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15

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公信政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直接因素,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才是构建公信政府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我们国家构建公信政府过程中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的现象及其原因分祈,笔者认为,培育执行主体素质,营造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以及加强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机制建设是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论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理解与执行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和成果。然而某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政策执行中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和政策偏离现象,从而使得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本文结合公共政策中的有关政策执行理论,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以求在充分理解政策的前提下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 政策 有效执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描绘了新农村的特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然而,一些农村对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片面理解或理解不充分,以至于找不到切入点,建设任务进度迟缓。依据政策执行有关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探讨如何能更有效地寻找切入点,从而顺利地开展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偏离的典型:拆房刷墙

由于政策理解不到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出现了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导致政策偏离的现象,以至于产生只作表面工作的现象,如大量拆除破旧房屋,将村外围或公路沿线房屋外墙粉刷一新,还有的植树种草甚至修广场等等。表面文章的背后却是村民生活依旧,村内各种设施没有变化,村民收入不见提高,同时由于资金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间接地打击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虽然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短期见效,但一些地方的切入点本身就偏离政策初衷。如果发展下去,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可能会变得进度迟缓,农村发展受影响的同时,还容易导致某些环节断裂甚至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样,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势必因某些地区存在的问题受到影响,最终使建设过程受到一定阻碍。

在公共政策理论当中,政策执行部分非常重要,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再好的政策也将失去意义。我们将就“拆房刷墙”现象引发的政策有效执行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服务。

二、政策理解、执行与有效执行的有关概念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偏离现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有关政策理解、执行与有效执行等相关政策理论。

政策理解指执行部门对一项政策从制定宣传到准备实施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政策含义、领会政策精神,为后期执行和全面实施打好基础。要做到政策理解,政策宣传和政策分解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政策对象只有知晓了政策,才能理解政策,只有理解了政策,才能自觉地接受和服从政策。各级政策执行机构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政策意义、目标等,从而为有效执行政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政策分解即制定计划,需要遵循客观性、适应性、全面性以及一致性的原则,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途。

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为实现政策目标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是政策执行者运用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和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由于公共政策从观念形态的制定到公共政策现实形态的执行尚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以致于执行环节易于出现偏差,即政策偏离,最终导致政策不能有效执行。

政策有效执行即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到不偏离、不走样、不背离,或者通过政策变通等灵活性和创新性形式达到政策目标。

三、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

1、政策执行主体或人员对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存在影响

(1)执行机构组织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与协调的不充分因素。政策沟通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将政策信息进行交流、传递的过程,有效的沟通也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协调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之一,它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相干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于我国农村地理、经济、社会等各项因素的特殊性,某种程度上存在执行政策时缺乏沟通与协调的问题,导致基层执行机构对政策认识不充分,执行不到位,以及执行政策出现偏离等现象的存在。

(2)基层执行机构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存在一定问题。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者来实施,政策的变形走样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执行者的素质不高和思想观念上的错误所导致的。部分乡村干部年龄普遍很高,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基层干部的待遇不高,从而缺乏动力,缺乏一种真抓实干的硬作风。另外,由于乡村干部缺乏教育培训,对政策法规认识不够,理解不清,在政策贯彻执行时,对政策的宣传难以到位,在工作中难以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观念,思想模糊,认识滞后偏差。

(3)基层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替代式执行。替代式执行是指当执行机关和部门所执行的政策对自己不利时,执行者就制定与上级政策表面上一致,实际上却相违背的实施方案,使上级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和落实。我们所讨论的“拆房刷墙”现象实质就是替代式执行的典型代表。

2、目标群体即农民对政策执行有一定的影响

(1)农民自身的素质因素对政策执行有一定影响。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再加上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他们对很多的具体政策缺乏了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他们根本不能有效识别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2)农民扮演的角色也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一项因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是主要角色,而有些地区农民则是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来面对政策的,这样势必产生一种农民不顺从、不关心甚至拒不接受的结果。

(3)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问题。农民本应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监督作用,但是受自身素质和地位等客观因素制约,“搭便车,随大流”思想使得他们对政策执行漠不关心或者无力关心,导致乡村干部的一些执行不力甚至违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制止,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

