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9

摘要:当前,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进入深耕阶段。新时代的扶贫题材作品坚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人物类型的阐述功能、延续民族特色的叙事风格、尝试多元跨界的类型实践。这些扶贫作品紧随时代脉搏和文艺潮流,展现出创作新动向,表现出鲜明的新时代特色,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1:

谈谈“和谐社会”框架下的媒体导向

摘 要:“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从个体、群体、社会、自然等方面得以反映。《喜羊羊与灰太狼》中,通过狼和羊表现了人类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事业观等等。影视作品能够传递一定的时代性,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其传达的思想,因为对于社会环境的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而需要加以积极的利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家庭事业;生态平衡;舆论导向

一、从“和谐社会”中的个体关系着手,谈谈“狼”和“羊”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和谐社会”讲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和共性。只有人际关系得以融洽相处,社会和自然界才能安定有序。关注个体,首先要关注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爱情、婚姻、家庭是个体构成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单元,但是表现在影视作品《喜羊羊和灰太狼》中有几个令人存疑的细节。

1.美羊羊的特殊性在哪里?表现一个人的美好一般通过两个角度:同性和异性。以爱美的女羊“美羊羊”为例做一个分析:同性之间没有比较,因为只有她一个,异性之间没有爱情和好感,因为小男羊没有任何一个对她表现出兴趣。那么她爱美的意义在哪里?童话故事里对于美好生活的表达,有王子A和灰姑娘、王子B和睡美人、王子C和白雪公主等等,幼儿园的小朋友之间也有着假装A、假装B、假装C和各种公主的故事,女孩子之间有关于美丽的想象和比较,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有着关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模仿,羊村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虽然唤醒了我们对于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是美羊羊作为女性的特殊性在哪里,令人感到疑惑。

2.小羊的家庭在哪里?广阔的草原,一群小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本来是一幅美好的图景,因为灰太狼的存在,让这群孩子有了生存之忧。可是在羊村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小羊有父母的疼爱。除了村长慢羊羊,真正关心孩子们的应该还有他们的父母。在影视作品中,这部分情节得到了弱化,关于羊的家庭和父母的镜头少之又少。试分析一下逻辑:如果故事发生在学校,那么慢羊羊应该叫校长,如果叫村长,那么他们的环境应该是自然村。其基本结构应该是由家庭组成的。在连续播放好几年的影视作品中,关于羊类的家庭却没有得以表现。如果羊代表着善良和正义,狼代表着凶残和阴险,那么表现了狼的生活之不和谐的同时,为什么不建立一个正面的表率来倡导和谐呢?

3.婚姻、爱情、家庭,真的那么丑陋吗?没有了羊的家庭作为比照,狼的家庭就尤其突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全剧唯一得以表现的家庭,却充满了暴力和争吵:铿锵的平底锅、尖刻的嗓音、嘶哑的“我还会回来的”……组成了观影者对于“家庭”的基本印象。影片中的“家庭”居然是以这种面貌示人,让人不得不对组织家庭产生畏怯心理。同时也让人心存质疑:红太狼和灰太狼之间有没有爱情?假设存在爱情,那么红太狼为什么频频使用暴力形式对待灰太狼?如果不存在爱情,为什么“坊间”流传出“嫁人要嫁灰太狼”、“娶妻当娶红太狼”的传说?这分明是已经成功引导大家去肯定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情。怎么经营一场健康的婚姻和爱情,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从“和谐社会”的群体关系着眼,看待狼和羊的种群关系

1.种群之间,狼吃羊的规则要不要改变?狼要吃羊,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在影视作品中,狼一直没有断绝吃羊的念头,值得庆幸的是,不管狼多么阴险,羊多么温顺,小羊一直没有成为狼族的盘中餐。这个情节没有什么奇怪,我们一直是支持正义反对邪恶的。至于狼到底吃什么,从浪漫主义的角度看,《猫和老鼠》中汤姆也一直没吃到杰瑞,所以我们也可以接受灰太狼吃不到羊的事实,因为人们的同情心一直都给与了弱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其实狼吃羊、猫吃老鼠是亘古不变的原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想在影视作品中得以双重表现:狼永远要吃羊,羊永远都能打败狼。“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灰太狼不仅抓不到羊,而且妻儿都狼性大改,不得不食草为生。让人不得不提出疑问,童话的故事真的能够改天换地吗?

