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辅导员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关键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师德建设.当前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一些与民办高校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本文力图从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就民办高校如何发展方面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时期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时期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1:

以“两学一做”引领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

摘 要: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贯穿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要以夯实师德建设为出发点、落脚点,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党员教师队伍组建。在厘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关系后,试图探讨“两学一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实质内涵。本文以“两学一做”为背景提出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构建基层党组织文化环境与实现育人目标相联系,强化党员教师党性教育与提高师德素养相融合,表彰先锋、弘扬先进与查摆问、解决问题相结合。

关键词: “两学一做” 高职院校党员教师 师德 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1月,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党员要“积极投身‘两学一做’”,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两学一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1]。本文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以“学习党规党章、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做一名合格党员”为契机,提出高职院校党员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组建。

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党员教师师德建设关系

(一)“两学一做”为师德建设明确了价值取向。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通过学习,提升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部分提出:大力倡导共產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两学一做”阐释的合格党员标准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两学一做”在内涵上一脉相承。前者是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上的明确价值追求和指导,后者则为新时期包括师品、师爱、师能、师风在内的师德建设指明了价值取向。“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是对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新要求,有利于党员教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杜绝师德败坏,助力成就“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的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灵魂工程师;有利于提高素养,在业务和道德方面经得住考验,对得起称号,担负起责任,做永不落伍的人民教师。

(二)“两学一做”对师德建设提出了作风要求。

坚决反对“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要解决的突出的作风问题,是深化“两学一做”党内学习教育重要实践的作风保障,也是“两学一做”对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提出的作风要求。部分教师不能做到“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3]。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的紧要环节,教师师德建设更显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社会不良风气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教师会觉得教师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工作,因此工作过程中缺失爱岗敬业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部分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课堂内外不与学生沟通,对学生漠不关心。因此,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如何通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4]?如何讲求责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做到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5]?如何勇于担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两学一做”势必能促进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作风的改进,形成风清正气、互学互鉴的政治与学术生态。

(三)“两学一做”给予师德建设方法指导。

“两学一做”是补思想之“钙”,固党性之“元”,铸党性之“魂”的党员总动员。“两学一做”重在“抓实”,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6]。根据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单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五个问题的“两学一做”总要求,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学生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意识宗旨、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要求教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原因,进行自我反思、自我革新。按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五个坚持总要求,党员教师严明党的纪律,正视矛盾和问题,自觉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要求转化到实际行动中。

二、“两学一做”背景下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实质内涵

(一)“讲政治、有信念”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首要前提。

理想信念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人民教师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书育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起着主导与推进作用,讲政治、有信念是基本的、永恒的要求,只有始终使自己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7],继承发扬党的“讲政治、有信念”的优良传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把系列讲话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理解把握系列讲话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经常自觉地与系列讲话精神“对标”,补好信念之“钙”[8],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讲规矩、有纪律”是健全完善师德监督机制的关键环节。

由教育部印发,作为推动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指出了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而且提及了要“制定出督导教师队伍的指标体系”。师德监督是近来师德建设中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9]。“讲规矩、有纪律”指明党的规矩包括:第一,党章;第二,党的纪律;第三,国家法律;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高职院校党员教师要充分利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会,强化规矩意识,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党纪国法、制度条文和程序规定,准确把握规矩执行的各种要求、标准和尺度。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想到政策法规是怎样规定的,条例制度是怎样要求的,以此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10],将师德监督由外在的社会、家校、师生起主导作用转化为以“我”为主体的知纪、知责,“管住脑”、“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11]的自我监督。

(三)“讲道德、有品行”是提升党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理解,师德由师品、师爱、师能、师风构成。师品是优秀的教师具备的良好的政治素养,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忠诚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为祖国培养新人才奉献牺牲。师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每一位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循循善诱;教师以真诚的师爱,高尚的师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能是杰出的教师具备深渊的专业知识,涉猎广博的相关领域学问,熟谙现代教育理论、技巧和技术,业务能力过硬;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师风是可佩的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可敬的教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纵观四要素,显而易见,道德、品行涵盖了师德的主要内容。高尚的师品具有“身正为范”的榜样力量,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所在,师风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党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人民教师潜心教学,更重品行,在“讲道德、有品行”方面走在前列、当好表率,让道德的力量在校园里传递,让道德的内涵在教育中升华。

