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15

从布置感恩作业,到“施恩索报”、“现施现报”现象,再到让受助者签“道德协议”,感恩教育频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感恩教育被热议是伴随着感恩教育实践的深入而出现的,而对于这些问题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争论,缺乏整体视角上的系统研究,理论上仍然存在很多模糊之处,严重影响了感恩实践的开展与效果。这就需要深入探讨感恩热点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并积极探寻应对之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感恩教育论文 篇1: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体系建设

【摘 要】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学生缺乏感恩教育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在学校层面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学科教育、学生管理、学校环境建设和制度约束等方面构建高职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感恩教育 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资助标准的提高以及资助面的扩大,约占高职在校生总数30%的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顺利完成了学业。调查发现,大多数得到国家资助的高职学生能珍惜这种宝贵机会和资源,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立志成才,回报祖国、家庭和社会。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得到资助的高职贫困生将国家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不思回报,不懂得珍惜国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甚至用助学金请客、炫耀、挥霍浪费,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有基础教育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教育错位、社会负面影响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学科教育、学生管理、学校环境建设和制度约束等方面来构建高职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体系,促进高职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是学生感恩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顶层设计规划感恩教育

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含义是:自上而下,从全局视角,对各个子因素进行最优的系统配置组合,制定整体战略和设计的理念。有学者称该理论内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系统的战略规划、缜密的理性思维及强调执行力。

没有学校层面的统筹规划,不从学校层面综合进行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就不可能构建高水平的受助学生感恩教育体系。我们认为,企业战略规划的SWOT分析法可以用来指导高职院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体系建设规划。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明确战略发展定位。

根据SWOT分析方法,高职院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体系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开展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第二,高职院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第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第四,学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发展的基础,如师资,感恩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等。其中,高职院校开展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是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时需要考虑的挑战(Opportunity)和机遇(Threat),学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发展的基础即是高职院校开展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已有条件、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

高职贫困生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30%。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国家奖助学金等各种资助,受资助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感恩、不施报恩令人担忧。在责备社会、家庭教育的同时,我们不应回避学校教育的责任。当前,高职院校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感恩教育意识的缺失,感恩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片面化现象依然存在,感恩教育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方式方法简单说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是高职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所蕴藏的丰厚的教育资源,这是我们开展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机遇与优势。

从学校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需要从学校教育系统中通过学科教育渗透感恩教育,在学生管理系统中落实感恩教育,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感恩教育,用制度约束规范感恩教育。

二、学科教育渗透感恩教育

高职学科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任何一门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教育教学资源,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优越的条件,高职教师特别是思政类专业教师,要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结合受助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加强受助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科教学往往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融入了浓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思想。当前不少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已引入的企业“6S”管理文化,其中无不体现着感恩图报的文化内涵。即便是学科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同样是处处时时都是感恩教育的具体素材。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行为规范都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题材,科任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把良好的师德师风融入到感恩教育当中,通过向学生传递无私的爱,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进而促进其学会感恩。

各学科教学中将感恩教育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在课堂教学的相应环节中适时渗透感恩教育内容,通过科任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感恩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实现感恩教育的全程育人与全员参与,深化感恩认知、激发感恩情感,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三、学生管理落实感恩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招生就业、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经济资助、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思想教育、军训教育、纪律奖惩、宿舍管理、学工队伍建设、健康服务、心理咨询等,按其工作性质则可分为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活动三大类。学生管理的每项工作内容都是落实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日常行为管理中落实感恩教育。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校育人水平的重要保证。在高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大到学风建设,小到学生的饮食、起居、课堂纪律,都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范畴。在学风建设中,让受助学生感恩知识改变命运、感恩教师的奉献;一日三餐,无不有珍爱粮食、勤俭节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感恩教育内容;学生起居、宿舍及教室卫生、课堂纪律等方面都应该教育受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实感恩教育。受助学生因其经济贫困而容易产生自卑、仇富、自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心理教师要结合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挫折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让受助学生认识到一时的困苦、挫折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接受受助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其消除压抑使受助学生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受助学生感受挫折,领悟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美好。要通过学校心理咨询,调节受助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让受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切实提高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在就业工作中落实感恩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高职受助学生常因其家庭社会资源的贫乏而使其就业更加困难,学校应加大对受助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落实优秀辅导员和专职教师对受助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确保受助学生顺利就业。在开展受助学生就业帮扶中,让受助学生感恩学校、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还可以让通过帮扶而顺利就业的受助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让受助学生践行报恩,感悟知恩图报的情怀。

