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商业文化价值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着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从幼儿起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商业文化价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商业文化价值论文 篇1:

让端午节文化遗产灿烂辉煌

我会副主席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德柱

端午,今又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族特色鲜明的夏季节日。也是我国各民族及海外华人、华侨,甚至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普遍认同,世代遵循的纪念性节日。

两千多年来,久远的历史,淳厚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民族意蕴,使端午节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跨越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的层层差异,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能接受的传统节日文化。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被称为中华民族最具有影响的三大传统节日。应该说,这三大节日是我们生为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节日。

端午节的节庆时间一般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有的民族和地区将五月初五前后的几天都做为端午节庆时间。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门前悬挂艾蒿、菖蒲,配带符图,吃粽子、饮药酒、赛龙舟、划龙船、郊远踏青、登高、姻亲往来等等,丰富节日内容。

当历史的时光流逝到文明时代之后,端午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增删、不断的接纳新的时代人们信仰与理想,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行、仪式。比如,祭祀悼念屈原,把人民对这位忧国忧民的楚臣,著名诗人的敬仰与思念,融入到节日之中,同时又借助屈原的巨大文化感召力,强化了端午节的影响力。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中描素很清楚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人以端午习俗源于纪念屈原这一传说写起,笔锋一转,直接以叩问历史、反思人生的妙句妙句“堪笑楚江空渺渺”,一腔无奈与不乐之情强烈的迸发出来,为忠臣蒙受的冤屈提出尖锐批判。

我们看到,端午的民俗有着明显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化轨迹。当代的端午节,出现了一些需要讨论的现象:比如端午节俗的城乡差异、受西方节日冲击所呈现的变化、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现的现象等等。一般而言,乡村保持的端午节风俗相对完整,传统风貌也多一些。但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则相对零散。乡村的节俗更多的人情情理的贯注,而城市的节俗往往成为公众性的一次促销。乡村社会的文化背景是强大的节俗动力,尽管渗透商业文化观念,但是习俗形成与节日氛围还是以乡村农业社会浓郁的风土人情为主,而城市节俗所传承的是端午节较为表面化,往往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给予塑造、参与、利用。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差异客观上加速了端午节的演变,削弱了端午节的普遍性、整体性的传承。

我们也应警惕的看到,随着大众传播力量的增强,电视的普遍,网络的覆盖,人口流动频繁,国际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延伸,全球化的观念正逐渐转变为现实。西方社会的习俗与节日,由于渗透了个体自由理想与成熟的商业模式,借助于大众传媒全面影响着我国社会,尤其影响着以城镇青少年为主体的人们的观念与习俗。我们的端午节俗,在这西化风潮中,大受冲击,节日的商业化和一定程度的“洋化”,节日的行为习俗增强,节日的观念更抽象,端午的独特性被浅俗化,文化个性逐步消失,甚至变成一种商业的时间行为,成为一种人们自由狂欢的变形情绪,成为一个商家喧嚣推广产品的借口,甚至有人也主张端午也搞“黄金周”,节日文化的民族意义正在被消解,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创造性被抹平。甚至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端午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差点丢掉,被人拿走。

我们呼吁国人起来保护我们的历史非文化物质遗产——端午节。提高挖掘端午节俗物质文化载体的意义;丰富端午行为文化的娱乐方式,深入体现节俗精神文化的内涵;融入凸显个体价值活动;更要督促政府把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日。把端午节俗充分融入到当代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中,使之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节日。让端午节文化遗产更加辉煌灿烂。

端午节商业文化价值论文 篇2:

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

摘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着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从幼儿起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文化情感;思考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喜庆团聚的春节、纪念生命的清明节、竞争端正的端午节、团圆融和的中秋节……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甚至每个传统节日都给人以热爱生活,讲礼仪,重情义,报效祖国和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而如今,不少传统节日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重视外国的圣诞节,忽视本国的元旦节;重视外国的2月14日情人节,忽视本国的七夕情人节。面对着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

