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群体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比例也逐年升高,这部分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比如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行为,往往在经济上、学业上、心理上、就业上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困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英群体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英群体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研究

摘 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有客观的必然性,加强非正式群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要科学地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对其进行区别管理;注意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进行引导与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高校中客观存在的群体,其产生有客观的必然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且文化丰富多样的当代社会,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全面认识、科学管理可以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正式组织的作用发挥;否则,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将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绊脚石。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客观因素

1.社会转型的宏观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且进入了“深水区”,社会转型一直进行并且还将持续,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的转变。大学生从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转变为追求新思想与新观念的意识更为强烈。大学生对集体观念重新审视,对正式群体不断提出个性化的要求,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对正式群体认同感淡化和感情疏远,而去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兴趣爱好或利益的非正式群体。

2.社会就业压力大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成为大众化教育,在校大学生群体数量大,应届毕业生每年数量600多万,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大学生因为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和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而情绪焦虑。因此他们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自发组织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形成各种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增强将来就业时的竞争力。

3.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

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技术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时代,互联网普遍进入高校大学生中。网络本身具有信息交流的全球性、迅速性、时代性,大学生在宿舍就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全球信息、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以及通过QQ群、社区论坛、微博等进行社交。因此,很多大学生形成网络虚拟非正式群体。

(二)个人主观因素

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中学毕业后昔日的好同学、好朋友都各奔东西,且自己与父母也从天天见面或经常见面的情况下转变为一学期或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如此,大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情感的空白,孤独感产生,于是大学生对归属、亲密、接触的需要就更为迫切,希望自己属于某一群体并感受群体的温暖,希望自己有知心朋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得到爱并且愿意把爱给别人,情感的需要或相似性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再者从组织行为的角度考虑,正式组织不应该也不能够涵盖所有的联系,这样正式组织就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于是有了非正式群体的生存空间,非正式群体自然地产生了。形成非正式群体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相似性因素

我们把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相似性因素分为志趣相投、空间接近、地缘相同、家庭背景相同四种类型。志趣相投型的非正式群体产生是因为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爱好、相近的性格气质,群体成员有“共同语言”,如几个乒乓球爱好者形成了非正式群体,再如经访谈发现,在大学生考研的道路上有很多的“研友”形成。空间接近型,则是大学生所住的同一个宿舍或者隔壁宿舍的同学,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更为频繁,很容易有紧密关系的非正式群体形成。地缘相同型,就是来自相同省份或者相同市县的大学生有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节,并且,同样的地方有着相同的习俗生活习惯等,地缘型非正式群体在当代社会有弱化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类非正式群体的力量。家庭背景相同,是指群体成员的家庭条件基本相似或者其家长有共同性质的工作,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家庭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按照“家庭出身”可以分为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四类,但实际上当代的阶层区分已经远不止这四类,家庭出身不同,所受到的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区别,“物以类聚”,相同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经过“身份确认”后更容易走到一起。

2.恋爱关系因素

大学生恋爱关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大学生恋爱是其生理、心理发育日趋成熟的需要。大学生正处在由异性疏远走向异性接近的青年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是促使青年大学生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异性吸引、多次交往后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一对对有着恋爱关系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也就产生了。二是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更适于大学生恋爱关系的形成。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紧张,压力大,进入大学后学习任务相对轻松,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恋爱;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收入的增加,大学生普遍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不需要自己打工挣钱上学,有恋爱的精力;大学校园是青年男女的聚集地,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变得容易,并且大学校园各种活动很多,便于学生认识交往等等。这种宽松的生存环境,促使产生大学生恋爱关系的非正式群体。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我们需要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这是因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促进正式组织功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没有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必要的管理,非正式群体也可能阻碍正式组织的发展。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种,这也是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大學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

