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目前,大学生德育在理论体系、途径方法、教师对德育认识程度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功利化,大学生德育教师团队匮乏。《中庸》中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

第一篇: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儒家德育思想与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困境和挑战,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喜忧参半。对于大学生道德状况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将其思想和方法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以寻求破解之法。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大学生;德育教育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调了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重视道德的作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加以继承创新,并把这些核心思想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合贯通,古为今用,以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精神面貌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德育教育,古有孔孟之道,尊卑礼仪、修身养性等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也应迈向求学生涯的新时代。但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却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可借鉴儒家德育的思想与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融入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一、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状况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的总称。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历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的现象。

1.新時代大学生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状况总体态势积极健康向上

作为新时代祖国栋梁的大学生肩负着服务社会,振兴国家的重任,他们关心国事民生、关心家庭自然、关爱自身发展。近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党治国理政能力充分肯定和信赖;他们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复杂局势和处理国内复杂问题时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有95.4%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表示乐观[1]。总的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的大学生是积极乐观朝气蓬勃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一代,他们有抱负有梦想有追求,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

2.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偏差,高校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在道德认知方面,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尚未建立自身的道德体系,不能遵循道德行为规范,对道德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道德教育教学是一种纯粹的理论说教,不能转化为内在的自律意识,从而导致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存在着不一致性,在不良思想的侵袭下缺乏道德判断力,导致道德失范,行为失体,缺乏诚信,缺乏纪律,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盛行。

其次,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利性目的使得人们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导致大学生易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尤其是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不利影响;互联网的兴起,负能量的网络文化,动摇着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人格形成、心理适应等方面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种种难题的出现也使得高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再次,高校在道德教育上不够重视。教育内容老套,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陈旧,学生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奖学金的评定,人才的培养、考核与提拔,唯成绩,重能力,忽视道德的标准,缺少道德的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的道德实践和调研活动缺乏实质内容,流于形式,浅尝辄止,不能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导致道德上知行脱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2]针对大学生中德育缺失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审视历史,借鉴经典,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儒家德育思想,从儒家德育思想和方法中寻求破解之法。

二、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与方法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具体是指“儒家学者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主张,以及方法、原则的总称”[3]。

1.借鉴儒家“仁”“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仁”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思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孔子认为,仁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仁者爱人”,每个人要从内心出发具备由衷的爱人之心,仁是爱人的道德规范,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通过克己复礼达到仁的境界,“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义”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是君子、圣贤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义者,宜也”,作为一个君子,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还是对待陌生人,都要遵循仁义,做到孝敬父母,忠君爱国,诚信待人等,这些是“义”的基本道德表现。“仁”“义”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根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紧密相连,与西方传统文化有根本的不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高校德育教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仁”“义”思想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有着现实意义。首先,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内容利于丰富高校德育教育内容,在教育中融入儒家德育的核心思想,可以培养学生普爱众生的情怀,推己及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积极性;利于大学生借鉴“见利思义”的原则,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和仁义道德的关系,解决好金钱与道德的矛盾,自觉防腐拒变,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其次,儒家德育思想利于高校发挥积极的教育功用,以“仁”“义”思想为引领,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激励“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

2.借鉴儒家德育方法,加强道德修养

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孔子称之为“修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内省修己是指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调动内心深处的自觉意识,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有过则改,积善成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并且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儒家思想认为通过内省而修身是实现“君子人格”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与方式,首先把内省的修身之道融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中,促使大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言行,以增强自律意识,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其次通过道德行为训练养成一种习惯,以提高文明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再次把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行列之中,坚持立德、立功、立言,从而领悟道德的真谛,获得人生的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

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还主张“践行”,“知行合一”。“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认为“行”是道德品质的载体,是精神之气的外化,“行”是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升华的手段[4]。荀子也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知”從广义层面来说是指人的心知,而从狭义的层面来说则强调道德知觉,“行”在广义上是指人的行为,在狭义的层面则是指道德实践[5]。在儒家的教育实践中,都注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可见,倡导躬身践行,进行道德实践是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道德实践活动是锻炼在校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精神的途径,也是磨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砥砺品格的重要方式。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教育,具体可以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底蕴,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资源整合,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把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实践环节,知行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切身体悟道德的内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修养,提高道德水准,进而追求慎独的道德境界。通过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砥砺德行的道德情操,做一个奋发向上、有益于社会的道德高尚的人。

三、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

1.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一个不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文化没有认同感的人,是不能担任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造就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高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加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建设专门性的网络课堂,嵌入丰富的德育故事,传承德育理念,润物细无声,在教育学习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与他国、他民族异质文化的比较中树立和坚定本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7]。使得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2.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持续深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价值遵循和人生追求。91.2%的学生赞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92.8%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对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批判继承与本质超越”[8]。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先进思想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肩负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应通过他们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和践行,唱响在全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深刻领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一个慎独、理性之人,心存一种责任,肩负一份担当;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努力培养道德品性,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学业、德业得到不断提高;迈入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寄语,深谙新思想,承担新使命,提升道德境界,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丁雅诵.二○一六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公布[N].人民日报,2016-07-1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78.