众所周知,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是一种沉淀、一种积累,一种传承,必须从小时候培养熏陶。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融会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而在其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以活动为载体而又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代表性与活动性是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内容难以替代的。对幼儿教育来说,生活与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两个基本要素。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通过开展系列的传统节日活动教育方式,在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活动的基础上构建活动方案,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以此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情感,使幼儿获得主动、积极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的互为发展,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等,在让幼儿益智、健体的同时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大班幼儿通过活动感知到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真正含义,了解了节日的风俗习惯礼仪,知道了我国一些民族英雄的事迹,从而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中班幼儿粗浅的了解到民俗节日的基本习惯礼仪及规范等,萌发其积极健康的情感。小班、特教班的幼儿也感知到了节日的美,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对民俗文化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二)有利于爱国情感的渗透

不少传统节日包涵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如端午节、清明节等,有机的利用这些节日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有效可行的办法。在进行“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教育时,虽然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爱国诗人,离幼儿生活十分遥远,但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录像和投影,充分调动幼儿视觉感官参与活动,缩短故事发生年代,使幼儿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引起幼儿积极的表达欲望:“端午节我们应该给多些东西屈原吃”“我们长大了也要做一个热爱国家的好孩子,认真学习。”又如“清明节”节日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动手做花圈带幼儿到革命英雄纪念碑瞻仰英雄烈士。幼儿认真听叔叔阿姨讲革命故事,心里深深感到革命军人的勇敢可敬之处,为了保护国家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思想深深感染了幼儿幼小的心灵,从小立志当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好孩子的想法油然而生。

(三)有利于动脑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需要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在“端午节”中,可以让幼儿参与包粽子,尝粽子,缠艺术品小粽子活动。特别是缠艺术品小粽子,先要学会用长纸条折出十分整齐的三角形,然后折成立体的五个角,六个面的小粽子,最后用彩色的膨体纱线一根接一根地缠住在三个角,三条棱上,直到将整个小粽子缠满,用针将线头从底端穿到项端系好。这个过程对幼儿来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既要有双手小肌肉群的灵活协调的动作,又要十分注意地倾听,观看老师操作时的动作要领,仔细分辨,数认角面,棱等几何形体,三者缺一不可。由这个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兴趣性、游戏性和知识性,使原来有一定难度的操作认知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四)有利于体能和良好素质的培养

每个传统节日里或多或少存在些游戏活动,如“端午节”最后的活动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可让幼儿模拟赛龙舟,幼儿戴头饰的作船头,共他幼儿做船身和船尾。做“船身”的幼儿双手紧紧抱住“船头”的幼儿腰,后边的幼儿也依次一个紧紧抱住前一个的腰。当指挥一声令下,随着音乐“赛龙夺锦”的播放,四队“龙舟”都采用双腿下蹲的低体位,争先恐后地向终点前进。这对于幼儿是一种大运动量的体能锻炼。要求幼儿必须手脚协调动作,双手紧抱,不能松手,双脚紧走,不能停留。同时还要求全队七八个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左右晃动,加快速度,到达终点,才能取得胜利。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得到好成绩,每个幼儿都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关系。这对幼儿纪律观念、集体观念、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培养。使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素质,正是传统节日教育的独特之处。

二、选择合适的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欢乐的盛会。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而且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而深远的寓意。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

首先,对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被人们所熟知的典型习俗为切入点,结合节日的整体基调,剖析其中蕴涵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并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加以提炼、概括,选择合适的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秋节,可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联欢活动,还通过做月饼、品月饼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体验与家人、朋友团圆在一起的欢乐心情。

敬老、爱老是我国人民的一个优良传统,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这种良好的品德,重阳节我们可以通过带孩子到敬老院与“爷爷、奶奶”同乐,让幼儿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关心他人,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第二,结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特有的认识规律及发展特点,选择有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元宵节,可以组织“欢欢喜喜闹元宵”主题活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让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制造一派热热闹闹庆元宵的景象。活动中还可以进行师生合作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唐装秀、花灯赛、看花灯、放烟火、做元宵、品元宵、亲子猜灯谜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了浓浓的闹元宵气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快乐,萌生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

