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探讨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与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感恩教育论文 篇1:

实践:高校感恩教育的必由之路

摘 要:高校感恩教育存在被忽视的现实,加强高校的感恩教育已成当务之急。而实践是高校感恩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感恩教育的实践中,需要打牢实践的理论基础,灵活实践的方式方法,做好实践的总结升华和建立感恩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实践;方法;考核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重视感恩品质,随之,感恩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等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感恩教育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感恩教育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新旧价值观的碰撞,学校教育的偏颇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度关爱等等原因,一些大学生养成了急功近利、追求享乐的习惯,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不少人不懂感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甚至出现浮躁、虚荣、无进取心、无同情心、无责任感等问题。甚至有些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漠然置之,对师长的教诲之恩麻木不仁,对社会的救助之恩毫无感觉。尤其是近几年来,在高校中发生了一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尖锐矛盾,甚至酿成悲剧。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与很多原因有关,但感恩意识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实让感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高校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职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感恩意识是健全人格的体现

高校不只是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场所,高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感恩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简单的懂得回报的问题,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和责任观,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意识,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谢外界给予的一切,并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就会感到生活充满幸福,进而激发自身的责任意识,自立自尊意识,形成健全的主体人格。

(三)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感恩教育是一种“粘合剂”,它可以培育和提高人们的和谐文化素质,让人们尽可能以感恩心态和理念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化解校园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2]

感恩教育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教育,感恩意识能够激发人们内心世界的仁爱之心,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斤斤计较。感恩是人生的加法,它让人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认真生活、回馈社会。大学生懂得感恩,生活和学习中就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指责和怨恨,多一些真诚与热情,少一些虚伪和冷漠。让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必修课,必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精神和道德上的支撑。

二、实践在高校感恩教育中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日本的感恩教育就十分重视实践,它提倡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亲自到父母上班的单位体验生活。美国也倡导按照社会现实进行感恩意识的培育,反对与社会脱节的传统的感恩教育方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简单的说教和理论灌输,会使感恩教育苍白无力,难以收到良好效果。实践乃是高校感恩教育的必由之路,离开实践,感恩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将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就在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具有感恩的品质,才能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高校感恩教育要以实践为载体,延伸感恩教育的触角,增强教育的主体性。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一)实践是感恩教育的基础

“因为道德现象与人的需要、情感紧密相连,真正的道德规范应是道德主体对之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仅仅以道德规范、原则的传授,以认知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没有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参与其中的话,则此种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3]。而情感的培养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所达不到的,情感的培养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实践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贴近生活的感恩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感受感恩的意义,体验施恩的乐趣,理解感恩教育的价值,为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打下情感基础。

(二)实践是感恩教育的目的

感恩教育不能止于理论灌输和引导,感恩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大学生仅仅掌握丰富的感恩知识和理论,而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施恩意识,学会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施恩行动,并形成一种感恩的习惯和品质。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应以大学生为主体,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通过自身的体验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将感恩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感恩情感转化为感恩行动,进而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和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三、高校感恩教育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打牢实践的理论基础

高校的感恩教育首先要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扩展与强化。大学生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格弱点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自身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而感恩心态缺乏的关键原因在于不识恩,不识恩又如何能感恩?所以,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让大学生学会识恩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知识教育,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要让他们从心里真正的感悟到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多方面的恩惠,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只有大学生学会了识恩,才会有感恩的行动,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才有了基础。

(二)灵活实践的方式方法

在感恩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作为主体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恩教育才能更具有震撼力和持久性。而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流于形式、随便应付,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围绕感恩教育的目的,在实践中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一是课堂教学实践。大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很好地运用大学课堂,将课堂构建成为感恩实践教学模式,将能有效地提高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效。在感恩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综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育艺术,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巧设教学情境,形成焦点问题,及时点拨学生,形成感恩教育课堂实践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围绕感恩实际问题开展讨论、辩论、模拟表演、谈生活感悟、观看影片等,要创新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生活。二是家庭教育实践。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与当前家庭教育观念的偏颇有很大关系,感恩教育要保证效果,就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配合。学校应密切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增强家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明确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在家庭中建立感恩教育监督反馈机制。比如可以发放感恩活动家校联系卡等,形成家校联动,构建家校合作的感恩教育环境,让感恩教育全面渗透、不留真空,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感恩教育氛围。三是社会活动实践。除了学校和家庭以外,大学生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接触社会,社会是个大课堂,有无形的感恩教育课程。高校的感恩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更加广泛深入地体会感恩的意义,升华对国家、对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可以组织大学生深入社区扶贫助困、担当义务交通协管员、义务帮助中小学生辅导作业、到敬老院搞志愿活动、设立爱心基金等等,通过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把“小课堂”与“大课堂”联系起来,让大学生将感恩意识、感恩情感转化为感恩行动、感恩品质。