3、政策执行还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农村所在地区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教育状况、法律状况、人口状况、科技状况等。当前我国农村所受政策环境影响和制约的方面主要有:政治上,基层组织存在很多问题,乡村干部素质、能力较低;经济上,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不能有效地配合政策执行;文化、法制和教育发面,许多农村地区文化环境较差,教育水平落后,法制观念淡薄等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在政策宣传方面的落实和实施。其它方面,如人口分布复杂和科技不发达也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4、新农村建设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政策监督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部分。通过政策监督既可以保证政策的合法化,又可以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尤其通过事中监督可以防止偏差,使政策顺利执行。如果政策监督不到位,对政策执行情况缺乏跟踪控制,对政策执行效果缺乏严格考核,对政策执行主体和参与者缺乏赏罚措施,那么对政策的执行将产生消极影响,大大降低政策效果。

四、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如何做到政策的有效执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有许多原因,因此,结合有关公共政策理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有效执行中的作用

针对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组织间沟通与协调、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等至关重要,信息的准确完备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策执行机构和执行者必须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来源渠道的畅通,多渠道获取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完备,以便为政策执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提高农村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地执行政策,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宗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宗旨观念淡泊,理想信念缺乏是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思想根源;二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使政策执行在合法有序的框架内得到贯彻落实;三要强化对政策执行人员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强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四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吸纳高素质人才,认真落实一村一大学生政策,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2、扶持和落实有关政策,使政策和农民利益紧密结合

财政、金融、教育等有关农村的政策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形势下,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将政策向农村倾斜。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把教育看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和谐社会的思路里,我们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运行的平衡机制,因此,有关农村教育改善的政策不可或缺,农村教育政策的继续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力度,不断缓解农村过剩劳动力所产生的压力。

基于以上各项有关农村政策,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切实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产生一种“共鸣”,从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角度解决其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3、完善政策执行监督与考核机制

公共政策监督是检查政策运行,纠正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不当“偏离”,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措施。政策监督机制的运作是通过对政策执行前、执行中、执行结果的监督对政策执行各环节进行预测分析,监督执行的行为。政策控制机制的运作就是通过制定调整方案或纠偏措施,采取调整和纠偏行动,对原政策的目标、范围、力度等进行调整或更新。

另外,要在对农村基层的考核评估中突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以农民满意为最高原则,将内部评估变为内、外部评估相结合,以外部评估为主的形式;二是要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任用、考核、奖惩中以农民意见为主,从评估机制上加强对政策执行歪曲的制约,使农村政策执行从制度和机制上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彭明春:论公共政策执行变异的成因和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9).

[3] 高建华: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2).

[4] 王杰敏:农村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2005(6).

[5] 贾春泽:论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2).

作者:于 淼

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政府政策执行力与公信政府的构建

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公信政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直接因素,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才是构建公信政府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我们国家构建公信政府过程中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的现象及其原因分祈,笔者认为,培育执行主体素质,营造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以及加强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机制建设是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公信政府;公信力;政策执行力;对策

陶学荣(1944-),男,南昌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理论和实践研究;吕 华(1980-),女,南昌大学MPA教育中心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学。(江西南昌 330047)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期间的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我们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2007年3月5日,他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表明我国政府巳高度重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标志着政府“执行力”被正式纳人国家综合治理范畴,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构建公信政府。

一、公信政府与政府政策执行力

(一)拘建公信政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古语有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当前我国还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显得非常紧迫,而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政府公信力的提商更加迫切。因为,当前的一切工作还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调动全体民众的积极性来进行,在此过程,“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教的教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是在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因此,如果说政府缺乏公信力,行政人员执法违法,那么,这不仅意味着其本身的违法与信用流失,而且还会导致人们效仿,其结果是人们漠视法律,毫无信用可言,最后更多地选择违反、规避法律和尔虞我诈,而不是选择积极守法、守信用。换言之,政府公信力不足将通过示范性的影响危及到社会道德和民风民俗。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公信政府,是重塑社会信用体系的重中之重。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一种反馈,“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鉴于此,我们认为,公信政府即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是由于具有公众满意的行政能力而为人民所信任的政府,它实质上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也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政府行政管理持有的信任态度。构建公信政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公信政府是维护政府权威及合法性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根据政治学理论的分析,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政治合法性正是建立在人民授权基础之上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默契,或者说,这种合法性是源自人民对政府行使权力的信任和认可。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民对政府的认可又只能来自对政府信任的态度。另一方面,权威是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并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尽管政府权威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但是,“在规范的现代政治生活中,权威的来源有而且只有一种,即政府自身的信用能力”。也就是说,政府权威及合法性取决于政府的信用能力,只有被人民所认可,整个社会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需求不断升级,对政府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日益挑战着政府权威及合法性。“如果政府无意或者无力重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那么公众对政府及其行政行为的怀疑所产生的各种‘基本矛盾’就可能冲破基本规范,而且这种基本规范还会继续被冲破,造成合法性危机。”因此,重塑政府公信力,构建公信政府,才能使政府政策得到公众的普遍理解和支持,才能增进公众对政府行政的信任,从而巩固政府权威及合法性。其次,公信政府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为避免市场失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政府权力的干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诸如权钱交易、效率低下之类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地束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道德规范。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出现了诚信缺失、信任危机,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构建公信政府。公信政府的建设能使公共管理者慎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有功定赏,有过定罚,也能使制度有信、法规有信,如此,才能做到取信于民,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公信政府关键在于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

