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电视剧题材备案和电视剧片审查制度

2024-05-06

河南省电视剧题材备案和电视剧片审查制度(通用3篇)

篇1:河南省电视剧题材备案和电视剧片审查制度

河南省电视剧题材备案和电视剧片审查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省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下同)题材备案公示和电视剧完成品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工作制度如下:

一、河南省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对所受理的电视剧题材备案公示材料、电视剧完成片等,均一视同仁、按照统一标准审查,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审批形象和氛围,鼓励和引导我省电视剧、电视动画片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电视剧选题、电视剧本和电视剧完成片是其所参与人员的智慧和劳动结晶,且具有商品属性和版权排他性属性,有关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严格注意保密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未经所有权人同意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

三、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按照工作时限开展工作,并尽可能快速完成工作。电视剧题材备案公示材料审核的,属一般题材的,要组织尽快完成审核,确保于每月5日前上报总局审查;应当进行剧本审读的,要尽快组成专家组进行剧本审读,形式审读意见并按要求报总局审查。电视剧完成片审查的,要按要求组成审片组组织审查。

四、审片组的组成要本着“依次轮值、任务均衡”的原则,

篇2:都市题材电视剧的问题和出路

对于“都市剧”这一概念,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都市剧”就是都市题材的电视剧。笔者以为,都市剧可简单定义为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以城市中的人和事为观照对象的电视剧。它是一个同农村剧及历史剧分别相对的概念。

目前,学界公认的我国第一部都市剧是1990年播出的反映家庭伦理的《渴望》,这部电视剧掀起了都市剧发展的第一波热潮。这一时期,都市剧显示出旺盛的创作态势,涌现出一批受到广泛欢迎的剧目,主要有《围城》、《编辑部的故事》、《上海一家人》、《情满珠江》、《过把瘾》等等。

都市剧的创作在经过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短暂的停滞局面,虽然也不乏精品,但总的来说是进入了一个低潮时期。直到新世纪初,才出现了缓慢回升的态势,以《空镜子》为代表的一批精品似乎使都市剧焕发了新的活力,但当年《渴望》造成的那种万人空巷的局面却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当中。几度沉浮,历经十数载后的都市剧无论在创作还是在运行模式方面似乎都进入了瓶颈期,这种局面在2007年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金婚》、《奋斗》、《好男当家》等几部制作精良的都市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由张国立和蒋雯丽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金婚》成了2007年国内电视剧市场上的最大赢家,在全国各地方台都创下了收视佳绩。该剧2007年10月4日在上海播出的最后一集的收视率达到了13.9%,夺全年收视率之冠。然而,《金婚》等几部电视剧的成功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代表都市剧创作的整体水平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还有待商榷。一两部片子的热播似乎并不能说明都市剧中存在的问题已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都市剧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下滑的收视率显现脆弱的竞争力

自从《渴望》在20世纪90年代带来第一次轰动以来,都市剧的收视率一再下滑。在近几年的各大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上,在前几名中鲜见都市剧的踪迹。以二十一世纪网的“2005年内地电视剧收视率五十强名单”为例,榜上排名最靠前的都市剧《半路夫妻》,其收视率也只有7.003%。而央视索福瑞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都市剧的收视率呈现出逐渐下滑趋势。

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的编剧张永琛在分析其原因时说:“电视台频道改革使得电视剧面临更大竞争。当年《渴望》造成的轰动效果是因为频道和电视剧本身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么丰富,现在肯定不会再有那种场面。但是,现在都市剧创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则是它吸引不了观众的根本原因。观众越来越挑剔,创作者在观念上没有新意,不可能创造收视的新高。”

(二)陈旧的叙事模式难以吸引观众

电视剧是一种叙事艺术。与其他叙事艺术一样,电视剧叙事也构成一种话语,是作者对故事的叙述,作者的话语精神就从中显现出来。电视剧的话语精神应当具备当代性和民族性。所谓电视剧要具有当代性,指的是作品中的话语精神应当体现出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追求,或者说作品应站在当代人新的认识高度、思维水平和审美趣味上来审视社会与历史,把握其精神内核,对社会和历史现象作出当代性阐释。

都市题材的电视剧大多采用商业性的叙事策略,商业文化话语的标准是市场的赢利。为此,在叙事策略上,其叙事原则是模式化的。哪些东西比较受观众欢迎,他们便大量进行模拟、复制,从而使它成为一种类型。在这样的剧作中,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构成元素,其背景人物和情节大多相似或雷同;其修辞手法和叙事语言陈迹斑斑。千篇一律的故事、似曾相识的人物是近年来大量都市题材电视剧的一大弊病。如今大多数的都市剧中必有大老板,必有婚外恋或三角情,这似乎已成为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法宝。电视剧的创作应随着市场的兴奋点而兴奋,但现在的都市剧依然停留在几年前的创作观念和叙事方式上。