(四)在资助工作中落实感恩教育。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力度,为保证国家制定的高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各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一整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一些社会团体、企业和人士也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资助工作在有效解决贫困生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强化和充实其精神生活的教育与扶助。学校一是要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与教育,让受助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的恩情,二是要在贫困生申请、认定、评定、审批、发放等资助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让受助学生在受助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帮助的甜美,明白受恩与感恩相融、知恩与报恩相连的道理。三是要让受助学生受助后产生感恩情怀,践行感恩行动。学校可制定相应的受助学生义工制度,提供为班级、学校和社会公益事业义务服务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受助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社会,在报恩行动中体验感恩的幸福,强化感恩的思想。

四、校园文化熏陶感恩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式,是指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既有校园文化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个性,其显著特点是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优美高雅的高职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恩教育功能。

(一)建设富含感恩思想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一个环境优美、引人入胜、蕴涵浓厚感恩思想的校园往往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在以职业性、技术性为特性的高职院校里,实训室挂上“技术自强、技术自尊、技术报国、技术人生”的横幅;草地边插上“小草向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提示牌;饭堂里“粒粒皆辛苦,感恩俺父母”教育标语;图书馆、教学楼、教室、宿舍、饭堂等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处处都“草木传情,墙壁说话”,留下励志感恩、激励向上的文化氛围;有意识地在校园里适当放置一些与感恩祖国、感恩师长、感恩父母等相关的雕像、宣传图片,营建浓厚的感恩气氛,陶冶学生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的美好情操;校园网站、校园广播设立感恩教育专栏,适时宣传感恩教育典型事例。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这样的感恩教育环境,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时时处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做得了,对学生将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感恩系列活动,营造校园感恩文化。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每年4、5月份都举办“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如举办感恩演讲比赛、感恩征文大赛、感恩影视展、感恩模范人物报告、感恩心理情境剧、感恩手语操大赛、感恩公益服务大行动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感恩文化。在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中学校尤其注重关照受助学生的参与面,充分调动广大受助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提升受助学生高尚的感恩情感。

五、制度约束规范感恩教育

高职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需要相应的制度制约。我们认为,针对当前高职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体系,在遵循思想引导和利益调节相结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感恩认识和报恩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下,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一是教师感恩教育育人工作考评制度。将教师开展感恩教育的绩效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年度考核内容,以此提高教职员工开展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校感恩教育全员参与。二是高职受助学生义工制度。学校规定受助学生每学期应完成相应的义工作量,学校为受助学生提供义工和勤工助学的机会,让受助学生有施恩报恩的实践机会,体验和领悟到受恩幸福,报恩同样幸福。三是受助学生施恩报恩奖惩制度。建立受助学生档案,系统记录受助学生生活、学习状况,每年根据他们生活、学习、思想表现和所参加高校和社会的志愿活动或者义务劳动等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对于那些获得了资助,而思想消极、学习懒散,从来不愿意主动服务同学和社会的学生给予撤销受助资格、批评教育处罚;对于那些主动服务于同学和社会的学生给予表彰,对在报恩公益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受助学生给予嘉奖,将受助学生感恩报恩表现与入党入团、评先评优、实习就业挂钩,适时在校园网和校园其他宣传媒体上公布受助学生的感恩行为表现,以奖惩制度来教育和引导高职受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感恩行为,为感恩教育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氛围,切实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苗世超.基于顶层设计理论指导的新升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李亚东.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杨丽媪.贫困生你为什么不感恩?[J].中关村,2007(10)

[4]周伟民,等.校园文化概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4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2013ZZ030)

【作者简介】陆华军(1964- ),广西东兰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责编 卢 雯)

作者:陆华军

企业感恩教育论文 篇2:

关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理论探讨

从布置感恩作业,到“施恩索报”、“现施现报”现象,再到让受助者签“道德协议”,感恩教育频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感恩教育被热议是伴随着感恩教育实践的深入而出现的,而对于这些问题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争论,缺乏整体视角上的系统研究,理论上仍然存在很多模糊之处,严重影响了感恩实践的开展与效果。这就需要深入探讨感恩热点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并积极探寻应对之策。

