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对学生“冲突”现象的深度剖析》一文,作者从职业院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对职业院校学生中经常发生的“冲突”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发生“冲突”的现象、产生“冲突”的原因、客观地看待“冲突”、积极地预防“冲突”、冷静地处理“冲突”五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了从宏观上综合治理“冲突”的对策和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论文 篇1:

民办高校影响诚信就业的基本因素分析与对策探究

摘要:大学生不就业诚信问题及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整体诚信氛围不够,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用人单位选人方法不科学、用人单位对人才聘用的标准不明确、毕业生自身目标不明确等原因造成。民办高校更应从完善社会的诚信意识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完善诚信制度,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就业 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大学生而言,诚信是大学生价值的评价原则、是大学生道德体系的基础、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成果的最重要形式。诚信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在人格。诚信的失落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眼前的就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未来社会关系的建立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由于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学、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导致大学生就业的诚信危机,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在民办高校由重规模发展向重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扎实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就业意识和能力,不但是民办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应有的内涵也是民办高校提升自身品牌和树立自身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诚信问题

具体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供需双方都存在假“李逵”现象

1、学生的简历注水现象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 大学生希望应聘时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 于是想尽办法想通过包装自己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使用一些虚假信息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暂时赏识。很多毕业生拿着学校打印的成绩单到复印社随意修改自己的学习成绩与考试排名,制作假的成绩单;另外,很多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国考的同学宁可花很多钱来制作假的英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以证明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很多没有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同学,还会给自己随意捏造一些头衔,以体现个人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因而自荐材料中出现了不少假班长、假团支部书记、甚至一个学校出现了几个学生会主席、几个团总支书记。也有很多毕业生胡乱编造自己的社会实习经历,往往在面试中被面试官问得或语无伦次,或哑口无言。自荐材料中大量搀假, 一味地夸大其词, 掩盖不足, 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分, 这种做法不仅毁了作假者, 更毁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2、企业的招聘信息注水

有些不规范民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存在企业信息注水现象,说明会介绍情况与现实不符,造成对学生诚信就业心理的伤害,诱导求职人员出现不平衡心理。

(二)滥签协议,契约意识淡薄。

当今大学生就业市场总的局势应该是基本上供需平衡,但仍然有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出现人才供过于求的状况,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部分毕业生滥签协议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毕业时节大部分毕业生忙于参加各种大型人才招聘会和企业校园专场宣讲会,每个学生印制了十几份甚至上百份简历到处投放,这样一来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学生就会收到几封、十几封的录用信,甚至会同时签订几份就业协议,这势必抢占了其他学生的就业资源。大部分毕业生都存在这种心理,随意先签一份就业协议保底,然后继续穿梭于各种招聘会,参加面试如赶场一般,若再遇到自己心仪的企业,便会与之前签订的企业毁约,完全不在乎几千元的违约金。当然,有的企业根本不收取违约金,这更加促进了毁约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不便, 有的还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效益, 并严重阻碍了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

(三)频繁跳槽,对自身认知不够。

当今大学毕业生工作前两年跳槽频率颇高,很难稳定下来。很多毕业生在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期未满时便会跳槽到另一家用人单位,甚至有毕业生工作了一两个月就辞职走人的现象,还有学士毕业两年后的时间共计换了7份工作。用人单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新员工,依旧没有达到预期招聘效果。一旦某些岗位出现空缺,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接替,便会导致整体工作無法顺利进行,给单位造成了一定经济方面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影响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高校诚信教育不足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就业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历史时间短,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相对滞后,主要体现一是诚信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实质内容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诚信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二是伦理教育的滞后和诚信机制的不健全。在诚信理论建设方面高校对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教育几乎为空白。许多高校重视专业文化教育,而道德理论教育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过于单调和说教。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诚信教育的缺乏使高校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研究表明,民办高校要适应目前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上下功夫,而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就业就是大学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行业的民办企业——民办高校有着自身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通过整合大学的多方资源,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以学生诚信意识、诚信能力培养为取向的课程体系。

