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2022-04-18

摘要:普世价值是能够超越界限,并且能够普遍适用于人的价值。对其解读,可将其划分为“普世”和“价值”,再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形成的最初目的就在于此,同时并不适用于全体人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篇1:

家长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子女价值观形成的意义分析

摘 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家也在不断地树立和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一直处于相对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传统文化对学生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就儒家传统文化对于子女价值观形成的作用影响,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子女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就学生来讲,当前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高峰期,不但体格上全面发展,同时心智也向着成熟的方向进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在这个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思想指导的流派,它在春秋时期由孔丘所创设,其中心思想是恕、孝、勇、义、仁等。仁作为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自推出以来受到了许多统治者的推崇,并且对后续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具有这种大的意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具有极深的影响,特别是在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更是凭借着传统的责任感思想以及节制思想等为古代朝代治理提供了正确的引导方向,也为千百年后我国政治和经济方面思想提供了帮助。特别是儒家学说中的孝,更是在当今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子女与父母相处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二、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子女的作用

首先,儒家传统文化涉及多个范畴,其中不仅仅包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它可以为子女树立起良好的认知方式,同时形成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看法,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能帮助子女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树立起坚韧的意志,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善,更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意识来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对于子女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子女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可以根据儒家思想,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克服困难,在生活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有助于其积累起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更有利于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最后,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加深,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更是逐渐地传入我国,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甚至部分学生有着崇洋媚外的心理,这一趋势更是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承。面对这一局面,子女在面对外来的文化影响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本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并在学习和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形成优良的品质,在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不断地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形成更加多元的文化体系,并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融合与发展。

三、家长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子女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1.家长具有榜样作用

对于子女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家长的教育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女会根据家长的指引逐渐树立对价值的选取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是具有巨大作用的。家长的做事风格和行为准则也会给子女带来模范作用,由于子女缺乏自身的能动性和认知,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具有示范意义的。举例来讲,在部分家庭中父母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所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引导,例如,当面对子女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叫时会及时地制止,同时告诉子女这是不好的行为,公共场合不应该大声喧哗,应当保持安静,这样才是有礼貌、有素质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子女经过家长的教育,不仅懂得了在公共场合的礼节,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并在今后的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保持安静。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子女来讲,是一种外在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包括在家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包括家风、家训等内在因素,这些条件都会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地对子女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例如,在部分家庭中有挂设《论语》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增长了子女的知识,同时也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在具有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子女会不断地进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文化修养的改善,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身,从而在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以更高的要求来激励自己,这是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同时也是为子女营造出更加适合成长的环境,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思想道德品质[1]。

3.可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了心理和行为的倾向,家长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子女正确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內容。

第一,可培养子女专注性。正确的价值观可推动子女长期的进步和发展,其主要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专注性,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对子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培养子女专注能力时,可有效地影响子女与客观环境之间相互渗透,提升子女的适应环境能力,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通过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提高子女的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子女在与人、社会以及自然交流的过程中,都深深地刻印了道德价值观的印记,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基于儒家文化培养子女的专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地提升子女的价值观。

第二,提升子女的思考能力。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社会环境下,很多家长都形成了一种理念,希望自己孩子未来可以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种愿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层面,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子女解决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去要求孩子怎么做。父母可做引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在遇到问题时来帮助子女解决[2]。

四、儒家思想在子女价值观形成中的具体表现

1.“以义制利”培养子女正确的义利观

当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当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身,正确地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并在生活中学会抵制不良风气。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就要求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财富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并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实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对于破坏社会公平和唯利是图的行为进行抵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在出行时如果捡到钱时,学会将金钱主动地归还给失主,不要因为自身的利益和私心将金钱收入囊中,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不断克服金钱诱惑。另外,家长也要引导子女不要羡慕别人所拥有的物质,避免子女出现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的贪念。家长可在周末闲暇时间多给孩子播放一些交际的视频,让孩子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并从心理上为子女消除自私自利的心理。