2.羊族内部,怎么定位慢羊羊的社会责任?虽然观众很期待小羊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没有羊爸羊妈,没有羊奶奶,没有亲人,没有完整的家庭似乎成了影片一个不争的事实。羊村唯一的成人,有条件娶妻生子的老村长其实也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慢羊羊的身份是“村长”,而“村长”代表的是行政职务。所以慢羊羊在兼顾了爷爷、老师的责任之外,其官方身份更多的是领导。小羊身边唯一的成人是领导干部慢羊羊。慢羊羊的行政职务让他的行为有些尴尬。“术业有专攻”,羊际关系在这个身份下显得有些微妙和不伦不类:到底是家长管孩子还是老师管学生,还是领导干部管下属?儿童影视作品中有必要建立关于官员爱民如子的先进典型吗?

3.狼和羊的种群生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狼是一种群居动物,冬天为了捕获大型动物,常常协作捕食,夏天化整为零,影视作品中“一对夫妻一个孩儿”。羊也是群居动物,但羊却是“母系社会”,有跟随老母绵羊集合成群的特点。在影视作品中,灰太狼是独立作业的。这没什么,从狼的习性上看,也算符合狼的生活规律。而羊群没有羊奶奶就不对了。我们尊重的是一般情况而不是特殊情况。或许慢羊羊的老伴早年在灰太狼捕食过程中不幸遇难,或许慢羊羊根本就没有老伴,无论如何,我们慈祥的头羊是应该有一位的。她或许不属于慢羊羊,但是却属于这个羊群。

三、尊重“和谐社会”的生态平衡和食物链关系,提倡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和谐”是一个辩证的概念,万物皆有矛盾,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和谐社会”框架下,关于个体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如果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去干涉,比如说扩大羊的种群,消灭狼的数量等等,草原有能力维护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和谐社会”中,我们一方面彰显羊的善良,另一方面,也充分尊重狼的生存权。因为狼同样在努力地为和谐生态做着贡献。所以,善恶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孰好孰坏孰对孰错都是一个无法论证的问题。影视作品中,在人类道德和自然选择的双重标准下,编剧对于“和谐”的选择显然有些尴尬,一方面想彰显正义,另一方面也不放弃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于是,小灰灰带着编剧对于天使形象的寄托出现了,它是狼,它不吃羊。它没有狼的恶习,它具备羊的善良,它综合了人类对于美好品格的向往,严以克己、宽以待人。然而当我们试图将狼和羊混迹一处,摒弃狼吃肉的本性,改吃青草而且津津有味的时候,总情不自禁想起一句“披着羊皮的狼”。似乎总有一种更大的阴谋埋伏在剧情中。小灰灰的天使形象似乎具有某种讽刺性,隐约表达着编剧态度的矛盾和观念的不伦不类。让人不得不思考在尊重动物的习性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用人类是非善恶的标准来衡量自然界是否合适。大自然就在我们眼皮底下舒展着,我们是以自己的观点来改变它,还是顺其自然,让它采取自己的方式亘古不变地流传?

四、立足“和谐社会”理念,发掘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关注其社会影响力

“和谐社会”环境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环境。影视作品一方面表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也要反映各发展需要自身的和谐。在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下,宣传教育要具备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观点立意正确,能够传递时代精神。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倡“阶级斗争为纲”,摒弃小资产阶级思想,当时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和谐的家庭:《智取威虎山》是一帮男人的故事,《红色娘子军》是一帮女人的故事,《红灯记》表现的是单亲家庭,《沙家浜》的女主角是智勇双全的“女汉子”,《白毛女》有情人男未娶女未嫁。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环境下,家庭和睦,邻里友好是表达和谐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人们的观念总是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的功能包括传递时代气息,不断积累正能量。“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也应该给以充分的表达:如完善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怀,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夫妻对于彼此的尊重等等内容。

