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生活状况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生群体生活状况

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他们有的失去劳动能力,靠政府救济过活;有的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技能和机会,长期无法就业;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

他们的生存状况究竟怎样?有哪些诉求与期望?该如何改善他们的处境?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在这个寒假,我有选择性地对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活动内容

本次调查访谈了10名下岗职工,现将他们的情况描述如下,以便之后的具体深入分析。

(一)家庭状况:

即下岗职工以中年职工居多,他们多出身于工人家庭。就家庭结构而言,一部分为主干家庭,另一部分为单亲家庭。几名下岗职工的平均家庭人口为2人。在所有调查家庭中,双下岗职工占多数,家庭成员有严重病症的有4户。另外,他们的学历层次均较低,除了个别受访者有高中及以上文凭者,其余学历均低于高中。这同全国各地下岗职工群体文化层次偏低的调查结果也是相一致的。

(二)职业状况

下岗之前,大多数职工职业经历单一,仅从事过一种职业或一份工作,而且多为一线工人,没有专业技能和专门技术。不过,其中两个特例,下岗前他们从事过多种职业,拥有较丰富的职业经历,这可能同他们学历层次较高有关(一个拥有大专文凭,另一个为大学毕业且是工程师)。

下岗之后,实现再就业者并不多,只有5人。其中1人在街道办事处任居委会主任,另外4人均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是经营小食杂店,或者是开办小修理铺,至多经营商场的小摊点或贩运蔬菜和水果。半就业者有人,多为做临时工或打零工。下岗至今未曾有任何形式就业(就业或半就业)的达到人之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他们文化水平偏低,没有或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有关。另外,他们中的所有都未曾有过再就业培训,这可能也影响着他们成功地再就业。

(三)家庭收入状况

收入方面,收入来源单一且数额较少,相当多的家庭靠做临时工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来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个别家庭甚至仅靠原有的数量不多的存款来维持生计,尽管也有不少家庭从事个体经营,可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上各种税费较高,而且又是小本经营,因而他们能获得的收入也甚微。总体看来,下岗职工家庭收入结构单一,收入数量小且稳定性低。

支出方面,在名访谈对象中,基本都有支出包括:基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有的家庭还得缴纳房租,部分还有市场经营方面的税费。而且,通过访谈记录可以看到:户家庭中,户的教育费支出达到了每年元及以上,有的家庭因为有孩子上大学,教育费支出甚至高达元;户家庭因家庭成员身患重病而致使家庭医疗费支出突破千元甚至万元大关!对于受伤的户家庭而言,尽管他们的恩格斯尔系数大多都在以上,但是他们真正的支出危机在于一次性支付子女教育费和家庭成员医疗费方面。

收入和支出联系起来后,能维持收支平衡的下岗职工家庭比较少,能维持的也只是勉强维持,穷于应付而已,这还要在家庭无大事件(如子女升学、家庭成员患重病或其他)发生的条件下才能预期。受访者中,多数家庭(户)出现靠亲友资助或借债维持家庭支出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到,下岗的发生同生活水平下降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收入结构单一,经济来源没有保障;而另一面,支出结构却是多样化的,还不是一次性巨额支出,下岗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恶化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四)享受社会保障情况

接受访谈的几名下岗职工中,下岗前部分职工还能预期享受医疗、养老保障,因为单位在为他们缴纳保险费,自己有工资也能支付起保险统筹。可是随着下岗的发生,同原单位联系的中断,原所在单位或者不再或者因各种原因而没能力为职工缴纳保险统筹,对于失业保险,访谈对象大多数表示不知道,更不用说享受,尽管他们事实上处于失业状态。由此看来,他们基本上不享受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个别下岗职工可能自己买了养老保险。职工下岗后,原所在单位基本上不过问职工生活保障方面的事情,能给下岗职工生活资助的也不多见。在访谈中,只有名下岗职工提到还能从原单位领取补助,但这种现象没有普遍性。尽管下岗职工未享受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也未能从单位获取任何保障,但是,他们都普遍已经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家庭,有的家庭或早或晚已经领取了低保,纳入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

二、调查资料

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三是弱势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 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和干部下岗。二是“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殊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 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无能力给这些退休职工增加工资,交纳社会医疗保险等,需要政府拿出钱来援助。五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其家属, 以及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每年有大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失学失业的人员。全国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困境的城乡居民约有 4000- 5000 万人。

三、调查结果

综合来看,在社会保障方面,下岗职工的主要保障渠道是政府,单位和社区能提供保障的只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而且数量小且未制度化。对于至今仍未纳入低保范围的下岗职工而言,可能生活保障预期会很低,将处于高度的生活风险和社会风险中。

多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贫困人口,构成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在中国仍然有很多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许多城市底层居民生活困难。进城的农民工也常常被按照“二类公民”对待,在城里干最苦最累的活儿,收入低、保障差。以城市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中,有些人的生活还比不上有土地作为最后保障的农民,当现金性收入断绝的时候,城市贫困家庭连吃饭都成为问题。

四、理性思考

综合这次调整的资料,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关键在于坚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

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五、问题和建议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

(一)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

(二)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

(三)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

(四)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与法制环境下,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相对恶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十分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更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申晓梅,谭远发.城市弱势群体就业援助可行性分析[J].中国劳动,2009:05.

2.张中旺,韩继贞.社会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1.

3.孟丽,农民工就业现状浅析及建议[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

第二篇:关注贫困高中生群体生活状况

本文作者:湖北汽院“郧茵”社会实践团队 好范文原创投稿

关注与“郧茵”同在

——关注贫困高中生

“茵茵绿草,勃勃的生机,百折不挠的希望。”

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魏鑫、黄金琴等六名同学组成的 “郧茵”团队,深入郧县城关镇地区进行“高中贫困生生活状况及受帮扶情况”调查,先后采访了贫困生

,造访了郧县教育局、郧县城关镇镇政府、郧县人民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该团队受到了各机构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以高中贫困生调查与研究为主题的活动也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该活动中,深入了解贫困生,关心贫困生,帮助贫困生。

亲近“这样的”高中生:

小万——现就读于十堰市一中,学习成绩优异。他告诉我们的理想大学是“西安交大”,还有一年的奋斗时间,他会好好把握机会,努力学习。

在与小万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小万一家4口人,兄弟俩成绩都很优异,他和哥哥同在十堰市一中求学,母亲有病,常年治病吃药,不便劳作。最近母亲病情又有些加重了,就在我们去采访的那天,小万正要陪妈妈去办理住院,因得知我们要采访他们,母亲就把办理住院的事推到了下午,这让我们分外感动,母亲如此,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啦。小万的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维持生计,供两个儿子上学,也为了妻子可以不间断治疗,他毅然决然离家到外地打工,挣钱来实现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男人的担当。

没见到小万之前,我们还在猜测他会不会对“贫困”这个字眼很敏感,会不会对我们的到访产生抵触心理。后来我们见了他,与他聊了几句后,我们之前的顾虑全被他打消了。小万,与我们之前接触的贫困高中生是不一样的,尽管他与他们有类型的贫困状况,但小万的精神风貌,心理状况都是很积极、阳光向上的。小万很健谈,告诉我们他在学校也受到过学校的资助,他说他很感激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在学校时有资助方要他一同合影留念,他一点都不反感,而且很珍惜那个近距离接触“恩人”的机会;学校公开受资助者的名单,他也不反感,他说“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但在我看来,这不是侵犯,而是一种实质性的鼓舞和激励,这会提醒我要珍惜,要努力。”

尽管,我们与小万接触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一致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莫欺少年穷”,有志少年永不穷。

郧县教育局:在教育局的访问阶段,我们受到了“资助中心”办公室主任的热情接待,她细心地向我们讲解了这些年教育方面对高中贫困生的实质性资助,包括资金、教学、心理等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但还求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对教育方面教科书免费发放、农村贫困生每天有3元免费餐券,共有1250人左右得到补助;高中国家助学金通过学年评比学期发放具有公平、公正性,补助人数达到30%左右,覆盖面积广,分为特困生2000元/人、贫困生1000元/人;另外还有彩票公益金,每学期500元/人。不仅如此,社会型资助也起到重要作用,有“郧阳学子助学行”活动,约有150个学生受到资助,每学年2000元/人。还有即将实施的“中国梦.成长梦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活动方案,相信完善实施后对高中贫困生有更大帮助。

郧县人民政府县团委办公室:走进县团委办公室,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年轻但不稚气,而且他们的工作还很干练。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大男孩,我们亲切地叫他“罗哥”,他的态度很和善,待我们很友好,很热情。

从“罗哥”那儿我们了解到,政府方面专门为贫困高中生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12355,随时接受贫困高中生的心理咨询,并安排专职人员第一时间,切实有效的为咨询者排解心理上的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县团委办公室还负责印制了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单,并安排工作人员在各个高校发传单做宣传,还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零距离解决贫困高中生心理问题;还有“感谢有您 让爱传递”资助结对卡以及“一对一帮扶”机制,同时开展讲座增强法律知识和心理能力;种种办法,种种行动,只为给贫困高中生营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给他们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及正确引导,相信在县团委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贫困高中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在这里政府充分发挥了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关心弱势群体,承担政府应尽职责,为所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了普遍、公平、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这样的政府团体值得众人信赖和拥护。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关注贫困青少年发展,有利于祖国未来发展。除了教育局和政府的关注外,下属乡镇以及社会组织液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高中生,有了各阶层的关注,相信郧县的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第三篇: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这次的调查,目的重点在于调查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调查对象:农民工、工人、残障人士以及老人 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法、观察以及资料搜寻 调查时间:周末休息日 调查内容总结:

弱势群体是权利缺失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应该被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人士弱势群体,怎样去关怀和帮扶他们,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他们有的失去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

除了收入贫困,在很多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弱势群体。他们受各种形式贫困的困扰;或在教育、健康、住房、就业等方面机会不平等;或知识获取和交流等方面权利较少;或者生存自愿与环境条件恶劣,或者利益表达机会缺乏等。

中国史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部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在连续保持3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人类经济奇迹的同时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重转型,既有经济体制转型,又有社会、政治的转型,也有开放转型。这些转型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转型与发展的独特之处,但发展并不总是水平向前,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落差,落差越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冲击就会越大。

