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中,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作为“产业支撑型”专业类型参与建设,为贵州省通信产业与行业提供支持。在项目建设中,通信专业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探索的核心重点,为贵州省通信行业培养能适应和满足行业高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岗位技能型人才作支撑,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 篇1:

“一带一路”倡议下通信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化发展的催化剂,促进人才需求向着创新型、拔尖型、复合型发展。本文针对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现状,结合通信工程专业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培养的理论研究、构成体系架构理论研究和以特色科研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个方面改善和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通信工程;拔尖创新;培养模式

一、引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1]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并且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需要不断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面对各地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地区合作。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模式培养上调整与优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融合,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加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3]。

电子通信技术在科技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商业模式,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在电子通信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通信工程专业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老牌专业,有着良好的专业教育基础。如今依托无人机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进行“天—空—海—地”一体化四维空间通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通信工程专业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创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

美国为优秀创新型本科生设定个性化教育,组织并成立相应的教育协会,允许各学科拔尖人才加入其中,进而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英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注重基础教育,精心选拔2%的优秀学生,加强这批优质生的基础学科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及教学配置,为后续创新领域的拓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法国与英国教育模式类似,选出全国10%的拔尖、优秀学生精心培养,实现“高、精、尖”的培养目标,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双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同样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家还有德国,在校园内设立天才培育机构,设置相应的天才教育课程,于校园外加强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增强学生拔尖创新能力;处于亚洲的日本于21世纪启动“全球COE”计划,加强研究生院的研究机能,为的是在高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培养拔尖创新型科研人才;韩国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从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较于国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虽起步较晚,但从理论与实践上分别进行拔尖創新人才培养研究。从理论上,郝克明、杨德广、卢铁成等教授分别根据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现存体制、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是:(1)培养模式多样化;(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3)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4)注重国内外资源整合。从实践上,我国设立基地班、荣誉学院以及实验基地等科研平台,如北京大学开设的实验班、浙江大学开设的强化班等,主要是希望通过:(1)加强学生动手能力;(2)提高科研能力训练;(3)建立开放式学习环境,进而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4]。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国内各高校虽然有着相应的科研基地、科研平台作为依托,也有着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上面,仍有着诸多不足。

1.过于强调教师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国内高校的课程体制主要以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为主,重视的是教师施教的作用,而忽视学生受教的地位。然而对于一些眼界开阔、思维灵活、创新意识超前的尖子生,有着属于自己的主体性、独立的思考性。一旦忽视这些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师地位,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将会极大打击尖子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内在的学习与创新性,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对学生缺乏因材施教。国内高校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进行大众化教育,针对学生群体施教,缺乏精英化教育,没有针对拔尖学生个体设定专业化、个性化的教育课程。盲目地让学校的拔尖人才从始至终进行大班教育,将会严重地打击拔尖人才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其创新发展的道路。只有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根据尖子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育课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创新领域所需求的人才[5]。

3.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多维实践平台。目前高校中采用的教育方法通常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却不注重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单纯地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灌输,将会导致学生缺乏获取知识的主动性,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高校本身忽视构建拥有本校专业教育特色的独特实验场所,无法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多维实践平台,学生只能被迫地、呆板地进行理论学习,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这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开发具有非常大的制约作用。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再结合我校特有的科研平台,提出如下三方面研究内容。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1)知识体系结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需经历成长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要经过:①生理和心理成长的相互作用;②自然、环境等多层次的外界刺激;③成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创造实践。根据这几点,在人才成长过程中通过创造实践活动以及其经历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分析,给予合理的定位、特定的培养计划、个性化的教学体系,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2)环境体系结构理论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所提供的教育、实践等教学环境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在“一带一路”需求下,需要造就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下进行重组、改革,为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体系结构。

2.拔尖創新人才构成体系构架理论研究。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通过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层面是知识与能力;第二层面是人格与素质。如图1所示。第一层面中,知识与能力体现为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进一步可划分为硬知识与软能力。硬知识是指普通人才想要向拔尖创新型人才转变时所必须具备的扎实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否则根基不稳,难以在拔尖创新层面更进一步。软能力则是指拔尖创新型人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转换为创新应用的能力。硬知识是基础,那么软能力则是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体现。倘若没有软能力,所学的硬知识无法得以应用以及转换,那么创新也将无法进行,毫无意义。因此,硬知识是必要条件,软能力也不可或缺。