1.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具有相似性,为成员提供了展示机会、彰显个性的平台,使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对学校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积极健康的非正式群体既可以满足内部群体成员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主管理的行列中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可以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归根于大学生实际的各种情感需要,大学生不能从正式组织中获得的各种情感需要,可以通过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满足。首先,非正式群体可以满足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感情需要,尤其是对于恋爱关系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其次,非正式群体也可以满足大学生交往的需要,当他们离开自己长大的家乡、离开自己的父母,心理上对归属感和亲密关系的需要更为迫切,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最后,非正式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舞台,提供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机会,可以满足大学生社交、尊重的需要。

3.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才形成了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在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上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在一些励志型非正式群体中,组织成员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使他们缺点和不足得到很好的改正。彼此之间包容、鼓励、帮助使得组织成员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也会使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改变。大家的共同努力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使自己的目标通过非正式群体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会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

1.可能会压抑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积极性的发挥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亲密,群体凝聚力强,并有着群体的规范,这些规范可以产生群体压力,当个体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不一致时,个体迫于群体规范的压力也会遵守群体的规范,这不利于个体性格的发展。

2.可能会对正式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阻碍

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行为和目的與正式组织的目标出现不一致时,两种群体容易产生冲突,破坏组织内的团结,凝聚力强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会干扰正式组织的行为,减弱正式组织的效率,妨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一方面是大学生个人的主观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生存环境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内因主要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个人需求所导致的。而大学中正式群体的发展不完善、高等教育的变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外在条件。对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利与弊,科学地进行指引和管理,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提供有利的影响。

(一)要科学地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认识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要科学地管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首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一是要承认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首先,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以彼此相似的心理特征或生理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群体,因而从性质上说并不是与正式群体相对立的,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并不完全、绝对地构成威胁。其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正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限制,因而无法完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各种需求,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式组织的存在空间里,在不违反正式组织制度的前提下形成,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功能的不足。二是既要引导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要遏制其消极作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既有着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凝聚力强的积极功能,又有着在特定的条件下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阻碍正式组织目标实现的消极方面,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科学管理,掌握好“度”,使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既能够发挥其不可缺少的积极影响,又能够克服其消极作用。

(二)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对其进行区别管理

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引导。一是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可以通过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在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给予支持。同时又要积极地指导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使之更符合大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要求,成为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还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正式组织的结构框架中。二是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这类群体一般是由于情感的需要形成的,与正式组织在目标和行为上没有相关性,我们要加以引导,使其在不影响学习、不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前提下正常发展。三是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组织要坚决取缔。对于那些传播反动言论,违反法律法规,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的非正式群体,要坚决地取缔,并向大学生做反面的宣传教育。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恋爱关系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要特别讲求技巧,因为这类非正式群体的内聚力非常强,高度的利益一体化,我们可以软性地管理,“利用”一方管理另一方。

(三)注意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进行引导与管理

在非正式群体中,大多都有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一般是自发形成的,在组织中具有权威性。据调查显示,非正式群体中有75.3%是存在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的。核心人物一般有一定共同特性,例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对组织其他成员具有较大的影响,会对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和行为规范产生重要影响,使得成员自愿地对他拥护和支持。所以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是提高非正式群体管理的效率,实现对其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于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重视从正面培养,用高的道德标准和纪律要求,逐步培养其成为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强化其在正式组织中的角色,在其具有的才华、能力等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令其所在的非正式组织在价值观上与正式组织趋于一致。对于部分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的核心人物,我们要努力做好他的沟通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尚未具有明确核心人物的非正式群体,管理者要抓住时机,按照管理意图,掌控核心人物的产生。

总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青年大学生们渴望求知、发展人际关系、自我规划和完善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横加干涉与取缔,而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和理解,要肯定其积极作用,并加以正确引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文明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9-163.

[2]黎万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3]倪芳.大学生恋爱状况分析及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与引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胡小燕.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08,(3).

[5]洪岑.构建和谐校园应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6]许冬玲.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2).

