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长平台建设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属于科学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公共工具类。该课程重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思维为主导,培养学员学会使用计算机去分析实际的问题、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生生长平台建设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生长平台建设基础教育论文 篇1:

课程基地领跑高中学习的革命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最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启动高中教育课程基地(以下简称课程基地)建设,今年首先启动和支持建设30个左右普通高中省级课程基地,到2015年建成200个左右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建设课程基地是江苏进入“十二五”,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教育创新之举,是创新内涵建设、创新育人方式、创新质量提升的改革路径和有效措施,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深层思维和科学思路。

一、课程基地的建设起源

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围绕新课程的加快实施,创建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世纪之问的试解。钱学森提出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扪心自问,说到底还是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等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学校都在找适合自己的学生,带着分数的标尺找到的基本上也都是适合考试的学生。应答钱学森之问,江苏教育人要敢立潮头,勇于担当,主动试解,从为教育找适合的学生转向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上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合的平台在哪里?创建课程基地为学生“适合”的体验搭建了平台。

——教育兴邦的审思。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成为民族振兴的真理。但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强国的,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强国。科学的教育才能科学育人、育科学之人,才能真正培养出推动时代发展的济世之才。如何科学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实践性、创新性是科学育人的主题词,而这正是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

——瓶颈突破的探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但是,长期以来,困扰高中教育的两个瓶颈问题,一是千校一面难以突破,二是素质教育步履艰难。为什么?问题在于素质教育的口号多于应试教育的行动,应试教育的行动多于素质教育行动。在“考试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公平的”现实条件和环境下,客观上演变成千万学生一张课表来育人、一套试卷进校门的唯考现象。可以说,千校一面的应试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空间,而丰富多彩的课程基地将向学生展现另一种学习生态,回归教育的原点。

——质量提升的举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强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程基地建设是强化教学环节、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型建构、情境创设、内容拓展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有效运用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巩固、生成知识,切实减负增效;有利于纠正当前高中教育重课堂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转变教学方式;有利于推进学校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提升。

——投入增加的载体。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投入都是基本性、保障性的,硬件投入较多,发展性、内涵性、专业性投入少。另一方面,在整个基础教育中,高中教育政府投入一直偏少,缺少应有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增加政府投入,一方面要解决宏观问题上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有转向内涵发展的专项建设,使教育投入更多地从硬件投入转到软件投入、从保障性投入转到发展性投入上来,更多地以投入保障质量,以投入提高教师水平。课程基地建设成为财政投入的项目抓手和载体平台。

——实践创新的探索。行永远比知更重要。在高中教育,由于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人才成长急需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比较缺乏。江苏高中教育要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必须以率先的气度挑战和破解人才培养的这一难点问题,创新做法,提供经验。课程基地建设是高中转型升级、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探索创新在于,围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线,以项目引领发展,以课程丰富内涵,以基地拓展课堂。通过多样化课程、多样化实施途径、多样化手段等,为学生多样化学习、全面发展创新路径。通过实践、发现及前沿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创造潜能,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通过学科科学分类、知识运用,引导学生感受学科之美,促进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走进生活化、终身化的学习。

二、课程基地的建设内容

课程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首先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方面进行。

——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缺少应有的课程和学科教学环境建设,各门学科都在同一情境――教室中完成教学任务,没能也无法体现各学科特点的教学环境和专业特质,更谈不上学科细分和学科文化的建设。同时,教学内容缺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科知识缺少应有的拓展和生成。学科重点、学习难点缺少独特的创新办法。因此,营造学科情境、凸现专业特色,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课程学科教学环境,便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第一任务。一是要呈现学科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志向。课程基地要提炼鲜明创新理念、实践主题,体现明显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学科科学素养。二是呈现学科细分,明晰学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联系和运用。如,按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数学共有26个分支、137个小支,要通过图文并茂的“目标树”建设,让学生知道各学科分支和小支的分类,及其在社会各个经济领域的应用,加强学科分支与高校优势专业有机联系。同时,标明这些分支领域的领军人才主要分布在哪些高校、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指导学生网上查询,为学生高考填志愿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参考。学科细分应当成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呈现学科文化,尤其要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学科历史演变、传承和创新,传递学科文化,形成课程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课程文化不仅是文化校园建设的新的生长点,更要通过课程文化的体味、熏陶和内化,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全面育人拓展新的空间和途径。课程基地是全员育人、学科渗透德育因素等现实难题的积极探索和破解。四是呈现学科前沿知识。通过学生对未来学科前沿知识、发展态势的了解和展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激情、决心和志向。通过分层建设引导分层学习,既服务大多数学生,又为将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打下优势基础。