(二)教育工作者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强。

重智育轻德育在大学校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少大学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诚信教育。因为民办高校聘用兼职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导致部分教师由于承担公立院校单位科研任务或身兼行政职务,无心教学,课堂上经常是照本宣科,不检查学生的作业,不给学生答疑,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学生范围内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对学生不诚信行为的纵容。

部分高校不仅没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反而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在毕业生找工作时,牌子不是很响的学校往往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对毕业生私自修改学习成绩和排名的做法不管不问,私下开绿灯,甚至还会提醒学生可以适当的进行修改。还有部分高校存在形式主义,给每个毕业生都发一份毕业生求职推荐表,并在上面统一印上“同意推荐”等类似字样,这也是对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不负责。

三、民办高校解决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有效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系统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不够,找工作时往往处于异常茫然的状态,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导致许多毕业生滥签协议,毁约现象频生。高校教育属于专业化教育,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过度阶段,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部分大一新生由于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或高考分数等原因,并没有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所以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对自己未来发展感到悲观,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出路,便随波逐流,不思进取。而此时,若对大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身特点,确定职业目标,根据目标与自己情况来设计适合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路线,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发展路线,对大学生人生的帮助则是无法估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以保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时刻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针对自己的目标弥补现有的不足。这样在毕业来临之际,大学生则不会盲目的找工作,而是有针对性的找工作,增加就业成功的几率。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在这方面工作突出经验是加强引导,细化服务、全程跟踪。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重点是通过职业生涯教学和新生入学教育指导各分院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从新生入学起就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二阶段重点是准确定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考研或者专升本升学的目标, 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多考取资格证书,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第三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合理定位。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的、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更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现象。

(二)加强诚信教育。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很重要,教育学生自重自爱,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都是一个真实的自我。目前部分高校对诚信教育认识不够,对此不够重视,多数诚信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过于说教,过于理论,学生往往对此不感兴趣,很难达到授课目的与效果。因此学校应将目光放远,大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诚信教育意识,一是将诚信就业的课程内容纳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以案例教学、讨论式等方式改变诚信教育授课模式;二是加大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诚信考核的力度,规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填写,不要简单的填上“同意推荐”几个字草草了事,加强对毕业生的求职材料进行严厉监督,不能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在新旧择业观转型的的特殊阶段,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日趋明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效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诚信教育,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对改变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就业市场和其他商业市场一样,同样也需要诚信经营,尤其民办高校更不要单纯追求就业率而忽视诚信问题。一是学校就业工作人员要对来学校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严格把关,严格审核用人单位信息资料,确保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宣传资料详实准确,不误导毕业生;二是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使学校出去的每一份材料都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双方信息真实,不互相欺瞒,营造良好誠信氛围的就业市场。三是学校要及时更新就业就业信息,并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避免疏忽细节造成不必要误会、就业成本的增加及时间的浪费。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四是要建立多个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以便学生能够便捷、快速、有效的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把握机遇,择机选择和决策。

(四)开展“小订单”就业服务,建立诚信企业资源库,树立高校人才品牌形象

由于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很多企业对民办高校人才质量存在顾虑,为了让企业认同三本院校可以培养出一流应用型人才的观念,高校通过积极主动,上门拜访企业和热情邀请企业到校调研等形式建立校企长效沟通机制,通过选派优秀毕业生到新建立关系的企业实习,让企业了解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择优安置就业,树立学校人才品牌形象,通过逐步向企业推广“小订单式”就业模式,建立“小订单式”诚信就业企业资源库。对就业单位和岗位进行动态登记,掌握订单企业近期人才需求状况,针对性推荐和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

(五)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

倡议毕业生签订诚信就业承诺书,确保档案材料真实,由学校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库,跟踪毕业生就业后基本情况。重点跟进诚信档案库毕业生后续服务。

(六)及时进行回访和调研,做好跟踪服务。

民办高校更应该重视毕业生就业跟踪及企业调研工作,为企业和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后续服务。通过到企业调研,或者邀请企业领导到校参加教学改革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毕业生在单位工作情况和各方面表现,将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和建议。