(四)“讲奉献、有作为”是加强党员教师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必要保证。

在“两学一做”视阈下,以“四讲四有”和“四个相统一”诠释师德建设的实质内涵,需要深刻理解四者之间关系。如果说“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着重从政治、思想、素养层面强调师德建设的实质内涵,是基础、是根本、是关键,对“讲奉献、有作为”起着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那么“讲奉献、有作为”则明显体现在实践层面,是目的、是归宿、是结果,也是对前面三个标准的集中展示和综合体现,更注重把学与做、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经常用“讲奉献、有作为”检验自己[12]。讲奉献是有作为的过程与路径,有作为是讲奉献的结果与收获。高职院校党员教师既不忽视讲奉献,又要有所作为,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真正把“讲奉献、有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之以恒。建立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德育工作长效机制,不论是从教育、管理、服务等角度还是将各角度相融合而言,教师均为引导者,启学生之蒙,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从“讲奉献、有作为”实践层面加强师德固然成为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德育工作的前提保障。

三、“两学一做”背景下党员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析

(一)构建基层党组织文化环境与实现育人目标相联系。

始终坚持全面把握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托党建文化促进教师队伍先进性建设,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13],增强“党建为魂,文化育人”模式的目标性,凝练具有院校特质的党组织文化生态环境。基层党建工作中,环境对教师师德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教育比思想道德灌输更具有感染力。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环境对广大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风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优势,建设以“勤业、敬业、创新”为精神,以“凝聚人心、团结自强”为保障[14]的组织文化。与此同时,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带领教师队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结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内涵探讨新时期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丰满人才培养目标,以有组织有纪律、讲团结求奋进的文化环境推动高质量实现育人目标[15]。

(二)强化党员教师党性教育与提高师德素养相融合。

学习和教育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和内在动力。高职院校党员教师要深入学习党规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讲党课上党课,写心得交流体会,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定理想和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教师群体要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教师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将学习和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与运用相结合、与创新相结合,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示学习效果[16]。学习教育形式讲求多样化,既要采用注入式教育,又要采用内省式反思,既可以选择正面引导,又可以选择反面警示,既能发挥他律约束,又能发挥自我约束,真正使党性教育和师德提升起到激励党员开拓进取、深化“传道授业解惑者”内涵的作用。因此,把樹立高尚师德与强化党性教育统一起来,用党性要求引领党员教师提高精神境界,以此促进师德境界的提升,努力使两种角色高度融合,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实现高度统一[17],不断提高师德建设工作水平和建设实效。

(三)表彰先锋、弘扬先进与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

“两学一做”方案指出,要紧密结合现实,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以五个“能否”检验自我。“五个能否”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检验标准,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李保国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其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李保国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师德建设要取得成效,应将表彰党员先锋、弘扬师德先进与查摆解决问题相结合,用激勵与鞭策、批评与惩戒共同推动。一方面,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教师党员中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楷模,帮助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18],营造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注重深入查找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通过自省和民主评议进行自查、自评、互评,边学习、边查摆、边整改、边提高;负责部门对师德不正之风进行及时纠正,对师德失范、学术不端行为严厉批评,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将师德作为人才引进、评优奖励、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落实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19]。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讲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并强调“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20]。不能正其身,何以正其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又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当前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两学一做”与师德建设的结合意味着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共同提升良性循环,以党性促师德,以师德增党性。因此,全国全党上下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党员教师政治信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育人意识,以知促行,才能真正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顾一娴.“两学一做”关键在走心[J].中国纪检监察报理论周刊,2016,3(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6,188,189.

[3]王库.群众路线对民办高职院校党员教师教工党员师德师风建设作用机制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4(1):91-93.

[4]彭倩倩.以“两学一做”夯实作风建设[J/OL].中国网,2016.3.10.

[5]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6-5-7.

[6][16]“两学一做”重在“抓实”[J/OL].人民网,2016.3.2.

[7][8]陈艳珍.党员干部讲政治、有信念是践行“两学一做”的政治根基[J].前进,2016(6):44-46.

[9]李英兰.加强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党史文苑,2017(1):54-56.