公信政府的构建是一项涉及面广、具体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维持统治,取信于民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于是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手段来获取百姓的支持与信任,然而,从总体上看,“几千年的封建集权统治,使得公众对政府主要地表现为一种服从和依附关系,对政府的信任是基于政治强制力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公众的民主、自由、公平等思想开始被唤醒,公众对政府的要求也就越高了,为满足公众的愿望与要求,建设公信政府乃当务之急。一般而言,构建公信政府主要取决于政策法律制度、政府执行力、公民对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的认同等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强化。但是,如前所述,在规范的现代政治生活中,绝大多数公民对政府的认识与评价主要就是通过接触政府的行政行为及行政能力。所以,政策法律制度再健全,也只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不出问题,毕竟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还需要由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来实现。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表明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展示自己的执行思路和工作作风等,从而形成政府形象和声誉。公众正是基于此而对政府进行信任或不信任的反馈。如果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强,公正、合法并重信用,符合公众的愿望和需求,那么,公众将会认为这是一个有公信力的政府,值得信任;反之,如果政府政策执行力弱,偏差执行、责任缺失,忽视公众的愿望和需求,那么,公众将会认为这是一个缺乏公信力的政府,不值得信任,甚至产生抵触心理。由此,笔者认为,在诸多构成要素中,政府的行政行为才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直接因素,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才是构建公信政府的关键所在。

二、公信政府构建中政府政策执行力的现状

政府要提高公信力,建设公信政府,必须出台正确的惠民政策并且依赖强力有效的政策执行把它变为现实,让社会公众真正受益。于是我们把研究的视角转向政府政策执行力。执行力,广义上是指政府行政,即政府一切行政活动的能力;狭义上是指政府对有关政策的执行能力,包括阶段性重大政策的运动式集中执行和日常政策的执行过程。本文研究的政府政策执行力,是“能够准确理解政策的目标及方向,并通过精心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对各种人财物、信息、法律、制度等资源进行集中调控和使用,从而达到有效执行政策,完成既定目标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力量”。实践表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政府在政治上的不稳定或没有能力为发展设计合理的项目,而在于它们没有能力将政府的决策和项目加以执行”。那么,在我们国家,政府政策执行力状况又是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的推动。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多种途径来强化政府政策执行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一系列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政策执行力较之以前,着实有比较大的提升。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以“效率优先”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从政府方面看,主要表现为重计划轻执行、重效率轻责任,尤其表现为政策落实难,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敷衍执行,政策执行者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并不采取可操作性的措施来贯彻执行,只做表面文章,造成“缺位”现象。二是抵触执行,此种情形下,政策执行者大多采用各种的软硬兼施手段来拒绝执行上级的政策,即使政策合理,但如果对地方利益有损,就会选择不作为,导致政策失效。三是附加执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增加新内容新理解,随意变通来谋取利益,致使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四是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内容进行分割取舍,有利的就选择执行,无利的就选择不执行或弱化执行。五是僵化执行,政策执行者习惯教条化地执行政策,只会运用强制手段而忽视思想诱导作用,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政府与公众矛盾激化,影响政策落实。六是不配套执行,这是指新老政策之间、部门之间出现不协调、不配套,给政策执行带来困难,特别是政策执行部门和人员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矛盾、工作不协调而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那么,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的原因究竟何在?笔者以为,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政策本身的问题。公共政策作为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分配的方案,其公平性会严重影响政策的执行。“如果他们认为一项政策是不公平的,他们即会认为那是对他们的应有利益的剥夺,进而会排斥该政策的实施。”而且,长期不公平的政策还会进一步损害政府的合法性,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第二,政策执行主体的问题。据统计,全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公务员只有52%左右,一些政策执行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行政能力不强,不能准确把握上级政策的精神和意图,对政策认识存在偏差,优柔寡断,再加上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心不强,执行意识淡薄,盲目自大,贻误时机,以致不能合理、有效地调配资源执行政策,使得一些执行任务和社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第三,利益关系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臼益分化为若干阶层,每一个阶层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在公共政策面前,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姿态。地方政府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当政策涉及某些行政官员和地方的既得利益,如果政策的实施对己方有利,则会尽力支持;如果会损害己方利益,行政官员则很可能会显性或隐性反对。

