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理论论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城市建设理论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提高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導方向和趋势,科学诠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的科学阐述,通过简明的描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范例,可以解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同特征,反映生态城市建设的不同特点。

第一篇:城市建设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有效支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 张新平,法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與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为了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及其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1848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2]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地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端至今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史的精确概括。作为科学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并上升成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理论课程也就自然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明的特色。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和开放发展的特征,其基本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本身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合乎实践发展要求的,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变化,必然形成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名称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时期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误解,或者说产生一种不好把握的困惑,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更是产生非科学的印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出现过失误。把这些因素不恰当地、机械地联系起来,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被高高举起,在理论上被给予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相应地处于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在高度重视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在高校被边缘化。这种思想上的重视和实际运行层面的边缘化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是一门学科、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一直是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并不是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但是,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长期发展并形成庞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再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3]在我国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构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成为时代发展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搭建直接的学术平台[4],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2月,根据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调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俗称“05方案”。2005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学科的设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平台。众所周知,学科平台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直接目的就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这一学科的设立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呢?根据2005年中央文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后来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设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2017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党的建设也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7个二级学科。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15年来,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中央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以反映学科建设重要指标的教材建设为例,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编写了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5]“马工程”教材的编写,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5]

第二是在全国各高校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依托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余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选拔了三批共37所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全国各省也相继选拔数量不等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越来越稳固的根据地。

第三是形成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队伍。单就高校来讲,这支队伍目前就有7万多人,根据中央要求,这支队伍在未来几年将达到10多万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了专业归属感。同时,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名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部专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使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后备队伍不断壮大。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的制度化培训将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马克思主义学科刚刚设立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对雄厚的部分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硕士、博士学位点的持续增长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扩大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及发展规模,在我国各类学科的发展中当属首位。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2017年在条件成熟的8所高校正式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18年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在部分高校开始招生。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整的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第五是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从全国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会、研究院等学科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的创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开辟了重要园地,反映学科发展的年度报告也相继出版并逐步走向成熟。自2009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壮海教授的团队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以来,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思林教授的团队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5年起,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学科发展报告既全面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历程,又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进展,对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学科在中国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学科建设的一般意义上讲,一个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明确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机构和平台、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等等,这些条件是在长久的学科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05方案”实施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已经相当完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相应地建立起来了,而且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这确实是“05方案”实施15年来最主要的成就。但是,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多年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的问题。众所周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直接原因,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其二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对应的是“05方案”中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比较与借鉴的逻辑关系。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同时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内在的逻辑联系也是非常清晰的。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在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甚至以课程建设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就是学科建设,或者只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不抓学科建设。[6]27这就导致不能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及其双重功能,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形式上、教学方式上花样翻新、创新不断,但学科总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对稳定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好这个学科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7],必须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地进行建设。因此坚持学科的稳定性、持续性是建好这一学科的基本前提。而大学课程的设置是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变动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的具体目标指向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出台过“85方案”“98方案”“05方案”“10方案(研)”,每个方案对课程都进行过调整;如果将时间扩展至新中国成立,调整的次数更多。这种调整使课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课程的变化导致研究重点的变化。如果把学科与课程等同起来,课程的变化必然引起学科的变化,导致学科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尽管我们也承认学科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这种发展与课程的发展是不同层面的。如果因课程的调整而调整学科方向,容易使人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规范、边界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研究范畴的印象,长远看,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象和学术影响力,也会造成学科研究队伍不稳定。

最后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與分领域研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特征。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一门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6]25。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有具体规定。2012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2.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4.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5.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显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人们总是从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即分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契合实践、结合实践、指导实践,假如学科建设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达到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真正作用”[5]。只强调整体性,不强调分领域开展研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应将整体性研究与分领域研究结合起来。没有分领域研究的深入,整体性研究只能浮在面上,会陷入从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从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队伍的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学科中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来自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真正科班出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由于学科起步晚,加之学科的综合性强、分领域研究不深入,因此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积淀不足,高水平研究者不多。学科研究低水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理性,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三、 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是既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也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传播提供扎实的学理基础。因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学科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四个正确认识。

