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下材料工程论文

2022-04-29

摘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15获批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我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激发企业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同发展、互惠双赢”共同开创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下材料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下材料工程论文 篇1: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为积淀,以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积极构建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在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中,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实验室、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和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为此,专业必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构建“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必要性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综合利用高校、合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种教育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有学识、能做事、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是构建具有高质量、高度融合,可操作性强的“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高校和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参与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既能够帮助高校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在理论教学上能够以企业应用需求为导向,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又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资源,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依托“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1-3]。

二、专业在构建“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探索

(一)校企双向互聘机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本专业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双向互聘机制,有2名专业教师分别被聘为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和技术负责人,2017年,李凤红等3名专业教师被聘为辽阳市深入企业协同创新的科技特派员并与企业进行了科研合作,已经建立了“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工业用水性涂料研究室”“复合材料制备研究室”研发平台。同时在师资队伍上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是指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为学生配备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技术实践导师[4]。本专业引进1名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专业做客座教授,聘请12名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加课程教学、生产实习、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来自企业的指导教师全部题目来源于实际课题,提高企业导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学生培养能力。培养专业主干课教师的企业一线生产研发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二)以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提升平台的建设水平

专业与合作企业在研讨交流、学校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地建立了“了解相互需求,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契合点,实现合作共赢”[5]的科研合作模式。近年来,接受企业技术委托项目8项,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申报,于2016年获批1项辽宁省“八大产业产学研”对接合作项目,2017年获批1项国家级青年基金,2017年获批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2017年获批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一般项目”。通过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学校的研发队伍与企业的技术骨干建立了密切合作,促进双方在技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带着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不仅进一步培养提供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研发项目,也潜在的为企业培养后备研发力量。

(三)基地建设和产教融合工作

本专业已经与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中国石油辽阳机电仪研修中心、辽阳石化分公司研究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2016年,专业教师与辽阳辽化奇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金兴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辽阳亿邦隆建材有限公司、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辽阳同丰化工有限公司在共建研发平台、共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师资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专业所属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测试中心,拥有大型仪器设备如螺杆挤出机、注射机、平板硫化机、吹膜机、GSH-5L酯化缩聚反应釜、常压聚合反应釜、先进的材料结构和性能测试仪器,中心面向企业开放。这些合作基础加强了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促使专业和企业相互了解,深入合作,也为建设“校企联合”協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托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本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近四年,多人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化工设计大赛”并获得奖项。有30余名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名学生参与教师申请专利7项、20名学生参与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20余篇。在2017年第十三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2013—2018年获批5项国家级和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其中4项国家级项目已获结题证书。

通过“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带动了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法文君,谷龙艳,武玺旺,钞春英,张艳鸽.“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实践分析[J].广东化工,2017,44(10):260-261.

[2]丛海林,于冰,翟峰,等.材料学科学生校企协同创新实训平台建设及其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进展,2016,6(3):115-119.

[3]法文君,谷龙艳,武玺旺,钞春英,张艳鸽.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62-65.

[4]步德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4,(3):78-80.

[5]朱秀芳,张红霞,杨明,李建.校企合作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6,(1):21-24.

作者:李凤红 胡卫东 王立岩 李姝 郭立颖 杨波

人才培养模式下材料工程论文 篇2:

校企合作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15获批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我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激发企业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同发展、互惠双赢”共同开创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Exploration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ckground

——Take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U Xiufang, ZHANG Hongxia, YANG Ming, LI Jian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0 前言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成立于1972年,从办学伊始,学院即坚持依托汽车产业,服务汽车行业”的办学方向,努力办出学院自己的特色。1972年开始招收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2004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专业正式招生,2008年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成型方向,2011年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表面技术方向学生。我校长期致力于服务汽车行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015年又获批成为湖北省省第二批7所转型发展本科试点高校之一。