感恩教育 热议问题 理论探讨

一、问题的缘起

近年来,感恩的呼声越来越高,它既源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源于当前不少人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不少专家、学者撰文强烈呼吁全社会都需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感恩教育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检索项检索“感恩教育”,检索出的文章从2004年、2005年的几篇、十几篇猛增到这些年每年两百多篇。感恩教育活动也蓬勃兴起,学会“感恩”写入了上海市《中学生守则》,不少大中小学都发出了感恩倡议,开展了不少感恩教育活动。同时,随着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于一些话题在社会上引发了热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较为集中。

第一,感恩教育形式化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感恩教育形式,努力进行感恩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而当前,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青岛开发区四中尝试着把感恩、反思作业纳入未成年人德育体系,首创以布置感恩作业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极具新意但又颇具争议。以布置感恩作业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促进那些不懂感恩、不愿感恩、对生活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感恩。通过持续的感恩练习还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其生命。然而,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不免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感恩,那么,这种感恩教育就极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也正因为如此,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第二,施恩者的意图和受恩者的地位、尊严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或个人将感恩教育作为赢得良好名声、形象等的工具,严重地歪曲了感恩教育的实质。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某纯净水企业天天在一家覆盖全国的大电视台做这样的形象宣传广告:一个满脸通红、眼含泪光、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特写镜头下,用断断续续、战战兢兢的同期声说:“我叫某某,今年11岁了……我家里很穷,该交学费了却交不起,老师让我站起来……可我妈妈没有钱……多亏某某助学基金帮了我……我一定要好好读书……”[1]一些人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影响,错误地将市场经济下的“等价交换”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将感恩视作功利的交换,这种施恩是缺乏良好意图的施恩,结果常使受恩者感到更加糟糕。再加上感恩教育出现谢主隆恩式的下跪磕头,以及一些企业家认为给了员工薪水与就业机会员工就应该感恩,使感恩教育中受恩者的尊严感、自尊心及其所处的地位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们的又一个热议问题。

第三,感恩教育中的强制问题。近年来,“强制感恩”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要求受捐贫困生定期向捐助者汇报,到由慈善组织出面让受助者签“道德协议”,在道德领域是否应引入契约机制,实行“强制答谢”,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强制感恩”能对那种“知恩不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效应,也能更好地避免出现救人者“流血又流泪”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从受恩者这一角度来看,感恩是受恩者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无须强制,也无法强制。仅凭借强制措施,受恩者即使在制度的约束或舆论的压力下被迫感恩,这也只是缺乏感情含量而流于表面的感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恩。

二、对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多维解析

感恩教育的这些话题引热议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只有对感恩教育热议问题进行多维解析,才能更好地把握感恩热议现象的本质及其深层根源所在。

第一,从具体实践方面看,感恩教育热议问题是伴随着感恩教育实践的深入而出现的,并且随着感恩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难免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热议话题。由于感恩缺失事件屡见报端,在感恩教育一开始,人们便十分强调受恩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为施恩者诸如丛飞等人的助人得不到受助者应有的感恩之心而鸣不平。但是,当为强化施恩者的形象而将受恩者感恩的心态重复呈现于别人的视线下进行“展览”时,当对受恩者的要求强化为“强制”感恩、成为施恩者的求报理由、甚至出现少数稍有“施恩”表示便想沽名钓誉、将感恩作为工具之徒,以致一些受恩者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时,人们开始反思这种施恩者与受恩者处于失衡状态的感恩教育。因此,对于这些热议问题的关注,既是人们对于当前感恩教育实践中一些问题的反思,也体现了人们探寻感恩教育有效路径的努力,以及保持感恩教育在实践中不变味的强烈意愿,是感恩教育要求回归理性的一种诉求体现。

