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道德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动机、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事件也进入频发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使得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分别对“两型社会”、“生态文明”等概念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今后我国发展的战略方向!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履行环境义务是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环境信息披露就是要企业公布其与环境相关的信息,目的是要降低企业和社会大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企业内在激励,促使企业主动、自愿充分披露环境信息才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危机的目标。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反映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利益相关者等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强烈需求,已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体很早就开始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都已经基本成型并运转良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也已相对比较成熟。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国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环境会计和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滞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对企业本质理解的深化,本世纪初开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的呼声开始逐渐高涨。基于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民众环保需求的提升,我国环保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推动和完善我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但是,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水平偏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首当其冲。先把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清楚、工作做好,再向其他行业企业推广,不失为当下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一条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生态现代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及生态经济学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规范分析方法,选取我国A股2009-2013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再融资需求视角出发来探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所在,然后从公司治理和产品市场竞争角度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接着分企业所处地区、终极控制人性质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环境信息披露是否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减轻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最后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全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内容,包括第四至第七章。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本章共四节内容。首先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次分别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对本文用到的几个名词:企业环境责任、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和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四节介绍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两个方面,第一,现有文献大都从公司治理这一微观角度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公司治理和产品市场竞争,从微观、中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是对该研究的新尝试,第二,现有文献尚未见到从分析师盈利预测和融资约束视角来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的研究是对该领域的新探索。研究不足主要有:本文直接采用从“润灵环球责任评级”购买的数据作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对于该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未做验证,可能存在该数据噪声较大、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等问题,对论文研究结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本文尝试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开,将主观因素界定为“动机”,而将客观因素统称为“影响因素”,这种区分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论文中实证分析部分的模型设计较为简单,研究不够深入。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对现有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动机、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已有文献较为丰富,但是大都只是选取某一行业一两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往往不是很充足,研究结论的普及性也受到了的限制,而且现有研究也比较零散,鲜见针对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第三章是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分别阐述了美国、欧盟和日本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我国从确立企业社会责任到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制度发展过程;最后介绍了本文包括生态现代化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等七个理论基础。第四章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动机研究。本文所指“动机”为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主观因素。本章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再融资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有再融资需求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没有再融资需求的企业;(2)企业再融资需求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而在西部地区企业中这种关系不显著;(3)在民营企业样本组中,再融资需求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在国有企业样本组中这种关系不显著。该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存在明显的资本市场动机;(2)“国有”性质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动机有“负”影响;(3)推进市场化进程是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动因。第五章分析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客观因素:本章第一节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分别构建“政府—企业”、“企业—企业”和“大企业—小企业”博弈模型,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分析后发现:政府监管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这个发现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和推动过程中,政府不能“缺位”,政府的监管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应该履行好监管者的职责,“不缺位”,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营造一个鼓励环境信息披露的氛围,进而督促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第二节通过对1044个样本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整体水平不高,而且不同公司间披露水平相差较大;我国东部地区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且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也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以及委员会数量等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显著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董事会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效应。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或者替代效应。当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高时,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治理机制是高管薪酬、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产权性质;而当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低的时候,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治理机制是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产权性质、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和委员会数量等董事会特征,这说明,产品市场竞争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和委员会数量等董事会治理之间形成了替代效应,而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薪酬等之间形成了互补效应。第六章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从融资约束和分析师盈利预测两个视角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否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之间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环境信息在资本市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参考作用。同样这种效用存在显著的地区、行业差异,分组回归发现在东部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弱的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程度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加明显。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类似的,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这种正相关关系在我国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这也说明了产权性质和地区差异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会有显著影响。这些证据表明,我国政府监管部门近年来出台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能够改善企业面临的信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继而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了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但是这种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也有不同表现,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中也有显著不同。第七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作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及环境道德水准;(2)制定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和“有罚”“有奖”,同时也应注意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应有针对性;(3)推进环境会计研究;(4)强化外部约束,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关键词: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经济后果;影响因素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企业环境责任

1.2.2 重污染行业

1.2.3 环境信息

1.2.4 环境信息披露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动机研究

2.1.2 影响因素研究

2.1.3 经济后果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动机研究

2.2.2 影响因素研究

2.2.3 经济后果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制度背景

3.1.1 国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发展状况

3.1.2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2 理论基础

3.2.1 生态现代化理论

3.2.2 组织合法性理论

3.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5 外部性理论

3.2.6 委托代理理论

3.2.7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4章 环境信息披露动机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4.2 研究设计

4.2.1 主要变量定义

4.2.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4.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2 回归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研究结论

第5章 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5.1 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

5.1.1 模型设计与分析

5.1.2 研究结论

5.2 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2.2 研究设计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4 稳健性检验

5.2.5 研究结论

第6章 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研究

6.1 分析师盈利预测视角

6.1.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1.2 研究设计

6.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4 稳健性检验

6.1.5 研究结论

6.2 融资约束视角

6.2.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2.5 研究结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世界经济策略选择论文提纲下一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