作者:毕庆三

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论文 篇2:

对学生“冲突”现象的深度剖析

摘要:《对学生“冲突”现象的深度剖析》一文,作者从职业院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对职业院校学生中经常发生的“冲突”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发生“冲突”的现象、产生“冲突”的原因、客观地看待“冲突”、积极地预防 “冲突”、冷静地处理“冲突”五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了从宏观上综合治理“冲突”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冲突”现象 剖析

我校原名“江西省冶金技工学校”,创建于1978年7月,与改革开放同步。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实行统招统分,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辦学校的出现,冶金行业经济效益的滑坡,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等诸多原因,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校开始走入低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到1998年底在校学生总数不足500人,固定资产不足600万元。

面对困境和危机,我校师生没有等待“上帝”或“救世主”的拯救,而是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改革,顽强拼搏,走市场办学之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实现了“三级跳”式的跨越发展,截止到2004年,我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0000余人,固定资产7000万元。2001年5月,我校升格为“江西省冶金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9月,又升格为“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成为江西省首批三所技师学院之一,也是江西省第一所万人规模的公办职业院校。目前,我校学生人数保持在12000余人,固定资产达1亿多元,校园占地面积800多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校没有象其他的公办职业院校那样萎缩倒闭,而是赢得了先机,站稳了脚跟,非常不容易。

我校在辉煌发展的同时,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学生是宽松的、低门槛的入学,不需要经过考试严格选拔,这就造成了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既有高中毕业生,也有初中毕业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既有达到高考或高中录取分数线,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读大学或高中,转而选择就读我校,想早点工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优等生,也有顽皮厌学的差等生。学生中矛盾、问题、冲突不断,时有发生,给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管理的难度相当大。有些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既要上课,又要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排解和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琐碎小事上,对学生实行的是保姆式服务和管理,事无巨细。有些班主任反映,晚上听到电话铃响就害怕,担心自己班上又有什么“冲突”事情发生了。有些年轻教师抱怨与这样的学生打交道,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体现不了自身价值,干脆辞职走人。一些老教师感慨,现在的学生大不如从前了……

实际上,学生的“冲突”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不管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有过主动或被动“冲突”的感受和体验,有时候这种“冲突”的冲击力让师生双方都难以接受。如何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学生的“冲突”,从而采取正确地的措施和方法去综合处理它?在这里,我谈点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看法。

一、发生“冲突”的现象

(一)有些学生说话语气不好、比较冲、没有分寸,伤及了别人的名誉、隐私、人格、自尊心。

(二)有些学生用动作表示藐视、轻蔑、嘲弄、挑衅等,或者动作幅度过大、过重,影响了他人。

(三)有些学生开玩笑过火,无意中触及了对方的忌讳,或者被认为是恶意的,让对方“丢面子”。

(四)有些学生恶作剧失度,被捉弄者“不买账”。

(五)学生之间有时因为事情的处理不当或沟通障碍,达不到宽容和默契,产生一些误会。

(六)报复泄愤。因为某种原因引发“冲突”,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吃了亏,心中愤愤不平,拉帮结伙,蓄意采取后果更严重的错误方式来“摆平”此事,等等。

二、产生“冲突”的原因

“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五花八门。

(一)个性不同。性格内向和外向、行为泼辣和文静、脾气急躁和缓慢、说话粗声大气和轻声细语;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喜欢体育的爱热闹、愿意看书的想安静、爱好下棋的好思考、热爱流行歌曲的不唱受不了……这些因素往往影响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成为“冲突”的导火线。

(二)学生之间相互接受、并存、容纳的程度不一样,其引发“冲突”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如竞技体育活动中的无意肢体碰撞而引发的球队与球队之间的“冲突”,男生多的班级因语言过激或肢体动作过大易引发斗殴“冲突”,女生多的班级因为嫉妒、猜疑易引发吵架“冲突”等。

