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硕士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向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为主转变的大形势下,综合研究了德国、美国、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学校+联合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概念、动因以及构建进行了阐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硕士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硕士论文 篇1:

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一种灵活、高效的方式实施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或“高级定制”。深入探讨了其内涵及其适用范围,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其培养方案的新内容,并结合实践指出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及目前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以项目为纽带;产学研合作

作者简介:秦红玲(1978-),女,湖北随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方子帆(1963-),男,湖北黄冈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教育是以前沿学术知识为教学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和人才培养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随着工学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及2010年工程硕士的大量招生,教育资源更显不足。利用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必要。本文提出的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一种灵活、高效的方式实施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或“高级定制”。

一、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是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模式,指产、学、研各方通过具体的项目结合到一起实施研究生的培养。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在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生产、教育、科研主体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质量,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依托具体科研项目,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指在研究生培养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论文开题、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诸方面采用的特定运行方式和操作范式的总和。

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生产、教育、科研主体,整合各自的目标和优势,围绕人才培养和教育而进行的具有生产、学习、科研三项功能的教育合作,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是此种产学研合作的核心。[1]

这种培养模式依托具体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合作关系随项目合同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项目合同关系的解除而解除,是一种动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适合于产学研三方进行初期或者短期、随机的合作。

二、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空前加快,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现代的高级专门人才既要具有坚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更要具有实践动手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研究生教育“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2]为了使研究生能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校需给研究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科学研究。但随着教育规模的飞速扩张,这种教育资源显得异常紧张。2010年,全国开始大规模招收工程硕士后这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与此同时,技术的快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组织持续的技术创新变得十分必要。但随着新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以及不同学科、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的日益明显,再加上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企业仅仅依靠组织内部途径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有时甚至需要人才的“高级定制”。

组织间合作的一个关注点就是互补性,产业界和学研方拥有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它们之间的联动能够创造组织间协同效应,使创新集成活动最为有效。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以一种开放、动态的模式展开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高效而灵活,能够实现社会优质资源的最佳配置。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协作创新机制,在国民经济和教育中的作用必将日益凸显。

三、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新内容

1.培养目标新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而确定的。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其本质规定性包括:一是高层次性;二是专业性;三是研究性。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正是研究生教育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其目标是促进高效改革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利用社会资源创造课题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环境,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有利于企业或研究所的人才积聚、储备能力,增强其研发和创新能力。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在培养目标上注入了新的内容,即具有很强的就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科研开发性。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研究性、职业性、应用性、开发性等六个特征(如图1)。

2.培养过程新内容

人才培养过程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以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上主要体现为:校企“两个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导师组制”。如图2所示。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主体学校单一化格局,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并非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与高校并列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提要求,下订单。在招生录取、课程安排、培养计划、论文研究、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企业与高校作为两个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把研究生培养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完成学校与企业共同规定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研究生进入到项目组参加工作实习、课题研究、实验和论文撰写,培养其工作实践、技术应用、科研开发能力。研究生的论文部分工作在项目组完成,毕业时回到学校参加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的答辩。这是一种学习-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性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方法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由招生、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过程实施、推荐就业等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时,应全面考虑各环节的特殊性。

1.招生

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既可以实施于工学硕士的培养,也可以实施于工程硕士的培养。为了满足企业人才“高级定制”的需要,也考虑学生个体的意愿,在招生时可单列目录招生,甚至可以考虑在录取分数线以下进行特招。在面试时请相关企业参与面试、考核。

2.导师的确定

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实行“导师组制”。导师组选自科研项目组,由来自学校与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一位具有导师资格(来自学校或企业)的研究人员为主导师,导师组其他成员为副导师。来自企业的导师享受学校导师同样的学术待遇,按照学校导师管理办法管理。

3.培养计划的制订

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可由导师组与企业相关技术部门、人事部门共同确定。学校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题体系时可以增设一些选修课,并从企业聘请部分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主讲教师和硕导,以兼容这种培养模式。

研究生从事的课题和论文经过导师组共同选择认定,一般为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生在第一年修完规定课程后,可以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在学校或企业进行课题的研究,只需保证双方资源都得到了合理利用。