[7]涂德祥.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

作者:张益民 张力凡

精英群体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比例也逐年升高,这部分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比如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行为,往往在经济上、学业上、心理上、就业上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困难。这些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特殊群体通常包括经济困难群体、心理困难群体、生理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等。文章主要以“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教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大学生群体指的是具有组织性和活动性的正式群体,而大学生特殊群体指的是在某些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建立在研究大學生特殊群体问题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2005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把大学生特殊群体初步定义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业等方面的影响而导致其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特殊突出表现在贫困、心理等方面”。因此常见的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包括:经济困难群体、心理困难群体、生理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和家庭困难群体等。

“家庭类”特殊群体指的是主要由于家庭因素导致大学生处于困难之中的大学生群体,常见的家庭因素有: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孤儿、重大疾病、家庭变故、家庭矛盾、人脉和社会关系匮乏等。

其实“家庭类”特殊群体在分类时是难以与其他特殊群体完全区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往往都是因为多种原因处于困难地位,很少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家庭类”特殊群体和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和就业困难群体往往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每一种特殊群体都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但就个体而言,并不是所有心理困难、经济上困难、就业困难的大学生都会成为特殊群体的一员,只是说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可能会成为特殊群体的可能,所以,在进行区分特殊群体时,既要区别对待又要联系在一起。

二、“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 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贫困人口已经急剧减少,但地区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依然很大,由于城镇化进程太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镇失业人口数量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在读大学生家庭经济依然很困难,高离婚率、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子女升入大学,社会成长环境缺陷,这些都是“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产生的直接因素。

2. 高校因素

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等教育相对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显得相对滞后,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培养全面发展专业素质过硬的大学生,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和自我实现,包括学业、身心、能力、责任、价值观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更趋向于功利化,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业目标的完成,而对大学生的心理、道德和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体制和资助等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大学生在高校经济负担较重,这些都是“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产生的间接因素。

3. 家庭自身因素

家庭成长环境对于子女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下成才的孩子具有较好的自我认可度和较为完善的人格特征,父母感情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和自我的实现,而很多家庭父母自身就存在问题,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文化程度低和家庭教育意识弱都影响着子女在大学生期间的发展,父母的行为表现和不良作风也会影响学生的处理问题方式,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对女子百依百顺,过度娇惯,让学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和较差的适应能力,一旦离开家庭,独自在大学生活就会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和能力的缺陷,这些给大学生的学习和自身发展带来了阻碍。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需要贯彻子女一生,是终身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其人格特点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程度,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在性格上会存在缺陷、抗压能力差,心理素质不强,行为不稳定等问题,当今很多家庭重视成绩而忽视德育和身心发展,虽然子女能够顺利考入大学,但长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形成了片面的价值观,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到了大学就会出现不适合和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境地。

不完整的家庭,如单亲、孤儿、离异等家庭,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素质有消极的影响,这些大学生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学生容易形成孤僻、不自信、敏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这种心理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使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地位。

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吃苦耐劳、独立能力强、改变自身命运的信念强烈,但对于当今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并不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如何面对家庭经济的压力,使大学生存在不合理的信念和想法,这些大学生依然有很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心情浮躁,喜欢抱怨,不愿付出,内心脆弱,抗压能力差,追求高而主观又不够努力,以上这些都是“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产生的家庭自身因素。

(二)主观因素

1. 对家庭的认知问题

家庭是客观存在的,家庭出身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没有完美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缺陷,但是大学生往往不能够通过自身去努力改变家庭现状,而是一味的去索取和要求,甚至抱有幻想,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家庭状况更加糟糕,然而只有自身足够强大,家庭才能够更好,家庭状况更好也就会给予个人更好的支持,所以大学生需要做的是寻找自身的不足,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强大自己,正视自身家庭存在的问题,这样即使是经济困难的家庭、单亲的家庭,也可以很幸福很强大。

2. 弱势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而不能忽视的素质,心理素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会造成不同的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因为家庭的不完美和种种问题,常常使自己处于一种弱势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即使家庭状况变好,仍然会把自己置于特殊群体之中,如果能够积极调整心理状态,面对主观需求和家庭支持不够的矛盾,有勇气正视矛盾,付出行动,作出改变,即使家庭存在缺陷,也不会让自己处于特殊群体之中。

