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专题研究如何运用法治改进党的领导,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期待。法治中国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意味着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迈向更高的境界。

第一篇:理论建设论文范文

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综述

摘要 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体系,文章综述了两年来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所存在的争议和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作者简介 陈喜贵,中央编译局当代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北京100032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实践在全国蓬勃发展,理论探讨也不断深入。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体系,学者们或者是针对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者是从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出发,发表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提出对策和建议。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将有助于今后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有论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原因在于全国和谐的薄弱之处是西部地区,城乡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村,社会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民。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西部农村的面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着力点所在,是突出的抓手。有论者还指出,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预期作用。大多数论者一致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协调、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和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观,达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有论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中概括。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其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其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其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其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或突破点放在哪里,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设计和实践成效。在此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议颇大。有论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生产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以及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有的论者更重视人的因素,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有的论者更重视生态问题,认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的论者更重视经济发展,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最后,有的论者认为,应该将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一)地理、气候和生态等自然资源条件。所有论者都指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贵州喀斯特地区山高林密,坡度陡峭,道路崎岖,岩多土少,石漠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劳动力素质、结构和思想观念等人力资源条件。所有论者一致指出,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劳动生产率很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偏低,对市场的认识粗浅、模糊,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大多数人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有论者指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消费观念方面,有论者指出,西北地区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消费显得相对滞后。在文化消费方面,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消费不足,而低级庸俗文化消费仍有较大市

场。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赌博、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从而导致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淡化,民主法治观念依然淡薄。

(三)发展总量、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条件。就总的情况来说,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较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发育迟滞,产业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就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有论者指出,西北五省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并且其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不明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不易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低水平、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偏离。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

(四)农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和管理等政治条件。一些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难。一是执行政策无力,二是加快发展无门,三是服务群众无钱,四是化解矛盾无法,五是自身致富无能。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乏力,部分干部法制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和自身能力欠缺,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存在“等靠要”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一些村干部缺乏平等意识,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一些村委会主任,缺乏民主意识,在决策时一手遮天;一些村干部缺乏村民自治所必需的政治经验、政治技巧。广大农民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主权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阻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条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论者指出,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时,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明显不足。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有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广大农民的需要。

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需要处理的矛盾和关系。有论者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和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的矛盾、西部资源开发的控制与农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矛盾、以及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经济格格不入的矛盾。另有论者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民族地区以下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地区具体实施战略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完整统一的工程,实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五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牧民自己的选择权利。正确处理鼓励个体积极性与合作组织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引导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论者指出,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宗教文化、宗教信仰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和机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及其与其他各种力量的关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论者认为,构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平台,必须以政府为主体,而且是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体,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之后,才能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相反。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成为政府代替农民包办的新农村建设,而应是农民自主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也很难取得成功。最后,有论者对主体和主导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三农”问题首先是体制性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三农”问题又是发展性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常态,“三农”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而农民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形成政府、农民和各种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有论者提出,西北新农村建设应更加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时注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论者也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照搬、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式的急功近利行为,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有论者提出,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原则。还有论者提出,坚持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

结合,坚持内涵的新农村建设与外延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并举。

五、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大多数论者都强调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二)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论者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以城带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引擎。具体来讲,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三是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五是发展非公经济,引导企业要素聚集,改善金融服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

1 促进农业产业化。一些论者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首先。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其次,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地域特点。大力开发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产品。最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素质。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一些论者指出,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有论者指出,一是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二是加强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三是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强制性地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留住本地科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尽可能引进人才。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造就新型农民。首先,有论者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从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鼓励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倾斜,应着重强调非物质性、有长远效益的激励。其次,有论者指出,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三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最后,还有论者指出,要引导西部地区农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鼓励农民扩大文化教育投资,克服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和赌博等陋习。

(五)巩固基层党支部,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如何大力培养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支书和村干部,并组织好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论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其次,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最后,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有论者提出,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改革村党组织设置,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建立健全村委班子。还有论者提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六)加强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关于村镇建设的运作机制,有论者指出,一要听取群众意见,编制科学的村庄整治规划;二要集思广益,努力促使多方力量参与到村容整治工作中来;三要成立整治工作的村民理事会,加强村容整治工作实施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关于村镇建设的内容,有论者指出,首先,要科学规划村镇网络构建;其次,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村民聚集点;最后,要不断强化农村环境治理。关于村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有论者指出,必须把改善居住环境同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型产业结合起来,同基地设施配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同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实施新村建设、旧村改造、迁村并庄、扶贫移民等工程。

(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最急需的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就医疗卫生来说,有论者提出,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实施贫困地区孕产妇女与儿童营养与健康特别干预行动,保证未来劳动力的生理与智力健康。另有论者提出,在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继续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要以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增加中央政府的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建立起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并为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西部地区更大的优惠条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就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而言,有论者提出,在逐渐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基础上,应当让农村人口中的老年人及其他弱势群体率先进入城镇,享受社会公共福利保障。

责任编辑:周志华

作者:陈喜贵

第二篇:法治建设理论探讨

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专题研究如何运用法治改进党的领导,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期待。法治中国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意味着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迈向更高的境界。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对法治建设作出了诸多重大部署。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这表明中央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也表明我们对于现代化历程中治国理政的规律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尤其是如何在法治范围内管好党、用好权,如何建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贯彻法治实践,近年来无论在理论上或者实践上都有丰富积淀,甚至有质的飞跃。