第二层面中,人格与素质体现为创新人格与综合素质。创新人格是指拔尖创新人才在进行创新活动中所应具备的本身的人格特性。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科研中,都应有着敢于创新、质疑批判、打破陈规、不拘一格的特性。只有具备这一特性,拔尖创新人才在科研发展、科学应用等领域开拓进取时,才能进一步探索更多未知世界、激发创新思维并持续研究下去。综合素质是指拔尖创新人才所具备的道德、心理以及身体等素质。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崇高的气节、在科研创新上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品质。有这样一颗强大的心,才能有效地保证创新活动的进行并转化为实质。

3.以我校资源为依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建系以来,我系拥有二十五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其中通信工程实训基地为广西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实训基地。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交流的同时,开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的同时,与通信工程专业对口企业进行科研的合作。如今,我校所依托的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广西高校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唯一)、北斗导航位置信息处理科研平台以及水声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广西首个天然水声通信试验场地),在满足“一带一路”经济区域建设中多维空间信息交互和协同需求的情况下,联合打造广西9张创新发展名片中的信息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2张名片,搭建“天—空—海—地”一体化的四维空间通信信息网络等资源,可以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同阶段学习相应阶段的知识和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实现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综合知识的融汇再到能力创新的飞跃。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前沿学科的研究及新技术应用的开发,指导学生就研究项目发表科技论文;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组织申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比赛;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技术项目,对外承接开发任务,或自主开发课题;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进行项目研究。最终培养出一批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工程能力和最新的设计理念,具有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获得项目开发和组织管理经验的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五、结语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电子通信技术中的通信工程专业已然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要想充分迎接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信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最主要的人才缺口。拔尖创新人才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也是国家战略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我校设立时间最长的通信工程专业,必须充分把握其发展方向,并依托我校通信工程实训基地、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广西高校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等特色科研平台,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力争为国家培育出一批优秀的通信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赵志秋.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3]何瑾.“一带一路”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7.

[4]董文杨.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D].湖北大学,2014.

[5]冯慧.大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l for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AN Zhi-cheng,LI Yun,YAO Xing,XIN Yi-li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Top-notch innovation;training mode

作者:谭智诚 李云 姚钘 辛以利

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 篇2:

“师徒结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中,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作为“产业支撑型”专业类型参与建设,为贵州省通信产业与行业提供支持。在项目建设中,通信专业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探索的核心重点,为贵州省通信行业培养能适应和满足行业高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岗位技能型人才作支撑,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产业发展能力 师徒结队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立项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教职成[2011]11号)。

“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理论+实践”的研究与探索过程。针对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考虑传承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融合,探索出一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出来。

一、为什么要研究“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一)通信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国际及我国通信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更新换代频率远高于其它行业。但人才培养的方式依然雷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演进。

2.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不能有效结合。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未能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与通信企业生产一线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脱节,对技能要求不高,造成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偏离企业的实际需求。

3.教学资源和实验设施地域差异性大,存在明显劣势。特别是贵州工业、经济相对落后欠发达地区,信息产业与高新产业不发达,高校与企业间的科研活动薄弱,致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

4.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对于工程实践的项目和岗位创新思维想法的训练不足,从而毕业生走到实际项目运营和开发时往往无从下手,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岗前教育培训。

5.通信行业企业类型复杂,总体上讲包括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施工公司、通信网络运维企业、通信网络服务商、通信产品大中型制造商、通信产品销售及服务商等各类公司,并且企业体系深度大,岗位体系复杂,而这些企业都有着大量可供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由此,对通信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提出了很高的多元化要求。

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描述,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都提出了很高的建设要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光靠本专业自身的师资力量无法有效贴近相关行业发展,也无法满足行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要求”。为此,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原有模式上进行改变。

(二)通信产业高速发展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贵州省通信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贵州通信业“十二五”期间将投资330亿元,开展宽带提速工程、下一代互联网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工程、信息化应用提升工程、城镇信息化推进工程、三网融合工程、“通信村村通” 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通信工程施工、通信设备维护、通信服务与营销方面的人才。