(三)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社会学家指出,残缺、畸形、阴暗的家庭环境是滋生畸形人格的温床。而畸形人格无疑又是产生暴力冲突的沃土。调查显示,有暴力记录的学生中单亲家庭、暴力家庭甚至犯罪家庭等问题家庭比例明显偏高,且他们中相当普遍地受到不合理、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家长的溺爱、纵容,易造成孩子自私、任性、狭隘;父母之间的“冷战”、家长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心理受到严重压抑,造成孩子暴躁、冷漠、缺乏同情心,仇视社会,极易选择暴力来发泄内心积怨。

(四)学生活动场地的“瓶颈”,如走廊、楼梯、过道、门口、座位等,会因空间过小而发生“冲突”;学习、活动、娱乐、休闲等,也会因为大家在时间的制约、分配、取舍以及节奏的不同上而产生“冲突”,等等。

三、客观地看待“冲突”

学生之间的“冲突”是正常现象,“冲突”的有无并不决定学校和班级的风气,“冲突”本身也不能绝对地判断好或坏。

(一)“冲突”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冲突”的发生,说明个体与群体、与外部环境保持着正常的联系,只是需要调整和平衡而已,所以“冲突”并非“不得了”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

(二)人际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有时会出现障碍,“冲突”说明需要建立某种规范,使交往和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学生的“冲突”证明他们在寻求、学习、遵循某些规范,因为不成熟才发生“冲突”,但这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不能人为地、硬性地予以阻碍。

(三)学生年轻气盛、充满活力,对他们来说适当的宣泄必不可少,通过宣泄可以保持心理平衡。而发生一些双方能够容忍的“冲突”,不仅可以增进了解,也是能量宣泄的一种方式,关键是要防止“冲突”的扩大化和破坏性。

(四)学生经历和体验“冲突”也是一个锻炼。他们的适应性、耐受性得到了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的增强对于他们日后参与社会竞争,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学生群体活动的能力较强,一旦群体发生消极性的“冲突”,影响大、危害大、易于失控,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

(六)学生的某些“冲突”已带有成人的特点,要警惕嫉恨式、挑衅式的暴力“冲突”。凡是具有类似倾向的“冲突”必须解决制止,迅速平息,而后再妥善处理。

(七)学校作为学生密集聚合的场所,不可能没有“冲突”。一个好的学校、好的班级“冲突”照样存在。问题是需要摸清学生之间“冲突”发生、发展的规律,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做好教育工作,让他们在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思想觉悟、规范行为习惯、完善心理素质的同时,告别“冲突”的洗礼,真正自信、成熟地走向社会。

四、积极地预防 “冲突”

学校、教师和班主任依据对学生的观察和判断,可以积极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开展各种活动,降低“冲突”发生的频率,预防消极“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选择一些典型的“冲突”范例进行分析,使同学们明白整个事态的诱因、过程以及后果,起到心理预警的作用;让大家充分想象“冲突”的起始动机和后果的巨大差异,以至最终产生后悔心理;让有剧烈“冲突”体验的学生现身说法,谈谈负面的诸多感受;对部分重点学生个别谈话,予以疏导,提高认识。

(二)对班集體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集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强化集体的凝聚力;在组织各项活动时要有效地控制空间、时间,配置好场地、器材,说清楚程序、规范,保证所有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提前消除触发“冲突”的隐患。

(三)开展积极合理的“冲突”,以释放学生的心理能量。可以组织竞赛,使同学们在对抗中获得宣泄的满足;可以设计“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辩论,引导学生与“问题”发生“冲突”;可以排练节目、演戏,使学生在剧情中获得角色“冲突”的感受。

(四)班主任应积极发展“线人”,让自己的耳目延伸至更广的范围,及时掌握信息,在预见“冲突”发生时,倾听、接受当事人的申辩和述说,进而好言安抚,平复学生的心理状态,把“冲突”控制在萌芽状态。

五、冷静地处理“冲突”

学生之间“冲突”一旦发生,学校、教师和班主任自然要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方法,可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来冷静处理“冲突”:

(一)分离双方。这是面对“冲突”首先要做到的,双方失去了对象,“冲突”则无法继续。而后再调查前因后果,分清是非,考虑如何处理。

(二)权威介入。发生“冲突”的双方各执己见,僵持不下,可以设法让双方尊崇的权威介入协调,如班主任、长辈、朋友、学校领导等。公认的权威有震慑性,解决“冲突”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利用人际关系。在不损害学校和教师正面形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利用人际关系来缓和、协调、解决某些“冲突”,这也是一种辅助的手段。

(四)尝试后果。在不失控、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任凭“冲突”的发展而不去阻止,让双方品尝一下由“冲突”带来的后果,借以消解其内心的冲动。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五)惩戒警示。对“冲突”者予以惩罚,可以很好地戒除“冲突”的发生,也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警示作用。但要注意掌握分寸,次数要少。

六、宏观上综合治理“冲突”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爱心教育。我们应教育学生真爱生命,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如让学生去帮助老人、残疾人、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帮助他们树立生命无价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讲究秩序而不是用暴力来解决矛盾。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我们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应尽可能直观和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身边小事抓起,或选择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才是有血有肉、充满生机的德育。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咨询工作走进校园,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疏导心理问题,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导致“冲突”事件的心理因素。

(四)切实加强法制教育。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全方位地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使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把法治观念和秩序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意识形态和行动中,这无疑会大幅度地降低“冲突”事件的发生。

(五)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教育是用爱心呼唤爱心,阳光呼唤阳光的事业。学生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保护。我们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更科学的关爱,不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关心他们的品行和心理需要,切近孩子的心灵,与他们交流,给他们更多理解和帮助;我们的学校教育应更加人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师应更加细致和富于爱心,放下师道尊严,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理解和引导,努力创设团结、友爱、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我们的社会应努力建设一个适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发挥整体效应,帮助学生健康平稳地渡过人生的成长期。

作者:新 余 李 剑

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摘 要:通过从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外因——缺乏“利私益公”社会机制、价值认同缺失、教育影响力欠缺;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内因——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殊性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找到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原因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01

大學生公共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公共生活领域内(大学校园)共识性社会规范的主观认同与客观遵守,其实质是追求个体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意识。“90后”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依然存在公共主体意识相对弱化、公共价值观念相对模糊、公共规范意识相对淡漠、公共自觉行为意识部分丧失等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都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出现亦是如此,因此我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找到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对策。

一、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外因

(一)缺乏“利私益公”社会机制(社会因素)

在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积淀和优良道德传统的中国,哲人、先贤很早就意识到“公利”的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一直认为“天下为公”乃大道之行也,“崇公抑私”“大公无私”乃圣人之行;追求私欲非君子之为,要求“小我”要服从于“大我”。但传统道德文化倡导的“去私”并没有衍生出“大公”,导致一直缺乏现实形态的公共领域,造成公共精神的匮乏和国民意识中无法涵养生成合理的公共意识。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影响深远的小农意识,这是人们潜意识中追求“私利”的基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公家便宜,不占白不占”等俗语的存在就是真实反映。这导致中国先贤、圣人倡导的“崇公抑私”“大公无私”在封建制度和小农意识的影响下,只能是小部分人的“自觉”;这种公共意识的“自觉”还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从社会层面促成公共意识产生。

(二)价值认同缺失(精神因素)