第四,政府组织机构自身问题。一方面,官僚化的组织结构会制约政府政策执行力,因为过多的层级结构在执行速度、高度和效度等方面弱化政策执行力。另一方面,执行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共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统一协调,经常出现单打独斗、互不配合甚至相互拆台的现象”。比如,在打击盗版时,往往出现公安、质检、工商部门共同执行,如果没有协调好部门关系,就可能出现相互牵掣。

第五,政策执行监督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就必然会导致腐败。现阶段在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和完备的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然而,党的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却很难全面、协调发挥监督作用。比如说实施政府内部监督的监察机关,它不仅要对上级监察部门负责,同时也是同级政府的隶属部门,对于政策执行中的不作为或违法作为的案件查处,须由政府“点头”才能实施。政策机会主义者就是这样不断挖空心思寻找“制度盲区”和“监督盲区”,于是,政策执行力缺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六,政策执行中自由裁量权问题。社会化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政府的政策干预力度很难确定。为了方便公共政策的灵活有效施行,这就必然要求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赋予执行主体以足够的自由裁量的权力。甚至在一些高度规范化的领域,都可能采用赋予执行者高度自由裁量权的执行模式。然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公共官员拥有自由裁量权,意味着无论对他的权力有怎样有效的限制,他依然具有在作为和不作为的可能系列中作出选择的自由”。执行主体对自由裁量权的不当使用,致使他们对政策作出选择性执行或者对执行力进行选择性弱化。

三、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策略选择

公信政府的构建有赖于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就成为了各级政府面I临的紧迫任务。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

(一)强化“软件”建设——培育执行主体素质和营造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

1.培育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最能动的园子,政府政策执行力中所有要素都需要通过执行主体来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力要素中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所以,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必须要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包括执行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应该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使执行主体转变权力观念和形成执行品德。转变权力观念,深刻认识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才能真正落实“服务型政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形成良好的执行品德才能真正自觉选择对公众负责地执行政策,并使之成为一种美德与习惯。正如麦金太尔指出的那样,“只有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才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其次,必须培训执行主体的业务素质。一是要加强对政策执行主体能力的在职培训,包括政策分析能力和行政法制方面的知识培训;二是要采取

考录和聘用等手段,加大对高素质政策执行人员的招考力度,缓解人们对于高素质执行人员的期望与现实公务员队伍中执行人员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

2.营造政府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在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诸多途径中,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力。要想让政府政策执行力更具有长久性,还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政府政策执行力文化,是指行政体系中的政策执行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有助于提升政策执行力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的总和。营造执行力文化氛围,首先要培养执行者积极的政策执行力态度。也就是说,政策执行主体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上级的政策,并形成积极坚定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在执行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毫不退却。其次要使政策执行主体明确政策的公正和效益的价值目标,树立责任感意识,保持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有效性。再次要做到“情为民所系”。也就是要求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以民为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多为百姓做好事谋利益,建立良好的执行情感。最后,要强化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的信仰认同。

(二)提供“硬件”支持——加强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机制建设

尽管通过培育执行主体素质和营造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可以提高政府政策执行力,然而,在利益诱惑空间极大的今天,完全寄希望于这些“软件”的建设是不现实的。为避免只重视“软件”建设所带来的风险,我们认为,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更需要刚性机制的驾驭。

1.完善科学的政策决策机制。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实现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各领域内事务的管理。一般而言,科学的决策机制可以保证政策的正确、公平、持续和稳定,这样才有利于政策执行,反之,则不利于政策执行。

2.优化执行机制。首先,要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为了提升政策执行力,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政策执行的层级,精简冗员,尤其可以考虑在同级政府内压缩组织层次。同时,还要合理设置横向的组织结构,规范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资源配置。其次,要建立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是要构建有效的执行流程,形成合理有序的执行步骤,避免执行偏差或执行失范;二是要增加政府政策执行的透明度,重视政策执行的信息反馈;三是要建立政府组织上下级之间和组织内外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内耗。