目前中国大陆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超过9亿人,贵州省手机用户数也已超过2000万,且仍有巨大增长空间,移动通信的发展将带来对移动终端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营销人员的大量需求,并且随着3G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手机业务的不断拓展,与3G相关的一条移动通信产业链将急需大量3G网络工程建设、维护人员与手机制造、维修、销售人员。我省以上的通信产业发展背景,将给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型”重点专业提出了很高的建设要求。

面对以上相关问题,在本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中,我们基于企业调研和访谈,系统地研究并建立起了“通信技术专业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初次模型”见图1。形成了行业企业“岗位”与能力要求之间的桥梁,并以此作为本专业探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起点,从中发掘和强化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二、“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探索历程

(一)“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以下是通信技术专业基于职业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所建立的“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见图2。

在以上的理论模型中:

1.“行业企业岗位体系与能力研究、人才培养需求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模式;

2.以“师徒结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建设”为核心,基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将“师徒结队”的人才培养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各个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方式,使“师徒结队”培养模式与通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了:

1.通过“师徒结队”与校企合作,使本专业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将适合于“师徒结队”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与项目,渗透进入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

3.通过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师徒结队”的教学内容安排,推动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面向企业需求的按需提升,实现了本专业面向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历程

首先,“师徒结队”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取得了一定历史成效的基础上,并基于“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的启动,才开始系统化研究、探索和推进校企更深层次融合的“校企合作”建设内容。

在推动“师徒结队”探索过程中,得到了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职业技能中心的大力支持,并进一步深入到中国移动通信贵阳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贵州立诚通信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通信企业行业展开更深层次的调研。

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调研,在“师徒结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1.通过对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回访、调研、结合贵州地区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及岗位群人才的能力要求,以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职业精神培养为出发点,与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师徒结队”培养模式。

2.制定并施行“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传统教学与“师徒结队”培养模式逐步融合,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缓解企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造就了强有力的“兼职”教学团队,提升了本专业的专业服务能力。

3.在施行“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方案时,也有走偏的问题,受传统师徒培养的影响,有的学生过分强调依附关系,有的则对师傅敬而远之,除了学技术外几乎没有感情交往,两种极端自然达不到“师徒结队”的培养目标,对于这一典型问题我们经过细致分析后强调“师徒结队”是建立在劳动合同的约定上的新型师徒关系,以传授技能为主要目的,同时要与师傅建立情感上的联络和交往,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4.当学生与企业师傅签订“师徒结队”培养协议时,客观上该学生就有了两种类型的老师,即“兼职老师”和“专任老师”。因此,往往有的学生身上出现不能摆正两者关系的问题,言行不当便会导致师徒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在此我们专任教师作为“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主体,应该承担维护“师徒”培养关系的责任,并且要主动询问学生向师傅学习的情况,并且用这种主体定位来解决其它问题。

5.我们还尝试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逐年加大“师傅”的比例,从行业聘请更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学生的师傅,2012-2013年度使“师傅”教师数量达到8名,使专业课老师的专兼比例达到1:1.6,初步形成每位学生都有一名“师傅”进行校外指导的机制,以此丰富“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

三、不断探索,使“师徒结队”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师徒结队”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古老而新鲜的事物,它既不同于过去形式的结合,也不同于传统的职教模式。通过“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践,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塑造品牌专业,有利于企业找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而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师徒结队”育人模式是通信技术类专业群校企融合、实现互惠共赢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俊杰,李婧.师徒制职教培养模式不过时[J].教育与职业,2011(22):88.

[2]吴小虹.创新型通信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60-65.

[3]周晖.师徒结队、订单培养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3):111-112.

[4]姚玉坤,胡庆,任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06).

[5]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52-54.

作者简介:

刘丽萍(1982-),女,贵州贵阳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刘丽萍

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 篇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春理工大学结合学校的历史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创建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学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原则,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制度机制三方面实现创新,构筑产、学、研平台,搭建课程建设平台及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 改革

[作者简介]李延忠(1965- ),男,吉林德惠人,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吉林 长春 130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构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性责任。目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并以启发探究教学模式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春理工大学于2005年以学校创始人、名誉校长王大珩院士名字命名成立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2007年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五年多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综合优势,以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为依托,集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不拘一格培养拔尖人才的理念,深入探索具有军工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明确思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机制。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积累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示范与辐射作用。2005年以来,长春理工大学从学校历史沿革与特色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原则,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制度机制三方面实现创新,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一)小规模、高规格、厚基础,创新人才教育思想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要以开放的、科学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广博的视野,立足学科专业特色,探索出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科学素养的行业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