三、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生为本”,服务和教育好每一名大学生,高校要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必须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工作,虽然大学生在学业上存在差距,但并不等于放弃任何一名困难大学生,而是要在教育整体的前提下,注重个体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特殊群体学生不应被忽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更应该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要重视这些特殊群体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复杂性和扩大化的趋势,如果任由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发展,必然会出现部分反作用于整体,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加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大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

“家庭類”大学生特殊群体可能存在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不针对这些大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这些问题必然会衍生出其他的问题,这对于校园环境和谐稳定是不利的,比如经济困难学生不进行帮扶,就会出现不诚信甚至违法行为,学习困难学生会自暴自弃荒废自己的学业,影响他人学业。心理问题学生会诱发人际关系矛盾和人身安全问题,就业问题会给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只有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信念教育,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和帮扶,才能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家庭梦”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接班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特殊群体必然会进入社会,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必然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自身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教导每个人要不忘本,百事孝为先,大学生更不能忘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和发展来回报父母和社会,只有自身得到完善的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家庭梦”,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家庭梦”的实现也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重要基础。

四、“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有效途径

(一)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教育的对象为大学生,要尊重大学生这个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只有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学生特殊群体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而“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又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和社会,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明确受教育对象,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通过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各种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自身的客观现实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变和完善,提升自我教育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2. 堅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开展教育工作,理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通过分析其因家庭问题产生的不合理的信念,进行针对性理论教育和引导。实践教育指的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索和各种活动中,通过实践提升认知和技能,大学生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都有其不利的客观现状,需要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去改变不利的客观现状,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3.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工作,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要从特殊大学生群体实际出发,分析其特点,寻找其规律,针对性和高效性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其思想水平、存在状况、呈现的特点都有规律可循,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科学方法,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做好“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 建立帮扶机制,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载体,需要带头探索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的帮扶机制,通过完善的帮扶机制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高校还需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心理咨询服务制度和就业指导服务制度等,联合社会、家庭、企业建议完整的支持体系,帮助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问题得到解决和帮助。

2. 建立以高校辅导员为主体,相关机构和人员配合的工作体系

高校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和培养专门的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以辅导员为主体,其他专业机构和相关人员配合的工作体系,明确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在心理帮扶、就业指导、人际关系处理、突发情况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要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极大的工作热情,由于大学生特殊群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性,这部分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用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冷静客观的态度、专业的素养去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实际问题,切实有效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3. 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做好全程跟踪教育

网络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网络也成为大学生工作、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主动去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科学的价值观,利用好网络阵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有其迅速性、便利性、虚拟性等特点,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出现的问题,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建立网络信息和个人档案,有利于进行跟踪管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所以网络平台和网络信息档案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科学、高效、便捷、精确,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4. 培养“家庭类”大学生特殊群体自我转化意识

增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自我转化意识的培养,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加强和巩固的效果。自我转化本质是一种自我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意识的唤醒可以激发自身的内在动力,自我探索,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有效帮助自己走出特殊困境。

马斯洛需求理论显示,人的自我实现是自身发展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特殊群体需要客观看待自身的问题,通过提高自身主体意识,在外因的推动下,通过内心起决定作用,积极进行主动的实践探索,自我革新,自我教育,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就业等问题,大学生特殊群体可以把存在的问题看作是进步的动力和磨练,把问题当成一种锻炼的机遇,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个人梦、家庭梦、中国梦,通过不懈努力的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争取发展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玉国.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6,4:41-44.

[2]欧阳豫樊.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7,24:8-10.

[3]任树根.“以人为本”理念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283-284.

[4]朱素英.大学生特殊群体形成原因及及教育引导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5):171-172.

[5]王华勤,林志和,施小清.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33-35.