中国传统节日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体参与性与可操作性,通过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必须结合幼儿培养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来设计制定主题活动。在活动形式的设计上更偏重生活化和游戏化一些;它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系,年龄越小,其主题活动的游戏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其主动探索的程度和空间就越大。所以,在设计节日主题的活动时,只有根据活动的目标、内容,根据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把感性形式与具体内容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才能有效地完成节日主题活动。

(一)实践体验法

教师通过提供丰富材料、指导幼儿亲手制作等方式,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动手中了解传统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民艺有关,比如风筝、花灯、剪纸作品等。这些民俗民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如元宵节做花灯这个活动,老师不仅要为幼儿呈现出漂亮的花灯,而且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做花灯的材料(各种彩纸、废旧的小盒子、小灯泡、装饰用品等),尽可能的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并满足这种欲望,保证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花灯,让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风格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自由探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环境熏陶法

既为节日,则需要气氛,气氛是由环境的设置而产生的,什么节日,什么气氛,就需什么的环境设置。如在进行春节的教育中,要有传统民俗食品,民俗饰物,就需师生利用废旧材料或原材料动手创作。这些既是节日活动过程的展示,又是活动的道具。师生共同动手创设了节日的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为活动过程服务。起到了烘托节日气氛,愉悦幼儿感官、情绪的作用。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环境不再是一种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为幼儿创设各种不同节日文化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学习到经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幼儿。

(三)情绪感染法

教师对幼儿传授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在描述、讲解或者朗读的过程中,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幼儿,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四)多元创意法

教师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条件与机会,鼓励幼儿比较风格各异的民族传统文化,在领悟多元文化特色的同时,大胆运用绘画、泥工、手工制作、歌舞、语言、表演等创造性地表现传统文化。

(五)家园协同法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发动家长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图片数据、声像数据、手工艺品等。请幼儿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既可以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和幼儿园的教学过程。

总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要整体设计,综合权衡,全面实施,将其内容融入和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各教育活动领域中,渗透于幼儿的生活、学习各方面。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函,为教育下一代服务,不失为教育者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2]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版

[3]完颜绍元.中国风俗之谜.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版

[4]张华.经验课程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

[5]蔡迎旗.重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幼儿教育,2001;12版

[6]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2004;1版

[7]肖川.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中国教育报.2005-2-4

作者:林运清

端午节商业文化价值论文 篇3:

提升文化自信的媒介传播路径研究

摘 要: 当下,在文化传播的世界性格局和媒介融合语境下,文化作为国家综合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已被广泛认可,作为中华文明肇始起源的 “ 炎帝文化 ” 也逐渐引起了媒介的注意。因此,研究媒介传播语境下 “ 炎帝文化 ” 的传播特点,对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炎帝文化 ” ;媒介形象;失语因素;未来规划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 “ 七一讲话 ” 中提到文化自信, 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   [1] 。  5 000 多年前,华夏始祖炎帝以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不畏艰险的首创精神、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为民精神,开启了华夏悠悠文明史;作为湖北省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围绕 “ 炎帝 ” 大做文章,深挖潜力, “ 炎帝神农故里 ”  “ 世界华人谒祖圣地 ” ,既是当地的发展方向,又是文化引领的标志品牌。因此,研究与弘扬 “ 炎帝文化 ” 不仅凝聚着新时代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昂扬斗志,更激励着炎黄子孙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 “ 炎帝文化 ” 媒介形象的多元呈现

“ 炎帝文化 ” 的整体媒介形象囊括了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手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也内蕴着首创精神、奋斗启示等。随着对 “ 炎帝文化 ” 媒介镜像传播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媒介形象在经历了一个长期磨合、建构的过程后,呈现出全方位、多样性、动态化的文化媒介镜像。

