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我国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但是现阶段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师范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的中小学教育。本文对免费师范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对策,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1:

免费师范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摘 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无疑是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大教育政策变革,既可以使很多贫困生有学上,又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然而,已有的研究往往关注的是政策层面以及毕业生的诚信问题,很少关注该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试图对免费师范生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促进心理健康的策略,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热情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自卑 学习动力 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按照规定,接受了免费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农村中小学从事数年的教学工作。虽然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还相对比较艰苦,教师待遇与发达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学生的知识基础更是非常薄弱,但免费师范生不能认为签署协议只是为了获得“免费教育机会”,更不能把将来的工作完全当作“义务”来简单履行,应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并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同。

一、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总之,由于教师不仅是社会活动者,而且是青少年的表率,他们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或超健康的。 学生选择免费师范生,可能出于多方面原因。有的考生可能出于对教师事业的热爱;有的考生可能出于家庭贫困;有的考生可能出于就业考虑;还有的考生可能根本没了解相关政策细节,糊里糊涂就选择了免费师范生,这在填报志愿时并不少见。此外,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的工作是到农村去教书育人。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因此,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需要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共同关注。

二、免费师范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由于免费师范生在学校享受特殊优惠,毕业后工作无忧,他们身上会暴露出许多问题。第一,多数免费师范生来自贫困家庭,自卑心理严重。第二,“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使部分人权利义务观扭曲,只关注权利忽视义务。免费师范生没有未来找工作的压力,易失去学习动力。第三,人际交往及恋爱问题。心理健康与学风应该是正相关关系。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一个特征就是不思学业、学习成绩下降。乐观、开朗、热情的积极健康心理健康状态不仅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也对未来在教师岗位上胜任国家交给的重任是有益的。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是培养免费师范生良好素质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方面。

1.贫困带来的自卑心理。免费师范生多数来自中西部地区,且多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贫困容易导致心理疾患。在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调查中,有61.2%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与缴费生有区别。媛丽、孙倩、刘启芳(2008)在调查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程度时,有86.1%的调查对象选择迫切需要或需要,12.9%的调查对象选择可要可不要,只有1%的调查对象选择不需要。[1]可见,免费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心理问题。

部分免费师范生认为自己是贫困的象征,一进校就已经被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他们感到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觉得时时处处在别人的注目之下,有一种被人施舍、被人可怜的感觉。这会导致他们内心充满压抑、紧张、矛盾、冲突,负性情绪体验强烈,良性自我评价难以确立。由于免费师范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较困难,因贫困而生的心理问题也较突出。贫困生密度较高的免费师范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确较其他类型学生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有些学生在中学成绩一直比较好,虽然贫困,但学习突出,心里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自感比较充实。到了大学,看到许多家境好的同学,生活讲究,花钱比较自如,他们一方面很羡慕,一方面又很自卑。还有的就产生了我生活上不能和你们比,就要在学习上比你们强的想法。他们把时间安排得很满,把学习成绩当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必须的选择,这就从心理上压制了自身进退缓冲的余地,增加了自己心理的压力。一旦因学习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产生挫折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同学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大脑疲倦,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学习成绩也因效率降低而继续下降,心理压力不断加重,挫折感愈来愈强,最后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2.学习动力不足。免费师范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就业有保障。大部分学生很感谢国家给予的政策,坚定了学好学业、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基础教育领域做出贡献的信心。但也有部分学生心存“学习期间不愁吃住”的思想,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免费师范生相对来讲没有就业压力,加上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有的同学产生了读免费师范生就等于双脚迈进了保险箱的想法,慢慢就失去了学习动力。有的人就觉得只要不挂科、成绩不是最后几名就行了。在一项调查中[2]“你是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自己认认真真做”的仅为9.1%,“从网上摘抄别人的研究成果或临时把同学的作业改一下”也达到了15.2%。并且有17%的学生“经常逃课”,“从不逃课”者仅为33%。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不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态度不认真。

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调查中 “你甘心毕业前两年去农村执教吗?是否因此压抑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有33.33%的学生认为“甘心去农村,不会压抑学习积极性”,选择免费师范生,就是要为农村服务,提高农村师资水平。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到20.84%的比例,但是,认为“不甘心,会压抑学习积极性”的学生竟高达45.83%。[3]由此可见,去农村执教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便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倾向于“贪图享乐”,不注重学习时间、精力、情感的投入,缺乏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为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他们甚至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或私人信息等非诚信的方式以损害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取私利。这种现象如不及时解决,最终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实施。