[6]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高政

精英群体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从用人单位选才标准看大学生德育

摘要:德才兼备是中国社会公认的选贤任能的标准,是中国社会传统人才观的精髓。当今,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即将被录用的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应聘者能否被录用。鉴于此,认真分析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以及高校大学生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用人单位 选才标准 德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用人单位赢得市场竞争的内力所在,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旨在塑造人的灵魂,启发人的良知,净化人的心灵。学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

德才兼备是中国社会公认的选贤任能的标准,是中国社会传统人才观的精髓。从孔子的“天地之间人为贵”看领导人才在中华民族腾飞中的巨大作用,从“管仲论相”看中华民族的雄才思索,从司马光的“德才全尽说”看中华民族的贤才标准,从姜尚的“八征”、诸葛亮的“七观”看中华民族的人才政策,从毛泽东的“红专论”、邓小平的“四有”人才观看中华民族的人才理想。不难得出,德才兼备是中华民族人才思想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人才理論的光辉结晶,也是选用领导人才的根本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越发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人才的衡量标准,当然要看“智”的因素,即知识水平、尤其是掌握和运用高科技知识的水平。然而,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呼吁诚信等道德精神。竞争社会中员工的意志品质、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将决定着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放社会和全球化社会条件下,员工具有更多地选择,他们可以不断跳槽,为保守商业机密,用人单位也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道德修养。因此,同任何其他时代一样,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决不能以“智”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还必须同时看“德”的因素,必须有“德”的衡量标准。“德”的标准当然是很宽泛的,但真正配称为人才者,至少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法律和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一个不能过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反社会的人,他的智力程度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大的贡献;相反,如果走向反面,道德堕落,他倒可能使用所掌握的高技术,对社会造成比常人更大的危害。真正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有德无才,干不成事;有才无德,要干坏事。这是古今中外人才成长和使用的一条普遍规律。

鉴于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在高校教育中应把德育看作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百育德为先”,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强调道德素养在人才素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要将与学生的就业指导相关的德育内容贯穿到德育的全过程,着力发挥就业指导和教育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素质的拓展所具有的直接而强烈的导向作用。这样就能将德育的导向性与学生对个人发展的关心和期望密切结合起来,从而使高校德育收到实效。

二、用人单位对高校德育的期盼

有学者曾就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对522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这些单位中,国家机关110家,占19.9%;事业单位202家,占36.6%;国有或集体企业94家,占17%;民营或私营企业66家,占12%;三资企业35家,占6.3%;其他类型单位45家,占8.2%。调查结果(见下页表1):

据下页表1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责任心是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方面。这四项中,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其余三项与高校德育内容紧密相连。美国未来协会指出,21世纪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时代,一名现代员工必须具备三种技能: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国民能力。其中,个人能力的核心能力是有稳定的责任心和道德标准。世界顶尖企业在选人、聘人、用人时都把品质放在首位:美国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第一要求是清廉;美国曼秀雷敦药品公司极其重视诚信;宜家家居招聘首要条件是诚实与信任;摩托罗拉器重德才双馨的人才;IBM制定的九项用人标准中有五项跟品德有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提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校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得出,高校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三、学校德育成就人才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受教育者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活动。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即德育的政治导向,以激发群体性的政治认同;社会整合功能,指德育的文化认同导向,以有利于社会的“有机团结”;个人发展功能,即德育对个人素质的整体性提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德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证,也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德育的政治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使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过程。政治社会化就是学生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和平崛起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在学生中形成了主流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成了精神支柱和政治信仰,达到政治上的统一。同时,将这些政治理论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游览革命圣地、走访先进社区等活动相结合,会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德育课的开设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其对中国文化认同,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和学习,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和胸怀,使爱国主义的情操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这种内化的精神素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从言论、思想和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表现出来,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同时,德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用先进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德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和学习,改善了学生的认识结构,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能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思考和观察各种问题,避免和减少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提高了学生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同时,高校在加强德育理论教育的同时,把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内的实训,课程实习,模拟军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这些活动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身发展。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调节自我意志,完善自我认识,形成道德品质,最终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吴柏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杨立军.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

[4]田建国.大学德育新视野[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徐元善.德才兼备:古代鉴才根本标准[J].中国公务员,2001,(9):45.

[7]钟一彪.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的视角看高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7-8):157.

作者:张国军

上一篇:初中学生班主任德育论文下一篇:基于期刊的科学知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