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生长空间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29

摘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通过对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湖北省洪湖市春露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进行典型案例剖析,解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机制及溢出效应。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家生长空间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家生长空间市场营销论文 篇1:

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思路、科技、制度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是实现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区域的县级行政区数约占全国的2/3,人口和耕地分别约占1/3与2/5,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产业兴旺”放在了第一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如何才能做到产业兴旺呢?对于约占中国国土2/3以上、集中连片贫困人口数巨大的广大山区,现代山地农业亟待寻找到一条适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现代山地农业的资源禀赋特征

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首先是一个生命过程。山地农业也是如此,农业生产伴随着动植物生长的过程,需要生产者花费时间来“守候”。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条件(温度、水分、光照、养分等)是同等重要、必不可少的。同时,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和经济再生产有机统一过程,是一个含有制度因素的生产函数,生产者依托某种农业组织(如普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将生产性投入如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之后,经过一定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的转化,产出农产品提供给市场。农业生产供给是由生产性投入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共同决定。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状况是决定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决定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差异。

现代山地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可分为生态禀赋特征和要素禀赋特征两个方面。

生态禀赋特征主要表现在区位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等方面。对于山地农业而言,区位条件受到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两方面的影响,山地相对闭塞的环境,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生产保守性极强,生产水平普遍不高。并且在局部范围内,由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能以不同方式满足低标准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因而自然经济的基础根深蒂固。山地交通运输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鮮活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在自然环境条件方面,山地农业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地貌破碎,气候有的拥有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完整带谱,立体特征明显,有的“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同时,山地土壤一般较差,但是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显著、生态多样性优势突出,山地生态环境破碎后不易恢复。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山地农业人口压力不大,一般以农村人口为主,山区教育科技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不高,工业化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产业布局少,以农业为主,并且交通、水利等农业基地设施建设滞后,应对极端异常天气引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方面,山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城镇分布较少,污染物排放较少,环境质量状况优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各民族不同的生计方式结合,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

要素禀赋特征主要表现在土地要素、劳动要素、资本及资金要素、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等方面。山地农业在土地要素方面表现为空间分布零散,垂直带性分异明显,并且不同类型的农业相互间杂;具有地块多、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宜林宜牧地多、农耕面积狭小,旱地多、水田少,低质土多、优质土少的特征。在劳动要素方面,人力资本的短缺是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一些地方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导致农业从业实际劳动力的短缺,农耕生产、家庭养殖所需劳动力难以保证。并且农村劳动力以老幼妇孺为主,现有农业劳动力素质低,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业的能力较弱,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在资本及资金要素方面,山地农业开发存在比较大的短板。同时,山地农业存在“融资难、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资金投入难度大、机会成本高等许多制度性、技术性、操作性问题。在技术要素方面,山地农业农技基础设施条件差,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匮乏,信息相对闭塞,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耕作方式主要是以肩挑背扛等重体力劳动为主,农用机械利用率低,并且农业新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缺乏都是山地农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制度要素方面,山地农业自然经济的基础根深蒂固,山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机制尚未建立,尚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组织,流通渠道不畅,产销不能有效对接,并且农村资产资源有待盘活。

通过对山地农业生态禀赋和要素禀赋两方面的特征分析,能够清晰了解到山地农业与平原地区农业相比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势,但纵观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山地农业发展模式,都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掘好山地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将现代山地农业带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认为,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力求做到“六个高”,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以及农民收入高。

进入新时代,山地农业受资源环境条件约束、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等的影响,其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导致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引起要素技术替代选择,进而引致技术进步,即农业生产力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引起激励结构和预期收益的变化,进而会带来经营方式的创新,即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这两方面的变化及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供给系统中。

农业生产者(供给)是有内在的“组织一结构一功能”的有机系统。应该同时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人类利用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的广度(功能性)、深度(组织性)、构度(结构性)三个维度上的“合力”来推进山地农业的全面发展。只有从广度、深度和构度三个维度理解现代山地农业,才能克服“盲人摸象”式的对现代山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误解,才会打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农业发展决策局限,才能真正破解高质量发展之“谜”。

事实上.任何一项农业生产供给活动都是在一定时间点上、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人们利用土地、资本、劳动等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的功能性、组织性、结构性等三个维度上的“合力”。这就为制订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不同层面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思路创新

推动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本的、首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要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过去拼资源、拼环境和主要追求产量,转变到追求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农业发展轨道上;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抓好顶层设计,具体有以下五大思路:

