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2

分层递进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主体的转化, 让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1 分层教学思想的理论依据

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了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 从而也凸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分层教学设计思想, 就是在努力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学科的情境, 通过“协作”、“会话”等方式, 达到学生的“意义建构”目标的教学之路。所以,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1.2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认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教学时, 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其中的一种发展水平就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或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他们已有的发展区之内, 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如果学习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现在的发展区, 那么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了, 或者需要学生一定时间的自我摸索。另外, 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指出传统教学不管学习内容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都一概进行讲授或直接灌输的方法, 大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也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这一理论也说明, 如果教学内容大大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的“自主学习”将是无效的。

2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2.1 实施动态分层, 关注个性发展

分层教学实施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分层, 分多少个层次, 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如何体现学生中心和兴趣中心, 让学生会学, 想学, 乐学,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影响学生学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那么, 我们在制订分层教学方案时, 不能仅按考试成绩高低划定学生的层次 (实际上是按能力分层) ,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意志强弱、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智力因素均应综合考虑 (还可按目标分层) 。并且, 层次划定后并非一直不变,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 根据学生发展变化的情况, 应作出必要的调整,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调整是对他们有利的、必要的, 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 精心设计, 模式导引, 取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基于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分层教学思想, 在实施时, 应根据学生发展实际和教材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以模块化和模式化的方式, 让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从经验走向成熟,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数学, 在生活中运用数字, 在多元评价, 多元考核, 自主探究过程中, 促进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具体作法如下。

单元同步, 分层达标。分层教学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的。在每单元教学开始前制订好教学计划, 并印发给学生。教师对全班学生作单元介绍和学法指导。在此基础上各层次学生对照计划安排进行自学, 教师按计划分课时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辅导教学。

分层讲练交叉、循环进行。对每个层次的讲解内容不宜集中、时间不宜太长。尤其是对低层次学生讲解应适于“少食多餐”。

精讲精练, 辅导为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宜精讲精练。对于课内内容应精心策划, 通过对学生提出的质疑中发现共性, 尽量让学生自学讨论解决, 加深印象, 并且还应及时矫正。

课内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内主要精力应放在对多层次学生的辅导上, 这是分层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充分有效的课内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核心。

统筹安排, 适时调整。分层教学比传统教法复杂得多, 所以教师必须统筹安排, 协调好多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学实际常常会与计划不一致, 所以必须及时收集信息, 及时调整。

分层设座, 相互帮助。可将同层次学生集中编在一块, 共同研究, 相互学习, 其效果往往胜过他人讲解, 虽然会使差生不能及时得到优生的帮助, 但是, 教师会去辅导他们, 同时也减少了抄袭现象和依赖心理的滋生。当然, 教师可帮助优差生结对子让其在课余互助。

考试与评价分层, 实行多元评价。数学新课标指出:“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 可以设置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问题等多种层次”因此, 考试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分层设制试题, 及时评价与矫正, 只要学生在相应层次中达到了基本要求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认定其获得了成功, 而且还可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的要求看齐, 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加以选择。比如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等形式;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 可以采用开展长周期作业等方式;要考查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 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等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都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3 结语

实施“分层教学”, 对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分层教学”迫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指导思想, 克服满堂灌, 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体现;“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研究学生, 精心设计过程, 精心设计分层训练题, 使教师驾驶课堂教学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综上所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确是一种大胆而有效的尝试。它有利于因材施教,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使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同时, 分层递进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 又要能收得拢, 并且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要能充分预见性, 同时更要提高教学水平和驾驭能力, 有能力应对那些教学中并未预设的因素。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 既要能独立思考, 又要学会与人合作。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和客观差异性, 把教学对象、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层次化。本文论述了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并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分层教学实施模式, 并对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问题提出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 吴跃华.做学习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J].专题讲座, 2005.

[2] 教育部.数学新课程标准[DB/OL].

[3] 曹春.浅谈初中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初中数学教学参考, 2001.

[4] 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9.

[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炼油化工设备换热器的密封泄漏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下一篇:浅谈发现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