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建设思考论文

2022-04-16

摘要:近些年来,语文教育行业获得了较多的发展经验,是汉语言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其教育的过程当然也是一项科学活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建设进展缓慢,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匮乏,它不但影响了汉语的教学,还制约了汉语教育思想的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建立起语文学科教育的新体系,是语文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论建设思考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理论建设思考论文 篇1:

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进步以及学术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发展、共同进步。在现代背景下,即使是一些专业性与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其专业发展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理论研究融合其他学科内容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对现代专业人才需求所决定的,合唱指挥学科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专业与学术发展趋势似乎产生了偏离,这制约了合唱指挥学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合唱指挥学科在人才输出以及舞台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在理论建设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舞台实践

合唱指挥是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艺术。一位高素质合唱指挥需要积累大量的演出经验:合唱指挥同时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其需要对指挥艺术中的内在规律以及本领域中的特殊规律展开深刻地探讨。需要在特定的理论框架以及方法论的指导。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合唱指挥艺术实践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我国的合唱指挥的理论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并制约了合唱指挥学科的发展。

一、合唱指挥学科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一个指挥家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练习与大量舞台实践经验,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家,正是由于这种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内在规律。明确了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需要加强与艺术实践之间的联系。例如。理论研究是否需要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指导。理论是否能够解决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合唱指挥理论多以介绍指挥技巧、指挥心得等总结指挥经验的理论为主。需要注意的是。笔者不是否认这些经验理论所具有的科研价值以及现实价值,而是认为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的高度与其他艺术相比有待提高。

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构建其理论框架。也就是学科的元理论,该理论框架必须超过经验主义的层次,具备更高级别的形态特征,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广泛的适用性以及较高的思辨性等。从合唱指挥学科理论研究而言,认知规律、经验总结也是理论建设的一部分,但是从根本而言,经验主义知识一种比较初级的理论研究,一个学科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能长期停留在经验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其无法支撑整个学科的发展。为了将学科特征、学科方法论以及学科主体等方面有机统一。合唱指挥理论研究需要超越常规知识介绍、经验总结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逐渐向学理性且能够解决合唱指挥实践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理论研究转变。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分析,合唱指挥学科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滞后于我国合唱指挥实践。在学科范畴、表演艺术理论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且审美价值出现极端化和功利化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入,并且对学科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开展合唱指挥学科理论研究

要想提升合唱指挥学科理论研究水平。需要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研究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那些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或经试验证实的哲学理论、方法论及思想理论。从而促进合唱指挥学科的理论研究的发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自1950年以后。世界思想理论领域获得较大进步。出现了哲学理论发展盛况。促进了多个领域专业学科的发展。同时对人类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存在主义、现象学、生活学以及符号学等。这些新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中,促进了其发展,对艺术哲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引入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通过观察实践活动,除了研究出全新的理论成果外。同时更新了人们对于艺术思想的认知。这说明了学科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其理论成果在许多地方是能够相互借鉴的。

海德格尔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其提出了新存在主义论,即“在场”与“不在场”两个概念。“在场”来自英文presence,是指当前呈现;而“不在场”来源于absence,是指当前未呈现。新主义存在论认为“不在场”不等同于“不存在”,其只是存在“在场”的背后,不能只看见“在场”的东西,要超越“在场”的局限,将“不在场”加入思考当中,才能把握对事物的完整掌握。这个理论类似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在新存在主义论中,“在场”与“不在场”都是现实存在。由这一理论联想到合唱指挥学科中。有助于为其理论建设提供新的方向。音乐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表演者是通过对原作的二次创造进行表演,在不与作品作家或作曲者接触的情况下,认为二次创作最重要的是乐谱;而作曲家在创作原作时仅通过观念中的音符模型。乐谱仅仅是音乐具体化的初级表现形式。对于表演者而言,乐谱即为“在场”,但对于作曲者在创作是的心理活动、思想观念,很难通过乐谱全面表现出来。于是这些就成为新存在主义论中的“不在场”,但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且其本身就是作品内涵的一部分。从这一层面分析,指挥家的任务就是除了表现出“在场”的东西。还要将那些“不在场”且实际存在的东西表现出来。

