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下审计风险论文

2022-04-24

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会计信息化下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会计信息化下审计风险论文 篇1:

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 信息化 审计 策略

1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1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1.2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中的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运行环境中,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或规定的运行次数下,程序和所有数据元素运行不同测试用例的无差错概率。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在给定的控制条件下,硬件系统执行所需功能的成功概率。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它取决于系统绝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确保数据可靠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系统的可靠性还体现在它的容错能力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评价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否能抵御外界干扰而正常工作。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时,审计人员应对决定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

1.3 会训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是指该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系统的各项处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一般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通过事后审计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根据审计的结果,管理者可做出相应的决策。

2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点

2.1 审计的所有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审计在每一领域都还做得不够,如:尚未构筑起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多维审计理论—,这种理论将使对审计环境、目标、本质、假设、概念、标准、技术、方法、过程等的论述更新颖、更丰富、更具逻辑性和环境适应力;急需加速我国的审计工作从落后的“绕过计算机审计”向先进的“通过计算机审计”和 “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责任与风险巨大的审计(尤其是独立审计)行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时期,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而这是审计(后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2.2 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实时、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也具有多元、实时、开放性特征,实时审计、会计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境外审计等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容易。

2.3 会计信息化审计将对传统审计进行重整 尽管“两权分离的程度决定了审计主体的种类和被审计单位的形式”,“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决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历史变迁”,但如果所有的计算机只囿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水平,提供的信息单一、过时、封闭,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其必须依赖于多元、实时、开放的信息)收入又怎能达到其总收入的70%(我国仅30%左右)?事实上,正是信息量极大丰富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全新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支持了卓有成效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及其或集权或分权的管理模式,支持了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矛盾的最有效的解决,从而支持了现在和将有的多种繁杂的具体业务。

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3.1 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 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将会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为适应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领导力度,从宏观上搞好规划安排,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会计信息化审计,有效规划、部署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

3.2 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3 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审计同传统财务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

3.4 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 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在充分领会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企业领导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5 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 从内部讲,一是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二是重点选拔。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三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各类人才智力潜能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

3.6 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傳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谢诗芬.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5-52.

[2]胡仁显.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78-82.

[3]傅元略.网络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56-63.

[4]钱一玲.电算化审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2-98.

作者:逄 萍 房春霞

会计信息化下审计风险论文 篇2:

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策略

1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1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1.2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中的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运行环境中,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或规定的运行次数下,程序和所有数据元素运行不同测试用例的无差错概率。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在给定的控制条件下,硬件系统执行所需功能的成功概率。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它取决于系统绝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确保数据可靠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系统的可靠性还体现在它的容错能力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评价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否能抵御外界干扰而正常工作。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时,审计人员应对决定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

1.3 会训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是指该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系统的各项处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一般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通过事后审计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根据审计的结果,管理者可做出相应的决策。

2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点

2.1 审计的所有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审计在每一领域都还做得不够,如:尚未构筑起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多维审计理论-,这种理论将使对审计环境、目标、本质、假设、概念、标准、技术、方法、过程等的论述更新颖、更丰富、更具逻辑性和环境适应力;急需加速我国的审计工作从落后的“绕过计算机审计”向先进的“通过计算机审计”和 “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责任与风险巨大的审计 (尤其是独立审计)行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时期,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而这是审计(后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2.2 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实时、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也具有多元、实时、开放性特征,实时审计、会计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境外审计等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容易。

2.3 会计信息化审计将对传统审计进行重整 尽管“两权分离的程度决定了审计主体的种类和被审计单位的形式”,“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决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历史变迁”,但如果所有的计算机只囿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水平,提供的信息单一、过时、封闭,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其必须依赖于多元、实时、开放的信息)收入又怎能达到其总收入的70%(我国仅30%左右)?事实上,正是信息量极大丰富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全新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支持了卓有成效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及其或集权或分权的管理模式,支持了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矛盾的最有效的解决,从而支持了现在和将有的多种繁杂的具体业务。

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3.1 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 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将会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为适应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领导力度,从宏观上搞好规划安排,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会计信息化审计,有效规划、部署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

3.2 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3 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审计同传统财务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

3.4 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 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在充分领会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企业领导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5 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 从内部讲,一是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二是重点选拔。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三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各类人才智力潜能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

3.6 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谢诗芬.高级财

务会计问题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5-52.

[2]胡仁显.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78-82.

[3]傅元略.网络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56-63.

[4]钱一玲.电算化审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2-98.

作者:王宏武

会计信息化下审计风险论文 篇3:

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在探讨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需求、加强审计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審计 影响 对策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会计工作也经历了从原始的手工会计到会计电算化再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计算机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一、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环境的影响。会计实现信息化后,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特点,使得会计组织结构,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信息化必然要求“审计信息化”,只有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才能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的开放性,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等问题都威胁到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审计工作的内容将扩大到如数据仓库的分析评价、网络系统的安全评价和审计软件的开发等。(3)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实行会计信息化后,网络信息系统本身强大的核对、检查和内部控制功能,大大简化了传统意义上的查账工作。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就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各种审计工作。(4)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的错误决策,进而会引发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资料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修改起来不留痕迹,因此舞弊行为较难发现,从而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

二、适应会计信息化需求,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

(1)加快信息化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信息化审计的定义、原则、方法等各项内容,研究和制定会计信息化和信息化审计都易于实现的工作标准,使两者能在规定和要求上协调一致,促进两类法规相互配套,相辅相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便于执行的信息化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2)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应尽快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3)加强审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建设。应采取如下手段加强对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建立意外事故应急恢复备份;确保审计计算机系统具有应急恢复功能;安装反病毒软件、系统防火墙;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网络审计系统提供多重登录体系,提供多重密码,制定操作权限等。(4)加强审计软件的开发。一方面,审计人员在会软件的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作用,对软件开发的可行性、可用性进行分析和调试;另一方面,在评审阶段,应由财政部门与同级的审计机关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软件的各项指标提出意见,从而保证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5)引进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审计,在大型的已形成了局域网的系统中,可以为审计人员设立一个终端,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作为权限是查询不能修改的一个特殊用户连入局域网中,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实时的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等。(6)加大培养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力度。一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二是强化培训: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身的需求加强不同岗位的培训;三是重点选拔:有重点地选派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此外,还要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从而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同时,也要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并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审计工作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起到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只有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达到审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一玲.电算化审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常婕

上一篇:高校课改工作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岗位培训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