第一,广度、深度、构度“三维”同步推进。山地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功能性改革、组织性改革。只有从三个维度共同进行改革,才能将“合力”聚焦在农业生产即供给系统上。在广度上,以绿色环保高品质为核心,由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让“生态、绿色、环保”成为发展的底线;同时,围绕市场多元化、消费个性化需求,开发多功能性、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并且,无公害绿色有机是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必备品质,我们要注重发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深度上,总体上小农分散经营的格局未变,坚持“合作化”,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推广“农户+合作社+行业协会+公司”等模式,建立“农协/产业协会+合作社”合作制农业供给体系。在构度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产业、选对品种。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着力把产业布局调优、规模调大、产业调强,培育低热河谷产业带、缓坡温凉产业带、高山冷凉产业带等立体生态经济产业带。

第二,品种、品质、品牌“三品”优化提升。“三品”优化提升,即优选新品种,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培育品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提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潜力,使产业供给体系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山区农业不能靠“规模”在竞争中取胜,应选择在“精致”上做文章,以“精品、优质、特色、高端”为出发点,从“以量求生存”转为“以质求发展”。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与安全,发挥山地特色农业多赢的“绿色红利”,打造中国山地精品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发展理念,防止同质化竞争,使每个乡村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較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

第三,推进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和农村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开发乡村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产品;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第四,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三家”紧密结合。主管领导与政府部门以锲而不舍的韧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抓,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优势特色产业服务不懈怠,主抓市场营销不动摇;同时,考虑筹集资金在大型知名媒体作广告宣传,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大型农产品展示展览活动,提升特色产品的美誉度、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需要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与市场对接,尽量使得农产品产销均衡,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一流科学家、专家、各级技术力量始终坚持科技为先,依托农业大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聘请国内一流专家组成产业专家顾问团,实时把脉产业发展,建立一支覆盖产区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为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五,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村“三变”改革。《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种植传统农业价值低微的荒山、荒坡等村集体资产,成为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经营主体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为推进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条件。通过确权,让产权明晰、百姓放心,才能更好地推动改革,这也是外来资本愿意进入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

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完全是结构调整的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如果不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品的竞争力上不去的话,农产品就不会有市场,重点应该在于提高山地农业的科技含量。以先进且适用为原则,构建山地特色农业技术体系,大力储备与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县级特色产业要有“科技带头人”,乡镇要有“科技明白人”。同时,山区特色农业种子科技创新以及新品种的研发、山地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和机械化、山地农业保鲜、贮藏、安全检测等科技问题的解决,以及山地农特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等科技创新,都是促进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制度创新

健康的经济来自良好的体制机制(制度),破解制度困境,需要制度创新。要创新山地农业的生产经营组织体系,重点应该在于提高农业的制度质量。不同于平原的山地农业,更需要制度创新来支持和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山地耕地流转制度创新是破解山地耕地破碎化,使得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纵观国内外,设法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升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山区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要考虑推广“合作社+行业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

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合力,科学利用山地农业稀缺资源和有效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山地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商业模式创新

要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首先,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培育“农家乐”“休闲农业”“文化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智慧乡村游。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中医药农业”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新热门。创新“互联网+电商”、农旅融合、观光农场、休闲旅游型、文化传承型等新业态,高效推进“山货出山”,也是培育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其次,在打造新载体新模式方面,利用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载体,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推进农业、林业、水利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突出山地资源特色,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以“六次产业”为引领,通过精品加工模式、生鲜电商模式、高端定制模式等的合理运用,增强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区域农业品牌,打造中国自己的山地精品农业。

与市场需求匹配

市场需求引导农业产业结构配置与调整方向,“安全、优质、特色、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是消费者永远的追求,这是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济动力。可从四个方面来提高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第一,发现与培养企业家。生产要素、技术、人才、市场需要企业家整合,山地农业要想长足发展,也需要企业家探索一条独特的商业发展道路。第二,积极引入新农民。新农民是农村以外的农民,包括大学生、科技人员、工商企业主、农民工等,他们下乡创业或返乡创业,从事体验农业、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营销、电商等。第三,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上加大投入,多动脑筋,下“真功夫”,开展种苗育供、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仓储销售等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第四,建立和完善山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农协/产业协会+合作社”合作制农业供给体系,树立统一品牌理念,打造统一品牌,选准目标市场,自主建立面向全国特色农产品市场的营销体系。

责任编辑:马莉莎

作者:祁春节

企业家生长空间市场营销论文 篇2:

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及溢出效应分析

摘   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通过对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湖北省洪湖市春露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进行典型案例剖析,解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机制及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要素统一配置、联合社成员统一分工、市场营销渠道统一构建、产品品牌统一打造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联合生产合作效应、管理合作效应和营销合作效应。基于此,提出应当通过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宣传力度、培育适应联合社发展的实用管理人才、鼓励农业标准化建设来规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

