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幼儿感恩教育是一项德育教育,本文针对现状改进方法,提高幼儿感恩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感恩教育方法;活动;分享和环境幼儿感恩教育是启发和引导幼儿的感恩心,是教育幼儿懂得付出与回报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幼儿感恩教育论文 篇1:

3-6岁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和道德准则。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从创设主题活动和环境、捕捉生活细节、挖掘节日素材、开展公益活动、加强家园共育、促进知行合一等方面,开展幼儿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幼儿感恩意识的萌发,培养幼儿识恩、知恩、感恩、施恩、报恩的人文情怀,确保感恩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幼儿;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一、开展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一是基于时代的发展与国情的需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和道德准则。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忘恩负义现象频发,开展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幼儿期是个体道德意识萌芽的阶段,针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引导个体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感恩意识,对营造和谐社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阅读文献、收集资料、调整策略、反思结论等,大大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推动园本课程的发展。

二、实施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

一是“做中学”理论。“做中学”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因此,开展感恩教育需要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将难以在课堂中体验的感恩情怀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中真正学会感恩。

二是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幼儿往往是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主要经历“对榜样示范者的注意过程—模仿行为的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动机过程”四个阶段。因此,要真正落实对幼儿的感恩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和家长自身的道德培养,从而为幼儿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树立良好榜样。

三、幼儿感恩教育活动实践

1.立足园本,构建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模式

幼儿园在“综合主题游戏化园本课程”的基础上,从幼儿兴趣出发,同时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最终形成了基于生活活动、家园共育、环境浸润和学习活动等多维度的3-6岁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模式。

2.整合资源,收集并创新幼儿感恩教育活动设计

(1)建构资源收集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能在大数据环境下准确找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因此,感恩教育活动也可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如网络、幼儿园、家庭、社会等,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引。

(2)确定幼儿感恩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活动设计应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为出发点和关键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发展。

二是体验性原则。即活动的设计应以幼儿体验为主,使幼儿在活动中切实体会到他人的帮助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感恩的情感体验。如将感恩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主题活动、亲子活动、社区活动和一日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体验感恩,并将感恩内化为自身行为。

三是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活泼,有趣的事物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因此,在设计感恩教育活动时,要紧紧围绕幼儿的兴趣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将预设和生成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構建框架,弹性预设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目标体系

(1)感恩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原则

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支持、引导幼儿达到该年龄段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合理渗透。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有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感恩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依据感恩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原则,指向感恩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一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感恩活动了解家长对自己的付出、关爱和照顾,培养爱家人、感恩家人、为家长着想的情感。二是通过体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懂得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幼儿园的情感,培养责任意识和职业尊崇感。三是在与他人交往和相处时,心怀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和社会。四是培养积极主动、自信乐观、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的学习品质。

4.立足实践,探索感恩教育活动的方法和路径

(1)在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中渗透感恩教育,学会识恩

通过主题活动对幼儿实施识恩教育,让幼儿了解身边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体会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泽。主题活动的内容要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识恩能力,使感恩教育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实现感恩教育活动预设与生成的有机整合。具体来说,可借助幼儿园宣传栏、走廊、大厅等区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心理和人文环境,使幼儿园和班级环境充盈着浓厚的感恩氛围。

(2)在生活、活动中捕捉感恩教育,学会知恩

感受满足是感恩教育的心理基础,也是感恩能力发展的前提,没有对“延迟满足”的体验和意识,就不会有对感恩的需要和认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引导幼儿感受家人或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不断提高幼儿对“恩惠”的认知,同时利用“延迟满足”对幼儿进行知恩教育,即适当给幼儿留有遗憾,才能激发其需要,使其具备知恩的意识和动力。

(3)在节日活动中挖掘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多彩的节日活动是开展感恩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节日內涵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感恩教育。例如,在儿童节来临之际,开展以“童心知感恩,童年乐缤纷”为主题,以“玩转感恩绘本+节日特色活动”为主线的庆六一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参与,感知爱与被爱的美好,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4)在公益活动中融入感恩教育,学会施恩