这些落差导致当前社会不仅出现经济权利的分化,而且也出现了各方面权利分化的趋势,有的人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处于弱势;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渠道还不通畅,影响力、话语权较弱,甚至成为社会排斥、社会歧视的对象。

弱势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分化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弱势群体扩大化是转型期的弊病之一,这不仅是单一群体的扩大,而且弱势群体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大,使得弱势群体总体人口特征更加复杂化,如与农民工群体相应的是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农村妇女及老年人群体、失地农民等。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令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防止弱势群体扩大化、积弱化、复杂化的趋势,成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这次的调查,社会弱势群体致困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失业、下岗致困。

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必然作出重大调整,一批劳动者失掉原有的工作岗位,失去或减少了收入来源。这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岁之间,文化水平低,技术单一,就业困难,以前在岗时其工资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工作,全家就会陷入贫困的境地。

(二)因病致困。

目前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等大病的医疗费用相当高,普通家庭如有一人得大病,每月大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往往会使整个家庭经济崩溃。重病、大病已经成为导致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拆迁、子女入学、征地等原因致困。

一些本来积蓄不多的低收入家庭,如遇到拆迁、子女入学等,无力承担大额支出,生活便陷入拮据。一些农村人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产资料后,由于文化较低、又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成为新的贫困群体。

(四)残疾人(包括精神病人)、贫困老人等特殊贫困群体。

石峰头社区25个残疾人中大多数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为了控制病情,还需要一定的医疗费用,没有工作,再加上沉重的医药费负担,使他们很难走出贫困。退休老人中也有一些“老而返贫”、“退而返贫”现象。据反映,退休老人有四怕:一怕拆迁住房,二怕子女下岗,三怕看病住院,四怕人情来往。

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纳入民政系统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少数因重病、灾祸等其它原因致贫的人员。由于株洲市较早筑起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生活费、失业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援助,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总体是稳定的,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对党和政府心存感激,很多人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劳动来回报社会,但还是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较艰难。株洲市的低保标准为每人156元/月。城市生活费用高,且缺乏弹性,这些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遇家庭成员生病或有子女正在上学要负担学杂费用的话,生活就相当艰难。

2、就业能力差,竞争无优势。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再上岗难。有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企业成本,不愿与录用的失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金,使失业人员就业更困难、更不稳定。

3.维护权益难,心态较复杂。下岗失业人员在求职中,有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又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加之经济困窘,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往往有着失落感、被遗弃感和恋旧心理,有较大的怨气和不满,容易被封建迷信和不良动机的人所影响。

4.忙于生计,子女失教。弱势群体一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整天忙于生计,容易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一些人由于生活困难,还引发家庭矛盾,甚至离异,从而危及子女。据教育部门反映,一些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较为孤僻,成绩较差。而有的结对助学的单位或个人往往不太愿意帮助成绩差的孩子,使这些孩子更缺少受助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那么怎样解决或缓解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弱势群体问题呢?首先应该看到,各级政府首当其冲的就应该帮助弱势群体。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就是要在财富的占有上、财富的分配上做得更公平一些,要让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其次,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弱势群体问题上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国有既全民所有,既然是全民所有当然也有弱势群体的一份,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如果提供帮助的话,当然是先要帮助那个经济最困难的孩子。最后,弱势群体的问题相当复杂,绝不是仅仅靠政府、企业就可以解决的。社会各界都应该在帮助弱势群体问题上有所作为。各种慈善组织、民间组织、甚至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都可以在经济上、精神上、法律上、舆论上,帮助弱势群体。

关于这次的调查所得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关于救助措施方面的建议:

1、 迅速、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社会保险并非以弱势群体为中心,但社会保险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疾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有效地接触了国民的后顾之忧, 并未避免受保者沦为弱势群体创造了条件。大致上有以下三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制度、尽快确立并强制推广工伤保险制度、尽快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2、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在中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责任共担的原则已经得到了确立,但利益各方的具体责任划分并不明晰,责任分担的模糊状态已经对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完善责任共担机制已经构成了现阶段推进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完善的必要条件。大致有以下三点:建立固定的财政拨款机制、明确界定企业的责任、落实个人承担的责任。

3、 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

应当从速确立工伤保险制度并强制覆盖全体工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者,尽快建立面向农民工及其他流动劳动者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并未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关于养老保险,则可以先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进行适当分类,对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对固定住所或单位的流动人口,正式纳入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及全社会的努力,共同分享的阳光将会普照中国的每位公民。在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中,弱势群体也将获得更多积累社会资本的机会,将获得更充分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维护途径。

第四篇:关注弱势群体—以上海市部分区域聋哑人生活状况为例。word

前言

关注弱势群体、推进社会和谐,这是现今社会上的一个主要话题、频见于报端和网络。关注弱势群体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注弱势群体是党在新时期的根本要求;关注弱势群体是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注弱势群体是建设平安社会的需要。

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弱势群体就是和谐社会中的日益突出的问题。分步骤有秩序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生活的满意度和对社会的认同感,是关系社会和谐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 为了切实了解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情况、心语实践队就弱势群体中的聋哑人群体,做了一次主题为„关注弱势群体——以上海市部分区域聋哑人为例‟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切身地去了解聋哑人群体的生活状况、详细地分析了聋哑人群体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点想法与思路,寄希望自己能够呼吁更多的大众群体关注起聋哑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

摘要

近些年来,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切实地去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更好地去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笔者所在的实践团队开展了主题为“关注弱势群体——以上海市部分区域聋哑人为例”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主要了解弱势群体里的聋哑人群体的生活现状。

经过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实践队发现了聋哑人生活当中的一些主要的问题:聋哑人与健全人缺乏交流、聋人工作现状不乐观、聋哑人娱乐活动不多、聋哑人就医困难、聋哑人敬老院问题、聋哑人犯罪、上海市聋哑人福利少。并就发现的问题,从聋哑人自身因素、家庭内部因素、社会综合因素、政府职能因素、法律制度因素等五个因素做了详细的成因分析;以及从这五方面入手做了深入的问题对策研究。 关键字: 聋哑人生活现状问题因素对策研究

目录

一、聋哑人的生活概况

二、调研原因

三、调研思路

四、调研范围

五、调研可行性分析

六、调研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聋哑人生活现状调查

一、调研情况介绍

(一)聋哑青少年生活现状——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 (二)聋哑中年生活现状——刘一手心火锅 (三)聋哑老年生活现状——周浦镇旗杆村

(四)社会人士对聋人的关注度——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 (五)政府人士对聋人的关注度——杨浦、闸北聋哑人协会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聋哑人与健全人缺乏交流(二)聋人工作现状不乐观(三)聋哑人娱乐活动不多(四)聋哑人就医困难(五)聋哑人敬老院问题(六)聋哑人犯罪

第三部分:聋哑人生活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聋哑人自身因素 (一)心理因素 (二)受教育程度

二、家庭内部因素 (一)家庭教育问题

(二)家庭对聋哑人的关爱程度不够

三、社会综合因素

(一)社会人士对聋人责任心、关注度不高 (二)手语普及度不高 (三)部分地区助残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够

四、政府职能因素

(一)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较少

五、法律制度因素

前言 摘要

第一部分:调研设计

(一)聋哑人的就业法、保障法不完善

(二)聋哑人的法律援助相关条例不完善(三)关爱聋哑人相关条例落实不力

第四部分:改善聋哑人生活的对策研究

一、聋哑人自身方面 (一)保持良好心态

(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家庭方面 (一)重视家庭教育

(二)家庭成员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三、社会方面 (一)推广手语

(二)组织“聋健共融”活动

(三)加强助残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四)开设聋哑人活动场所

四、政府方面

(一)医院、公共场合开设聋人窗口、组织手语翻译人员 (二)开设聋哑中老年院校 (三)适当增加聋人福利 (四)建立聋人敬老院

五、法律方面

(一)完善关爱弱势群体立法 (二)严格关爱弱势群体执法 (三)加强司法保护

第五部分: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记录

附录二:问卷及详细分析报告

一、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聋生状况调查

二、普通民众对聋哑群体了解程度调查

第一部分:调研设计

一、聋哑人的生活概况

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华而吵闹的世界中,有时我们会乐在其中,有时我们也会心烦不已。但你有想过吗,如果你听不见,你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的?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听不见我们认为嘈杂的声音,也说不出动听的话语,他们便是中国两千多万聋哑人。也许你会觉得他们的世界会

因安静而更加美好,其实不然。因为器官的残缺,导致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等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我们健全人呢,也很少关注到这样的群体。我们总以为他们安静、特别,但哪里知道在这表象之下他们也有一颗阳光、善良的心。其实他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却也充满诸多坎坷。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一所让聋哑青年们接受学习的天堂。在校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培育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下,很多聋哑学生在烹饪、计算机等领域都实现个人价值。但另一方面,还有部分因种种原因无法接受教育的聋哑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实在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艰辛和困苦,更有甚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想在这其中,我们健全人也是有很大责任的,我们到底有没有或者又有多少次真正关爱过、帮助过他们呢?