三、将“三论”引入合唱指挥理论构建

“三论”是指1940年代出现的三种科学方法论的总称。其中包括了系统论、信息论以及控制论。“三论”最早被用于通信领域中,但是随着思想观念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三论”引入合唱指挥理论构建中。也就是将合唱指挥活动作为通信过程。可以发现指挥过程中许多以前只能通过经验描述的地方能够通过定向、定量及概念介绍;并且通过控制论的应用。将合唱指挥活动构建成一个合唱指挥(闭环)控制系统,把合唱指挥活动变成一个整体、动态的系统。“三论”对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合唱指挥学科理论框架构建中具有指导作用。从而实现合唱指挥学科的认知与实践的协调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理论建设都不能仅停留在心得总结以及经验主义的层面上。就现代学科发展规律分析,经验主义仅停留在初级感性认知的层面中。其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远远不够,需要通过对学科的理性认知,并形成系统的理论化表述,即进行“思辨”,从而更好地认识学科以及对客体改造提供指导作用。“三论”最初是应用于工程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中,但其思维方法逐渐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所借鉴,具有一定哲学方法论的特征,能够适用于合唱指挥学科的理论研究中。能夠实现从一般认知到具体认知的深入探索。对于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滞后于实践活动。导致学科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要不断加强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合唱指挥学科的发展。

作者:王一凡

理论建设思考论文 篇2:

关于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近些年来,语文教育行业获得了较多的发展经验,是汉语言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其教育的过程当然也是一项科学活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建设进展缓慢,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匮乏,它不但影响了汉语的教学,还制约了汉语教育思想的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建立起语文学科教育的新体系,是语文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育;理论体系;思考

一、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

语文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质的突破,内容不断丰富。语文教学作为整个教育界的一大支流,从当前的研究数据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在教学理论跟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足以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指导。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一)缺少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代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虽就语文教育提出过诸多理论见解,但仍未为我国语文教育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我国近年来对语文教育的投放力度不断地提高,大批人才涌入到这个潮流当中来,如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等人,他们一生都奉献给了语文教育行业,但是单单依靠他们几个人的力量还未对语文教育改革起到本质上的作用。从近些年来看,语文建设之所以停滞不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未能够对语文教育建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体系[1]。

(二)研究意识薄弱

当前的语文教育中许多内容都是由以往的经验得来的。理论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会变得苍白无力,加上后续的教育者们无法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缺乏创新,教育会常常出现停滞的现象。当前的理论教育往往过于片面,只讲到什么应该怎样,而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样去做。在实践工作中,这些观点根本不能较好地为大家解决相关的问题,更加无法形成一个大的框架理论来指导工作的进行。

(三)思维方式死板,缺乏变革

科学的思维是实现理论建构的前提,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当前语文教育理论思想保守,教师教学理论多为经验之谈,缺乏整体的思维方式。

(四)理论研究脱离实际

当前有些学者过于浮躁,不能对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在语文教育研究上,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还有一些学者的语文教育研究过于注重外在包装,缺少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实践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二、关于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笔者就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措施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以期为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变革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一)建立新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对语文教育的研究投资力度的加大,对其研究更加深入。语文研究者们更加专注教育理论研究,发表了诸多此方面的理论著作。但是从当前来看,语文建设尚待加强。以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为主体,借鉴国外语文教育理论中的精华,结合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完善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该体系要涵盖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准则、内容、对象、方法、作用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理论,同时也要对语文教育与科学、时代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相应的理论研究。该体系作为语文教育的理论依据,可称之为“语文教育学”[2]。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是单方面、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另外,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新理论架构建立之前,我们就不能在语文领域做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了。恰好相反,语文教育方面的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二)赋予现代内涵的研究意识

当前的理论研究工作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不了实践的要求,无法对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缺乏现代内涵的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进行需要具备以下三点意识:

1.竞争意识。当前进行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之间的竞争较之教学竞争要弱很多。很多语文教师无法意识到,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在教育理论上也要有所研究。他们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成果的低要求导致语文教育理论缺乏来自基层的研究,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发展缓慢。他们在工作中普遍缺乏成就感和上进心,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竞争意识。另外,在政策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主动去思考的意识和想法。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评选优秀教师以及给予激励或者处罚的重要评定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和教学水平的发展。

2.民主意识。民主是保持良好学科和学术氛围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广纳言路、百花齐放的方针,在教师队伍中建立一种自由的学术研究和讨论气氛,要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创新。

3.前瞻意识。在以前,人们对语文教师和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较少,并且很多都是局限在短期时间里,时间上的跨度不大。很多教师经常是当前需要研究什么课题才会一窝蜂地去研究。而关于语文教育对科学、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未来社会需求的语文教育人才等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例如在语文教学方面,如何培养综合实用型人才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客观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促进一门学科和教育体制的发展,语文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现代性和前瞻性需要更多人关注。