4.考核

考核包括毕业论文和研究生能力的考核。毕业论文考核包括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的评审、答辩等环节的考核。在这些环节中,应该更注意课题的完成程度是否达到技术及使用要求。在研究生的能力考核方面,应该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与企业文化的相适应性。

五、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困难

以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一种“快餐式”的方式来实现人才的培养或“高级定制”,高效而灵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及推广价值,但目前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政府引导和宏观推动,激励政策和措施落实不到位

“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自建成以来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作了非常多的尝试,上海市高校和企业广泛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成功与政府的宏观推动和引导是分不开的。[3]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要想顺利推广和应用,除了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努力外,也需要政府的宏观推动,并从宣传和氛围营造、企业和学校的人才流动机制、科研项目的审批多方面制订相关政策进行引导。从大环境上创造条件,推动产学研三方合作。

2.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因为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那么也需要学校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模式以开放、动态的形式来与之相适应。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部分管理模式沿用了本科教学的管理模式,较严谨。欲使两者相适应,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

3.经费投入不足

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具有动态性,在双方的合作还不深入的情况下,经费的投入也很小。要支撑这样一个独立的培养体系往往需要学校在师资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发展,同时还制约了双方在共同感兴趣的科研领域、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六、小结

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用具体的项目将产、学、研各方结合到一起实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级定制”,灵活而高效。作为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初级形式,运用得当,可以推动产学研三方在科研领域、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近两年来,三峡大学与某军工研究所在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合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证明此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虽然目前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协作创新机制,在国民经济和教育中的作用必将日益凸显。

参考文献:

[1]肖国芳.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1号)[EB/OL].http://211.81.22.16/ziliao/1.htm.

[3]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建设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秦红玲 方子帆 张屹

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硕士论文 篇2:

“学校+联合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在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向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为主转变的大形势下,综合研究了德国、美国、日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学校+联合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概念、动因以及构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培养模式 联合基地 人才培养

[收稿时间]2013-05-03

[作者简介]周良海(1978-),男,湖南邵阳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吕玉航(1978-),女,湖南邵阳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一、前言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155.1万,培养规模仅次于美国。然而,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培养方式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不利于研究生的就业。因此,必须构建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积极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实现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应用型为主的培养模式的转变,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又可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

二、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

世界上研究生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德国、美国、日本, 这三个国家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各具特色, 它们的先进经验, 对于构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和改革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一)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1.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典范,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学徒式”。德国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太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对学分也没有严格要求,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 但非常重视讨论、 实验等独立环节和实践训练方面, 实验室和讲座制被广泛地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研究技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教授掌握研究生的录取权,师徒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的个人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研究生的组织管理上,导师具有绝对权威。

2.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美国研究生入学类别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类,另一种是职业类。学术类硕士学位的课程与职业类有很多不同之处 ,前者更加具有学术性 ,强调的是研究,而后者则更加注重高等级的技能培养 ,强调的是应用。

美国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具体的年限由学生本人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科研的开展情况及学习期间的经费等因素决定。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有三大特点:第一,课程设置目标明确 ,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第二,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第三,课程设置灵活,它涵盖了专题研讨课、 独立阅读研究课、导师指导研讨课及课上讨论课等。美国硕士研究生指导方式是由“指导小组”联合培养,注重与工商、企业合作,形成协作式培养模式。

3.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

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 “工业实验室” 为主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模式。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注重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到企业进行科学研究, 通过参加实践课题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管理上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 在管理和培养上以研究室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过程管理,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借鉴

从以上三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各国研究生培养各具特色,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或直接参与科研实践,或跟企业联合,跟工业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掌握深厚理论知识并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研究生层次人才是目前这种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只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学术型研究生人才相对过剩、就业难的局面,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不够,很多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能够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应注重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或直接参与科研实践,或跟企业联合,跟工业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能主动适应行业背景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一)“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

“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学习提供实践场所保证,并在联合培养基地企业聘请研究生的校外导师,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基地挂职锻炼一年,并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指导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企业联合,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

(二)“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动因

1.高校寻求合作的动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高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导师人数、科研经费、设备条件等并没有以相同的比例增加,导致教育资源紧张,一位导师要带几十个研究生,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高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寻求新的力量。这势必促使高校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向社会寻找办学资源和导师力量,国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就成为高校合作伙伴的首要选择。

