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新时代的高校德育教育应是全方位的、与时俱进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完善德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文章结合作者所在学校概况和自身实践经验,谈谈对大学生德育方面的认识以及提出高校德育的一些策略。

第一篇:大学德育论文范文

基于生态德育理念的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思考

【摘要】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与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样重要,生态德育作为新兴的德育理念可以为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生态德育的角度出发,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特点,近而分析研究型大学以生态德育为理念的德育环境创建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生态德育 德育环境

“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人与环境,犹如鱼与水、鸟与木的关系。环境之于人,在于它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土壤和养分。人的发展,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来决定,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环境,从而改变其思想政治面貌和道德风尚。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特定因素的总和。优良的大学德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思想品德形成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抵消学校正面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而生态德育是区别于传统人际德育的一种新德育观,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般认为,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学生以一种全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去调节人与自然地关系,合理维系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在我国,人与自然、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奠定了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也预示着高校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变的必然趋势。

研究型大学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和发展高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与文化繁荣的强大力量,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领跑者,是遵守社会道德和进行思想解放的先驱模范,也理应成为传播和坚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锋力量。相比于普通大学,研究型大学开展生态德育工作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北大校长陈佳洱说过:“我们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但具有开拓新知识的创造力,而且具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研究型大学在开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自觉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研制和应用科学技术与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结合起来,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

笔者认为,在生态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应该致力于达成一种共识:即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保持与生态环境的一致性,保持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德育生活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生命的自由发展,进而维护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2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环境特点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根本特点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点和非研究型大学是相近的。但由于研究型大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要求德育工作者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掌握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2.1 群体的高素质性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主客体均具有高于普通大学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以浙江大学为例,专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而从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构成来看,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的学生是相当优秀的,以我们国家为例,每年高考最高分的学生近乎全部进入名牌重点大学学习,他们在学习能力,自制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于普通大学学生的明显差距,他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都有一个较高的层次,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对德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难题。

2.2 学生的强自主性

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可以最大化的接触到社会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在不同文化和传统的交互影响下,各自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同的见解。特别是研究生,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日趋成熟,自主意识强烈,个性化愈加明显,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仅靠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理论讲解,而是要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自我理解和深入思考,进而实现自我管理。因此,这也对德育工作者创新实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3 目标的超前瞻性

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精英和领袖人物,这里的学生代表着国家最高层次的人才,这里有良好的研究环境,包括丰富的图书资源、设备良好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机以及大学出版机构等等,学生有条件学习最广泛的知识,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与最出色的学者面对面,在设施完备的实验室里创造创新技术,并通过他们特有的方式将更多更新的创意经过学校向社会辐射,从而带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应而,对他们的教育更应体现超前性,必须着眼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2.4 环境的大开放性

人才培养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方向,这些学校往往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访问学者,双语教学以及各种国际性的研究课题在这些大学里频频出现,社会环境变化的剧烈性、广泛性、关联性、渗透性都在这里逐一体现。作为社会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中心,研究型大学通过联系社会,参与国际合作,沟通着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办学思路的国际化,让整个校园环境都充满了多彩的气息,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他们的德育理念、途径、方法也更具有开放性。

3 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思考方向

3.1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缺乏正确的生态观念而采取种种不恰当的生产实践方式破坏自然界,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向严重,而人类自身也面临危险的生存困境。所以,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首发点应从建构学生正确的生态观念入手。

3.1.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极大程度的受限于自然界的制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人类今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已经历二三百年历史的工业文明,就是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的光明,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影响和危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3.1.2 充分强调节能节源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网络化普及的今天,外来思想对当代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已明显表现出西方消费主义的特色,比如跟风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等。勤俭节约本是我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过分提倡物质生活的今天,传统的力量不足以抗衡外在思想的强烈冲击,据2005年5月24日《北京晨报》载: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约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而消费这些奢侈品的绝大部分是25岁至30岁的年轻人。因此,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也是一种国家的发展态度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树立节约型消费观极为必要和迫切。开展节能节源消费观念的教育,要教育学生认识恶性消费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教育学生重拾名族传统美德,提倡简朴的生活,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