对于聋哑中年而言,与他们最息息相关的是工作问题。他们的工作状况是直接与他们的生活状况相连的。但很可惜的是,上海接纳聋哑人的企事业单位实在不多。但这也在意料之中,科技不断发展,哪个企业不是招收更高层次的人才呢?而且“聋哑人自身的心理因素”、“社会及政府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低”和一些其他因素,都加大了聋哑人就业的困难。

与聋哑中青年相比,聋哑老年人的生活显得更为艰难。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家人的陪伴,文化程度低,生活很难自理,看病也成问题,好在居委会、聋人协会等组织经常慰问他们,替他们料理生活,让他们的生活不那么辛苦。 聋哑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可能不懂他们的世界,但他们实在承受着比我们健全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尽管充满坎坷, 但也在坚持努力地生活着,但愿我们能付出更多的爱心去关注、关爱他们。

二、调研原因

1、上海市有多家聋哑人组织,我们以部分区域的调查为主,以小见大, 以点盖面,切实的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帮助。

2、调查聋哑青年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将来就业情况。

3、调查聋哑中年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及目前就业情况。

4、调查聋哑老年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及社区活动情况。

5、走访闸北、杨浦聋哑人协会,以了解社会政府对聋哑人的关注程度。

6、呼吁大众将更多地目光投到聋哑人身上,宣传手语知识和文化,让

大众了解掌握些许手语的必要性。

三、调研思路

第一,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在网络上和生活中邀请群众填写问卷。然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了解大众对聋哑人群里的关注程度和认识程度,并针对问卷分析结果做出合理解释与分析。

第二,前往闸北区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进行采访,了解随手执梦组织的基本概况以及他们的教学和学员的基本情况。同时查阅相关聋人和手语普及资料,了解手语在上海的普及情况。 第三,前往浦东新区周浦镇棋杆村委员会采访,拿到有关聋哑人生活状况的一手材料,然后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也通过采访棋杆村委员会里的村领导、专管干部和助残员,了解聋人的年龄分布、政府优惠政策等等。

第四,前往上海市闸北区聋哑人协会采访,从教育、就业、医疗、维权以及手语普及率等方向展开,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的生活状况、助残员的日常工作、聋协举办的相关活动等等。

第五,前往刘一手心火锅(虹井路店)调查采访,咨询聋哑人工作的现状,了解火锅店的企业文化和招收聋哑人的目的意义。

第六,前往上海市杨浦区聋哑人协会进行采访,了解地区聋哑人的生活居住及其面临的相关问题等。

第七,前往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实地采访,咨询聋哑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并且跟踪采访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

四、调研范围

心语实践队调研主要针对上海市聋哑群体,以闸北区、杨浦区、浦东新区为代表,采访调查聋哑青年学生、聋哑中年就业群体以及聋哑老年,了解他们在学习、工作、家庭以及日常生活的情况和困难。

五、调研可行性分析

首先,实践调研地点在上海,交通便利,来往行动便捷,便于调研活动的开展。 其次,在实践之前,实践队员分别设计了网络及纸质调查问卷,分别发布及打印出来。从收到的调查问卷回复当中,我们能够分析出社会大众对聋哑群体的认识程度、关注程度。

再者,实践调研主要以上海市聋哑群体为对象,以浦东新区、闵行区、闸北区、杨浦区聋哑人为代表。在校期间,实践队副队长提前与各区聋人协会和居委会等组织协商沟通并达成一致,他们同意实践队前往采访与调查。

另外,各组织在接到通知后,安排聋哑朋友参与实践调研,聋哑朋友也同意配合,让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在实践过程中,考虑到聋哑人的器官缺陷,队员们会随身携带纸笔,通过纸笔书写、助教翻译解释等方式与聋哑人沟通,降低了沟通对话的难度。

最后,实践队副队长提前联系了配合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相关组织和单位,希望其在我们正式提交调研论文前,给出他们的宝贵意见,我们再做最终的修改和完善,以便较全面的分析聋哑人的生活状况,这也取得了相关组织和单位的同意。

综上所述,调研可行性高,易于实现和完成调研任务。

六、调研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通过调查上海市的聋哑人的生活状况,更进一步的了解聋哑人,听见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世界。

2、通过实践时的宣传和分发的问卷调查,希望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聋哑群体,了解手语表达知识,为聋哑人付出更多关爱。

3、借此实践调研的机会,望与随手执梦语言文化中心建立长期合作, 以后每周六参与手语培训课程, 同时积极参与其举办的相关手语活动,也提供部分志愿者,让大学生更好的帮助聋哑人。

4、借此实践调研的机会,望与闸北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了解更多的聋哑文化、手语文化,并借其提供的场地作为平台, 共建一些“关爱弱势群体”活动。

5、借此实践调研的机会,望与闸北、杨浦聋哑人协会建立长期合作, 以便日后了解聋哑人生活状况的改变,也为他们提供大学生志愿者,让大学生们走进社区,同时呼吁广大社会群众参与“聋健共融”活动。借闸北、杨浦聋协与其他地区聋协的关系和实践队主动联系,望能与上海各区聋协进行沟通与联系,切实了解上海聋哑人的生活状况。

6、通过对刘一手心火锅店的采访,更多的了解以聋哑文化为底蕴的企业,为聋哑人寻找相关企业,并将信息与聋哑学校和聋哑人协会交流,帮助聋哑人就业。

7、心语实践队员们通过与聋哑人的接触,深刻感受到健听人和聋哑人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重要性,有了这些经验,队员们将更加坚定的致力于呼吁社会公众对聋哑人的人道主义关怀,为聋听互助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二部分:聋哑人生活现状调查

一、调研情况介绍

聋哑青少年生活现状——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 聋哑中年生活现状——刘一手心火锅 聋哑老年生活现状——周浦镇旗杆村

社会人士对聋哑人的关注度——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 政府人士对聋哑人的关注度——杨浦、闸北聋哑人协会

(一)聋哑青少年生活现状——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

根据这些天走访调查得到的情况,我们了解到现在上海的聋哑青少年的生活并不太理想。虽然国家政府负责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上的一切开销,但是,这部分同学的家庭情况、未来的就业状况依旧让人很担心。以上海聋哑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例: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先选好了专业,毕业以后基本上是电脑程序员、厨师、酒店服务工、作者等等,但是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少会有管理人员招聘残疾人工作,所以也就造成了那部分家庭状况本就困难的聋哑同学的生活更加艰难。根据采访聋哑学院的老师们,我们得知,同学们想要找到一份能够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是很难的,虽然学校有和一些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表面看来聋哑同学们的就业状况并不艰难,但是真正能被录取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所以就业状况是阻碍聋哑青少年成功迈入社会的一道壁垒。

其实,聋哑青少年中最让人担心的是那部分心理不健康、自暴自弃的同学, 而今社会上聋哑青少年犯罪现象也的确不少见。据调查统计,在2007 年,浙江某聋校有一名19 岁的在读男生因多次参与团伙盗窃而被刑拘。一研究者曾对该校1993-2000 年毕业的218 名聋生进行调查,该校先后参与团伙犯罪的毕业生共计25 人,男15 人,女10 人,其中有5 名男性先后入监服刑,而且据反映这些孩子大多数家里父母经常对他们冷言冷语或者在校园经常遭到异样的眼光或者嘲笑辱骂。由此可以推断出聋哑青少年的家庭、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其影响还是很大的。温馨的家庭,和睦的同学关系会培养出一个乐观向上,阳光开朗的少年, 相反则会很大程度上造成聋哑青少年心理的扭曲,进而有可能造成犯罪的发生, 危害社会利益。

(二)聋哑中青年生活现状——刘一手心火锅

聋哑中青年作为已经踏上社会的成年人,需要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就更多了。以一些接受过聋校教育的青年为例,过去聋校的课程强调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少考虑到聋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也很少考虑学习这些知识对聋哑学生将来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也就导致他们只会局限于理论,而社会并不需要这种理论性人才,因此他们的就业范围大多限于体力劳动,月收入很低,而较低的收入水平使得他们易产生仇富等心理。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抱着一种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所以他们对工作没有很大的热情,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况且个别聋哑人犯罪造成大众对于聋哑人朋友的误解, 政府的全力扶持也使得大家缺乏扶助关爱聋哑人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愿意为聋哑人提供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的人或单位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使得聋哑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选择犯罪,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其结果可想而知。

万绿丛中一点红,刘一手心火锅店正如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它是一家专门招收聋哑人的火锅店。虽然聋哑青年在店中也不过是服务工作者,但是,在这里, 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而且生活的很开心。虽然偶尔会有顾客向他们投来同情可怜的目光,但乐观开朗的他们又岂会在意。然而,就上海目前情况而言,像刘一手心火锅店这种可以为聋哑人提供工作的单位不多,不过令人欣慰的一点是, 随着手机,电脑等网络通信工具的发展,聋哑同学可以去华为,康佳等通讯的公司谋求发展,聋哑人拥有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相信以后聋哑人将会在未来的各个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聋哑老年生活现状——周浦镇旗杆村

相比于聋哑青少年的无助,中青年人的困惑,老年人的生活其实更为糟糕。虽然每当有文艺晚会等热闹的活动时,社区里的老人也会来参加,但是大家的积极性并不怎么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基本上是被助残员说服去的。这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本就有残疾,而且已经年老,身体器官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行动不便,所以大家并不是很乐意来参加活动。然而这些原因也导致了聋哑老年人们爱产生避世,得过且过的心理。

在我们的调查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市闸北区的某户聋哑家庭的生活还可以算是温馨。在这一家五口中,除了奶奶健全外,叔叔,阿姨,哥哥还有新娶的嫂子都是聋哑人,由于工作原因,哥哥和嫂子去了日本,家里只剩下了叔叔和阿姨。叔叔和阿姨虽然从单位退休了,除了那些许的退休金,他们平时靠做一些简单的缝补工作来补贴家用,照顾老人。相比于那些意志消沉的老人们,叔叔和阿姨的心态还是很好的。据观察,叔叔和阿姨每天晚饭后都会在社区里散散步、压压腿, 偶尔还会参加社区工作人员为残疾人准备的活动,而且,根据叔叔、阿姨的计划, 未来的某年叔叔、阿姨会选择背着背包外出旅行,不管所去地方远近,事实上只要风景优美,人开心,生活有意义,那么便不虚此行。除了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精神打动了我们,还有叔叔阿姨之间那种相濡以沫的爱情也令我们唏嘘不已,风风雨雨四十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着走到了今天,不管曾经他们经历过怎样的挫折,他们依然相互搀扶着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他们向我们证明,无声世界的也可以是美好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心态看待你的不幸。虽然这对聋哑夫妻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聋哑老人,但至少他们证明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击败所有不幸 的利箭。 (四)政府人士对聋哑人的关注度——闸北区、杨浦区聋人协会

自从张海迪当选第五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后,政府对于聋哑人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国家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每个社区都有助残员,聋哑学校的学生享有免费的教育和生活补助, 社区里老人每个月也有生活补贴。就拿上海市闸北区、杨浦区聋人协会来说,虽然协会里的助残员也是聋哑人,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可以和正常人通过文字交流,也可以和文化较低的聋哑人通过手语交流,每周末基本上都会举办聋哑沙龙等活动,过重大节日的时候还会在社区举办小型晚会或者大家一起玩游戏等。他们本身或许还可能有其他身份,但这份工作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快乐,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

