活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成为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引导和支持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寨、乡镇作为各类文化产品生产的“专业村镇”走向市场,带动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

(二)在推进产业集聚上求突破 推进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使分散的资源集约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整合文化资源,一是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这几年,青海省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按照“一企一制、成熟一个、改制一个”的原则,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着力在新闻出版、演艺等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产业集团。青海省文化艺术服务公司改为公司制民营企业;青海工艺美术厂、青海人民剧院、青海省文化厅招待所改为国有控股、职工参股的有限公司;青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省文物商店改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省杂技团合并,组建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青海省京剧团、省话剧团、省平弦实验剧团合并,组建了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在调整布局结构的同时,不断完善演艺院团内部运行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全员聘任制,拉开了分配档次,促进了艺术生产,增加了演出收入。与改革前相比,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演出收入增长了45%。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继续进行资源整合,推动形成更多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或较大型文化企业,带动青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特点和产业链相关效应,以中心城市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较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是着力打造混生性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把文化旅游与民族演艺结合起来,集合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打造有市场前景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在打造文化品牌上求突破 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是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首先要梳理本地文化资源,花大力气摸清文化家底,为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民族文化品牌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对文化品牌的策划。要把目标瞄准市场,不断寻找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三是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品牌建设的投入,重点扶持那些民族个性鲜明、地域特色突出、社会需求广阔、能形成较长产业链的文化品牌,使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青海依托高原文化资源,打造了环湖赛、河湟民俗文化节、黄河文化节、郁金香文化节、热贡文化和唐卡艺术节等一系列知名节庆品牌,建设了藏文化、黄河奇石、昆仑玉、排灯、皮影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出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京剧《天马歌》、藏戏《纳桑贡玛的悲歌》、民族歌舞《高天厚土》、秦腔《湟水情》及《六月六》《彩虹飞落的地方》《姜国王子》《青海·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等各类文艺佳作,扩大了青海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在培育文化市场上求突破 由于受人口居住分散、消费水平低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引导和培育文化市场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一是积极引导文化消费。深入研究本地区文化消费的特点,找出制约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多种方式拓展群众文化消费的途径,引导文化消费朝正确的轨道发展。二是积极打造文化市场平台,既要大力发展书报刊、音像制品、文艺演出、工艺产品、推动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又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文化要素市场,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活跃文化市场。四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文化投资者到民族地区创业。

(五)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保障机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切实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切实把各项政策用好、用足、用活。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投入的同时,抓紧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要加快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发布相关信息,为文化产业融资提供必要条件和优质服务。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与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文化产业人才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作者:马学智

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论文 篇2: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本文以桂西北旅游产业产教融合发展为例分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针对民族地区产教融合发展中融合政策缺乏吸引力、融合程度不深、融合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紧密联系国家政策、制定和落实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依托民族特色旅游产业进行产教融合等对策,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旅游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对于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意义深远。本文以桂西北旅游产业产教融合发展为例,提出适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一)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缺乏产业基础支撑,可供选择的产教融合企业实体匮乏、发展层次较低,导致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对高职院校的财政资金投入较少,开展产教融合活动缺乏物质基础,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滞后。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发展规模不大。以桂西北地区河池市为例,2018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8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0.91亿元、第二产业249.8亿元、第三产业377.59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广西倒数第三位。经济发展方式仍以投资驱动为主。传统产业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仍然较强,以水电、有色金属为主的单一产业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善,主要原因在于新兴产业发展不快、规模不大,大多还集中于技术层次相对较低的领域,对现有产业的置换能力有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中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仍占较大比重。该地区旅游产业尚不发达,旅游热度指数排在广西所有设区市的倒数第三位,热度指数为0.6,与排在第一位的桂林市的指数6.29相差甚远。据调查,2017年,河池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46万人次,旅游总消费接近300亿元。2018年河池市旅游消费总量约为400亿元,与杭州等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的国内旅游发达城市相比,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机遇