——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空间概念的立体思维,脑中“形象”不起来。课程基地就是要对学科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改进知识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和传导方式,通过以“物”取“象”的直观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使学生最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是要发动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难点,分学科认真讨论,梳理教学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排查出各个知识重点和难点。二是寻找直观呈现的思路和方法。扣住重点和难点,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物态和非物态的模型建构,明确建构方法途径。既要体现课程体系,又不能支离破碎。三是开展教学模型的整体研制。学校在自力更生的同时,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进行教学模型的开发制作。

——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互动是刺激兴趣的关键因素。这在电脑游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互动是教学生成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突破重点环节的教学互动。事实上,过多强调师生课堂互动是难以完全做到的,评价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首先是以能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考量前提的,师生“互动”明显受时空的制约。课程基地实现了时空限制的重要突破,这也是其重要特征,这就是努力实现技术推进下的“人”“机”互动。要高度重视技术推动的人机互动学习平台的研发,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在显示形式上,有的可以是如乒乓球的发球机的人机互动,有的是系统即时自动判断,有的是体验游戏式的互动,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科教师、软件人员和企业工程师的结合,开发各种学科“学习机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突破时空的瓶颈制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

——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一是加强国家课程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学效能,并形成难易不同的课程资源,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创新建设反映地方乡土特色的独特课程文化,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三是与高校合作,建立选修模块的学生课程,逐步实现少数高中与高校课程的衔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让他们在大学有更多的时间去掌握新的知识技术,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课程基地建设立足于服务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要将服务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促进教师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将课程基地建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平台。一是将名师工作室建在基地,名师用“家的感觉”建设工作室。二是将拔尖创新人才的试点设在基地,并建立与高校的多方联系与合作。三是建立以名师为带头人的师生创新团队,开展项目学习。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

——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才成长的关键举措,是课程基地的核心任务。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学习中提升认知能力,在实际动手中发现创造创新。一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印证学习知识,二是加强科学技术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三是鼓励学生对未来知识的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寻求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再发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好奇的特点,也才能激励学生用心用情地投入学习。

三、课程基地的价值使命

——以课程实施方式的拓展落实素质教育。自2000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见印发以来,围绕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做了许多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课程和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单一、传统,创新的思路和路径不多,成效不够显著,原因就是缺少有效的平台和载体。课程基地的建设将课程的多样化实施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机结合,以基地的新平台、实践的新方式、探究的新导向,拓展了课程实施方式和素质教育的深度推进。

——以课程全面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要有全面发展的平台。建设课程基地是以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的,它强调,学校所有学科没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都需要加强建设。因此,从长远的课程基地建设目标来看,所有学科课程都需要建立课程基地,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活动性课程等。因此,课程要走向生活性。学校要制定各学科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基地的全面建设,才能促进各门学科的全面学习,将全面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

——以学科专业规范学生学养。课程基地是围绕学科的开发建设展开的,是广大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载体和助推器,是学科科学的体验。因此,建设基地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专业的,进而拓展到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学科为支撑,围绕专业而展开的,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到学生社团,都必须是专业化、规范化的,符合学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专业成长。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规范的行为素养。

——以直观教学深刻抽象思维。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方法具体地讲是应用模型、语言的形象描述、图文、挂图法、实物演示、多媒体、现场参观、视频等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后,直观教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课程基地建设突出强调的就是直观教学,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模型建构等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运用,加深对抽象原理的应用。教育是艺术,这与书法中王羲之的鹅浮钩、颜真卿的屋漏痕,与古诗中的借景抒情、借物言志,与绘画中的写生等一样,都要“立象以取意”。其实,依靠课程基地的直观学习也训练了一种思维方式,即取法自然,“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以基地体验读取学生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研究表明,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体验式教学,重在体验的独特价值,强调体验对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应用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旨在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心性特点和多元智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显现隐性能力,向着天分努力,以个性优势形成发展优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基地则是引发学生兴趣天赋的“伯乐”。