总的来说,凡是受到政府帮助的聋哑人至少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可是,放眼整个中国呢?在一些偏远的山村或者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组织里,聋哑人的权益并没有得到保障,一些政府的官员贪污腐败,上级下方的善款经过层层剥削, 最终到聋哑人手里的并没有多少。国家对聋哑人的法律其实已经修订的很多次了,所以政府相关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再提高对聋哑人的关注度,像聋哑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工作的环境和工资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就业和学习问题、娱乐生活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也随时需要给予保障,使他们“安静”的生活变得更“安净”。

(五)社会人士对聋哑人的关注度——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 相比于政府对聋哑人的关注度,社会人士对聋哑人的关注度不得不说很低, 据一份不完全调查显示:仅有百分之九点四的人接触过聋哑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根本不了解聋哑人的各种现状。关于手语普及度调查一项显示,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会一点手语。虽然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关爱聋哑人,但是他们的集体主张却是由政府来关爱,都认为政府才是解决聋哑人生活困境的主要力量。更有部分市民对帮助关爱聋哑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许多聋哑人犯罪危害社会, 不应该给予帮助。这种种数据与答案都说明我们大众对于聋哑人关注度很低,了解度更低,愿意为聋哑人提供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的人或单位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容易使聋哑人朋友对于社会温情,人道主义产生失望感,更对生活失去信心。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组织——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他可以算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民间组织,成员当然包括聋哑人和健全人,每周六他们都会在闸北图书馆开设手语教学课程,由聋哑人亲自教授日用手语,目的就在于可以普及手语文化,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聋哑人,关心聋哑人,因为他们坚信只有推广规范、标准的手语,才能最大限度的给予他们聋哑人与聋哑人,聋哑人与健听人之间的交流的平等。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聋哑人与健全人缺乏交流

现实生活中,聋哑人的人际交往是很贫乏的,他们往往只与家庭成员、助残员及其他残疾人交往,而与健全人之间,不仅缺乏交流,还存些许隔阂。 首先,由于聋哑人身体上的劣势,小部分聋哑人内心比健全人更加封闭和极端,导致他们不愿意和健全人交流,这对其自身成长和社会和谐都是相当不利的。

其次,手语在社会群众中的普及度不高也是聋哑人和健全人缺乏交流的原因之一。餐厅点菜、商店买东西,甚至是问路,这些普通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对聋哑人来说,却是困难重重。聋哑青少年在校园里,他们可以用“手语”畅行,但离开校门,他们必须随身带上纸笔或能编短信的手机,否则,连在餐厅点餐都会成为他们的困难。

再者,社会人士对聋哑人的关注程度不高。他们很少会主动与聋哑人交往,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没有跟聋哑人接触过。但聋哑人也是社会的一份子, 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了器官的缺陷,对于他们而言,我们实在是太幸运了,我们应该对他们多付出一些爱心,担起共建社会和谐的责任。

(二)聋人工作现状不乐观

很多聋人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受过教育,以及一些人尽管受过较好的教育也很难找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往往不是太好,有的甚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且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所以聋哑人也缺乏相关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导致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招收他们。除了他们自身心理和受教育因素外,因手语的普及度不高而导致的沟通障碍也使他们失去了很多的工作机会。

虽然现在社会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一群体,许多企业会招聘聋哑人,政府也会采取一些措施鼓励企业招聘这类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上海聋哑人人数还是较多的,顺利找到工作,能满足生活所需的人群还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人在就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聋哑人娱乐活动不多

聋哑人通常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他们很少和正常人交流。他们会有自己的圈子,喜欢群居,一般人很难了解他们的世界。很多地区的聋协、志愿者组织会为聋人创办活动,但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聋人却不多,一般连占一个地区聋人总数的10%都不到,而愿意参加活动的聋人也是经常活跃在活动中的。另一方面,组织大型的聋人活动还是相当困难的,在通知、管理聋哑人方面实在缺少人员。

另外,政府也没有为聋哑人建设专门的活动场地,以至于聋哑人的娱乐活动很有限,也很难进行一些健身活动。

(四)聋哑人就医困难

目前上海只有一家医院—东方医院配备“助聋门诊”,且只在周五下午开放。在2012 年9 月之前,上海没有任何一家医院配备手语翻译,虽然现在有所改善,但是医院地点、时间的限制,对于聋哑人看病还是不利的。而有些地区距离东方医院比较远,聋哑人为了看“助聋门诊”可能坐车都要坐好几个小时。除此,如果一些急性病痛产生,但不是在周五,那么他们还是只能去普通门诊,遇到医生无法理解他们,这对治疗增加了困难。有些聋哑人也因与医生交流困难,不愿意到医院看病,“小病扛着,大病拖着”, 导致很多聋哑人积存了不少健康问题。

除了跟医生沟通存在障碍,挂号、缴费、取药......就医的每个环节对聋哑人来说都不容易。有人做过调查,没有手语翻译的帮助,医生看一名聋哑人患者的时间大约等于看七名普通患者的时间。而且聋哑人的观察能力特别强,别人如果不耐烦,即使皱皱眉头,他们都会有所顾忌。 手语不普及、沟通困难、误解多,再加上种种担心和顾忌,聋哑人去医院要面对正常人想不到的压力,很多人因此就默默地选择了“知难而退”。这一系列问题也是现在聋哑人不敢看病、害怕看病的最主要原因。对他们来说,看病成了日常生活中最担心的事情之一。

(五)聋哑人敬老院问题

敬老院服务对象包括:自理老人、不能自理老人、五保户等,因此聋哑人是可以住敬老院的。但是,健听人与聋哑人交流是存在困难和差异的。第一,敬老院并没有专业的手语翻译。服务人员因不能完全理解老人的需要, 无法对他们进行细致的照顾。第二,现在的很多老人是不懂专业手语的。他们即使与会手语的服务人士交流也有一定困难。第三,有的聋哑老人不识字或看不清楚字。这些都是聋哑人住敬老院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上海目前没有专门的聋哑敬老院。虽然政府说正在建设中,但据闸北聋协一地区主席所言,政府在这方面的办事效率相比于其他地区是比较低的, 所以很多聋哑老人都没有受到很好的照顾。

(六)聋哑人犯罪

近几年来,聋哑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团体化、专业化和地域化的特点,他们所结成的团伙犯罪配合默契,手段狡猾,严重地危害了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部分聋哑人因心理因素、受教育程度、社会等因素,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一些犯罪活动。而且少数聋哑老人因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的教育不完善,以至于他们的子女吸毒、赌博等。 根据《刑法》第19 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犯罪可以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这包括三方面的意思:

一、又聋又哑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但不是一定就从轻或免除处罚;

二、是否要免除处罚,还要执法机构视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的轻重给予决断;

三、聋哑人犯罪跟免除或减轻处

罚之间不存在必然性。由此可见,对聋哑入犯罪,既不能姑息迁就,也不可矫枉过正。

第三部分:聋哑人生活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聋哑人自身因素

(一)心理因素

经过几天的调查出的情况,我们发现聋哑人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糟糕,而这其中有很大程度是源于聋哑人自身心理。首先,由于聋哑人身体上的劣势,他们的心理相对封闭,不愿意和身体健全的人进行交流,导致他们的交流仅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这就导致了他们心理的阴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哑人的正常生活。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身体的缺陷,以至于很多企业单位并不愿意招收他们,所以他们的生活往往不是太好,最重要的是由于他们的缺陷经常遭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而陷入自卑的情绪,进而导致心理的扭曲,阴暗扭曲的心理使他们经常游离于我们生活的圈子之外,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愿意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相比于和朋友出去逛街,k 歌,吃饭,他们更喜欢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这只会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孤独阴暗,更让我们担心的是,现实势利的社会容易使这些聋哑人产生仇富、厌世的心理,导致聋哑人的犯罪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聋哑人的误会也就加深,变得更加疏远和歧视,如此的恶向循环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所以说,聋哑人的心理对其自身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会给人以正面的影响,使其人生有无法比拟的能源动力,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赢取辉煌的人生;相反,消极的心理会使人对生活失望,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二)受教育程度

据统计,现在老一辈的聋哑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很低,有的老人连字都不认识; 青年聋哑人大多也只是中专,大专的学历,勉强掌握一门技术,可以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勉强生存下去而已;虽然国家现在对聋哑青少年的培养政策很好,聋哑学校也逐渐变得更加规范化,但是这只是针对于类似上海这种经济发达的城市而言的,如果将我们目光看向全国,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普遍较低的教育程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聋哑人的正常生活。文化程度低和身体的缺陷导致一些正规的单位企业并不愿意招收他们,而一些饭店餐馆招收服务人员,但部分聋哑人却又不愿意前去工作。所以导致他们的收入实在低微,贫富差距的显著甚至把一些心理扭曲或者心术不正聋哑人走上了极端——犯罪,对于他们来说从事这种活动不仅赚钱快,而且不要求文化学历,不看你的身体状况, 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聋哑人走出中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另外,受教育程度以及身体的不方便也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有着诸多的不便利,例如,一些聋哑人在就医看 病时有着一些困难。除了跟医生沟通存在障碍,挂号、缴费、取药......就医的每个环节对聋哑人来说都不容易。有人做过调查,没有手语翻译的帮助,医生看一名聋哑人患者的时间大约等于看七名普通患者的时间。而且聋哑人的观察能力特别强,别人如果不耐烦,即使皱皱眉头,他们都会有所顾忌,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国家、社会应该多关注聋哑人的受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这不仅会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而且,对下一代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也大大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家庭内部因素

(一)家庭教育问题

聋哑人的教育一直是个顽疾,有的聋哑人无法到专门的聋哑学校接受教育, 只能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接受着家庭教育。但是,有的家人,尤其是聋哑老人们, 他们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让孩子们达到合理的文化水平。此外,社会给予聋哑人的教育福利也不够,没有识字班诸如此类的教育途径让聋哑老人认字,也没能让聋哑人们尽可能地到聋哑学校上学。如此一来,很多问题会衍生,例如看病时无法和医生沟通交流等等。所以,我认为家庭的教育必须得到重视,无论是老人还是中青年人,都该让自己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社会也应该给聋哑人们更多的关心,开设更多的福利项目,让聋哑人们能够更方便地接受教育。