其次注重正面引导,发挥文化舆论的导向作用。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像广告一样惊人,甚至广告也有借鉴影视作品之嫌。曾经有这样一则广告,大概意思是一对夫妻决定买车,当丈夫美滋滋将车开回家的时候,守候在家的女人尖利的嗓音“谁让你买这个车”?随之是平底锅敲击脑袋的铿锵之声。广告还没有结束,观者已经瞠目结舌。虽然随后也在女人甜蜜的画外音“啊,原来是??车”。同时,出现了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广告中女人和红太狼因为平底锅的出现何其相似。显然暴力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维持和谐家庭的手段;另一则新闻,一个孩子将同伴绑在树上烧,究其原因,是模仿了灰太狼对付小羊。殊不知,在影视作品中灰太狼吃不到羊的,羊是永远不会死的。而现实社会却给了孩子们赤裸裸的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五花八门的困难,需要避免各种各样的伤害,文艺作品,尤其少儿作品,更应该满足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教他们处理各种问题,解决各种危机。目前倡导的”和谐社会”,何尝不是为了给孩子、给后代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呢。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举,才能为“和谐社会”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

《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热播,给了孩子们带来很多快乐。而这“和谐社会”远远不是孩子们眼睛中的好人取得胜利,坏蛋受到惩罚那么简单。在“和谐社会”的框架下,成人需要思考和完善的内容还很多,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教育理念等等。“和谐社会”的理想不仅仅存在于青青草原童话世界,更要实现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生活。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何颖利

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2:

新时代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创新

摘要:当前,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进入深耕阶段。新时代的扶贫题材作品坚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人物类型的阐述功能、延续民族特色的叙事风格、尝试多元跨界的类型实践。这些扶贫作品紧随时代脉搏和文艺潮流,展现出创作新动向,表现出鲜明的新时代特色,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扶贫题材 影视创新 主旋律

在2021年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多年来,在实践和政策指引下,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动人的脱贫故事,其中不少作品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如《山海情》、《一点就到家》、《十八洞村》、《一个都不能少》等。这些影视作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有力地配合了政策宣传,以独特的影视语言呈现出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映射出时代精神和社会趋向。在积极的实践中,我国文艺工作者创新了扶贫题材的表达形式和美学风格,探索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新面貌。
一、新时代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实践

近年来涌现的扶贫题材影视作品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具有良好的意识形态宣传效果。为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创作者积极展开实践,力求打造出新时代特色的主流电影。新时代扶贫类作品的创作实践表现出以下特征。

1.坚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扶贫类影视创作扎根现实,从真实故事中取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述扶贫故事,关注移民搬迁、大学生创业、产业升级等社会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經过几年时间,十八洞村修路、修护栏、发展旅游业,全村脱贫265人,整个村落焕然一新,并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电影《十八洞村》就是以这一真实的脱贫攻坚历程为原型,展现了中国当代农村的新变化。

2.注重人物典型的描摹塑造。近年来的扶贫类作品,普遍从人物事迹展开,借助亲身亲历、脚踏实地开展扶贫工作的角色,去建立与观众之间的亲缘性。其中,比较常见的人物类型有基层干部、科技专家、大学生村官、企业家、退伍军人等,代表作有《李保国》、《山里娃》、《老兵与小兵》等。扶贫影视作品从个体经历着手,树立模范人物,构建英雄叙事,用接地气的个人事迹阐述深层次的情感价值。

3.延续民族特色的叙事风格。扶贫题材映射的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以及重要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性。扶贫题材本质上也属于农村题材的分支,农村作品在我国文艺作品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因此,扶贫题材的影视作品在风格上体现出较强的民族特色,彰显出富有中国韵味的影像美学以及哲学,代表作有《最美的乡村》、《枫叶红了》、《花繁叶茂》等。