在谈到都市剧模式化的问题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认为:“电视剧的内容应该反映更多的新信息和新观点,反映观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都市电视剧,不是光贴近百姓就万事大吉了,而要表现百姓渴望了解的热点。对于都市剧,观众的普遍心理是‘喜新厌旧’的,现在很多编剧以为观众就喜欢情和爱,所以什么都离不开这些,这样的套路很不好,是剧作者媚俗的表现。过去总说媚俗是观众鉴赏水平不高形成的,但观众鉴赏水平已经很高,再媚俗,电视剧肯定就会失去观众。”

(三)批量生产的“快餐文化”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在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视剧从创作到发行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利益链条,作为这一链条前端的编剧们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发行商的意志、观众的意志等因素使得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创作一部电视剧,更多的情况下只能是为商业化服务,创作出一些“文化快餐”。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历的积累,深入生活常常被认为是创作的根本,而现在都市剧的创作者们也常常自称是熟悉生活,但快速出炉的作品几乎不能闪现“火花”。曾庆瑞教授认为:“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再谈熟悉生活已经不能完成对作品的认真诠释,因为网络上什么都有。但是,真正的好作品需要对生活的切实感悟,只是熟悉已经不够了,需要对现实生活灵魂上的感悟。”张永琛则认为:“现在的都市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剧创作状态不理想,对生活的补充不足,没有足够的积淀,所以观众看了一部两部就不愿意看第三部了,这才是电视剧真正的悲哀。”

三、都市剧的出路

那么,都市剧的出路究竟何在?这从近期几部成功的都市剧当中可窥见一斑。

电视剧《金婚》以编年体的方式生动地呈现了小学数学老师文丽(蒋雯丽饰演)和重型机械厂的青年技术员佟志(张国立饰演)一段历经50年的坎坷婚姻路。该剧的成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到原因:

一是该剧不仅选择了现实题材,而且用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方法呈现了50年的人生历程。强烈的纪实风格是其魅力之所在。五十年五十集,一集叙述一年,将整个婚姻的过程从头至尾细细说来,叙事流畅、不跳跃。这种纪录片化的表现形式使该剧有更大的空间来讲述夫妇俩的情感和命运渐变的过程,时代的特色和生活细节也得以更为细致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觉真实亲切,易于接受。

二是该剧为电视剧创作找到了一个抒写和记录历史变迁的新视点和渠道。将国家的发展与变迁紧紧与人物的婚姻命运和情感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了50年的历程。“编年体”的使用让《金婚》呈现出丰富的历史细节,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将五十年的时代变迁和人物的命运、婚姻融合在一起,从家庭切入,找到了一个抒写和记录中国半个世纪变化的新角度。《金婚》在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和情节处理上颇见导演功力。突出表现在对“文化大革命”的处理上。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对“文革”,影视作品大多是通过具体环境来表现的,如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播放着毛主席语录的高音喇叭……在相当一部分作品里,主人公都会被扣上帽子,被批判、被打倒……这几乎成了表现“文革”的固定模式。而《金婚》则避免了正面对“文革”的描写。一开始是通过周围人物的言行来间接描写:大庄不懂“文革”,却积极投身其中,因为文革可以免费旅游,大串联;佟志的女儿燕妮也因学校停课满心欢喜,而燕妮时常和文丽顶嘴,开口就喊:“打倒妈妈!”佟志和文丽并没有被批斗、被打倒,而只是在出差时经历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这样非强化的处理,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风貌,举重若轻地刻画出时代的动荡,间接表达出剧作者对“文革”的讽刺,给人以自然平实之美,让人能在平和的心态下边看边思考,领会其中深含的意蕴与情绪。

三是打破了以往描写婚姻家庭伦理剧多用审视、批判的眼光评判婚姻质量的模式,而是贴近中国人的婚姻实际,演绎了中国式的幸福婚姻,使观众找到了对中国当代婚姻意味的理解和探寻。

四是该剧的创作找回了一些久违了的北京地域文化的风格,形成了“北京剧”的特色。此外,时间上的跨度较大也使得该剧可以吸引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该剧符合了老、中、青三代观众的心理需求。与佟志和文丽年龄相仿的老年观众能从《金婚》中回忆自己的过去,在怀旧时找到同感共鸣;步入中年的观众能从剧中看到中年婚姻存在的危机,思考如何安全地度过危机;青年观众则能从中看到自己未曾经历过的时代变迁,看到上一辈人在如此剧烈的时代变迁中是如何将婚姻一路坚持下来。看完后,不同年龄的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该剧所展示的人生、婚姻历程做对比:我的婚姻真的幸福么?我未来的婚姻是按这样的套路走下去还是另有出路?