(三)做好实践的总结升华

感恩教育的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培养,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看到短期效果,而要注重长远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之后,还要对实践加以总结升华,切实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感恩的真谛。领悟到感恩并非对某事、某人的感谢,这样的感恩很狭隘,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是做人所必需的品质和习惯。在现代社会,感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对社会和人民的包容与奉献;对组织的信任和感激,对工作的勤奋和尽责;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对家人的理解和眷念;对生命的敬仰和珍惜,对自然的亲近和呵护[4]。

(四)建立感恩考核评价体系

感恩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要想取得持续良好的效果,真正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就要建立有效的感恩考核评价体系。只有坚持教育培养与考核评价的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大学生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感恩的内化与外化。在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中,可以将感恩素质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感恩素质量化,加以考核。可以通过课堂及课外活动表现,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家长、老师及同学的反映等各种渠道进行测评,并实行奖惩并重。可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校园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各种贫困补助、奖学金以及入党考察等等的考核内容之一。科学有效的感恩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感恩行动的落实,更好的保障感恩教育的效果。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肩负着社会的希望,而高校则承担着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任。“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高校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一定可以一步步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政治科学,2004(4).

[2]赵玉红,瞿鸿雁.感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戚哲民.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4]肖池平,万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倡导感恩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7-09-28.

作者:苗华

高校感恩教育论文 篇2:

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探讨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 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陈宪民(1955- ),男,江苏建湖人,盐城师范学院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B63054)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同样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对最基本的孝敬观念、人伦关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千篇一律,这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以及感恩情怀的培养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是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激发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非正当经济行为。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也存在着缺少人生目标、主体价值观不明确、知行背离等现象,这些都对青年人的思想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高校感恩教育内容匮乏。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开展了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情感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这使得感恩教育的目标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以往对感恩教育普遍不重视,加之课时的限制,就没有设置感恩教育的专门课程,有关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明确感恩教育这一基本内容,让感恩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此外,目前涉及感恩教育内容的出版物也较少,大学生经常阅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涉及感恩教育刊物的比例较低。

三是感恩教育方式陈旧。大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注重教师的讲解,不太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把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变成了居高临下的教导,授受双方缺乏情感共鸣,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组织学生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例如许多高校都组织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教育者在没有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开展活动,往往成效不佳。在实践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这也势必会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高校普遍忽视情感生命教育。当前,高校更多的是关注就业率,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感恩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进入高校的视野。从长远来看,这种缺少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完全忽视了教育关心人的价值的本质。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学生考虑的唯有成绩没有情感,他们的情感生命逐渐钝化,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人性的异化,导致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1.多元化原则。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公共场所等,因此,感恩教育的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营造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大环境,使个体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有其成长的土壤。

2.实效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他们往往缺乏生活经验、是非分辨能力差,对现有的德育方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高校要坚持实效性原则,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思,及时改进流于形式、缺乏时效的教育。为了追求教育实效,高校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单向教育,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一方面是要将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同其他方面的教育联系起来,将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环节同学校教育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进行。系统性原则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将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使感恩教育具有联系性和持久性,否则高校的感恩教育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措施

1.建立感恩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德育中应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或设置相关课程,必须在横向上扩展感恩教育的学科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而是要求所有教师都围绕德育这个首要任务来开展教学,从而长期、多方面、多渠道地落实感恩教育,而且要保证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感恩意识。

2.改善感恩教育环境,培育感恩文化。高校的教育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感恩环境是学校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前提。首先,高校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优美的校园、整洁的校舍等,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情怀。其次,高校应增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阻隔不畅的,在这种师生关系之下,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高校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形成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教师应以自身行为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再次,高校应从开展课外活动入手,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课外活动有益于学校德育在生活中找到对接点,有益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为目标,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辩论、角色体验、亲情调查等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帮助孤寡老人、协助交警等,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为。这种参与式的生活实践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价值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恩”情进行道德判断,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高校应从课堂教学入手,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课及其他专业课中,甚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例如“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放映感恩电影《暖春》,组织学生看《长大不容易节目》,教学生做感恩的心手语操,邀请名人开展关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举办感恩题材的作文竞赛等”。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系列影片;教学生传唱《白发亲娘》《母亲》《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等“感恩教育”歌曲;召开以社团为主体的“感恩教育”主题会,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比赛等。