关 键 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合作机制;溢出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向一二三产融合拓展,向生产、供销、信用业务综合合作转变,向社际联合迈进,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单独发展向联合发展转变趋势,如何正确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联合社发展转轨,对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来说意义重大。

目前,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宏观效应,姜松等[1]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且效应显著提升;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动因,孔祥智等[2]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联合社的存在是为了降低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周振等[3]研究发现组织化潜在利润构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合作组建联合社的内在动力,而利益一致性是合作社实现联合的重要条件;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类型,周振等[4]从潜在利润和谈判成本视角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分为同业联合社与异业联合社。周杰等[5]基于交易价值视角将其分为联合社和联合会两种形式。刘同山等[6]将联合社的发展类型分为生产型联合社、销售型联合社、产业链型联合社和综合型联合社四种。此外,还有少部分学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行为影响因素、合作稳定性以及合作社联合社产权安排进行了研究,研究發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行为受区域内有无合作联社影响[7],联合社合作稳定性依赖于组织合法性[8],联合社成员的要素资源禀赋对产权安排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9]。

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到,现有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研究主要围绕“为什么合作”、“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等方面展开,而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合作,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研究鲜有涉及。同时,已有研究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重要性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而对合作带来的微观效应,即对合作社本身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不够。基于此,本文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重点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以及合作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以期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联合社发展转轨提供有针对性政策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及溢出效应问题的提出

自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国家各类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上升,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已有204.4万家,实有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达48.1%。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市场谈判能力,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伴随着合作社数量扩张,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阻碍了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发挥

纵观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合作的规模仍然偏小,尽管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已达204.2万家,但是平均社员规模仅为57户。究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当然,小合作社可以减少固定资产和“沉没成本”,组织运营成本低[10],应当是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职责就是要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合作社规模过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功能发挥。以农资购买为例,在现实中合作社提供农资统购服务的比例仍然偏低。在现阶段国情下,由于合作社规模较小,合作社统购农资可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空间较小,而提供统购服务所增加的组织成本却较高,从而限制了合作社统购农资的利润空间,降低了合作社提供农资购买服务的可能性[11][12]。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管理松懈,影响了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实现

从合作社组成人员来看,我国大部分合作社中的理事长等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一样,基本上就是农民,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也不强[13],重生产轻市场现象较为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从合作社组织结构上看,内部结构设置不完善,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机构有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没有设立理事会的理事长由社员大会直接选举决定,有理事会的由理事会选举决定,但是在合作社成立和发展的实践中,许多合作社机构不完善,即便机构完善,作用也没有得到发挥;从合作社的权利运行来看,许多合作社社员大会和监事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运作内容。合作社的成立并没有对绩效改进产生明显影响,基本上个别人说了算,个别人受益。即使少数合作社偶尔召开社员大会,也必然陷入集体行动困境,增加合作社治理成本[14]。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塑造乏力,限制了合作社竞争能力的提升

随着我国商品短缺时代的过去,“卖难”、“卖好”已经成为合作社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但市场上特色农产品又相对不足。因而,需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农户简单地联合就能盈利,而是需要合作社进行产品谋划和品牌打造。这些都必须要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主体的参与[15]。特别是在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专业营销人才缺乏,出现了传统渠道不畅,电子商务等新型渠道发展缓慢等問题。同时,合作社的规模过小会弱化其交易稳定性和品牌创建能力,即使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也难以被市场识别和认可,从而无法获得应有的利益回报,削弱其继续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动力[16]。

针对上述问题,不少地方在合作社发展实践中探索出了联合社这样一种新的合作机制,不少学者也发现农民合作社集群式发展比孤立式发展,成员更容易获得较好的经济绩效[17],因为合作社联合可以促进合作社在市场、品牌、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合作社参与分享经济搭建平台[18][19]。然而在实践中如何管理和经营联合社,如何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诸多问题均有待解决[20]。为此,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联合机制,以及合作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于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与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为什么能产生经济效益,关键是通过联合可以产生溢出效应。所谓联合即抱团创市场,所谓溢出效应就是指各个合作社通过联合后,各自的收益超出分别进行正常市场交易所获得的收益。那么,溢出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究其实质是合作社通过复杂的联合机制,在运行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经济效益,这样多个环节的经济效益累积起来就超过了单个合作社运行时产生的正常效益。

(一)战略联盟理论指导下的农民专业联合社

自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企业间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间的一种合作安排,企业联合起来与关联企业谈判和交易,并从中获得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战略联盟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使联盟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总和最小化。在正常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优化管理都无法使交易费用和行政协调费用再减少时,联盟就是促使企业成本继续减少的最为有效的替代方式[21]。通过联盟组织企业可以获取其它企业的独特资源,使企业可支配的资源从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22]。在联盟企业内部,企业间可以信息共享,并可以轻易学到伙伴企业所拥有的新技能,或借助联盟合作强化自身的技能。战略联盟不仅能聚集不同伙伴企业的互补性资源,还能创造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不同伙伴企业间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转移[2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包括同行业组建的同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同地区的不同行业组建的异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这种联合既显示了横向一体化的特征,也显示出了纵向一体化的特点,可以获得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农民专业联合社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显著地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联合社内部物质和人力资源共享共用,从而产生溢出效应(见图1)。