公益实践活动是内化幼儿感恩情怀、表达感恩行为的有效途径。当幼儿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时,便会积极主动地将这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或施恩于身边的人。可通过组织幼儿开展“慰问长辈”“爱心义卖”等活动,使幼儿通过实践中的亲身感受,学会关心关爱他人,体验施恩于人的快乐和满足。

(5)在家园共育中践行感恩教育,学会报恩

一是挖掘资源,开展亲子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活动场地的教育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例如,通过“寻宝大行动”“创意小画家”等亲子徒步活动,以快乐徒步、亲近自然为目的,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同时感恩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在植树活动中,可通过种植体验,感受生命的奇妙,以达到尊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感恩自然的教育目的。

二是整合资源,组织开放日活动。例如,充分整合家园资源,开展“敬老孝亲”感恩摄影评比展活动,共同见证、亲身经历感恩的温情瞬间。同时,结合感恩节开展“感恩有您,快乐成长”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幼儿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报答给予自己恩惠的人,进而达到报恩的教育目的。

(6)在一日生活中浸润感恩教育,达到知行合一

“一日生活皆课程”,为把感恩内化成自觉的行为,应将感恩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达到知行合一。例如,在每周的感恩播报活动中,让幼儿提前收集日常生活中看见的、经历的感恩事件,通过分享交流,表达感恩情怀。还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出发,开展感恩主题亲子沙龙活动,将预设与生成活动相结合,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

四、实施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价值

一是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将逐渐懂得设身处地了解他人的感受,发展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二是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中,通过交流、采访、参观等方式,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三是增强幼儿的集体归属感。通过大量的集体活动,幼儿之间增强了联结,对班级也产生了极强的归属感。四是开启家长工作新局面。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家长们亲身感受、亲眼见证了孩子发生的改变,增强了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家园共育呈现出和谐的教育态势。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感恩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经历了迷茫、困惑,从制定计划到着手实践,从经验总结到调整策略,切实提升了教科研能力。同时,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动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幼儿的很多要求都很容易被满足,从而导致幼儿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缺失了感恩之心。当下,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就教育方面来说,不仅要指导幼儿掌握知识体系的学习内容,更应引导幼儿不断完善道德层面的意识和认知,使幼儿成为温暖、善良、懂得感恩的人,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更是教育的使命。

(责任编辑   姚力宁)

作者:任晓晔

幼儿感恩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方法

摘要:幼儿感恩教育是一项德育教育,本文针对现状改进方法,提高幼儿感恩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感恩教育方法;活动;分享和环境

幼儿感恩教育是启发和引导幼儿的感恩心,是教育幼儿懂得付出与回报的道理。但目前,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性,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文化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没有跟上,多数家长重智轻德,感恩的意识在家长和孩子心中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所以,分析研究幼儿感恩教育是当前形势下一项重要的教研课题。

1幼儿感恩教育实际情况整体不佳

1.1幼儿感恩意识的缺失

幼儿面对衣食无虞的生活条件,不知道感恩的概念,不了解感恩的含义,感恩教育也很少有家长或老师触及这方面内容,幼儿对感恩行为知之甚少,缺乏起码的常识。一些家长传输的多是孩子将来当什么、做什么,不知道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传统理念教育丢失了,这样的现实的状况,应当引起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1.2家长教育理念的缺陷

现在的家长处处给孩子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艰辛,不愿意让孩子了解家長的压力和艰难,对孩子感恩无要求。长此以往,孩子自然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娇生惯养和溺爱,在孩子的心灵上埋下了先天不足的种子,这些家庭育人理念上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冷漠和自私的一代”。

