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校学生实际大力推进感恩教育

2022-09-12

感恩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然而, 这一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把社会、他人和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缺少一颗感恩的心。这种现象折射出的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

1 感恩思想源远流长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到:“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笔者认为,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由衷认可, 并真诚回报的一种理论认知、情感体验和实践行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的正确认知;感恩也是一种责任, 知恩图报, 有恩必报, 不仅是一种情感, 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闪耀着真理的光泽和智慧的火花, 感恩思想源远流长, 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极为推崇。《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云:“人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 不可不忘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恩不报非君子”、“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 和“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 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幸福, 是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份称心的工作, 一位深爱你的人, 一帮信赖的朋友。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幸福之首, 由此可见, 人们对感恩思想颇为推崇。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 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常怀感恩之心, 会让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谐, 会让人更懂得珍惜生活, 珍爱生命, 更容易感到快乐。

2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知恩感恩的, 多数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 对学校、社会和他人所给予自己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激, 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在日常生活中, 不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不爱护公共财物, 不遵守校规校纪等;不顾家庭的生活困难, 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不求上进, 丝毫体察不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 更认识不到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期待以及给予自己的温情, 只知道一味地索取, 并且认为这种索取是理所当然的。在为人处世上, 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主动地为他人着想, 不懂得换位思考, 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缺乏感激之情。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 总是盯着别人的错误不放, 而不愿反省自己错在何处。没有宽容与谅解、尊重与互爱之心, 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

到底是什么使一些大学生失去了感恩之心呢?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绝不仅仅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 更多的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 让他们懂得感恩是生命的一个重要要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的家庭教育多是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而忽视了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尤其是当今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自然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 很多学生以这样的教育基础到了高校, 必然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这种现象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 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少。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由于受各类教学评估影响, 过多地把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 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体制改革后, 学生就业率高低成了关系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高校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和就业出路等问题,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在道德教育中, 往往是过大的空洞的教育, 过多的理论教育, 缺乏最能触动人心的教育。高校德育尤其是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的淡化, 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等一些基本而又重要的素质培养, 没能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不少学生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 只知汲取的“冷漠一代”。

社会感恩环境的缺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变革不仅在经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呈现出多元性与波动性。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人际关系被打上了实利化和物质化的烙印, 见利忘义的情况时有发生。青年大学生正值思想转型期, 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思潮,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较大影响。大学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 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他们不懂得感激父母、感激师长、感激社会, 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学生自我教育的缺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他们有比较强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 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自我教育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一代, 大多数从小就没有接触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体味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 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 相反, 他们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自身存在什么问题, 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 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 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 就不配得到别人的关爱。当代大学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对他们开展感恩教育, 已刻不容缓。

3 感恩教育的目标和内涵

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都应该心存感恩。但是,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 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 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确切来说,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在高校大力推进感恩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训练发现美并欣赏美的情操, 用一种感恩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一切, 使大学生识恩、知恩,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行, 并努力去践行感恩之行;使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以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生命, 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遍的劳动, 也更加尊重自己;使大学生心胸恬淡, 胸怀广博,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助于个体精神生命的完善, 进而有助于个人事业的成功。

就感恩教育的内涵而言, 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 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 即知恩;二是情感层次, 在认知基础上, 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 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 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 即感恩;三是实践层次, 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并形成习惯, 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实践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统一于感恩教育的整个过程。

4 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路径

营造环境。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 对学生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 丰富博大的感恩环境对实施感恩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的主战场,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 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 感谢教师的培育, 感谢同学们的帮助, 感谢社会的支持等等。当然,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因此, 教师首先要重视加强自身建设, 做到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 以身教示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要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优势资源, 把感恩情境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使大学生的心灵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

深化内容。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帮助学生挖掘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的价值, 引发学生们的认同共鸣,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教会学生知恩图报。让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 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回报可以从学会感谢做起, 通过语言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对别人的谢意;要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不仅要知恩图报, 还应当抱着慈悲的心理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即施恩。施恩是人高级情感的需要, 更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但是, 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答, 否则, 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只有达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 才能真正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和品格。

投身实践。社会实践是锤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为行之有效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 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 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 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将感恩教育融人社会实践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 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将感恩教育真正渗人学生的心灵, 内化为感恩品质, 关键就在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校可以通过社区实践、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 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且能在活动中升华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能使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感恩意识内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

感恩是行为主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给自身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 感恩意识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发于心, 践于行, 在感恩这一神圣的情感里, 包涵着大爱和大德。让感恩的心充斥灵魂, 让感恩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入大学校园, 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科学,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是各级各类高校的神圣使命。

摘要:感恩思想源远流长, 感恩教育世代相传。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人已忘却了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成因, 明确了感恩教育的目标和内涵, 提出了高校推进感恩教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感恩思想,感恩教育,目标,内涵,路径

参考文献

[1] 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 2005 (1) .

[2] 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7) .

[3] 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8) .

[4] 张建平.感恩教育: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J].吉林教育, 2007 (2) .

[5] 赵晓芳.关于高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 2006 (7) .

[6] 魏绪涛.强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2) .

[7] 晴雯让.关于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6 (5) .

上一篇:论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与表达下一篇: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