[10]王翠芳.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做讲规矩、有纪律的合格党员[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6):88-90.

[11]周爱国.做讲规矩、有纪律的表率[J].新湘评论,2016(18):18-20.

[12]张建伟.对理解把握“讲奉献、有作为”的一些思考[J].先锋队,2016(11):22-23.

[13]习近平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J/OL].新华社,2016.4.22.

[14][19]王克军.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研究[J].教育求索,2015(469):189-190.

[15]刘晓勤,许晓娟.组织文化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党建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增刊):63-65.

[17]张建华.试论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素质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45):46-48.

[18]范燕燕,蔡维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9):66-68.

[20]习近平:好老师有四条标准[N].大众日报,2014-9-10.

项目来源:本文为2017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两学一做”与高职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路径研究》(编号:2017SCG236)的研究成果。

作者:陈振建 朱蓓蕾

新时期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2:

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对策

摘 要 辅导员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关键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师德建设.当前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一些与民办高校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本文力图从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就民办高校如何发展方面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辅导员师德 建设

0引言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很多民办高校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或者已有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发展规模也到达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发展目标已逐步从过去外延扩大规模向提高教学质量、培育特色人才的内涵式道路转变。因此,就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而言,其目标和要求已不是仅仅满足和停留在学生和校园的稳定方面,而是更需要有特色、有内涵的育人模式和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那么回到学生工作的主体——辅导员,我们不禁要问,辅导员究竟是干什么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正确进行角色定位,才能满足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围绕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为高等教育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民办高校的发展虽然形势喜人,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就是现代高校发展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1辅导员师德的内涵

辅导员师德,简单地说就是辅导员老师应具备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或者说是辅导员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它不是简单的等同于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它比辅导员职业道德包含的内容多,辅导员职业道德是辅导员师德的一部分。另外辅导员师德和师德之间应该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就师德而言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着的,在不同的时代,对师德的认识都不尽相同。就目前的时代背景,本人认为辅导员师德的内涵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政治思想强,文化水平较高,热爱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保证完成工作的身体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受大学生欢迎的独自特色的人格。

2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2.1在辅导员中,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加强宣传善于发现先进辆导员事迹,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学先进、当先进,在全校树立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民办高校每年或者每一个季度选定一天集中开展辆导员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表彰优秀辅导员,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辅导员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途径宣传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形成“重德光荣,轻德可耻“的良好风气。

2.2建立辅导员师德的考核评价机制由于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缺少稳定性,而辅导员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耍高度重视对辅导员建设考核和评价。民办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考核要符合民办的特点,采用混合形态的方法进行,既注重当前,又兼顾长远,既要考察量化指标,更要突出育人质量。要以制度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民办高校运行的客观、公正、便于操作的科学评价系统。系统的制定、运作要体现辅导员师德的动态性,工作手段上要体现出细致性,比如南昌理工学院.采取每位辅导员每周上报自己的上周的工作日志。把每位辅导员每周的工作量化,如每周听课三次,下到学生宿舍三次,检查学生迟到出勤情况三次,做学生思想工作至少五人次等等,以及日常的一些量化工作等。

3民办高校培育人生导师式辅导员的路径

3.1努力谋求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民办高校普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就必须取得董事会和行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党委和学生工作主管领导要经常向董事会和校务会通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说明学生工作、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董事会和行政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中,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从而获得董事会和行政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困难的理解,使董事会和学校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福利待遇等事项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3.2把好准入关,加强培训要按照教育部、教育斤等主管部门出台的文件要求进行配备与选聘,把好入口关,杜绝随意安插。培训是人生导师式辅导员成长的必由路径。

3.3成立辅导员工作中心辅导员工作中心不是一个行政机构,与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相类似,主要是为人生导师式辅导员提供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实践应用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加大培养力度,提高队伍整体和个体的工作能力,使辅导员真正满足大学生人生导师的工作要求。辅导员工作中心主任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担任,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就业中心、思想政治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室等与学生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可设在学生处,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温珍奎.论新世纪的教师素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

[2]田大富.教育百科全书.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9年2月.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诗琅.人民教师素质全书.中国检查出版社.1998.

[5]李敏.教师教学基本功.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3月.