第二,从理论研究方面看,受到相关理论研究不足的影响。例如,当感恩实践中施恩者与受恩者关系出现失衡时,感恩教育理论研究中却缺乏相关的理论准备,我们有很多关于引导链条一端的受恩者进行报恩的研究,对于链条另一端的施恩者,在理论上却存在着不少模糊的地方。实际上,真正的行大善是无条件的、不分对象的,正如同上天无差别、无偿地赐予所有人阳光和雨露。在感恩教育中引入契约机制,实行“强制答谢”,这实际上是有条件地强制要求回报的“感情投资”,会使受恩者背上沉重的“人情债”。如果学界对于感恩链条两端的施恩者与受恩者及其相互关系有充分的研究与理论储备的话,就不会在施恩者与受恩者关系处于失衡状态时不知所措。同时,对于当前热点话题的研究,学者们是出现一个讨论研究一个,没有将实践中引发的这些热议现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深入探讨出现热点话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及其中的内在规律,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争论与研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感恩热议现象,还需要对这类问题进行统一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三,从历史文化层面看,是人们对于当今社会需要何种感恩文化的寻思。在中国传统社会,统治者要求人们对皇帝和上级要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正所谓“皇恩浩荡”,要“每饭必思君恩”。奴才须向主子感恩,穷人则要感激富人的救济,形成了强者的“债主”心态和弱者的奴仆心理。因此,人们对于施恩者与受恩者地位及关系问题的热议,是人们对于传统单向的、主体地位不平等的感恩文化的反思,也体现了人们对当今中国需要怎样的感恩文化的寻思。

第四,从学校教育层面看,不少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智育上,学校感恩教育存在形式化倾向,不仅难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反会因其违背感恩教育的本义而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引发人们对于感恩教育问题的关注。受当前存在的“形式化”、“口号化”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实践中盲目地“顺应潮流”和“追赶时髦”,在千篇一律地布置写“感恩信”、给父母洗脚等感恩作业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内在感受。而实际上,很少有学校将感恩教育序列化与系统化,并将其纳入到学校的长期规划中。感恩无疑需要形式,但“当一种情结、一种精神开始追求表达的形式而非其精神的、内在的、实质的本身时,浮华、虚饰便会盛行”。[2]如果远离了感恩教育的初衷,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这样的感恩教育最终难免会沦为作秀与表演,成为智育的附庸,这也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思与热议,使之成为热点问题。感恩是人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感恩教育形式化倾向不仅会影响感恩教育的效果,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导致人们情感的迷失,加剧人性的扭曲,感恩教育形式化倾向引热议,反映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与警惕。

三、当前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应对之策探讨

面对感恩教育中热议话题频现,在对感恩教育热议问题作多维解析,并探讨出现感恩热议问题背后深层根源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相应的对策,促进感恩教育健康发展,在当前显得极为紧迫。

首先,要及时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做好引导工作。近年来感恩热点话题频出,而其中很多问题至今仍然在争议之中,大家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教育界的长期模糊态度也严重影响了感恩实践的开展与效果。例如,对于布置感恩作业,有的人认为这极具新意,有的认为其极易片面化、虚假化,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这就需要及时分析意见分歧的根源所在,尽快达成共识。实际上,布置感恩作业这种方式是否可行,也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学生在完成感恩作业时对感恩作业有怎样的认识,看其是否为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在完成感恩作业后是否获得了相应的宝贵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情感认同,只是把其视为不得已而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反而会令学生感到不快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就背离了感恩的基本精神。

其次,要内外共同努力,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与风气会对感恩实践产生巨大影响。一些人在市场经济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缺乏良好的施恩意图,施恩讲求回报,严重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宗旨,使原本纯洁的感恩迷失了方向,导致感恩实践中出现了“及时结算”、“现施现报”这类工具化、功利化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因此,这些热议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与外部环境及社会风气的净化相结合,努力克服市场经济下崇拜金钱、追求物欲等消极思想观念对人们纯洁心灵的侵蚀与消解。同时,从感恩教育自身来讲,需要意识到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长期规划,而不是贴出几条标语,拉起几道横幅,只为应付德育工作检查或者吸引眼球,要极力避免感恩教育形式化倾向,保持感恩教育不变味。

