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以人为本——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2-09-19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教学班级多数为50人以上的班级,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掌握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如何应对这种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法等进行简要的论述。

1 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思想是历史的遗产。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把学生分为不学而知叫“天才”, 即上等, 把学而后知叫次等, 它是分层教学的源端。分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 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 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 以育人为根本, 以因材施教为方法。分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即“教育目标的短视性”、“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和“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2 一些有效的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2.1 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对学生分层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 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 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 就是A组为金牌组, B组为银牌组, C组为铜牌组, 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C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其中, A、B、C组学生分别占全班人数的30%、50%、20%左右, 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 A层学生所占的比例应有所增加, B、C层学生所占的比例应有所减少。分层前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学生明白分层教学的目的, 了解分层教学的方法, 并说明该分组模式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地作些调整, 合理地进行升降, 消除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分层后, 再按自愿结合的方式组成互帮互学小组, 每组里A、B、C三层学生都有, 给学生提供互帮互学的机会, 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 使分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石

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 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 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 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 设置分层练习、作业, 设计反馈检测题,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其中还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层学生潜能的发展。

2.3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探究为主线, 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 做好分层设疑, 分层释疑, 分层练习, 分层指导, 分层反馈, 分层纳入知识系统等六个教学环节。具体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 精心分层设疑, 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接着进行分层练习, 教师分层重点指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再进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 教师对时间、题量、难度等方面做合理的安排, 使各层学生学得灵活、主动。最后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反馈和指导, 做到统筹兼顾, 矫正提高, 在此基础上,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纳入整个知识结构中,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2.4 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 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 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分层辅导包括查漏补缺, 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对A层学生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解题的思路分析, 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 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B层学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C层学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 鼓励其学好数学。

2.5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布置不同的作业, 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学生, 作业的份量较少, 难度较低, 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 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A层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 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 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要求A层学生也要完成B层学生的要求, 鼓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和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也可以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 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置三道习题, 让各层学生选做, 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2.6 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学生评价中没有单一、固定的方法, 随着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内容、主体等的变革, 评价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 因此, 新课程要求多样化学生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 (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 , 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分层教学是使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 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 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但整体水平提高后, 并非不存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 只不过此时比原先提高了。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 在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

3 实施分层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学有所成, 学有所得, 增强学习信心,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 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 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此外, 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虽然分层教学有如此多的优越性, 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一个班级内学生所处层次不同, 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 使各层学生互相激励、启发, 而不是互相干扰, 难度较大。二是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对同一教学内容, 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工作量也是很大的。三是我们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 对分层教学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存在不足。

因此, 分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还有较高要求, 给广泛推广增加了难度。但是, 我们相信,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在新课程的面前, 教师就要敢于实践, 敢于探索, 不断总结, 才能发现更适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摘要:新课程中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质上就是要承认差异, 张扬个性, 提高素质,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就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新课程,以人为本,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

[2] 王友恭.中国科技教育[S].中国科技教育编辑部, 2005 (5) .

上一篇:高中数学能力目标教学的实践应用研究下一篇:垂直电梯轿顶护栏贯标设计原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