首先,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脱贫攻坚”的实施,让西部地区的经济潜能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国家投入173.53亿元修建了河百高速公路,投入65亿元修建了河都高速公路,共有5条高速公路贯穿桂西北城市河池市全境,贵南高铁桂西北路段也正在施工中。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修建及开通,将极大地改善桂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通过市场扩张、加剧市场竞争和降低运输成本三种路径影响企业库存,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其次,精准扶贫的推进让民族地区更多农民群众收入增加,有机会参与到更丰富的经济交往活动过程,能够逐步接触到旅游产业等现代产业,助力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表明,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消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经济发展决定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并作用于旅游消费。河池市共有城镇居民130万人,农村居民300万人,根据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当期收入的敏感性程度高于城镇居民、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可以更有效地增加国内旅游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的理论,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该地区农民收入来源渠道趋于多元化,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国内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最后,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会促进民族地区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重要的技能型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途径,高职教育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以河池市为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提升,生源数量由2014年的每年1600人提高到2018年的3800人,生源数量成倍增加。生源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能够直接带动校园周边餐饮食宿行业的繁荣和周边旅游景点客流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长期的生源数量质量的提升有助于解决当地产业人才需求匮乏的困境,提升企业用工质量水平,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最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产教融合发展现状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政策缺乏吸引力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主管单位未制定体系化的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缺乏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自身虽然建立了一系列产教融合发展的规章,但多为理论性指导文件,缺乏可操作、可实施的富含激励措施的可实施方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产教融合“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一直存在。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程度不深

由于企业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缺乏热情,产教融合基本处于学校派学生顶岗实习的层次,即高职院校将毕业班的学生统一安排到某几个企业进行为期半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在企业接受定岗实习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的低价劳动成本给企业创造价值。这样的产教融合层次还处于比較低级的阶段,产教融合程度不深。

(三)民族地区产教融合方法缺乏创新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方式方法过于陈旧,普遍采用校企合作的传统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仅仅能够解决学生的短期就业问题,但由于没有贯穿其中的课程,导致这样的校企合作既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消化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变为自身能力,也没有让专业教师参与顶岗实习全过程,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并没能得到提升,更无法直接指导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这种缺乏创新的产教融合方法无法适应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一)紧密联系国家政策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首先要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起来。主要从三个方面紧密联系:与精准扶贫、全面脱贫紧密联系;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国家级教育规划紧密联系;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劃紧密联系。

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攻坚是当前民族地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要与之紧密联系起来。可与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产教融合脱贫致富培训班,一方面联合培训贫困学员,使他们掌握脱贫致富技能;另一方面培训期满后可安排贫困学员到当地产教融合的合作企业工作,解决贫困学员的就业问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国家级教育规划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依据,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教育规划,改革现有办学体制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办学体系,优化专业结构设置,试点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建设的二级学院或专业,使产教融合真正实现教学成果助力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活动遇到的困难能够在教学研究中解决。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规划是当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定位和专业设置应立足于传承与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等方面,实现创意、创新突破,培养能够适应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二)制定和落实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明确企业、学校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的责权利,实现产教融合制度化。完善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见习、实习制度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施方案。高职院校可向政府申请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举措,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同时,更加关注专业设置、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发挥实质性的培养作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重点在于加强跨区域协作,不能仅把合作企业局限于民族地区之内,还要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企业协作行动。高职院校应积极向政府申请邀请东部地区院校和企业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促进跨区域协作,这样才能够保证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先进性与针对性。

(三)依托民族特色旅游产业进行产教融合

以河池市旅游产业为例,该区域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如环江毛南族瀑布群旅游资源、红水河健康养生旅游资源、南丹白裤瑶全域旅游资源、巴马国际长寿旅游资源、百里龙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等近百个特色旅游资源项目。当地高职院校应该想方设法依托这些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开展产教融合。

1.校企共创旅游品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对当地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研究,企业对旅游品牌的开发和创建有丰富的经验,校企双方可依托彼此优势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共创旅游品牌。例如可打造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品牌、世界民族风情旅游品牌、红色福地旅游品牌,创建市、自治区甚至国家级旅游品牌或国家、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将歌娅思谷、“千家瑶寨·万户瑶乡”白裤瑶风情旅游项目纳入高职院校教学研究课程,设置相关专业方向和对应课程,必要时可以与企业联合开设对口就业班,培养对口就业的专业人才。在实训课中引入企业导师引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方案,尝试旅游品牌创意的实践。与电子商务专业联合建立“网络创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新媒体、融媒体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展示和发布品牌创意成果。对接实体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将真实的市场评价结果作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成果的组成部分。