[3]黃钊.儒家德育学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4]杨小艳.浅谈道德价值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7(1):82—83.

[5]商润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8(2):88—90.

[6]习近平.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7]曹正勇.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与方法[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4):84—88.

[8]迟成勇.儒家伦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9—16.

Confucian Moral Thought and Research on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U Xin-jian, DONG Sui-qiang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Key words: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colleg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作者:吴新建 董遂强

第二篇:《中庸》中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摘 要:目前,大学生德育在理论体系、途径方法、教师对德育认识程度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功利化,大学生德育教师团队匮乏。《中庸》中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大学德育应当重视“智、仁、勇”等传统内容,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中庸;德育思想;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

首先,从专业领域来看,现在的高校教育更多注重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专业精神、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等人文知识的传授,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人文科学生缺少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化的单向度发展。医生缺少医德、教师缺少师德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虽有自身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专业精神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从公共课程设置看,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从思想意识形态教育这个角度进行公共课程的选择,把政治教育置于首位,忽视了德育的相关课程。上课模式也大多采取简单的说教与灌输,学生相当排斥和反感。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独立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大学生德育功利化

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为标准,把物质利益作为审视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他们的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过于重视学习社会上热门的专业知识,却忽视了基础学科知识,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只为应试去学习理论知识,忽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乏创新意识。

其次,表现为高校德育内容以及目的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法则也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当前许多高校的德育仍然局限于强调理论知识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传授,缺少对大学生生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许多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信仰缺失、理想缺乏,道德选择能力明显不足。

(三)大学优秀德育教师团队匮乏

高校德育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不同层面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才能全面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

然而,一些高校缺少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不能认识到德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专门的德育老师,也需要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德育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和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只是政工干部的职责,只是注重抓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长此以往,大学德育必然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中庸》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一)以“知、仁、勇”为德育课程的内容

在儒家理论道德体系中,有一系列的德性范畴,如仁、刚、简、温、勇、恭、知、宽等。《中庸》一书提出了“三达德”的道德范畴纲目,突出了知、仁、勇在儒家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地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中庸,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品质或品德。孔子贵仁,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仁礼结合的伦理学说。而中庸人格首先表现为仁、礼的统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完善自我,是仁的表现;成就物之性,是智慧的体现。“唯天下至圣,方能聪明睿智”。天下仅有圣人,能够做到聪明睿智。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爱人,成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仁以孝父敬兄为先,又扩大为泛爱众,即爱父兄以外的其他成员。仁作为内在的德性和礼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

在以仁作为中庸至德性的人性根据后,孔子进而提出了要达到这种至德性还需具备的两个要素:知和勇。知,首先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能力。“未知,焉得仁?”没有这种理性的能力,就无法达到仁,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中庸。孔子之中庸强调时时用中,事事合理,这就必然要求一种理性的认识能力。至于勇,可以视为意志的品格,它首先具有自主选择的功能,还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坚韧毅力。孔子之中庸,是仁、知、勇的统一,并且也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中庸人格。

(二)以“尊德性而道问学、慎独与固执”为德育途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庸》中极高明的一句话,也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途径。德性即近代所谓理性,问学即接受前人的经验;“尊德性而道问学”,兼重理性与经验。“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何种关系,在“至诚”这条路上又处于何种地位,《中庸》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从这个理解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尊德性”是“道问学”的最终目的,“道问学”是“尊德性”的手段,“至诚”之路需要二者的兼顾和统一。

“中庸”之道既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中庸”,就是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而“慎独与固执”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方法。“慎独”最早出于《中庸》,是子思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法。“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自我反省,时刻警觉地鞭策自己,将不良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慎独,不只是掌握了修身以道的方法问题,更是真正认识到修身以道的意义、端正修养动机的问题。也可以说,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固执”是另一种德育的方法。“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至诚的境界就要择善,省察内心,以保证自己始终处于明觉的状态,同时人们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要择善固执,以实现诚的境界。

(三)以“至诚、中和”为德育理想境界

《中庸》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后,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宇宙间的至诚之德是没有终止的,因而,人们追求至诚之德意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向着至诚的方向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博后、高明、悠远的境界。“诚”的最高境界不是“成己”,而是“成物”。“成者,非自成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宇宙与个体本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要实现理想的人格就不仅要成就自己,更要成就万物,所以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天人,和内外”。这样,也就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中庸》对“中和”的解释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传统的核心思想。“中”实际上就代表了一种天命、天道。而将这种“中和”推之于万事万物,便是与天地取得了同样的地位,便可参与到化育万物的过程中。“致中和”的过程,便是“诚”的发现、认识并实现的过程。

三、《中庸》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大学应当重视“知、仁、勇”等传统德育内容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其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和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以“知、仁、勇”为内容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的专业领域还是公共领域,都应把握“中庸”之道,志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的态度积极主动地转变德育观念,适应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信息资源,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应该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锻炼大学生“知”的理性能力、“勇”的理想品质及“仁”的优秀品格,使学生在学校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累之间达到“中庸”状态。学生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也不仅限于社会实践的积累,而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其两者有力结合,将大学生内心的道德准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在道德选择中不断提升。