作者:许玲

新时期民办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3:

论加强民办高职青年教师道德建设

[摘要]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都创办不久,师资队伍都相对年轻,而要全面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育人能力,就必须加强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民办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应该培育正人君子之德、高校教师之德及完人之德,树立仁爱之心、创新之心、奉献之心,提高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和专业修养。

[关键词]民办高职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顾旭明(1959-),男,浙江诸暨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浙江东阳322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办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07147)

师资队伍是一所高职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年轻,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最为迫切的课题。甚至可以说,民办高职院校如果不能解决好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便将没有出路。

一、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是坚持“德育为先”的需要

“坚持德育为先”,这一论断是指导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根本指针。德育为先,师德建设是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就很难有高质量的学校德育工作。因此,中央把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先地位。崇高的教师职业,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更非同一般,因为高校教师教学的成功,除了依靠他们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外,还依靠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魅力。“德育为先”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德智体美等教育中,德育是核心,是统帅,必须放在第一位。二是师德建设是一所高校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师资队伍年轻,师德师风建设任务更是十分艰巨。

(二)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是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迫切需要

据对浙江省10所民办高职学院的不完全统计,35岁以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高达60.69%,而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比较薄弱。众所周知,师资队伍是一所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青年教师道德建设,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最为迫切的课题。民办高职院校如果不能解决好青年教师的道德建设问题,则将难以发展,甚至没有出路。

二、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途径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师德建设热潮,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一)育“三德”

所谓育“三德”,就是要培育正人君子之德滴校教师之德及完人之德,这是从师德建设的内涵出发所形成的共识。

1 培育正人君子之德。所谓君子,就是孔子认为的那种“以实行种种道德之模范者”。君子之德,首先在于正直。师德正直,是教师为他人为社会履行教育义务时的人格特征表现,是师德的基础。培育君子之德,首先要求青年教师做个正人君子,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实事求是,胸襟坦白,洁身自重,表里如一;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善于发问,善于发难,获得利益的时候就该想想是否是不义之财。这与目前强调的师德规范是一致的。

2 培育高校教师之德。由于高校教师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除了诲人不倦、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学品德外,还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工作品德以及摆正利益关系、顾全大局的服务品德。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把教育与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及社会福利事业列为第三产业四个层次中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教育产业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Educational Services)。由此出发,广大教师应该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工夫,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的教育服务观,出色完成为国家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3 培育完人之德。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世无完人,却有完人之德。所谓完人之德,也可以理解为共产主义道德。因为共产主义道德使人积极向上,人生求真,人性求善,人格求美;使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更加充实,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及和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目标,共产主义道德便是实现这一最高目标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鲍德温研究73位教师与1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渗透到工作与学习的各个场所。

(二)树“三心”

所谓树“三心”,就是要树仁爱之心、创新之心、奉献之心,这是从师德行为的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 树“仁爱”之心。爱心是师德核心所在,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要树立仁爱之心,要有博爱之心,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爱满天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着想。个别青年教师,对那些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的学生,明显缺乏爱心,有的甚至把那些智商不高的学生比作猪,这是严重缺乏师德修养的表现。个别青年教师把热爱学生错误地发展到“恋爱学生”,同样是严重缺乏师德修养的表现。

2 树“创新”之心。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只有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进取心是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所在。创新进取的基础是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够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只有具备不断进取之心,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求真。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广大青年教师要“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 树“奉献”之心。奉献就是忘我工作,事业第一,勤勉如黄牛负犁,执著如夸父追日。民办高职的青年教师,尤其需要树立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理想和信念,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三)提高“三个修养”

所谓提高“三个修养”,就是要提高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和专业修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教师,教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德和思想境界。政治思想对师德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教师尤其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前途与教育事业、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准则。民办高职的年轻教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会影响道德认识。当然不能说知识水平与道德水平成正比,但丰富的学识肯定对提高道德修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微电子、生物工程及空间技术等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影响尤其明显,促使教育的地位、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对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业务修养,对教师道德修养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师德建设最关键。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把师德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大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才有大提升,教育质量才有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虞文娟.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

[2]罗华,苏甫林.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及关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9-01.

[5]王立斌.试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作者:顾旭明

上一篇:依法行政与和谐社会探究论文下一篇:企业家生长空间市场营销论文