4.尝试多元跨界的类型实践。近年来的扶贫类影视作品表现出多元类型融合的实践倾向。比如,电影《一点就到家》以三个青春男孩回乡创业为主线,讲述了靠卖茶叶、送快递帮助村民脱贫的故事,本质上属于青春励志类型,在扶贫题材作品中较为少见。电视剧《山海情》则借鉴了职业剧的特色,描绘出移民拓荒这一事业下,不同环节上的工作者在工作中的专业性、归属感和磨合历程。此外,还有纪录片类型的作品,如《扶贫周记》、《承诺》等。可见,扶贫题材的类型近年来有较大的延展和开拓。
二、新时代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

当前,扶贫题材进入深耕阶段,从角色、美学、商业和意识形态多重维度不断丰富创作手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单一人物的立体化锻造,群像人物的冲突化设置。目前,扶贫影视作品普遍摆脱了主旋律题材一贯具有的“宏大叙事”。扶贫故事往往从“小人物”切入,增强人物的投射力,用立体、多面的手法锻造角色,用不同类型之间的“冲突”丰富故事结构的情感肌理,塑造了新时代不一样的主旋律题材主人公。例如,扶贫剧《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村民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故事。移民们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指引下,从无到有建设这片新家园,解决用水、用电、灌溉技术等许多现实问题,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和挑战,如老一辈与新一辈、福建支援干部与当地人等问题。因为议题丰富而多元,该故事具有一定的叙事难度,为此创作者通过立体真实的人物设置,很好地诠释了该故事:一方面,是主人公个体身上的挣扎、矛盾与成长。剧中的“男一号”马得福是一名青年村干部,并非“完人”,也会面对走投无路的时刻。他会向着美好富裕的“未来”勤勤恳恳工作,但也会怀疑“未来什么时候来”。可以说,这个角色的身上同时刻写了迷茫、理想和坚韧,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成长、丰满。另一方面,是整部剧构建出的一种立体化“群像”。故事引入了许多的利益主体,如吃不了苦的“逃兵”、福建对口支援的技术干部、一心想要离家闯荡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各自的立场,带着自身的“短视”和“偏见”。但正是这些不同的经验和视角才丰富了人物关系,构建出角色之间的张力。通过每一场戏的博弈、对峙、协调,共同构建了一张错综复杂又真实无比的迁徙故事。

2.乡土空间的艺术化再塑,影像基调的美学性融合。主流商业电影往往以精美发达的“城市”作为叙事舞台,“农村”的形象日渐走向边缘化,而且往往与“落后”、“土气”等印象相联系。近年来,扶贫作品实践了一种以农村为舞台的影像美学,令人耳目一新。

一是部分扶贫题材作品有意识地打造一种具有艺术象征意义的农村文化环境。如电影《一点就到家》中被帮扶的贫困乡村是外卖小哥彭秀兵心中思念牵挂的“故乡”,是创业老板魏晋北心中抚慰心灵的“远方”,是咖啡种植者李绍群心中“归隐安然”的自然之境。在这里,乡村的意象是令人向往的美好存在。可见,影片中创作者对农村空间进行了艺术化重塑,不断去调和“农村”与“美”之间的断裂感甚至对立感,削弱了农村被“帮扶”的弱势地位,也减少了农村题材电影惯有的艰难困苦气息,提高了扶贫电影和当代都市观众的共情可能。



二是从影像制作的技术层面而言,如摄影、剪辑、音乐等,扶贫题材也越发注重创新。《一点就到家》作为一部扶贫电影,融入了荒诞派、现实派等不同的风格元素,还巧妙结合了MV式的拍摄手法,风格多元灵动,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现代性审美。片中导演还充分运用剪辑节奏,将不同的影像风格糅合起来:同一场景下,给不同的角色搭配反差鲜明的快慢镜头和背景音乐,用影像语言建立出对比感和诙谐感,创造出一种清新独特的观影体验。

3.精神内涵的深层性挖掘,意识形态的多维度传递。以扶贫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承担着宣传教育和社会公益的属性。不少人提到关于扶贫的电影、电视剧,会与说教、乏味、古板等印象联系在一起。其实,这种刻板印象是因为传统主旋律作品对精神内涵的剖析浮于皮表,呈现视角较为单一。而近年来,扶贫作品在对主题意旨的挖掘由表及里,围绕“扶贫”的内涵诠释走向多维度、多层次和深刻性,为观众带来了强有力的精神激励。