(一)以物质文化为核心的媒介镜像

笔者通过梳理,把媒介构建的 “ 炎帝文化 ” 物质形象归纳为如下几种:一是植五谷,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史;二是尝百草,我国中医药文化由此起步;三是首倡贸易,开创了最早的商业文化;四是利用麻布制作衣服;五是制琴谱曲,开启了我国音乐史。由此可知,各类媒体在对 “ 炎帝文化 ” 进行报道挖掘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勾勒 “ 炎帝文化 ” 的物质形象上,而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重要内涵。

(二)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媒介镜像

在 “ 百度 ” 搜索平台以 “ 炎帝精神 ” 为关键词进行相关索引可得出以下数据: “ 炎帝文化 ” 相关结果约 9 860 000 个,其中既有着重探讨 “ 炎帝文化 ” 精神内核的,也有结合当代社会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探讨 “ 炎帝精神 ” 时代内涵的,更有把 “ 炎帝文化 ” 精神内涵进行分论研究展示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媒介形象展示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变化:媒体更多地把 “ 炎帝文化 ” 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进行阐释。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报道是2013年6月13日的一篇文章《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发展正能量》,其刊登于《人民日报》。该文章指出,文化所释放的力量正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所在,即为思想 “ 红利 ” ,并进一步上升到中国梦的实现,即中国梦既是国家的大梦想,也是每个人的小梦想,而梦想的实现正是要释放文化 “ 正能量 ” ,要从5 000多年前的 “ 炎帝文化 ” 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 。

由此,通过对这一阶段 “ 炎帝文化 ” 相关媒介镜像的梳理,我们能够看出媒体更多地把报道重点从 “ 炎帝文化 ” 的物质贡献,转移到相关精神、文化内涵的深挖上,从而使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 “ 炎帝文化 ” 媒介镜像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经过梳理还发现,这一阶段由媒介建构的 “ 炎帝文化 ” 精神内核的镜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是关于炎帝精神的归纳总结  [3] ;二是关于炎帝精神的概括: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刚正刚强的无私精神、积极创新的探索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等。

综上所述,这一阶段 “ 炎帝文化 ” 的媒介镜像经过了由物质文化表述转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重的立体化媒介形象的演变过程,呈现出以 “ 炎帝文化 ” 为主题的起源、发展、丰富的时间脉络,最终形成了 “ 炎帝文化 ” 媒介镜像的整体轮廓。

二、 “ 炎帝文化 ”  媒介化形象失语因素

当下,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尽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仍处于一种 “ 自发性 ”  “ 本土化 ” 的状态,本地的优质文化资源在很多时候尚未转变为强有力的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力。如在文艺汇演、汉语言文字传播及出版文化产业方面,由于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偏差性认知,导致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扩展方面缺乏有效的创新与开发利用,使得当下无论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认知方面,还是在开发方面都存在相应的 “ 创新赤字 ”  “ 传播赤字 ”  “ 效果赤字 ” 。因此,结合本文主题,实证分析 “ 炎帝文化 ” 镜像传播的相关问题并加以阐释,可以说是当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有力的基础。具体来说,大众媒体在对 “ 炎帝文化 ” 进行传播时存在内部管理传播能力不强、外部传播存在认知偏差等问题。