(二)农民专业联合社的合作机制

1.农业生产合作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可以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采购和农业生产要素统一配置,降低联合社成员生产成本,提高联合社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由于联合社相比于单个合作社而言,其规模更大,因此联合社统购农资等生产要素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空间更大,当生产成本下降幅度大于联合所带来的组织成本时,便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联合社可以在内部将分散于农户手中的土地、机械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调配,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异业型联合社来说,在联合社统一管理下,通过对不同合作社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合作社内部资源互补,生产与服务无缝对接,达到共赢发展的目的。

2.内部管理合作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可以对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成员合作社在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优势,在联合社内部进行统一分工,整合联合社内外部的资源。就产业发展规划而言,联合社通过顶层设计对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对合作社的职能进行统一分工,将联合社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全体成员中,从而增强联合协同效应。联合社可以统一引入企业家要素,培育具有不同职业特长的职业经理,由此促进联合社内部生产劳动与管理的分工[24],进而形成联合社内部经营要素配置和分工协调的专业化合作。

3.市场营销合作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在市场营销中,能成功地将产品转变成商品,实现生产的目的,关键在于精诚联合,既节省经营成本,又增强市场竞争力。从销售渠道的组建上看,由于联合社内部成员间通过有效分工,实现了专业化管理,有助于联合社构建统一的市场营销渠道,而且利用构建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把联合社内部每个合作社的产品组合到一起,实行产品联合营销,形成优势组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从品牌的打造和新市场的开拓来看,联合社可以依据各参与合作社的比较优势,确定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任务,并进行适时的监督,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管控,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还可以对联合社生产产品进行统一宣传,节省宣传费用,有助于产品品牌的统一打造,同时在进入新市场时,可以节省巨额的投资,减少无益的竞争,形成相互依赖的格局,达到保护联盟者利润率的目的[25]。

(三)农民专业联合社合作的溢出效应

1.生产合作溢出效应

美国杰出的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最早提出了溢出效应,并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6]。在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中,通过生产资料购买的合作、生产组织的合作和市场营销的合作等,联合可以获得比单个合作社生产更高的效益。这些效益在一系列的市场交易活动中实现,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活动都会产生交易成本,包括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谈判和签约的成本、合同风险的成本等[27]。如果从事同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将生产要素集中到一起进行合作生产,可减少交易成本,使得合作生产的总利润大于分散生产的总利润。[3]联合社正是将分散经营转变成合作经营的平台,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的目的。

2.管理合作溢出效应

联合社的核心功能在于管理合作。如果缺乏管理合作,单个合作社的行动只能称为自发的群体行动,其群体行动的效果受其规模的影响。群体行动理论认为,群体规模越大,组织和开展群体行动的难度就越大,群体行动的目标就越难实现[28]。如果能把群体组织起来,将群体行动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分,就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体行动[29]。联合社可以统一产业发展规划,统一经营谋划,组织社员分工协作,产生分工协作效应。从而联合社的整体效益就可以增长,并带动社员收益的增长,显示出联合社的管理合作溢出效应。

3.营销合作溢出效应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都处于初创阶段,合作社规模仍然较小,如果独立地构建营销网络,成本就会很高。如果通过联合社统一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就可以节省销售渠道建设费用。在同等条件下,市场拓展更宽广,销售成本更低廉,而且通过联合营销的产品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26]。更重要的是在品牌打造和宣传上,需要高昂的成本。如果由联合社统一打造品牌,其震撼力更大,品牌的传播效果更好。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品牌就可以带动营销,从而产生联合社的营销溢出效应。

三、农民专业联合社合作机制与溢出效应案例解析

(一)案例典型性与案例介绍

1.案例典型性分析。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深入,对于单案例研究而言,所选择案例的典型性十分关键。结合本文研究内容来看,所选择案例需满足以下特征:一是合作社從分散到联合的特征比较明显;二是合作社联合过程中溢出效应比较显著。本文选取湖北省洪湖市春露合作联合社为典型案例,在于在联合社成立前,洪湖本地存在大量分散农民专业合作社,且经营绩效并不理想,为此联合社理事长对现有种植、农机、农资、植保等合作社进行了有效引导与联合,明确了不同合作社在联合社内部分工职责,同时该联合社还是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作为湖北省唯一合作社代表参加了2016年11月17日国务院在湖州召开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座谈会。从分散到联合再到联合溢出效应,洪湖市春露合作联合社的演变过程正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实践佐证,为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及溢出效应提供了很好的现实样本。