1.3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当今的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范围广,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孩子们的攀比、炫富心理,使他们漠视了身边宝贵的亲情、同学情和师生情。价值的取向,很大程度上也使孩子的感恩意识日趋淡化,看见同班的小朋友坐汽车接送、穿戴名牌,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幼儿在心里留下了一定的阴影。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对家长的思想也产生了波动,同时让他们也对幼儿的教育意识随波逐流,面对社会现实的心理作用占了上风。

1.4资质不同的幼儿园教育存在差异

当前幼儿园有公办和个体两部分组成,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进入门槛标准不高,在管理上和师资配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正规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这方面内容也不多,个体幼儿园则都没有这方面的教材,使幼儿感恩理念在启蒙阶段留下空白。在大中城市正规幼儿园,感恩教育做得较好,像上海实行的《中幼儿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填补了这一教育内容空白。所以,感恩教育工作,在幼儿园的教学教材制定上,应增加感恩教育内容,给孩子的德育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2感恩教育的引导和方法

2.1幼儿感恩意识的基础培养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感恩过程。学会感恩,要从文明礼貌用语开始,首先学习17个文明用语:“请进、谢谢、老师好、请坐、晚安、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让幼儿知道孝顺父母,懂得孝敬才是感恩。作为教师要因势利导,随时启发点拨,尤其孩子在使用文明用语的过程中,老师要展开联想,例如:“谢谢”的使用,当一个小朋友帮助另一个小朋友搬了一个椅子,被帮助的小朋友应说:谢谢!这时,老师要及时表扬做好事的孩子,同时,说明谢谢与感恩的关系。如小朋友摔倒了,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启发扶人的小朋友现身说法,为什么扶他啊?关爱他人是美德,被扶的小朋友要明白,回报他人应是谢意和感恩。经常对孩子们讲,假如爷爷奶奶病了谁去照顾啊?教育孩子晚辈伺候长辈是感恩行动,孩子们的照顾是应尽的责任,从而让孩子真正理解感恩。

2.2幼儿感恩活动的引导和开展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开辟感恩的课程,通过开展活动和游戏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组织幼儿学习感恩的传统故事,如《跪羊图》、《乌鸦反哺》、学唱《鲁冰花》、《父母亲》等孝道歌曲,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情感,促使幼儿感恩情感的养成。利用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开展感恩长辈和老师的活动,指导幼儿做一些贺卡,为父母及长辈唱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给父母、长辈拥抱、亲昵、捶捶背等等。每年开展一次感恩活动,在幼儿园里,向老师敬礼,小朋友团结拉手跳舞,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包饺子等多项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让幼儿学会爱他(她)人,懂得爱的付出。告诉幼儿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2.3教育幼儿分享感恩的快乐

举办几次集体分享活动,动员家长和小朋友从家里带来图书和玩具,一起共同玩乐,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享受付出带来的快乐。小朋友过生日,老师要引导孩子把蛋糕分给全班的幼儿分享。老师和小朋友都会祝福你生日快乐!小朋友们也会把各种小礼物送给过生日小朋友,会给他心灵上留下难忘的印象。老师要说明分享是高兴的事。把爱给了别人,也是给了自己,这就是爱的真谛,感恩的源泉。

2.4教育幼儿懂得感恩的条件

幼儿对感恩的要求和条件,由于年龄原因,理解有限,家长和老师要渗透指导,要用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对父母的感恩是什么?让孩子体会说感受,父母为什么爱他(她),这是父母的责任。那孩子怎样回报呢?回报也是孩子的应尽义务,这就是感恩。老师教你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和使命。你好好学习,听话,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小朋友也是应该起码的条件。告诉孩子真诚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待你。

2.5教育幼儿感恩始于习惯养成

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老师要善于给幼儿创造一些机会,如擦桌子、扫地、学穿衣服、系鞋带等劳动,这样,既锻炼幼儿做事的能力,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要表扬好的行为,例如,帮小朋友拿东西,帮助他人盖被,替身体弱小的小朋友搬凳子吃饭等等。对于幼儿出错要及时给予帮助,告诉出错的原因,保护幼儿自尊心。要引导幼儿在家里做家务,做小帮手,让幼儿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从中体会父母的劳动艰辛,在生活点点滴滴中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2.6幼儿园与家长、老师联手共建感恩的环境