(二)家庭对聋哑人的关爱程度不够

聋哑人的健康心理和幸福生活与家人、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程度密切相关。有的聋哑人得不到家人充分的关爱,被当做累赘、被指责、被嫌弃,在社会中也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和关心,政府等机构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聋人便利设施等等。聋哑人们便产生了不满、情绪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暴自弃等,久而久之,聋哑人不再喜欢和他人交流交往,也无心工作,将自己封闭在内心世界,更有甚者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情绪,进行犯罪活动,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害人害己。要解决问题,得从家庭、社会以及聋哑人自身入手。作为聋哑人的家人,应当多多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而社会也该为聋哑人提供帮助,让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在聋哑人自身方面,他们应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乐观坚强地生活。聋哑人的幸福生活需要聋哑人、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各方的努力。

三、社会综合因素

(一)社会人士对聋人责任心、关注度不高

社会人士对聋人责任心、关注度不高会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聋哑人与健全人缺乏交流。聋哑人的人际交往是很贫乏的,他们往往只与家庭成员、助残员及其他残疾人交往,而与健全人之间,不仅缺乏交流,还存些许隔阂。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主要还是由于社会人士对聋人责任心、关注度不高。聋哑人本身由于存在生理缺陷从而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但是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帮助会使他们更封闭和极端。

第二,聋人工作现状不乐观。很多聋人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受过教育,以及一些人尽管受过较好的教育也很难找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往往不是太好,有的甚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聋哑人就业一般都是在福利工厂。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激烈的竞争使很多福利厂难以维持,导致聋人工资待遇更低,生活条件更差。对于这种情况,残联和聋协这些组织,他们应该有渠道和方法来帮助促进聋人工作,但聋人依旧出现巨大的工作压力还是跟他们有一定关联。另外, 虽然有些其他企业会招聘聋哑人,但毕竟是少数,工资待遇也较低,说明社会上还是对聋人缺乏关心和照顾。

第三,聋哑人就医困难。目前上海只有一家医院—东方医院配备“助聋门诊”,且只在周五下午开放。而有些地区距离东方医院比较远,聋哑人为了看“助聋门诊”可能坐车都要坐好几个小时。除此,如果一些急性病痛产生,但不是在周五,那么他们还是只能去普通门诊,遇到医生无法理解他们,这对治疗增加了困难。除了跟医生沟通存在障碍,挂号、缴费、取药......就医的每个环节对聋哑人来说都不容易。有人做过调查,没有手语翻译的帮助,医生看一名聋哑人患者的时间大约等于看七名普通患者的时间。而且聋哑人的观察能力特别强,别人如果不耐烦,即使皱皱眉头,他们都会有所顾忌。

手语不普及、沟通困难、误解多,再加上种种担心和顾忌,这些都是由于社会上对聋哑人不够关注,不够理解宽容,设施不够完善,导致聋哑人去医院要面对正常人想不到的压力,很多人因此就默默地选择了“知难而退”。

第四,聋哑人娱乐活动不多。组织的比较好的聋协集体活动基本上每个月一次,另外,要想组织大型的聋人活动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通知、管理聋哑人方面实在缺少人员,这就需要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了。

第五,聋哑人犯罪。一方面,社会的快速进步,使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较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聋哑人的生活水准提高的却不是很快,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状况。因此,与正常人收入的不均衡及物质生活差距的拉大是构成聋哑人围绕钱物犯罪的动因。聋哑人就业一般都是在福利工厂。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激烈的竞争使很多福利厂难以维持,遇到人员精简,占一定比例的聋哑人首当其冲地被当作累赘打发回家。一些贪图物质享受或为生活所迫,意志不坚定的聋哑人就铤而走险走了犯罪的道路。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象正常人那样贪污、行赂、受贿、诈骗,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方式。近两年,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聋哑人及家庭一般都抱以同情、谦让的态度。有时候,这种谦让和同情是对聋人不负责任的一种放纵。不知法、不懂法, 不会用法导致聋哑人错误地走上犯罪道路。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事是难免的,而少数聋哑人家庭却用狭隘自私的心理来对待社会和别人,甚至以残疾为借口,来过激地报复行凶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构成伤害,结果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法律上,聋哑人和盲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丧失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由于他们在生理上有缺陷,智力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华竟比正常人要差一些,从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周围的了解,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明确指出,聋哑人犯罪同样依法惩处。

(二)手语普及度不高

据统计,目前我国听障人士至少有2 千多万,而我国手语行业发展缓慢,除少数师范类高等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中开设手语课外,手语教育特别是社会培训力量薄弱。在文化、医疗、社会保障、体育、商业、社会服务等各个行业,手语翻译人员的缺乏,使得听障人士难以实现与外界的有效沟通。譬如,因为与医生沟通不畅,聋哑人时常不愿去医院看病;由于向民警问路很费力,聋哑人的出行困难也不少......

在上海,会手语人数不超过1 万人,普及率不到千分之一。造成手语普及率低有很多原因,手语教学缺少途径,对市民来说,除了每周在电视台出现5 分钟的手语示范外,没有其他途径接触到手语,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市民还缺少关爱的精神。我们在努力打造一座无障碍城市,需要精神沟通上的无障碍。

(三)部分地区助残员缺乏专业知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地区助残员缺乏专业知识,培训机制不够会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对聋哑人的照顾会产生影响。助残员,是政府与残疾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他们的工作,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送到每个残疾人的心上,因此在社会层面,助残员和聋哑人应是关系最紧密的。不可否认,助残员从事的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是艰难繁琐的工作,也是崇高的工作,尤其是他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委屈。但是,有少数地区的助残员在培训考试通过之后没有巩固、没有提高,并且不清楚每个残疾人的生活、家庭情况。特别是对聋哑人,手语没有巩固,从而与他们交流依旧有困难,这样导致他们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有些助残员也不愿过多沟通,从而无法很好地照顾他们。另外,组织上对助残员的培训不多,只要他们通过上岗培训或考试,再培训要间隔一到两年。这导致助残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无法及时增

强,对聋哑人的照顾难度也无法及时改善。第二,无法很好地呼吁社会人士关注聋哑人。服务聋哑人是每位助残员的责 任,呼吁社会人士关注聋哑人也是每位助残员的责任。现在,聋哑人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聋哑人与健全人缺乏交流,聋哑人工作现状不乐观,聋哑人娱乐活动不多,聋哑人就医困难,聋哑人犯罪等等。业务知识过硬的助残员一定有能力和技巧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责任心。但是在少数地区,助残员对很多聋人家庭状况、工作状况、心理状态等都不够关注,这或许会导致无法很好地呼吁社会人士关注聋哑人。

四、政府职能因素

(一)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较少

1、聋哑人娱乐活动不多聋人朋友出了上网和电视之外很少有什么娱乐活动,当然老龄的聋人朋友就

更是如此了。老年聋人朋友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一些体育娱乐项目还有玩玩纸牌之类的。

他们也希望找到一些相同年龄段的聋人朋友一起交流、娱乐。所以,这就缺少了一个可以把这些聋人朋友聚集起来,一起活动的场所。 而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每年都有大笔

的财政税收,那为何不把这一大笔钱抽出一部分来修建一些聋哑人、残疾人专用的娱乐活动室。让更多的聋哑人能够走出家门,到外面的活动室来一起谈天说地。此外,残联的经费也应该大幅度地提高,不要因为经费问题而影响到了残联一些活动的组织。毕竟,财政税收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这些聋哑人、残疾人享受到更好的娱乐和福利就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2、聋哑人就医困难在医院随处可以看见无障碍通道,是方便那些肢体残疾的病人来医院看病。

而聋哑人不同于其他残疾人,他们可以走,可以看,只是不能听和说。这就需要医院里要有精通手语的志愿者和医务人员。但是,在上海目前为止就只有每周五东方医院开设的聋哑人门诊专区。显然政府早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为何不尽快地安排更多精通手语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进驻医院,为聋哑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好地服务呢?毕竟,人生病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就近及时的就医。

可是,由于聋人朋友不能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害怕医生不清楚他们的病症进行误诊,他们经常只能自己吃点药就过去了。如果每一家医院都有属于的翻译人员,相信聋人朋友会更愿意到医院里进行治疗。 那就不得不提起目前为止为何只有一家东方医院每周定期开设聋人的门诊呢?不少聋人朋友都反映说:让每家医院都配备手语翻译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我却想说如果政府真的下决心去做的话,到目前为止就不可能仅仅只有一家医院有这项服务了。至少,全市每个区的大医院都应该配备手语翻译员,最低要求也是医生或者护士能够懂得基本的手语吧!让市聋协对全市的一些大医院进行一次培训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这需要政府大力地支持,所以希望政府能够对聋哑人就医困难这件事情重视起来,加快办事效率。

3、聋哑人敬老院问题 老年人在小辈繁忙无暇照顾的时候,小辈大多会送他们去敬老院安享晚年, 毕竟敬老院里有一群老爷爷老奶奶一起谈天说地,下下棋、打打牌,不会一个人孤独寂寞。但是,如果是老年聋人就不会那么开心了,因为在敬老院里大多老人都看不懂他们的手语表示什么,其次就算聋哑老人会写字交流,其他老人也不一定认识。这就导致聋哑老人很难与敬老院里的其他老人交流,而里面的护理人员也不懂手语,那么敬老院就比家里还不如了。因为,在家里小辈还会因为不放心, 经常来看他们,陪他们谈谈心。而在陌生的敬老院中,子女就放心得多,看望的次数也会很少,并不知自己的老父老母其实比在家里更加孤单。

而在上海有那么多的老年聋人朋友,为什么就没有一所敬老院有配备精通手语的护理人员呢?或者,市政府也可以出资建一所专门为聋哑老人服务的敬老院。在那里,就可以有许多跟他们一样的无声老人,大家的沟通和娱乐就会方便得多。当然,也要招收一批护理人员对他们进行手语培训,让他们看懂手语,了解老人们的基本需求。

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政府愿意出资对那些护工培训,相信他们都很愿意参加,这对聋哑老人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4、上海市聋哑人福利少