首先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联系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力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其提供雄厚的学理基础,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中央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战略考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区别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注重学科的规范、学科研究边界、学科研究平台、队伍建设、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为支撑,并以学科点的设立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以课程为基础,每门课程的设置是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的;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其占比也应该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不可能在所有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设置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内容,而是仅选择与社会主义国家办学方向紧密相关的几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是基础,有明确的规范和边界,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搭建平台,也为集聚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强了,意味着将能够形成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功底扎实的、学术视野宏阔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有了这支队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然会提高水平。因此,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是联系紧密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学科是基础,以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为依托,学科的本质是学术和学理,没有学术和学理的学科,终究不是完整、完善的学科。[5]学科建设的加强不仅会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且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不能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紧密而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把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学科仅仅说成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它的设立有着超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更大意图。”[8]从长远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最为坚实的学科支撑,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止步于此,还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成就”[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上发挥更大作用[9],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者的使命。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狭隘化、片面化,学科建设是长远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个基础打好了,其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中,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显著标志。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体系的建设,这是理论创新的根基。[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个二级学科方向是有内在联系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学科更是一个大的学科体系,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学科建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进行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10]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曾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从各个领域阐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經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换言之,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既要拓宽学科发展视野,又要防止包罗万象、没有边界。在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扎实的学理基础。

再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单位,也是主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这个双重定位是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既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又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7]。要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就必须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1]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要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坚持学科建设是基础,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性的基础上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最后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其他各学科一样,也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要“加强学科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保持和提升学科自身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5]。同时也要从自我发展走向开放发展,打破学科狭隘的观念,拓宽学科发展视野,打破学科保守的观念,重视学科交叉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与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进行对话与交流,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和交锋中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单打独斗、孤立发展,而是要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相关学院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导地位和共同建设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融和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5)[2020-06-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

[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3]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05-05-08)[2020-06-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15/200708/25608.html.

[4] 陈占安.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的深相结合[J].北京教育·德育,2012(7-8):8-11.

[5]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N].光明日报,2015-07-23(16).

[6]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陈占安,张雷声,钟明华,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13-20.

[8] 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0(1):6-8.

[9]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3-11-08(5).

[10] 顾海良.打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基[J].求是,2015(8):28-29.

(编辑:林毅)

作者:张新平

第二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提高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導方向和趋势,科学诠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的科学阐述,通过简明的描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范例,可以解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同特征,反映生态城市建设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中国正面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城市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但是经过几十年粗放式发展以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源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客观上的日趋严重,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20世纪20年代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與生物圈计划’研究课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个重要概念,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综合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是多维度的集合体,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是实现人与社会,资源分配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承载环境的能力,实现资源和生态的科学合理配置,它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与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入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居住区,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和谐内容。生态城市与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不同。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等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2、系统平衡性与转化高效性

系统平衡性,主要是指在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中,环境胁迫与承载力、资源利用与更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本质上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生态城市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返回到生态系统,保持整个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这改变了传统城市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秩序。这是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本质区别之一。

物质转化高效性是指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即资源和产品,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的过程中,实现投入少、产出多、废弃物排放少或“零排放”,主要体现在城市系统之内,在信息流、能量流和价值流有序流动、交换和转化的过程中,减少资源和能量等各方面的损耗以及对城市的破坏。生态城市改变了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物质、能量有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运转可持续性

运转可持续性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在生产领域,通过各个产业的改造和重构,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城市的运转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生产的共生性。生产领域中,在企业之间、园区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建立物质交换关系,形成共生组合,实现整个城市生产系统的循环化和生态化;消费的绿色性。实行绿色消费,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与利用体系的建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与消费的互融性。通过生产和消费两大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流通和融合,不仅使消费过程产生的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流入生产领域进行再生产,实现生态城市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大循环”。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會学研究,复兴于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的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加剧,各种城市问题愈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城市生态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耗散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所谓的“新三论”学科的有力支持,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理论。归纳起来,城市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如下要点:城市生态学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而成的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还包括了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能量的生产代谢、生物化学循环,以及资源供需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点。即以人为主体;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且具有高度开放性;具有自我驯化的特点;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子系统的内部,都有自己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城市病”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它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明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同时又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本城市的发展要求,还要满足后代人、其它地区发展要求;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主要通过限制、调整、重组、优化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得以永续利用,并借助一定的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其中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力量;

(三)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问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強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三、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概述