另外一部取得成功的都市剧《好男当家》虽然是一部轻喜剧,但他讲述的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房子问题。曾庆瑞认为:“剧作者应该关注百姓关注的热点,创作者不关心百姓,百姓也不会关注你。而单靠几个明星演员的加盟和媒体炒作,只能把都市电视剧推向绝路。要改变现状,剧作者和导演们首先要对现实生活有所感悟,才能写出、导出老百姓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目前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首推房子问题,以此为选题很难不得到观众的呼应,相应地,也会有较高的收视率。

四、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进程使中国城市市民的思想意识、情感观念、审美理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市化所引起的对爱情的极度推崇、对欲望的极度张扬等社会现实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为都市剧的产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剧情内容。但这并不表示凡是都市剧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一部都市剧要想取得成功,选题和创作环节是重中之重。只有对现实生活有了深切的感悟,才能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

摘要:由张国立和蒋雯丽主演的《金婚》掀起了新一轮都市剧播出的热潮。本文以《金婚》等几部热播的都市剧为起点,分析了当前都市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今后都市题材电视剧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都市剧,存在的问题,出路

参考文献

[1]、刘烨原:《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刘烨原:《电视剧批评与欣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4]、刘书亮主编:《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5]、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篇3:河南题材影视剧中的民俗表现

纵观以上河南题材的影视作品,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以影视这种最具视听表现特性的文化传媒方式来表现河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具有浓郁的风俗画特色。那么这些独具中原特色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祀信仰、节日庆典、民间艺术、方言俗语等民俗民风是怎样渗透和呈现于这些影视作品的?下面笔者借鉴民俗学中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的分类概念,来分析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民俗运用和表现。

电影《鸡犬不宁》剧照

一、物质民俗的表现

物质民俗,指的是“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2]这些与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是最容易感知和显现的符号,不仅构成影视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更成为影视作品直接表现的对象。其存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民俗事象作为陪体出现

民俗事象作为陪体出现,指的是民俗事象只是影视作品的点缀和陪衬物,不是直接和主要表现的对象,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影视作品的人物、故事服务。这样的表现方式在河南题材的影视剧中大量存在。以电视剧《黄河东流去》为例,该剧以河南作家李凖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主要以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的中原人民大劫难、大迁徙为故事背景,写出了赤杨岗7户农家在空前的灾难面前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悲欢离合,表现了中原农民坚韧的生存能力。而剧中人物和故事都是放置在旧时代中原乡土的日常生活状态与风俗习惯中展开的。剧中展现出的一幅幅关于劳动、饮食、起居、服饰的日常生活画面,正是剧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生存方式。如水井、石碾、石磨、犁耙和镰刀,黄牛、毛驴、骡子等中原农业生产民俗的展现,馒头、面条、饼子、绿豆丸子汤、豆腐汤、灵宝大枣粽子、麻酱拌捞面条、香椿炒鸡蛋、腌蒜薹等饮食民俗的呈现,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再比如,河南影视集团投资拍摄的本土电影《不是闹着玩的》,也以当地的民俗风情为主要创作素材,展现了河南西北部山区农民民俗生活的画卷。剧中以自然风光和古老民居为主要拍摄场景,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影片画面展现的是青山绿水、古朴的村庄,沟壑连绵的群山,错落有致的房舍……这些中原山区独特自然风光元素的运用,更增强了影片的可观性和真实性。再如电视剧《湖光山色》,以农家生活场景为背景,其细节的布置也力求彰显河南地域特色:当下河南乡村常见的房屋构造及其物品摆设——居住地的庭院布置,河南剪纸的窗花,朱仙镇年画的门画,年代久远的河南特色家具凳子、茶几等等,各种民俗事象符号在剧中的运用俯拾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生产、饮食、建筑民俗符号只是作为剧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进行展示,并不是影片所直接和主要表现的对象。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由于这些民俗事象和民俗符号的存在,才构筑了影像的地域色彩,视觉上给观众一种新鲜感和审美刺激。

