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呈现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目标。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分层教学中的实施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两级分化现象较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摘   要】  自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践,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突出,未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们从本质上对分层教学模式充分地认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从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设计科学合理性的分层标准,开展有效性的分层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以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分层模式;运用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能力参差不齐,倘若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教师们明确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因地制宜的分层教学环节,把握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一、设计分层学习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们将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同时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任务,为学生设计分层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努力尝试下一层学习目标,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首先,教师明确某一章节的教学任务和重难点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多个层层递进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依次设计以下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尝试勾股定理的证明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让学生清晰各个学习任务之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究数学教材内容,促进学生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当学生遇到自身不理解的数学知识时,先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产生自身独特的见解,再向教师提出疑问,完成课堂答疑解惑的教学任务。最后,教师结合自身对各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对自主学习探究的成果进行考查,进一步保证分层学习模式开展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分层教学过程

分层教学过程并不是指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种层次展开不同的教学环节,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环节进行分层设计与实施,否则会形成数学课堂区别对待的教学现象,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地开展数学知识的讲解,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开展分层的课堂提问环节,形成有效性的分层教学过程。

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已学的数学知识开始对其中进行拓展和延伸,逐步引入当前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开展分层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点与圆有哪些关系?”的简单性问题,挑选数学能力一般的學生进行回答,当回答的结果不够全面时,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得出“点在圆内、圆上、圆外”的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对问题进行拓展,向学生提出“直线与圆有哪些关系?”的延伸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上个问题解答的思维下展开分析,选择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回答,运用所学的数学名词进行回答,得出“相交、相切、相离”的答案。最后,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圆与圆之间的关系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进行分析,运用自身的数学思维,得出“相交、内切、外切、相离”四种关系,实现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同时,开展分层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分层评价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构建分层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开展统一的数学考核,根据学生在数学考核中的表现,开展分层评价,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在教学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出数学概念性的简单问题,让其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度,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开展鼓励性评价。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向学生提出拓展性的数学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情况未达到分层评价的标准或者自身的期望时,一方面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另一方面实施语言上的鞭策,促使其更加努力。另外,数学考核是检验学生数学能力、分层标准设计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考卷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能力对其所解答正确的习题进行分层评价,比如,对于数学成绩一直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在于基础题型解答是否正确,鼓励其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习题进行尝试,在分层评价的体系下,坚定自身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同时设计由易到难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水平较低的学生无法对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构建分层的评价体系,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完善的分层教学模式,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作者:杨定标

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摘要: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呈现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目标。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分层教学中的实施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因材施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两级分化现象较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呈现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分层教学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目标。

1、学生分层、分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课程标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在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中2名优生,2-3名中等生,1~2名后进生。

2、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次后,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

3、备课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4、教学过程分层: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分为:看书自学──分层设疑──合作探究──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检测──分层作业。

5、作业、练习分层:对三个层同学的作业布置不同: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稍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课内外作业,分课后练习题为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课堂上达标、课后教材中的习题其中复习巩固用做课内补充,完不成时与综合运用题一起留作课下必做题,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拓广探索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6、课内课外分层指导:因人因组而异,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特长学生品质的指导,辅导时,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增加竞赛讲座。除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帮教小组,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实现“兵教兵”,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测试分层与评价: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检测,以课本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在学生评价中没有单一、固定的方法,随着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内容、主体等的变化,评价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

8、分层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分层次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使分层次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分层次教学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2)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贯彻“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3)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只有唤起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分层次教学才会永葆青春。

(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发展,达到缩小两极分化,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进步”的机会。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叶尧城,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 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3] 叶尧城,何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作者:周贺新

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篇3:

新教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如何才能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懂数学、使用数学,成为每一位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而言,受生长环境和个人发育的影响,在学习的同一阶段,会与其他同龄学生形成不一样的学习习惯,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初二阶段的数学教学出发,探讨新教改下的分层次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二数学;分层教学

现代教育事业里,中学夹在小学与高中之间,既是小学学习基础的检验者,又是高中学习能力的垫脚石。对于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的作用,除了显性的提高学习成绩之外,隐性地对学生自身思维思考、逻辑判断等多维度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而数学本身的晦涩难懂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丧失信心,进而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因此,老师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以保证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一、在初中数学中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推断的能力要求标准较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较大。尽管新时期课程改革后的数学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但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让老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划分,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牢固根本,让基础较强的学生发展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适应老师的节奏,还能让学生在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能力的有效提升,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加强的模式,从而逐渐让学生在数学成绩逐渐提升的过程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在初二數学中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分层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上,教学的目标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同时也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起着指引的作用。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中,老师的教学目标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不利于引导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而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分层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数学老师逐渐开始从知识、方法、观念等角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以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薄弱项和擅长项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如粗心、乐观、抗压能力能力强、空间想象力差等等,帮助学生们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按照目标的规划来安排每天的数学学习任务。在学生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当学生取得较大进步或者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帮助,并对目标进行调整,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压力与动力的相互作用之下,进行数学学习。

(二)尊重学生主体,分层教学形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老师更多的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杂糅到一起,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了“教”的层面,并没有明白“学”的重要性。因此,想要最大化的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的效率,老师就要认识到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基础情况,来开展数学教学。这就要求老师要从自己的教学模式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老师可以按照学生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来进行分组,让每个组内学生们的优劣互补,并设置以下需要学生组内合作讨论的问题:明确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等,并对这些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各选择一道习题来进行讨论分析。老师通过给予学生讨论和自主研究的空间,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组内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在与其他队友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别人的长处,从而及时的完善自我。

(三)合理设计作业,分层练习重点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可以发现,在同一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在面对作业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说明不同学生对于相同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会影响他们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能够体现作业布置的作用,老师要在了解并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课后作业的分层布置,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在具体的习题布置中进行难易程度的区分,从而让作业的布置更加具备针对性,并确保课后作业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比如,在学完《勾股定理》后,老师可以设置以下作业:(1)完成勾股定理的计算题(2)完成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应用题。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用计算题的方式巩固加深他们对概念理论的认识;对于基础较牢固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入生活问题,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结语

中学阶段,学生受生活环境和学习情况的作用,会在个性发展和学习方式方面形成不同的习惯特点。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当认识到分层式教学方法的优势,通过对学生、对教学、对作业进行分层,能够全方位、深层次的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吕江海.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21(2):127-128.

[2]罗洁班.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及转化措施[J].求学,2021(5):39-40.

作者:曾绮梨

上一篇:准备金制度完善银行贷款论文下一篇: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