一是對“扶贫”的深刻解读。《十八洞村》没有采取传统主旋律作品的英雄叙事,而是聚焦被帮扶的贫困户本身,描绘了他们对于脱贫的愿景、切身的努力,传达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扶贫的过程,也是村民自我觉醒的心灵历程。可以说,《十八洞村》不仅是一个讲述“宏大叙事”的扶贫作品,还是一个传达了“个体声音”的电影。集体愿景与个体自尊建立了牵引的关系,在这部影片中,扶贫不仅仅是一个简约、单向的帮扶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与人性、社会深刻关联的复杂命题。

二是意识形态的多维度传递。扶贫故事以点带面催生出独特的情感力量,彰显出多元化的中国面貌、有厚度的中国历史、有力量的中国精神。《绿水青山带笑颜》将“生态文明”与精准扶贫融合诠释,《鸡毛飞上天》展现了与时代相呼应的创业故事,《脱贫十难》更是聚焦扶贫攻坚战的十大难题,包括教育、意识、产业延续等问题,每一个难题都是扶贫主题的一个切面。这些优质的扶贫作品不断丰富和扩充着主旋律作品体系,在话语表达的实践中做出创新,更好地传达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实现了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4.市场层面的包容性延展,商业维度的融合性考量。传统的扶贫作品遵循主旋律影视的叙事规则,在商业化层面表现稍弱。自2020年以来,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将市场元素考量在内的扶贫作品,从不同维度优化了作品的商业模式,展现出年轻态的创作新面貌,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一是形式考量。《最美的乡村》就采用了比较新颖的“单元剧”形式,把四个村子的故事进行差异化的编排和浓缩,打造出30集轻喜剧,满足了当下年轻人轻体量、快节奏的观影习惯。二是内容考量。如《一点就到家》将共享单车、电商等时下流行话题融入到剧情中,甚至邀请李佳琦客串为影片中的云南咖啡“带货”。三是主创考量。不少扶贫作品大胆尝试“跨界导演+明星演员”的阵容,如《江山如此多娇》的主演罗晋是自带市场效应的新生代青年演员;《一点就到家》起用了香港导演许宏宇,为影片带来清新的青春气息。四是渠道考量。《我和我的家乡》与抖音进行联动,发起“点亮你的家乡”挑战赛,鼓励用户拍摄自己眼里家乡最美的样子,是电影宣发联动观众情感的创新之举。扶贫影视作品对市场因素的考量有利于实现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市场突围,发挥自身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三、结语

当下的扶贫类影视作品围绕着特定题材不断进行内容深耕,创新创作手法,塑造鲜活立体的角色网络、构建美学特性的影像空间、传达深刻多面的精神内涵、拓展活跃多元的商业模式,强烈地映射出脱贫攻坚时代的变革,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新时代特色。未来,扶贫类题材要加快创新实践的脚步,成为中国电影和电视剧新的增长点,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何亮.扶贫电影的叙事选择:情感力量的形成与主流市场的实践[J].电影艺术,2020(06).

[2]陈犀禾,赵彬.新时代扶贫题材电影的中国性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01).

【编辑:王秦】

作者:杜君

影视作品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扶贫题材电视剧的破立之道

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从侧面反映新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严谨的态度以及精良的制作成就了《山海情》这部不同以往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不仅展现在其对于真实历史的深度还原,同时给没有真正经历过这场变革的观众一种平民化视角的代入感。

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各种有关扶贫、脱贫题材的影视剧呈现井喷式增长,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电视剧,如《江山如此多娇》通过“产业扶贫叙事包裹精神扶贫主题”的形式来呈现新时代党的青年干部下乡扶贫的曲折历程,彰显了扶贫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绿水青山带笑颜》则紧扣“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两大主题,讲述了青年回乡创业,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的生态之美;《最美的乡村》以单元剧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人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基层扶贫的故事,反映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如此巨大的作品产量,图解了脱贫工作的成功进行和丰硕成果,塑造了一批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形象和偏远农村地区的“贫困户”群像,对普通观众了解脱贫工作具有一定积极引导意义。但部分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趋向,没有抓住此类题材的严肃核心,对实际贫困问题的表现往往流于表面,导致出现失真的尴尬局面。