2.“以民为本”培养子女集体主义精神

“以民为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基本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这不仅为子女建立起了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也让子女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生活。举例来讲,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以集体作为单位的,需要不断地适应集体,并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跟同学之间加强交流,课下学会积极地分享学习方法,这样不仅提升学习水平,同时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同时“以民为本”对于青少年来讲,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建立起对他人的尊重,适应社会环境下集体的作用[3]。在日常家庭活动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及以身作则,将尊老爱幼、爱护环境、不在公共环境下大吵大闹以及与陌生人进行友好对话等良好的行为展现给子女,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逐渐地影响子女,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从而进一步促使子女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才。

3.“天人合一”培養子女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要求子女在青少年阶段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和魅力,学会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和谐统一。在生活中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青少年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也是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于世界的影响。举例来讲,在生活中,爱护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同时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家长日常要多对子女讲一些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告诉子女应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父母可多带子女参观旅行,在参观旅行的过程中,如发现子女出现不良行为,可及时纠正,让子女树立“不破坏、不损伤、不带走、不留下”的观念,这样可从根本上抵制不良观光行为,促使子女用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让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做一个高素质的人,以身作则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防止在生活中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并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都体现出来,合理地用电用水,将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资源与能源的节约意识,促使子女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生存的意识。

五、结语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儒家传统文化不仅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思维指南。儒家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和思想内涵,对其今后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主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所在。而且儒家文化拥有较为丰富的内在思想价值,因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当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得以成功践行。

参考文献:

[1]李婧雯.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现代交际,2017(15):98.

[2]张冬利,蒋 舟.从儒家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 高校辅导员, 2017(3):39-45.

[3]邢海晶,薛一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基于历史视角下核心价值观社会功能的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 2017(4):123-128.

作者:阳亮

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篇2: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摘 要:普世价值是能够超越界限,并且能够普遍适用于人的价值。对其解读,可将其划分为“普世”和“价值”,再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形成的最初目的就在于此,同时并不适用于全体人类。

关键词:普世价值;利益;统治阶级;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学术界争论激烈。普世价值存在与否,关系到人们看世界的态度并且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世价值;二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普世价值,但有相对的普世价值;三是人类社会有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皆准,还是有其范围规定。众多研究将普世价值与西方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当代中国实际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本文将分析普世价值的具体概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力求探讨上述问题并做出合理解答。

一、普世价值的概念

普世价值是指那些超越差异、普遍有效的价值。对于普世价值概念上的争议,大体上可以围绕“普世”和“价值”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普世”中的“世”代表的范围是多大?主体、时间、空间,是指当今整个世界,还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世界,或是人类社会中大部分适用的范围。所谓的“普遍有效”,其范围在哪个界限,有没有界限,普遍指的究竟是能遍及何处。普世必然是超越了民族、宗教、制度、分工、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且是有效的。在主体上适用于所有人,在时间上具有永恒性,在范圍上具有普世性,在效力上有约束。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客观的某种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两者组合而成,是主体需要与客观属性之间的效用关系。从这个方面看,价值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一种价值要成为普世价值就必须先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才能更好的具有普世的性质。

普世价值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也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普世价值并不是指从人类提出的各种所谓的共同的价值观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忽视了人的个性,忽视了个人利益的特殊性,总是牺牲了少部分人的利益,总是用大部分人获取利益掩盖少部分人利益受损的事实,少部分人的利益被共同化了。普世价值不是单单适用于受利的多数人的,也应该是适用于被剩下的少数人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不具有普世性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奴隶社会为奴隶主服务,在封建社会为封建主服务。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首先在政治上统一被统治阶级,而这也正是在经济的基础上得以保证的。为了巩固这种统治,统治阶级必然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思想加诸于被统治阶级,以避免产生对抗情绪,扰乱统治。统治阶级的利益被说成整个社会所应遵循的、不可挑战的、适于百姓的共同利益。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个体利益吹嘘成共同利益,将自己的利益所需变成全社会所应共同的价值取向,具有遮蔽的性质。当被统治阶级发现自己利益受损,统治阶级所鼓吹的价值观有误,并站起来推翻它的时候,他们也是将自己的利益说成全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将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唯一的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无法取代的利益。“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广大人民最初在这种看似是共同的利益的带领下,与新的统治阶级和谐相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成为了特殊利益,广大人民意识到这种特殊利益并不是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新的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之间利益的冲突对立日益扩大化乃至形成斗争。而这正是和当初新的统治阶级推翻旧的统治阶级一样的历史重现,而现在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被其高捧为人人皆需如此的大价值观。“仁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这些思想传承两千多年而不息,在中国的文化中得到了肯定。但是,肯定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就是普世价值。