早在1995年,长春理工大学即着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了尖子班,重点加强基础教学工作。1999年学校立足传统优势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专业设立了实验班。2001年增设了通信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成立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后,在原有实验班的基础上,依托国家、省级特色专业,下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6个专业,各专业每年级设1个实验班。2010年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及专业建设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增设光电子技术科学、光电信息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光学材料方向)变更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几年来,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按照小规模、厚基础培养,坚持一个“中心”、五个“结合”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文理工渗透并相互结合,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思路的深度改革。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充分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吸收并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在一、二年级进行公共基础与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实践环节纵向贯通,统一教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三年级按照学生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基础平台教育、实施个性化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数学、物理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几个专业搭建统一的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平台,打通基础课程,重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深度与广度。

(二)拓展学生自主研学时间与空间、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实行全程学业导师制,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到:“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要从学习氛围、培养环境等多方面创造条件。在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学校注重压缩学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研学的时间,全面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通过研讨式教学、培养方案个性化,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性研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拓展研学空间,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建立学生指导教师选配制度,实行全程学业导师制度。在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每名学生全程配备指导教师,导师的配备实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专业兴趣与个性发展方向,在学院公布的导师中进行选择。学生导师均为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教授与副教授,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负责制定学生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实施个性化培养。

(三)滚动选拔、设立专项奖学金及创新学分,推进机制创新

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制定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制定了学生选拔管理、导师遴选与管理、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等制度,更好地调动了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为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提供了制度保障。

多年来,学校坚持通过多种途径选拔成绩优异且有突出特长的学生进入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实行小班授课,设立王大珩专项奖学金、学生创新基金,执行优先推免研究生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执行创新教育学分制,健全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奖励与资助制度。学生管理实行滚动机制,每学期不合格的学生调回普通班学习,每学年从创新实验班所在学院普通班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对学生采取激励机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明显高于普通班。

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指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校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集中配备了一流的师资队伍,由院长、各级教学名师、部分教授等高水平教学团队组成教学组,使学生与专家教授零距离接触,通过一流师资队伍的教学指导,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与优势。

学校在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创新学分,根据《长春理工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获得的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都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同时学校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评选与申报上,给予倾斜政策,全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春理工大学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外,还将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构筑产、学、研结合平台,搭建课程平台及国际交流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自由成长的广阔空间。

(一)发挥学校科研优势,构筑产、学、研平台

建校之初,老校长王大珩先生就针对我国光学事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 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学校秉承“产、学、研”办学思想,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后,传承学校办学历史、定位和特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研究所和企业密切合作,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提高的原则,建立和发展了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部分课程聘请研究所、工厂的专家及技术人员讲授,学校还定期、分批次选派教师深入研究所、工厂参加研究与生产。另外,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与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强调教师把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科研反哺教学,给予学生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的机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教师科研实验室、资料室对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予以全部开放,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优质的资源开展研究工作。

(二)夯实基础、设置创新教育模块,搭建课程建设平台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学校搭建了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与特色平台,通过三个平台的搭建,实现了课程设置体系化。

课程平台建设突出三个特点:一是加强基础教学。扎实的基础保证拔尖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加大基础课程教学,增加内容、提高难度,公共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40%。通过大范围的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方法论的启迪和指导;二是设置创新教育模块。创新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学科发展史、学科前沿讲座、创新方法学、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实践训练等内容。该模块是对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化培养。通过推陈出新、聚合抽象、循序渐进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从而改善学生的智力结构,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三是加大选修课程比例。通过增加学科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程门类,提高选修课比例,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进行自由选择专业方向,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还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取得全校公共选修课学分为6~12分,其中文化素质课不少于4学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促进学生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发展,增进心理健康。

(三)增加海外交流机会,广搭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教育的思想,加强中外联合培养,推动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建立完善包括联合培养、短期海外留学、暑期学校等在内的学生国际化交流体系。2011年,学校提供给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部分学生到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为期2年的学习机会。2012年,将派遣学生进入更多国际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此外,学校还邀请国外科学家访问、举行高水平报告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和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在此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学校与企业及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力求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祥雷,姚岚,付景川.推进三个创新、构筑四个平台,致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1(Z2).

[2]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周光礼.把握契机,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4]张卫国.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作者:李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