2.案例介绍。洪湖市春露合作联合社位于洪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洪湖市涌泉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包含16家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5家以农业机械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家以农资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家以植保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集种植、农机、农资、植保和粮食加工业务于一体,是比较典型的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的异业型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联合社依托洪湖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开展再生稻种植、加工、销售,推进再生稻全产业链开发。联合社现有注册资本1393万元,社员3450人,截至2017年底,联合社已流转耕地面积9.75万亩,生产资料仓库6000平方米,联合社拥有植保飞机、收割机、耕整机械、粮食烘干设备等农业机械,智能育秧大棚、温室催芽室、水泥晒场、粮食仓库等配套服务设施。目前,联合社种植再生稻3万亩,辐射带动洪湖市发展再生稻16万亩。

(二)联合社合作机制分析

1.农业生产合作机制

联合社统一对接大型生产资料供应商,集中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联合社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种子直接从丰乐、惠民种业购进,且价格均按照厂商给县级经销商批发价的标准购进,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更为便宜。此外,化肥农药也均从厂商直接批发,成本也有所降低。联合社整合土地、农机和植保机械等生产要素,在联合社内部实行统一调配。在茬口衔接上,联合社充分考虑各种植合作社产品结构,利用其产品生长周期,开展育秧——种瓜——蔬菜等茬口衔接模式,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在农业机械、植保机械使用上,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调配使用,优先满足联合社内部成员服务需求,同时积极寻找外部服务对象,扩展了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外溢空间,实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在生产技术方面,对联合社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产品产出效率。

2.内部管理合作机制

联合社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再生稻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了再生稻科研基地、育秧基地、烘干加工基地,同时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水稻品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实行专购专供,确保再生稻生产过程质量安全,而且对产品销售、产品品牌塑造与宣传都进行了统一构建与打造。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联合社严格按组织职能进行工作,并统一分工协作。联合社组织结构包含三个层次:理事长、理事会成员与普通社员。联合社理事长出席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座谈会,具有较高的战略眼光和广泛的社会资源,负责全面领导联合社制定发展战略和决定联合社重大事项;联合社理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各合作社负责人以及聘请的专业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联合社日常管理、专业调度、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等;普通社员以农户为主,主要从事再生稻种植和与生产相关的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

3.市场营销合作机制

联合社统一构建营销渠道。为了做好其主要产品再生稻的销售工作,联合社一方面积极发展代理商,建立传统的销售渠道。分别在武汉、上海、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再生稻米批发网点,同时在大中型超市建立起了零售网点。面向本地市场,一方面与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进行对接供应;另一方面在住宅小区建立专营网点。这样多渠道的营销,可以解决联合社70%的产品销售。同时,联合社建立起了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广泛宣传联合产的优质再生稻米,而且网上营销解决了联合社30%的产品销售,网络销售遍布全国各地。

联合社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统一产品质量,即在全部保证无公害产品基础上,统一打造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注册产品地理标志,使联合社生产的再生稻米成为名优产品。为了不辜负这些品牌称号,确保产品质量,联合社在发展建设上做到“四统筹”,即统筹建立了科研基地、统筹建立了育秧基地、统筹建立了加工烘干基地、统筹建立了综合指挥基地。在对社员的生产管理上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绿色防控、统一农机服务、统一产品销售。联合社建立起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

(三)合作溢出效应分析

1.统一购买生产资料,降低基础成本

湖北省洪湖市春露合作联合社经营耕地面积达到9.75万亩,有庞大的生产资料需求,联合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购,并根据再生稻的生长特征,确定了专门的种子供应商。这样,不仅获得了比市场价格低得多的批发价,而且与供应商协商,将市场上为小包装的化肥和农药改为大包装的化肥和农药。最后的购买价格比市场上的同类商品就低了很多。因为联合社利用团体购买的数量优势,加上包装上本身就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产生了规模效应,获得了溢出效应(见表1)。

2.统一调配生产要素,减少生产成本

联合社利用自有的仓库、智能育秧大棚、耕整机械,植保飞机,收割机,粮食烘干设备,水泥晒场以及粮食仓库等农业机械和基础设施,为社员提供服务。这样,联合社内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使用耕整、收割等机械时比市场上价格要低,联合社还免费向社内成员提供育秧、粮食晾晒和烘干等服务,降低了合作社的生产成本(见表2)。而且联合社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在育秧过程中全部采用超声波技术,可以提高单产16-20%。