2.校企共建营销渠道。发挥民族地区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举办节庆营销、媒体宣传营销、区域协作营销、旅游惠民营销等方式共建营销渠道,树立民族地区旅游新形象。例如,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可与环球旅游广播联盟等行业共建“寻找中国最美冬季—年度冬季旅游热力榜”,企业方在全国开展宣传和招录报名,校方承办和举办活动共同促进旅游产教融合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推进长寿养生、脱贫攻坚、农林业、水电、民族特色体育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森林旅游示范点、水电风景区旅游示范点、地质公园、长寿养生度假基地。积极推进东西部旅游扶贫协作,在东部对口帮扶地区举办扶贫协作桂西北旅游优惠政策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桂西北地区国际旅游区宣传推介活动,举办多场旅游扶贫就业专题招聘展,发动东部地区有实力的涉旅企业参与招聘活动,向桂西北院校提供就业岗位,组织高职院校贫困生参加应聘,促成就业意向达成,共同推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与发达地区的企业产教融合发展。

3.校企共筹发展资金。校企联合参与组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高职院校可依托技术优势、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策划打造宣传民族地区重点旅游招商项目,主动到旅游发达城市的景区创意知名旅游企业调研学习,参与实施对口精准引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与当地银行和保险理财等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利用社会资源,寻找更多融资渠道,建设校内旅游实训基地。同时扩展融资思路,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优势,协助政府加大融资力度。依托电子商务专业软硬件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投融资实操能力,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筹建管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特色旅游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支持。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只有融入当地特色产业、依托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才能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培俊.产教融合: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8-01-05

[2]张勋,王旭,万广华,等.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J].经济研究,2018(1)

[3]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王艳.高等职业教育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11)

[5]河池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快“一区一带”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2018年全市旅游工作计划[EB/OL].(2018-10-17)[2019-05-11].http://www.hechi.gov.cn/xxgk/ghjh/20181017-1171276.shtml

【基金项目】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科研教改重点立项项目(GXXDZD201804)

【作者简介】刘泽汀(1987— ),男,硕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蓝苗苗(1994— ),女,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计;韦祯弋(1989— ),女,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

(责编 卢 雯)

作者:刘泽汀 蓝苗苗 韦祯弋

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论文 篇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增加民族地区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加快脱贫步伐的重要保证。基于对湖北省恩施州八县(市)的实证调查,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实习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职教师资匮乏、生源萎缩、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专业设置、定向培养职教师资、落实职教优惠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等五项对策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恩施州;扶贫开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2014年7月1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中,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是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因此探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找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了解和搜集有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资料和数据,课题组于2014年8月深入地处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对其职业教育规模、基础设施、专业设置、师资、学生等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分析,进而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的策略。

一、恩施州职业教育现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立,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恩施州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县。恩施州还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最多,属于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地区。恩施州职业教育历史悠久,至今已有78年的发展历史。恩施州现有高等职业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6所,其中县(市)职教中心8所,民办中等职校1所,技工学校5所,普通中专2所,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3万余人。恩施州每个县(市)都有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成为当地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随着恩施州各级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其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各职业学校实力不断增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职校,利川市、来凤县、鹤峰县技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技术学校,巴东县、咸丰县技校被评为省级示范职校。

在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八县(市)现有实训基地(实训室)26个,涉及9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实训基地7个,电子电工实训基地7个,汽车维修与驾驶实训基地3个,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2个,幼师实训基地2个,旅游实训基地2个,财会实训基地1个,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1个。除计算机做为中职教育的公共课外,八县(市)的实训设施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机电、电子电工、服装制作、数控技术等方面,其设备和价值占总量的67%;而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幼师、财会等专业实训设施少,占总量的10.3%。

在专业建设方面,恩施州各职业院校依据州内外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学校的优势,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先后已有32个高职专业和38个中职专业面向州内外招生,全州主要专业有:汽修与驾驶、幼师、机电数控、会计、旅游餐饮、电子电工、机电、计算机网络技术、平面设计、服装制作与设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等。这些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电子电工、旅游管理、汽修等领域。在这些专业中,有不少是省级重点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

二、恩施州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恩施州是民族地区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恩施州职业教育的实证调查,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发现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实习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职教师资匮乏、生源萎缩等问题。