(二)民俗事象作为主体出现

民俗事象作为主体出现,指的是民俗事象本身就是影视作品直接的表现对象和主体,通过人物故事来挖掘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或精神实质,这方面的例子以河南籍导演韩万峰的豫菜系列电影“饮食三部曲”——《豫菜皇后》(2007)、《胡辣汤》(2010)和《洛阳水席》(2012)最为典型。从影片名字就可以看出,饮食民俗是影片的直接表现对象,该系列影片以“胡辣汤”、“洛阳水席”等河南饮食的现代命运发展为题材,将中原地域环境、百姓情怀与特有的饮食风俗相互绾合,在体察世间万象、品味人生百味的同时,对中原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刻挖掘和剖析。影片《胡辣汤》的主题是讲述饮食与情感的关系。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河南当地的传统早餐。作为坊间百姓所喜爱的饮食,胡辣汤在河南城乡街头的早点摊点随处可见。影片《胡辣汤》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日常、大众化的饮食,在展现其浑厚绵柔、调和五味特点的同时,挖掘出其背后潜藏的中原人民的亲情人脉、乡风礼约。影片《洛阳水席》讲述的是饮食与伦理的关系。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酒席酒宴的本质往往就在于通过饮食之礼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同时某种社会伦理精神也蕴含在其中。影片《洛阳水席》以洛阳水席名店“真不同”为拍摄场景,以饭店的一名老厨师为主人公,以他毕生都在寻找洛阳水席真谛为主题,讲述发生在他身边的家庭变故、子女婚姻、师徒理念以及他最终成功挖掘并恢复洛阳水席这一大唐盛宴的曲折故事,阐释出家庭、亲情及团圆等洛阳水席所包含的伦理精神真谛。影片《豫菜皇后》讲述的是饮食与变革的关系。影片以女孩伊春喜的学厨成长经历为线索,不仅荟萃了河南各地的精美豫菜,其中“厨王争霸赛”情节更是让观众领教了豫菜厨师身手不凡的刀工和绝活。更为重要的是,导演韩万峰一方面展示豫菜的商周古韵、汉唐遗风,呈现豫菜所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为传统的饮食文化增添现代元素,赋予豫菜文化以变革精神和新的活力。比如主人公伊春喜对洛阳水席最后一道汤的大胆改良和创意,不仅赢得了同行专家的称赞肯定,更是影片借此情节来赋予豫菜与时俱进、包容创新的发展观念。总之,导演韩万峰的“饮食三部曲”以极具特色的河南饮食民俗为直接表现对象和主体,从情感、伦理、变革等方面对河南饮食民俗文化进行了现代思考,使饮食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物象层面,成为河南民众的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及哲学思想等精神内涵的全面承载。[3]

二、社会民俗的表现

所谓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其内涵指的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人生仪礼)、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等”。[4]在影视作品中,社会民俗的表现和运用,也比比皆是。如电视剧《黄河东流去》中,村落组织民俗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以村落组织为核心的社会群体的特征和作用。中国传统农村以村落为基本单位,村落以宗族为基本核心,而宗族又以血缘为基础。《黄河东流去》中赤杨岗就是这样的村落组织,血缘、宗族让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在面临共同灾难时能团结互助。剧中有这样一场戏,当黄河决口,乡村变成汪洋时,赤杨岗的村民抱成一团,齐心协力共同面对逃难。在大家都撤离以后,主人公李麦还不忘腿脚不灵便的申奶奶,叫天亮再返回村子去背出了她。在返乡时,李麦跑到洛阳、西安、咸阳联络逃难出来的同村人,商量返乡的事,一起逃离家乡的人又一起回到了家乡。《黄河东流去》显示了中国传统村落组织的特征。另外剧中还表现了中原地区过年、庙会、求雨、结婚等民间习俗。值得提及的是剧中婚俗对人物性格、观念凸显和外化作用。河南婚俗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高度重视结婚程序的仪式性和神圣性,这已经内化为人们的心理情感和道德操守。并且剧中为了凸显这一点,刻意设置了两场婚礼:一场是春义和凤英的“水上婚礼”,尽管当时黄河洪水四处泛滥,人们四处逃荒,流离失所,二人只能在船上举行婚礼。可是二人的“水上婚礼”尽管异常简陋,但依然完成从迎娶到拜堂的完整婚俗仪礼,因为对婚俗及婚礼的遵守和重视已经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另一场婚礼是蓝五和雪梅自办的婚礼,二人虽然私奔不为道德所容,但二人却谨守婚俗礼仪,自办婚礼,情不越礼。剧中有一细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蓝五虽然狂热地爱着雪梅,但仍然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在拜过天地行使完婚俗仪礼之后,才终于打开情感的闸门,疯狂拥吻已经成为妻子的雪梅。这些受民间习俗制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表现和刻画更贴近现实生活,增强了电视剧本身的真实性。