(三)思维模式的改革

思维模式的变化牵涉到很多方面,从上面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变化。

1.个体思维向整体思维转变。我们在探讨语文教学改革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时,受个体思维方式影响严重,往往会忽视整体和个体间的联系。不注重整体思维的存在,整体和个体间的辩证关系将无法获得。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语文教育的整体是人生活的全部、民族文化的全部,无论小学、中学等哪一时期的语文教育都无法完全替代之[3]。

2.经验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经验思维层次较浅,是系统思维的前提,它无法提供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系统思维的目标性和规律性强,有可遵循的计划程序。将经验思维与系统思维结合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提升全民素质水平的同时,还要掌握语文教育的位置。用经验思维去感知,用系统思维去执行,促进这一学科教育的发展与深化。

3.反馈思维向发展思维转变。反馈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古今文化对比中发掘出有利的东西,促进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发展思维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就可能出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的一种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着眼点不同,而发展思维方式的着眼点在于未来。教育本就是面向未来的一项事业,所以教育理论的研究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跨世界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不能继续沿用落后的封闭思想,必须及时采用发展思维方式,以改善我国语文教学多年不变的现状。

(四)结合实际,加强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重点部分研究

1.目的和任务。第一是要明确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任务的联系和性质。不同学科承担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不同。语文学科具备着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这就要求在使用功能教育上大力下工夫进行改变。也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争取使用汉字进行应用,提升其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2.教学内容。选定语文教育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习语文教材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传授语文知识,一定要做到具有计划性,因为只有做到量身定做,才可以让语文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对琳琅满目的课本进行精选。经济水平提高之后,人们对教育力度也加大了投资,但是面对堆积如山的课本,我们应该要学会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在学习语言阶段,一定要注重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但是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不能够减少课本的数量,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可以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其中的精华所在[4]。

(3)严格筛选教材课文。历来,语言因素和文章素材的好坏决定着这篇文章能否被选入教材中。我们所学习的所有语言,都有“伙伴语言”、“目标语言”之分,因此,我们选的课文一定要适合当时年龄段的人们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读物。

三、注重语文教育的阶段性

教育需要始终以人为本,将人当作主体部分。人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接受不同阶段的不同知识,语文建设也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阶段性筹备工作。古人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注意对教师在传道方面的作用做一个高度强调,在语言方面,只是一个辅助作用[5]。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不够发达,是因为对此重视力度不够,并且方法也不够科学。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语文建设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和要求。它与人类的成长是一致性的,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而语文教育也是如此,不同时期,所需要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随着人们见识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语文建设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一切教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新时期的到来,要求大家要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向社会,在面对社会日新月异之后,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语文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育的作用还要在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中去认识。从对当前语文建设的研究上来看,语文建设的主要任务仍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出来。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对语文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力争做到为社会所用。

——————————

参考文献:

〔1〕冯桂华.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11).

〔2〕王显槐.立足教育创新构建语文教育理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吴炳全.提高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1995(2).

〔4〕王超,陈飞.《语文教学论》教学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5〕邹花香,李建亮.语文(学科)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九江师专学报,2002(4).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褚治明

理论建设思考论文 篇3:

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表现在美学根本问题言说方式的更新、美学命题阐释范围的扩大以及美学新概念的提出上。新世纪中国美学应该吸收东西方的美学思想遗产,从对经典的阐释出发,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建构具有现代性的学科理论。

[关键词]审美活动;实践美学;东方美学

章辉(1974—),男,湖北武汉人,文学博士,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副教授。(重庆400031)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基本观点、概念范畴和理论逻辑产生了重要影响。经典的生命存在于解释中,除了美学界近半个世纪对《巴黎手稿》的解读外,我以为马克思的这本书中还有如下之点可以作为我们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思想资源。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主题。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的意见是辩证的:一方面,个人是社会的存在,个人总处在一定历史关系和社会条件下,“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另一方面,个人的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在其他文献中,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关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马克思非常重视个人,他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史哲学的问题,是只有在历史领域才可以解决的问题,本来超出美学之外,但由于审美活动关系到个人的自由,这就与美学联系起来。在现实领域,社会性优先,个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价值领域,则是个体性优先,个人的生存价值是社会的最高目的。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偏重论述人的社会性,这造成了实践美学对个体性的忽视。实践美学以现实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即以社会性优先,而后实践美学以个人的生命存在为出发点,个体的自由问题就进入其美学视野。因此,后实践美学更符合美学的人文取向,因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个体的自由以及生命的有限与无限如何可能的问题。