2021年开年大剧《山海情》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宁夏回族自治区艰苦的脱贫工作,没有“顶流”炒热度、没有“IP”博眼球,却以豆瓣评分9.4的超高口碑脱颖而出,成为一部真正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现象级”脱贫攻坚题材影视作品。在2021年相关题材影视剧势必不断拍摄播出的趋势下,探索这部电视剧口碑、评分双成功的独特“破立之道”很有必要性也很有借鉴意义。

“破”题:真实化与代入感

《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突破了以往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桎梏,虽然没有热门“IP”助阵但却依托了强大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创作,继而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史诗般壮丽的大西北脱贫攻坚的历史壮歌。只有读懂中国农村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社会,因为“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上的农村,而且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1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的故事往往发生在农村地区,从侧面反映新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严谨的态度以及精良的制作成就了《山海情》这部不同以往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不仅展现在其对于真实历史的深度还原,同时给没有真正经历过这场变革的观众一种平民化视角的代入感。

1.服化道真实细腻

故事的大背景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一片被当地人戏称为“贫瘠甲天下”的地方。现实中西海固也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为观众营造出一种荒凉感,更加让观众意识到在这片土地上实行“生态移民”是迫在眉睫的,也是改善当地居民生存状态的唯一道路。

服化道的写实感在这部电视剧中精确到了各个细节,未配音版本中当地居民的浓重口音方言是宁夏和西安等地方言组成的泛西北话,让观众可以更加迅速地融入到剧中;剧中每个西海固的老百姓脸上那一抹标志的“高原红”以及干裂的嘴唇、黝黑的皮肤和晒斑,原汁原味再现了那里的老百姓由于常年风沙侵蚀和烈日直晒而龟裂的皮肤;张嘉益饰演的马喊水,在没有“吊庄”之前穿着的是领口烂的不像样子的发黄老汗衫,这一细节就体现了贫瘠的涌泉村缺水和贫穷的现状,而在“吊庄”之后他则换上干净的新汗衫,反映出“吊庄”这一政策从实际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布景等方面也力求还原西北地区贫困户的原始风貌,家家户户都住在同黄土地一个颜色的土坯房里,以及由于没钱垒院墙而用树枝简单拼凑起来的栅栏门和用破布块拼接起来的用来挡风的破门帘,还有用报纸糊起来的墙面等,这无一不力求还原当时西海固地区人们生活条件的简陋和对于现状的无奈以及无计可施。这些细节不仅真实,也反映了脱贫攻坚的不易,更加坚定了脱贫的决心以及应该加大“扶贫扶智”的力度,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和认同故事发生的起因和走向。

2.代入平民化视角

《山海情》采用从每个角色的细节视角来呈现大背景下的历史变迁,更加容易让普通观众产生代入感,仿佛自己也是那个时代下西海固金滩村乃至闽宁镇的一分子,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感、增强共情能力。

故事的开展主要从基层干部马得福的视角入手,以马得福的视角作为主要视角来展现当地百姓的真实生活,屏幕前的观众们通过马得福的视角跟他一起经历西海固从经济、教育、饮食等点滴之处的不断改善,最终实现脱贫的过程。通过马得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农校学生不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为辅助,让观众跟随马得福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深入剧情之中,并从实际扶贫线索的展开进行深入的发掘,最终观众不再以旁观者角度来进行冷静观察,而是产生共情。如马得福在了解涌泉村的7家吊庄户不愿搬迁后挨家挨户的劝说时,非但没有劝服大家反而遭到村民的质疑乃至羞辱时的那一份委屈,让观众感受到了基层扶贫干部的不易以及扶贫工作初期“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如兄弟三人只有一条裤子穿,这种现象切实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贫困生活以及扶贫工作的势在必行。金滩村居民人口数差一户而不能通电,马得福连续五天去变电所找所长求情,这样一股“倔脾气”让观众感受基层扶贫干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决心。