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经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战略地位和作用。①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根据多年的培养汽车行业人才的方法和经验,全面构建了面向汽车行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理论基础—技能培养—顶岗实训三个阶段有机结合的特色教学环节,创新实践了校企互融、合作共赢、协同创新新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体系。大力开展竞赛促学,科研项目促教,推进教学团队业务水平,加快教学资源建设。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突出了汽车行业特色,充分考虑利用鄂西北地区汽车制造行业的工程背景,通过与汽车设计与制造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及结合汽车生产实际的实训与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和良好的自学与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为实现该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我们进行各方面的调研,如对高校、企业、毕业生进行调研。专业教师深入兄弟高校、地方企业实地调研,对毕业生通过邮件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制定具有面向汽车行业,具备一定专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学生的就业为向导,经过反复论证,学院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分别为汽车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和材料表面技术 。

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完善汽车材料方向的课程体系,并对高分子材料成型方向知识体系、核心课程进行细致的梳理,确定课程体系。

(1)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全校公选课“汽车概论”,针对材料方向的“新材料技术”、“汽车工程材料”、“汽车与材料”。(2)强化教学改革,建立以提高专业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建立了理论基础—技能培养—顶岗实训三个阶段有机结合的教学环节,营造了“校内学习、校外实践”的教学-应用新模式。(3)实行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教学模式,推广教-学-做的教学理念,将实践实训来检验理论学习效果。

3 校企合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东风公司孕育出的大学,伴随着东风一起走过了40多年历程,多年来学校为东风公司和汽车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006年底,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学院移交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公司宣布共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②东风汽车公司与我校共同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形成自上而下的结构体系。在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时,通过政策机制克服了以往常见的“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基地建设校内实校外虚”各种不平衡问题。③

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高校科研团队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根据我校的特色背景,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紧紧地依托东风,贴近东风,从各方面强化与东风公司的深度合作交流,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

(1)校企互融,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利用校企共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及校级实习基地等平台,学校从企业获取生产技术、兼职教师人员、实习及实训设施和项目案例等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水平,提升学校办学社会效益。基于社会服务功能,企业从学校获得技术及智力支持,与学校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瓶颈攻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上平台实现了校企共赢,兼顾了校企双方利益,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的问题。如我系副教授为东风紧固件有限公司开发了磷化液自动补给与实时监测设备,对发动机紧固件表面处理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为企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可控、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等多方改善,为东风紧固件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该项目获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创建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依托学校与东风公司的良好的合作背景,进行全新尝试,整合企业资源,实现需求互通、 资源共享。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为企业服务,我校与东风汽车公司零部件事业部下属专业厂多次召开科研研讨会,相关专业教师对生产单位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进行立项攻关,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市场优势为学校服务,促进校企双赢。

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实践条件,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行业指导,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4 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现代工程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系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我们安排有一整套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在校四年不间断。切实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降低重心切实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为学生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起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群综合实验已经开设近十年,其中包含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也包含为现生产供货转化的实训项目,通过各种实践项目的开展切实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符合目前对材料科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已在学校、院系立项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我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80%来源于生产实际,针对工厂存在的工艺质量问题进行立项,学生和老师深入工厂,进行课题攻关,为企业服务。

5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的主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为双师型教师,既是工程师,又是教师。他必须具有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求有工厂实际的经验。除常规的“传”“帮”“带”,外,我系采取“下厂实践锻炼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一般做法是对中青年教师,采用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和企业实践进修为主的培养模式,通过持续开展科研工作,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教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另外还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壮大教师队伍。

本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多人次到英国、法国、德国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及人才培养经验;每年都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跟踪企业技术难点,联合攻克质量缺陷,通过多年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基本建立了一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近几年有多名教师获得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师标兵的称号。

6 结语

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④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应该重视材料应用,还应该注重创新。即我们所强调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有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 蔡志奇,黄晓珩.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教育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

② 吴杨.湖北省政府与东风公司签署共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协议[N].东风汽车报,2011-11-01.

③ 武春岭.十年砺剑铸风雨 今朝绽放放尽光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1).

④ 王静静.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2(5).