——以基地开放共享培养学生社会智能。教育是精神文明的传播之源,是社会的窗口。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通用技术基本是生活生产知识的通识性教育,具有社会性。同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是地方文化的体现与提炼。课程基地建设越是深化越是体现社会化。事实证明,一旦将社会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价值和社会意义,学习就会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以基地的开放性和管道作用,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联系,各门学科与经济生活的普遍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理解各种社会讯息,逐步形成较好的社会智能,为学生未来顺利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心理基础、能力基础。

——以生活教育促进学生幸福人生。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叶圣陶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英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人类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语言来表达的是显性知识,不能系统表达的知识是隐性知识,许多技能、方法、能力、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往往隐含于实际生活中,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在感受中习得。“活动是智慧的根源”。课程基地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参与感受、动手实践,促进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形成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生活化的课程基地,以生活情趣将学生带进教育的艺术魅力,找到生活的亮点、知识的立点,提炼人生的真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职业和事业融为一体的未来人生奠基。

四、课程基地的建设要求

——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实际实用。市县要加强统筹规划,深入学校调研,理清建设思路和重点项目,制定市县课程基地建设的全面规划,加强薄弱课程的建设,落实创建省级课程基地建设任务。省加强课程的重点规划、统筹布局和建设要求,抓好有代表性的各学科课程基地的建设,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校要围绕如何依托课程基地破解教学难点,制定各课程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创建省级课程基地目标。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课程基地关键在建设,核心在使用。要通过学生使用日志,确保课程基地的使用效能的发挥。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课程基地与现行的有的地方建立的学科基地相比,区别在于,课程基地首先要从体现学科环境的硬件建设入手,重视实体建设;注重面向学生主体,让全体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解题,主动探究,以手脑并用让学生出真知,从关注分数的学会到关注能力的会学;强调每所学校及其每个学科都要建立课程基地;突出指向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让每个学生在基地得到体验、得到发展,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理念。

——充分体现课程价值、覆盖各类学科。建设课程基地,课程是核心,基地是载体。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突出课程的要求,体现课程意识、特点和质感。切忌将课程基地建设成一般的活动、演示场所,只有“教育性”、没有“育人性”;只有“展示性”、没有“教学性”;只有“通识性”、没有“专业性”;只有“一次性”、没有“持续性”;最终只能成为摆设。因此,课程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课程意识、课程价值,真正体现“全面建设”,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

——充分体现教师参与、层层推进。课程基地建设是一项创造性工作,是以学科为原点不断生发的过程。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是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课程基地建设的要求想法、学科细分等,都要由一线的科任教师反复讨论提出建议。教师是课程基地建设的主体责任人,要全程参与学校课程基地规划建设。

——充分体现实践体验、载体创新。学习是实践的艺术。体验实践是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也是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要求。从体验实践来看,课程基地就是一个新型的“课堂”,最小最基本的课程基地至少要容纳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就是整个学校。要紧扣教材建设、手段呈现、方法方式、制度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形成开放、创新、互动的教学创新载体;体现现代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技手段和最新材料的运用。特别是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建立直观的、动态的、生成的结构模型,是建设基地的挑战,也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难点和创新所在。

——充分体现技术推动、人机对话。技术推动下的人机对话是课程基地建设的亮点和重点,并要体现在新的模型建构中。因此,要将教学内容按照互动的要求,重点攻关、重点突破,重点进行硬件软件方面的建设,积极探索智能化学习的途径。技术推动、人机对话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的自主权和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的重要突破。

——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学科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要围绕学科不断生发,不断细分,增加学科的含金量。区域位置、学校及其生源不一样,决定了课程基地建设即使是同一项目也是有区别的。华罗庚家乡的数学课程基地、徐霞客家乡的地理课程基地,与其他的数学和地理课程基地应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文化传统下的课程基地建设,促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