(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缺乏

第一,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在对恩施州八县(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存在严重的数量不足问题,使得一些专业的学生没有机会参加实训,专业学习仅限于课堂和书本,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此外,还发现现有的实习实训设施质量不高。当前恩施州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外,其他现有实训设备配备质量极其低下,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系统性、完整性较差,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技能的掌握。比如建始职校电工电子实训室配备有砂轮机2台,钻床1台,钳工操作台18台,家用电器操作台18台,电工电子实验装置10台,中级电工考核装置24台,其配置在恩施州目前来看还算较好的实训设备,但是,从整个配备情况来看,其设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离国家电工电子配备标准有相当大的距离。

第二,实习实训基地配置不均衡。配置不均衡体现在校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不均,主要表现是开办时间较长的专业实训设备相对较强,新开专业实训条件严重不足。诸如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电工等老牌专业的实训场地较为充足,设备较为系统,而新办的专业如数控、机电、旅游、制药、食品加工、建筑、发电等专业实训设施较少。从而造成当前就业较好的专业,因学校没有实习、实训设施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技能训练,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二)专业设置不合理,影响学生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首先,民族地区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这些重复设置的专业主要是一些较成熟、发展时间较长的专业(如计算机、电子电工等),还有一些近年来在民族地区新兴的专业(如旅游与酒店服务管理)。专业设置的雷同使得同一专业的毕业生过多,在就业岗位一定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困难;同时重复设置还会导致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不合理。此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承担着民族传统工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但目前恩施州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中缺乏民族特色元素。即使个别职业学校开设了一些民族工艺品加工专业,但由于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师资,再加上这些民族工艺品尚未市场化,学生对口就业难,使得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不得不停办。

其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目前恩施州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第二产业,对于与第一产业相关的涉农专业和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服务类专业开设得较少。但实际上,近年来恩施州加快优势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基本形成了以特色农业、资源新型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2012年恩施州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26∶34∶40。调查显示,只有几所职业学校开设有种植、现代农艺、园林专业,并且这些涉农专业也只涉及种植、园艺,而对于畜牧、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的专业几乎都没有开设。从产业构成来看,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很大比重,而与之对应的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服务类专业种类却很少,目前开设的仅有旅游管理专业,对于物流、中介信息、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专业,这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中几乎没有涉及。这种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严重脱离的现象在其他民族地区也同样表现得较为明显。

(三)职教师资匮乏,影响专业教学

第一,职教师资总量不足。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工资水平低下,这一切使得职业学校在引进师资时缺乏吸引力。一方面无法吸引到优秀职教师资,使得现有的职教师资队伍得不到有效补充;另一方面,现有职教师资由于不满工作福利现状,还会出现外流,造成职教师资在总量上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在恩施州可见一斑。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2012年恩施州职业教育生师比分别是32.51∶1,32.41∶1,

30.47∶1,32.76∶1,35.87∶1。根据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应达到1∶20”的标准来看,恩施州职业学校师资远未达到这一基本标准。从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来看,恩施州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

第二,专业教师匮乏。以恩施州来凤县和咸丰县为例。在对这两县进行实地调查中发现,其职业学校教师中很多教师来源于普通高中或初中,这一比例高达34.8%(见图2)。在教师结构中,文化课教师占较大比重,占教师总数的56.1%,专业课教师仅占29.5%,实验实训课教师仅占13.7%(见图3)。职业学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如果缺乏专业教师,学校专业技能教学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恩施州来凤县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为500人左右,但由于该县职业学校缺乏旅游管理类的专业教师,再加上引进教师难度大,导致该县职业学校无法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这使得当地只能从外地引进旅游管理类人才。

第三,职校教师对当前的工资福利不满意,自身上升发展空间有限。在工资福利满意度调查中,有64.4%的职校教师对目前的工资福利待遇不满意(见图4)。在教师职称方面,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58.3%的教师具有中级职称,14.4%的教师具有初级职称,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占16.7%,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比例非常小,仅占0.8%,此外还有6.8%的教师目前还没有职称(见图5)。

(四)生源萎缩、质量下降,招生面临窘境

由于受传统观念、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家长或学生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即使考上职业学校也不愿意去上,而愿意自费去接受普通教育。对恩施州来凤、咸丰县的调查显示,仅有12%的家长对子女上职业学校持非常支持态度,大多数家长持基本支持的态度,还有25.8%的家长持反对态度。另外,一些普通高中也降低门槛,与职业学校抢占生源,使得职业学校招生更是雪上加霜。总体来看,2008—2012年间恩施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远远大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且两者招生人数差有扩大趋势(见图6)。