3.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感恩教育虽然只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感恩教育目标是学校感恩教育的首要问题。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容易引起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一些学校的感恩教育从表面上看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但问题在于那些看似热闹的感恩教育有一部分是流于形式的,学生并不一定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引导,感恩教育的内容根本无从体现,感恩教育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在综合考虑我国教育的总目标和感恩教育的特征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在推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制定规范、客观、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来为感恩教育提供指导,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

道德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感恩教育的目标,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这一上位概念,将感恩教育目标融于学校教育目标中,并要综合考虑感恩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使感恩教育目标既反映教育总目标,又符合大学生心理认知的发展情况。具体说来,大学感恩教育的目标应该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从而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4.建立感恩考核标准体系,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应建立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这是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关键。学校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就必须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把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养成感恩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质。高校在建立感恩评价制度时,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5.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感恩教育的综合效应。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复合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行动、密切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网络。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而,父母必须用成人社会的“感恩”行为,不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例如,父母要相互恩爱、相互尊重,关心、体贴长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踏实工作、乐于奉献;在与人交往时,要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不能忘恩负义,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应在社会环境领域增强对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指导与宣传。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使感恩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论与展望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从生活体验出发,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自主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拥有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4]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5]于杰,蒋平.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6]吴道兵,姜敏.浅谈当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

作者:陈宪民

高校感恩教育论文 篇3:

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全员参与,营造感恩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等改加强和进感恩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感恩教育;内涵;问题;对策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帮助与恩惠的回馈,它是一种意识、情怀和行为;它涵盖三层意义,即懂得感恩、学会报恩和主动施恩。唐代诗人孟郊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篇。《三字经》里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古训。在现代社会,感恩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对社会和人民的包容与奉献;对组织的信任和感激,对工作的勤奋和尽责;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对家人的理解和眷念;对生命的敬仰和珍惜,对自然的亲近和呵护。

感恩并非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美好”,并对其报以感激的态度,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意识和情怀,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的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感恩教育,进一步提高当代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感恩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当今学校的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点。加强当今学生的感恩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一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意识,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以自我为中心,把生活当成了理所当然的索取与利用,这与当今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对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感性层面:

由于学校对感恩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学校的感恩教育只存在于形式,学校还是很注重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道德教育。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感恩教育,但是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停留在感性层面。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也是培养阳光心态的一个重要成分,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意识缺失造成社会道德滑坡,使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实施感恩教育首先要在认识上提高。

2、感恩教育的组织者过于单一:

学校感恩教育的组织者多为辅导员、班主任。在很多感恩活动中老师们不仅当组织者,还要当参与者,在组织、参与活动中言传身带、体验学习,达到师生同活动、共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感恩教育组织者单一也使得教育活动难以达到潜移默化,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感恩之心的作用。

3、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调:

有个别学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这让大部分学生所然无味,甚至从不听课,这样的教育内容显然是失败的。例如一些学校热衷于开展流于形式的活动;有些学校则一味强调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有些学校重视课堂的理论灌输,而忽视社会实践的感化;有些学校重视单一的教育,而忽视管理的育人功能。

三、加强和改进感恩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

感恩教育可以培育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让人们尽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和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等关系,可以有效地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在日常的德育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感恩教育,以各种形式组织全体师生培养感恩意识。懂得如何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做到施恩不图报。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途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员参与,营造感恩教育环境:

要在学校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关系,使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成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方面面渗透感恩教育,才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对话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就有了教育环境基础。

3、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小事中做起,在生活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要善于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在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社会生活中感悟和认同感恩,具备感恩之心,养成感恩的习惯。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活动等。让学生感悟感恩的意义和价值。学校也可通过一系列宣传,鼓励大学生义务献血,参加义务家教,植树,到边区支教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了解和体会到别人的困难,懂得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积极为社会做贡献,为自然献爱心。总之,高校的感恩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丰富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想要参与到其中,并在各种活动中将感恩内化成为自身的一种品质。

4、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

要让某种正确的信念、认识毫不动摇,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连续的教育才能使之得到巩固,这是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得知的。形式上的感恩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感恩教育。由于大学生有活跃、独立的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更新,并呈多元化、复杂化态势发展,因此更加关键的是要建立起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对教育进行巩固。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切实可行的感恩教育目标,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建立明确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感恩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教学之中,对学生们一生的发展及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完美人格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在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大学生,应站在民族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把握好专业知识中感恩美德的精髓,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传统美德的实质,陶冶其高尚的情操,这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德伟.基于“算账”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高校辅导员,2010,3.

[2]张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7.

[3]梁炳辉.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11,9.

[4]丰根凤,彭青,熊来平,叶志平.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作者:高淼 郑园

上一篇:果畜循环经济论文下一篇:学校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