3.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表现为能与老师、同学相互理解,保持感情上的融洽,并与同学们在行为上相互协调,受到同学们的悦纳。人都具有亲和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欢乐、安宁、友爱、友谊等积极的情绪;相反,如果这种需要缺乏,就会产生忧愁、烦躁、寂寞、孤独、愁苦的消极情绪。

免费师范生一方面渴望交往,另一方面又由于贫困的处境,使他们在交往中更敏感,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其自卑与自尊像双胞胎一样交替在一起发挥作用,而且常常以强烈的自尊表现出来。这种心态往往会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困难:人际交往中,强烈的自尊使他们希望与人平等相处,不希望被人轻视。有的因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不和别的同学接触,自己闷头读书。大家不了解他,也不敢和他交往,结果使他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自我封闭。他们往往因为特长缺乏,对于学校和班级开展的讲演、文体活动不敢参加,既放弃了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机会,又失去了一次次人际交往的经验积累。

此外,情窦初开的学生在校园难免相互爱慕,但毕业回乡制度使得许多学生或压抑情感,不敢恋爱,或抱着游戏态度玩弄感情,这些倾向可能造成心理扭曲甚至自杀。

三、促进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帮助免费师范生确立远大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1)引导和帮助免费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他们认识到贫困并不是他们的责任,仅仅是因为他们生在贫困的地区或家庭,这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能力,更不是他们的错。通过正确认识,解决趋避冲突,使他们重塑自我概念,把贫困当成一种财富,真正做到自信、自尊、自强,穷而不坠青云之志。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讲述一些到农村支教的典型人物,如徐本禹,通过他们不怕艰苦的感人精神,教育和引导他们调整心态,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教育他们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

(2)对免费师范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教育免费师范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和坚强毅力,使他们具有不畏惧各种困难、富有胆识、勇于追求和探索等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这些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日后适应农村的教育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2.要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解读国家教育政策,消除免费师范生对未来就业的思想顾虑和不满情绪。由于国家对“农村”这一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学生心目当中,所谓“农村”就是一个偏僻、落后、穷山恶水的地方,不仅工资低、待遇差,个人的发展机会也很少。免费师范生考虑到毕业后必须到这样的地方去执教,心里既不乐意也不平衡。有些学生选择免费师范生,或许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迫于无奈,其实他们本身并不想做老师,也不想再回到农村去;或许是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不了解而阴差阳错的填报了这个志愿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于毕业后要从事十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不少学生特别是农村来的学生更是怨声载道。他们认为,这十年的青春时光几乎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发展轨迹,执教期满后很难再有跳槽的机会,很有可能将在农村中小学度过一生。针对这些情况,学校要做好教育指导工作。

(2)对免费师范生给予充分的心理关怀。首先,免费师范生其实就是利用公费读书,只不过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可以改名为“公费生”,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免费”等于“贫困”的顾虑。其次,学校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最后,国家还要针对他们就业后的再教育问题制定一定的保障政策,如可以攻读在职研究生等,使得他们能够提升和发展自己,从而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服务。

(3)开展适合免费师范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他们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周边农村去见习、实习等。还可以定期召开一些座谈会、联谊会等,让他们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他们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4)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首先,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4]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其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最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自卑、困惑、学习不良、人际障碍等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或心理信箱等多种手段,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帮助。

参考文献:

[1]巩媛丽,孙倩,刘启芳.届免费师范生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J].考试周刊,2008,(30)

[2]杨公安.免费师范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研究—基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4]熊俐嘉,王洛忠.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作者:张春梅

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2:

免费师范生感恩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

摘 要:我国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但是现阶段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师范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的中小学教育。本文对免费师范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对策,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關键词:免费师范生;感恩意识;问题

2007年,我国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这项政策旨在提高国家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并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国家教育事业。政策实施之后,在师范院校内存在两种现象,一部分免费师范生对学校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社会;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直接影响了这一办法的实施。为此,各大师范学校对免费师范生开展了感恩意识培养工作,以加强学生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一、免费师范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分析

首先,部分免费师范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意识。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大都由国家负担,学生没有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将这份“免费”视为一种理所应当的权利,对国家和社会的这种关怀变得无动于衷。比如,很多免费师范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国家补助不知道珍惜,缺乏感恩意识;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购买各种生活奢侈品,甚至过度消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没有顾及自己身上承担的社会使命。