同时,联合社还在农闲时组织农机队伍到周边区域为合作社以外的农户开展农机作业,不仅拓宽了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空间,而且还可以为联合社增加收益。此外,联合社还引导成员社开展技术创新、组织技能培训等,积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3.统一构建营销网络,降低营销成本

联合社通过与中储粮进行合作,由中储粮提供流动资金对联合社社员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再生稻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4元/公斤,增加了社员收入。而且,联合社目前已在武汉、上海、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网点,并与多家超市、大型企业、学校及经销商签订了供销合同,还通过“互联网+”建起了OTO电子网络销售平台,自2015年以来,每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2亿元以上,利税总额突破500万元,有效激励了各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动力。

4.统一打造产品品牌,提升产品利润

联合社现已注册成功“洪湖春露”和“洪湖荷莲香”两个商标,成功获批“洪湖再生稻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湖春露再生稻香米”、“洪湖荷莲香鱼虾稻香米”已获农业部绿色食品和有机认证,并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湖北省2014年首届楚合农产品金奖”和“2015年湖北好食材金奖”等荣誉称号,极大提升了联合社再生稻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既促进了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5.统一经营剩余分配,鼓励实质联合

在合作剩余分配上,联合社实行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按成员合作社与联合社生产资料交易额的3%返还给合作社;第二次分配按合作社股金分红;第三次分配按成员合作社与联合社产品交易额的1‰提取资金进行奖励。这种分配方式实现了管理人员、合作社以及农户的利益捆绑,极大地促进了各合作社之间的实质合作。

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建议

针对近年来合作社发展规模小,实质性合作不足等问题,通过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和合作溢出效应,提出当前推动农业合作社联合的建议。

(一)加强合作宣传,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我国农民专业联合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农户对联合社了解不多,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宣传。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结合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对农户进行合作知识的培训,让广大农户了解联合社的本质属性[30],形成良好的合作预期。同时,各地应当因势利导,争取区域内联合社零的突破,从而发挥首个联合社的标杆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合作社以及联合社依法规范内部管理,尽量将利益向合作社成员倾斜,有效地调动合作社成员的合作积极性,不断培养和提升社员的合作精神。

(二)注重人才培养,培育实用的管理人才

规范化的管理是合作社向联合社转轨的核心,而与联合社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是规范化管理的关键要素。因此,应当鼓励和引导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帮助农民开展合作社及联合社的建设,鼓励政府退休人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对合作社负责人的培养,提高其管理协调能力。同时,要依托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养计划,采取集中学习、考察观摩、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素质。可以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经理”市场,鼓励有经验的机关人员、大学毕业生走向“职业经理”市场,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鼓励标准建设,引导实质的联合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的关键在于联合,如何引导其走向联合,关键在于提高联合的效益,做到利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必须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政策内容,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体系[31],鼓励建立标准化的合作组织,严格依法治理和运行,协调好合作各方的利益。同时,通过合作联合打造农产品品牌,按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精神,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利益分配的协调,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吸引力。通过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切实保障合作社产品质量安全、品質提升、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松, 王钊.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与农业经济增长[J]. 财贸研究, 2013(4): 31-39.

[2] 孔祥智, 岳振飞, 张琛. 合作社联合的本质——一个交易成本解释框架及其应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1): 100-106.

[3] 周振, 孔祥智, 穆娜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再合作研究—山东省临朐县志合奶牛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案例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9): 63-67.

[4] 周振, 孔祥智. 组织化潜在利润、谈判成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两种类型联合社的制度生成路径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4): 67-75.

[5] 周杰, 黄胜忠.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模式分析—基于交易价值视角[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6): 40-44.

[6] 刘同山, 周振, 孔祥智.实证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动因、发展类型及问题[J]. 农村经济, 2014(4): 7-12.

[7] 刘滨, 黎汝, 康小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行为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16(3): 113-120.

[8] 张琛, 孔祥智.组织合法性、风险规避与联合社合作稳定性[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3): 46-54.

[9] 谭智心.不完全契约、“准租金”配置与合作社联合社的产权[J]. 东岳论丛, 2017, 38(1): 54-65.

[10] 杨光华, 贺东航, 朱春燕.群体规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于集体行动理论[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11): 80-86.

[11] 朱哲毅, 邓衡山, 应瑞瑶.价格谈判、质量控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购买服务[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7): 48-58.

[12] 邓衡山, 徐志刚, 应瑞瑶等.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何在中国难寻?——一个框架性解释与经验事实[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4): 72-83.

[13] 夏春萍, 何嘉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优化分析[J]. 东南学术, 2012(4): 29-35.

[14] 崔宝玉, 简鹏, 刘丽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决定与“悖论”——基于AHP-QR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 109-123.