三、精神民俗的表现

精神民俗指的是“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时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所反映的是某一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5]河南题材的影视剧常常对精神民俗的内核和本质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和思考。如电视剧《黄河东流去》通过对河南农民群体形象的刻画,既肯定了他们身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以及重视人格与道德教育的伦理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其固有的保守、固执与狭隘等劣根性。电影《一九四二》通过讲述河南民众在1942年的大饥荒中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故事,揭示了底层百姓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性格情感。另外如《叶落长安》对郝玉兰、白老四等扎根西安的河南人群体的描绘,展现了河南底层百姓的情感世界,讴歌了河南人的勤劳、善良、乐观、坚韧及其旺盛的生命力。新近热播剧《大河儿女》,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段历史为背景,以河南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斗、抵御外来侵略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贺、叶两大钧瓷世家的命运沉浮,也颂扬了河南人的大仁大义、大情大爱,表现了河南人的心理特质和精神特色。

四、语言民俗的表现

语言民俗指的是“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在此,民俗语言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俗语言指民族语言和方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指在一个民族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等等。民间文学指由人民集体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形式”。[6]语言民俗在河南题材影视剧中的运用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河南方言的运用

河南方言俗称河南话,主要通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河南方言不仅是河南语言民俗的组成部分,更是河南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影视创作中适当运用方言,不仅可以在强化地域特色、再现“物质现实”、塑造人物个性、增添喜剧意味、表达特殊含义等方面收到明显效果,而且在建构影视的区域风格、拓展影视的创作路径等方面也能做出显著的贡献。也正因为此,近年来,河南方言频频被运用于影视剧中,掀起一股河南方言影视剧的热潮。如《安阳婴儿》(2001)、《盲井》(2003)、《孔雀》(2005)、《乡村生活》(2005)、《鸡犬不宁》(2006)、《不是闹着玩的》(2010)、《一九四二》(2012)等等。这些影视剧中河南方言对白的使用,不仅提升了影视水平和艺术效果,更为方言文本的记录与传承充当了媒介,对方言文化的传播也不无裨益。如电影《一九四二》讲述发生在河南的灾荒故事,影片演员台词对白大量使用河南方言,成为该部影片的主要元素和亮点。其台词对河南方言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河南方言的高频词汇上,其中频繁使用的名词、动词、代词、副词、形容词、语气词、叹词和助词颇具特色,均是河南人平时较为常用的词语。[7]影片大量使用河南方言中的高频词汇,不仅使河南方言在台词中的运用显得原汁原味,从而更有效地渲染了影片的真实感,对凸显人物命运、强调人物身份、隐喻人物性格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河南民间文学的运用

对于河南民间文学的运用,影视作品往往把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元素加以融入运用,这方面还是以电视剧《黄河东流去》最为典型。如剧中民歌:“风来了,雨来了,漫漫黄水压过来了道光二十三,黄水涨上天,冲走太阳渡,稍带锦家滩”,唱出了黄河泛滥的情景;情歌“铁打链子九尺九,哥拴脖子妹拴手,哪怕官家王法大,出了衙门手牵手。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作了西”,唱出了雪梅和蓝五真挚的爱情;还有反映黄泛区人民生活的民歌:“蒋介石扒开花园口,一担两筐往外走,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至于“好难好难,吃饭没盐”“吃水没井,割麦没镰”等民谚、民谣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这些民歌、民谣、民谚的使用最生动贴切地反映了河南农民的生活和情感。

结语

毋庸置疑,独具特色的河南民俗文化既是本土地域风情最直观的物质载体,也是当地民众伦理情感以及思想观念的精神载体。可以说,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像民俗文化那样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出河南民众的个性风采。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南题材的影视剧欲求地域风格的确立,就一定不能忽视对本土民俗事象、民俗精神的运用与表现。反过来,大量河南题材影视剧中民俗文化符码的运用和表现,也在不同程度上为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1]刑戈.电视剧《大河儿女》——尊重历史 敬畏文化[EB/OL].(2014-05-02)[2015-08-15]http://henan.people.com.cn/n/2014/0502/c351638-21118003.html.

[2][4][5][6]钟敬文.中国民俗学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5-6.

[3]宋光瑛.中原文化的影像建构与精神守望——韩万峰电影“饮食三部曲”评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1):51-55.

上一篇:简单的情人节祝福句子下一篇:市场营销费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