——充分体现外援力量、社会共享。学校要成立课程基地建设董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单位的联系,在规划、项目、技术和人才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争取课程基地建设的社会支持。如何引导鼓励校友向母校捐赠,这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要通过课程基地建设引发突破,突出社会力量的支持,以学校的育人优势形成课程基地建设的优势。

五、课程基地的建设机制

课程基地建设是江苏的教育创新,创新必将面临诸多认识上、思想上、工作上的矛盾与阻力,必须加强发展机制的构建,推进课程基地的加快建设和发展。

建立准入机制。项目学校要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地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申报项目要有一名以上特级教师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开拓创新、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项目得到学校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经费配套等方面的有力支持,确保基地建设按序按时落实到位。严格准入,才能激发机制。

加强层层优选。学校根据申报要求组织老师讨论,形成方案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各市组织评审确认后报省。省首先组织材料评审,组织材料评审通过的学校进行答辩,根据答辩情况、创意程度、经费配套、项目结构、布局统筹以及社会支持等情况,综合确定建设项目。层层优选,保证项目质量。

财政扶持推动。根据国家“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要求,加强对课程基地的财政支持。省财政课程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是财政扶持基础教育转向发展性建设的率先项目,地方财政和学校落实建设经费。省要制定课程基地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课程基地如期建成。

组织项目视导。建立课程基地建设视导制度。每年对年度课程基地建设情况开展检查视导、绩效评估,根据结果分别确定优秀、合格、整改等次,并作为各市后续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对成绩突出的项目给予适当的奖励,并进行经验推广。

开展科学研究。课程基地建设是一项创举,必须要加强科学研究,依靠科研指导实践,通过实践丰富科研,在加强普遍性研究的同时,要通过专项课题研究,逐步加强和丰富课程基地的理论建设。

总之,课程基地旨在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课程基地领跑高中学习的革命。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作者:马斌

学生生长平台建设基础教育论文 篇2:

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摘  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属于科学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公共工具类。该课程重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思维为主导,培养学员学会使用计算机去分析实际的问题、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按照“军队院校生长军官军事和科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军队院校教学特色,本文就如何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培育学员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能力,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教学模式、MOOC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竞赛

1   引言(Introduction)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属于科学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公共工具类。该课程在提高学员科学技术水平,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该课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学习,而是将计算思维融入在内的新课程。该课程注重培育学员信息素养,培育学员运用计算机剖析实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1]。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做了调整,各军队院校按照新大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提出很多较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如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较大的问题、教学内容提升的困难,以及教员师资水平遇到瓶颈等问题[2]。本文根据军队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从教学模式、MOOC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思考和研究。

2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 guided by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计算思维是一种提高学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思维方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仅要求学员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等基本知识,更为学员能够更好地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提供保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不能只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但是由于地区差异的原因,新生学员入学前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很大。有的省份的学员在高中阶段不仅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操作,对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都有了不少了解。而有的地方学员在高中阶段连电脑都没有触摸过。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对所有学员均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行不通了,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即“线下采用课堂教学、线上采用网络教学”。教员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课堂互动教学平台、课程管理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等在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进行业务场景梳理,定义符合教学活动开展需要的教学环节和流程,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变得更方便快捷。课堂前教员可以轻松进行课程创建和课前备课,在平台上嵌入视频、PPT、电子图书、试题测验等资源。课堂中教员采用探索式、探讨式等创新型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课堂测验。课堂后对学员提交作业情况,测验情况进行梳理,及时了解学员掌握的情况[3]。学员在课前进行有引导的预习,并进行相应自测练习,提前发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课堂中学员带着问题学习,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中也可以让学员进行部分内容的讲解,这对学员课前预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后学员在平台上完成相应的作业以及闯关测验,有问题及时在平台讨论。该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建设MOOC课程在线学习平台(Building MOOC course platform for on-line learning based on computational thinking)

MOOC由于其名校的影响力、创新的课程模式,以及开放与移动特性深受众多学习者的喜欢。融入计算思维的MOOC课程建设是目前研究的目标。军队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的建设要整理本校内的相关资源,找准自己学校的定位和优势,注重差异化的具有本校特色的MOOC课程模式。MOOC课程的建设应该塑造学员的高阶思维能力,应该关注课程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方法。MOOC课程的建设的另一个目标是使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对MOOC平台上的数据收集和存储,进行分析,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和管理提供指导。