3.1.3 树立观科学技术生态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切破坏力的源泉。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观念,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将生产技术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中,反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承担责任,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将是我国未来高科技的开创者和引导者,教育和培养这些学生树立科学技术生态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正确的价值观深化技术应用,将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同时创造福利的有效手段。“引导大学生以综合效益的眼光评价科技成果,防止和纠正以‘单一’的经济效益评价科技成果的倾向”。进行技术生态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能源流、生命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变化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所以说,在生态德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用生态知识去丰富和柔化科学生产技术的产生,是我们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

3.2 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系统,不仅应重视人类的生存价值,也应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与服务价值。今天的生态环境变化迅速,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时保持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与自然规律相协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学生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所告知的人与人之间公平同样适用于人与自然之间。培养学生意识到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不能仅限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应充分考虑到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影响,不能超支和滥用后代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可持续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稳定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致力于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相协调。

3.3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主题。生态德育能否落到实处,生态人的培养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和认识的水平。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大学生生态德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承担生态道德义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把德育过程视为主体间的交流、理解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努力将过去那种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转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教育,引导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展开活生生的思想道德分析和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教育过程要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启发其自觉性,激发其创造性。这个改变的过程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需要不断的创新突破,更加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个体价值,培养其主体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培养其对自然生态平衡主动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观念。

3.4 重视三位一体的系统观念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说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道德的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围绕育人这一宗旨,学校要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强调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多方位教育的功能,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学生的培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要充分重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生态德育与社会环境、地区发展、家庭生活等的密切联系,利用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的合力。

4 结束语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生态化与其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样重要,生态德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大学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开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生态规律,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提高人对生态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态行为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刘惊铎等.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J].新华文摘.1999,(1):200;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l998,(5):36—37.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4] 朱志媛.《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5月上 总第136期.

[5] 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是.2005,(14):4.

[6] 舒湘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绵阳师范学报,2009年6月第28卷第6期.

[7] 龚海泉等.当代公民道德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作者:王晔 徐晗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及高校德育策略分析

摘 要:新时代的高校德育教育应是全方位的、与时俱进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完善德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文章结合作者所在学校概况和自身实践经验,谈谈对大学生德育方面的认识以及提出高校德育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大学生 德育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期,是人才培养的世纪,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才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德智体美劳中“德”是第一位的。

1 当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当代高校不仅只重视和增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应与时俱进,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当代大学生自身不仅只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还应加强自身德育建设,努力实践,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1]高校应以此作为大学生成长长才的行动指南,以此科学理论作为德育的指导思想。高校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应改变传统观念,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学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审时度势的调整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水平。

“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决条件。大学生的“德”育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培养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违心的假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养的真实映射,大学生真正的“德”应是“德在平时”“德在身边”。

2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内容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包括有:理想信念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自身素养的教育(诚实守信、责任心、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等。理想信念教育即是教育大學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坚定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且有自己的远大理想、有自身坚定地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即是培养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拥保家卫国的情怀,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自身素养教育即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2],即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增强大学生健康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等各方面的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人格、意志、情感的完善,以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及促进全面发展。[3]

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自身素养教育是动力,人文素养教育是催化剂的功能,全面促进大学生“德”的形成。

3 新时代高校的德育潜在问题

在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的观察中发现,个别高校依然走着传统的德育步伐,没有及时调整以适应时代步伐,甚至将德育教育边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诚信、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自私、等德育问题,需要一些高校重视德育教育、更新德育内容、改善德育教育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的警钟已敲响,德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高校居于时代背景,进一步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4]

4 高校对大学生德育的策略分析

(1)高校应努力抓好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必修课、考试课”,安排优秀的专业教师成员负责,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2)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形式政策课教育。形式政策课有利于学生接触掌握最近最新的社会形式变化与国家动态、国际动态等。高校应安排每周固定时间、固定课时、不固定的教师专家、形式多样的课堂主题的形式政策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校外实践等。打造形式政策课“周周学、周周新”,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建设、社团建设等的完善,它们都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附有人文气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大学生身临其境、感染熏陶,这样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就渗透了“硬德育”的潜在功能。高校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各种比赛及学术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样也就渗透了“软德育”的潜在功能。“软硬兼施、互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顺应时代发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5]高校组织专门网络人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运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如:通过校园网络表彰先进个人事迹、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展现国家、社会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闻、国际动态等,也可以开展网上辩论赛、组织各种网上文化交流活动和网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等,运用网络带动德育教育更新颖、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学生自身应自觉自律,好学习勤思考,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积极互动交流,转变旧的陈腐的思想观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负、不轻浮、不争强好胜,加强自身辨别能力、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树德于心,施德于身”。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应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顺应时代发展、遵从教育规律、利用内容丰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传“德之正能量”于学生,并用于实践,让学生“德在平时”“德在身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邱伟光.新世纪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再认识[C]//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2.

