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的创作观研究

2022-10-09

农村题材电视剧是中国电视人又一个钟情表达的电视剧类型, 从萌芽时期善于表现农村人的苦难, 到新世纪以来乐的发掘“朴素”情感中的笑料, 农村题材电视剧已然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 在这期间佳作层出不穷。农村题材电视剧也以其在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上对“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法则独特呈现方式而积淀出一种独特的美学症候。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是有历史源流的, 从早期农村题材电影 (特别是早期中国电影那些苦难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指导下的作品, 如:《渔光曲》、《狂流》、《春蚕》、《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早春二月》、《乡音》等) 对它产生的影响, 再到新时期,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 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民对土地的崇拜的瓦解塑造出一种鲜明、恳切的电视剧类型。毋庸置疑的是, 农村题材的电影、农村题材的小说 (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绿化树》等) 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盛提供了无限的经验和动力。总体而言, 农村题材电视剧从概念上理解, 包含了最为广泛的乡土剧、民工剧、农村剧、农民剧的范畴, 它也包括新世纪以来一种独特“农民工现象剧”的类型范式, 而以上的各种分类都可以在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亚类型范畴中逐一讨论。于是那些关注农村变革、审视农民生存境况、窥探农民心理诉求, 在群体与个体的差异矛盾中揭示变革乡村的新处境, 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进行声音与光影组合的电视剧类型便可称之为农村题材电视剧。

一、以现实主义创作法则为参考依据窥视新时期 (1980年——2015年)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流变

第一个时期:萌芽与初创期 (1980年——1990年) , 虽然定义此时为萌芽期与初创期, 但是社会变革剧烈, 一大批关照社会现实, 以思想解放、女性意识觉醒、农村变革为背景的佳作涌现, 多表现农村人在变革与新思想楔入过程中的迷茫与挣扎、觉醒与苦难, 农村题材电视剧成长基因健康完备。代表作品:《篱笆﹒女人和狗》 (1989年) 、《辘轳﹒女人和井》 (1990年) 、《外来妹》 (1990年) 等。

第二个时期:创作与发展期 (1991年——2000年) , 此时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作品非常丰富, 并且确立了鲜明的美学观点, 维持自身现实主义创作方向的理念, 对农村题材的刻画与展示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外部环境中, 而是深入到心理与精神层面窥视, 善于表现农民基因中苦难而乐观, 思想中的局限而素朴, 动作上的古拙而弥坚的可贵品质。在一种苦难、浪漫、批判相杂肉的现实创作坏境中确立了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风格特征。代表作品:《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1993年) 、《女人不是月亮》 (1993年) 、《都市放牛》 (1995年) 、《山城棒棒军》 (1996年) 、《姐妹》 (1998年) 、《嫂娘》 (1998年)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 (1999年) 等。

第三个阶段:兴盛于困惑期 (2001年以后) , 这一时期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大大增加, 却面临着价值观的犹疑与困惑[1], 在创作思路上虽然看似依然秉承着现实主义的表达, 但是有些作品却呈现出了一些“反现实”的理念。部分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忽视剧作的戏剧化, 追求戏剧性的呈现;用“皮相现实主义”、“伪现实主义”的理念来偷偷置换业已形成的创作理念。但是不可否认佳作依然大量出现, 呈现多元化表达, 苦难现实主义、原生态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现实主义杂糅出现, 形成丰富的表达层次。此时期的作品有:《刘老根》系列、《希望的田野》 (2002年) 、《城市的星空》 (2004年) 、《我是农民》 (2004年) 、《马大帅》 (2004年) 、《生存之民工》 (2005年) 、《福贵》 (2005年) 、《圣水湖畔》 (2005年) 、《都是外乡人》 (2006年)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2006年) 、《喜耕田的故事》系列、《我的美丽人生》 (2010年) 等[2]。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成熟,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确定了“现实主义”为创作理念, 在个体与群体的矛盾、镜像中构建农民形象的法则, 以关照农村变革和农民精神现状为主体, 揭示出土地崇拜、信仰重构等深刻哲学话题为追求的独特美学特征。

二、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表达方式的刍议

现实主义创作在影视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亦可以称之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3], 在那一次电影运动中确立了百年影视发展的基本形理念那就是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导”。自此以后, 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历程, 确立了6代导演, 导演代际的划分除了参考时间因素之外, 还根据其创作作品的现实主义表达与美学追求进行归类。从苦难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现实主义、冷峻现实主义、纪实化现实主义……不难看出中国电影、电视剧的演进一直伴随着现实主义观照为考量的标准, 而电视剧的创作者能够在艺术的假定与现实的还原之间进行深刻的阐释, 形成独特的“风格化”解读便是值得上升到史论研究高度的佳作了。但是就在这种创作观念深入观众审美根源的时刻, 有一批影视作品打着“现实主义”多样化的旗号, 创作出了大量的“不接地气”的作品, 这些作品与现实表达格格不入, 可以称之为“伪现实主义创作”。其代表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大量的“抗日神剧”以及《乡村爱情》系列。

“抗日题材电视剧”是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个亚类型, 因为中华民族那段独特的被侵略的历史伤痕而催生出的艺术表达式样。原本这一类题材电视剧在历史情节建构、历史审美诉求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差, 可随着“类型元素”的嵌入剧作中, 大量电视剧在“现实表达”上与历史失实, 出现了“神话、漫画”的现实呈现。以揭示造就矛盾现实的缘由、对主导者给予毫不留情的讽刺批判, 明确的揭示社会的本质, 对现状造成的根源目的性的表达的现实主义美学追求被忽略, 电视荧屏上充斥着“一人战胜日寇一个大队”、随意“手撕鬼子”的荒唐“伪现实”闹剧层出不穷。

《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标榜是在展示新时代中国农村农民的新面貌, 观众本期待如同《刘老根》 (2002年) 这样的诙谐、戏谑的现实主义作品回归, 却没有想到它完全违背了“现实主义创作法则”, 在表演上无法区别小剧场表演、大剧场表演、影视表演的不同;在剧作上忽略了戏剧化与戏剧性的不同, 在整体利益上更是违背农村生活现实, 以表现农村为名, 呈现出一个迥异的农民精神现状, 以至于很多观众看完电视剧后产生了质疑“是否在丑化农民”。难道农民的朴实、厚重、安土重迁、执着坚毅……都已荡然无存, 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主体农民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奸猾、吝啬、渐渐计较的群体?《乡村爱情》有一个场景这样塑造“刘能”和“赵四”两位同村居住的亲家:“刘能”做饭时家中无盐, 自己又不愿意花钱购买, 便带着一个大盘子到了亲家赵四借盐, “赵四”也是极为吝啬的人, 为了不借食盐将其倒入水中, 待刘能走后再晒出……这种人物形象在《乡村爱情》里比比皆是, 令人咋舌。《乡村爱情》导演与早年间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相比, 农村人物不仅停留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上, 而是多了一丝丑化, 少了十分同情, 臆想出各种极具戏剧化的性格, 比起后者毫无善意可言。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美学追求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倾向, 这一点“抗日神剧”现象、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等作品与其相背离。

中国影视艺术奉行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 但不会容忍“伪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 是文化的自我觉醒, 自我反省, 自我创建。”[4]中国电视观众和电视剧策划者在“美人之美”的包容上依然要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

参考文献

[1] 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6.

[2] 仲呈祥, 陈友军.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3] 李道新.中国文化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仲呈祥.文化化人, 艺术养心;重在引领, 贵在自觉—从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看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经验[J].艺术教育, 2008 (4) .

上一篇: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探析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