(二)东方美学被称为生命美学。东方审美思维以有利于生命的事物为美,以表现旺盛生命力的事物为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提出过“美是生命”的命题。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创造新的生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它被翻译成“美是生活”。但“美是生命”显然比“美是生活”更具有人本主义意味和深度。马克思对美与生命的关系也多有论述,他说,“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4] “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5],“劳动是生命的表现和证实”[6]等等。因此,美与生命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现代西方生命美学要解决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人在异化现实中的生命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这对于现代性进程中的中国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 “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7]也就是说,对象和主体互为前提,没有审美主体就无审美对象,主体因为有对象才成为对象性的存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互为条件,它们存在于审美活动中,这就是马克思的审美现象学。马克思的审美现象学思想与杜夫海纳非常相似。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既是自在的又是为我的,“因为客体既是通过主体存在,同时又在主体面前存在”。[8]实际上,审美对象是自在的,又是为我们的,还是因为我们的。美不是对象性的客体,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马克思的现象学美学思想正可以成为我们走出古典客观论和主观论美学视阈的有效资源。

(四)马克思把哲学从抽象的理念转移到人类的生活世界,这与当代西方的现代性批判哲学具有同步性。海德格尔说:“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9]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形而上学,并认为自己的唯物主义“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形而上学的全部财富只剩下想象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了。”[10]因为形而上学脱离了人的存在,脱离了人类世界。马克思认为,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及其解放与自由如何可能是哲学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思想与后现代思潮可互补的地方在于,马克思以对政治经济的思考预示了资本主义的终结,后现代思潮则从知识观念、社会秩序、意识形态、语言文本层面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因此,从现代性视角发掘马克思美学的意义,把马克思的思想与人的存在的自由联系起来,是美学思想的重要生长点。

综上,从个体存在的自由如何可能的角度阐释马克思美学的现代生命意义,应该是我们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一条途径。

中国古代有美无学,有美学思想而无美学思想体系。美学作为现代形态的学科建制最初由西方传播过来。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思想资源应是中国古代、西方、东方以及20世纪中国美学遗产。新时期美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基本来自西方古代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这表现在以实践美学为原理体系的美学教材中。比如,美的本质问题遵循客体性思维,把美先在地客观化,对象化,然后去追寻美的本质,于是提出美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比如美感问题,许多人认为,美感作为一种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反映,美感作为心理活动包含理解、想象、感觉、知觉等因素,这种心理学的科学分析使审美心理学与普通与心理学无法区别开来。再如认为美是真善的统一,是认识活动和伦理意志活动的中介等观点都来自德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在对20世纪西方美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新的美学基本理论在审美活动的接受论中必须引入个体的审美解释这一环;在审美活动的意义论中,必须引入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这一维度;在审美活动的生成中,应实现存在论转向即把审美活动视为个体与环境打交道的一种方式;在审美活动的起源中应引入精神分析的欲望升华说等。

在当代西方思想中,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对于美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这就是审美活动这一概念的提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认为,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与事物打交道,事物就显示出不同的面貌。我们以日常态度对待事物,事物就是上手的器具;以理性分析的态度对待事物,事物就是认知的对象;以审美态度对待事物,事物就是审美对象。现实事物与人的关系具有多种可能性,只有与人的特定活动联系在一起时,它才表现出特定的客体属性,因此,纯粹客观的审美对象是不存在的,审美对象只能出现在主体以审美态度对待事物时,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出现于审美活动中,审美活动是先在的,美的客体和审美心理等都是对审美活动的理性抽象。因此,美学应该从哲学人类学角度研究审美活动的性质、功能和生命意义。在审美活动论提出后,美学理论再也不可能认肯美的客观性,因为对象的存在依赖于主体,也不可能对美感心理进行经验性的分析,因为意识总是指向对象的意识。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以理性抽象对象,是自由而无为的,对象也不以其单一属性与主体面对,而是以其完整的生命存在形式呈现出来,主体面对的是一个生命体,这就有了解释学美学的“视阈融合”,后现代的对话美学以及马丁·布伯“我你”关系本体论的提出。

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不能缺少东方美学思想遗产。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东方美学智慧缺乏关注和研究,且常常以西方美学的思想框架去定义东方美学,这种状况随着全球化语境的到来应该得到改变。比如,东方审美思维认为,人与自然都是生命,万物的生命活动和情感体验与人类相同,人与自然不存在主体客体的对立,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本身就是情感体验性的,不需要像现代西方心理学美学所说的那样以主体精神和情感有目的有意识地向自然客体外射和移入,这就是东方美学在自然美问题上的审美同情观。东方自然审美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观。万物有灵观是原始自然宗教的核心观念,是先民对外界自然物的原初看法。万物有灵观就是把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自然力加以拟人化或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生命,进而把它们看成同自己一样具有生命和思想感情的对象,因此,人可以同它们沟通。原始初民相信各种形式的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可以相互感应,彼此渗透。西方移情说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心物二元论,正是有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在审美欣赏中主体才需要把自己的生命、情感、人格注入对象,使本来没有生命的自然物情感化和人格化,从而产生审美心境。相比而言,东方自然审美思想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可以为现代生态美学、环境美学所吸收,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益资源。