[15] 周应恒, 胡凌啸.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能否实现“弱者的联合”?——基于中日实践的对比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6): 30-38.

[16] 刘刚, 张晓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治理机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5): 926-930.

[17] 王图展.农民合作社议价权、自身能力与成员经济绩效——基于381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 53-82.

[18] 张藕香, 姜长云.比较优势视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创新路径[J]. 改革, 2014(10): 108-116.

[19] 张连刚, 支玲, 谢彦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顶层设计: 政策演变与前瞻——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回顾[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5): 10-21.

[20] 韩国明, 朱侃, 赵军义.国内合作社研究的热点主体与演化路径——基于2000-2015年CSSCI来源期刊相关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5): 77-92.

[21] Gulati R., H. Singh.The architecture of cooperation: managing coordination costs and appropriation concerns in strategic allianc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8(43): 781-814.

[22] Stuart Toby E..Network positions and propensities to collaborate: an investig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8(43): 668-698.

[23] Mowla Mohammad Masrurul.An overview of strategic aliance: competetive advantages in alliance constellations[J]. Advance In Management, 2012(5): 22-31.

[24] 胡新艳, 朱文珏, 罗必良.产权细分、分工深化与农业服务规模经营[J]. 天津社会科学, 2016(4): 93-98.

[25] 汪发元, 罗昆, 陈钧.农业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92.

[26] H.米尔恰科娃.肯尼思·阿罗: 新古典理论的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 1995(10): 20-24.

[27] Coase T.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 1937(4): 386-405.

[28] 曼瑟爾.奥尔森著, 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5: 45.

[29] 埃米.R.波蒂特, 马可 A.詹森,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 路蒙佳译.共同合作: 集体行动、公共资源与实践中的多元方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65.

[30] 王海龙, 吴怀琴.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模式及思考[J]. 经济纵横, 2015(11): 93-96.

[31] 汪发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化解对策[J]. 经济纵横, 2015(2): 31-35.

作者:叶云 汪发元

企业家生长空间市场营销论文 篇3:

知识型企业适度多元化抉择研究与实证分析

[摘 要] 本文构建了适度多元化抉择模型,并结合知识型企业进行分析;解析了相应的影响因素(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因素、组织架构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因素和外部行业因素);并以一多元化抉择失败的实际案例分析求证;适度多元化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专业化 多元化 影响因素 案例实证 适度多元化

一、引言

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经济、资本经济到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所作的界定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源知识化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家们重新审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运行规律,拓展思路,面对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生长点。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知识密集的知识型企业感觉更为明显,但知识型企业在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从对知识型企业多元化抉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以实际案例分析,进行实证研究。

二、知识型企业概述

知识型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是,知识型企业以知识为生产要素,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转移等为过程,为客户提供优良的高知识含量的产品,从而实现客户和企业的双赢模式,来实现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知识型企业通常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知识型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较高,如:软件开发公司、研究型企业、咨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等。知识型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开发、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化与多元化理论概述

专业化指企业组织将企业资源与能力集中于公司的单一业务,以经营公司业务为核心,做好做强,谋求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于公司的业务。如:漯河肉联厂集中做好火腿肠这一核心业务,销量不断增长,企业获得长时间快速发展。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的发展扩张是在现有产品和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与原有产品和业务即非同种也不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产品和业务。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多元化概念最早由安索夫(H.I.Ansoff)提出,彭罗斯 (E.Penrose)加以发展,后钱德勒(A.D.Chandler Jr.)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关键,鲁美尔特(Richard P.Rumelt1974)在前人基础上将多元化战略的概念定义为:企业本身有多元化的性质;通过结合有限的多元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来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

四、知识型企业适度多元化抉择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当企业受到行业不景气、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的利润空间急剧减少等时,企业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战略策略就进行多元化经营。另外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也经常采用这一战略措施。这就引发“鸡蛋是放在一个篮子,还是放在多个篮子里”问题。关于这一难题,观点各异,是学界和业界争论已久的问题。