首先,一开始,这些思想就是作为维护统治而提出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照顾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被描绘成普遍意义的思想。统治阶级巧妙地“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并由此做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思想占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先把自己提倡的“忠孝”“仁爱”和自己分开,自己要遵守这样的思想,百姓也要遵守这样的思想。这样就把“忠孝”“仁爱”抬升到物质统治的上一层面了,就很好地掩饰了这种思想其实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他人,维护自己利益的事实。被统治阶级把这种思想奉为守则,做事皆以此为准,不敢逾越。当这种思想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社会本应存在的秩序的时候,被统治者就以此为价值导向,但这却抹杀了他们的应然自我,他们自由自觉的属性。这种价值导向还诱导被统治阶级把它视作应然自我,使被统治者忘记了真正的自我、真正的人性。最后,统治阶级还把这些思想附上圣人之言、天人思想的光辉外套,但这毕竟只是外套,并不是这些思想真正本质上拥有的。所以,当这些思想出现在百姓面前时能够完全蒙蔽百姓,看上去确实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确实是每个人所应当追求的共同价值,但实际上还是无法逃脱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的事实。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就中华民族而言,儒家学说是积极入世的,其强调的“仁爱”等也是积极入世的,对于入世的人来说,百姓之间仁爱是和谐,但君主仁爱是不可能的。君主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者,必然是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压迫的,用各种仁政来对其剥削的本质进行掩藏都是一种虚假的仁爱。这样一来,统治阶级极力鼓吹的“仁爱”等学说,若是说其具有普世性因素就马上露馅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有人说道家和佛家都是出世的。那么,仁爱等入世的价值在他们心里自然不具有普世性。同样,道家、佛家出世的思想在入世的人那里看来也不具有普世性的价值,“道不同,不相谋。”就西方人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不一定适用。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放到西方就不一定能得到认同感,也不一定合适。西班牙人的冒险精神和中国人平稳生活,土耳其的武士精神和中国的“和为贵”,还有许多都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那么价值追求自然也不一样,自然也就无法找到普世价值。但是找不到真的就能代表中西方之间没有共同的价值吗?中西方之间普遍性是存在的,特殊性也是存在的。不同的民族之间是否存在超越民族、宗教等等差异的普遍有效的价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局限,它创造的文化也是有局限的。我们可以说某个民族有它自身相对于特定环境的优质的文化,但是这毕竟是局限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它所创造的文化不可能回答整个人类世界的问题。而这种局限只有随着民族的消失而消失。中国创造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定的环境来说,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可能仅仅适用于这个民族,无法成为其他民族的价值观。

同时,还应注意关于词汇的解释问题。一个问题,不同民族之间可能确实存在某个相同词汇的价值观,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对这个词汇的深层内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彼此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并不具有普世性。同样,如果一个世界都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导向,这个世界肯定会失去活力的。这种文化也无法在竞争中凸显魅力,陷入泥潭。

关于普世价值的存在问题,答案在历史中探寻,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探寻。“点滴所得,皆在亲征。”虽然凡事只有自己实践过领会理解才会更真实,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祖祖辈辈留下的丰富经验之上做总结未尝不是一种方法。普世价值是一个人短短的一生所不能完全领悟的,也不是只在几千年的历史基础上就可以解决的,它是个历史问题,不仅仅关乎过去、现在,还关乎未来。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事,所以对如今一些人所提出的普世价值并不持赞成态度,能不能经受得住未来的考验还是个未知的问题,无法判断,也无法臆测它假使存在。

参考文献:

[1]  张利华.国内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观的论战[J].理论前沿,2009,(2).

[2]  余在海.普世价值的争论及其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3]  赵学琳.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普世价值争论的基本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4]  张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下的“普世价值”批判[J].理论月刊,2015,(9).

[5]  杜维明.“轴心文明”的对话 儒家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J].人民论坛,2014,(8).

[6]  汲立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普世性刍议——一种公共外交的视野[J].前沿,2012,(3).

[7]  蒋耘中.如何看待所谓“普世价值”[J].前线,2018,(2).