3.1   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目标

MOOC课程在开发阶段就要明确课程的目标,确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计算思维为理论指导,按照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培养出符合当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以及问题求解能力的军事人才。MOOC建设可以将课程的知识点分解成多个模块,让学员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3.2   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内容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知识,以及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Python的学习,知识点繁多,课内学时有限,僅限课堂教学,学员消化、接收能力有限,还需要借助在线平台如MOOC平台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MOOC平台又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翻版,可以将线下课堂不好演示的教学内容如图灵机知识制作成视频,课堂前学员预习观看,有疑问在“话题讨论”区域进行讨论;也可以将课堂讲授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模块,例如“抓狐狸”这个问题求解实例理解起来比较难,要想抓到“狐狸”,需要掌握“图”这种数据结构的定义,以及“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策略。这部分知识在课堂讲授时间有点紧迫,学员掌握起来比较吃力,可以将图的定义和图的遍历制作成一个模块,里边包含一些视频和素材,一个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将“抓狐狸”制作成一个动画形式,让学员更直观的了解整个“抓狐狸”的过程;也可以制作一些计算机学科的前沿性知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3.3   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平台结构

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平台可有效地汇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也是教员教学工作的支持平台,MOOC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教师在MOOC平台上发布短视频、课程相关的教学文档、测试题、作业等相关教学资源。学员登录MOOC平台,观看短视频、完成模拟练习题、参与话题讨论,完成作业。同时,MOOC平台也可以收集教学过程的数据并对其管理。被收集起来的资源可以作为院校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促进教员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军校教员在军队院校教学过程的作用功不可没,教员队伍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学不只仅限于简单的课堂授课,更倾向于利用智慧教室采取智慧教学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对教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

4.1   钻研计算机先进知识 提升个人素质

融入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并不只是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和含义,更是要挖掘出知识内部的计算机求解问题的方法,这对军队教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

教员利用“军队综合信息网”“军职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资源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教研室内多开展集体备课、交叉听课,取长补短,加深对计算机领域知识的驾驭能力,以便更好地为计算机教学服务。鼓励教员多参加学术会议,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以骨干教员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设[4]。

4.2   采用智慧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思路

各大院校都在致力于智慧教室的构建,智慧教室建立在为教学服务这个核心上,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管理的便捷上,综合运用智慧教学设备、大数据分析系统、智能教学平台等新技术新应用,从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多层互动等方面综合打造教员易用、学员易学、管理易行的智能高效教学场所,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智慧教室增加了交互系统,提供了研讨、互动教学环境。智慧教室的建设对教员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员转变教学理念,为每一次课精心设计教学思路,适应智慧教学的需要[5]。课前设计预习知识、视频、习题等导入到学习平台,课堂中设定讨论的知识点,随时跟踪学员掌握情况。设计学员感兴趣的军事案例,课堂教学教员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学员参与小组讨论。课下鼓励学员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图2)开展自主学习。

5  以学科竞赛驱动计算机人才培养新模式(A new model of computer talent training driven by subject competition)

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的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院校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培育军队院校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先培养学员的创新兴趣,培养学员创新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学科竞赛[6]。经过学科竞赛的角逐,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但培养了学员独立剖析问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学员的创新才能和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5.1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丰富教学活动

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线上、线下讨论式、探索式等各种混合教学方法授课,鼓励学员课后认真预习备课,勇敢地走上讲台开展学员授课活动[7]。在教学内容上和实践教学上加入典型的历年相关的竞赛案例,以此背景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有些竞赛中有“大数据类”这个模块,这个模块需要一个基于数据科学和数据思维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学习Python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时,利用大数据资源,利用Python语言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学员利用Python基本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引导到竞赛题目上,让课程内容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为竞赛提供支持。按期组织学员展开激烈的研讨,改进教学形式[8]。以竞赛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丰富了教学知识点,而且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加强对学员专业理论、应用实践、表达能力、竞争角逐、团队沟通、创新能力等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员在团队合作中积极探索和进步的科学精神[9]。