 (一)从内部管理因素来看,媒介传播文化的能力稍显不足

目前,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媒介还是新媒体,都出现了媒介力量逐渐减弱、文化传播能力逐渐降低、不能更好地获取关注度等问题。例如,在众多广播、电视视听媒介中,专门设置有关文化类的节目或频道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在现有的节目中穿插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尽管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如《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的陆续开播吸引了大批受众的目光,但文化外向传播力度仍稍显不足;又如笔者搜索了目前互联网相关文化网站,尽管有一些文化性较强的网站,但还存在不专业、不系统、不规范的 “ 三不 ” 问题,且大部分网站的主要目的是广告宣传及卖产品,这便导致中华优秀传統文化的传播在整个新媒介网络体系中达不到针对性、专业性、系统性的传播效果;再如,在传统的报刊、书籍、杂志等纸质媒介中,以文化为主的报刊往往发行量较少,内容精品化意识不强,这就是目前媒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实困境,由此便导致媒介在传播、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未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大众对 “ 炎帝文化 ” 存在认知偏差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最基本的常识就是:传统文化保护必须有公众的参与。但从近年来公众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播的认知度来看,其公众参与性显然差强人意,而对传统文化的充分认知是激发公众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热情的基础和前提。关键问题是,近几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特别是从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表现,也足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决心。但从现实层面来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认知不仅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还需要全体群众的共同参与。尤其是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的湖北省随州市,本能够大力发扬炎帝寻根谒祖文化,但目前除了每年寻根节热热闹闹,其余时候都显得后劲不足,其原因也是由于本地受众对 “ 炎帝文化 ” 的认知较为浅显。可见当前这些宣传大多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并未真正形成地方特色文化的凝聚力和认知力。

 三、把握三个维度,全力打造 “ 炎帝文化 ” 媒介化建构的传播路径

 (一)借船出海,书写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大文章

据有关调查显示,新闻是最受受众认可的、传播文化形态最高的媒介载体,其次是娱乐节目、专题报道及广告等。由此可见,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目前仍然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充分发挥视听媒介现场感强、生动形象、受众广泛等传播优势,有效设置媒介议程,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例如,应尽快创新性地开发与 “ 炎帝文化 ” 相契合的专题文艺节目,拍摄相关纪录片及宣传短片,以增强、提升炎帝文化的生动性,提高炎帝文化的贴合度。尤其是针对农村受众的文化传播,更要讲究寓教于乐,在娱乐节目中植入文化基因,让高雅文化也能亲近宜人。近年来,随州市在宣传炎帝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每年高规格举办寻根节,由随州炎帝故里风景区、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景区组成的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已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  [4] 。

 (二)借力而为,讲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好故事

当下,借力而为文化的媒介传播必须注重创新文化内容,丰富文化领域,拓展文化载体。因此,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创新要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拥有较强视觉冲击及吸引力的丰富表现形式,结合网络新媒体身临其境的感染力,依托多形式、立体化、全方位的 “ 炎帝文化 ” 媒介形象,推陈出新,把流传至今的 “ 炎帝文化 ” 融入当下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形成舆论传播合力,增强 “ 炎帝文化 ” 传播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 “ 炎帝文化 ” 在传承中不变色、不失真。例如,《楚天都市报》的副刊《茶馆》为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把武汉方言引入报刊,在副刊《茶馆》中处处可见武汉地方文化,这也是地方文化在媒介传播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又如,南宁电视台的《饭前听古》节目在录制当地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时除了用当地特色的粤语讲解外,还在演播室中放上相应能佐证的当地特色实物,使受众观看时更具身临其境感。

 (三)借水推船,开创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新局面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更是文化语境差异性和多样化合一的全球化,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当下,在国内外形势中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多发、高发、快发,已成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因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 炎帝文化 ” ,如何弘扬其在中华民族中强大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已成为当下我国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新时代媒介传播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 “ 炎帝文化 ” 的媒介文化形象不仅代表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也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因而,未来对于 “ 炎帝文化 ” 媒介化的建构规划,应系统化、深入性地挖掘、梳理、打造和传承,让 “ 炎帝文化 ”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烈山脚下是源头——炎帝神农文化开发纪事[N].随州日报,2010-08-27.

[2]  傅振邦.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发展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06-13.

[3]  刘玉堂,易德生.炎帝神农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及其时代价值[EB/OL].华夏经纬网,http://www.  huaxia.com/zt/jl/ 06-030/579246.html,2006- 08- 02.

[4]  包東流,赵阳,龚双喜.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通过国家5A级景观质量评审[N].随州日报,2014-12-15.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余洋

上一篇:老猫水水库地质分析论文下一篇: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