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渝东北生态涵养下的发展路径

2022-09-11

“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它要求“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下坚持创新争优,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渝东北地区处于重庆生态涵养发展区,以生态涵养为基本,发展特色产业是当地的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生态涵养下的创新发展,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渝东北经济发展现状

渝东北地区地处渝鄂川陕四省市交界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节点,是我国中西部结合的咽喉地带,有利于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然而,由于地形地貌、交通环境、人才资源流失以及自身发展定位等一些列影响因素,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重庆仍相对落后。

对此,自2013年五大功能区划分以来,渝东北地区严格按照生态涵养的发展底线,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建立起了严格的工业生产准入模式、制定了长效的生态保护机制,确保了生态环境的长效保护。经济发展上,渝东北各区县也定位了自身的特色产业,形成了相关产业链,生态涵养的产业发展已基本成型。特别是“万开云”板块成立以后,将会对渝东北经济发展起到引领带动的作用。2015年,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7.60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2%;第二产业增长13.0%,工业增加值827.58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长10.3%,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生态涵养经济发展成效初现。但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做到成果与民共享?渝东北地区仍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

二、渝东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不平衡

就“万开云”板块内部而言,万州区是重庆市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相较其他区县来说具有先天优势。单从国内生产总值看,其明显高于其他区县,甚至是城口县的十几倍,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县。产业结构中,万州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以工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超过42%,并处于上升发展趋势,其经济发展态势在渝东北地区中颇具代表性。但与之相对,“万开云”板块中开县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和工业占比较大,第三产业仅占33%左右,产业结构存在很大调整空间。此外,与万州相比,开县、云阳两地的基础设施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如何调节三城之间发展差距、补齐结构短板,如何协同“万开云”板块内部分工发展、如何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将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迅速与否的关键。

同时,渝东北产业发展的整体层次较低。整个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相对而言,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还不发达,整体占比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嗜待优化。就第工发展状况来说,其中的工业规模小、效益低,产业发展链不完善,优势产业地位还不突出。在全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尽管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1个区县积极响应,以绿色环保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效益增长态势明显,但从整体来看,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在五大功能区中的工业发展规模依然较小。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看,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并不高。

不太合理的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有序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就业方面小规模的工业以及发展不充分的第三产业对就业岗位的提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规模小、污染大的企业不符合渝东北生态涵养的发展理念,早晚会被淘汰,因此,就不具备就业的稳定性,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当地居民收入的增长。

2、收入差距较明显

受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结构等因素影响,渝东北地区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因此三农问题也就更为突出。由于山地地形较多,不利于大规模集中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当地农业以各户小产为主。虽然有政府牵头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形成了一些相关产业链,并具有相当规模,但受市场环境影响,产品种类还相对单一、产品成本还有待降低、销售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地方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外出打工成为必然选择。而打工聚集一定财富的人群又向富有吸引力的重庆市区或万州等相对发达的地方聚集,加重了渝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流失,同时衍生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现象也较为严重。此外,渝东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一些山区交通比较闭塞、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而言,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少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相对较大。

此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部分处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当地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扶贫攻坚任务。重庆在扶贫开发方面,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重点、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了渝东北秦巴山区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经过几年的扶贫发展,渝东北地区的贫困人口已大为减少,但因缺乏相关的产业发展、就业岗位不足等因素,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的现象仍然发生,扶贫任务较为艰巨。

3、措施服务不到位

招商引资方面,因地理环境闭塞、城镇化发展程度不高以及发展规划待优化等因素制约,渝东北地区对商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加之生态涵养理念对企业环境准入门槛较高,渝东北地区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因此,积极创新的发展思路,与环境相适应、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更大力度的招商引资措施政策是吸引投资的关键。相对而言,除了“万开云”板块有相对清晰的发展分工外,其它区县缺乏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协同发展的具体规划,分散发展的现状嗜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个区县单打独斗,缺乏整体发展规划的现状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增收。

此外,在国家支持“双创”经济,“双创”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支持和鼓励回乡创业是当地政府必须重视的工作。渝东北区县是虽然对创业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但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返乡创业的热情仍就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基础设施还相对缺乏以外,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各项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相关产业信息引导有所缺失,是阻碍创业、创新力度的重要因素。其导致了很多创业企业做不大、做不强,这与全国“双创”蓬勃发展的潮流不符。

三、渝东北地区如何创新发展思路

面对渝东北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如何依托优势资源,改善自身发展条件,创新发展路径,打造核心产业,是今后渝东北地区必须的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如今,在结合生态涵养区域打造特色产业、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契机,制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打造“万开云”板块核心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独立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已经被提上日程。在产业转型方面,工业仍是渝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适时发展以生态友好型为主体的新兴产业,淘汰效益低、污染大、潜力小的过气产业,是今后渝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天生的自然资源、特色的本土文化,保证了渝东北地区服务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结合优势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特色旅游、特色文化为特征的服务产业链,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突破口。因此,为增加地方吸引力,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发展规划,是渝东北各区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此外,以相邻、相似区县为连接,形成合力,打造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忠县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合力打造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特色旅游经济带,都是渝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只有区域整体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整个渝东北地区才能不断向前。

2、加强交通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是阻碍渝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生态绿色交通,方便群众安全出行,是现今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城市群建设等重要发展契机,加快推进库区支流航道整治,建设重点港口,提档升级旅游码头,可以加强渝东北与长江各主要城市的联系,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形成以旅游——货运为中心的重要经济走廊。同时借助重庆高铁项目发展契机,加快建成一批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吸引周边物资通过水运通江达海,可以形成重要的运输集散地,发展物流运输业,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此外,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解决农村地区出行困难、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平衡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

3、实施配套措施,强化政策服务

在创新创业方面,各区县政府可以合力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创业发展中心,提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创业扶植力度,以期融入“双创”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同时,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以市场为引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网络信息、物流运输为主的服务行业,加大扶植政策、增强信息引导。可以重点回引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优秀企业家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指导当地经济发展。在吸引劳动力方面,以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带动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特色种养殖、农村电商、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等返乡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配套完善设施设备,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搭建发展平台。

总之,只有依托长江经济带、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是促进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生态涵养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分配公共资源、做好政策服务,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以生态涵养为理念的渝东北地区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摘要:以生态涵养为发展目标的渝东北地区划分了几大经济发展组团区域,发展目标更为清晰。但是薄弱的经济基础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当地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其中,产业结构不完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以及政府服务措施欠缺不利于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拟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措施三方面探析渝东北地区发展路径。

关键词:渝东北,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宋豪.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发展研究[D].重庆市委党校,2015.05

[2] 张排发.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治理模式创新探索[J].管理观察,2014.12

[3] 罗建极.努力探索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正确路径[J].决策导刊,2013.11

[4] 刘绍星,陈麒.关于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对策思考[J].新重庆,2014.08

[5] 杨柳,段守万.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的法治保障[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6] 谭镜.渝东北生态涵养与域内板块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6.02

上一篇:青化砭地区油气储层裂缝特征研究下一篇:小学数学课上要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