其次,部分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质量较差。由于国家对免费师范生实行的是特殊的政策保护,并且由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他们的就业工作,这使得免费师范生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没有较大的就业压力。而这一优势,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譬如,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职业重任,学习态度松懈,安于现状,完全没有为了将来职业而奋斗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专业课成绩不及格、考试作弊等问题。诸如此类的行为,都体现了学生感恩意识的欠缺。

最后,部分免费师范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虽然免费师范生都承诺毕业之后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至少十年,但是,在就读的师范生中,有很多学生表现出职业理想不坚定,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甚至在免费师范生中还存在“如果毁约就赔国家钱”的说法,诚信意识淡薄。

二、培养免费师范生感恩意识的教育对策

感恩意识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以情动情的教学方法,让受教育者真正懂得如何知恩、感恩、报恩,它也是通过道德教育以唤起人性的教育。各大师范院校针对免费师范生中存在的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必须开展针对性的感恩意识培养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不断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感恩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免费师范生向典型人物学习。相比单纯的理论讲解,真实的人物事迹会对免费师范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情感较为丰富的时期,受思想感情的影响较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校内宣传各种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品德,在学校里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感情。比如:学校可以让免费师范生中从事教育事业的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宣讲,用他们的真实经历让免费师范生在学习中更加有目标性和责任感;此外,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知名的道德模范到学校进行先进事迹的宣讲,引导免费师范生将感恩作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产生对道德的认同感,从而下决心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开展社会性的感恩实践活动。实践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要让免费师范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意识。现阶段,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大都局限在校园内,这使得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较少,对于感恩意识的理解不强。为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参加献爱心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做边远地区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逐渐养成对他人、学校、社会的感恩意识。

最后,向免费师范生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之本,各大师范院校在进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同时,必须营造诚信氛围,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签署的“免费师范生协议”承诺书的意义,诚信做人,献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当然,感恩意识培养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制定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通过实践和理论,动之以情,让免费师范生从内心感受到感恩意识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要通过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免费师范生充分认识到从事教师职业的光荣,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金妍妍,李建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10,(04).

[2]周静.免费教育师范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探讨——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作者:谢雅丽

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3: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

摘 要: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旨在帮助广大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切实解决其燃眉之急,顺利完成学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是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要求及主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基于协同理论,尝试提出“五位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确保每一名大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大学生 高校资助育人 协同理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对于高校而言,广大贫困学生是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于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力量积极投入资助育人中,这就需要利用协同理论,协同政府、社会、家庭、高校和学生各方,共同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对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强化资助育人工作,基于协同理论,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革新资助育人模式,建立健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一、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现状

目前,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主要涉及奖、助、贷、补、勤、减、免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重要渠道,以学生助理(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奖学金为激励方式,以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资助育人体系。

(一)资金来源多样,政府资助为主,社会资金不足。根据教育部《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17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义务、中职、普通高中和高校教育9590.41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882.14亿元,学生资助资金连续十一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资助高校学生4275.69万人次,占全国比例44.58,资助金额为1050.74亿元,占全国比例的55.83%。另外,在资助金额中,国家财政资金508.83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48.43%,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84.20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7.05%,高校事业收入提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金257.71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4.52%。这在客观上表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高校资助资金来源广泛,不仅有政府、银行,还有高校、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捐助。

需要提及的是,政府在高校资助方面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不可动摇,高校资助主要依靠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社会资金占高校资助总额的1.85%,比例较低。这客观反映了社会资金的不足,参与度不高,仍需要继续提升。

(二)资助种类多样,精准力度不足。高校资助种类多样,主要有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师范生免费与补偿、退役士兵學费资助、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等15余项,还有“绿色通道”等入学资助项目,涵盖大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全过程,覆盖面广,使得广大贫困学生均能够享受资助。

但是,在对学生进行经济困难认定时,主要依靠学生自主申请,参照学生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综合考虑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确定资助对象。由于此类信息均由学生提供,学校核实会出现较大困难,工作效率低,且由于地区差异,导致认定标准不同,贫困证明与生活水平难以准确证明学生的家庭情况,造成资助的精准力度不够。