感恩教育需要好的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虽然幼儿园是教育的主阵地,但还是远远不夠的。幼儿生活的区域是家庭和幼儿园,家庭的影响起到重要因素,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是看着听着,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要注意行为检点,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要改变重智轻德的思想,充分认识教育的力量。老师更要把良好的自我修养和行动传给孩子,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正确指导孩子的行为,把孩子的感恩的心培养出来。这样孩子才能有利于茁壮成长。

3感恩教育需要家长的正确理解和参与

(1)幼儿的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大人的行为举止,对幼儿影响很大。所以,文明的言传身教是每位家长必须注意的准则。父母的素质主要表现在,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格,勤奋的劳动,干净的生活习惯,接人待物的用语,对尊老爱亲的态度,时刻给幼儿做出标准。健康文明的家庭是在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和榜样。不合格父母是使幼儿感到失望和迷茫,在各方面产生负面消极影响。所以,家长的表现与老师共同携手教育成为关键,事关幼儿的价值取向,对此,启蒙阶段教育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2)感恩教育需要家长做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就是老师要与家长进行协调,对家长提出园外教育的要求。及时反映幼儿的家庭表现,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成长情况,发现家长教育存在错误和偏差,及时纠正。大力提倡幼儿在家里实践教育活动,比如,生活的体验,自然的接触,到农村、敬老院、市场不同的环境下,认知社会,讲解知识,树立一些正确的观念,给幼儿提供浅显的分辨能力。

(3)感恩教育需要家长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生活当中,家长怎么做,幼儿是看在心里,父母孝敬长辈,给孩子做出样子,孩子就会模仿,加上家长的鼓励,幼儿就会对长辈更加尊敬和贴近。逢年过节,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时机,看望长辈,启发幼儿内心的想法,埋下感恩的思想种子,给孩子正确的感恩方法及行动。反之,幼儿就会跟随父母,不听话,不孝敬老人,甚至发生令人痛心的事情。

4感恩教育要避免几种误区

(1)感恩教育要避免单纯说教式灌输。行为靠养成,做一件事胜过说十件。要在生活中培育感恩,公共场所的文明礼貌教育,行为的约束。幼儿乘车时对老人的让座、在外面对服务行业人员服务致以感谢、对长辈的爱称、对老师的礼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宣传等等,都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积累。

(2)感恩教育绝不能偏离正确方向,幼儿的爱国教育不可缺失。虽然,幼儿不懂什么是思想,但是要知道中国人的概念,老师也要有政治的理念,把爱国爱党的知识进行传播教育,介绍中国的成就,教育幼儿当前的美好生活来历,激发幼儿的好奇,留下好的印象。

(3)感恩教育不能追求短平快,需要长期的教育。我们国家的幼教事业关系到未来接班人的素质好坏,没有良好的道德力量支撑,民族精神是不会长久的。所以,作为一名幼教老师,一定要把孝道文化,感恩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日程,培育未来一代有知识,更有品德。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和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力量。

作者:金英花

幼儿感恩教育论文 篇3:

角色游戏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探讨

摘 要: 近年来,幼儿感恩教育愈发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角色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将“感恩情怀”融入幼儿灵魂,是解决目前幼儿感恩意识薄弱甚至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由角色游戏的内涵引入,通过对多样化方式的阐释,就角色游戏中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幼儿感恩教育 策略探讨