作为共同生活的人们形成的关系的联合体——社会,不仅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会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主流价值观)。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与价值认同。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民族的前进,国家的强大,归功于人民都有着强大的价值认同感。价值认同究其实质是一个动态过程,从个体层面上而言,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不断调整自身价值观念和价值结构,以期达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趋同的心理过程;从社会层面上而言,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将社会要求的规范、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价值行为的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现象,在其发展进程中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网络的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和主流价值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国际范围内价值观的较量在网络平台上短兵相接,网络化使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的传播方面,全球范围内西方价值传播更具优势,年青人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更为明显。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价值观的传播优势向我国灌输的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产生巨大的挑战;不断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主流价值观逐渐出现边缘化的倾向。2009年人民论坛的一项大型社会调查,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列为了中国未来十年的严峻挑战之一,截至目前,这一现象还存在不断扩大、日趋严峻的趋势,這说明当今中国逐渐出现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主流价值观逐渐出现边缘化的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当今中国逐渐出现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失范,当然也包括公共生活领域内社会秩序的失范——公共意识的缺失。例如,现在有些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内心迷茫彷徨,盲目崇拜娱乐明星而忽视了那些默默付出,不断为他人、社会、国家做出牺牲的英雄和楷模;有些大学生存在崇洋媚外心理、民族观念淡薄,缺乏民族自豪感,漠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无法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的成绩感同身受。价值认同的缺失,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公共生活领域内社会秩序的失范,导致目前中国公共意识的生发缺少精神滋养。

(三)教育影响力欠缺(教育因素)

1.中学应试教育影响

中国“应试”教育一直过于追求高升学率,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公德教育,对公德教育重视不够。即使少部分学校教育涉及公德教育的问题,往往也是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极少有学校能够做到认同价值的动态研究和机制形成,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采取有效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社会公德及公共意识的养成。

2.高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更是大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教育一直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校德育的实际操作过程却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高校德育“雷声大、雨点小”、德育实效性不理想。同样高校的公德教育及公共意识教育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高校公共道德教育形同虚设,只在育人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提及,但公共道德教育并未真正走上课堂,走进教室,走向大学生头脑中;其次,公共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实则为冰山一角,没有独立的课时,没有专门的教案,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第五章第一节中按照概念、内容、意义等顺序象征性的讲解一下,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并没有做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很难让大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于社会公共道德的系统性印象;最后,公共道德实践教育领域上几乎呈现一片空白,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都会安排一定的实践课,但主要以演讲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时少、覆盖面小、方法单一,流于形式。公共道德理论的学习,没有经过道德理论的内化、缺乏实践的反复检验,达不到知行结合、知行并用的公共道德教育只能浮于表面,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

3.家庭教育影响的偏失

首先,家庭教育偏离公德教育的轨道。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学生公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成长发展的每一步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和熏陶。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家长注重“拿成绩说话”“用成绩来决定一切”,忽视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及公共意识教育。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秩序意识、公共道德意识荡然无存。其次,家长自身言行失范。有些家长虽然对孩子强调社会公德及公共意识的重要性,但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却反其道而行之——与人交往时算计他人,路人倒地置之不理;有些家长自身存在公共意识失范,缺乏社会公德等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甚至直接将一些缺乏社会公德的观念灌输给孩子。这些家长的行为,势必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错误的导向,导致他们崇尚自我利益,不重视社会规范与公共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二、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内因——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殊性(主体因素)

(一)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相对不成熟性导致其公共意识从众性强、稳定性差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黄金期、关键期,这时候他们正处于准成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相对不成熟使其极易受到外来利益的诱惑,自我约束力差。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易产生从众、盲从心理,导致公共生活领域行为从众性强,别人一句话很可能就会改变和削弱大学生的公共道德信念,动摇其薄弱意志,出现偏离公共意识基本原则和要求的不良行为。同时,本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公共意识问题存在双重评价标准——“严以待人,宽以律己”:一方面对别人违背社会公德行为极力谴责;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同样错误反而极易自我原谅。

(二)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导致知与行脱节

公共意识的养成不仅需要极强的公共主体意识,还需要自我约束力来做坚实的盾牌来抵御外来不良意識和行为的干扰。“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关心与呵护,没有经历过风浪与挫折,无法承受压力,意志脆弱不堪,这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强的自我约束力。他们理解和认同公共意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但社会活动中自我约束力的缺乏,导致漠视、旁观成为他们的处世哲学。损害公物、乱扔垃圾、辱骂师长,这些丧失公共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许多大学生对考试抄袭深恶痛绝,但每到考试时,总是期望通过作弊来取得高分,从而满足个人利益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付龙.中西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路径辨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1-76.

[2] 石志成.大學生公共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

作者:韩祥伟

上一篇: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