2.企业合作的动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大企业已经意识到,要想在国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自主研发,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然而,大部分企业的基础研发能力不够,自主创新能力欠缺,而高校作为知识创造的主体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因此,企业愿意提供经费和师资支持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三)“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不仅要在校园中培养,还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注重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将成为“学校+联合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的必要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学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能少于2个月,他们要通过培养单位和社会实践单位的共同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鼓励广大研究生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研究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关注现实、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2.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研究生培养联合基地,是以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为主体,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一流大型企业集团、高新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建立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核心、以促使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的的研究生培养新平台。

3.实行双导师制度

在高校中大部分导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缺乏实践创新的经验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学科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为研究生聘请校外人员作为合作导师。尤其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聘请企业高管作为企业导师,校外合作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协助校内导师制定培养计划,磋商研究生应参与的科研内容,参与学位论文的指导,还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对于校外聘任的研究生企业导师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要为研究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并能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建立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双导师制度,不仅有效地弥补了高校自身师资的不足,而且加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 参 考 文 献 ]

[1] 谢芬,王碧云,李红萍.德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借鉴[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2] 朱宏清,陈鸣曦.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江苏高教,2009,(3).

[3] 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6,(5).

[4] 史兰新,陈永平.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 王刚,崔一梅,陈建成.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8,(7).

[6] 童元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3).

[责任编辑:雷 艳]

作者:周良海 吕玉航

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硕士论文 篇3:

项目课程体系下五年制高职专业基础课实施的探讨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项目教学后,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开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将专业基础课综合化是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节约教学资源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学科体系;项目课程;综合化

为进一步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大量工作,以推进项目教学为主的课改工作。从近十所实施项目课程的分院调查情况来看,尽管各校实施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共同困惑,如何确定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和实施专业基础课教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学科体系下专业基础课教学状况

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一个专业约有3~5门,总课时在260~360之间,这些专业基础课既不同于突出素质教育的语文、英语、数学、德育、体育等文化基础课,也不同于与专业岗位联系紧密的专业课,但它们在学科体系下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在整个学科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目前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是课程结构本身的问题,有的是近年来学校扩招导致的问题,有的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其现状可归纳为:教学内容陈旧且与专业课衔接不好,专业基础课之间内容重复,实践条件不足,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教学内容陈旧、不合理专业基础课内容陈旧,体现在与学科发展的最新水平不相适应,与学科发展的趋势不适应,与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不适应,在实验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实验教学仍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的内容,甚至有些实验内容几十年不变,这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水平,又不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更起不到训练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标准的制定过于简单草率。

与专业课衔接不到位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着专业课教学中需要用的一些知识、技能没有学,而一些对专业课教学无关紧要的内容却占用了不少课时,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也没有为专业课学习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计划制定者对专业基础课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使得专业基础课设计存在着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现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整体观。

课程间内容重复从工科和农科两大类专业来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工科类专业,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物理、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其中物理与电工基础课程、金属工艺学与机械基础课程之间内容上有不少重复。以园艺技术为代表的农科种植类专业,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化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其中化学与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与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与土壤肥料学之间内容也多有重复。据初步测算,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间重复内容所占课时平均在40~80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各课程过于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性造成的。

实验条件与师资相对不足整个专业教学在强调学生基础素质培养时会突出文化基础课教学,在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时会突出专业课教学,这造成了专业基础课相对被忽视,其结果造成了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条件和师资相对不足。最突出的就是许多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许多实验项目能省就省,有的划到专业课实习中一起开出,有的干脆不开,开设的一部分实验还要挤在实训车间或实习农场去完成。在实验教学被忽视的同时,专业基础课师资也相对薄弱。一方面,好教师被安排去上专业核心课,另一方面,好教师也愿意上专业核心课。

项目教学中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通过对一些分院实施项目课程的调查来看,传统学科体系下作为“三段式”中“一段”的专业基础课已不存在,相应划到了各项目课程中去。这样做,学科体系下的一些问题,如多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陈旧、不合理以及与专业课内容衔接不到位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同时又出现了知识点和技能点在不同项目中重复的新问题。