3.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政府及其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考虑到本地区的利益。那么,为了尽量不损害地方利益而又能让政策有效落实,实现双赢,就需要建立政府之间、地方之间和各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和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一是要建立政府利益引导机制,教育政府政策执行人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二是要建立政府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追求。三是要建立政府利益调节机制,通过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来缩小各方利益差距,通过对话来凝聚共识。

4.规范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公共政策执行过程需要监督机制的制约,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家威廉·N·邓恩在其《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指出:“监测有助于确定项刚丸行人员、官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是否按照立法者、管理机构和专家组所制定的标准和程序开展行动。”规范执行的监督机制,首先要加强纪检、监察、审计、司法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独立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明确执行力不足的投诉受理范围,规范受理程序,认真受理公众的每一次投诉。再次要规范政策执行中权力的使用监督机制,特别是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必须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使它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符合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发挥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避免它的粟些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政策执行者严格遵循政策的精神实质,在保证政策统一性和严格性的前提下台理有效的运用自由裁量权。最后,还需要建立透明化的监督机制,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这样才能形成“鱼缸效应”,及时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5.建立政府政策执行力绩效评估制度。政策执行力绩效评估是根据执行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策执行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的政策执行力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并把考评结果与执行主体的薪酬、培训、奖惩、晋升等联系在一起,提高执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完善公民参与机制。政策执行中,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往往要看“民众是否自愿地配合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减少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本”。因为,通过让公民参与其中进行讨论、表达意愿,进行一定程度的民意表决。广泛吸纳群众意见,“把执行建立在民意基础之上,使群众相信执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基础是真实的,从而消除疑虑与抵触情绪,减少执行的失误,降低执行过程的难度”。因此,政府应建立并完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各种机制,如政务公开、公民调查、公民听证或咨询、公民论坛以及由于网络世界的繁荣而盛行的BBs等,以确保公民参与的渠道多样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而且有助于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沟通的畅通,强化政策执行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民满意度。当然,笔者认为,时下更应该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使公民变被动参与和动员参与为主动参与。

7.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行政问责制是建设现代责任政府的本质要求,也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首先要推动行政首长问责,对于政府存在的执行上级政策不力、不认真执行等问题,将由人大、司法等机关提出问责,责令部门行政首长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或建议免职。其次是进行行政主体问责,对于政策执行主体行政过错、能力不足、推诿扯皮等问题,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及其主管上司的相应责任。如此,才能像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在民主政治的环境下,公共管理都最终应向公民负责,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我们的工作才显得崇高神圣。”

[责任编辑:俞 晖]

作者:陶学荣 吕 华

政策执行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浅析惠农政策在执行中的障碍

[摘 要] 本论文从基层政府人员角度分析其在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并认真分析了造成这些障碍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基层政府 执行障碍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却出现了一个“副产品”——社会分配不公,尤其是广大的基层农民。改变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为此,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改变农村现状的精神,纷纷制定了“惠农方案”。

公共政策理论,政策执行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一项政策无论它在理论上是多么的完美,没有经过政策执行的检验,也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已。

一、从基层政策执行人员角度分析惠农政策执行偏差的影响因素

基层政府作为惠农政策的“一线人员”,肩负着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切实为农民做实事的重任,但是近年来却不断有媒体报到,某某地区基层政府在执行惠农政策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

从基层人员角度分析,造成基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二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一)“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可以解释为不是基层政府的执行人员不愿意贯彻中央的政策,而是能力有限,不能贯彻好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工作。

首先,从主观方面看主要表现为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个人因素影响。具体表现为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能力欠缺,包括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个人道德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政策解释力、宣传政策的能力等等。基层政策执行人员作为政策执行的一线人员,在惠农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实际上,其一,目前基层普遍存在的部分行政人员素质偏低,例如屡次被媒体曝光行政执法人员粗暴执法等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仅是基层政府中的个人形象问题,还会影响当地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其二,部分基层行政人员由于缺乏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基层工作却不了解基层农民的实际需要,被动的等待问题找上门。其三,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缺乏政策解释力,理解力。我国地域分布广、地区间差异性大,中央仅就惠农政策的框架、范围、原则等做出规范性要求,具体执行需要基层人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其四,缺乏对政策宣传必要性的认识,在政策执行的程序上出现漏洞,没有对广大的农民群众进行必要的政策宣传解读,政策在执行时缺乏群众基础,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甚至出现群众的抵抗情绪,为政策的顺利执行添加了许多障碍,使得政策执行效果打了折扣。其五,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政策的执行得不到各兄弟部门的积极配合,缺少了各部门的帮助、支持或协助基层政策的执行就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总之,政策执行者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有效地执行政策;反之,政策执行者的能力不足,则容易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其次,从客观方面看主要表现在政策执行资源的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惠农政策执行就是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尤其是财政资源。