再次,要善于进行理论上的借鉴与创新,做好理论储备工作。认真挖掘和研究中西方感恩思想,能为应对当前感恩热议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如西方思想家塞尼卡便认为,理解感恩的最关键之处是弄清施恩者和受恩者的意图性。他极为关注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的地位平等性、施恩和报恩应出于人们的内心自愿等问题,并指出报恩如果仅仅只是出于义务,那这种感恩是不完全的。而我国古人则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要求善待天下所有人,使得善者更善,使不善者能得到感化而迁心为善。中西方的这些思想有助于明确感恩链条两端的受恩者与施恩者的关系,引导人们确立起良好的施恩意图,避免感恩教育功利化等不良倾向,对当前如何更好地应对感恩热议话题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同时,感恩实践在不断发展,感恩理论研究需要增强感恩热点问题研究的系统性,要在总结感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以更好地回应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最后,要提倡新型感恩理念,促进感恩教育健康发展。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新型感恩,是基于主体双方人格平等的感恩,而不是丧失了自信、跪地叩谢式的感恩,要坚决剔除传统文化中对于皇帝、上级的“愚忠”,对父母绝对服从的“愚孝”等消极思想的影响。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感恩是人的崇高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极力避免感恩的心理层面被阉割,从而出现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简单的要求强制报恩的现象。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感恩,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一种美德,但绝对不是不顾法律、不计后果的冲动与盲目讲义气,做出违法犯罪、公报私恩的行为,要极力避免这种不仅使自己受到法律制裁,也危害社会的扭曲的极端消极的感恩行为。只有积极倡导与现代社会文明进步要求相适应的新型感恩理念,极力消除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才能更好地避免感恩实践中违背感恩精神实质、导致人性扭曲等现象的出现,从而有助于减少感恩热议问题的发生,促进感恩教育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 孙振军.彰显施援人高尚何必拉出弱者一起示众.中国经济时报,2006-6-2.

[2]肖隆平.对教师感恩不必过于形式化.河南日报(农村版),2008-9-8.

[作者:陈昌兴(1981-),男,浙江玉环人,台州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刘利才(1963-),男,四川开江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王 颖】

作者:陈昌兴 刘利才

企业感恩教育论文 篇3:

浅析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的统一性

摘 要:感恩是中国大地上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讲师团在学校里一场场精彩的现场感恩报告,曾使无数的家长、教师和学生热泪盈眶,激情满满,一个个至真至深的感恩故事在真情流露的瞬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情感共鸣。然而,感恩讲演事后成效却并不明显,众多学生在听报告的时候情绪高涨,但过后就忘到九霄云外了,不少家长、老师和社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非议颇多。进行感恩教育的老师在讲演时并不缺乏情感投入,也不是演讲水平问题,但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这就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否有后继性、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在学生感恩教育中的相互关系,从而探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恩思想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感恩教育;学校;家庭;社会

一、学生感恩教育落不到实处的原因分析

(一)感恩教育形式化严重

目前,感恩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展感恩主题活动进行,比如,“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感恩表达活动,“我的父母”的感恩演讲,“给妈妈的一封信”的书面感恩表达等感恩活动,其主题宣扬的是“孝顺”,活动过于形式化和程序化,学生一般在教师的教导下按照既定要求执行,整个活动虽然场景感人,父母也深受感动,然而学生未必能感同身受,其中也不排除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的嫌疑。感恩活动变得名存实亡,学生在事后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感恩情感可言。同时,感恩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也包括对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恩,对社会爱心人士无私奉献的感恩,对国家及社会的保护和培养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恩,对文化的感恩。学校应教导学生树立大的感恩思维,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点的感恩形式,这样容易误导对于感恩的真实理解。

(二)负面消极影响因素

感恩教育是情感的培养,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对学生内心的启发,感恩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家庭中,某些父母或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心理感受,或是疏于对孩子管理和关心,对孩子不闻不问,更有甚者不尊敬老人,未善待父母,工作懈怠思想懒惰,这些负面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也在长期的负面环境中不懂感恩,不知报答。在学校里个别教师脾气暴躁,责罚现象严重,人民教师形象荡然无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感恩思想的培养。社会上一些人唯财逐利,社会风气浑浊,某些消极思想和负面事件严重污染学生的内心,感恩变得无从说起。

(三)社会感恩宣传背离实际,违背教育主旨

感恩教育是人的思想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深沉教育,感恩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夸大其词,变成教育泡沫。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学校大力开展感恩活动,社会加大感恩宣传力度,感恩教育一时无处不在。然而,某些媒体或个别组织借助感恩主题进行商业活动宣传,以亲情宣传、感恩教育为幌子进行牟利活动。更有一些企业故意夸大感恩,把感恩包装成无所不能的公式,严重偏离了感恩教育的主旨,违背了感恩教育的初衷,危及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一)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的互补性作用