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

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在调研中,一些聋协的负责人、助残员就曾指出上海政府对聋哑人的明显比 外地的少。例如:在一些地方,当地政府会为聋哑人建造活动室,组织他们活动; 还有一些省市会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手语的培训。尽管,上海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环境比这些地方好上许多,但是,这些服务措施在上海都是非常少的。

更不用说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发展。日本政府每年都要为这些社会福利的建设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对那些一级视障的甚至每月会发放近4800 人民币的抚恤金。同时,日本政府还会鼓励民间兴办福利机构,而作为回报,这些企业会给予一些经营方面的优惠政策。

再对比上海的市政府,每年大量的财政税收很少有投入在聋哑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上面,每个月对残疾人也只有基本的低保金,这对上海这座物价昂贵的城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要说出台鼓励民间企业资助开办福利机构了。所以, 我认为在这方面上海还是要像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至少也不能比中国的其他地方差。上海不光要建设成为中国金融上的龙头,更是要变为中国对残疾人最关注的城市。

五、法律制度因素

(一)聋哑人的就业法、保障法不完善

一、残疾人的就业聋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业是

聋人的立身和发展之本,也是聋人走向社会、参与劳动与国家建设、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更是“平等、参与、共享”精神的真实体现。虽然,聋人就业率在不断提高,但是聋人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调查中了解到,当前社会聋人就业问题是:聋人的职业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聋人与社会之间相互适应的进程发展缓慢;但是残疾人的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在聋校当教师也是聋人就业的热门途径之一,而且随着国际上双语聋教育的兴起,对聋人文化的深入研究,聋人教师已成为聋教育宝贵的资源。但是国家设定的行业准入制却成为聋人进入聋校当教师的最大障碍——很多聋人根本无法通过教师资格证考核中的普通话测试。虽然有些地方可以通过其他变通的方法来达到聋人进入聋教育领域的目的,但毕竟制度没有原则性的改变并对此形成法律保障的话,其所作所为也就“名不正言不顺。”

二、聋哑人就医困难

2014 年8 月6 日,民生新闻登出来一篇《聋哑人看病困难重重》的文章引

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或许有些聋哑人觉得他们会写字看病或许不是那么困难其实不然。在医学用语方面,有些人或许没有接触过这些陌生的词汇,因此,并不了解这些代表着什么。而对于这些聋哑人本人的病情处在什么阶段,严不严重, 接下来要怎么治疗等,就更难表达了。医生表示:“沟通难,聋哑人患者急,我也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聋人朋友是家属陪伴去医院看病的,但是他们只会日常沟通的手语而不能表达一些检查的意思和原因。

比如,一些残疾人在做皮试前,内心会感到疑惑,并认为可能是护士弄错了药而不配合。“他们看到开的单子是挂盐水,但不理解为什么还要打一支小小的针。”市爱聋手语事务所负责人纪梦婕说,而且聋哑人也不清楚要观测多久、如何观测。

有一回,一位聋哑人拒绝做皮试,经纪梦婕解释,以前做的皮试已经失效, 为了人身安全,需要再做皮试时,聋哑人才明白并配合。等他同意做皮试时,后面排队打针的患者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在仔细地研读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第六章社会保障篇章的46 条到51 条更多地是对那些肢体残疾的残疾人多一些帮助,而对于聋人这一群体并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也就是说在平时看病的过程中聋哑人跟医生的沟通困难等等的问题并没有被考虑进去。因此,医院也就自然而然地忽视了要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要进行手语的基本普及以及招收一些会手语的医护人员的想法。

三、聋哑人敬老院问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第41 条到底5 条中有笼统地提到要

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事件,促进和残疾人的交流。但是,他的内容并不具体, 很难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对于手语方面仅仅只考虑到在电视节目的播出中要有手语翻译。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手语对聋人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不仅是娱乐, 日常的沟通也是需要手语的。试问:敬老院里的护工不能明白聋人朋友烦人需求, 如何能够帮助聋人朋友?所以,我觉得应该让敬老院里配备至少一名会手语的志愿者或者工作人员。让每家敬老院做到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一个区县要有一家,方便聋人朋友能够享受到更好地照顾。或许,招收一些聋人朋友当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又可以促进聋人就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上海市聋哑人福利较少在福利方面,上海的聋人朋友可能会有一些低保之类的经济补贴,可以直接

跟街道助残员联系。但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中一些低保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如果有孩子正在上学那就是雪上加霜了。而在中国的其他地区,据我们在调研中的一些资料,我们了解到许多外地的街道都会为聋哑人建设街道活动室,组织聋人朋友健身、或是其他活动。这些都体现了上海聋人的福利较少。

而在法律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聋哑人的福利这一问题。一切都要依靠各个地区的残联负责,残联则是更加关注肢体残疾的人群,毕竟聋人能走,能看,只是不能听和说。作为上海北京这些大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不关注聋哑人这一弱势群体。逐渐完善关于福利方面的法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此让那些不重视的地区省市有所参照的标准。

其实,判断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不但要看高楼大厦有多宏伟,马路广场有多宽阔,更要看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发展权、就业权是否得到保障,要看聋哑人人等“弱势群体”能否得到人性化的关怀,能否真正融入社会。

(二)聋哑人的法律援助相关条例不完善

具有残疾的人员很容易就会被人利用而进行犯罪,对于聋哑的犯罪的集团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如果将他们进行处罚和逮捕也存在着一些疑问,大大增加了难 度。

(一)对付聋哑人犯罪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其他地方的聋哑人犯罪情况不得而知,但在深圳,聋哑人犯罪可以说是一个令政府、司法部门深感棘手的问题:一是聋哑人数量众多,成百上千; 二是他们往往结伙频繁作案,令人防不胜防;三是在对他们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存在实际困难;四是虽屡屡打击但收效甚微。在实施犯罪活动的聋哑人中,仅有少部分人被抓,而被抓者之中又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被处以刑罚,因此,具有劣迹的聋哑人仍逍遥法外,混迹于社会当中,经常与执法部门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不少时候,他们也会被作为“三无”人员清出特区,但很快又通过各种渠道再次返回,造成屡清不止的局面。而且,不少聋哑人彼此间样貌近似,而每次被抓后又故意报上不同的身份情况,令执法人员难以区分,从而导致总体情况难以掌握, 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管理了。

(二)对聋哑人缺乏必要的程序予以确认与精神病人必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同,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聋哑人并

无规定须进行司法鉴定,仅凭办案人员的感觉或当事人的说明来予以认定。一般情况下,聋哑人的特征、表现等与众不同,很难冒充。但由于聋哑人在法律上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导致了一些只聋不哑或只哑不聋,甚至各方面均正常的人冒充成聋哑人,以钻法律的空子,司法实践中也已发现了此方面的例子,而是否有成功蒙混过关而受到轻判的犯罪分子就不得而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一个法律漏洞,应尽可能予以堵塞,以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对聋哑人一律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有悖立法精神我国刑法对聋哑人在法定的量刑情节中冠之以“可以”,这是硬主软次的选

择性规定,它虽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但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机动性,它与全硬性的规定“应当”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这主要是考虑到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的高度发达,使又聋又哑的人有可能借助先进科技而受到良好教育,使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不逊于正常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就不应减轻其刑事责任。

因此,在办案过程中,应否对聋哑人从宽处理,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综合考虑,不能千篇一律地均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那些智力发育正常、犯罪性质严重、手段狡猾、情节恶劣或者教唆他人犯罪情节恶劣的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等则可以不从宽处理。但司法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无一例外地对聋哑人进行从宽处理,从而导致作案的聋哑人均能获得轻判,在关押一段不长的时间后就获得释放,重新回到社会后又继续实施犯罪。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情况就是,越来越多的聋哑人把法律的这一特别规定作为一把“尚方宝剑”,更放肆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部分执法者对于立法精神理解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有悖立法意图,使该规定在适用时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四)聋哑人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受教育、惩罚后改过自新的并不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目前对聋哑人的正规特殊教育还不够普及,导致他们的文件水平普遍偏低,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也相应较低,是非观念含糊,一旦受到坏人的教唆、操纵,就容易成为他们手中的工具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部分聋哑人被抓及被判刑后,由于监狱、看守所等条件的限制,只能与其他正常人

犯一起关押。而上述场所也很少专门配备懂手语的管教对聋哑人进行必要的说服教育等感化工作,很难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去认识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故聋哑人通过服刑后真正悔罪、决心痛改前非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当他们回到社会后,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及难以自立,经常受到歧视, 很多又自暴自弃,重蹈覆辙。

(三)关爱聋哑人相关条例落实不力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职工的招用等方面歧视残疾人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残疾人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个别用人单位认为聋人难管理,但碍于政策规定, 就打起擦边球,只要聋人把残疾证挂靠在单位里,不用到单位上班,每月发给三五百元工资了事。

这就是法律的执法力度不够,落实得不到位,导致的一些用人单位造成的问题。而那些聋人朋友也没有专门的免费法律援助,没有律师的帮助,他们很难去法院起诉这些用人单位。其中, 第六十条还规定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有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确需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残疾人,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这条法律即使规定了一些援助措施,但是却没有对违反这条法规的人给予惩罚措施,这就导致基层群众很难真正落实。 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43 条中提到:开办电视手语节目, 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推进电视栏目、影视作品加配字幕、解说。但是,现在的电视节目也很少有配备手语翻译的了。因此,对于那些不识字的聋人朋友来说,他们的娱乐方式很少。保障法中还提到了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参加国际性比赛和交流;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这2 点。

但是,实际上据残联反应,这些活动都是很难开办的,第一是由于残疾人的出行不方便,而聋哑人又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第二是由于款项的来源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所以每年仅仅只能举办大型的活动一到两次。这样的频率对于改善娱乐生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体现了关爱聋哑人的落实力度不够。

第四部分:改善聋哑人生活的对策研究

一、聋哑人自身方面

(一)保持良好心态

要从根本上改善聋哑人的生活状况,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解决聋哑人的自身问题。以海伦·凯勒为例,她的生活一直暗淡无光,可是自从有她的老师安妮在她的身边一直鼓励着她,有她的父母对他的支持,海伦才会对生活重拾信心,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影响一个人心态的因素或许有很多,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对自己的影响是直接的。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一位残疾人从精神上接受自己,接受他人,接受这个社会。