(三)物质资助丰富,感恩育人欠缺。2013年全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高校学生3724.07万人次,资助金额为574.11亿元,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7年,无论是在资助人次、资助金额,还是资金来源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这客观反映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应当看到的是,资助资金与人次不断提升,但相应的感恩教育未得到明显提升,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家庭贫困受到资助是应得的。仅仅依靠资金补助与学校单方面的教育,难以培养与增强学生的自强、自律品质,容易使其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阻碍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家庭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打一”,仅仅依靠高校或者学生自己。

二、基于协同理论的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协同理论作为治理理论的新发展,核心观念在于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通过合理分工与沟通协调实现目标,这与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是不谋而合的。国务院早在2007年《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资助政策体系实行“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资助为手段,育人为目标,集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为工作主体的“五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

(一)政府为主导,强化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政府在资助育人体系中必须且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不断强化对高校资助育人的政策引领,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的资助政策,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新突破、新进展。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2017年4月,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财科教〔2017〕21号),提出了:统筹考虑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衔接问题,确保资助政策覆盖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要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国家奖助学金名额分配,提高资助精准度。

另外,党和政府在高校资助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国家财政资金金额不断提高,从2013年的288.29亿元,提高至2017年的508.83亿元,体现出国家对于高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政策与财政支持,实现对贫困学生的学业资助,从根本上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贫困原因而失学。

(二)高校为主力,筑牢资助基础与队伍建设。构建资助育人体系,高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高校资助育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努力实现由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到追求高等教育的“质量公平”的嬗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发挥主力军作用,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要创新制度机制与工作理念,将资助育人理念渗透到各项资助措施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精神支持,实现资助保障体系升级换代,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成立校、院、年级三级学生资助工作小组,班级设立学生资助民主评议小组,层层细化工作,并出台一系列的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抓好政策落实,实现精准资助。

另外,高校还应不断加强资助育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老专家、老教授和经验丰富的资助工作者组成的资助工作队伍,开展各类资助工作宣传与培训,以老带新,实现资助工作队伍综合能力的提高。高校通过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筑牢资助育人基础,扎实资助育人队伍建设。

(三)学生为主角,注重思想品德与感恩教育。学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中心与主要对象,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但是,在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工作未到位,出现“重资助,轻感恩”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接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将资助金用来购买奢侈品。

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感恩教育。首先,学校在资助环节应加入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例如:河南工业大学积极宣传励志典型,开展“助学·筑梦·助人”主题教育活动。其次,高校应在资助评审中添加感恩评定,对评审后进行追踪调查,确保感恩教育贯穿资助评审的全过程,把每一位受到资助的学生纳入感恩教育中,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再次,受资助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或实践中,立足于身边的小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感恩的心理冲击,树立感恩意识。

(四)家庭为主干,转变内在环境与教育观念。家庭是学生的第一生活环境,是学生形成感恩意识的必要环境条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生家庭来说,家长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避免出现“不拿白不拿”的思想,无论家庭多么困难,都应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把感恩教育上升为更高层次,将“感恩”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灵深处。

另外,家长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避免说教式教育,做到“知行合一”,以自身行动引导学生将感恩教育落实到实际行动,处处以身作则,做到“无为而为,不教而教”。

(五)社会(企事业)为主考,提高参与能力,加强信息反馈。一方面,在注重学校、家庭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教育。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可以检验高校资助育人的成效。高校通过与社会公益社团进行合作,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对困难学生提供除资金以外的资助活动,比如职业技能培训、社会礼仪引导、各类公益实践活动等,有效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通过此类活动加大社会团体的参与力度。

另一方面,贫困学生在公益活动的熏陶下,感悟社会温情、传递社会关爱、激发正能量,促进学校与社会感恩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参与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反馈贫困学生信息,确保学生信息更加真实、完善,并及时向学校反馈,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实现精准资助。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下,推动新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方面有益于学生完成学业,推动教育公正,另一方面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为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目前在一些方面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不健全,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但是只要在政府加强政策指导,不断加强学校的日常管理,依托家庭与学生,只要社会各方大力关心支持,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会社会发展潮流发展不断完善,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进一步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效率,切实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家庭,实现“不让每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就能確保广大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html

[2]张照元,吕志娟.精准视域下高校资助有效路径研究[J].高教论坛,2018(26):10-14.

[3]王顶娟.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9):17-19.

[4]魏文君.关于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8(08):34-36.

[5]毛帅.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5):23-24.

作者:孟建峰

上一篇:财务审计工作思考和建议论文下一篇:艺术设计教育中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