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加快法治建设,提升全社会法治理念,扭转党政干部乃至社会公众的行为及思维方式,还需要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现实国情,针对性研究重点问题,善于运用司法运行规律。为此,本期策划邀请国内知名法学学者就法治社会建设若干重点问题展开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教授立足历史,着眼现实,论证了依法治国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学法学教研部主任张恒山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论述进行梳理并做出阐释。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论述,代表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的全新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研究员刘汉峰从法治得以建立的社会条件和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法治社会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汤维建教授以及郑州大学沈开举教授着重分析司法改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郎佩娟指出必须妥当处理国家治理中守法与创新的关系,既不因守法而抑制创新,也不因创新而损害守法,要通过守法维护法律尊严,通过创新完善法律制度。西北政法大学王兴运教授就土地制度改革的立法困境做出具体分析。

依法治国需要健全的立法和法律制度依托,科学完善的立法不易实现,但更难在于切实贯彻和施行法律,树立法治权威,取得社会信任。理论探讨服务于社会,期望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法治理念和法治建设能更加深入人心,为党执政兴国奠定坚实根基。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法治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条件和保障。实现“法治梦”,要求我们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改善改进国家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一再证明,如果治理者忽视法治、背离法治,弃法治、逆法治而治,则必然导致国不宁、民不安,社会失序,“中国梦”实现无望。

—姜明安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习近平关于宪法、法治的论述,代表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的全新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方向。

—张恒山

就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而言,对于法治的追求都有同一个目标,即善治。对于善治的追求是每个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法治无疑是通向善治的一条重要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实践表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优选项,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最优选项。党的执政方式转变要求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依法执政上来。

—刘汉峰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化推进,人们对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之间的辩证关系日益有了共识性认知。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相对的司法独立。司法独立不仅指司法机构的整体独立,而且还包括司法人员的个体独立。在实现人财物省级统管、使司法机构获得相对的整体独立后,还需要完善体制和机制,强化司法官的个体独立。

—汤维建

司法改革是搞科学,必须尊重司法权的特征和规律。司法权本质上是一种裁判权,具有被动性、中立性、独立性、统一性、终极性的特点。这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就是这么一个常识,很多人还不能充分理解和接受。实践中,很多时候改革会走样,忘记了出发的地点。因此,要以司法规律为尺度,对当前各类司法创新展开检讨,不符合司法规律的,要坚决予以革除。

—沈开举

国家治理必须守法,也必须创新,因而必须妥当处理国家治理守法与创新的关系。妥当处理的意思是,既不因守法而抑制创新,也不因创新而损害守法;通过守法维护法律尊严,通过创新完善法律制度。妥当处理国家治理守法与创新的关系,其原则就是“依法创新”。

—郎佩娟

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硬伤。这些硬伤的主要表现是两个“不明确”:征收的前提不明确和征收的补偿不明确。对于“公共利益”的扩大解释,是导致我国目前土地征收市场混乱,导致不当征收和土地不当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应当并用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

—王兴运

第三篇: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理论建设

摘 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首要方面。文章指出,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坚持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使党的执政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文章还就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对党的理论建设的新要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先进性建设 理论建设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首要方面。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坚持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使党的执政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

一、党的理论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方面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都以党的理论建设为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武装就不会有一个先进的党。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党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党的理论建设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的行动指南。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首先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二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为此,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使广大党员牢固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由上述两方面内容构成的党的理论建设,实质上是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理论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首要表现。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深刻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的规律,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决定着人类历史必然走向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马克思主义正确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与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群众史观,它不仅在思想上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而且对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与要求作了集中的表达,确立了以人民群众及其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始终正确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和彻底的开放性,能够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能够永葆旺盛的理论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这三个主要表现也就是党的理论先进性的主要内容,它们构成了党的先进性的首要方面。

党的理论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有许多具体表现,如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科学、民主、法治”的执政党理念,等等。而我们之所以说党的理论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首要表现,就是因为它是党的先进性的其他具体表现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前提。例如,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民主、法治”的先进执政理念,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执政理论的创新。可以说,没有党的理论的先进性,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的新成果作指导,就不可能有党的先进性或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也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把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方面、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而实现党的理论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统一的成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理论先进性建设的结晶,它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提示了党的先进性本质特征。强调了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党的理论是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首要表现和根本保证,就是强调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只有大力加强党的理论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

二、注重党的理论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经验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历来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在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经验。”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开创了从思想上建党、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同志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早在1929年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们党过去28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我们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极为重视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邓小平同志特别关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反复告诫全党:“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我们自己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我们的工作还能够做得好吗?”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就要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在全党系统地深入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他指出:“我们党所以坚强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作用;拒绝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党性,就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并将它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任务来落实。为切实做到以党的理论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我们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就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和奋斗目标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特别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是对我们党注重理论建设的根本经验,以及坚持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同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成功经验的创造性运用。

三、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对党的理论建设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不断深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理论建设在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出的“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集中概括了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对党的理论建设的新要求。

“真学”,就是要有学习的紧迫感,要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做到“真学”,就要深刻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对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和把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才能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认真、刻苦的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使党的理论建设落到实处。

“真懂”,就是要完整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深刻理解其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不能浅尝辄止,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运用。只有使广大党员真正懂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真信”,就是要坚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理性,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含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反映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分析当代问题的典范,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只有使广大党员坚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从而达到坚定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等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真用”,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既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只有按照这一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起到全面推进整个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作用。

(作者单位:太原市规划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責编:小青)

作者:董爱萍

上一篇:单位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