正如塞缪尔所言“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 它也笑着看你”。一个人的出生是不能自己可控制的的,但是我依旧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聋哑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直面自己,克服一切困难,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

(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人,如果思想和自身素质不提升,那么即使他拥有再好的生活环境,也并不能活个有质量的生活。毕竟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身为新世纪的新一代,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裕,残疾还是健全,你都必须以努力学习为提升自己的素质的必要途径。现在国家为聋哑人提出了很多的福利政策,方便他们去学校学习,和正常孩子一样。这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聋哑人文化知识底下的问题,也为下一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聋哑人拥有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残二代”。

二、家庭方面

(一)重视家庭教育

教育为本,聋哑人的家庭教育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由于很多聋哑老人的文化水平低,无法教导其他家庭成员,自己的生活也存在诸多问题。中青年聋哑人未接受正当教育的也不在少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认真看待聋哑人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为聋哑人提供适当教育机会和便利设施,比如为聋哑老人开设识字班,让他们学会写字,这样在就医、购物和与人交流时能减少障碍,又比如政府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让中青年聋哑人到专门的聋哑学校上学,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这样他们将来的就业问题也能得到适当合理的解决。

这样,聋哑人得到了教育,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也能更加重视在家庭方面的

教育,在心理素质、为人处世、教育、生活上给予青年聋人更多教导,很多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都得到了适当的解决,聋哑人可以更健康更幸福地生活。 (二)家庭成员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如今,很多聋哑人的家人们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聋哑人是家庭的累赘,是社会的累赘,他们甚至认为聋哑人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无法自力更生, 只能依靠家庭。因此他们对聋哑家人产生了厌恶、嫌弃的不良情绪。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聋哑人的心理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和扭曲,产生类似自暴自弃、自卑的恶心理,对他们的成长和生活无疑是有害的。所以,家庭成员的观念必须得到转变,摒弃错误的观念,理解和接受新的思想,要知道聋哑人也是一群智慧、努力、积极的群体。他们也需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关爱聋哑家人,教导他们, 抚育他们,要相信聋哑人其实和普通人一样,他们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快乐的生活。

三、社会方面

(一)推广手语

手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在交往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 手语学习有利于听觉障碍者与听觉障碍者、健听人与听觉障碍者之间的沟 通

听觉障碍者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们需要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

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在社会上同其他社会成员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为了实现这种需求,让听觉障碍者与听觉障碍者、与健听人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与沟通,这就需要有一种适合的、有助于相互交流的语言工具。手语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共同使用、交流的语言工具。

(二) 手语学习是从事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聋教育工作者在对听觉障碍者进行思想教育、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帮助听觉障碍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都必须使用手语;利用手语组织校会、班会及各项活动,手语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总之,手语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作为听觉障碍者、聋教育工作者和手语研究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研究手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手语真正成为听觉障碍者交际的主要工具,并在听觉障碍者参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 还要一些推广手语的途径。

(三)将推广中国手语作为一项社会化工程,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1、国家应像推广普通话一样来推广中国手语,使之制度化、法律化中国手语是中国聋人的“普通话” ,各地聋人只有掌握了这门规范的语言,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交流。国家要把手语规范化工作列入有关部门的计划中,像推广普通话一样来推广中国手语。首先,政府应确立手语的法律地位, 制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在特定的场合必须使用中国手语,相关人士手语水平必须要达到规定的等级。其次,成立手语测试委员会,负责中国手语的推广工作, 制定出手语测试的实施办法和等级标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测试并颁发手

语等级证书。第三,要求聋人教育工作者、手语翻译等必须要持证上岗。手语测试工作将是使中国手语规范化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2、营造手语学习的良好环境

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扩大手语的宣传范围,使更多的人了解手语、

运用手语,为聋人营造良好的手语环境。(1)利用电视媒体、互联网,开办介绍手语的节目,系统地向大众推广中国手语。(2)残联、学校定期开办手语培训班,对聋人、聋人教育工作者、聋人亲属、手语爱好者进行培训。(3)银行、电业、邮电、医院等窗口行业应进行服务手语、行业手语培训。通过这些手段,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了解手语、使用手语,积极为聋人创造无障碍交流的环境。

3、建立各级手语研究会,加强中国手语的研究工作争取残联的积极支持,建立各级手语研究会,加强中国手语的研究工作,使

手语词汇的采集、增删、交流、教材的改革制度化、规范化。研究会承担的工作有:对各地的聋人手语进行收集、整理,扩充中国手语词汇;根据聋人生活、学习需要,运用中国手语的构词方式及时地制定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词;编写系统的手语培训教材;促进各地手语的交流等。手语研究会的成员要由语言学家、聋人教育工作者和聋人共同组成。以聋人和聋人教育工作者的深入理解和实际经验,加上语言学家丰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取长补短地开展研究工作。手语研究会的建立,能够积极推广中国手语,及时解决中国手语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广州市手语研究会自成立后,不仅大力宣传、推广中国手语,举办了多期手语培训班,还广泛吸收当地手语中的精华和出现的新词汇,先后出版了《广州市聋人手语词汇》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以及《手与聋》等书籍,这些手语工具书的出版对当地中国手语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组织“聋健共融”活动

聋健共融是美好的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愿景。要实现这样和谐的愿景,我们必须消除一些障碍。

首先,要消除对聋哑人认识的障碍。不少人把聋哑人当成累赘和包袱;有些人对聋哑人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感,给聋哑人造成精神“歧视”。其实, 随着科技进步和聋哑人自身的努力,他们完全可以正常地融入社会,聋哑人在很多领域干得比健全人还好。只要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聋哑人,消除不必要的认识障碍,不给他们任何“特殊”的对待,尊重他们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就能与他们更和谐地相处。 其次,消除政策实施的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聋哑人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领域享有的权利。然而,聋哑人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的情况仍然存在。不少单位宁愿每年交钱也不雇用残疾人,有的学校以影响升学率等借口不让聋哑儿童入学,一些医院对聋哑病人就医敷衍了事,侵犯甚至剥夺聋哑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障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第三,消除环境设施的障碍。已经开始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给出了答案,条例在方便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安全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所进行的建设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软硬设施的完善,不仅给残疾人提供了生活便利,更为其全面、充分、无障碍地融入社会生活创造了条

件。第四,消除聋健交流障碍。随着语言学家对于手语研究的深入,手语的语言 地位逐渐得到人们的承认。人们逐渐认识到手语是羽翼丰满的语言,是与有声语言平行的语言。现如今,我们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聋人群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尽管聋人群体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他们的地位和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和世俗偏见,聋人想真正实现平等, 参与社会仍然举步维艰。为更好地帮助聋人就业、自立,实现其平等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做贡献,与主流社会达到最佳融合的目标,我们听人应该多了解,多学习手语。实现聋人群体与听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第五,消除聋人心理障碍。首先,做好个人心理调节工作心理康复的过程是让聋哑人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让残疾人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 逐渐适应生活、学习、家庭或者工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主要面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心理的健康。其次,做好家庭及同事(同学)协助工作聋哑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圈子之中,家属、同事、同学等一些联系比较密切的人员的态度对于残疾人的心理状态的调节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心理康复不仅仅要关注聋哑人本人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要注意这些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理解残疾人造成残疾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给聋哑人以关爱,从而缓解残疾人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进一步为聋哑人的心理康复扫清障碍。最后,做好心理专家协助工作------最好懂得聋哑人手语,边于交流...... 心理医生是接受专门训练的人员, 他们不仅仅掌握心理治疗的理论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大量临床治疗经验, 对正常人和残疾人的指导与帮助是其他人员无法取代的,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聋哑人找到心理专家及心理医生,邀请心理医生走进家庭、社区、康复中心等地方为残疾人驱除消极心理的影响,恢复正常人的心理......

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这表明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关注度、支持度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在努力消除影响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包容和无障碍环境, 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因此,我们应该消除障碍,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包容和无障碍的社会。聋哑人和健全人一样,既应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也应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希望社会能够对手语持开放态度,消除聋人社群和健听人之间的误解,促进聋健共融。

(三)加强助残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助残员,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是一周培训就可以解决的,考试通过了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巩固,不断的充实提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这是艰难繁琐的工作,也是崇高的工作,尤其是他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想不

到的困难甚至委屈。面对少数地区助残员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的不足,我们将向地区残联反映以 下问题: 一是要严格培训,严格考试,严格上岗; 二是要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队伍的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素质; 三是要树立社会工作理念,推动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四是要 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四大员”,即:残疾人工作的服务员、管理员,信访工作的接待员和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员,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质量。 他们大多同是残疾人,应更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体会他们的疾苦。助残员应和聋哑人心贴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助残员应反映聋人的心声,给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温暖。助残员应做好工作而刻苦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助残员应做好有关的宣传工作,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四)开设聋哑人活动场所

盲人聋哑人的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许多省、市举办了文化补习班、扫盲班和师资训练班。有些地方还召开盲聋哑职工教育经验交流会、动员会,积极开展工作。绝大多数省、市对盲聋哑青壮年职工的扫盲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一些大城市还办了业余初中、高中班,正在向新的高度攀登。

不少协会已建成或正在动工兴建盲人聋哑人活动中心或俱乐部,文体活动非常活跃。全国盲人音乐录音比赛的部分优秀演员聚集在北京,举办盲人音乐会, 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向驻京各国使节和外国朋友演出,向解放军演出,扩大了社会宣传,影响很大。各地还为全国聋哑人艺术表演录像比赛进行了会演和一些准备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协会协同体育部门举办了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例如全国伤残人乒乓球锦标赛、“自强杯”聋哑人篮球邀请赛等,这些对伤残人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起了促进作用。

聋哑人活动中心的成立,让聋人朋友们有了自己的“家”,不论春夏秋冬, 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能有个安稳的地方聚在一起。他们互相交流,互传信息, 一起娱乐活动,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时光。

四、政府方面

(一)医院、公共场合开设聋人窗口、组织手语翻译人员

在医院和一些公共场合,依靠聋人朋友纸上写字来交流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情,这时就需要一些手语翻译员了。医院自是不必说,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 聋哑人也不例外,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一位手语翻译员来安慰他们,做一些必要的帮助会让他们倍感关怀。