(二)“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简单的说就是政府的不作为,具体包括选择性作为、象征性作为、观望作为等。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政策执行者主观意愿方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涉及个人利益而不作为。根据公共政策理论,政策的整个周期都离不开各方利益的博弈。基层政府作为惠农政策的执行者也不例外,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基层政府人员都不愿意自己的利益,或者相关方的利益受到政策执行的影响,执行政策时,选择性、象征性地执行政策,实质上是保持现状,努力维护自身及相关方利益,并使获利最多,受到政策影响最小。

其次,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中央的惠农政策仅仅规定了政策的基本框架及基本原则等方面,在执行政策时需要基层政府对政策进行解读,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详细、更具操作性实施方案。

再次,过分的关注政绩,而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的考核机制考核过于频繁,且过于看重结果。基层政府在执行上级的政策指示时,更多的关注该项政策的执行对自身“政绩”的影响,政策措施的实施都是奔着“政绩”去的,从而选择做些“面子工程”,甚至不惜采取一些极端手段,以便尽快的看到政策执行的结果,却不关心政策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关心农民对政策的意见看法。

二、避免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对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其政策执行能力。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是经过实践验证的道理。基层政府的行政人员作为政策落实的主力军更是如此,只有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政策执行的重要性,从业务上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在政策执行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政府行政人员必须具备起码的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政策执行中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作支持就很难正确、及时、有效地完成政策任务。

(二)做好政策执行的准备工作——政策宣传、资源分配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必要环节,有效的政策宣传是政策顺利执行助推力。多形式、多渠道的政策宣传活动,不仅使政策执行者自身更加清晰地领会和理解政策的宗旨,认同政策目标及其具体内容,也使群众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增加公众的政策参与度及政策认同感,为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奠定基础。

资源分配是否合理是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资源不足的地区,为了达到政策目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做出一些令政府及老百姓失望的事情,比如有些地区基层行政人员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有些地区的基层行政人员为了做出些“政绩”,欺上瞒下,劳民伤财等。

(三)政策执行信息的反馈机制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资源谁就掌握了先机。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信息资源同样不可小觑。建立合理的政策执行信息反馈机制十分必要,一方面政策执行者向上级的信息反馈。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助于上级及时了解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同时也可以得到上级的理解和支持,更加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另一方面农民向基层政府的信息反馈。农民是政策执行的对象,政策的执行情况或存在的问题他们深有体会、最有发言权,尤其对于农民群众不支持,不配合的政策更要广泛、深入的听取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分析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避免因群众考虑不周,片面的认识问题而出现的反对、抵抗政策执行的情况,基层政府执行人员要对群众进行广泛的教育指导等工作,从而创造政策执行的和谐环境。

(四)完善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作为对干部任职期间功过的一种评价方法,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当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目前,我国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频繁考核,考核周期短。我国古代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一般为三年一考,这主要是考虑到做好一项工作并非短期的事情。我国现行的考核有年度考核、半年考核、季度考核,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日常评估、精神文明考核等,如此名目繁多的考核、检查是不科学的,只会加重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政绩压力。对政府的绩效考核应当与其任期及工作规划结合起来进行。其二,功利的看待考核结果。考核干部的结果是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却不是为了是否有利于地方发展而进行考核的。这样从上到下关注的焦点就放在了干部的提拔任用上,也就促使相当一部分行政人员搞浪费资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项目。其三,“自上而下”的考核制度设计。我国主要以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为主,官员都将注意力放在迎合上级,看上级脸色行事上。而政策的对象却是下面的广大群众。群众对基层政策的执行情况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在对干部的绩效考核上应当考虑群众的评价,增强其考核的民主性。

综上所述,惠农政策的执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工程,贯彻执行惠农政策需要认真对待,并逐步丰富、完善惠农政策的内容,为广大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平.郭剑鸣.地方公共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海伦·英格兰姆(美).斯蒂文·R史密斯(美).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斌.从制度角度浅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治理[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5]王安.惠民政策必须以民为本——基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视角[J].理论界,2010年,01期.

作者:贺林

上一篇:端午节商业文化价值论文下一篇:小学化幼儿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