5.2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优化考核考评、学分认定方式

为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员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在扎实的掌握了基本知识以后可以将零散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汇集教学,使学员能够系统地掌握工程实际应用上所涉及的知识。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组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并选出代表进行结题答辩,这一考核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竞赛的开展[10]。为鼓励学员广泛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制定出学科竞赛成绩认定学分管理办法,依据学科比赛的等级及获奖等级认定学分。学员年终评优评奖时,对参加学科竞赛并且获得奖项的学员给予综合评定加分,极大地激发了学员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

6   结论(Conclusion)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在都离不开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是大势所趋,顺应时代潮流。计算思维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军队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每一次课、每一个实验和实践环节都应融入计算思维思想,学员全面提升个人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够更好地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保证[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耿国华.以计算思维为指导提升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12-15.

[2] 战德臣,王浩.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4(7):59-66.

[3] 徐兰兰.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2):18-20.

[4] 刘晓勇,方刚,付辉,等.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19):42-44.

[5] 林旺.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9):55-57.

[6] 耿国华.以计算思维为指导提升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12-15.

[7] 战德臣,聂兰顺,张丽杰,等.大学计算机课程基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中國大学教学,2015(8):29-33.

[8] 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3):61-65.

[9] 马莹,樊超波.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培养创新型人才[J].价值工程,2018,37(14):279-281.

[10] 全蕾,李荣.与竞赛相结合的三本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8(1):53-53.

[11] 曹玉松,邱颖豫.基于学科竞赛的高等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6):75-77.

作者简介:

任   颖(197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

王丽娜(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计算机教育.

方   霞(198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

作者:任颖 王丽娜 方霞

学生生长平台建设基础教育论文 篇3:

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园文化建设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学生后续学业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决定学生的社会化和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当前的现实情况则并不乐观。由于受到资金投入、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培养思路等的限制,学校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几门考试科目的笔试成绩提高上,忽略了学生每天生活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陷入了枯燥的校园学习生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属于学校的隐性课程,同每天所上的显性课程一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隐性课程是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在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即一些非智力因素;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所负载的信息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实现‘文化心理层’某些方面的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学习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知识,而且也学习没有被正式列入课程计划的许多内容,如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1]校园文化环境时刻影响着处于其中的每名学生。美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柯尔柏格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同时,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社会人口流动的增大而带来学校生源的复杂化,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今正处于城市化阶段,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持续和稳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并且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增强。“跨国平行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在人均GDP为3000美元至4000美元(购买人平价2000年国际美元)之间出现。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越了这一水平,但农业劳动力比重远高于该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很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仍有较大潜力。”[2]而随着劳动力的转移,接着便是学生就学的转移。随着民族地区学生人数的减少,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对学校进行重新布局调整,实行集中办学,并且有许多学校实行了寄宿制,这使许多学生长期远离自己一直生长的民族文化环境,缺少了民族文化滋养。与此同时,带来学校生源的多样性,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家庭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学生,尤其是民族学生。他们需要民族文化的滋养,进而才能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否则将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和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会传授给学生好的或坏的价值观标准,无论是书本课程还是行为课程中的规则、角色和关系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品格具有潜在影响,且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问题不是怀疑价值观标准本身,而是怎么将这种教育做得更好”[3]。因此,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极其必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民族地区学校自身特点决定了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应该包括以人为本、艺术与实用相结合、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以学生为本,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功社会化、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来服务于学生,教化学生、培养学生。教师具体要做到全面充分地理解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真分析学生意见的利弊得失,充分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教师为本,充分考虑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教师每天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其独到的见解,同时要考虑为教师营造一个舒适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切莫人云亦云或以一人的想法作片面的决策。

2.实用与艺术相结合

实用是学校基础建设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尤其在我国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不太乐观。民族地区一些偏远山区校舍安全状况不达标,基础教育基本设施不健全。因此,在学校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用原则,避免浪费,同时这也是对学生勤俭行为的一种无形的教育。在坚持实用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艺术元素。艺术是使实用增加灵性、焕发生机的添加剂,艺术可以蕴涵于学校有型的和无形的校园文化之中。“当代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普遍认为,儿童是在特定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及发展结果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外显或内隐的背景因素的影响,而创设富有美感的艺术环境则能将审美文化带入儿童与自我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的互动过程之中,从而使儿童在充满艺术元素的生存环境中受到全方位的发展支持。”[4]同时,一个充满艺术的环境有利于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