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要继承实践美学的思想遗产,这就是对人的生存的关注。李泽厚说,美学是诗性的科学,是对人的存在命运的思考,这一点在对实践美学的批判中被忽视。同时我们也要吸收后实践美学所开创的视界。后实践美学以批判实践美学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学界,后实践美学的思想资源是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思潮,这就使其在现代性视野中获得了存在的根据。对于实践美学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背景,后实践美学对中国美学建设而言是一个推动。关注个体生存、阐释审美活动的个体性、非理性、超越性、精神性等是后实践美学的要义,但如果完全抛弃实践活动,抛弃工具本体,将如何解释个体存在的社会基础?审美活动的超越性如何与现实性关联?在审美活动的现实基础上,实践美学比后实践美学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论维度。在全球化语境中,各种文化语言的冲突和交融日益激烈,个体的选择日益多样化,那么审美文化的选择是否有多元性?在后殖民文化氛围中,文化平等交流是否可能?如何避免文化帝国主义即强势审美文化对弱势审美文化的宰制?在大众文化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中,审美的超越性和自由性表现在何处?这些都是在后实践美学之后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代人的生存要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都与美学问题有关。第一个方面就是环境美学、生态美学所研究的问题。自然全美概念的提出即是对此的回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学理论是人与环境问题的美学解决。第二个方面即是美与真善的关系。新世纪中国美学应该借鉴当代西方美学的现代性视野,即否定美学、批判美学的意义。在我国现代化历程中,审美和艺术活动也具有间离和否定性,也就是艺术审美对人类活动具有反思和批判性。审美活动的理想性、自由性和乌托邦性应该在与现实活动的张力关系中得到阐发。第三方面就是审美活动的个体生命意义,也就是审美代宗教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审美活动是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自我确证。后实践美学的个体视界转向和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的意义延宕论,后现代解释学的真理观等应该被吸收进新的美学体系中。

美学学科的推进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美学思想范式的演化,这依赖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美学是一门哲学性的学科,哲学思维的变更必然导致美学思想的变化,这一点可以从西方美学的历史看出来,也可以从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演化的历史现出,比如从反映论美学到实践美学到后实践美学的更替,其背后的哲学根源就是自然物质本体论到实践本体论到生存本体论的演进,美学越来越接近自己的问题域。寻找新的哲学本体始终是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美学基本范畴和概念的更新,这必须是在对东西方美学思想深入研究基础上的综合。比如后实践美学以审美活动论代替实践美学的美感论,以美的存在论代替美的本质论,以审美解释代替美的客观性等就是对美学基本命题的推进。三是美学要面对人存在的现实,要对人的存在状况作出审美阐释。近年来审美现代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美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同步,美学作为超越性的思考与世俗现代化保持着肯定与否定的张力关系。具体说来,当前我国美学学科的问题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美学思想的结构方法问题。从美学思想的组接方法来说,东方美学包括中国美学在内是诗性的非体系非逻辑的结构方式,西方古典美学则是体系性的理论,中国当代美学按照西方古代的本体论方法即从哲学起点遵循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建构美学体系。那么,体系性美学的弊端何在?这种体系性的言说方式是否就是最好的结构美学思想的方法?在后现代话语理论看来,表达艺术审美之真理的言说方式是多元的,散文式的西方现代美学,诗意化的中国古代美学都是美学表达真理的方式。如何组织美学思想结构美学体系是中国当代美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其二是美学知识的增长应该吸收东西方的思想资源。中国美学思想再也不是填充西方美学体系的资料和佐证,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一种审美方式,一种生存方式,一种语言方式。在西方建设性后现代思潮出现后,东方思想更焕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西方现代美学是对西方现代化历程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审美观照,我国正走向现代化,西方现代美学应是我们美学思想建设的有益资源。其三是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实践美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传统实践美学那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被阐释为客观的现实的人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实践被赋予与个体存在不相干的客观性。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把实践阐释为个体性的生存活动,这不失为经典阐释的新视野,那么从马克思出发,融合现代西方的个体哲学,把个体生存的审美化作为美学研究的主题是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8.

[4][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7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1.

[8] 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6.

[9]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9-60.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1-162.

【责任编辑:彭勃】

作者:章 辉

上一篇:零售外贸企业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