导演没有选择给观众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而是给出局限性,让剧中角色与观众产生共情,更加容易体味当时环境下的不易和脱贫后的喜悦,更加容易代入到那个时代的那片土地,观众为农田浇不上水而心焦,又因为交上春灌的钱后水却依旧很小而和村民一样困惑生氣,这样平民化视角的代入感也为剧情的后续推动起到了辅助作用。

“立”足:时代性与现实性

1.时代下的立体人物

影视剧本质上作为一种对真实生活的认知和反射,离不开对于角色形象的塑造,高质量的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更是如此,剧中人物的形象展现往往可以解释整个时代历史的本质规律以及社会变迁,有助于揭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质。

马得福作为全剧的剧情引导式人物,他一心为民没有主角光环,只想让“吊庄移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他不空许未来而是脚踏实地去工作。虽然也曾短暂地自我怀疑过,但很快就找准了方向,并通过干一件件实事帮助村民一步步实现了脱贫,温暖了人心。在面对上有麻县长大搞“面子工程”想在全县推广双孢菇种植,下有村民为了双孢菇实际滞销问题而民怨沸腾时,他不怕得罪直属领导丢掉“官帽”、不盲目地听从上级“屁股决定脑袋”的错误指令而选择越级上报,最终帮助村民暂时缓解滞销压力并迫使上级领导关注实际问题,这样敢于为民请命、力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基层扶贫干部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不同人物的刻画上主创也有着试图接近不同受众群体的考量,马得宝的形象贴近当代创业青年,虽然不被人看好但依旧敢想敢闯敢拼,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水花虽然作为那个时代农村妇女形象的集中反映,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映射了当代独立女性的光辉;科技扶贫的福建教授凌一农,人物原型取自农业专家林占熺教授,帮助农民通过技术获得财富,并致力于解决最实际的销售问题,展现知识分子对“扶贫先扶智”的理念认同;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扶贫干部张树成书记,形象取自于李双成,他不怕苦不怕难,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展现了党培养的优秀干部形象,增加了观众对于扶贫工作的信心。

《山海情》脱离了极端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同时又兼顾到了人物形象的饱满不做作,即非“高大全”,也非“十恶不赦”,而是着力于打造出立体饱满的时代人物群像,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逻辑,但从心底里希望改变贫困的生活。无论是爱占小便宜,经常煽动群众的典型“精神贫困”形象李大有、还是命运多舛的西北落后地区苦难女性水花、抑或是不甘心一辈子穷在大山里,想要走出去闯荡一番来证明自己的得宝,每个人都在为了脱离贫困而不断的向前努力着,过程虽然是艰难曲折的,但一心渴望美好生活的态度从未改变,这样人物塑造的真实本质代表着社会历史的真实。

2.问题的实际关切

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剧最应该关切的是脱贫工作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及困难,应该破除空洞乏味的剧情内容以及假大空的宣传口号。剧中的种种都揭示出一个主旨问题:没有改变是不会有希望的,只要走出去,就能有希望!贫困户贫困的内核原因在于空有脱贫的想法没有实际付出劳动的决心和毅力,即所谓的“精神贫困”。“精神扶贫”理念出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2“宁德模式”的经验总结使得“精神扶贫”理念应运而生。《山海情》集中展现“吊庄移民”的实施过程以及福建对口扶贫的真实故事,揭示出了扶贫的核心问题在于“精神脱贫”,贫困户只有获得一门养活自己的技术或者找到赚钱的门路才能真的尝到甜头,才能真正的摘掉贫困的帽子,简单的物质给予不如教给他们生活的技能,这就集中展现了“精神扶贫”的内核主旨,观照了实际现实问题。