幼儿通过自身联想与想象,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运用丰富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生动形象并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印象,或反映周边其他社会现象的一种游戏,就是所谓的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角色游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效率。感恩是社会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角色教育中渗透对幼儿的感恩教育至关重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情动情,唤醒人性”的道德教育与人性教育,社会感恩的缺失应从幼儿抓起。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恰当运用角色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达到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其极度厌恶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很难从内心感受亲友、老师对自己的深切关爱,不能激发内在的感恩因素,而在角色游戏中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和角色扮演下获得深刻的感恩体验,并由衷地将这种感恩体验外化为感恩行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感恩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基于角色游戏对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角色游戏中高效进行幼儿感恩教育成为幼儿教育者关注的恒久话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选择恰当的角色游戏主题,激发幼儿感恩意识。

合理定位和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能有效激发幼儿潜在的感恩意识(如感恩父母、朋友、亲人等)。现实生活中幼儿感恩意识缺失是导致其不会感恩的重要因素,幼儿不理解父母的关爱,不体谅老师辛劳,感受不到朋友的关心等是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表现,角色游戏要基于以上方面恰当选择游戏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强化感恩父母的意识,可以设计以下角色游戏:邻居家的娃娃生病了,他妈妈不在家,幼儿要暂时担任“娃娃妈妈”的角色照顾生病的娃娃,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的情感体验,幼儿能很快体验到作为妈妈的艰辛和不易,理解母亲伟大和无私的爱。再如为了帮助幼儿体验老师的辛苦与操劳,同样可以设置一个生活情景:幼儿园中一个孩子跌倒失声痛哭,这时需要幼儿扮演老师的角色抚慰跌倒孩子的创伤,使他破涕为笑。当幼儿使尽全身解数也没能使哇哇大哭的同伴止哭时,也许幼儿便很快理解了幼儿教师工作中常人不能想象的艰辛,感恩意识瞬间被激发。

(二)注重角色游戏的实施过程,丰富幼儿感恩体验。

幼儿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幼儿一时萌发感恩意识,如果这种意识不能很好地延续便很快被其他意识代替。因此,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实施感恩教育时,应注重角色游戏的实施过程,设置多样化的游戏主题,尽可能丰富幼儿的感恩体验,不可使游戏过程枯燥乏味、草草了事。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意识融入多样化游戏主题。例如,在“假日旅游”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多个角色,如导游、游客、街边售货员等,酣畅淋漓地体验不同的精彩角色。二是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情节进行适当扩展,丰富游戏内容。如同样是“幼儿园孩子摔倒”的角色游戏,可以适当将其情节拓展,变为“做老师的一天”,其中一个幼儿扮演老师:“怎么办,这位小朋友摔倒了,谁来帮助老师一下?”另外一位幼儿出场:“我来帮忙!”这样“全民参与”的游戏,更有利于幼儿的感恩体验。三是加强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角色游戏的进行离不开幼儿父母、老师的指导,互动很有必要。

(三)运用贴近生活的多样化角色游戏,外化感恩行动。

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具备一定感恩意识后,感恩教育并没有终止,角色游戏毕竟是游戏,怎样将角色游戏传递给幼儿的感恩情感外化值得思考,运用贴近生活的多样化角色游戏,在生活中实施角色游戏,是外化感恩行为的有效方式。一是合理运用节假日。如在母亲节或者父亲节,可以设计“羊妈妈(羊爸爸)照顾小羊羔”的角色游戏,在这样特殊的节日中进行角色游戏,更有益于情感外化。另外,教师可以在双亲节日中,布置幼儿给爸爸妈妈捶背、揉腿的小任务,外化其感恩行为。二是在真实情景中巧妙实施角色游戏。例如,校园中实施“我是小小清洁工”的角色游戏,让幼儿体验清洁工的辛苦与劳累,增强其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外化。教师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角色游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效率,感恩是社会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角色教育中渗透对幼儿的感恩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幼儿教育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恰当角色游戏主题、丰富角色游戏过程、角色游戏生活化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感恩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14(4).

[2]杨莉.浅谈幼儿园的感恩教育[J].成功(教育),2009(05).

作者:郑玉园

上一篇:机具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音乐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