(二)大学德育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

首先,从道德他律的视角看,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和环境来实现以德育人、以德服人的目标,所以在德育课程上“不仅要关注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正如《中庸》所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让大学生在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正确的德性引导,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塑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除了这种他律机制,还有一种自律机制,也就是《中庸》中讲到的“慎独”。早期儒家十分重视道德自觉与自律,以及道德自觉对于培养人的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功用。学校要用外在的力量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他律转换成自律,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内省”的状态,内省是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使大学生自我道德不断完善。他律和自律是两种不同的约束机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二者兼具则相得益彰,二者分离则造成混乱和失序。因此,高校德育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

(三)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古人说,“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既是社会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十分必要。《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教师应以一颗“诚”心约束自己,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以广博的智慧吸引大学生,以高尚的情操与无私地奉献感化大学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鹏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编:一 萧

作者:赵璐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德育初探

摘 要: 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被称之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简称网络德育,它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大学生网络德育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网络及网络德育产生和概念的界定入手,阐述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德育 概念 特征 现状 开展方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大学生已经可以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也孕育出了大批的“网虫”,并呈日益剧增趋势,这给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利用网络不可替代的优势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德育的概念及特征

(一)网络德育的概念。

网络德育即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网民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

(二)网络德育的特征。

1.开放性和多端交互性。现在的家庭为了让学生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快捷地掌握更多的知识都让学生多接触网络,学校为了学生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组建了多媒体教室,开通了学校网络等,同时网络信息也联结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这让网络德育具备了网络最原始的特性,即开放性和多端交互性。

2.趣味性与能动性。网络的形象化和模拟的仿真性,可以给网上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不再面对枯燥、乏味的说教,时常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体验,使学生学习更愉快、更自主、更具有想象力。网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或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3.现实性与虚拟性。网络德育来源于现实也脱离于现实,网络德育的主体不是天外来客,他们是现实社会的主体。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学习、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能满足他们自己现实的需要,但虚拟世界不等于现实。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德育现状

当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网络德育进行了研究,这极大地推动了网络德育的发展,但就网络德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离传统道德和网络生活。

网络的强大使道德教育内容变得空前丰富而全面,其表现形式也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超文本结构教材层出不穷,这促进了教育内容从通俗化走向科技化。但是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在组织和编排上也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中国的道德观具有历史性,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续,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而这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

(二)网络德育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

网络是虚拟和难以察觉的,但是可以掌握的。首先,由于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一般教育者都相信其能进行自我的调节与约束,这势必造成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中,往往问题出现甚至势态严重的时候教育者才得知。其次,许多教育者缺乏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效果的了解。德育教育的过程也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否则就无法得知大学生网络德育的进展,也就无法得知其中遇到的问题。

(三)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因素,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现在实施的大学生网络德育并没有利用好网络的优势,教育者没有根据网络和大学生的特点,开拓新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培养,没有考虑到大学生自主道德教育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致多种网络“失德”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实质性的控制。

三、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方法

(一)教育者应主动提升网络知识及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教育者作为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者,必须首先接受网络德育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一是网络知识的学习,一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有熟练地掌握网络知识,教师才能与学生实现网络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须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创建约束方式,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制定网络道德规范。

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更有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高校大可把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教学中。可通过法律课程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知法、守法意识,并通过网络法制教育,调整、控制、矫正其在网上的行为;也可以制定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如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高校应大力宣传和推广这个公约,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网络伦理规范。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再借由社会媒体的介入,让它们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也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技术控制在学校是最客观的手段,在主观引导的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客观的技术控制手段,利用一些性能良好的专业过滤软件,有效阻挡住色情、犯罪、毒品、邪教、反政府等不良信息,还可以过滤网络游戏、聊天室等,构建一个捷径的校园网络空间。

(四)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网络德育平台。

1.向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和好奇性,缺乏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育者要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如思政工作者可向学生推荐比较好的德育网站,如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专业教师也可在讲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一些和专业知识相关的网站,以做好学生上网的引导工作。

2.建立班级网页,开发BBS功能,利用E-mail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在校园网上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班级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各班级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设置栏目。

在师生、生生可以在“网上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剖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国内外某一重大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充分研讨,达到求同存异之效;可以对学校、班级工作进行讨论,指出不足,提出好的建议。这种面向全体学生建立的德育网站,可逐渐演变为思想教育主基地。网上讨论有其特有的优势: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的姓名,也就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有利于敞开思想、讲真话,因此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

运用E-mail进行交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学生有些心里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E-mail的方式发送给老师,老师再针对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回复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

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变被动为主动,因势利导,而不是围追堵截,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夏涛.张瑞.万正立.高职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33.

[2]贺利.李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6).

[3]田文英.浅析高校网络德育困境[J].今日财富,2009,(10).

[4]潘珞琳.大学生网络德育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2008.

[5]张忠华.周阳.对我国网络德育研究的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

作者:陈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