关注实际问题,不空唱颂歌。优秀的扶贫剧应毫不畏惧揭露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但核心依旧展现积极改正回归正道的决心。不避讳展现在扶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脱贫工作的开展中,麻县长空喊口号、屁股决定脑袋、办公室里想对策、不切实际不顾市场,一心只想以扶贫成果作为自己的政绩上报、动不动就给人扣高帽子、将简单问题上升到组织,反映了一些干部懒政怠政,将脱贫攻坚简单化、片面化、仅仅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从侧面衬托出干实事的张树成书记、杨书记、马得福等优秀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党的好干部形象。再例如剧中由于镇区行政划分不明互相推诿扯皮,以及盲目上马工程导致亏空严重,最终导致没有钱去建设真正利民的三级扬水设施来灌溉农田等问题一股脑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向观众抛出脱贫工作中干部们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有利于观众们更加理解他们工作的复杂和辛苦,消除部分观众对于扶贫领导干部的固有偏见。

价值观与市场性的双重抵达

主动与年轻人对接,完善了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剧创作,将青年群体作为观众主体。主旋律类型的正剧长久以来被认为不贴近青年观众群体,被认为难以真正抵达年轻受众,尤其是像乡村类型的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更加难以获得青年学生群体的认同,往往容易产生隔阂感和高居庙堂的距离感。《山海情》对准城市青年学生这一文化消费和传播的核心群体,抓住了青年观众对于高审美价值的诉求以及对于套路化剧情的反感心理,用高质量的剧情和演技在线的演员作为支撑,让青年观众群体甘作“自来水”,自发地在网络媒体上进行宣传,口碑不断发酵,一改往日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市场表现不佳的颓势,进而迅速获得青年学生群体的市场,获得市场份额。

反对泛娱乐化但却喜闻乐见,传达引导正确价值观。部分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为了迎合和追求市场表现力,过度聚焦于生活伦理的细枝末节,以至于核心情节过于空洞,使得电视剧不得不开展没有意义的支线来为剧集注水,其结果就是扶贫干部的爱情戏成了这些电视剧的主要情节,最终舍本逐末并逐渐偏离了扶贫故事的主线剧情。《山海情》中的爱情戏不拘泥于无聊的小情小爱,没有过多的纠结于复杂的个人情感,而是放置在大的时代背景且顺理成章地将两个主要地域做连线,巧妙的将闽宁对口扶贫串联在一起,所有的故事线索和剧情始终服务于脱贫攻坚的主旨。

反类型化、反套路化,展现了社会群像。脱离了以往影视剧里低级的套路模式,讲述故事从不拖泥带水,例如马得福和初恋水花没有在一起,日后两人也没有爱情线;麦苗打工没有和福建的干事谈恋爱,虽然埋怨得宝却依旧喜欢得宝,坚守住了爱情;得宝赚了钱也没变得利欲熏心,依旧愿意为了哥哥接烂尾工程,兄弟没有反目;李大有看起来不讲道理,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很清醒,不愿意给枸杞熏硫黄等。剧中没有主角和配角的明确界限划分,所有的人物形象背后承接的是一种价值导向和时代背景的集中体现。在故事的结尾通过一组对比蒙太奇再次呼应扶贫主题,得福一辈人年轻时和他们的孩子虽然在同一片土地奔跑,但涌泉村早已经不像以前黄沙漫天,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旧貌换新颜,最终落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承接了全剧脱贫攻坚的主题。

结语

山海情,关乎山海,更关情。高口碑国产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以其内容真、形式新、思想性高等特点无疑为同类型题材的影视剧树立了标杆。在泛娱乐化横行的固有程式化电视剧中突出重围,这离不开从导演、演员到全剧组工作人员的认真付出。于此同时,唯一的遗憾是作为一部反映国家政策实行以及史诗级的扶贫题材电视剧稍显虎头蛇尾,但这并不妨碍《山海情》依旧是一部优秀的反映党和国家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聚焦当下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的脱离实际,或空有脱贫题材外壳实为生活伦理题材等错误倾向,容易给普通观众理解扶贫工作造成困扰和误解,这样的风气应该及时遏制住、防止继续扩散发展,这就要求同类型影视剧应该深耕于“精神扶贫”的内核问题、着力于展现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不避諱展现实际开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而是要提醒大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人们不重走“弯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反映脱贫攻坚问题和成果的影视作品,从而更好地宣传脱贫经验,才能突破桎梏,真正做到“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助力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梁鸿.中国在梁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5.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2 .

作者:马恩扉页

上一篇:工业设计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课堂设计美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