作者:朱秀芳 张红霞 杨明 李建

人才培养模式下材料工程论文 篇3: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在分析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学分制改革和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等改革措施,构建了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关键词 社会需求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1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不少于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再加上超过30万海归和待业状态的往届毕业生,至少有1000万毕业生同时竞争岗位。

在大学生纷纷感叹“就业难”同时,一些企业老总也在抱怨“招人难,合适的人才很难招到”。为什么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的合适的人才?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的“供大于求”,看似相互矛盾的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求职者与企业的条件和要求不相符合。一方面,毕业的大学生一批接一批的离开校园,认为只要有一纸文凭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位;另一方面,却是企业却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与麦肯锡中国分公司的一份共同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却称,“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这种矛盾恰好凸显出中国大学生为就业准备不足。[1-3]

严峻的就业形势归根结底是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造成的。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据有关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率不足40%,所学过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甚者刚毕业所学专业知识就已经过时。“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能转化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4]这就需要高校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1.2 学校的自身功能定位不明确

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功能。不少高校在确定自身的功能定位时,往往只是口头提出要服务社会、走创新应用型之路,实际教学运行中不能舍弃老旧“重学轻术”的思想观念。追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但不能预测社会需求未来的变化趋势,更有甚者明明出现了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却不能及时调整学校的功能定位。

1.3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很多高校根据学校现有软硬件条件开办专业,没有切实到企事业等毕业生一线工作岗位进行考察,而是闭门造车,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社会需要。设置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设计。

1.4 学校不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一支功底深厚、熟悉企业生产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更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与企事业的合作,完成大学生的培养。不少高校的教师尤其是近几年各个高校加大了对高水平博士的引进,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不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先进的生产工艺更是一无所知,再加上学校对校企合作不重视,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纸上,这必然导致社会需要的人才缺乏。[5]

2 临沂大學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从社会需求发展来看,目前社会更注重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渴求招到可以短时间内熟悉并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此,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到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珠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亿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力扬塑业等相关高校及企业进行了专业调研,顺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行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修正培养目标。为全面适应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修订培养方案。在培养计划中增加特色选修课程2~3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应学生兴趣的选择余地。加强毕业实习及设计环节,使学生更充分地掌握专业课题的研究思想、步骤和技能。突出行业特色和工程教育理念。同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辅导员、学业导师、学业班主任等多种教育途径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有更多的实习、实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科竞赛、体育比赛等机会,以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协调发展,成为宽口径、重实践,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工程师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矩阵,明确培养目标实现的方法,把能力培养的任务分解到每门课程,使任课教师了解所授课程的任务,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2 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面向临沂区域经济企业一线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适应临沂乃至山东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和企业探索在行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课堂与实践统一、实践与市场融合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既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础上,实施应用型院级创新创业项目培养计划。拟从大二开始,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学生自愿报名、学院审核,对入选学生,实施以特色发展为核心的重点培育计划、科研训练计划,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遵循“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的原则,深入推进以专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效构建了“3平台+3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实践教学)教学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3个平台组成,通识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的设置主要考虑满足两个需求,一是满足专业学习所需理论基础的基本需求,二是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教学的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平台的设置以满足岗位群对专业知识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考虑现有专业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的需求;专业选修课程平台按照满足深化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就业的要求进行设置。

2.4 根据学分制改革要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为参照,根据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和材料科學与工程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爱好特长,因材施教;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适当减少修习总学分,加大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2.5 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发挥临沂大学用人机制灵活的特点,借助临沂大学校院两级董事会成立的东风,每年从合作实习、实训的山东华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临沂思科瑞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和山田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等临沂市著名企业聘请3~5名实习实训兼职教师,通过多种聘用形式,建立了校院两级兼职教师队伍聘任长效机制,每年派出1~2名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进修。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就此成立,促进了本专业持续而又稳定的发展。[6]

3 结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临沂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水平已逐步升高,以2015级为例,全班45人,全部参加了学业导师的科研训练,25人参加了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2人次在各类创新大赛中获奖,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篇。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将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继续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秋娟.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的原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2(25):262-263.

[2] 赵科理,傅伟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J].科教导刊,2013(4):14,54.

[3] 冯国华.就业导向型的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4] 白玉芳.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比较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07.

[5] 曹问,高丹.桂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4):224-229.

[6] 马满英,刘有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三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82-84.

作者:马登学 夏其英

上一篇:思想当代价值下政治哲学论文下一篇:舞蹈人性化教学创新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