以园艺技术专业来说,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是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多门专业课的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项目课程体系下,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又是许多项目课程学习的内容。如花卉栽培、蔬菜栽培、切花技艺等项目课程都涉及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内容,但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又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试图采取“整体移植”的办法,将某一门专业基础课完整或分几大块纳入到所开设的项目课程中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又回到了学科体系下几门专业基础课单独开设的老路,只是在形式上换了一个外包装而已。有的学校采取“按需分配”的办法,将专业基础课内容分解,按照各项目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这又人为地造成将一门自成体系的课程割裂开来,看起来好像可行,实际上很难实施,而且仍有内容重复之处。试想在学习“扦插枝条”时,需要学习茎的构造,但在这里学生并不一定要了解导管等组织概念及特征。在学习“切花”时,也需要学习“茎的构造”,但在这里特别需要学习“输导组织”,包括导管等概念及特征,而其他的构造部分则可以不学。这样,根据教学需要,“导管”内容放在学习“切花”时学,在学习“扦插”时就可以不学,而“导管”恰恰又是“根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讲“导管”,“根构造”的其他部位也学不好,理解不了。所以,将专业基础课内容分解到不同的项目中去学,要么将课程知识结构生硬割裂,要么就会导致知识点和技能点的重复学习。

项目课程体系下专业基础课的实施途径

项目课程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教学,除了上面提到的“整体移植”和“按需分配”的方法以外,还有两个途径:第一,按项目课程体系下文化课的开设模式,各门专业基础课仍各自独立开出;第二,将几门专业基础课整合开设1~2门单独设置的综合化课程。比较一下,第一个途径其实就是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模式,而第二个途径则既能克服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能避免项目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可实现专业基础内容的合理重组,是项目教学的较好选择实施综合化,首先就是要紧紧围绕后续的项目课程的学习需要来组织综合化课程的内容,要按“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择内容,不需要的、多余的内容坚决删掉,同时要增加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以克服学科体系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其次要对原先的专业课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要达到真正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对原先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机械堆砌。需要综合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不必囿于学科体系下原先几门专业基础课所涵盖的内容,具有公共特性的内容都可纳入到综合化课程中去。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综合化课程的“公共”特性,又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组织教学内容,避免在不同项目课程中出现重复,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作为项目课程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实际教学时数较过去会有所减少,这样就节约了教学资源,在目前各校教学资源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有利于项目教学的开展。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化可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合理重组,从而克服学科教学和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而是目前项目课程体系的较好选择。

开展校际合作,开发综合化课程教材可充分发挥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各专业协作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各分院专业教学的特色、特长和优势,采用“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模式,共同开发各专业公共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各专业可根据专业情况,设1~2门综合化课程。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可开发1门综合化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还可包括气象基础知识)等课程内容,课时可在200~260之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可开发2门综合化课程,其中一门综合化课程包括物理、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内容,另一门综合化课程包括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内容,课时分别都在100~140之间。实际编制综合化课程教材时,每门课程可按照1~2条主线整合内容,各知识点和技能点依主线展开。目前中职农科专业开设的《植物生长与环境》,其实就是一门综合化课程,它是按植物生长及其与环境(土壤及化学)的关系这两条主线组织教学内容的,对五年制高职开发综合化课程具有启发意义。

给予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公共基础课地位给予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公共基础课地位,不仅可与项目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两大块的课程模式接轨,更有利于综合化课程开出时间的安排。五年制高职学制的“一贯制”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如果简单地将综合化课程放在文化基础课后开出,既不能体现五年一贯制的学制优势,也会影响项目课程的开出。纳入到“公共基础课程”后,能很自然地将综合化课程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开出,而不是放在第三、第四学期开出。第一学期开出后,能使学生在“可塑期”就能对专业有所了解,就能接触到植物、机器,这比空洞的专业思想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十分有利于学生尽早树立专业思想和职业观念。

五年制高职实施项目教学法,其根本目的是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以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切不可为追求时髦,或为完成任务而简单应付。如何对待专业基础课,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施教学的态度。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开发合适的教材,并纳入公共基础课统筹安排其开设时间,是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项目教学并提高其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志群.从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谈项目课程开发中的两个基本认识问题[J].职教通讯,2007,(4).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5]许世建,张笠鸣.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7,(5下).

作者简介:

王中军(1966—),男,生物工程硕士,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职业教育技术。

作者:王中军 胡兆群

上一篇:电商时代管理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国际商务谈判注意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