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态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至今,各个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都不曾停歇,并取得丰富的成果。美国在西海岸的海滨城市伯克利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对波特兰和克利夫兰大都市区制定详细计划成果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公交导向式城市开发规划、社会公益项目和市民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将建设放在解决城市能源和资源问题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真正降低社区费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阿德莱德市通过制定详细建设原则和衡量标准,解决了城市资源问题;除此还有日本的九州、丹麦的哥本哈根、印度的班加罗尔、新加坡全岛等等。他们都将生态城市的理论贯彻在实践中,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得到了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丰硕成果。在国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天津、上海、长沙、宜春、深圳、马鞍山等城市都相应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此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试点建设。江西宜春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市的试点,长沙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编制,使中国的城市生态应用研究从分析、评价阶段向综合规划、统筹建设的阶段迈进了一步。进入1990年代,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城市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开展了生态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厦门(海湾型生态城市)、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和北京(绿色生态城市)等城市。

四、如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绿色城市建设中我们要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绿色城市,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人类居住环境,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共赢。

(一)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形态。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分子。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只享用成果而不为之努力,甚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阻碍者、破坏者。只有全社会和每个人都真正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共识、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才会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也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

(二)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三)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作者:范民英

第三篇: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城市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城市,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快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原理,通过综合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1、生态城市的内涵

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因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的不竭动力。

2、现代城市的主要病症

2.1城市垃圾危机

目前我国有2/3的城市被垃圾群包围,存在着大量土地被侵占、水体和生物性污染等危险。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是以一种终端式的卫生填埋为主,并没有将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物资进行有效的利用。

2.2城市雾霾笼罩

随着我国城市雾霾天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多,PM2.5一词引起各界关注。雾霾的危害不仅只在于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对城市生活产生恐慌情绪。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气候影响因素以外,能源结构的单一化、大气污染的区域化和生活方式的高碳化也是重要原因。城市雾霾的解决方案,应该从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能源使用等方面入手。

2.3城市内涝频发

根据数据统计,在近三年期间,我国有61%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其中137个城市发生过三次以上,给城市发展、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这一问题的发生不仅仅是表面上降雨强度太大,城市排水能力较弱所引发的,在本质上是由于城市缺乏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合理开发及利用,任意改变水资源环境所造成的。

3、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3.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生态产业

首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使我国产业的发展由资源能源密集型向科学技术密集型、生态型转型,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量,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次,实现资源能源的可循环利用,形成产业发展链条,产业发展可共享资源能源,做到上一生产环节的废弃物经加工转化成为下一环节的生产加工材料,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最后,普及推广节能技术改造,现有高耗能型工业企业向节能型方向转变,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第四,实现企业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做到净化处理。

3.2生态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是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自然生态基础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对城市原有生态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然后根据区域性特征,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同时,也要改善和管理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合理改造原始生态环境,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提升其生态价值,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西北为例,牧草充足,可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对其进行应用,既能够优化该地区生态环境,又能够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充分绿化。

3.3城市住宅区设计

住宅区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实现城市住宅区设计,首先需要将交通、能源、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完成基础设施规划,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其居住环境。城市住宅区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理,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建筑建设同步进行,实现生态系统和城市居民的同步发展。同时,城市住宅区设计中,也要对城市的生态特征和地理环境特点等进行具体考量,确保住宅设计与当地的实际环境及风俗习惯等相符合。

3.4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文景观又可划分为建筑景观和园林景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地域性的人文景观特点进行考量,并借助建筑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而建筑景观设计要确保高层景观设计与低层景观设计兼备。高层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将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工作落实到位,着重对街道建筑景观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对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现代城市理念进行融合,将公园、广场和城市水系等作为设计核心,实现现代城市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3.5以海绵生态城市建设引领未来城市治水的新方向

推进由灾害管理向资源化、生态化管理转变,引导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现单一手段向全过程管理、综合措施应用的飞跃。例如德国的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Platz),占总面积19%的用地被规划为水面,可收纳周边屋面和地面的雨水约1.5万m3。雨水在注入广场水体之前,先要经过种植有水生植物和培养在上面的微生物构成的净化水塘,完成水的净化和二次过滤,保证水体有清洁健康的品质。渗滤池通过结合池塘、洼地设置渗滤池,池塘与洼地维持少量水位,除有集水功能外还可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开放的水域还能提供亲水及视觉美化的效果。

结语:

在城市未来发展中,生态城市建设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现阶段,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其实践经验相对较为丰富,能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但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晚,在设计实践中存在不足。对此,规划设计师应针对其建设问题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创设良好的生存空间。

作者:张毅

上一篇:课程设计教学论文下一篇:室内设计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