[3] 袁昌兵.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248-250.

[4] 杨勇,段全武.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及其发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17):48-49.

[5] 毛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01-103.

作者:屈鹏飞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德育初探

摘 要: 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被称之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简称网络德育,它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大学生网络德育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网络及网络德育产生和概念的界定入手,阐述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德育 概念 特征 现状 开展方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大学生已经可以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也孕育出了大批的“网虫”,并呈日益剧增趋势,这给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利用网络不可替代的优势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德育的概念及特征

(一)网络德育的概念。

网络德育即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网民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

(二)网络德育的特征。

1.开放性和多端交互性。现在的家庭为了让学生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快捷地掌握更多的知识都让学生多接触网络,学校为了学生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组建了多媒体教室,开通了学校网络等,同时网络信息也联结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这让网络德育具备了网络最原始的特性,即开放性和多端交互性。

2.趣味性与能动性。网络的形象化和模拟的仿真性,可以给网上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不再面对枯燥、乏味的说教,时常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体验,使学生学习更愉快、更自主、更具有想象力。网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或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3.现实性与虚拟性。网络德育来源于现实也脱离于现实,网络德育的主体不是天外来客,他们是现实社会的主体。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学习、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能满足他们自己现实的需要,但虚拟世界不等于现实。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德育现状

当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网络德育进行了研究,这极大地推动了网络德育的发展,但就网络德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传统道德和网络生活。

网络的强大使道德教育内容变得空前丰富而全面,其表现形式也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超文本结构教材层出不穷,这促进了教育内容从通俗化走向科技化。但是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在组织和编排上也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中国的道德观具有历史性,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续,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而这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

(二)网络德育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

网络是虚拟和难以察觉的,但是可以掌握的。首先,由于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一般教育者都相信其能进行自我的调节与约束,这势必造成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中,往往问题出现甚至势态严重的时候教育者才得知。其次,许多教育者缺乏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效果的了解。德育教育的过程也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否则就无法得知大学生网络德育的进展,也就无法得知其中遇到的问题。

(三)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因素,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现在实施的大学生网络德育并没有利用好网络的优势,教育者没有根据网络和大学生的特点,开拓新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培养,没有考虑到大学生自主道德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致多种网络“失德”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实质性的控制。

三、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方法

(一)教育者应主动提升网络知识及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教育者作为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者,必须首先接受网络德育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一是网络知识的学习,一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有熟练地掌握网络知识,教师才能与学生实现网络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须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创建约束方式,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制定网络道德规范。

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更有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高校大可把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教学中。可通过法律课程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知法、守法意识,并通过网络法制教育,调整、控制、矫正其在网上的行为;也可以制定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如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高校应大力宣传和推广这个公约,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网络伦理规范。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再借由社会媒体的介入,让它们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也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技术控制在学校是最客观的手段,在主观引导的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客观的技术控制手段,利用一些性能良好的专业过滤软件,有效阻挡住色情、犯罪、毒品、邪教、反政府等不良信息,还可以过滤网络游戏、聊天室等,构建一个捷径的校园网络空间。

(四)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网络德育平台。

1.向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和好奇性,缺乏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育者要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如思政工作者可向学生推荐比较好的德育网站,如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专业教师也可在讲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一些和专业知识相关的网站,以做好学生上网的引导工作。

2.建立班级网页,开发BBS功能,利用E-mail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在校园网上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班级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各班级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设置栏目。

在师生、生生可以在“网上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剖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国内外某一重大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充分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可以对学校、班级工作进行讨论,指出不足,提出好的建议。这种面向全体学生建立的德育网站,可逐渐演变为思想教育主基地。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

运用E-mail进行交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学生有些心里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发送给老师,老师再针对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回复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

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变被动为主动,因势利导,而不是围追堵截,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夏涛.张瑞.万正立.高职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33.

[2]贺利.李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6).

[3]田文英.浅析高校网络德育困境[J].今日财富,2009,(10).

[4]潘珞琳.大学生网络德育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2008.

[5]张忠华.周阳.对我国网络德育研究的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

作者:陈邵锋

上一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创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