有老师戏称,学校教育是五小于二,意思就是学校五天的教育不如家里两天的家教。老师辛辛苦苦五天的教育,比不上双休日两天。比如,老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洗一次手和脚,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粗糙的手和脚中感受他们的辛苦。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却因疼爱孩子不让其做这样的事,造成学生无法参与感恩实践活动,无法体会感恩,老师给学生布置在家里要帮家长干家务的“作业”,爸爸妈妈却以学习为主,干家务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孩子。还有学校宣传的一些正能量,因某些家长的恶习和素质的问题,不仅未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影响孩子。再加上社会上对学校、老师的不良言论,严重影响了老师的社会形象和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所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感恩教育要有互补性,只有三者互补,才能发挥三者在感恩教育中的能量,才能让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二)发挥学校感恩教育的支撑平台作用

学校里的感恩教育大多是老师从教材文本当中“挖”掘出来的。语文教材中感恩的素材较多,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有感恩先生的培育之恩的,有感恩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学生受到的感恩教育只是老师的语言文字的说教,没有实践,缺乏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感恩教育进行支撑,使学校的感恩教育具有永久的活力,这样学校感恩教育就有了可持续性。没有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支撑,学校感恩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家里享受各种资源,对孩子的爱偏离了轨道。家里的一切都是围绕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霸道的性格,稍不如意,又哭又闹,有的小小年纪离家出走,以死相逼。

兰州女孩杨丽娟15岁就不上学,为了和港星刘德华合影,苦苦追星12年,父亲为满足女儿的心愿,倾家荡产为其购买刘德华演唱会的门票,但2009年3月女孩却跳海自杀。2011年4月1日,日本留学生汪佳晶因为向母亲要钱未果,在浦东机场连捅母亲九刀,险使母亲丧命。湖南12岁男孩吴某康不服母亲管教,用菜刀连砍母亲20 多刀,把母亲当场砍死。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事实上,弑师案、弑医案等屡见不鲜。这些真实的案例,无不表明当今孩子良心的缺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所以说,学校的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支撑。

(三)加强学校感恩教育向家庭和社会的渗透,实现三者均衡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具有互补性,学校的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平台的支撑。三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的缺少都是不全面的。学校的感恩教育要在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平台上渗透,使学生感受到感恩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开枝散叶、广泛传播。学校渗透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利用校园文化宣传进行文化熏陶,利用家长会向家长阐述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小手拉大手把空洞的说教理论在生活中实践。从小使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保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的统一性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既是互补的,又是统一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生,一个健康的家庭,可以培养一个具有大爱的孩子,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在臺球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8岁开始进行几乎封闭式的枯燥台球训练,为了训练,停止学业。但在骄人的成绩背后,他坦言,为了台球,他失去了美好的童年。如果再来一次他不会再打台球。前几年,有报道说是一位中学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用自己的方式在家里教孩子,没有让孩子在学校上过一天学,十一年后,孩子考上了清华,当记者问孩子你最感谢谁时,他竟说我最恨我的爸爸,因为我没有童年,没有同学和朋友。上述两个例子表明,虽然孩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阴影。现在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在人生路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亲情缺失,学校的教育无法感染这些孩子,缺失亲情陪伴的教育无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感恩之心。甚至,因感恩教育在家庭的中断,有些孩子思想敏感,性格极端,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感恩教育中必须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统一。

三、结束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持续繁荣的根本。“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切勿让感恩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错位。我们必须把学校的感恩教育渗透在家庭和社会之中,实现三者互补互助,有机统一,促进和谐。

参考文献:

[1]吴伟红. 校感恩教育的瓶颈及对策[J],2015,(1).

[2]王竺君.论家庭及学校教育对孩子社会适应力的影响[J],2009,(1).

[3]杨长艳.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注留守学生教育[J],2010,(2).

[4]刘红娟.感恩教育重在思源和唤醒[J].人民教育,2019,(9).

作者:武应东

上一篇:幼儿科学教学论文下一篇:通信物资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