当然,只聘请

一、两位手语翻译人员是不够的,还要定期地组织医院的医务人员、医生、护士、还有其他公共场合的人员进行手语培训。让他们能够看得懂一些基本的手语,同时也能够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聋人朋友服务,让聋人朋友感受到社会、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二)开设聋哑中老年院校

聋哑人不像其他的残疾人,他们乍一看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他们只是不能说不能听而已。所以,他们也可以跟我们一样有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

支撑起自己的家庭。或许,有些聋人朋友因为学历不高的原因,很难找到一份工作,那么政府就可以出资开办一所聋哑中老年院校。这所聋哑中老年院校可以以培训一批能够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的聋哑人为目的,教授他们一些技术,同时在毕业以后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些工作。 当然,这座院校也是聋人朋友相互交流的场所,在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 我们开到了一群笑的很灿烂的孩子,希望这些中老年人也能在院校里认识一些朋友,并且时常联系,多多交流,丰富他们原来可能有些孤单的生活。

(三)适当增加聋人福利

在上海,聋人的福利仅仅只是一些低保的收入,可能每个月只有600 到700 元,这对于月最低工资早已经是1820 元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说明显是不够的。要知道每个月一家人在上海的最低消费早已经到了最少1500 元,这还不包括孩子上学的费用。这只是一个方面,对于生活、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方面也还有严重的不足。比如,教育方面如果残疾人的孩子是健听人那么孩子根本没有任何教育方面的福利。试问如果仅仅夫妻两人依靠1400 元左右的低保金孩子还能够安心地上学吗?这也是聋人家庭普遍不是很富裕的原因。还有医疗方面手语翻译的缺少,电视节目普遍缺少手语翻译的情况,这些社会福利对聋人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上海市政府就要适当增加聋人的福利。首先要从生活的低保金入手, 最少也要1000 元左右,还有孩子的教育上那些聋人孩子固然享受到了很优厚的补贴政策,但是对于聋人夫妻的健听的孩子,政府也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每月的饭钱和书本费都是免费的,还有高中的学费也要适当减免。此外,医院还有其他公共场所正如上述提到的要增加手语翻译,方便与聋哑人沟通,为他们服务。在文娱方面,政府也要增加一些措施,在每个区县要建立一些聋哑人的活动室,电视娱乐节目必须都要有字幕,重要会议还要有手语翻译员,以便聋哑人了解国家大事。 (四)建立聋人敬老院

根据这次调研,老年人在聋人朋友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而子女又在工作的这种情况。其实,如果有一家敬老院是专门为老龄聋人开办的,相信子女一定愿意送自己的老父或者老母去敬老院安享晚年的。

聋人敬老院看起来比较难,其实只要把那些聋人朋友的没有工作的子女召集起来,再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手语培训,这样就能很好地跟老龄聋人沟通了。毕竟,这些人都熟悉与聋人沟通,也不会有一些轻视聋人的思想。当然这样做也是不够的,政府还可以招收一些护理人员,对他们进行手语培训,在通过一定时间的手语学习,学会用手语跟人交流之后,安排到这个聋哑人敬老院来工作。

同时,敬老院里还可以建一个活动室,供老年聋人在里面进行活动。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低,不认识字的老年聋人朋友,政府还可以请一些专业的手语翻译员, 在聋人朋友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同步进行手语翻译,让老年聋人朋友享受到比在家里更好的娱乐方式。

五、法律方面

(一)完善关爱弱势群体立法

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需要一个结构合理、内部完善的法律体系。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加强立法,合理立法。(1)在宪法中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进行原则性规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可以明确写入宪法,赋予其宪法效力,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立其崇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排除各种势力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侵犯。同时也为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地方性规章保护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依据。(2)制定一部专门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法。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关乎中国社会的稳定,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基本法,防止现实中存在的地方立法多样化现象。(3)重视专项立法,增强法律可操作性。弱势群体的成因不同,保护的范围和方式也不相同,有必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制定专项性法律,针对某一类弱势群体进行保护, 这样不仅节约投入还能提高效率,提高法律实效。

(二)严格关爱弱势群体执法

立法公开是实现行政立法参与的前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已使大量的政府信息公布于众, 政府透明度得以提升, 为公民了解行政活动提供了较大帮助。但从具体规章创制过程来看, 大量的信息披露仍处于迟延状态, 信息公开的范围狭窄, 行政机关通过“ 定密” 来规避公开, 选择性公开现象比比皆是。

政府信息公开面临的种种问题, 导致了行政机关和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弱势群体难以对与其关联密切的立法事项作出清晰的评估, 缺乏“ 有效公开”的立法参与程序因而使权利处于“ 虚化” 状态。针对这一状况, 立法须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的机制建设。 一是行政机关应当在规章制定初期, 保障公众群体参与后期活动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如《在环境问题上获取信息、公众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公约》中规定: 行政机关应当帮助和指导公民设法获取信息, 在立法之初就应当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 如公开相关的规划纲要、环境政策建议方面的分析报告、公众参与决策的基本方式等。

二是针对规章立法的事项, 应尽可能全面地公开公众须知晓的相关信息。对此, 可参考《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的规定, 将预制定的规章草案或其主要内容进行公告, 制定的时间、地点以及规章的性质,制定规章的主要依据, 规章草案的主要内容。 三是应加强行政机关和弱势群体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良性互动。对此, 行政机关要定期公布立法规划, 主动和公民沟通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 不断积累经验, 逐步实现立法公开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四是强化立法公开的程序规制。弱势群体在立法公开中的意见不能得到反馈, 往往是因为缺乏相应制度化的监督和惩戒措施。对此, 应在行政程序法中规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公开制度、说明理由制度等, 而且要有明确而细致的规定, 同时必须确定违反程序的救济措施和法律责任。通过对立法信息的了解, 弱势群体可以在参与立法时有的放矢, 使其利益表达的话语权和有效性得到增强, 弱势群体参与立法的良好氛围可得以逐步形 成。

(三)加强司法保护

1、在对聋哑人适用法律时要区别对待总的原则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律对聋哑人从宽处理。对曾受到良

好教育、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与常人无异或主观恶性大、屡教不改、犯罪情节严重的要与正常人一样判处应有的刑罚,以消除部分聋哑人企图利用自身的缺陷来钻法律空子的侥幸心理,同时也可以起到教育、惩戒和震慑其他聋哑人的效果。笔者认为,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专门对聋哑人的犯罪、处罚等具体标准予以细化并以司法解释等形式加以确定,以便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减少执法上的偏差。

2、严惩操纵、教唆聋哑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活跃于一些大中城市的聋哑人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不但有大小“头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有“帮规”及划分势力范围。鉴于幕后操纵者一般不亲自实施犯罪,故即使抓获其手下的聋哑人,整个组织甚至集团并无受到大的影响,犯罪仍然继续,甚至于变本加厉。因此,除了加大力度去抓捕作案的聋哑人外,还应采取一些先进的侦查手段配合侦查,如特情、卧底、跟踪、窃听等,力求深挖犯罪源头。而当一旦抓获了首要分子、主犯,就应依法严惩,决不姑息,不让其有任何可乘之机。

3、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资料鉴于绝大部分聋哑人拒不交代真实的身份情况,回归社会后又难于控制,故

聋哑人即使在事后被发现有犯罪嫌疑,但往往由于证据不足而无法对其予以制裁。虽然目前有关司法部门在抓到犯罪嫌疑人后,一般也进行拍照及制作指纹卡, 但由于聋哑人的流动性大、提供的基本情况又多为虚假,故难于比对和确认。为增强资料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更有效地打击聋哑人犯罪,应将抓获的聋哑人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指纹输入电脑,以便于办案。这种做法可考虑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大、中城市尝试,继而逐渐在全国推广,实行全国联网,从而让犯罪的聋哑人再也没有机会蒙混过关。

4、设立专门场所进行帮教,创造就业机会让聋哑人自食其力

针对聋哑人的自身特点,可设立相应的劳教、劳改场所并委派一些懂手语的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说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措施进行疗治,同时还可以由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帮他们摆脱心理的阴影, 以正常的心态回归社会。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能力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让他们自食其力,恢复自信心,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真正地融入社会。

第五篇:关注高中留学生群体的学习与生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留学生加入了留学大军中。他们在经历了申请学校的激烈竞争之后,终于获得国外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满怀期待地开始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留学生活。然而,在短暂的新鲜感消失殆尽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茫然,压力和磨砺。慧谷出国的后续服务团队从多年的后续工作中发现,高中留学生群体的海外学习与生活非常值得家长和社会予以关注。

在学习上,高中留学生遇到的困难在以下几点:

1. 不适应纯英语教学环境。很多留学生反映,由于语言障碍,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甚至在老师再次讲解后,仍然听不明白,但又不好意思请求老师再次讲解。对于这点,慧谷建议:小留学生们应该树立自信心,明白这是大家都存在的问题,而不仅限于自己。应该很清楚地告诉老师:“对不起,我仍然不明白,是否可以再讲解一遍?或者课后我能否请教您?”

2. 2. 美国历史,地理,宗教等科目有困难。慧谷建议,留学生在出国前就应及早了解留学意向国的文化和历史,一方面对未来学习这些科目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尽早融入这个陌生国度的生活;

3. 3. 语言考试及升学无规划。国外高中一般都有国际生advisor,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升学进行指导。建议留学生让advisor做出一个大致的考试规划,制定目标,并且在暑假回国的时候可以在TOEFL和SAT培训机构进行强化培训。

在生活上,小留学生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困难:

4. 1. 与寄宿家庭关系不融洽。许多小留学生在入学一年内会要求更换寄宿家庭,理由基本上无外乎几点:寄宿家庭主人很冷淡,不如开始时那样热情;洗澡时间规定太苛刻;总是督促留学生打扫房间卫生;食物不合胃口;不能每日坚持接送上学。

5. 慧谷建议,应该尊重寄宿家庭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作息规律。西方国家的午餐通常很简单,可能只是一个汉堡和沙拉,这让家庭优越的留学生们无限怀念家乡的美食。然而,即使食物不合胃口也不要浪费食物,因为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尊重他们的行为。另外,尝试主动积极地和寄宿家庭沟通,和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建立感情,相互信任,相信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一定会看到明显成效。

文章来源:无锡慧谷出国移民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业下一篇:大学生兼职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