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是民族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现代化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只能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吸取其他民族发展中的经验,走出自己的路。这条路既有普遍性(如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又有特殊性(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史)。”[5]落实到民族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做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有效结合。主流文化代表社会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任何一个群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同不同层次社会群体存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尤其在传媒如此发达、不同群体交流如此便利的今天,这种联系更加频繁与紧密。而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更大的意义。在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特色文化一定要得到落实,得到凸显。每个民族自己的文化都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的,它融合于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是每个人成长的文化之源。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如果脱离本民族文化将不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但是随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增多,学生与本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和亲人的交流明显减少,缺少了民族文化土壤的滋养,同时由于中小学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又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中民族文化环境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和认同。此外,“文化多样性被视为是有价值的,不仅因为它可从‘准美学’意义上创造一个更有趣的世界,而且因为其他文化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组织选择模式,这对人们适应新情况也是十分有用的。”[6]因此,应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它们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1.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蕴含于学校各种硬件设施之中的文化建设,这些硬件是学校中每个成员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它们都附带着文化元素,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结构——功能’学派学者们认为,学校的建筑、空间位置(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的配备等),是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他们在正式课程中未接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潜在课程。民族学校的校园合理布局和校园的绿化,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图书馆(室)、运动场等设施的完整配备,有利于学生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7]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学校要有一个合适的校园空间,各种必备的设施要健全,这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其次,要努力丰富学校的一些文体设施,这是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的保证。民族地区学校的物质条件并不乐观,西部某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工作报告显示,在该省区“共排查中小学20022所,建筑单体133654栋,面积5359.22万m2。其中,达到安全标准校舍23100栋,面积1917.32万m2,占校舍总面积的35.77%,需加固改造的校舍28429栋,面积1613.24万m2,占校舍总面积的30.1%,需拆除重建的校舍82125栋,面积1829.36万m2,占校舍总面积的34.13%。”[8]关于类似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极大关注和巨额资金的投入,按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统一标准完善民族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物质层面的教育公平。在学校的布置上,大到校园整体环境,包括校门、教学楼、操场,小到班级的墙壁装饰,处处都要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增加其文化元素。例如教学楼和教室内可以悬挂一些少数民族的名人画像,而不仅仅是一些世界名人。这样可以更贴近他们的文化、贴近他们的生活,使每名学生有一个舒适的身心成长环境。

2.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内化于教师和学生内心之中并外显于师生的精神风貌,指引师生行为举止的内在驱动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和鞭策每一位师生和谐共处、积极进取。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设定一个所要达到的合理目标,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通过对本校的现实情况,学生的民族特点深入了解和认识,在民主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设立学校未来精神文化发展的目标,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联系社会实际来调整建设的重点,然后把目标的实现落实于具体建设行动上,通过日常师生工作学习中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的规范和各种文体活动不断促使师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立起对师生良好行为的评价和鼓励机制。民族地区有许多学校接纳了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带来了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使学校拥有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学校要多开展一些民族文化活动,提供给每名学生展现其民族文化风采的平台,并进行公平的评价和相应奖励,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文体生活,是增进学生文化知识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友好相处和团结友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此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源于民族中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文化作品,使学生在视觉享受中受到无形的教育。

3.制度文化建设

教育目的是培养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促进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人是社会的动物,学校又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学习、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场所,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的制度建设是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从师生的特点出发,以有益于教师更好地工作,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为出发点,完善学校必备的规章制度,建立起适合各民族教师和学生成长发展的制度体系。同时建立民主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教师和学生要平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要树立好的榜样,做好表率作用。“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9]教师要时刻关注每名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及时的纠正,同时也要预测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进而完善班级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

总之,从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加强民族地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足够重视,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相应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且实行具体的指导和投入政策,切实建设好适合于民族地区每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2] 汪进,钟笑寒.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5).

[3] [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刘冰,董晓航,邓海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 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 马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北京大学学报,1989(4).

[6] [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7] 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8] 钟阳.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之我见.建筑结构,2010(6).

[9]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姚佳胜 向帮华

上一篇:单亲家庭学生学校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