笔者认为:企业面对这一挑战所采取的多元化战略是可取的,但要适度,并且要结合具体的行业和具体的企业情况,特别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技术等知识型企业。当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时,随着多元化程度的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风险不断增大(企业的规模增大,相应的人员管理、资金调配、组织架构等发生很大的改变,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越来越难以控制,管理风险增大),企业的业绩风险不断减少(当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时,企业进行不同的业务单元,进行事业部管理,相应的业务利润等分开核算进行,企业的总体业绩风险要小),二者交会于B点。企业的总体经营风险先减少后增大,最低为C点。相对应A点为适度多元化的最佳点。具体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情况,相应的行业环境、国家政策、企业规模、资金状况、人才素质等相差很大。因此,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实际地选择多元化,并且实际、适度是企业的最佳决策,期望能达到1+1>2,实现企业的利润和不断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不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就知识型企业而言,进行多元化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相应的风险具体体现在管理风险,当重要员工、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流失时,企业面对的是业务瘫痪、重要客户流失等,企业毫无业绩可言,面临严重的困境。在知识型企业里,人是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因此,相应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型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具有特别的意义。关于人力资本管理:在员工层面,做好薪酬、员工持股、期权、养老金等物质激励和必要的精神激励(成就感、升职等),防止重要员工流失,组织瘫痪,企业的多元化失败。在组织层面,不断完善企业组织设计,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和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组织人力资本和组织管理资本,以及客户资本,获得长久的持续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此来保障企业多元化的成功。关于知识资本管理:对于显性知识,如:文字、数字、图形、光盘等,易于保存和利用。对于隐性知识,如:诀窍、心得、经验、直觉等,关键是隐性知识显性化,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防止员工流失,影响企业多元化成败。

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1.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因素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当企业面临多元化抉择时,企业家的作用不言而喻,企业家的偏好、学识、胆略、判断力等基本上可以决定多元化的成败。企业领导人实施管理职能时,其管理知识、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技巧、个人素质等将极大地影响多元化的抉择。在民主探讨、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等方面,管理者能否挖掘全体员工智慧,也将影响到多元化的抉择与成败。就知识型员工而言,管理者对于他们的管理与激励,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也是企业面临多元化抉择时要考虑的因素。

2.组织架构因素

随着组织理论和组织科学的不断丰富,企业可供选择的组织模式呈现多模式阶段。对于知识型企业面对多元化抉择时的组织设计,从流程、职权、绩效、激励等方面,应该充分考虑行业等外部因素,并结合企业实际,选择立体多维型、流程型、网络型等组织形式,通过组织模式的合理选择,来提升企业绩效,保证企业多元化的成功实施。

3.企业文化因素

知识型企业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型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较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犹为重要。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显得意义非凡。这关系到个人激励、团队建设、企业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也是企业多元化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4.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因素

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资金、网络设施、信息沟通平台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企业面临多元化抉择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5.外部行业因素

企业是在社会和行业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国家政策、行业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与变迁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对于垄断性行业,如:电力、天然气、供水、通信,进入门槛、技术含量等因素是企业面对多元化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类似于完全竞争的行业,如:食品等快速消费品,其竞争状况、动态发展态势等方面是企业必须和慎重考虑的因素。

六、一个多元化抉择失败的案例分析

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隆迪药业有限公司转让全部股权,该公司陷入经营困境。该公司前身为成都美登高食品有限公司,美登高为一知名冰淇淋品牌,公司从92年成立10年来,公司业绩良好,最高时曾占成都市场份额35%。2002年公司入主成都制药五厂,完全退出冰淇淋行业,进入制药行业。成都制药五厂曾经是国内中药硬膏剂的龙头,其拳头产品麝香壮骨膏(原名麝香虎骨膏),作为治疗跌打损伤的家常良药,曾销售到国外。但隆迪药业认为麝香壮骨膏价格低,为低端市场。公司放弃麝香壮骨膏,选择高风险的青蒿素项目,认为有利可图。隆迪药业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硬上青蒿素项目,还建起了青蒿种植基地,但最终在青蒿素项目上出现了亏损。此外,公司还以隆迪药业为核心,决心用多元化把隆迪品牌做大做强。经过一系列的收购整和,先后有了隆迪药业、隆迪印务、隆迪阳光药业、隆迪广告等多家实体,跨越了多个行业,“隆迪系”一度还提出了上市的目标。伴随四处扩张而来的,是资金的压力,风险悄然袭来,“隆迪系”多家实体先后出现经营困难。

从本案例看,该企业不顾企业实际情况,跨行业选择多元化,选择高风险项目,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伴随资金、人才、市场、行业竞争等因素而来的必然是公司经营困难,企业多元化失败。如果,该公司仅仅沿承麝香壮骨膏产品,虽然利润空间不是很高,但企业生存应该不成问题。假设,该公司慎重考虑只进入麝香壮骨膏产品,以及该细分行业,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妄想,塌实、实际,公司也许能缓慢、持续发展。适度多元化是可行的。

七、结论

企业面对多元化抉择时,适度多元化是最佳选择。过度多元化带来的高风险、高失败先后有无数先例。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适当的行业、企业的资金情况、公司的人力资本情况、市场营销等条件可行,才能进行多元化,从而降低多元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1996:7,http://www.oecd.org

[2]李福海等:战略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72~175

[3]李 敬:多元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11

[4]成都商报[N],20070615(39)

作者:陈云生

上一篇:新时期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论文下一篇:职校企业文化教学的渗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