(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影响毕业生就业

受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就业公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在就业准入上,缺乏完善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没有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也能上岗,这就导致一些非职校毕业生与职校毕业生争抢就业岗位,严重压缩了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此外,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职校毕业生往往也被区别对待,缺乏相应的职业保障、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这也严重影响了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再加上民族地区就业岗位有限、工资水平低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职校毕业生大都选择去外地就业。以恩施州来凤、咸丰县为例。对其职业学校学生的求职意向调查显示,只有25.5%的学生选择在本州内(包括本乡、本县、本州)工作,高达74.5%的人都选择了到本州以外的地方工作,如图7所示。毕业生选择到外地就业,造成了当地人才的外流,削弱了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功能。

三、促进恩施州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开发举措。民族地区应抓住发展机遇,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加大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和学生实训设施短缺落后,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造成民族地区实训基地、实训设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缺乏,鉴于此,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投入。职业学校要严格落实职教专项经费,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实训条件的改善。职业学校在用好各项专项资金的同时,特别要添置一些专业紧缺的核心设备,确保专业课程的实训无空白。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各职业学校还要提高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强化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建设。根据企业技术标准和工艺变化确定并适时调整实习实训项目和内容,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定期送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

(二)调整专业设置,增强民族特色和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职业学校外部的原因,又有职业学校自身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既要靠职业学校主动自我调整适应,又要加强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针对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各职业学校自身要合理定位,明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特长,根据自己的所长开办相应专业,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潜能,避免职教资源分散于各校而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不合理。其次,为避免专业设置雷同,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科学的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为职业学校提供决策参考,引导职业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在专业设置审批管理中要严格依据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执行严格的专业审批制度,进而从源头上防止专业设置的重复性。

为了使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职业学校应紧紧围绕当前民族地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品牌,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各职业学校要适应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重点设置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工艺品制作、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旅游等相关专业。由于民族地区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职业学校应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设置一些诸如畜牧兽医、种植学、养殖学、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涉农专业,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民族地区正在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其第三产业服务业也会随之发展。职业教育应紧抓这一动向,开设一些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以此引领民族地区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定向培养职教师资,保障职教师资队伍

定向培养是我国高校招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目前,免费师范生政策就属于定向培养研究的热点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师资匮乏的现状。然而,免费师范生政策主要是为农村地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并没有针对职业教育。当前,在民族地区同样面临职教师资匮乏的严峻形势,要大力改善民族地区职教师资队伍现状,首要任务就是实施职教师资的定向培养。

职教师资定向培养就是在高等学校开展免费职教师资培养工作,重点为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培养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其主要思路是按照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模式,选择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作为实行定向培养的学校。被录取的学生与当地教育局、人事局、职业学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后进入定向培养单位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相应的生活费。学生毕业后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按照所签订的协议规定,安排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任教,并且规定出最低服务年限。通过这种定向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适用型职教师资队伍,从而解决职教师资匮乏的困境。

(四)完善落实职教优惠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要解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就必须多管齐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首先,继续实施职教免费、助学等优惠政策。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由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由一、二年级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步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些免费政策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各职业学校应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实施好这一政策。

其次,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重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实践”的思想,借助传统文化的精华来改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来共同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解释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种类、地位与作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其所培养的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积极推介职业教育办学的先进典型和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成功成才的先进人物,不断加深大众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最终使大家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视同仁,消除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五)完善劳动力市场,创设良好就业环境

为了给职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民族地区应努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应该消除劳动歧视,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能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在职业准入上,民族地区还应根据“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就业原则,对社会各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在从业资格、职业素质或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执行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的职业教育或培训,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上岗的劳动就业制度。以此规范企业的用人制度,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突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优势。这样才能使人才合理流动、各尽其能,避免普通教育学生抢占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也可以避免社会上出现的盲目的“唯学历”现象。为了真正实现对等,还应建立统一的、无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吸引更多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在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绿色发展看恩施:恩施州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EB/OL].[2015-06-05].http://www.hbeitc.gov.cn/xyjj/xydt/56027.htm.

[2]徐健.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0(24):83-89.

[3]农村学生读中职今秋起免学费[EB/OL].[2015-06-05].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10/11/c_1238

09157.htm.

[4]孟景舟.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系[J].学术论坛,2010(5):186-189.

(责任编辑:张维佳)

作者:陈丰丹 许锋华

上一篇: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论文下一篇:领导干部信息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