作者:梁方朦

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篇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探析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样性的价值。本文从非物质文遗产的概念出发,简要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着重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价值观

在2003年10月联合国的第32次会议上,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第三年,也就是2005年,中国公布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人们开始把关注点投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2月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成为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提升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前文提到的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定义是指被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群体和金恩及其相关的工艺品、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了口头传统、民俗活动、传统表演技术礼仪、节庆等;传统手工技能、相关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且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学家,往往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出其根源性、本质性的价值。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文化相比较,为什么是具有价值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民俗学家还没有找到充分的答案。

有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因此是具有价值的。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依据也可以是民族性、民族的认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中有句话这样说:“它蕴藏着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人类另一种伟大的精神创造”。此处它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有:

(一)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这是由于它承载着丰富而久远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到历史。它反映了民族的生存状况和世界观,有助于人们了解久逝的社会群体状况,文化及历史。

(二)精神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产品,这些民族基因通过世代相承,从而形成了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这些民族文化观念包含了群体意识,是民族的价值,是民族的核心及灵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作用与重要价值。

(三)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而言,前者具有十分可观的科学文化价值。它跨学科、跨领域,同时具有文化属性。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和反映了人类的创造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状况。传承这些遗产,也是后来的人们获取科技信息和科技资料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些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个体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是知识教育的重要来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教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在课程里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创办相关的适合学生的体验时间活动,从而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传承和教育。此外,专家和学者在学校与社会中讲的一些非物质遗产知识也是其教育价值的体现。

(五)传统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不同种群、不同民族的创造和聪明才智,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每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反映着民族的特色,呈现出鲜明的传统文化价值。不同种群、不同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成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性也呈现了多样性。当然,文化的多样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一个重要特征。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和谐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来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一)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花园中的一个鲜花的品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优秀基因,养育出更娇艳的花朵。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启发人们的智慧。当今流行的动漫产品,它的素材,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及创造先进文化,其源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集体奋斗。作为中国人,无论在何地生活,都始终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自豪。近年来,不少在海外的华人,不远千里,回到自己的祖国虔诚地拜望黄帝、炎帝陵等,一心只为寻根。回望近代史,即使在那样艰难困苦、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华儿女仍然紧紧团结在一起。这种力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中华儿女的心系在了一起。

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迅速而猛烈,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遭受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在这关键时刻,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三者相互协调的社会。也就是说,不但要搞好物质建设,还要搞好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首先,现在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民族的价值观,民族的精神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是把人当作载体的。而传统文化经过代代相传,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们本身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民族精神、民族的价值观等。例如我们讲民歌、跳民族的舞蹈等。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当时经常用作供品的装饰物。而现在更多地用于装饰如窗花,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中国的剪纸艺术名扬海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中国结艺历史久远,如意结、吉祥结、同心结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人们对中国结艺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无形之中传承了民族悠远的文化。从这些可以看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有助于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是一种天然的资源。

其次,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有神话、传说、艺术,有农耕时代所创造的手工生产技术、传统工艺等。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如此多样,那么,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四、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动态工程。对于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原则是学界、社会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物质保障和坚强后盾。而文化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应该充当主脑的角色。这是因为文化学者们的知识积累深厚,价值立场很少有偏见,这样他们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的建议就具有更多的学术性和人类性,更少的功利性。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角色应该由民间来充当,如果离开民间文化,缺少民间力量,将难以继续发展下去。然而高校学生也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传承非物质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该大学是国内第一所较为系统地引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学校,也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学校。许多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学习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民间传统技艺,为校园吹进了一股民间文化之风。

以近些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为例。大赛设置了“原生态民歌”的奖项。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边缘文化请上主流文化的舞台。通过全国电视这个媒介,让全国人民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从宣传力度、榜样的力量、舆论上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类似的政策和方式都值得提倡。如果这些边缘化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走上主流文化的舞台,就能使这些文化的承载者拥有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时还能够使全社会人民重视和爱护并且珍惜,从更有效地保护传承这份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肥沃土壤;优秀的传统艺术是我们文化创新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堃.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吴祚来,王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概述[J/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7.

[4]韩宇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背景[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赵启正.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大国[N].文汇报,2006-03-14.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作者:吴艳冬

上一篇:咚咚推戏剧艺术论文下一篇:依法行政必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